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票房排行榜2022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票房排行榜2022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票房排行榜2022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票房排行榜2022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如果電影院經歷一整年完全沒有 新片的話,整個產業就完了」 ——John Fithian ─────────────── COVID-19在不同地區的疫情落差,讓我們越來越像或在一個獨立的泡泡(或是某部Steph...

  • 香港票房排行榜2022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9 15:56:11
    有 1,019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如果電影院經歷一整年完全沒有
    新片的話,整個產業就完了」
    ——John Fithian
    ───────────────

    COVID-19在不同地區的疫情落差,讓我們越來越像或在一個獨立的泡泡(或是某部Stephen King小說情節)裡頭,只能透過折射的資訊探知泡泡以外可能截然不同的世界正在發生甚麼事......

    疫情泡泡以外的壞消息
     ̄ ̄ ̄ ̄ ̄ ̄ ̄ ̄ ̄ ̄
    週三在亞洲多個國家上映的《Peninsula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賣得好成績,讓亞洲電影業一掃疫情發生以來的的陰霾。該片上映當日在韓國賣出35.3萬張票;在台灣賣出9.4萬張票;在新加坡則賣出1.5萬張,還打破韓國電影在新加坡的首映票房紀錄。

    在此同時,中國市場也發生了神秘的擾動:多家影視公司股票突然毫無來由地大漲之後,第二天中午中國國家電影局突然宣佈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可於7月20日恢復開放營業,前提是採行以下防疫措施——採取網路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中國電影院自1月24日停業至今,其中只有3月份部分重啟營業,但隨即又被中國政府明令關閉。身為全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的部分重啟至少給全球電影業和放映業一丁點微光。這個消息同時也使中國市場進入排片大戰的階段,能夠回本賺錢還是變成炮灰就看搶到什麼上映時機。

    這些是疫情趨緩的泡泡裡頭的消息。

    然而泡泡之外壞消息如潮水般湧現:香港疫情再起,官方宣佈自7/15起關閉電影院一週;加州州長Gavin Newsom也緊急宣佈關閉加州境內所有電影院並且立即生效;洛杉磯市長Eric Garcetti則警告該市的疫情嚴重程度已經瀕臨實施全面封城、禁止所有人出門的邊緣了。

    種種壞消息讓華爾街分析師爭相預告好萊塢的窮途末路:

    投資研究機構MKM Partners的分析師Eric Handler在報告中調降對於今年的電影票房預測。他們原先認為今年票房應該會比往年下滑55~60%,但現在再次調降票房預測,認為今年總票房應該只剩往年的30%。調降的主因是近日疫情各地快速增溫,導致電影院再度被要求關閉。雖然《Tenet 天能》和《Mulan 花木蘭》目前都還計劃在8月上映,但他們認為9月之前美國電影院絕無可能恢復正常營業。所以基本上今年暑假檔已經結束了。

    雖然歐洲疫情已經減緩,但美國市場恢復正常前,歐洲電影院也很難有指標性的電影內容可以重振票房。目前美國政府仍然對於拯救電影院產業沒有隻字片語,業界也只能自求多福。報告中預估2022年電影院營運才有可能恢復正常,而IMAX和Cinemark是他們覺得體質最能撐過去的電影院品牌。雖然銀幕數最多的AMC近日才取得3億美元資金使他們有足以撐到年底的現金流,但財務槓桿仍然極高,中長期能否永續營運仍是未知之數。

    另一家投資銀行Cowen的分析師Doug Creutz 則更加悲觀,認為2021年中之前多數美國電影院都會維持關閉,並將大大影響Disney的營收。


    最壞的劇本是新片全撤
     ̄ ̄ ̄ ̄ ̄ ̄ ̄ ̄ ̄ ̄
    隨著疫情升溫,好萊塢越來越難指望美國電影院完全重啟營業。本週再度傳出Paramount的暑假大片《SpongeBob: Sponge on the Run 海綿寶寶:奔跑吧》已經放棄上映,直接賣給Netflix。但每一雙眼睛注目的真正焦點還是最具指標性的《天能》。

    美國三大連鎖電影品牌AMC、Cinemark和Regel七月底要恢復營業的計畫看來越來越不妙,連帶也可能拖累八月要上映的《天能》和《花木蘭》。

    IndieWire的記者Tom Brueggemann本週特別寫了一篇文章勸誘WarnerMedia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發行《天能》。他強調Christopher Nolan拍的是一部電影,而不是一個產業振興方案,沒有必要「捨我其誰」當第一個。真正要緊的是投資人的兩億多成本必須收得回來。除了義無反顧地在電影院產業還沒有準備好之前貿然在全球上映之外,Warner其實還有其他選項:

    1)等到全世界電影院都恢復常態再上映。缺點:劇情線索可能走漏。另一個問題是觀眾的興奮能維持什麼時候?
    2)跳過疫情嚴重的美國和中國,準時在8月12日上映,至少Warner可以在疫情趨緩的其他世界收成票房。
    3)如果以30美元的高單價直接進入VOD市場,只要1000萬人次出租,就可以讓Warner有2.4億美元入帳。
    4)電影院和VOD雙管齊下,讓不同疫情地區都可以同時看到電影。
    5)直上Warner自家串流服務HBO Max,瞬間引來訂閱人潮也有機會讓Warner回本。

    話才剛說完,馬上有消息指出WarnerMedia和Nolan已經談過是否在可能佔票房三分之二的國外市場先上映《天能》。

    Nolan的答案是不准。

    最壞的狀況是這些好萊塢大片不斷延期以至於今年再也沒有任何一部好萊塢電影上映。

    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NATO主席John Fithian說疫情已經變成整個電影院產業的生存危機:「如果電影院經歷一整年完全沒有新片的話,整個產業就完了」。萬一好萊塢全面取消上映計畫,勢必也會拖累全世界的電影院復甦。因為沒有更容易吸引觀眾的好萊塢電影,即便是已經脫離疫情威脅地區的電影院都很難說服大家買票回娘家。


    Netflix進入雙執行長階段
     ̄ ̄ ̄ ̄ ̄ ̄ ̄ ̄ ̄ ̄ ̄
    在好萊塢重啟出現諸多變數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本週突然一反常態公佈了歷來最受歡迎的自製電影排行榜和觀看數據。獲得Netflix史上最受歡迎自製電影寶座的是Chris Hemsworth主演的動作片《Extraction 驚天營救》,在上架四週內總計有9900萬觀眾收看。

    本週同時也傳出Netflix延攬《Avengers: Endgame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導演Russo兄弟,為Netflix執導一部由Chris Evans和Ryan Gosling主演的諜報電影《The Grey Man》。更重要的是該片預算高達2億美元,成為史上最貴Netflix電影,似乎意在打破Netflix電影多半是已經被傳統片廠回絕的次級娛樂形象(《Roma 羅馬》和《The Irismen 愛爾蘭人》除外)。

    又是Russo兄弟、又是Chris Evans、又是Chris Hemsworth,所以Netflix已經準備取代Disney成為好萊塢大片工廠了嗎?

    Netflix本週真正的重磅消息是他們公佈第二季營收61.5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估的60.8億;但因營收稀釋,每股盈餘只有1.59美元,低於分析師預估的1.81元。接下來因為消費者已經適應疫情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使Netflix預估第三季訂戶數成長會放緩,這個消息也使該公司股價在盤後大跌9%。

    雖然華爾街反應激烈,但Forbes的專欄作者Gene Del Vecchio認為這份財報背後真正重要的是提示了這五個趨勢:
    1)全球串流產業將會加速成長
    2)傳統電視頻道將會加速衰退
    3)電影院會繼續失血,直到破產
    4)串流上的舊節目對消費者越來越重要
    5)五年後串流市場將進入飽和階段

    在公佈第二季財報的同時,Netflix也宣佈了內容長 Ted Sarandos升任共同執行長的消息。在Netflix已經有近三十年資歷的Sarandos,從Netflix還在做郵寄DVD的年代就已經上船,一路帶領內容部門從無到有建立了現今好萊塢最不可忽視的片廠。作為完全仰賴內容質量的行業,Sarandos近年在Netflix內部的重要性早就不輸給執行長,以致於他和執行長Reed Hastings去年領了一模一樣數字的獎金——3000萬美元。現在開始兩人將並肩擔任共同執行長的角色治理Netflix,但Hastings同時還兼有董事長的身份。Hastings似乎正在傚法像他的前輩Disney董事長Bob Iger退居第二線的安排。

    然而華爾街日報細數包含Saleforce.com等實施過雙執行長制的公司,結論是下場多半不太好。人類的本性使雙執行長制經常會造成公司內部指揮統帥的混亂,甚至製造出競爭的緊張氣氛,最後總以其中一人離職收場。而今年不可測的疫情進展也讓各企業更需要專心、一致的危機處理策略。更詭譎的是,雖然Sarandos原本就被視為Hastings理所當然的接班人,而雙執行長制用意應該就是讓他更熟悉內容以外的Netflix的一切,可是Hastings卻同時了對外強調雙方業務執掌並不會改變,而且十年內自己絕對不會離開Netflix。

    華爾街日報說Reed Hastings以不按排裡出牌的管理著稱。此時此刻外人也只能搬椅子看戲的份。曾經歷雙執行長制的人說這是一個嚴重考驗互信的機制。這檔Netflix大戲就看Ted Sarandos和Reed Hastings兩位主角下一場戲的表現了。

    只是以Netflix今日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這場雙首長制成敗勢必也將擾動好萊塢的未來。


    |新聞出處|

    7/12~7/18一週大事

    上周全球電影市場恢復情況:美國疫情惡化或拖累全球復甦,英國市場緩慢重啟(https://bit.ly/32dgj4r)

    Cinema experience ‘is over’ if studios hold back releases for another year, industry chief warns(https://bit.ly/2BWIWYY)

    Analyst Cuts 2020 Box Office Estimate, Says Cinemas Will Reopen in September "at the Earliest"(https://bit.ly/2WjiDTt)

    Releasing ‘Tenet’: Of Many Bad Options, This One Is the Best(https://bit.ly/3fyEeyV)

    ‘Peninsula’ Zombie Action Film Leads Box Office as Asian Audiences Return to Cinemas(https://bit.ly/3fBeaDo)

    定了!定了!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可於7月20日有序復業(https://bit.ly/2WqNjSY)

    Christopher Nolan refused to release ‘Tenet’ internationally ahead of US release(https://bit.ly/30ixwH2)

    Netflix Earnings Have 5 Major Implications For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https://bit.ly/3jdsSCN)

    Netflix Appoints Ted Sarandos as Co-Chief Executive(https://nyti.ms/393peH1)

    Co-CEOs Are Out of Style. Why Is Netflix Resurrecting the Management Model?(https://on.wsj.com/3jgVCKK)

    Netflix is making a $200 million Ryan Gosling-Chris Evans spy movie directed by the Russo brothers((https://bit.ly/2ZDJ2N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