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標準足球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標準足球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標準足球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標準足球場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ACOO ╳ 許賢 ╳ 劉榮業 ╳ 梁能仁 ── 港足自救企劃 】 _ 「東京奧運」香港代表隊狀態大勇,奪得一金、兩銀、三銅,創出港隊自1952年首度參加夏季奧運以來的最佳成績, #張家朗、#何詩蓓、#李慧詩、#劉慕裳、「港女乒團」的 #林凱琹、 #李皓晴、 #蘇慧音,還有 #謝影雪、 #鄧俊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籽:浪迹遊蹤】 蘇梅首間Ritz Carlton度假酒店剛剛10月開幕,面積足足23公頃,相當於32個標準足球場,大得出入都要以車代步,非常霸氣。單晚房間叫價3,700港元起,昂貴的除了是名牌包裝,設施和服務又是否物有所值?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0:02:08

【 ACOO ╳ 許賢 ╳ 劉榮業 ╳ 梁能仁 ── 港足自救企劃 】 _ 「東京奧運」香港代表隊狀態大勇,奪得一金、兩銀、三銅,創出自1952年首度參加夏季奧運以來的最佳成績,霎時間,港九新界和離島都掀起運動熱,可以是單純參與,強身健體,亦可以深入探討,這種先由上而下再反過來由下而下的關注,前所未...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6:54:01

11月3日新聞概要📃 ——————————————————— 【7區開花活動 多區爆衝突】 市民發起7區行街活動,包括金鐘、旺角、黃大仙、大埔、荃灣、沙田及屯門 - 警方於金鐘添馬公園清場,要求所有人離開,有銀髮族不滿,上前與警員理論 -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前往立法會大樓時,一度遭警員截停 - 屯門爆...

  •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9 00:09:12
    有 316 人按讚

    【 ACOO ╳ 許賢 ╳ 劉榮業 ╳ 梁能仁 ── 港足自救企劃 】
    _
    「東京奧運」香港代表隊狀態大勇,奪得一金、兩銀、三銅,創出港隊自1952年首度參加夏季奧運以來的最佳成績, #張家朗、#何詩蓓、#李慧詩、#劉慕裳、「港女乒團」的 #林凱琹、 #李皓晴、 #蘇慧音,還有 #謝影雪、 #鄧俊文 以及「劍擊F4」的 #張小倫、 #蔡俊彥 和 #吳諾弘 等運動員,統統成為體壇英雄、香港之光,霎時間,港九新界和離島都掀起運動熱,可以是單純參與,強身健體,亦可以深入探討(運動員薪酬待遇、退役後的職場出路、運動評述員專業培訓、體院發展資源、體壇宣傳方式等),劍擊、游泳、單車、羽毛球和單車尤其吃香,吸引不少家長鼓勵小朋友學習,加上向來熱門的籃球、足球,這種先由上而下再反過來由下而下的關注,前所未見。
    _
    且慢,剛才有說到足球嗎?問心,今時今日又有多少人仍然留意港足?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出擁有高人氣的本地足球員名字?就連無綫經典足球節目《球迷世界》都已經在大氣電波裏消失12年。仲講港足?Who Cares?
    _
    「作為一個足球員,錢你又搵唔到,名氣又冇,不如早啲轉行,搵份正經工作,未來仲有前途。冇偶像級(球員)出嚟,你永遠唔會有希望。」前香港足球先生劉榮業說。
    _
    近日,網上媒體「ACOO」以《衝擊300秒》的系列名義,製作一連兩集關於本地足球業的短片,邀請出名熱愛足球的「試當真」藝人許賢(2014年曾經拍過一條名為《我們都是大埔Lulu》的本地波短片,又不時在個人YouTube頻道上載練波片段),以及講波講到變「ViuTV一哥」的強尼齊齊參與,以重現《球迷世界》(1984-2009)當年介紹本地波的方式包裝,嘗試探討港足衰落與日後發展這個大議題。第一集(19/8上架),以風趣幽默的形式去評述香港小型足球賽事(2019東南海盃七人球賽),讓兩位主持「借講本地波講本地波」,分享對港足的看法,反思為何港足弄得如斯田地,愈踢愈霉。
    _
    來到周四(26/8)上架的第二集,許賢化身外景記者「腎仔」,跟兩位前香港足球先生劉榮業以及梁能仁切磋球技,又大談本地波發展,現時仍有參與小型足球賽事的兩位大前輩,一致認為港足未來發展難以看好。
    _
    講波前,先講數字。根據康文署數據,目前全香港共有83個草地足球場,撇除香港大球場及旺角大球場,整體使用率72%,而分布各區的小型硬地足球場(尺寸不一,落場人數沒有硬性規定,踢波的人懂得「睇餸食飯」)則有234個,因為是免費預約的公開場地,故使用率難以統計,但舉個朋友分享的真實例子,可以了解箇中變化:十幾年前,硬地場因為使用率高,年青人如果「落街踢波」,可以連波都不用帶,單人匹馬到球場邊「黐波踢」,都可以玩足一晚。每個場平均有3至6隊輪候,採用「黃金入球制」,一球定生死,勝者繼續留在場上迎接下一隊挑戰,敗方就到場邊休息排隊等待下次出場,如果等待期間波癮起,最多只能夠與隊友在場邊搓波,一不小心將足球踢入球場範圍,甚至會被在球場上比賽中的球員「問候」。如今?按小型足球要求5至7人為一隊的標準,約齊人已經非常困難,打算「落街跟隊」,不是沒有對手,就是有人跟你講已將球場「私有」:「唔好意思,Book咗場」,結果昔日「跟機踢波」的情況不再,非常冷清。
    _
    事實上,香港仍有不少小型足球的賽事(5人至7人),例如有「Winning 7」,亦有由香港足球總會主辦的「賽馬會五人足球聯賽」等。正如節目中提及,有知名度高球員參加的球賽,甚至會有過百名「球迷」圍觀,相比在11人場觀眾分散在席上觀看熱鬧得多,不過總是無法走進主流,引起廣大市民注意。吊詭的是,香港人的世界裏並非沒有「足球」,只是大家關注的主要是香港以外的足球,自千禧年代開始,電視台爭相競投英超、西甲、德甲、法甲等國際級知名聯賽轉播權,睇波的風氣蓬勃至今,投得大型聯賽轉播權的收費電視頻道,貴一貴都有人買,對很多球迷來說,甚麼「有線電影一台」、「爆谷台」在不少人眼中已成為畀錢睇波的「沒用贈品」,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的收費上台易拉架,還有一大堆支持曼聯、利物蒲、巴塞隆拿、皇馬的粉絲,有些甚至穿上印有球員名稱的波衫,無比自豪。

    假如將港足套用在上述情況,敢問大家可曾見過在街上有人身穿2020-2021年度「香港足球先生」、來自黑山、現時效力傑志踢前鋒的「丹恩奴域」9號球衣?很大機會是:只有在球場上的 #丹恩奴域 自己而已。

    2003年8月,香港政府正式將賭波合法化,此舉在當年是以「打擊外圍賭波」為名而實施,將睇波文化變成熱潮,就連強尼亦是在這段時間,加入有線球彩台成為「講波佬」(足球評述員)。賭波合法化轉眼已18年,發展至今,香港唯一合法投注的機構「香港賽馬會」不單開放世界大型聯賽例如 #英超、 #西甲 等,就連 #日本乙組聯賽、 #挪威超級聯賽、 #墨西哥超級聯賽 都加入可投注賽事,但跟香港人最貼身的「#香港超級聯賽」(簡稱 #港超聯)卻不在名單之內。近年曾有立法會議員質疑,為何「港超聯」不能賭?當時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表示,特區政府政策是不鼓勵賭博,並指看不見此舉對推動足球有幫助(甚麼答案?!)。反思一下,若果馬會沒有開放日乙或瑞超或墨超,香港人真的會對此類非主流的足球聯賽「有興趣」?

    唔講賭錢,回到實際操作 ── 培育新人和相關配套又如何?誠如節目中許賢及兩位香港知名足球名宿提到的「青訓」計劃,根本難度甚高,因為要在香港中、小學開始培訓球員甚至球星,首先要擁有一個能夠長期使用的球場,其次是家長要陪同小朋友參加密集式訓練,然而香港教育制度出名功課和考試壓力大,坦白講,正如劉榮業所言「正正經經打份工」可能更符合香港人的需求。但曾經風光一時、大球場上人頭湧湧支持本地球員的光景,是否在今代香港人眼中經已「絕種」?又未必,畢竟特區政府在「東京奧運」後,公布五項支援本地體育發展措施,包括向立法會申請9.9億撥款,又會和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成立3億元「能力提升基金」,說不定港足也會因而此受惠。

    另一個更應帶出的重點,是如何宣傳港足。就如許賢在節目中所言:「作為YouTuber,可以拍多啲足球片,YouTube係可以製造到名氣。香港足球最大嘅障礙就係建立唔到名氣。」當年「陳七」陳肇麒、「門神」葉鴻輝曾經為香港球壇牽起過一番熱潮,可惜後繼無人,「香港足球先生」的頭銜過去四屆亦被非本地球員包攬。如今運動風潮熾熱,多名香港運動員的社交網絡平台粉絲人數急升,推動本地足球亦算合時宜。若然11人足球賽事難以發展,香港足球界是否可以轉投發展小型足球?始終全港還有那麼多小型硬地足球場,劉榮業和梁能仁亦是踢「硬地」出身,換個戰場或者更合香港人口味,第一步要做的,是有更多人願意「落街踢波」、「圍埋睇波」,球場見啦大家!

    上集(ACOO ╳ 許賢 ╳ 強尼):https://bit.ly/3mFYgxP
    下集(ACOO ╳ 許賢 ╳ 劉榮業 ╳ 梁能仁):https://bit.ly/3ynI9ar

    【 延伸閱讀 】
    「東京帕奧」各台播放安排:
    https://bit.ly/3mvbOML
    「橫睇掂睇」 ── 開電視直播奧運食糊之後:
    https://bit.ly/3gny07k
    「橫睇掂睇」 ── 無綫直播奧運以綜藝凌駕專業:
    https://bit.ly/3itG5sX
    開電視直播女單羽毛球決賽創開台收視新高:
    https://bit.ly/3iiGhuM
    開電視最大弱點變成直播奧運最強賣點
    https://bit.ly/3zRKvzy
    香港運動員IG足本名單跟住Follow :
    https://bit.ly/3iLEs8F

    緊貼「游大東影視筆記」最新資訊:
    ▇ facebook專頁: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 instagram: instagram.com/yautaitung
    ▇ MeWe專頁: mewe.com/p/yautaitung
    ▇ Telegram:https://t.me/yautaitung
    ▇ Medium:https://yautaitung.medium.com

    (2908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許賢 #強尼 #東京奧運 #港足 #香港足球 #梁能仁 #劉榮業 ACOO 許賢(海鹽) 強尼 #試當真 #衝擊300秒 #maketmrbetter #香港運動員 #東京殘奧 丹尼爾 vs 陳恩能 仙道彬手記 足球說故事 gregory wong 王宗堯 足球快報 FootballExp HKFA 香港足球總會 足球•看世界 Football Vision 李鴻彥專頁

  •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6 08:30:20
    有 1,068 人按讚

    【維園全面啟用六十四周年】位於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始建於五十年代,如以公園首批設施在一九五七年全部竣工計,維園今年建園六十四周年。

    港府一九五四年決定在舊銅鑼灣避風塘的新填地,建造維多利亞公園,並將二戰時一度散失、險被日軍熔掉的維多利亞女王銅像重置於此;工程同年展開,但由於公園面積約達十九公頃,且設施眾多,爾後分階段建成。

    根據《華僑日報》報道,維園在一九五五已有首批設施啟用,六個足球場及一個兒童遊樂場在這一年的五月七日早上七時開放,這六個硬地足球場,便是後來年宵等大型活動的熱門場地。

    而維園水池(船仔池)、更衣室等設施,則隨後陸續建成。其中維園最具標誌性的設施——香港首個公眾游泳池則要待一九五七年建成,並於這一年的十月十六日下午五時由港督葛量洪揭幕,維園至此才算是全面投入服務。而今天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網站,亦指維園是在一九五七年十月啟用。

    這意味,維園全面使用至今已六十四周年,其間見證不少香港歷史事件,而曾見證香港公民社會的茁壯作長的「城市論壇」,更幾乎與維園畫上等號。

    說回維園游泳池,它最早期的規模包括一個五十尺長、二十八尺濶的標準泳池,一個兒童池和一個戲水池,並設有一個足供一千九百人入場的看台,乃至有日光浴場和咖啡廳。

    維園泳池初期成人入場費五角,兒童三角。而當時也有一些慈善組織舉辦游泳活動,讓兒童連三角的入場費也免卻,盡量讓貧苦兒童不會因沒錢而失去強身健體的機會,實踐扶助弱勢、促進社會公平的理念。

  •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8 14:37:51
    有 9 人按讚

    香港「日出社區」倡議釋放近400公頃閒置土地作太陽能發電,政府統籌發債派5%回報(05/28/2021 蘋果日報)

    近年商界越趨重視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港交所(388)自2013年起更推出《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每年匯報在ESG的工作。雖然ESG衍生不少商機,惟普羅大眾一直沒有機會參與其中,最近非牟利組織「低碳想創坊」旗下氣候變化社區倡議小組發起「日出社區」計劃,倡議政府開放閒置土地作安裝太陽能發電設施,又提出發行太陽能債券(sBond),讓全民參與投資太陽能發電。

    香港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內提及,在2050年達至「碳中和」目標,而今年第3季會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屆時或上調可再生能源目標,包括擴大於水塘安裝太陽能板計劃等。

    立法會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香港有1,606幅空置土地,面積佔共391公頃,相當於548個足球場。「日出社區」指若政府能夠騰出一半空置土地發展太陽能,將可以為香港產生3億5,490萬度電。以香港一個三人家庭一年用電量約3,300度電計算,可以滿足10.7萬個家庭用戶一年用電量,即滿足中西區家庭所需。

    民研:近8成受訪者支持政府在公共空間安裝太陽能發電設施

    團體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顯示,77%受訪者支持政府於公共空間安裝太陽能發電設施;45%受訪者有興趣參與投資太陽能發電設施以獲取4%至5%回報;90%受訪者認為現時香港太陽能發電佔比太低。

    「日出社區」建議政府參考其他國家做法,統籌不同持份者推出sBond,並且降低參與投資太陽能的門檻,令更多市民可參與能源轉型。他們又促請政府需於2030年將太陽能發電比例提升至10%,及訂明《香港氣候行動藍圖》,訂下大幅削減碳排放的具體目標。

    本土研究社陳劍青成員表示,政府在2012年公佈,全港約有近4,000公頃未經批租或撥用的官地,相當於4,000個標準足球場,「即係一個都幾具規模嘅一個土地資源」,至於可發展用地亦有391公頃。他續指,可能政府想賣地,因此現時只能用作有限用途,例如停車場等,其實政府可以善用土地資源作其他用途,例如發展太陽能發電。

    根據立法會資料顯示,2017年至2019年透過公開招標批出的短期租約中,有45.31公頃用作停車場,佔73%,有14.04公頃用作船隻維修、貨櫃處理、康樂用途等,佔23%。

    香港太陽能發電量只有新加坡的60分之一

    「日出社區」成員、ESG分析員馮健鏗表示,香港現時太陽能發電僅佔總電力使用量約0.1%,與新加坡的1.3%相距甚遠,發電量只有新加坡的60分之一。相比香港,新加坡政府更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他們已開始在公共設施安裝太陽能板。

    馮健鏗續指,全港最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反而在香港迪士尼樂園,有逾5,000塊太陽能板,而非由香港政府所推動,政府較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是石壁水塘和船灣淡水湖的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 ,各有352塊太陽能板,為試驗性質。

    「日出社區」成員何偉歡指,過往學界做了很多與可再生能源相關的研究,例如理大曾發表研究顯示,全港30.9萬棟樓宇中的22.3萬棟適合安裝光伏太陽能系統,總面積合共39平方公里。每年可生產達46.74億度電,相等於香港全年總用電量的10.7%,每年可減少排放300萬公噸溫室氣體。她認為香港有「上網電價計劃」,其實只要政策配合,太陽能在香港有很大發展空間。

    何偉歡續說,善用閒置土地發展太陽能與解決住屋問題沒有抵觸,新加坡新建的組屋(即類似香港的公屋)基本上都會安裝太陽能板,日本亦有零耗能住宅計劃,即期望未來住宅能源可給自足,太陽能板和原本的建築可以相輔相成。她認為政府可以提供誘因予私人發展商,主動在新建的房屋加入太陽能發電設備。

    疫情加快全球石油需求封頂 應思考發展可再生能源

    問及為何去年開始興起可再生能源、氣候變化、ESG,甚至「碳中和」的討論,「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指因疫情令到經濟停擺,全球石油需求已經封頂,各國正思考未來是否仍繼續依賴化石能源,考慮轉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而2030年將太陽能發電比例上升至10%是較保守預測,有一定可能升到21%,甚至更多。

    迪士尼回覆查詢時表示,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一直積極推動環保,在2018年開始,進行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工程,首三階段會在今年中完成,度假區內20座建築物的天台,包括遊樂設施及後勤位置建築物,已裝設合共超過5,000塊太陽能板,是目前全港最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預計總發電量高達約236萬度電,相當於715個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學者:預期回報視乎兩電取態

    現時《利潤管制協議》根據兩電固定資產投資,准許回報率為8%,以保障回報。「日出社區」計劃政府牽頭興建設施後,由兩電購入太陽能。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認為,建議回報率為4至5%,主要視乎兩電是否願意履行企業責任,鼓勵發展可再生電源,成本不會轉嫁予其他市民,因為和固定資產投資無關,涉及額外成本只是用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發電的差額。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指,香港可發展太陽能的土地規模有限,而計劃由政府牽頭,有政府作擔保,債券評級相對較高,回報率難以高達4至5%。另外政府曾發售綠色債券亦只供專業投資者參與,因為他們相對散戶明白債務評級、回報和參與項目等細節。香港債券市場相對股票市場發展不成熟,另外大部份債券以美元結算,例如機管局的三跑債等,香港債券回報相對並不吸引。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210528/IHOBEANIHZFDDPFMIPEK5MAPPQ

  •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2-11 21:19:14

    【旅遊籽:浪迹遊蹤】
    蘇梅首間Ritz Carlton度假酒店剛剛10月開幕,面積足足23公頃,相當於32個標準足球場,大得出入都要以車代步,非常霸氣。單晚房間叫價3,700港元起,昂貴的除了是名牌包裝,設施和服務又是否物有所值?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6-07 00:16:36

    (更新版)贊育醫院Tsan Yuk Hospital是香港第一所華人產科醫院,位於香港島西營盤著名的產科醫院,於1922年由倫敦會傳教士創立,為了提供產科服務及培育華人助產士。贊育醫院原址在西邊街,即是現在稱為西區社區中心的建築物址。自1923年開始,贊育醫院招收第一批華人助產士學護,直至1937年瑪麗醫院落成為止。1934年,贊育醫院正式成為政府醫院。1937年,醫院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部門,專門培訓產科及兒科醫生及護士。他們的產科專科訓練更獲得皇家婦產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認可。1955年6月13日贊育醫院由西邊街遷往醫院道現址揭幕啟用。1996年,贊育醫院成立胡寶星夫人婦女診斷治療中心。1999年,成立乳房普查轉介中心。2001年11月4日,婦幼住院服務遷往瑪麗醫院。贊育醫院於2000年3月引入港島西聯網的綜合專科診所,其後於2005年1月1日遷往西營盤賽馬會診所,並改名為西營盤家庭醫學專科診所。胡寶星夫人婦女診斷治療中心自2004年3月1日開始由香港大學婦產科部管理。目前,贊育醫院提供產科(產前/產後檢查)及婦科專科服務、日間護理中心、產科門診服務、延續性的產前產後醫療及護理服務、舉辦健康教育及產前講座、更年期專科門診、口服糖耐量檢測門診、婦科門診和泌尿婦科門診。
    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King George V Memorial Park 位於香港西營盤,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園。現在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1954年3月29日下午正式啟用。公園建於1936年,適逢同年1月英皇佐治五世(佐治五世)駕崩,香港政府便以其名命名香港新建的兩個公園(另一個是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公園外牆由古老大麻石建成,園內有無數歷史久遠的細葉榕樹、其他設施還包括一個標準足球場,以及兒童遊樂場等。公園內的南部有一家由註冊慈善機構香港保護兒童會幼兒院開辦的譚雅士幼兒學校,是至今香港唯一開在政府公園內的幼稚園和學校。港鐵西港島綫的西營盤站建築工程位於本公園地底。港鐵公司的文件顯示,選擇此公園作為建築工地之一,是為了避免影響其餘路面的交通。
    相信整條太平山醫學史蹟徑中,最為人所熟悉的,一定是有鬼屋之稱,位於高街的「前華人瘋人院」亦即是今天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關於「高街鬼屋」的所有怪異傳聞,相信無人不知,建於1892年的大樓,其前身是國家醫院護士宿舍,為西營盤醫院的外籍護士提供住所,到了1941年,由於域多利精神病院不勝應用,故此大樓改為女子精神病院,日治時期空置,更被傳用作刑場。日軍投降,香港重光之後,大樓重新恢復女子精神病院的運作,隨著青山醫院於1961年落成後,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到了1971年遷出後,就一直空置,更多次傳出鬧鬼事件。2001年,香港政府決定將把大樓拆卸,並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而原建築正面的大麻石外牆及走廊,則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被保留下來。
    般咸道官立小學(簡稱般官;英語:Bonham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BRGPS)是香港的一間官立男女小學,位於香港學校網11區。前身為李陞小學下午校,於2000年1月25日遷至現址並改行全日制,並成立「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比鄰港鐵西營盤站般咸道出口,校舍前身曾作為曰字樓女館、拔萃男書室、聯合書院及羅富國教育學院第二分校,現為中西區文物徑及孫中山史蹟徑景點。

  • 香港標準足球場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3-24 02:09:02

    花墟道(Flower Market Road)是位於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以沿道路的多間鮮花盆栽店鋪組成的旺角花墟而聞名。道路位於太子一帶,為東西走向,與太子道西並排,西端到達洗衣街,東端則連接園圃街(雀仔街)。全長300米。1889年以前界限街為中英邊界關卡,邊界關卡規定早上六時開關,日落之後閉關。由於1900年代香港有大量鮮花供應,每天花農集中於現今的花墟道一帶擺賣。他們稱此處為花墟,原因是廣東人把聚集成市、關閉之後即空置的市場稱為墟市,花墟因而得名。其後政府開闢此處為街道,便將街道命名為花墟道。旺角大球場前身為陸軍球場,1961年移交前市政局。旺角大球場初時名為市政球場,市政局於1973年6月16日開放啟用時名為旺角大球場。
    大坑東蓄洪計劃的設計,旨在防止旺角一帶因大量雨水從獅子山向南湧下而發生水浸。該區在1997年和1998年先後有嚴重水浸事故,突顯了問題的嚴重性。九龍塘和又一村一帶近年不斷發展,使下游的地面徑流量增加,即使現時已有三條雨水幹渠排放雨水,但仍不勝負荷。在大坑東興建蓄洪池最為理想,原因是位處排水樽頸的上游,是截取大量雨水的最有利位置。按照計劃,在欖球場和足球場底下建造一個長136米、闊130米和深9.5米的蓄洪池,在暴雨期間貯存雨水,目標截流量是每秒70立方米。為增加這個系統的靈活性,堰的頂部有鋼製裝置,使堰的高度可由5.4米調整至5.7米。蓄洪池的容量為10萬立方米,是香港首個大型地下蓄洪池。這個設計可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即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降雨量,遠高於香港天文臺界定為「黑色暴雨」的每小時70毫米。我們已根據本港和海外的設計標準,以八個歷史性或人造暴雨情景測試蓄洪池的穩固性。這項工程計劃已在2004年9月竣工,並分別在2002年及2012年奪得 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創意大獎及高空綠化大獎2012-優異獎。
    園圃街雀鳥花園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屬中式庭園建築的主題公園,鄰近旺角大球場及花墟道,佔地約3,000平方米。正門設於界限街,另一入口則設於園圃街。雀鳥花園由土地發展公司(現時的香港市區重建局)耗資2,900萬港元興建,建築工程由1996年3月開始,並在1997年12月13日落成開幕。雀鳥花園地點適中,設計優美,又是售賣雀鳥、雀籠、雀鳥飼料等檔位的集中地,深受愛雀人士歡迎,同時也是一個市民及遊客的好去處。雀鳥花園的興建,主要是為了配合當時的土地發展公司「亞皆老街/上海街重建計劃」,這項重建計劃的目的是改善該區的環境,原址清拆後興建綜合發展區「朗豪坊」。位於重建範圍內的康樂街,俗稱「雀仔街」,向以售賣鳥類寵物聞名,吸引大批本地愛雀人士及遊客,為了保留「雀仔街」的特色和風貌,故在園圃街興建這個雀鳥花園。花園內除休憩設施外,並設有70個雀鳥檔位給「雀仔街」的販商繼續經營。雀鳥花園是中國式主題花園,其設計強調中國「牌樓」的特色。花園地形狹長,園內「洞門」將花園劃分成不同的庭園,五十多株生長茂盛的老樹,與雀檔分列兩旁,是雀鳥販商及愛雀人士交流心得的好地方。雀鳥花園的建築特色,包括花崗石地板、在日光照射下閃閃生輝的竹形琉璃瓦屋頂,以及花園旁雕刻了不同雀鳥形態的二百多塊青白玉石等。而最特別的要算是近界限街一邊的入口處,裝嵌了一幅雕工精細的百鳥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