[爆卦]香港追星調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追星調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追星調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追星調查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地偶像效應】全民追星 https://bit.ly/3yYfERP 今早11時,往日寧靜的中環商場中庭塞滿近2千人,連二、三樓欄杆旁都迫滿人。他們全都是本地偶像組合MIRROR的粉絲。為了等待出席品牌活動的MIRROR,部分人昨晚已到場等候,活動未開始已大聲為偶像大聲呐喊助威。這已非首次出現如...

  • 香港追星調查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0 12:37:21
    有 17 人按讚

    【本地偶像效應】全民追星
    https://bit.ly/3yYfERP

    今早11時,往日寧靜的中環商場中庭塞滿近2千人,連二、三樓欄杆旁都迫滿人。他們全都是本地偶像組合MIRROR的粉絲。為了等待出席品牌活動的MIRROR,部分人昨晚已到場等候,活動未開始已大聲為偶像大聲呐喊助威。這已非首次出現如此「墟冚」的場景,由年初的頒獎典禮開始,沉寂多年的本地偶像終於再度崛起,所到之處必定擠滿想見偶像一面的粉絲。成員代言的冰皮月餅等產品火速售罄,他們包攬各大品牌廣告,全面佔領了巴士、地鐵、商場廣告牌,在銅鑼灣走一圈已可見到大部分MIRROR成員。在反修例運動、新冠疫情、移民潮的慘淡氣氛中,這隊偶像團體為一眾粉絲帶來一點愉快的能量,同時亦造就了新的造星商業模式。

    通過ViuTV 2018年選秀節目《全民造星》出道的MIRROR及ERROR,自2018年年底成軍超過兩年後,開始人氣大爆發。MIRROR成員盧瀚霆與呂爵安(Edan)主演的《大叔的愛》為ViuTV創下超強人氣,掀起全城追劇熱潮,柳應廷(Jer)在樂壇亦取得不錯成績,憑著《物語三部曲》奪下新城勁爆新人獎、十大中文金曲新人銅獎、Chill Club年度新人以及叱咤生力軍金獎。源於追星現象而出現的Facebook專頁「我老婆嫁咗比MIRROR導致婚禮破裂關注組」在7月4日成立,至今關注人數已超過33萬人。圍繞MIRROR及ERROR,由香港捧出來的年輕偶像,熱潮能持續多久,是否有機會如過去香港娛樂工業製造的眾多天王巨星一般「衝出國際」、在亞洲引領風潮,一時之間也成為關注焦點。

    8月6日,ViuTV母公司電訊盈科公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提到ViuTV上半年的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的收益達2.56 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虧損多年的廣告業務亦發展蓬勃,收益增加66%至1.88億港元。「在2021年上半年,ViuTV的廣告業務發展蓬勃,源於我們獨特的本地內容以及由我們培育的人才,例如MIRROR,吸引新客戶及現有廣告客戶增加廣告支出,」電訊盈科表示。報告同時指出,在不久的將來,集團的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有望盈利。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講師黃培烽研究香港媒體與亞洲流行文化,他觀察,受社運及疫情影響,近年香港社會普遍瀰漫著一種「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的無力感」,加上新冠病毒令娛樂方式受限、待在螢幕前的時間拉長,人們更容易將希望與目光投向本地流行文化。

    但他認為,娛樂圈的成敗,很難用一個公式解釋,也不能夠過度放大社會狀態的影響。「娛樂圈是商業世界,一個行業本身能否持續、成功轉型,要視乎他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用自己的方式製造出一個商品 — 明星,」他說。「這幾年,我們觀察到的是,ViuTV 的商業模式好像漸漸成熟了。」

    ViuTV董事兼總經理魯庭暉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時表示,經過數據分析、市場調查、焦點小組討論等研究後,團隊發現香港的市場缺口在真人show。「大部份的真人show是有劇本的,但是我們的沒有,」魯庭暉解釋。「分別在哪裡呢?分別在監製拍攝的時候,他的重心就不是在劇本,而是專注在他要創造什麼event (場景)才能讓參加的人能夠給出故事情節或者情感。」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兼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多年研究香港流行文化與亞洲各地的電視產業發展,他指出,從商業角度來看,投資流行文化的人,無論是TVB或是電影公司,都會選擇比較安全的手段,寧願去維持一班現有群眾,也不願意去開發新的市場。「TVB的廣告主都是一些保健產品、汽車,但新的ViuTV沒有包袱,又需要爭取一些新的觀眾,」他說。「剛好除了內容之外,市場上也有很多年輕的產品,比如虛擬銀行要賣廣告,很多消費產品的主要受眾是青少年市場,透過年輕的偶像,有效地接觸到了受眾。」

    #MIRROR #ERROR #ViuTV #香港偶像 #全民造星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27期)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www.bbwhk.net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 香港追星調查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7 20:12:45
    有 2,198 人按讚

    #報時光調查 #香港四大天王 #你最喜歡哪一位
     
    1990年代,全球化的浪潮促進了資訊與社會的快速流通和轉變,基於語言及文化的同質性,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社群,共同形成了一個以臺灣、香港為中心的區域市場,華語流行音樂開始進入「大融合」的黃金年代。
     
    而這時期最為重要的標誌,莫過於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所引領的偶像巨星風潮。他們不僅僅倚靠個人魅力擄獲許多粉絲,更是在影、視、歌等多項領域全面發展,均取得傲人成就,影響力至今不輟,堪稱是香港娛樂圈的最後榮光。
     
    你也曾是廣大追星群眾的一員嗎?
    還記得寄明信片支持偶像的日子嗎?
    趕快標記好朋友一起幫最愛的那位投票吧!
      
    #張學友 ☞ ❤️
    #郭富城 ☞ 🤗
    #劉德華 ☞ 😲
    #黎明  ☞ 😆
      
    #粉絲總動員
    #輸人不輸陣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2-03-24/民生報/11版/影視熱線】
           
    《香港零縑》
    香江四“少”紅遍影視圈 氣勢高
      
    【特派員葉蕙蘭/香港23日電】最近在香港演藝界被譽為「四大天王」的四位小生──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雖然在影壇的鋒頭比不上周潤發和周星馳,但他們在歌影視圈均屬紅人,各領風騷,且皆為活躍人物,這陣子新聞特別多,因此讓人感覺演藝界似乎盡是他們四人的天下。
    四人當中,資歷最淺的郭富城,對同樣屬於偶像派英俊歌星型的黎明最具威脅。有人甚至預言,黎明若沒有新的發展,新寵兒郭富城將迅速凌駕其上。
     
    【2005-09-21/星報/3版/明星】
     
    揭開四大天王生存哲學
     
    【記者邱素惠╱報導 】四大天王曾是香港演藝圈叱吒風雲的佼佼者,如今雖然長江後浪推前浪,但他們的演藝成績璀璨,仍然屹立不搖,至今香港演藝圈仍無人能出其右,堪稱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藝人代表,這幾位大明星各有生存哲學。
    環境的變遷,儘管現在唱片銷售數字令人汗顏,電影票房慘淡,演唱會不可能連開1、20場,追星的盛況不若當年,但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及郭富城四大天王當年縱橫歌壇,也在大銀幕施展手腳,1、20年來,各自擁有尊貴的地位,可貴的是,無論環境再壞,他們仍然不斷突破自己,堅持崗位,為演藝事業奉獻心力。
     
    張學友 大力推廣音樂劇
     
    張學友最早捨棄舞台絢麗的包裝,退出紅磡體育館模式的演唱會,以音樂會為繼續歌唱的中心思想,「雪狼湖」音樂劇的一再傳唱,就是最佳典範,當導演陳可辛為歌舞片「如果‧愛」尋找男主角之際,他即是不二人選,是指標性人物,而推廣華語音樂劇更成了學友的職志與使命。
     
    劉德華 熱情與精力無敵
     
    劉德華堪稱最勤奮的金牛座(更正:太陽天秤、月亮金牛)人物,演歌均衡發展,目前最有成就的首推電影,去年他終於以「無間道」圓夢獲得金馬獎的肯定,已經為他多年的努力推到最高峰,他的「天下無賊」還是大陸最高票房紀錄保持者,他始終懷抱對工作的熱情與精力,最令人佩服。
     
    黎明 把握每一次機會
     
    誠如李宗盛所說的,黎明已經跳脫取悅粉絲、迎合商業的階段,黎明的演唱會非常炫麗奪目,口碑一直很棒,這幾年來從「甜蜜蜜」開始,電影佳作不斷,更以「三更」勇奪金馬獎影帝。雖然現在拍戲也好、歌唱也好,他都抱著「隨緣」的心態,但把握每次機會做到最好,則是他的哲學,其他控制不來,只管盡自己所能。
     
    郭富城 舞功傲視全亞洲
     
    郭富城的舞蹈登峰造極,放眼亞洲無人能敵,這是他最引以為傲,也是公認的地位,今年在大銀幕上他也開始使力,「三岔路」呈現另一個他,永遠為自己所為負責,則是一貫的作風。

  • 香港追星調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5 14:51:19
    有 488 人按讚

    多謝中大師兄左丁山前輩提及了我和指教🙏

    早兩個月師兄約我食飯,大家交流咗好多諗法🙏能夠被師兄所提,無疑解鎖咗其中一個人生bucket list項目

    //前些時中大師弟渾水在蘋果寫過,錢在老人家手上,覺得TVB可能冇口碑,有實惠。

    渾水年輕得緊要,在中大比銀行見習生Y(現已成為年青賓架)還要低一年,但已經成就非凡,好快就會將左丁山呢類中大老鬼淘汰出局。渾水觀察得啱,老人觀眾嘅荷包有錢,年青一代嘅講實力係差啲嘅,但渾水係中大經濟系師弟,知道有一個概念係「消費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老年人在今時今日香港,連滙豐都會唔派息嘅時代,唔輕易打開荷包使錢嘅,其消費傾向會低過年青一代;年青人有大把波鞋T恤運動用具要買,左丁山一類人早已買夠,點會再輕易入貨。廣告商在電視台賣廣告,要留意呢一點。美國電視收視率調查,除咗講整體人數,還要講年齡分佈,有正確demo(25-54歲觀眾)先至係好嘢,60歲以上觀眾係有多啲可支配收入,但會否消費就是另一回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