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身份簽證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身份簽證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身份簽證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身份簽證書產品中有1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Pelievi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職媽媽 其實妳有很大的能力 我2010年在美國從MBA畢業後,原本計畫回亞洲工作,當時有幾個進展不錯的面試有的在香港、有的在上海,但是因為同時也遇到了我現在的先生,因為他原本的人生計劃就是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尋求癌症研發的工作。我們當時的計畫有所不同,我最後給自己一個機會留下來美國,探...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移民英國—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12,000租三層獨立屋 社工移民失資歷患產後抑鬱半年 港人花6萬進修倫敦學做Barber Oscar是facebook專頁「Jasper & Jayden 英倫生活記」的版主,一年前與妻兒四口子以居英權第二代身份移居英國,還未適應潮濕天氣,兩個兒子已經上學。兩人戰戰...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Paige Shieh | 媽媽的保養系健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4:43:44

全職媽媽 其實妳有很大的能力 我2010年在美國從MBA畢業後,原本計畫回亞洲工作,當時有幾個進展不錯的面試有的在香港、有的在上海,但是因為同時也遇到了我現在的先生,因為他原本的人生計劃就是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尋求癌症研發的工作。我們當時的計畫有所不同,我最後給自己一個機會留下來美國,探...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ALLY??? Amsterdam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4 17:28:05

最近有幾位年輕嘅讀者,不約而同地問,應唔應該過嚟荷蘭讀書,然後搵工呢? 以「讀書」作為移居外地嘅方法,相比起其他途徑,例如較為熱門嘅投資移民,成本相對低好多,而且讀完書之後自己有多一個學位傍身,對於好多年青一輩又想出走嘅人來講非常合適。今次想同大家講一講當中嘅風險。 第一,有碩士學位≠搵到工。 ...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換日線 Crossi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8 16:38:06

【就業金卡】#換日線國際字典​ ​ 昨(5)日國發會舉行慶祝會,宣布就業金卡政策實施三年來,至今已核卡 2 千張,顯示台灣對於世界各國人才有一定吸引力,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去年 5 月才核發 800 張,期待未來有第 3 千、4 千張出現。​ ​ 龔明鑫說:「照理來講全世界疫情這麼嚴重中的情況下,...

  •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Peliev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9 11:05:18
    有 337 人按讚

    全職媽媽 其實妳有很大的能力

    我2010年在美國從MBA畢業後,原本計畫回亞洲工作,當時有幾個進展不錯的面試有的在香港、有的在上海,但是因為同時也遇到了我現在的先生,因為他原本的人生計劃就是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尋求癌症研發的工作。我們當時的計畫有所不同,我最後給自己一個機會留下來美國,探索計劃外的新生活。

    我主修行銷管理,在美國求職不容易,當時畢業拿著學生簽證,但是大部分美國公司不協助外國人在行銷相關職務辦理工作簽證。雖然後來還是有找到工作機會,容易偏向業務的性質,與自己的興趣和熱情有些出入,在生了哥哥之後,決定把工作辭了當個全職媽媽。

    即便我還有經營IG、臉書這些粉絲頁,甚至後來是大家比較認識我的一個教練身份,也有開始固定教課,我常年對於自己沒有一個「社會認定」的工作,和「自己覺得」不足夠的經濟收入而有強烈的自卑感。這個自卑感讓我的心變得很剛硬,我必須用更多高自尊、高姿態去掩飾我的自卑。也因為這樣的自卑,讓我會不小心和先生相處時,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件而產生口角。

    當時的我,認為在一個家裡面要「夠忙」、要有「全職工作賺錢」才是對這個家庭有貢獻,所以自卑的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我的先生從來沒有在財務上有要求過我什麼,他從頭到尾都是最支持我追尋夢想的那位,反而很多時候是我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造成了對他不必要的壓力。

    從去年開始因疫情關在家中一年半,我內心的不安更被放大,太多次崩潰之後,在一次等待神時接受到神給我的光照和醫治,讓我對於我自己的價值有了重新的認識。

    我剛硬的心漸漸柔軟下來,我慢慢開始體察我周圍的環境與人。我天生是個比較浮躁、愛熱鬧、喜歡搞得自己很忙的人,但是在家擔任全職媽媽迫使我很多步調要放慢,我也慢慢感恩我有這個機會學習安靜,才能找到與宇宙的互動和連結。

    當我柔軟後,我也慢慢開始更能感恩生活每個發生的好與壞,好事我歡呼、壞事我感恩學習。不論在高峰和低谷,更能順應當下的狀況,並由衷感謝一切的發生都有祂美好的安排。

    當我柔軟後,我才真實感受到先生長年對我的好,打從心底充滿感激而不是覺得這些是壓力。當我柔軟後,更能看到孩子的美善,也經常在教養孩子中,體察到自己的不足和有限,讓我更能謙卑下來。我犯錯了也能誠懇地跟孩子道歉,讓他們知道,大人也是會犯錯,但是我們有愛就能繼續變更好。

    我終於知道我扮演在這個家「形塑家庭文化的關鍵角色」。因為我被神的愛充滿醫治,我也將這樣的愛傳遞給先生、孩子。特別是我和先生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像和諧的交響樂,各部很順的融為一體,慢慢減少踩對方線、攻擊對方軟弱不必要的爭吵。

    我的改變,也漸漸比較少看到孩子們的爭執,即便有,我也更有力量安撫躁動的情緒,讓他們知道,不論何時,他們都是深深被愛的寶貝。

    這個家庭的氛圍,在我被翻轉啟動新生命後,看到了明顯的改變,我終於在愛中找到自己在家中那重要的位份。

    我是大有能力、我是被愛能愛、我是形塑家庭文化的關鍵。

    如果妳是全職媽媽,如果妳對於自己有些迷惘,希望我的故事能給妳一些啟發。

    _________
    追蹤Pelieving IG: www.instagram.com/pelieving
    訂閱Pelieving YouTube 🔎Pelieving

  •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1 17:29:05
    有 21 人按讚

    最近有幾位年輕嘅讀者,不約而同地問,應唔應該過嚟荷蘭讀書,然後搵工呢?

    以「讀書」作為移居外地嘅方法,相比起其他途徑,例如較為熱門嘅投資移民,成本相對低好多,而且讀完書之後自己有多一個學位傍身,對於好多年青一輩又想出走嘅人來講非常合適。今次想同大家講一講當中嘅風險。

    第一,有碩士學位≠搵到工。

    有留意開我文章嘅朋友,大多都會知道,荷蘭普遍教育水平較高。唔少大公司招聘嘅最低要求都要碩士畢業。講真,喺街度求其搵個年青人閑閑哋有一兩個碩士學位真係不足為奇。

    能唔能夠搵到工,視乎個人能力、工作經驗、人際網絡等等。而且當人人都有差唔多學歷嘅時候,即使你係讀「神科」都唔擔保一定會搵到工。

    第二,你容許自己喺荷蘭搵幾耐工?

    喺荷蘭大專院校畢業之後,學生可以申請一年居留簽證 (orientation year visa)。唔少人喺呢一年時間入邊搵工。有人成功搵到全職,有人要先實習一段時間先至可以再搵到工。呢個時候你要問下自己:你經濟能力如何?你可以承受到幾耐冇收入而無止境地搵工?如果一年之後都搵唔到工,只能夠返香港,你又會點?

    第三,唔係身邊所有人都會明白你嘅困境。

    好多海外留學生(例如筆者)會選擇喺就讀期間不斷搵工,甚至係入邊返實習入邊返學。即使係身邊嘅同學,或者學校嘅老師,都未必會明白點解你要咁做。之前嘅文章提過,一般歐盟學生可以「延期畢業」,然後喺學校繼續註冊,用學生身份返實習。但係由於延期畢業對海外留學生來講成本非常高(繼續交學費),唔少歐盟以外嘅學生就會喺在學期間好努力咁返實習。

    而有啲長期喺象牙塔嘅教授,亦都唔理解點解學生嘅苦況。我曾經遇過一位老師,非常離地,直情當住全班面話:「我後生嘅時候都唔需要返實習,真係唔明你哋而家班年輕人點解要咁博命⋯」

    其實「搵到工」只不過係移居海外慢慢長路嘅起點。當你以為,搵到份工就可以放鬆一下嘅時候,千祈唔好咁快鬆懈。我見過有人幾經辛苦終於攞到大公司嘅合約,點知做咗一年多少少就俾人因為疫症裁員;又有人喺荷蘭兩三年之後,結果都要返去香港。

    雖然困難重重,但成功留喺荷蘭嘅嗰一批人,生活都相當唔錯。做任何事都有相應嘅風險,唔可能一帆風順。希望大家作決定嘅時候都要考慮返自己能夠承受幾多壓力,量力而為。加油!

    #荷蘭 #阿姆斯特丹
    #海外移住 #海外生活
    #歐洲 #移民歐洲
    #留學 #留學生活
    #香港人加油

  •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9 09:58:12
    有 630 人按讚

    //如果說這一切無關社會政治 (其實一向無關),移民只是為了呼吸新鮮空氣,換一個環境,那很好,任何人都應該對自己好,那就盡早移民,好好過新生活,不要對別人為何留下指指點點,不要標榜自己也很黃,不要去到外國也要泡黃店黃圈,做一堆形式主義的事情讓自己舒服。既然行為本質上與政治無關,為何又要用政治惡劣來增加移民同伴呢?為何要令自己那麼心安理得呢?移民都要多人先夠威?幼稚園學生去廁所都要孖公仔嗎?跟我一起說:「我已決定移民,但主要不是因為被政治迫害」、「我已決定移民,但主要不是因為被政治迫害」、「我已決定移民,但主要不是因為被政治迫害」,說三次吧。因為政治迫害真來到你根本走不了,樓也賣不了。倉皇逃走沒有身份沒有簽證的那些就更加不是移民。

    本來好人好姐、近乎百份百安全的移民,對自己的說辭卻是「走難」,內裡是覺得移民於心有愧。為甚麼要有愧呢?有愧源於虛假的罪惡感,虛假的罪惡感則源於過度的自我意識,認為自己也有運動的一大份。其實他們的一份,可能只是看著直播,不斷留言「快啲走啦點解唔走」,以及捐錢給意見領袖。這初衷,或初執,要說是可愛還是醜陋呢?不管如何,都是「執」,然後演變出很多跳針言論,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的錯誤路徑。//

    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6212851284639&id=1140397154

    #香港人 #香港人移民 #香港人加油 #BNO #BNO移民

    這篇文,流傳了好幾天。我的朋友都轉發給我讀,說他把很多他不想說/不敢說的話都說出去,好想forward 給他們那些準備賣樓,賺四五百萬,然後想著在那兒做美金定期存款收息過日子,準備「給子女更好環境」,好等他們不需要拿槍玩八三一事件云云。

    那一刻,我都想直面的對那些走了的人,尤其是那些倚仗別人課金評論香港,站著說話不腰痛,卻又總是說要「換位思考」去理解他人的左膠,爛牙人說一句:「#回來再說。」

    要不然,天天在刀口生活的人,看著你們一時說「不要投票」,一時說「不要放棄」,真的不知道你們想香港人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這些事情,本來就應該天天在面書跟大家,跟我的followers 有話好說。但結果呢?被抗爭派的所謂區議員,大家煽動我玩不了不了遊戲,然後要全世界以為「走了就是答案」。

    為的是什麼?
    為的就是證實自己在外國的生活比在香港更有意義?那是ok的。但別跟我說你們在外國傳承香港什麼的。那些KOL,在香港的時候也沒什麼建設,離開了香港就以 #社會工程 的規格去點評一些敗戰後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如意識形態的修正工作),呼爹喊娘,然後就收那些在他們口中的「地獄」中水深火熱的「香港人」課金,還要之後補多一句:「不走的人,不是無知,就是無良」。對我而言,走了還在 YouTube 說三道四,搞得人家坐監也不來探訪的網路評論人ssss,他們才不知道無知無良為何物。若然他們知,倒不會如斯的無底線。

    丫,對,對政工作者要求「人格」,我是很天真。要看我的評論,留言第一格有說。大家要看,就去別的地方看。

  •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23 21:30:11

    |移民英國—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12,000租三層獨立屋 社工移民失資歷患產後抑鬱半年 港人花6萬進修倫敦學做Barber
    Oscar是facebook專頁「Jasper & Jayden 英倫生活記」的版主,一年前與妻兒四口子以居英權第二代身份移居英國,還未適應潮濕天氣,兩個兒子已經上學。兩人戰戰兢兢在家中等待孩子放學,誰知大仔Jasper打開大門,放下書包就說:「我以後都唔要喺香港讀書啦!」這句說話讓兩人覺得放棄香港一切,來到距離倫敦約80公里的小鎭Milton Keynes是值得的。縱然「逃走他鄉」要重新洗牌,Oscar捨棄銀行IT工作,到英國後在朋友餐廳當侍應。他們先走一步,也許所經歷的,能成為夢想移民港人的明燈。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612/3QFVIHMDTZFLZ4XVE6TF7ZITTI/

    移民對港人來說是「逃生門」,也是對未來的憧憬。不過,80後港人Sue到英國後,首先要面對殘酷現實,例如工作資歷全失,甚至受情緒困擾。現時已走出情緒低谷,一家四口在英國過新生活的Sue最想跟港人說一句:「移民後,必定要接受有得必有失。」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714/VLIA7T5CXMITTX3ZD6RCPOSHXA/

    英國將在明年1月31日開放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居留簽證的申請,但武肺疫情持續肆虐,英國再度封城,嚴重打擊當地經濟,求職勢必成為移英港人面對的一大難題。30歲的港人Michael Lam與女朋友在去年9月底到達倫敦,以工作假期簽證(T5 Working Holiday Visa)入境。他曾寄出多封求職信無回音,又在到埗個多月後因意外手指骨折。無業加上傷患,令他最終下定決心報讀理髮師課程自我增值,由零開始學做barber(理髮師),更獲一間barbershop(理髮店)聘用。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03/IKIOIMRWWFCKDP7BVSLYS2GST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移民 #英國 #倫敦 #BNO #工作假期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24 19:11:13

    我們和中國有一樣嗎?
    中國問題到底是內政還是外交問題?
    好像國王的新衣,大家都知道國王沒穿衣服,但說出國王沒穿衣服好像就很微妙。

    而遇到了武漢肺炎疫情,似乎就更凸顯了國王沒穿衣服的荒謬無措。如果我們台灣人跟中國一樣,會有信用的風險。全世界都懷疑,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包括護照、認同。甚至是排華運動的時候,因為黃皮膚黑頭髮,甚至產生性命的風險。

    現實來說,院長說的國家行政四個要素,人民、領土、政府、主權,四個都不一樣,但我們的國名高度重疊,老是被誤會,碰到國際事務時,則屢屢被中國政權打壓。

    日本人去中國是日本人,美國人去中國是美國人,台灣去中國卻要被迫做中國人,但中國人來台灣不用成為台灣人,甚至可以堅持自己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好好解決。

    我很明白體制結構的問題複雜龐大,要務實。那務實是什麼?我們可以強化台灣的防衛性民主。

    比如中國人來台灣,取得身分證之前,參考美國,設立忠誠考試,題目很簡單,比如反滲透法,或台灣跟中國不一樣的地方,考台灣自由民主體制相關,確認真正了解台灣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價值。有了忠誠宣示的機制,不論健保議題、國民權利、投票權等,爭議也不會這麼撕裂。

    除了是讓中國人能做以台灣利益為優先的台灣人之外,另一方面,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站在民主人權,香港人的情況更需要我們來考量,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聲援香港我們不是只能喊口號,其實能有實際的作為。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港澳人士與中國籍人士非屬外國,除了前述中國歸化台灣時的相關機制可參考美國的經驗,去年讓台灣看見中共治港真相的反送中運動,兵役其實可考慮作為庇護的一種方式、效仿美國徵兵制度 (註) 的精神,開放香港抗爭者可來台從軍,經過一定年限服兵役後,取得相關居留權。

    這有幾個好處:
    第一、讓香港年輕人填補台灣短少的募兵兵源,幫助香港也讓台灣的國防補血。
    第二、香港人比我們更討厭中國。
    第三、增加勞動人數。

    我們可進行背景審查和忠誠考核,讓香港移民的融入我們的國家社會,另一方面,也提供香港抗爭者有後撤機會。若是真正的香港抗爭者,每位從軍者,相信都是英勇的反中共鬥士。

    一個民主自由而能永續存活的台灣,才有資格支援香港,我認為,以「確保保台優先,避免有心人士滲透」的前提,在現有投資移民規則外,開放以加入國軍抵換公民權的「兵役移民」制度;適度放寬「學術簽證」以及「特殊專長移民」制度,讓人才得以在台灣喘息,並進一步取得移民資格。

    在引入緩衝時間,適當審查,協同國安機制設立防火牆等配套下,有秩序的提供可能撤離香港的抗共勇士落腳或轉移他國之去處。香港的抗爭者,在強大的中港軍警鎮壓下,被捕、被傷、被自殺者無數,唯一能保護我們免於香港命運的,將是有堅定抗中護台意志,堅守民主價值的政府。

    如果我們不一樣,那就讓台灣更不一樣。

    國防之盾
    質詢台上的台獨旗

    註:美國徵兵制度─攸關國家利益之入伍(英語:Military Accessions Vital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VNI),俗稱緊缺人才徵兵計劃,是美國國防部的一種徵兵方式。該計劃招收具有特殊關鍵技能的合法非移民身份人士進入指定的美軍部隊服役。入伍的外籍人員能夠快速獲得美國國籍。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 香港身份簽證書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1-13 20:09:33

    港珠澳大橋通車,東涌淪陷。香港在大躍進!林鄭政府高舉三面紅旗,新聞、創作、言論自由,一夜消失,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開放城市的身份,正式落幕。「解放軍駐港部隊」,離營到郊野公園做義工,港府事前完全不知情。「填海一定沒有錯,造地一定賺錢」,三十八名經濟學者,聯名支持林鄭填海。
    #東涌淪陷 #明日大嶼 #廿三條 #外國記者會 #香港儲備 #FCC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下午5:00
    港珠澳大橋通車,東涌淪陷。

    香港在大躍進!

    林鄭政府高舉三面紅旗。

    除了港珠澳,今年還有高鐵香港段通車,和萬億大嶼填海造地計劃。

    六十年前,1958年,戊戌年,毛澤東高舉三面紅旗,近代史上悲慘的一頁開始,導致大陸餓死四千萬人。

    中國人以天干地支紀時,十個天干,配合十二個地支,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所以共有六十個組合,人稱「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一個循環,1958年是戊戌年,今年也是戊戌年,再上一個戊戌年,已是1898年,著名的「戊戌維新」,光緒圖強,變法失敗,六君子斬殺於菜市口。

    六十年一甲子,是一個循環,像我們現在習慣的七日一個星期,逢星期二我會做「易經講堂」節目。

    林鄭政府在今年有無數大動作,她用的字眼是「紅線」,她為香港訂定了無數紅線。

    新聞、言論、創作自由,一夜間消失。

    《金融時報》的編輯馬凱,香港FCC的第一副主席,因為主持過嘉賓陳浩天的午餐會,被政府取消香港的工作簽證,他以旅客身份來港被拒,港府要他絕足香港。

    流亡作家馬建的新書,用了《中國夢》作名字,演講場地一波三折。

    流亡藝術家巴丟草的畫展被取消。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開放城市的身份,正式落幕。

    與此同時,西環中聯辦,可以無視《駐軍法》隨便調派「解放軍駐港部隊」,離營到郊野公園做義工,港府事前可以完全不知情。

    解放軍可以去郊野公園,就可以入大學,電視台,或你工作的編輯部和你家做義工,你是否應該報警,警方又是否受理?

    香港人對這事反應不大,香港遠離戰事太多年,我們都在和平法治的環境長大。

    我們馴服如羔羊。

    很多人都說,是因為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影響,要我們「愚忠愚孝」,奴性入骨入血,所以接受不幸,任由強人擺佈,受權威指揮。

    孔子做大事業,一生寂寞,知音是五百年後,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史記》說他功業:
    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他的《春秋》: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一字史筆,令有權勢的亂臣賊子懼。

    只見他不畏權勢,那裡出現過「愚孝愚忠」?

    至於孟子,更將孔門理念具體化。

    他說:
    責難於君為之恭,
    陳善閉邪為之敬,
    吾君不能為之賊。

    一生的政治信念,是「民貴君輕」。

    《孟子七篇》那裡記載「愚忠愚孝」的想法?

    奴性基因,罪名一直歸咎儒家君臣父子之說。因為「階級鮮明,強調絕對服從云」。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語出顏淵篇。

    一般人怎樣誤會這句說話我不知道,一直以來,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第一個字是名詞,第二個字是動詞。

    君,領導人,要做回一個領導人,做好他的本份和責任,有他的道德要求。

    這個前提成立,在下邊的人,臣,才會做好他的角色和工作。

    這個邏輯次序不能弄錯,主導責任在執掌權力的一方。

    政府施政,令到人人安居樂業,民眾有責任交稅守法。

    這就是君君臣臣。

    如果政府貪污腐化,大白象工程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惡法欺凌,議會不公……

    民眾自然不願交稅,利用各式方法避稅逃稅;惡法遍佈,法院不公,民眾自然有法不依,公民抗命。

    因為君不君,自然臣不臣。

    君不君是因,臣不臣是果。

    不能倒果為因,因為責任在上位者,在權力者,在手扼公權力的人。

    政府怪責臣不臣的時候,先要檢討自己是否君不君?社會動盪,是由君——象徵擁有權力的領導人製造出來的。

    這句說話,絕對沒有任何「愚忠」的含意。

    至於「父父子子」道理也是一樣。

    父親要做好父親的角色,背負起父親的責任,子女自然會盡其孝道。

    但當父不父的時候,結果便是子不子了。

    孔孟學說,不斷強調,責任在上面一方,《春秋》才會: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幾千年來,儒家的政治哲學,是建立在倫常文化的基礎上,責任是由上,影響到下面的。

    儒家對「君」,領導人有要求,對知識份子,「士」,也有要求。

    曾子曾參臨死前,對門人弟子,一口氣說了五段說話,第五段作為總結。他說: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死前最後一番話:
    讀書人,知識份子,是有其時代責任的。他對他的門人弟子說,是對他們有這樣的期盼。

    首先要弘。弘是大,弘大。胸襟大,氣度大,眼光大。不是躲在大學,安安全全,騙兩餐飯,搞人事,倚權勢,終日想住賺多些錢這些。

    然後是毅。毅是剛毅,決斷,對事情有睇法,對黑白有標準,有一套獨立的見解。

    將眼光和見解,加上決心,果斷。就是弘毅。

    一個士,讀書人,知識份子,要養成弘和毅。這兩個基本條件。

    因為要為社會,群眾挑起很重的責任,擔子很重,歷史的道路很遠。

    因為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仁,就是他的責任。

    這個責任,挑到什麼時候呢?一直到死為止,走這樣遠的路,必須養成偉大的胸襟,要有弘毅的精神。

    這是曾子死前的自述,也是他對弟子的反覆叮嚀。

    對於林鄭的大躍進,萬億填海造地,香港的知識份子是這樣反應的。

    三十八名經濟學者,聯名支持林鄭的做法。雖然沒有具體數字,政府亦未公佈細節,但他們傾力支持,因為:「填海一定沒有錯,造地一定賺錢」。

    奴性之因不在儒家,在聰明人身上。

    讀多了書,知道靠攏權力有好處,六十年前大陸的知識份子也支持老毛的三面紅旗,只是他們沒有好結果。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