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機場出境核酸檢測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機場出境核酸檢測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機場出境核酸檢測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機場出境核酸檢測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輸出病例暴增 國外重複感染現因應策略 台灣輸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在9月23日一天之內新增了19例,其中有18名是菲律賓人、1名是日本人。他們在母國的機場入境時,被驗出新冠肺炎陽性,再度引發台灣是否潛伏「小區域感染」的隱憂。國民黨團今(26)上午召開記者會,邀請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中國醫...

  • 香港機場出境核酸檢測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26 12:17:27
    有 552 人按讚

    台灣輸出病例暴增
    國外重複感染現因應策略

    台灣輸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在9月23日一天之內新增了19例,其中有18名是菲律賓人、1名是日本人。他們在母國的機場入境時,被驗出新冠肺炎陽性,再度引發台灣是否潛伏「小區域感染」的隱憂。國民黨團今(26)上午召開記者會,邀請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針對國內一再輸出病例,呼籲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重新檢視邊境篩檢能量,納入出入邊境普篩,減低國際上對台灣防疫工作疑慮,避免未來在各國有條件開放邊境管制時,台灣始終無法在首波開放中列入優先名單,對觀光、經濟活動造成影響。

    總召林為洲表示,台灣1天就輸出19例新冠病毒(COVID-19) 案例,這是否顯示我國在邊境篩檢還需要再加強「超前佈署」?倘若一再出現從台灣出境之後回到母國被驗出確診案例,這會讓國際上對台灣防疫工作保持懷疑的態度,未來各國開始有條件開放邊境管制,台灣一再輸出病例的情況,將會造成他國對台灣開放邊境的疑慮,這對國內振興光觀、經濟產業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林為洲表示,秋冬將至,未來是否有第二波疫情來襲,國人必須嚴肅以對,避免造成國際聲譽的負面影響。

    對於疫苗採購問題,林為洲強調,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估計簽約COVAX的國家能買到總人口數1成的疫苗量,換算我國人口數是230萬劑,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在昨日質詢中也坦言不能保證一定可以買得到,因為COVAX有訂一些優先提供的原則,例如疫情較嚴重的國家可優先獲得,所以雖然簽約了,但能買到多少、何時買到都不確定。林為洲指出,陳時中直接宣稱不會用大陸疫苗,講的太過了,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僅九支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其中4支是大陸的,如果到時COVAX認證大陸疫苗可以用,台灣還能跟COVAX挑說不要大陸的嗎?如果台灣單方去跟大陸買疫苗可能很難,大陸也不一定會賣,不用早早把話說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表示,國內自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後就知道,國內檢驗量能嚴重不足,但因傳染病的檢驗早已中央化,重點放在醫院確診,在量能上的擴充確有難度。用於邊境關口篩查的檢驗,在疫情後期檢驗量能已經出現不足現況,台灣也沒有發展適合大量快篩抗體的檢驗,僅有咽拭子核酸檢驗,尤其在各個合約實驗室,不但流程沒有標準化,連結果判讀都各自為政,很多時候需要中央定奪,顯得非常沒有效率。這樣簡陋的檢驗量能,在疫情初期還能完成任務,在疫情後期需要大量檢驗執行篩查及出入境篩查時,就會出現國內陰性、境外確診,回到母國驗出陽性的情況。

    王任賢表示,境外確診是對國內篩查量能發展不足的總反饋,而且是丟臉丟到國外去,這次18例境內移出病例,都在台灣已經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回國的菲籍移工,在台灣都沒也問題,一回到母國菲律賓就驗出陽性,這恐怕不能用台灣掩蓋疫情來解釋。王任賢指出,從高遠端核酸檢測效率來看,問題可能出在菲律賓,台灣應該是背了黑鍋,但經由IHR反饋回來的資料,也不能完全沒有動作,這就是為什麼指揮中心被罵到臭頭,也不改有限匡列接觸者政策的原因。王任賢表示,台灣新冠防疫作戰在一開始就不積極發展檢驗試劑、不積極研發疫苗,現在出境檢驗外包給他國,疫苗外包給COVAX,這個仗的後半場會很難打。新冠肺炎是個以社區傳播為主的傳染病,公共衛生實力的保全非常重要。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表示,政府在每次逐步解封前都應先讓各地政府對社區抽樣篩檢,取得基本背景值作為將來開放後,每個開放措施有無增加新冠肺炎感染數,否則出現像這次的突發事件後,要如何回頭檢視到底是哪個環節的開放有問題造成的呢?陳宜民並指出,香港已出現確診者痊癒後再次感染案例,美國內華達州也出現25歲民眾感染並已產生抗體後48天再度確診案例,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後的免疫力可能只能持續幾個月,那疫苗能產生更好的免疫效果嗎?這些現象顯示,並非群體免疫或施打疫苗就可解決新冠肺炎威脅。如今許多國家解封邊境時不願將我們納入開放名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台灣的實際篩檢量不足,讓各國懷疑我們到底有多少黑數?因此陳宜民建議政府應擴大篩檢,並放寬自費篩檢的限制規定。關於學童口罩不足問題,陳宜民表示,建議應達到一天需配置兩片兒童口罩,落實校園防疫,也讓家長安心。

    藍委葉毓蘭表示,「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如果可以確保國人安全、可對抗新冠病毒侵害的疫苗,甚至由台商研發出來的快篩試劑,早已賣到世界各國,價格已經壓低到每劑5美元,為何台灣還在侷限在只要中國大陸製造就不用的意識形態中呢?葉毓蘭呼籲政府,只要能保護國民就要列為優先考量。此外,葉毓蘭也期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增加孩童口罩領取數量,從每2周領9片,提升到一天能用1片的額度,讓活動力大的孩童,能獲得完善的保護。

  • 香港機場出境核酸檢測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6 15:21:02
    有 390 人按讚

    #沃草快訊 #武漢肺炎 韓國移出中低風險國家 地方政府可針對八大類場所不戴口罩自行裁罰
     
    ⚕ 韓國疫情升溫,移出中低風險國家。
    ⚕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相關症狀外出就醫時必須搭乘防疫計程車或由衛生局安排救護車。
    ⚕ 地方政府可針對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不戴口罩公告罰則。
    ⚕ 菲律賓通報一例自臺返菲確診無症狀者,相關疫調工作進行中。
     
    指揮中心今(26)日下午兩點召開例行記者會,並無新增個案。指揮官陳時中宣佈風險國家名單調整、居家隔離和居家檢疫民眾外出就醫必須搭乘防疫計程車或救護車,以及地方政府可針對八大類人潮聚集場所戴口罩進行開罰等三項政策調整,並表示菲律賓回報一例自臺返國菲人確診。
     
    #韓國移出中低風險國家
     
    日前指揮中心宣佈短期商務旅客可依其出發地進行自費採檢,申請縮短居家檢疫時間,並公告低風險、中低風險國家。今日指揮中心宣佈,調整斯里蘭卡、新增諾魯、東帝汶、模里西斯四國進入低風險國家;韓國移出中低風險國家。
     
    目前國家名單如下:
     
    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泰國、蒙古、不丹、寮國、柬埔寨、緬甸、斯里蘭卡、諾魯、東帝汶、模里西斯。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
     
    指揮中心表示,韓國近2週疫情快速上升,疫情以首都圈教會及相關集會活動為中心,擴散至職場、餐飲店、托兒所、養護機構等場域,病例分布亦向全國發散,該國當局研判疫情未達高峰,且有全國大流行風險。考量韓國疫情持續,即日起將該國自「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之中低感染風險國家移除;而斯里蘭卡近4週疫情穩定下降,且病例以境外移入佔多數,因此即日起由中低風險國家調整為低風險國家,另低風險國家新增諾魯、東帝汶及模里西斯共3國。
     
    #出入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務必佩戴口罩 #地方政府可自行訂定罰則開罰
     
    陳時中再次重申,出入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務必佩戴口罩。陳時中並表示,地方政府或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如認為有必要,可以各自依法公告罰則予以裁罰,地方政府也應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3項將公告內容函送指揮中心。
     
    若疫情緊張,中央認定有必要者公告罰則者,亦會另行公告。

    八大類場所為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
     
    #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就醫將全面使用防疫計程車或救護車
     
    陳時中表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相關症狀外出就醫時必須搭乘防疫計程車或由衛生局安排救護車。
     
    指揮中心重申,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於檢疫或隔離期間,如有就醫需求,應確實依通知書所載之規定,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防疫專線,佩戴醫用口罩,依指示儘速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
     
    指揮中心表示,疫情初期各衛生局防疫計程車量能不足,且救護車量能有限,故無強制要求須以防疫計程車及救護車接送,但現階段各縣市防疫計程車量能已提升,對於有相關症狀之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有相關症狀就醫時,請地方政府關懷服務中心落實就醫交通安排,去回應以防疫計程車或救護車接送,勿以自行前往方式安排就醫,以提升整體防疫安全。
     
    #菲律賓通報一例無症狀確診者
     
    中國8月24日通報臺灣至上海驗出1例臺人。另25日菲律賓透過IHR機制通知該國檢驗出1位陽性無症狀感染者。
     
    指揮中心指出,該個案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今(2020)年2月27日來台工作,8月19日自台灣出境返回菲律賓,於機場入境時接受採檢,8月21日檢驗結果為陽性。
     
    指揮中心表示,個案在台期間及返菲迄今均無症狀,衛生單位已初步掌握接觸者共21人,包括工作地接觸者、租屋處室友等,其中20人列為居家隔離者對象、1人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21名接觸者截至目前皆已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樣本,2人核酸檢驗陰性、其餘檢驗中;將持續調查個案是否有其他活動軌跡,以匡列可能之接觸者。
     
    另針對中國上海8月24日通報1例自台灣入境之檢驗陽性個案,指揮中心調查,該名個案為本國籍70多歲女性,今年8月15日自台出境至上海,當日於上海之檢驗結果為陰性,檢疫期間於8月21日出現喉嚨痛症狀,8月22由上海當地衛生人員安排採檢,檢驗結果為陽性;目前個案於上海隔離治療中。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發病日前14天之在台接觸者共14人,包含友人及送機接觸者,核酸及血清抗體檢驗結果均為陰性,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捷克團來訪將做好防疫
     
    陳時中表示,捷克團來臺主要以國會外交、經貿活動為主,也會有一些防疫心得的交換。由於捷克團人數較多,每一個訪問點、居住處,指揮中心與相關部會也都一再檢視,防疫醫師也有對相關成員進行訓練。陳時中表示,昨日開會有兩家廠商場地較為狹小,有提出疑慮,已經請防疫醫師加以檢視,若不適合為取消。此外就消毒部份,目前建議外交部以一家公司或委由國防部化學兵統一進行消毒,以確保消毒的規格統一。
     
    陳時中表示,捷克團來訪會請外交部向地方政府說明活動路徑,防疫上會有需要地方政府配合的地方,都會與地方政府做充分的溝通。
     
    媒體詢問秋冬流感的防疫作為,並詢問是否可能因症狀類似而造成通報判斷困擾。今年秋冬流感已經購買604萬劑,達總人口25%,可確保群體免疫。未來若有需要將會修改指引,讓第一線醫師能夠有清楚的參考。
     
    #其他檢疫概況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7月16日至8月25日一個月的期間,總共採檢了557人,其中506人無症狀,確診兩人(一位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一位是入境隔日出現症狀),確診率為0.4%;有症狀51人,確診11人,確診率為21.6%。8月12日起菲國入境另有集中檢疫。莊人祥表示,結果與評估會上簽交由指揮官決定是否繼續。
     
    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病毒的變化尚不影響疫苗效力,未來仍需要持續關注評估。至於二次感染目前已經有香港等地報告,此部份仍須了解第一次感染產生的抗體是否會在體內持久,或是第一次感染產生的病毒對第二次感染的病毒無法免疫。但相關的資訊仍較缺乏,需要繼續觀察。
     
    陳時中表示,彰化萬人檢驗有收到簡單的數據,但並未有完整的資料,仍宜由研究者自行公開說明。此外,第一階段的政風調查,看起來是有瑕疵,但沒有到違法的地步,後續仍須第二階段了解監管、指示等行政作為的狀況。
     
    #疫情統計
     
    指揮中心表示,今(26)日無新增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國內截至目前累計86,41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5,346例排除),其中487例確診,分別為395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62人解除隔離、18人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籲請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即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_watchout.tw|[email protected]|TW_watchoutTW

  • 香港機場出境核酸檢測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19 20:38:33
    有 3,881 人按讚

    比利時工程師案、香港及日籍工程師境外確診案皆結案

    張上淳老師今天在記者會上說明對以上三案疫調後經專家會議開會後的結論。3例個案接觸者不論核酸檢驗(PCR)或抗體均為陰性,研判未對台灣造成影響,宣佈結案。

    1.#比利時工程師案:
    5月3日入境,經過14天居家檢疫後在台北、彰化兩地工作,7月底為了回國出境前29日自費採檢陽性確診住院。7月31日和8月2日PCR還是陽性,Ct值都在34~35左右(病毒量不高的意思),8月3日和6日則是陰性。7月31日抗體IgG陽性。IgM陰性。8月6日再追蹤,看起來抗體量有下降。

    此外疫調中了解到來台前在英國比利時之間來來去去,三月第二週出現嗅味覺異常,當時沒有做檢測。住院中也有做胸部X光還有電腦斷層,肺部沒有看到肺炎。過去有沒有不知道,但住院期間影像上看不到有浸潤現象。另外也做了一個肺功能檢查:肺部氧氣交換的功能檢測,的確有看到他肺功能有下降的現象。這在很多新冠肺炎的病人若肺部有變化的話,除了影像檢查會看到肺炎外,肺氣體交換功能是一個很敏感的指數。胸腔科專家認定,若此人是新冠肺炎感染的話,可能是已經有三個月以上的變化。

    針對437位接觸者進行PCR及抗體檢驗,全數都是陰性,不僅找不到在台灣期間可能感染源,他也沒有傳染給任何人。

    綜合以上全部佐證資料,多數專家認為此個案在入境台灣前已經感染的可能性是比較高的。雖然如此PCR陽性期間就相當的長了,但根據其他的佐證資料都指出他應該不會是近期的感染,在台灣可能已是疾病後期,並未對台灣造成影響。

    不過也要說這不是100%的結論,因為其中有些是只能用推估的結論。

    2.#台灣女性在香港確診案:
    7月27日從台灣到香港,在香港機場入境採檢PCR為陰性,居家檢疫期間違反規定趴趴走,8月4日再次進行PCR檢測,8月5日確定為陽性,此後就到醫院隔離。8月6日、7日再次進行檢驗,PCR檢驗均為陰性,和我們一般個案感染狀況很不一樣,很短的時間陽性,然後就變陰性。也無從得知個案Ct值。在有限資訊下,很難判斷此案的狀況,不過至少在台灣的37名接觸者,PCR、抗體檢驗均為陰性,台灣沒有找到感染源,個案也沒有傳染給他人。

    3.#日籍工程師案:個案在台灣工作一段時間,8月1日回到日本後確診,但無從得知個案Ct值或有無追蹤等訊息。追蹤104名密切接觸者PCR、抗體均為陰性,在台灣沒有找到可能感染源或傳染給任何接觸者。

    這3例對台灣社區來說,都沒有找到可能感染源,也沒有造成其他人感染,且至今已過14天,研判沒有對台灣造成影響,宣佈結案。

    阿中補充:這些案例只能說,對周遭環境的人沒有被傳染,也沒有傳給這些人。那會不會有疫調沒有掌握到的人?這是不知道的。國內是否有無症狀感染者?一定會有,但重點是我們如何把他找出來?找出來有無意義,成本效益如何,有沒有其他方式來做會比較好?我們都持開放的態度,這是科學,對於未知的病毒要保持謙卑,才能做最好的防治。當然有可能有不特定對象的存在,大家還是要保持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

    04b解讀:三例在台灣的密切接觸者都沒有找到任何病毒的蹤跡。這三例,應該都不太像是在台灣感染到的。就此結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