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石牆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石牆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石牆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石牆樹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明周文化 MP Week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港.旅】植在我們心中的樹:http://bit.ly/3jlhq8p 香港 #石牆樹 奇觀,是大自然與特定時代的一場偶遇。 #港島 山地多,開埠初為穩固山坡防止崩塌,石匠們用花崗岩石堆砌大石牆。石塊縱橫相隔的隙縫,不經意地,為 #榕樹 等植物留下生長空間。新時代的護土牆用混凝土建造,已不再有間...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0年石牆樹僅剩1,000多棵 社區情書拒遺忘:不要斬了才記起-香港拾遺遊(果籽 Appledaily)人們總希望社區不斷發展,有更高的大廈、更快捷的交通……但是發展過程中,又有沒有忽略了城市中其他元素?這次走進中西區,看看一直存在於我們生活中,卻又被遺忘的樹木。 石牆樹是中西區樹木的特色,一棵...

香港石牆樹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8 19:12:26

【港.旅】香港 #石牆樹 奇觀,是大自然與特定時代的一場偶遇。 #港島 山地多,開埠初為穩固山坡防止崩塌,石匠們用花崗岩石堆砌大石牆。石塊縱橫相隔的隙縫,不經意地,為 #榕樹 等植物留下生長空間。新時代的護土牆用混凝土建造,已不再有間隙供樹木生長。 城西的街坊,還記得那曾被斬掉、樹齡逾百的 #般...

  • 香港石牆樹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6 14:00:01
    有 270 人按讚

    【港.旅】植在我們心中的樹:http://bit.ly/3jlhq8p

    香港 #石牆樹 奇觀,是大自然與特定時代的一場偶遇。

    #港島 山地多,開埠初為穩固山坡防止崩塌,石匠們用花崗岩石堆砌大石牆。石塊縱橫相隔的隙縫,不經意地,為 #榕樹 等植物留下生長空間。新時代的護土牆用混凝土建造,已不再有間隙供樹木生長。

    城西的街坊,還記得那曾被斬掉、樹齡逾百的 #般咸道 石牆樹嗎?2015年,官方以安全為由砍樹,爭議不斷。幸那幾棵爬牆而生的細葉榕,生命力頑強,浴火重生,繼續為市民遮陽、擋風,為城市空間帶來一片清涼。

    繁華鬧市內,能與大自然共融,是多麼的難得。惜因暗藏倒塌隱患,石牆樹在政府管理下已買少見少。發展與保育之間,是否永無協商餘地?絕無僅有的山城風景,未來會否完全消亡?
    ---
    延伸閱讀:
    探望香港最老榕樹 元朗錦田水尾村樹屋
    http://bit.ly/2MApCWC
    保育樹木 大樹是城市動物的生命
    http://bit.ly/38ZyBJq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港旅 #香港旅行 #香港好去處 #周末好去處 #城市 #市區 #漫步 #生態導賞 #生態 #保育 #樹 #大樹 #香港樹木 #大自然 #風景 #細葉榕 #生命力 #山城 #西營盤 #半山 #明周專題 #我就是我 城西關注組

  • 香港石牆樹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19 22:30:10

    100年石牆樹僅剩1,000多棵 社區情書拒遺忘:不要斬了才記起-香港拾遺遊(果籽 Appledaily)人們總希望社區不斷發展,有更高的大廈、更快捷的交通……但是發展過程中,又有沒有忽略了城市中其他元素?這次走進中西區,看看一直存在於我們生活中,卻又被遺忘的樹木。

    石牆樹是中西區樹木的特色,一棵棵15至20米的榕樹靠着石牆生長,變成了香港一道獨特的風景。在長春社任職保育經理14年的許淑君(Kami)指,這些石牆是香港開埠初期建成的。當時英國人集中在中西區一帶生活,如上環、堅尼地城等。不過港島西地勢山多平地少,他們需要削平山坡才可以起路建屋。因此他們用花崗岩等的石頭覆蓋山坡,然後用英泥沙漿封上石與石之間的空隙,造成一幅幅石製擋土牆。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石牆 #榕樹 #中西區 #長春社 #西環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香港石牆樹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13 18:11:44

    《堅尼地城舖市》第一次微電影 : (爺)父女一齊介紹舖 : )  My daughter Candace

    #堅尼地城舖 #爺爺去那兒 #candacelee #全世界最好的親子活動

    買舖/租舖/放舖/投資商舖基金熱線: 28301111 或 whatsapp +852 90361143

    盛滙商舖基金 Bridgeway 網頁  www.bwfund.com

    李根興創業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Network/

    李根興商舖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primeshop/

    李根興 youtube 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N66AnLghXESgCDIsz-3Nw

    內容全文:

    在堅尼地城長大、已屆75歲堅叔,因為孫女說要在堅尼地城做地區考察,就帶她到這區四周觀察。隨這區發展迅速,有很多有紀念性的事物在逐漸消失,他希望將這些故事都告訴孫女。

    「這裡叫青蓮臺,這個是魯班先師廟,在清朝光緒年興建,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你爺爺我小時候,經常跟小朋友在這玩耍盲雞......」堅叔解說道。

    孫女Candace 沒有用心聆聽,手上拿著平版電腦搜尋資料,說:「那邊是石山街,已經有發展商強拍收購那裡的天成工業大廈和保發大樓,總地盤面積有1.52萬呎,商住樓面就有15萬呎。旁邊是寶雅山和Lexington Hill兩個高級住宅,將來這裡的消費力肯定有增無減!你說是嗎,爺爺?」堅叔呆望Candace,不懂得回應。

    堅叔:「Candace妳看到街坊福利會隔壁有個鐵欄,裡面有個洞呀?」

    Candace:「見到呀,是否山洞來?」

    堅叔:「從前卑路乍街有個防空洞,那個洞就是防空洞的出入口‥‥‥在日軍打仗時,爺爺還未出世呀‥‥‥」

    Candace 沒有用心聆聽,手上拿著平版電腦搜尋資料,說:「咦…這條是卑路乍街…前面如意大廈現在收購中,住宅收購價值兩萬元一呎,內街舖位收購價值三萬八千元一呎,嘩!向街的地舖高達七萬元一呎?!爺爺,如果你有錢便好了,趕快在這條街買間地舖待收購嘛!」

    堅叔:「爺爺怕到時就算有錢,都未必記得收錢‥‥‥」

    堅叔拖着Candace在石牆樹旁漫步「:這條是科士街,最出名就是這十幾棵石牆樹,它們在這已經生長超過一百年了!當年你爺爺就在這裡第一次牽你阿嫲的手!」

    Candace:「是不是像你現在牽著我的手呀?」

    堅叔:「差不多啦。回想起來,妳阿嫲那時候真的很漂亮,不經不覺她已經走了十幾年了,說起來現在爺爺都有些掛念她呀‥‥‥‥」

    Candace:「爺爺,為什麼樹牆上的樹不會跌下來的?」

    堅叔:「因為樹的根已經深深抓實石牆,打風也打不掉‥‥‥」

    Candace又搜查附近資料:「這條街附近都有很多發展,前面是爹核士街,有一個唐樓拆卸重建叫浚峯...還有在爹核士街24至26A號兩幢相連舊樓都被人收購了,將來一定會有新面貌!爺爺你猜你十年後會不會不認得這裡呢?」

    堅叔:「十年後爺爺都不知道會還記得多少…最希望還記得這裡的石牆樹吧!」

    堅叔與Candace坐在海旁石壆觀賞卑路乍灣。

    堅叔:「這個美麗的海灣叫卑路乍灣,我們站在這個堅彌地城新海旁,就是在90年代填海得來的!妳阿爺同阿嫲年輕的時候,就經常在電車路那邊看着大海談心!」

    Candace:「電車路那邊能看到海的嗎?」

    堅叔:「那時還未填海嘛。」

    Candace :「政府的『明日大嶼』計劃,將會在交椅洲那邊填海,到時候會發展幾個人工島,還會興建一條橋由大嶼山到港島西,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來堅尼地城一定不得了!

    堅叔:「Candace,其實一個地方除了發展之外,它的故事也十分重要。很多事物都會隨時間而消失,人的記憶亦一樣‥‥‥」

    Candace :「怎麼會,記性差的話,寫在筆記簿便可以!」

    堅叔:「爺爺上星期看醫生,醫生說爺爺患上腦退化症,今日帶妳看所有的東西,很快都會忘記掉了…」

    Candace愕然了一會,然後抱着堅叔:爺爺,你會不會忘記我?」

    堅叔面露安慰的微笑:「就算爺爺忘記所有情事,都會記得你和阿嫲,就好像石牆樹的根,深深抓實幅石牆,打風也打不掉!」

    Candace :「不要緊爺爺,如果你以後忘記了事情,我便拖住你,由昨日的堅尼地城,一步一步行去明日大嶼,慢慢地講述它們的故事給你聽!」

    堅叔:「好呀!到時就到爺爺講:孫女,我們去哪兒呀?」

    Candace:「我會說‥‥‥爺爺,我們去『明日大嶼』了!」

  • 香港石牆樹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3-09 19:00:02

    一聲鳥鳴,劃破長空。

    拍翅下,見三圍六村環抱出屏山一貌。蜿蜒着的屏山文物徑,古木蒼翠,偶爾幾幢青磚土瓦明清建築老房子,石牆上的斑駁,在無聲歲月中落地生根,盤踞在石縫磚隙中,一身老氣,對照出旁邊高聳的新型村屋,卻又顯得特別驕矜。

    那是一千年以前的事兒。渺渺時空,茫茫人海,都從中原南下,先在江西再往廣東後遷居於此,得豐盛水土,自稱「客家」,勤儉刻苦,莫失莫忘,且保留了中原古韻。

    天真地以為能攀星摘月的七層古塔「聚星樓」,某年風災後只剩下三層,靜默地立在原地。古雅風流倒映在地下出現的一口古井,那一汪清澈冰涼的水中育有搖頭擺尾色彩斑斕的錦鯉,只是架在井面的鐵柵欄狠狠地破壞了錦鯉圖的美感。曾有不少文人進士,寒窗苦讀浪漫軼事的覲廷書室,門前一對蒼勁有力的端莊黑字「德澤流芳、祟山毓秀」,仍舊雋刻在硃砂紅木上,以書香墨魂冷眼河山變改、戰火無情和世事更易,正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


    尋常巷陌中,那株開得姹紫嫣紅的簕杜鵑,一樹紫紅放肆任性的開在三層高的村屋前,然而再矚目也不及寫着「屏山盆菜」的大字招牌。

    惜舊。一碟一碗皆有情
    招牌底下昏黃的舊店裏,一時被兩邊一列長架上堆放着過千的碗碟所震懾,罎罐碗碟、沙煲罌罉,銅皮木製陶瓷,公雞、萬壽無疆、蟠龍翻雲、清花等花紋,有些是民國,甚至清朝時候製的,全是舊食具,也有盆菜、九大簋古盛器。短毛頭圓臉兒的店主鄧聯興(聯哥),伸手把器笑謂:「全部都係呢條村好多家村屋拆嗰陣時丟嘅,我唔保留就冇㗎啦!」

    聯哥是這盆菜店第三代傳人,也是屏山鄧氏的後人。隨時代變遷,圍村生活一點一滴改變了,舊東西正在消失中,他很想保留這裏的一事一物。碗碟叢中,電話猛烈又急促地響起,幾乎是從早到晚響不停,原來不少識途老馬惠顧過他,從此愛上那獨有的圍村客家風味,每年如燕歸來,都會在喜慶時節訂盆菜、九大簋。他拿起電話對客說︰「冇送貨㗎!對唔住!」


    一般盆菜店為增生意,多設外送。聯哥寧願賺少些錢,卻堅持傳統,規定只可在鋪吃,或可訂在祠堂內的大地堂吃。「盆菜、九大簋屬於我哋圍村宴席菜,外送拎出去市區食,完全唔夾!要喺我哋條村食,咁先有風味!」他竭力保衛不單是一個失傳飲食,還有它的良美附景──

    這天,就有村民大排筵席吃九大簋。「我有盆菜同九大簋,但九大簋佔咗生意嘅七八成。九大簋出面少做,係我至有!」聯哥、兒子Jeff、大廚及四五個女工,早在各有各活兒在忙,有的在巨型鑊前炒呀炒;有的將各款食物舀進銻盆,包上保溫錫紙;有的張羅執拾餐具和食物搬上貨車。眾人浩浩蕩蕩乘着車沿鄉村小路,直抵盛宴氛圍。

    顯赫。祠堂寶地見昌盛
    「九大簋,傳統喺祠堂食!」
    頂着七百多年的歷史,鄧氏宗祠的雕樑畫棟,青磚紅瓦,在風霜刀劍下,仍汨汨細流着官宦世家一時的顯赫,鄧氏後人在此祭祖、慶祝節日喜事、父老子孫聚會等,無法撼動的熱鬧場面,記載着族人的昌盛,如一樹繁花。

    繁花散落處,是這個過萬呎的大地堂前,擺好的二十多圍筵席,喜氣不言而喻。「通常我哋村民結婚、BB滿月、舊時新居入伙,同埋點丁燈,先會擺九大簋。傳統一圍枱人係雙數,所以要坐八仙枱。」八仙枱其實是四方枱,坐八個人,後期改為圓枱,人數再沒有規定。

    開席了!祠堂門前的一根火苗,燃點藥引,數十萬台的紅衣鞭炮就措手不及在耳邊炸開,硝火及散開的紅衣頓時在空氣中飄飄而下,驚惶的心被期待開餐的興奮掩蓋。「喺祠堂擺酒近村屋,祠堂門前燒炮杖,村兄弟聽到炮杖聲,就知道開餐,走嚟食。」

    上菜講次序,先來的是湯,其他出場不分先後,離不開雞鴨豬手冬菇……中間上子薑菠蘿,消滯去膩,最後才是小盆菜。「食到咁上下,主人家會逐枱敬酒,都係最長輩嗰個行先,譬如結婚,就由老爺奶奶率領。」

    鄉情。添飯加菜作叮嚀
    吃九大簋,味道其外,碗碗藏鄉情,像添菜,「主人家客氣啲,客人嚟到好似唔夠食,覺得唔好,會抽個裝食物嘅桶,譬如冬菇豬肉,睇吓邊啲唔夠,逐圍添加。」如有吃剩的菜,也會送給朋友親戚,充分如俗語說「又食又拎」般慷慨豪情。其他沒有請來的,主人家都會分給同巷,或隔離巷的鄉里,這份鄉土人情在城市裏,真正少見。

    舊日請喜酒,取好事成雙,連餸菜也呈雙數,如「四簋」、「八簋」,但客家人認為九大簋的「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之意頭,才有九缽。其實九大簋還有一款飯,加起來共十款,就是飯菜齊備,十全十美,人生的圓滿就捧在一手間,見證於觥籌交錯中。「以前唔係咁富有嘅,請食盆菜已經好好。係富貴人家,捨得使,先請九大簋,請最好嘅俾人食!」

    昔時九大簋食材貴重,主人家一頓飯宴,揮擲千金萬丈豪氣。聯哥自小就見識有錢人排場,筵開百席是閒事,設流水席,大宴群親好友吃足三天三夜不足為奇,相比今天這樣的場面,當年盛況,由衷地帶點悲壯。

    一碗。百菜百味筵席盛
    「九大簋矜貴在每一樣餸都係獨立,唔似盆菜嘅食物混埋一齊,一菜一碗,比盆菜好食。」
    簋,在古代是貴族放食物的器皿。他們客家人吃九大簋就用九個大簋放食物,後來簋經過演變,叫兩杉四缽。「杉,係大碟。缽,即係大湯碗。用碟同碗將餸分開嚟裝,唔好撈埋一齊。」

    現時九大簋已全然以碗盛載,還因應時節調校不同菜式來宴客。「天冷天熱唔同,天熱煮清啲嘅好似梅子鴨,天冷煮南乳鴨,就濃啲。」口味的轉換,使人不易生厭。菜式獨立,百菜百味,使味蕾每次都有新衝擊,吃出其中的風味,這才是九大簋精緻之處。

    近年在香港,大時大節吃盆菜愈演愈烈,愈趨普遍,但對吃九大簋,大眾多聞所未聞。

    「做九大簋好少人識。譬如我同村都曾經有人做過,味道唔得,冇咗啦!美心啲大廚都嚟試食過,跟足啲餸推出,出晒報紙、電視,最後都係冇做。你唔係我哋圍村人,又唔係好似我做咗咁耐,係做唔到嗰種味!」聯哥帶點自豪說。
    客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大簋菜式在不同村或會有差異,主要視乎村內有甚麼食材便用甚麼,如村有魚塘,便有淡水魚。或者宴席主人家的要求,捨得出錢的,便有山珍海錯。聯哥則身為屏山鄧族,傾盡識才,續承庥美。「我由細到大喺條村嘅九大簋大多都係呢九款,陳皮鴨湯、了酸豬手、黃酒雞、南乳鴨、炸門鱔、雞汁燴花菇、魚肉丸、子薑菠蘿、小盆菜,加埋雞鴨飯,總共十款。」

    獨特。自家佳餚自家味
    做九大簋,逐樣做,炆、炸、煮、燉、燴、滷、醃樣樣齊,比起盆菜,工夫多,利錢低,但聯哥廿多年來,仍恪遵一份客家人特色。其他人依循抄襲,卻做不到同樣的美味。他的九大簋味味是精品,首重用料精。「我哋嘅炆豬肉同了酸豬手,係用每朝劏嘅新鮮豬。」連炸門鱔都是新鮮即日捕,門鱔來價貴,外面會用較平宜的炸芋頭、炸花枝丸代替。「圍頭客家近海,舊時喺大埔東嘅海面有好多門鱔魚,所以我哋嘅九大簋一定有門鱔。」

    再者,聯哥是元朗原居民,魚販和豬農必然將新鮮門鱔及本地新鮮豬先預留給他。而且坊間沒有多少人做九大簋,要煮出真正味道,他須用圍村傳統的獨有調味。「炆豬肉嘅麵豉醬,係用黃豆加麵粉自己整;黃酒雞嘅黃酒,用糯米同酒餅自己釀;子薑菠蘿嘅子薑,每年六七月啱時候用醋嚟醃,味道先正宗。」調味可說是做九大簋的靈魂,更重要還有手藝。

    「煮九大簋,主角係做小盆菜嘅炆豬肉,豬肉炆得好,啲汁滲到入盆底嘅蘿蔔、豬皮同枝竹,成個盆菜都好味。」

    他選腩肉和前胛,斬了件,燒熱巨鑊,下油,加入豬肉、香料、糖,之後加水。大灶火力猛,豬肉容易黐底,所以要揸起大鑊鏟不停攪動。一鑊豬肉,炆上一小時,來來回回翻廿多次。要懂得用力,不須太大力,順着力去剷。豬肉炒到六、七成熟,才下麵豉醬和南乳,既不黐底,醬料香味發揮得最好。他還有秘技,就是炆好的豬肉,不要趕着吃,攤放兩至三小時,更臻入味。

    眾望所歸的炆豬肉,樣子紅彤彤,乾淨利落,不見有油水蔓延,鬆軟不油膩,吃時展露山賊氣質一口吃掉,入口的瞬間,豬皮帶點嚼勁,豬油與醬汁完美的邂逅,令嘴角上揚的味道,毋須言語,就有口水直流的魔性!

    宗親。人人為我厚恩情
    這無法停口的炆豬肉,手法技藝是傳承自聯哥父親,也是他人生的第一個大恩人。他父親以前在村裏務農,懂煮幾味撚手家鄉菜。遇有同村喜事要煮盆菜或九大簋,就會叫他來幫手。

    「老竇完全係義務,永無托手踭,每次做完喜事,封番封利是仔,小小心意!唔會賺到錢。大家同村,你幫我、我幫你,人情味好好﹗」聯哥憶述說。聯哥十一歲起,就跟父親到祠堂煮九大簋,他充當小幫手,切菜起爐生火等。「我好鍾意做呢樣嘢,有得玩又有得食!」而父親負責掌勺,他看得多,慢慢學會了煮筵席菜。酒菜圍繞,鄉親為屏,長年累月浸淫在筵席的氣氛中,團聚的熱鬧、鄉里的恭親,種下對老鄉土深微綿邈的感情來。

    九五年,其父因年邁而退休。「成條村都冇人做,我唔接手做,九大簋就會失傳!」他惟有繼承父親的衣缽,把手藝延續下去,也保留了當時碩果僅存的盆菜和九大簋。

    「老竇係業餘,搵唔到食。我要開鋪,煮九大簋嚟做生意。」起初他的字號寂寂無名,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大拍烏蠅。同村的人知道他的難處,也念起他兩父子經常為村出心出力,都不時帶朋友回村,藉詞宴客,特意叫聯哥煮九大簋,讓他有生意可做。甚至容許他在富濃烈圍村色彩的祠堂擺席。

    「最感激係同宗兄弟鄧達智,市區人先至認識我。」九五、九六年時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與傳媒、文化界,在圍村吃過聯哥煮的盆菜宴後,經過報道,盆菜開始廣受大眾認識,聯哥越見名氣,即使沒賣廣告,生意大旺。連明星周潤發、甄子丹、郭富城,政界唐英年、葉澍堃等名人都是常客。

    人情,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交心而生。「老竇教我,對鄉親要好,因為同村都係兄弟,自家人,有力出力,有心出心。」他對父親的教誨,仍刻記在心。像是每年清明拜山祭祖,他一切都以村事為先,年年為此都推卻不少大宗的九大簋生意,也幫族人煮山頭。只要村裏要他幫手,他從來都是義不容辭。

    每朝六七點,天邊方呈魚肚白,沉睡的鄉村,巷弄後小門半掩,漆黑中廚房亮着一團燈光,冒出縷縷煙霧,傳出咔嚓咔嚓聲響。一個肥圓身影,汗涔涔地已提起鑊鏟,鏟挖着鑊中豬肉,繁忙的氣力活早就展開了。聯哥臉上仍含笑說︰「我幾乎日日都咁早,一直做到晚上六七點,十二三個鐘㗎!但一啲都唔辛苦!」
    他奮力以煙火、菜甜、肉香,留住屬於圍村風味的九大簋,以食物的味道譜寫宗族和鄉村人情的記憶,透過節日、慶典,寄語一代又一代人的祝福,不忘祖、不忘根,如一根無形的絲線,把人與人拉近了。

    撰文:孟惠良
    攝影:陳秉謙、魯雋華

    屏山傳統盆菜
    地址:元朗屏山塘坊村36號(屏山文物徑路口)
    電話:2617 8000
    營業時間:11am-9pm
    詳情: http://bit.ly/2UxOwEC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