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警察事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警察事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警察事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警察事件產品中有43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以下呢番譴責,係用來批評當年侮辱子樂嘅差佬,我諗香港人今日對警察嘅態度會截然不同。 // 紀總譴責,近日有別有用心人士,在網上社交平台發佈奚落的標語及字句,是對死者及家人極不尊重,「於傷口上灑鹽,教人齒冷」;又指工會尊重言論自由,但斥不代表可以「凌駕仁義道德」,更不應成為「傷人的武器」。 此...

 同時也有14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80的網紅Horseman & Storytel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英國最陰的墓地 這個墓地就是海格特公墓 這裡據傳是倫敦最陰的地方 不過因為這裡下葬了很多名人 因此這裡也成了一個熱門景點 也有人就聲稱在這裡看見吸血鬼 整起事件更是鬧到需要警察看守 但這座公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真的有吸血鬼出沒還是只是單純鬧鬼? 各位觀眾趕快在下面留言跟我們一起討論 #英國 ...

香港警察事件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8:21:23

. 【日活カフヱー→新高雄大酒家→陳內科醫院→天天沙茶火鍋】210821 以下介紹全文皆節錄自 偏門研究員 @kun_kcstudio 〔高雄二二八事件點燃的第一把火—新高雄大酒家〕 1947年3月3日,臺北爆發衝突的二二八事件已經蔓延到高雄,當天高雄市參議會會議結束後,傍晚市參議員及公務機關的...

香港警察事件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14:04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28-09/03一周大事〕 ⁡ #政時事 ⁡ ❶菅義偉放棄爭取連任 日本首相將換人 ⁡ 日本作為內閣制國家,首相依例皆由執政黨總裁擔任,執政黨自民黨將於本月底舉行總裁改選,不料今日卻迎來震撼彈。 ⁡ 在上午的黨高層會議上,現任首相菅義偉無預警宣布將不參與總裁選舉,會後接...

香港警察事件 在 李立丞Le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0:05:28

2019/09/02 @香港 謝謝兩年前的我記錄下這些文字 鼓勵現在的我一定要 一定一定要 繼續記錄下去 它們很短、很破碎,但當時間經過,積少成多,你的看似隨機的個人經驗,會成為這世代集體記憶的濃縮。 12:15從家裡出發,媽媽再三叮嚀我們千萬不要到示威的現場去,我說我明天就要飛臺灣了,不會去湊...

  • 香港警察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9 22:22:09
    有 887 人按讚

    如果以下呢番譴責,係用來批評當年侮辱子樂嘅差佬,我諗香港人今日對警察嘅態度會截然不同。

    // 紀總譴責,近日有別有用心人士,在網上社交平台發佈奚落的標語及字句,是對死者及家人極不尊重,「於傷口上灑鹽,教人齒冷」;又指工會尊重言論自由,但斥不代表可以「凌駕仁義道德」,更不應成為「傷人的武器」。

    此外,紀律部隊評議會今亦發聲明,對事件感悲痛和惋惜,形容「嘲諷、抹黑、幸災樂禍和惡意批評」,今次事件的言論是「泯滅人性」,並斥對事件中受傷的警員毫不尊重,亦打擊執法人員的士氣。 //

  • 香港警察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9 21:53:42
    有 14 人按讚

    【電影鏡頭式走私事件中我們看到和看不到的事情 | 盧斯達 on Patreon】

    高級女警追緝「走私快艇」墮海殉職,消息開始流傳之後,引發不少港人在網上發泄。據稱兩名消防員在網上幸災樂禍,後遭舉報,局方將涉事者馬上停職,展開調查。親北京派也不斷高呼黃絲無哂良知,有人主張要盡快立法禁止嘲笑警察,警察員佐級協會也發出一份微博式短公告,批評抽水人士已無人畜之別。

    這些批評雖然好多談不上鬱鬱乎文哉,但加強了事件迅速定性為道德之爭的作用,即正義者和邪惡者的鬥爭、文明人與野獸的鬥爭。道德化政治的原理,是以道德原則的褒貶,取代行政問題。港英的「行政吸納政治」則是剛好反轉,將本來生死相搏的國共、華洋之爭,盡量由行政問題取代。本來的問題焦點是寫上「(香港) 同胞勿近」的炸彈,之後轉為「要怎樣起公屋,要起多少籃球場,要設立消委會幫市民良心格價調查」之類的問題,只有技術上能否解決問題,而不是有一個具體敵人要消滅。

    政治最終是區分敵我,97 年之後香港已經把「非政治的政治遺產」消耗完結,剩下的人不論藍黃都是充滿對抗性。你也可以說 19 年終於將香港全面捲入了「政治」心態。你認為當下香港,是陸恭慕那種人多,還是不像她的多?水警事件亦捲入時代背景,只能「路徑依賴」,跟從 2019 年的藍黃/敵我自然格局去發展。

    黃絲說很多難聽的話,藍絲也會針鋒相對,而走技術檢討路線的議員,不是已經辭了職就是坐牢中,所以這次社會討論之中根本沒有「中間派」,也就是對「從技術層面化解事件」抱有希望的人,那個政治版塊,在政治上甚至社會上已經死亡。

    對香港的親建制聲音,跟暴網民針鋒相對會相對沒有風險而可以有存在感,追問當時行動細節、追問有沒有決策部門需要負責、追問走私者為甚麼滿身金裝備點滿技能、追問究竟香港的走私問題有多嚴重,困難得多,也好像有點敏感。討論人們有沒有「對死者不敬」,十分容易和老少咸宜。

    聽到這消息,比起興奮或不興奮,更多是似乎領略到一個更內裡的事實:原來做「前線執法人員」比想像中危險。地面上要應付的,可能有危險,但一些地表以外的東西更危險,他們會捲入各種波濤洶湧的紛爭,然後事情都是有待調查的。我們在各種新聞消息可以理解的事實:當日執法者付出重大代價,一兩二傷的情況之下,匪徒仍可逃之夭夭。要不是警察實力太低,就是走私犯實力超乎常理的強大。我們這些善男信女對香港的認知也很受衝擊,一般人不察覺的犯罪行為,在「香港」原來有這麼多。

    消息人士說走私船隊已經不是近期的事,可能涉及中美貿易戰,為某些物品製造了無法滿足的需求。但如果實屬,這對於他們來說更加是個悲劇。這已經像一部無法被拍出來的警察電影:中美貿易戰不是他們決定的事,但追捕走私犯則是本地人前線的職責,遇到的危險還是要自己消化,這也是香港在很多問題中的宿命。

  • 香港警察事件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21:51:33
    有 46 人按讚

    【電影鏡頭式走私事件中我們看到和看不到的事情 | 盧斯達 on Patreon】

    高級女警追緝「走私快艇」墮海殉職,消息開始流傳之後,引發不少港人在網上發泄。據稱兩名消防員在網上幸災樂禍,後遭舉報,局方將涉事者馬上停職,展開調查。親北京派也不斷高呼黃絲無哂良知,有人主張要盡快立法禁止嘲笑警察,警察員佐級協會也發出一份微博式短公告,批評抽水人士已無人畜之別。

    這些批評雖然好多談不上鬱鬱乎文哉,但加強了事件迅速定性為道德之爭的作用,即正義者和邪惡者的鬥爭、文明人與野獸的鬥爭。道德化政治的原理,是以道德原則的褒貶,取代行政問題。港英的「行政吸納政治」則是剛好反轉,將本來生死相搏的國共、華洋之爭,盡量由行政問題取代。本來的問題焦點是寫上「(香港) 同胞勿近」的炸彈,之後轉為「要怎樣起公屋,要起多少籃球場,要設立消委會幫市民良心格價調查」之類的問題,只有技術上能否解決問題,而不是有一個具體敵人要消滅。

    政治最終是區分敵我,97 年之後香港已經把「非政治的政治遺產」消耗完結,剩下的人不論藍黃都是充滿對抗性。你也可以說 19 年終於將香港全面捲入了「政治」心態。你認為當下香港,是陸恭慕那種人多,還是不像她的多?水警事件亦捲入時代背景,只能「路徑依賴」,跟從 2019 年的藍黃/敵我自然格局去發展。

    黃絲說很多難聽的話,藍絲也會針鋒相對,而走技術檢討路線的議員,不是已經辭了職就是坐牢中,所以這次社會討論之中根本沒有「中間派」,也就是對「從技術層面化解事件」抱有希望的人,那個政治版塊,在政治上甚至社會上已經死亡。

    對香港的親建制聲音,跟暴網民針鋒相對會相對沒有風險而可以有存在感,追問當時行動細節、追問有沒有決策部門需要負責、追問走私者為甚麼滿身金裝備點滿技能、追問究竟香港的走私問題有多嚴重,困難得多,也好像有點敏感。討論人們有沒有「對死者不敬」,十分容易和老少咸宜。

    聽到這消息,比起興奮或不興奮,更多是似乎領略到一個更內裡的事實:原來做「前線執法人員」比想像中危險。地面上要應付的,可能有危險,但一些地表以外的東西更危險,他們會捲入各種波濤洶湧的紛爭,然後事情都是有待調查的。我們在各種新聞消息可以理解的事實:當日執法者付出重大代價,一兩二傷的情況之下,匪徒仍可逃之夭夭。要不是警察實力太低,就是走私犯實力超乎常理的強大。我們這些善男信女對香港的認知也很受衝擊,一般人不察覺的犯罪行為,在「香港」原來有這麼多。

    消息人士說走私船隊已經不是近期的事,可能涉及中美貿易戰,為某些物品製造了無法滿足的需求。但如果實屬,這對於他們來說更加是個悲劇。這已經像一部無法被拍出來的警察電影:中美貿易戰不是他們決定的事,但追捕走私犯則是本地人前線的職責,遇到的危險還是要自己消化,這也是香港在很多問題中的宿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