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香港街道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街道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街道書產品中有8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除了跟黃念欣老師是香港文學界的金童玉女,董啟章還是九十年代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在回歸前後甚至現在,都在寫一些對理解或想像香港的書。《地圖集》在1997年出版,以「理論篇」「城市篇」「街道篇」「符號篇」四部份組成,構想下一個千年的考古學家,憑藉上一個千年殘存下來的維多利亞城地圖,通過想像,瘋狂解讀,重構...
同時也有7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鹿港文武廟#古蹟#彰化 鹿港的古蹟非常的多,街道上處處充滿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而文武廟建築群保存的如此完整,怎麼能不記錄一下呢?文開書院建於西元1824年,由鄉賢贊助,造就鹿港人才甚眾,文祠建於西元1806年,而武廟建於西元1812年,主祀關公,為傳統忠義的象徵。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
「香港街道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香港舊照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LikeJapan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街道書 在 LikeJapan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街道書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1:41:00
「每一個小心地滑牌就像地圖上的pinpoint,連結起來就是整個香港。」 「香港很多地方擺放小心地滑牌只是為了滿足規例和責任,代表他們提醒了路過的人要小心。」三年前偶然在街上看到一個用來夾住牆壁延伸物的小心地滑牌,啟蒙了九十後藝術家銘輝觀察和收集香港各區的小心地滑牌:為甚麼會把這塊牌當作夾板使用?...
香港街道書 在 香港舊照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7:43:21
【#Patreon英屬香港】第27集:太平道華洋衝突 點擊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908978 太平道傍靠港鐵車軌,為何文田的一條尋常街道。翻查百年前的舊照,太平道與亞皆老街一帶歐式建築林立,靜謐閒適。所有屋宇之地層,均高出地面八至十呎不等,各屋門前...
香港街道書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4:27:35
【@businessfocus.io】復旦分校設立遭民眾反對 匈牙利准舉辦公投決定 . 上海復旦大學在布達佩斯設立分校計劃遭民眾強烈反對,匈牙利國家選舉委員會(National Election Committee)日前同意舉行全民公投,由大眾來決定復旦大學的去留。外界認為,這對引進復旦分校計畫的...
-
香港街道書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14 21:10:37#鹿港文武廟#古蹟#彰化
鹿港的古蹟非常的多,街道上處處充滿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而文武廟建築群保存的如此完整,怎麼能不記錄一下呢?文開書院建於西元1824年,由鄉賢贊助,造就鹿港人才甚眾,文祠建於西元1806年,而武廟建於西元1812年,主祀關公,為傳統忠義的象徵。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
香港街道書 在 LikeJapan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31 13:32:40日本直播復活啦~今次Mika要帶大家逛逛疫情下的上野,看看緊急宣言結束後的阿美橫丁是否已經回復熱鬧,再到上野公園賞櫻!聽說中目黑那邊會有管理員趕人,也封起了部分地方不讓民眾賞櫻,不知道上野公園這邊情況如何?今年不准野餐賞櫻?
3月31日下午12:30(香港時間),一起通過直播抓住櫻花的尾巴吧!
日期:3月31日
時間:12:30
地點:東京上野(阿美橫丁、上野恩賜公園)
by Likejapan_mika【Facebook專頁】菜鳥mika的東京物語 https://www.facebook.com/likejapan.mika
---------------
相關影片:
【日本直播】東京賞櫻2021!來看晴空塔下的舊中川河津櫻吧~
https://youtu.be/_zSn23xxlHk
【日本直播】十萬個移居日本的理由!我們為甚麼離開香港?為甚麼選擇東京?有沒有後悔過?
https://youtu.be/-BnkWym8iTk
【18禁】潛入日本新宿黑社會地盤&紅燈區 東京最危險街道歌舞伎町!|《菜鳥Mika過日辰》#18 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歌舞伎町深處!
https://youtu.be/8nh4yXwzBQo
【日本櫻花景點】尋找東京台場櫻花秘景!ft.台場地標現況2021|《菜鳥Mika過日辰》#19 台場櫻花大道
https://youtu.be/EqVhz7TIis0
開箱拆蛋!直擊最新秋葉原JR站內「成人向」扭蛋店(非18禁不要想太多),3000YEN用來扭了甚麼?
https://youtu.be/nc1mhthxrf4
【疫情下的日本】東京秋葉原散步2021!來看看模型、扭蛋、夾娃娃店的店內現況(大量女僕出沒注意)
https://youtu.be/41NE_ZuSc3E
【疫情下的日本】東京下町御徒町散步 ft.《天竺鼠車車》大阪燒、《孤獨的美食家》拍攝場地!
https://youtu.be/2GWzd-Sp9Ic
【疫情下的日本】飲食店結業潮?重遊東京最長古書街神保町>御茶之水>水道橋
https://youtu.be/tLGrPv3RnZ4
#東京 #上野 #日本 -
香港街道書 在 LikeJapan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27 16:00:15疫情下有「東京小韓國」之稱的新大久保不但沒有變得冷冷清清,反而非常熱鬧,皆因疫情下不能出國,日本年輕人們都來這裡感受旅遊氣氛啦!今次Mika和Whitney也一於來到新大久保瘋狂掃街和散步購物,抓住青春的尾巴~最後到底Mika的生日願望有沒有達成呢?就要看影片才知道啦~
by Likejapan_mika
【Facebook專頁】菜鳥mika的東京物語
https://www.facebook.com/likejapan.mika
【Facebook專頁】Whitney in Japan
https://www.facebook.com/whitneylikej...
---------------
相關影片:
【日本直播】十萬個移居日本的理由!我們為甚麼離開香港?為甚麼選擇東京?有沒有後悔過?
https://youtu.be/-BnkWym8iTk
【18禁】潛入日本新宿黑社會地盤&紅燈區 東京最危險街道歌舞伎町!|《菜鳥Mika過日辰》#18 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歌舞伎町深處!
https://youtu.be/8nh4yXwzBQo
【日本櫻花景點】尋找東京台場櫻花秘景!ft.台場地標現況2021|《菜鳥Mika過日辰》#19 台場櫻花大道
https://youtu.be/EqVhz7TIis0
開箱拆蛋!直擊最新秋葉原JR站內「成人向」扭蛋店(非18禁不要想太多),3000YEN用來扭了甚麼?
https://youtu.be/nc1mhthxrf4
【疫情下的日本】東京秋葉原散步2021!來看看模型、扭蛋、夾娃娃店的店內現況(大量女僕出沒注意)
https://youtu.be/41NE_ZuSc3E
【疫情下的日本】東京下町御徒町散步 ft.《天竺鼠車車》大阪燒、《孤獨的美食家》拍攝場地!
https://youtu.be/2GWzd-Sp9Ic
【疫情下的日本】飲食店結業潮?重遊東京最長古書街神保町>御茶之水>水道橋
https://youtu.be/tLGrPv3RnZ4
#東京 #新大久保 #美食
香港街道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除了跟黃念欣老師是香港文學界的金童玉女,董啟章還是九十年代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在回歸前後甚至現在,都在寫一些對理解或想像香港的書。《地圖集》在1997年出版,以「理論篇」「城市篇」「街道篇」「符號篇」四部份組成,構想下一個千年的考古學家,憑藉上一個千年殘存下來的維多利亞城地圖,通過想像,瘋狂解讀,重構一個湮沒了的城市面貌。提及過《地圖集》的學術論文,不下百篇,在念欣老師的獨門見解下,這本小說有沒有可能成為妙趣橫生的故事呢?留名今晚11點睇黃念欣同小樺齊齊探討虛構文學所帶的認同和創造!
全片:https://youtu.be/Kawc85Q1plc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虛詞無形 #黃念欣 #董啟章 #地圖集 #香港文學 #香港作家
#九十年代香港 #香港回歸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香港街道書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雀仔橋 ]
分享專欄全文。
回到學生年代,下午常常走堂往雀仔橋附近的山貨店尋寶,找到made in Hong Kong或日本製的杯碟就非常興奮。
那時候只覺得每次必須上斜落斜有點麻煩,還未知道其背景,甚至名字。
教科書不會提及的地區歷史,雖然這條步道一直見證香港醫療與衛生發展,包括公立醫院與地下公廁。
原文刊 AndthenHK
—————————
沒有雀仔的雀仔橋
未獲評級的古蹟
有些地標,節日限定。比如元朗大橋街市的燈籠街,近日把人們召喚到社區,一年一會,因而珍貴。
城市另一邊,另一條燈籠街更早出現,位於皇后大道西,上環與西營盤交界。
每年中秋,經營香燭紥作的商店紛紛掛起燈籠,碩大的楊桃金魚兔子,佔據半條街道的天空,無聲又大聲地提醒節日臨近,路過心頭一陣暖。
這是社區地標的感染力,儘管近年好些紥作舖結業,畫面難免褪色。
那兒還有一個地標,每天都在,由180年前開始——跟燈籠街幾步距離,有一面石牆,突兀地拱起,路上的一條脊骨,人們叫它「雀仔橋」。
這並非官方地名,老一輩街坊才唸得出的名字,親切但有點陌生。想像這種口耳相傳,本身已是非常活潑的人文歷史。
而石橋也不真的是橋,建於平地,早於1840年代已經存在;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曾在Flickr公開一批香港早年珍貴舊照,其中一張攝於1870年代,可見雀仔橋當初的模樣。
那時皇后大道西一帶還未大幅填海,仍屬海濱,需要一道防波堤,以麻石興建,按地勢築成帶弧度的拱形,大概因此被稱呼作「橋」。
而它有另一實際用途:通往山上的海員醫院,1843年成立,替海員醫治性病,後來是香港進行第一宗外科手術的醫院。
1848年海員醫院遷至灣仔(變成現在的律敦治醫院),原建築改為「國家醫院」(Civil Hospital),當時的公立醫院;之後建築群陸續重建,60年代正式成為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
雀仔橋見證香港初年醫療發展,可是問題來了:那跟雀仔有什麼關係?
有說橋後山坡為樹林,每到黃昏便出現鳥群棲息的場面,因而得名,頗為浪漫。
另一說法較有根據:當旺角雀仔街還未出現,戰前第一代雀仔街原在中環閣麟街,及後曾遷至上環永吉街,之後再移至現在雀仔橋位置,石橋自此有了暱稱。
翻看歷史,雀仔橋對面曾有非常著名的高陞戲院(建於1890年,看粵劇的地方),附近亦有武昌茶樓及得男茶樓;但凡飲茶撚雀的場所,少不了吸引雀販聚落,也許就是雀仔橋得名的理由。
可以肯定的是,雀仔橋是香港衛生發展的重要成份:1911年,橋底曾經建設地下公廁,直到1990年停用。
公廁入口設於行人路面,已用水泥封平;而石牆上五個耐人尋味的方格,屬於當年公廁的窗口,同樣已被填平,留下是不該封存的地區歷史。
雀仔橋作為古建築的份量,不用多說,然而跟許多地標一樣,它一直未獲列為古蹟,甚至從未被政府評級。
今年三月,經中西區區議會要求,古物古蹟辦事處將雀仔橋列入「須進行評級的新項目」,結果未可預料。
在同一地點180年,雀仔橋見證西營盤,以及整個海岸線的巨大變化。
高高低低,上上落落,人們魚貫步過。
有天即使名字失傳,它一直站住,頑固地維持著那弧度曲線。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香港街道書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一個小心地滑牌就像地圖上的pinpoint,連結起來就是整個香港。」
「香港很多地方擺放小心地滑牌只是為了滿足規例和責任,代表他們提醒了路過的人要小心。」三年前偶然在街上看到一個用來夾住牆壁延伸物的小心地滑牌,啟蒙了九十後藝術家銘輝觀察和收集香港各區的小心地滑牌:為甚麼會把這塊牌當作夾板使用?為甚麼那塊牌明明破爛不堪,還能屹立不倒繼續堅守崗位?為甚麼要同時放兩塊牌?「我也有觀察過其他國家的小心地滑牌,就只有香港才會同時放好幾塊。」
有些地方會將一物多用,同時當作雨傘架、佈告板使用;有些地方會硬生生把一塊牌拆成兩半,用鐵鍊捆綁在牆壁一隅。「到我擁有自己的第一塊小心地滑牌,我才知道要把它分成兩半是一件很難的事。」 於銘輝而言,每一塊小心地滑牌的擺放和形態都滲透著人為的痕跡,它們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同時展露只屬於這個城市的民間智慧和特色。
三年來收集了數千張不同的小心地滑牌的照片,銘輝從去年10月開始在社交平台 @floorslipperyhk 分享,到近日在艺鵠書店 @artandcultureoutreach 舉辦首個展覽,分門別類展出收集的各類小心地滑牌,設計了數項裝置藝術佈置,與觀眾分享他眼中的香港街道世界。
其中一個類別是銘輝近年觀察到的新式小心地滑牌,例如為了美觀用上銅鐵、木製或透明立牌、形狀不再限於兩塊長方形板豎立成三角狀、使用投射影像或印製小心地滑的文字在地板上等。「我認為小心地滑牌的形態比內容更加重要,鮮黃色、三角型有警示的意味。投射影像或印小心地滑的字句在地板其實要到人們走近才會看得到。相反,即使一塊已褪色、空白的小心地滑牌也會讓人知道需要小心。」這令人思索到底怎樣才真正算得上一塊小心地滑牌呢?
《一齊用兩年時間喺富德樓觀察小心地滑牌然後搞個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30日
時間:下午1時至7時(星期二至日)
地點:艺鵠書店(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4樓)
*另設藝術家駐場導賞時段,可參考 @floorslipperyhk 專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