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的文化價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的文化價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的文化價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的文化價值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Dr Wh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月蝕下團聚 各大教會長老、各位叔父輩、各位師兄弟姊妹: 我想呼籲大家停止發表「嚴正譴責暴力」的這種聲明。今時今日,「暴力」「暴徒」這些詞語已經失卻了原本的意思,本來對和平和生命的熱愛是普世追求的價值,但在政府機關的話術扭曲之下,這些名詞已經變成了一種立場、而不是一種真理的描述。凡支持政府的...

 同時也有40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一群南來文人為了逃避共產黨管治,花果飄零下,以香港為文化基地,其中包括了創立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等一代宗師。他們一生堅決反共,也對香港的獨特地位充滿洞見,假如活到今天,看到一切核心價值在「後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徹底失守,會怎樣回應?香港新生...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3:18:32

【#Patreon隨緣家書】「積極不干預」更是一種香港日常生活的指導思想:先假定只要政府沒有明確說不能做的,都可以做,沒有說清楚的有「無罪假定」,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達到目標。由於政府的框條相對較少(這一點在離開香港後更容易明白),香港人從小到大習慣了自力更生,充滿各種創意,相信市場機制,釋放了無盡潛能...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19:03

【#凱派聊德國】 💡這次選戰初期,外交議題卻比平時更邊緣,直至8月份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權,使各國人民更重視自身國家的外交政策,德國也不例外。除了中東及非洲國家外,另一個潛在衝突點就在我們身邊-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大家也多少常聽到,『共機繞台』的新聞,近年來更是頻繁。 📑今天凱派簡短講述台德關係以...

  •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Dr Wh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08 19:53:10
    有 34 人按讚


    月蝕下團聚

    各大教會長老、各位叔父輩、各位師兄弟姊妹:

    我想呼籲大家停止發表「嚴正譴責暴力」的這種聲明。今時今日,「暴力」「暴徒」這些詞語已經失卻了原本的意思,本來對和平和生命的熱愛是普世追求的價值,但在政府機關的話術扭曲之下,這些名詞已經變成了一種立場、而不是一種真理的描述。凡支持政府的人都是市民,凡反對政府的人都是喬裝市民;國際特赦組織關注警察濫權屬於外國勢力干預特區事務,北韓朝中社全力支持中共解決香港事態就可以是外國的盟友。請停止助長這種混淆視聽的言語,我們要真正恰如其分地檢視所有的事情。

    不少人仍覺得示威者堵路、堵站、堵人、拆閘機、拆招牌等等是搞搞震的行為,令人覺得不安,會引解放軍入城,政府機關亦以此期待著傳說中未到的民意逆轉。逆不逆轉,乃是你和我每一個人都有份的事情,微細如一個個體,都是民意的一部份。今時今日,我們去看任何行為的時候,不能再從合法與犯法、秩序與擾亂等線性單向的角度去判斷,我們需要認清香港的政治現實,並且從這現實中去再出發。

    我們的政治現實是甚麼? We are anything but democracy.

    少數服從多數的「經典民主」並不屬香港人擁有。9月2日高等法院裁定周庭的選舉呈請勝訴,在判詞第37段法官提醒了香港人:「It is also important to bear in mind that Hong Kong law does not provide for important issues to be determined by referendum. The concept of referendum has no basis under our legal system.」公投作為「少數服從多數」的一個具體表現,在香港的架構中根本沒有任何法理基礎,蘇格蘭人可在2014年公投選擇獨立,香港人並沒被賦予這項權利;而過去數年的事件,例如2007年皇后碼頭清拆、2011年菜園村清拆、2018年一地兩檢與今年逃犯條例都反映,民意在社會政策的建構上,並不具有任何力量,公眾咨詢比口水會還不如。反之來說,多數服從少數可能更貼近香港的政治現實。

    中學的通識教科書形容香港的政治屬於「代議政制」,我們透過選出代議士來為廣大的市民發聲,曾經泛民的確是香港人的希望,也有令人興奮的參選人競逐行政長官。但回歸後短短廿年的歷史為我們見證代議政制的崩塌,建制派以手心雷、蛇齋餅粽的方法拈污神聖的選舉,每個人蓋章投票的那一刻固然在體現他的意志,但將一車車老人院送去投票的政黨,絕不是在以政綱、理念等正當方式贏取到他們的議席;至於昔日市民的朋友泛民,也與不少示威者形同陌路,三跑48億額外撥款、智慧燈柱撥款與東北7項150億工程撥款都找到泛民缺席/贊成/棄權的可疑足跡。前幾個月我去政府合署搞文件,看見一大班比我小一大截的小妹妹登記緊做選民,我突然就心諗:唔怪得政府咁急,等啲一批中小學生們逐一長大成人能夠參與投票,我們將會成為地區直選的主流聲音。 我諗都未諗完,即刻被旁邊的朋友大潑冷水:你有你成人,人地單程證來港,而家都已經黎左百幾萬人,仲未計本地出世既雙非,新香港人都溝淡晒。當下即刻灰晒。2018年,梁頌恆、游蕙禎、梁國雄、姚松炎、羅冠聰及劉小麗6人被褫奪議席,2019年朱凱迪參選元崗新村被選舉主任宣告提名無效等等,仲有遲遲未到的行政長官的普選和功能組別的廢除。原本有限的選舉權已是一門笑話,現在香港人的被選舉權更全面淪陷。香港人並不需要一個聖人來擔任首長,林鄭有甚麼性格能力不足、警隊情緒有多難控制完全不是市民需要關注及市民需要體諒的事情,我們的城市只需要一個真正accountable to its deeds和responsible to its citizen的政府。不幸,孫中山在1905年《民報》提出三民主義,其中的「民權」包括了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權,香港的公民現在所擁有的權利乃是四缺四,所謂的「代議政制」比100年前的思想還要落後。

    香港原本大部份「行之有效」的機制已然失效,所有制度性的表達參與渠道都是通向一池屎水。清早一起身家中四道牆仍在,但香港已不是一個「常規」運作的社會,我們已然進入了一種「例外」的非常處境。我們逼切需要停止與偽裝文明的政府玩文明的遊戲。

    政治不再是妥協的藝術,香港的政治實體是一個敵友判斷和無情鬥爭的場地。毛澤東《中國各階層級的分析》教我們:「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為達到打擊敵人的目的,所有手段都在所不惜。」納粹黨法學家Carl Schmitt施密特認同毛澤東點出了政治的本質就是要區分敵友,他提出:「政治活動必須具有高於法律的至上性,這思想已經拋棄了經典民主的多數人統治精髓。」由612以來我們見證的局面反映共產黨與香港政府的思想其實比我們更多人更先進,當我們還在公論與民意中猶豫的時候,我們的敵人已經拋開了文明和民主的包袱。

    在這個戰場當中,香港現行唯一有效的政治制度就是恐嚇與武力。香港全面回歸祖國完全不是社會的共識,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價值完全不同,但是港人自決不可談,因為會挑戰內地引解放軍來港。不可做任何擾亂香港的行為,因為會挑戰內地引解放軍來港。警隊不可以解散,因為會挑戰內地引解放軍來港。林鄭不可以下台,因為只會換來更親共的特首。總之大家驚就唔好出街。政府的正當性只來自恐嚇,我家暴你是為了證明我還有能力強暴你,那外面的強姦犯便不會來強暴我們的家,實在用心良苦。合理的事情,不可說、不可做;不合理的事情卻偏偏站得住腳,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政府知道秩序並不是由道理所建立。施密特半世紀前已啟示了遊戲的規則:固守和平時期的法律規範、按步就班的程序,只會延誤決策的作出。一旦「常規運作」的社會受到挑戰,必須從法律以外的情況發動鬥爭,因為「常規」是由「例外極端」的鬥爭勝出者來決定。

    所以政府一日要求大家在社會運動平息後才作出溝通讓步,一日示威者與政府都將永遠無法溝通。對不起。政府希望維持的常規,正正是示威者希望打破的秩序,而且政府每日也在打破更多常規。和約來自尊重,也來自雙方底牌的份量。但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不能像政府那樣變成不道德的野獸,當政府與其支持者談「合法性」的時候,我們真正要談的是「正當性」。

    警隊對和平示威發反對通知書是否具「合法性」? 可能有。是否具有「正當性」?絕對沒有。
    如此示威者繼續在公園或道路上示威是否具「合法性」?可能沒有。但是否具有「正當性」?絕對有。

    從這裡可以看到,在一個邪惡的政權下,「合法性」的討論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這只是一個容許政權自我解脫和壓制市民工具,你說今天警察打到示威者骨折和不戴委任證的行為有違規例,但明天只要修改警隊條例、警察通例,甚麼非法行為都可以變成合法,甚麼合法的行為都可以變成非法,就像共產黨昨天是叛軍,今天可以是正統政權,因此我們在今時今日,應該追求的是具「正當性」的行為。「正當性」並不一條絕對的信條,一方的正當、往往便是另一方的不正當,「正當性」的力量來自不同群體透過歷史與社會演變,共同所建立出來的價值,所以不同群體之間對正當理解不同,這條分間線便成為了群體的分野,而相對的群體在「極端」時期,只能透過互相鬥爭的來爭取到生存空間。相信很多上年紀的叔父輩縱然不滿政府,但對前線手足的很多行為卻可能同等地不以為然。但如果你相信政府歪曲事實、香港政府不顧市民利益、公權被濫用不受制止等是不正當的情況,而你亦相信香港的制度需要改革是正當的話,那麼我邀請你再審視勇武派的行為,再審視他們行動的正當性。因為直到今天,勇武派的行動只針對抗爭的對像破壞公物,但不以傷人為目的,更不是以推翻任何政權為最終目標,勇武派其實只是示威行動的極致,在文明制度的方法都失效的情況下,用最後的方法向政權表達意見,向惡勢力表達市民的力量。在今天遊行示威都可以被反對通知書取消、罷課會被打壓、政府要監控互聯網、個人言論會被政治清算、示威可能喪生,我們失去的已經很多了,縱使這樣,勇武派還只是說「五大訴求」,經歷了這麼多後,我們都還只是卑微地推出訴求。所以對事情判斷和價值判斷的相近的人,我懇請大家不論如何,繼續擔當勇武派的同路人。毛澤東話:「中國革命且三十年而成效甚少,並不是目的錯,完全是策略錯。所謂策略錯都是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這正是不割席的真義。勇武爭取的事情與和理非所爭取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他們的「正當性」,爭取的是甚麼?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如果媒體上的畫面令你不安,我鼓勵你走到社區之中,感受一下勇武派是一些甚麼人。我家附近作為其中一個撤退的重要線路,不時置身在幾十個豬咀黑衣人中,佢地同我地街坊講得最多既竟然係「多謝」同「辛苦晒」。香港現在是身處「極端」的例外處境中,正當而不合法的行為,不是人人也有信念與覺悟投身其中,但請大家繼續理解與支持那些挺身而出的人。而且我必須強調,衝擊行為是絕對違法,但示威者是沒有辦法衝擊法治的,就算拉登復活來撞到香港島陸沉也沒有辦法衝擊法治。所有被捕的示威者,已經全部被法律程序所檢控、提堂和準備受審,違法達義者面對違法的相應後果,正是法治的體現。相反公權力機關所有違規的行為從沒有受過任何制裁,甚至政府支持者的違法行為也幾乎沒被起訴過,政府機關狠狠地違背了Equality Before the Law的原則。上星期還要聽到警方說太子地鐵站裡的市民要證明自己不是「暴徒」方可脫身,公然挑戰Presumption of Innocence。再講,HK01六日前發表〈不能讓暴力示威成為常態〉,叫「和理非亦應該有腰骨,不要隨意讓暴力示威者騎劫」,質問「他們有組織地在地鐵內換衫,企圖在人群中「消失」,不是有預謀的犯罪行為嗎?」講到勇武派十惡不赦。我身處最前線現場的經驗真的不多,但我相信大家能接受到足夠的資訊,勇武派沒有任何能與催淚彈、胡椒彈、布袋彈相抗衡的武裝,(求指教)沒有無差別把市民壓倒在地亂棍圍毆, (求指教) 至今受傷最重的警員好像是那名挖人眼被咬斷指的警察, (求指正) 然後全港官員的皮都沒擦損過一塊。以武力論武力,如果警方至今的行為是專業克制的話,那勇武派的只能算是佛祖顯靈。

    話題扯遠了,在現在的極端現實中,若你相信政府的不正當性,就必須要做「常規」時期不會做的抗爭,彰顯你心中的正義,及不可讓政府的圖謀輕易得逞。我發現除了黃藍黑白之分,其實中間有一批是屬於「怕黑」的人,嚇怕做事會受到可怕的後果,現在香港的政治真的很可怕,但我們需要你們每一個人站出來,讓將來不會變得更可怕。而且衝擊並不是唯一的手段,所有和政府成命和社會現況抗衡的行動都是抗爭的重要一環,和理非發動的遊行人數、創意文宣兒歌、用公理反駁政府的歪論與親身改變身邊每一個的看法,每一個行動都有深深的力量。專制制度用多年腐蝕香港的基業,我們也要在各階層發起抵抗。沒有哪一派應該說自己是抗爭的最重要力量,也沒有哪一派應質疑另一派的付出,因為我們作為民眾其實一無所知。單單撤回一件事,這事情是出於林鄭初心、中央授權、派系黨爭、怕咗勇武、服膺民意、還是上帝的旨意,我們無從得知。沒有哪股民間的力量是獨一carry著香港,我們真香港人是在不同地方上互相carry著大家。官紳鄉黑共的集團近乎沒底線地互相包庇,我們看到他們這個團隊發揮了如何顯著的力量,我們也需要與同路的朋友如此緊密地合作。

    在眾多恐懼中,解放軍入城接管香港是其中一個最多人的噩夢,特別是經歷過六四的一代。但我先大膽推算攬炒機會是微乎其微,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有幾威?〉指出「全世界有大約七成人民幣支付交易係經香港處理。目前每日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成交約9000億人民幣咁多」,除非共產黨不用再同海外做生意,再沒貪官的黑錢需存入瑞士、美國銀行,否則國內還未餓死要感謝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樞紐的恩情。而官媒的說法也是絕對,環球時報在8月27日發表社評〈就維護香港高度自治說些大實話〉:「第一,香港高度自治是必須保持的,這是一種政治上的實事求是,也是唯一可行的原則。不搞“一國兩制”,不堅持香港的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能有別的選項嗎?“一國一制”在當前是完全不現實的,中國內地沒有直接治理香港的政治和法律資源。」大家評一評理,如果會解放軍會出動來光復香港這個反動基地,最煩的喉舌報會不大鑼大鼓搖旗吶喊嗎? 如果對手的喉舌也說一國一制在當前並不現實,那我們不用未日落先怕黑,更不應為一個未知的可能性,猶豫不做正確的事情。

    納粹在5年內殺害600萬猶太人,平均每天死3千多人;盟軍在D-DAY反攻諾曼第後3個月內陣亡約5.5萬人,平均每天陣亡600多人;大躍進後5年內共產黨餓死了3600萬人,平均每天死2萬人;八九六四當天市民死亡人數估算在1.1萬人之內......如果每天都起碼有200萬香港人各施奇謀、在各自崗位上抗爭,再不義的政權也無法在一天內把我們趕盡殺絕,世上無光,便由我們親自去照亮世界。

    中秋將至,德不孤,必有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0-31 22:38:58
    有 107 人按讚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速評】

    1. 「團結香港基金」今天的報告,我看了相關新聞報道後,反應和大家一樣,嘩,嚇死。不敢怠慢,立即找了報告原文,很快的看了一遍。

    2. 請讓我先澄清我對移民的立場,因為之前有些人把我當成稻草人來打,弄出了很多誤解。我澄清:我是百分百支持以限制香港的人口增長為目標,全面檢討香港的入境移民政策,特別是廢除中國公民和非中國公民的不同待遇。我支持收緊移民的限制,更認為《基本法》廿四條要全條重寫。之不過,我認為對未來的移民要從嚴的同時,也認為應對已來的移民給予居民待遇。理由是你對他們差一點,不見得之後來的人就會少一點;這是制度問題,只有制度才能解決。既然他們已經來了,只好制度上鼓勵他們盡快融入,以免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3. 說回「團結香港基金」的報告,先說一說背景,就是香港政府本來預測香港人口到了2043年就會到頂,達822萬人,2044年開始下降。當中的原因,是香港人口老化,死亡數字超過出生數字。長此下去,我們會面對如同日本的問題,到處都是老人,年輕人不足(p104-113);放在宏觀經濟來看,就是勞動力不足,供養比例增加。報告花了很多篇幅討論這問題,還作了不同的假設,例如如果今天開始暫停所有移民的後果,值得一看(p132-143)。

    4. 這問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固然是引入年輕力壯的移民,把不足的年輕人口補回去。但這樣想太直線思維,忽略了香港的特殊性。今天香港的主流民意都不接受人口增長,客觀上樓價問題極為嚴重,提出這樣的方案必然會增加社會矛盾。

    5. 客觀上我也有點懷疑他們的思路。中國長期實行一孩政策,所以大多數成年人是沒有兄弟姊妹的。引入中國大陸的成年人來港,他們的父母在中國大陸立即就成為無依無靠的老人,很有可能最後都會來港投靠他們。如是者,香港的供養比例不會因為引入中國移民而下降,反而會上升。我很快的看過報告全文,暫時看不出他們有考慮這點,反面見到他們假設新增移民60歲以上的比例是0%(p147),我有點不明所以。

    6. 面對人口老化,我們是否只有輸入移民一條路呢?不見得。我們更應該未雨綢繆,先做好老年保障。例如我們可以先多建養老社區,讓老人可以互相照顧,有社區生活,這樣就可減低勞動力不足和供養比例增加所產生的壓力。又,我們現在庫房每年的盈餘可不可以先劃出一個基金,以備老年人口進入高峰期的需要呢?我認為做這些事情比增加輸入移民更有用;而如果我們不做這些事情,就算輸入移民,香港人老了也不一定會好過。畢竟香港不患寡,患不均。可惜報告只看量,不看質,沒有這方面的討論。

    7. 又,如果香港真的要輸入移民,為什麼是要輸入成年的中國移民呢?如果我們重視文化相容的話,青少年的會比成年的好,因為他們會在香港成長,價值觀在香港本土形成。相對來說,成年人的價值觀已成難以改變,他們在香港又無親無故,較難融入社會。這點是報告自己都承認的。報告一方面指出「父母來自內地的人士與父母生於香港的人士在社會、文化、政治及道德上的價值觀皆大致相同」(p121),同時又指出中國人和香港人本身的價值觀差異頗大,「在統計上5%顯著水平下幾乎都不一樣」,只是廣東及福建的樣本和香港差異較低(p121)。也就是說,儘管報告認為香港很「幸運」移民都是同文同種(似乎他們眼中普通話和粵語是同一種語言),但如果香港要歡迎來自全國各省市的成年移民的話,還是會有文化相容的問題的。

    8.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追求文化多元,則又沒有必要限於中國移民,反而該放眼全球。不是說好要做一帶一路龍頭的嗎?那我們去輸入烏克蘭移民好不好?拉脫維亞的又如何?香港的餐廳都有羅宋湯,我們和前蘇聯的關係遠比想像中豐富,他們會喜歡香港的。對此,報告內文沒有太多的交待。例如說到留學生,只是說「我們所指的非本地學生可以來自世界各國,但從實際角度來看,在可見的未來,絕大部分應該也是來自內地」(p143)。為什麼不可以主動開拓其他國家呢?報告沒有說。報告又提到「香港可以考慮推行一項類似美國多元化移民簽證的有限度計劃」(p143),但又說只讓中國大陸的居民參加。是因為中國移民和香港的文化價值相近嗎?又不見得(見第7點)。說來說去,輸入成年中國移民的建議更像是一個有利政權和某些資本家的選擇,並以此假代社會利益。

    9.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人對移民政策敏感,就是由這些脫離社會關注的建議所做成的,結果只是進一步激怒港人,深化對移民的不滿,我擔心恐怕無助社會和諧。

    報告原文:http://ourhkfoundation.org.hk/…/ChinaHK_Report_Chinese_28.1…

  •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8-14 12:00:25
    有 47 人按讚


    【同行日記 13-8-2016】

    圖:選舉論壇期間

    今天的主要活動是參加由天主教教區舉辦的選舉論壇,一如其他並非由主流傳媒舉辦的論壇,建制派團隊大多只派出名單中的二、三線成員出席,部分如新民黨等更是完全沒派人參與,加上今天部份泛民團隊也要去參與另一個重要的選票協調活動,令今天的場面有點冷清。然而正因為出席的候選人不多,加上台下觀眾也不過幾十,反而令我有機會看到和聽到更多平時沒留意的東西,例如究竟候志強所代表的鄉事(感到他可能比「鄉議局」更「鄉事」)究竟有多不滿意民建聯(今天他一直在批評民記某團隊成員沒誠信),以及陳雲的「城邦派」的完整論述(就是「在中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以永續基本法引導成立香港國」)。

    論壇完結之後,有助理問我如何看待這些在主流政治光譜以外的主張和對手,我的回應就是只要他們是真心相信自己所說的,那麼我就會尊重並且期待與他們作君子之辯;然而對於部份候選人的說法,例如「新移民就是要來搶資源和替代原有香港人的地位與價值」等,其狹隘、離地與不建基於實際經驗的危言聳聽我是不可能同意的。因為事實是經過這麼多年跟新移民與南亞裔等群體的相處經驗,我是很有資格跟大家說,從來存在的只有是我們舊香港人對這些邊緣人士的歧視,大多情況下這些新來者對香港的文化價值都是嚮往和認同的。過去多年我一直致力協助他們融入香港社會,得到公平的機會和尊重,未來亦一定會如是,就正如天主教區就選舉給信徒的訓戒說的,我們必須堅持與弱勢及無權者同行,這才是愛的最真實體現。

    張超雄

    選舉廣告 自行製作 14-8-2016

  •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12 12:15:20

    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一群南來文人為了逃避共產黨管治,花果飄零下,以香港為文化基地,其中包括了創立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等一代宗師。他們一生堅決反共,也對香港的獨特地位充滿洞見,假如活到今天,看到一切核心價值在「後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徹底失守,會怎樣回應?香港新生代文化人大本營「序言書室」創辦人李達寧曾舉辦讀書會弘揚牟宗三哲學,他認為牟宗三充滿入世之道,這從他接受「外國勢力」捐贈成立新亞書院、六四後嚴厲訓斥中共,更主張外國制裁中國等可見一斑,因此他相信大師假如還在世,肯定早就被「國安法」拘捕。

    ⏺ 那些年,六四後「與中共誓不兩立」的梁燕城博士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1900672

    #牟宗三 #唐君毅 #李達寧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James Hong Official 項明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08 08:30:12

    我新開了國語台, 請大家支持, 加以訂閱:

    國語台: https://bit.ly/3dwMCk1

    每早八點半、發放正能量! 每週六中午11:30-12:30直播你問我答!
    多謝您的欣賞, 請贊助我的創作, 有以下形式:
    1)加入我的Patreon會員(每月US$5起) : http://www.patreon.com/JamesHong
    2)加入我的Youtube會員(每月HK$15起) : 只需按影片下面的「加入」鍵即可、或以下連結 https://bit.ly/3fsZkhx
    3)直接過數:
    PayPal.me/hongmingsang
    轉數快: 166918722
    Payme.hsbc/akiohong
    微信香港轉數快: 602344513

    4)工作洽談:請私訊https://www.facebook.com/JamesHongAkio/
    ▶️如果你有興趣跟我去全世界終身遊學 :請like Facebook 專頁: https://m.facebook.com/JamesHongAki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ames_hong_ms/
    Webpage: www.JamesTrip.com

  • 香港的文化價值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04 14:30:12

    「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10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