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文化遺產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文化遺產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文化遺產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國際關係進階】當局者迷・再別明報:一百年後,人們如何閱讀香港這段歷史? 我們活在當下,對一切事物的判斷,很難超越當刻的是非好惡。假如可以斷捨離,回望過去,卻可能恍然大悟。生活在香港時,營營役役,其實很難理解它的獨特性;到了改頭換面,才發現「世界變了樣」。但其實世界沒變,變的只是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MaoMao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Mao 每週看新片☆ 點我☞ https://goo.gl/jJXswY 如何在YouTube 賺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xhfEc4t7U (下面還有更多內容) ♥MaoMaoTV人氣影片♥ ・日本女生絕對不做的 3件事 ht...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3:18:32

【#Patreon國際關係進階】當局者迷・再別明報:一百年後,人們如何閱讀香港這段歷史? 我們活在當下,對一切事物的判斷,很難超越當刻的是非好惡。假如可以斷捨離,回望過去,卻可能恍然大悟。生活在香港時,營營役役,其實很難理解它的獨特性;到了改頭換面,才發現「世界變了樣」。但其實世界沒變,變的只是其...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 在 Cosmopolitan HK Officia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10:16:51

【COSMO邀請你去「4日3夜柬埔寨暹粒雙人體驗之旅」】四月斷斷續續放三、四天短假期,你又有否心思思想計劃一下於未來數月中去旅行呢?COSMO 現聯同 Heritage Suites Hotel 及 HK Express 邀請兩對讀者參加「4日3夜暹粒雙人體驗之旅」,讓你無憂無慮地度過一個難忘的旅程...

  •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1:03:12
    有 577 人按讚

    【#Patreon國際關係進階】當局者迷・再別明報:一百年後,人們如何閱讀香港這段歷史?

    我們活在當下,對一切事物的判斷,很難超越當刻的是非好惡。假如可以斷捨離,回望過去,卻可能恍然大悟。生活在香港時,營營役役,其實很難理解它的獨特性;到了改頭換面,才發現「世界變了樣」。但其實世界沒變,變的只是其中一個結構。百年之後,回望香港這段結構史,可以如何解讀?......

    我們先從昔日香港的示威文化談起。自從八九六四出現兩次過百萬人大遊行,這是當時全港人口比例的1/5,剔除只在單一地理位置集合、不宜遊行的老弱人口等,這是全世界都不可能出現的天文數字,香港就被戲稱為「世界示威之都」。2019年的200萬人遊行,比例更是震古鑠今。但知道這是世界紀錄的同時,多少人深究過為什麼香港能創?在一個民主政體,只要出現這數字比例的1/10,政權就可能倒台;在一個威權政體,只要出現這數字比例的1/100,政權就已經「依法」鎮壓。偏偏舊香港是世上僅有的例外,遊行既沒有成效、又沒有代價,假如單是看「很多人出來遊行」或「政府不聽民意」,都是以偏概全。一個整全視野會告知,背後存在一個超穩定結構。簡述如下......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到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之間,這36年,屬於同一個「結構朝代」。每一次「結構革命」,自然因為有某些勢力不滿現結構,相信無論怎樣微調、循序漸進,速度和他們的野望,都不能構成正比,所以需要整個結構瓦解,拆掉重煉。對舊結構而言,這就是「攬炒」;對新結構而言,這就是「完善」。由於香港作為一部機器,始終需要各方勢力共同參與,任何結構都不會完全否各方的存在,爭奪的關鍵是「畫餅權」、「劃線權」、「派牌權」。此所以香港大老如周壽臣等在日佔時代,依然備受尊崇;重光後除了個別例子,又全體被港英回收;改變的只是在超上層結構誰是造王者、誰是junior partners而已。今次這一波「結構革命」,深層root cause是甚麼?......

    香港原結構功能是國際社會所必須,必然散落四周,部份必然繼續有香港人參與,這才是歷史學家湯因比的文明生老病死、死而復生循環理論。結構能否總有一天,再結合地理香港的軀殼,誰也說不準,人生需要希望。而從國際關係角度,一切並未終結,反而才剛剛開始。世事蒼茫,寫到這裏,就此道別,在另一個結構,總有相會之時,珍重......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141554
    ▶️香港的遺產,如何被各地競爭對手瓜分,又如何重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LAMVvagJ4

  •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0 10:02:15
    有 429 人按讚

    忘記了什麼地方看來的一句話:「世界從此分為武漢肺炎前、武漢肺炎後。」

    倒數十天萬聖節,在接下來就是聖誕節、除夕、農曆新年。從2020年的農曆新年開始,香港人就適應了帶上口罩生活。無論要到任何公眾場所、甚至是室內的餐廳、圖書館、商店……戴上口罩是社交禮儀。

    所有考試打亂了。雖然DSE如期舉行,好多興趣班還有各種證書課程無論是課堂還是考試延期取消不在話下。本來打算最後一年過去工作假期的因為擔心感染又或者經濟考慮擱置,不過歲月不饒人年紀又大一歲。

    本來「走塑」的快餐店悄悄地為客人再次送上塑膠飲管、明明提倡了幾年要自己攜帶食物盒這年消耗的快餐餐具卻以倍數增長。即使是能夠分解的餐具看上去比較環保,專家都說埋在堆填區裏不符合特定條件的話也不見得能夠迅速分解。

    打聽身邊的人生活在肺炎前後有沒有改變恐怕永遠都不會回來,人生從此分成肺炎前後?

    喜歡去健身室的說以前每天早上都要去康文署轄下健身室,一旦設備有人捷足先登會有點不開心。自從健身室關門後發掘了很多在家裏都可以做的運動,時間操控比較好也沒有跟人搶器材的壓力,人反而樂觀了。

    喜歡到不同餐廳的說吃多了自己家裏做的東西既留意原產地又減少了外出吃飯或者外賣。覺得自己能夠選擇食菜、又可以減少消耗即用即棄餐具感覺不錯以後都會盡量在家裏吃飯以及帶飯工作。

    看着這些正面的例子,我和他們截然不同。

    關在家裏久了人越來越懶惰,想起這幾年來旅行要五點起身六點出門搭火車覺得匪夷所思。我竟然會為海膽便當早一天去到久慈第二日晨早去排隊?為了要去陸前高田坐了幾多個鐘頭的巴士火車?遇上夏天的颱風滯留當地改酒店改機位死了幾多細胞?

    就算肺炎完結有疫苗、世界回復「正常」,我也不會好像早幾年三份一時間在香港以外的地方跑來跑去,懶開有條路頹開有樣睇,一旦想到未來旅行要早起床已經沒有動力了。

    武漢肺炎前後,你自問也有什麼生活習慣是改變了、肯定不會再回到之前了嗎?

    —我是分隔線—

    2020年の都道府県魅力度排行榜最後一名的是有世界遺產的栃木縣。

    最後為大家送上去年11月的栃木縣紅葉。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

  •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9 18:26:03
    有 1,030 人按讚


    好文推薦

    大唐是漢人王朝這種觀點已經老掉牙。21世紀都已經走完了五分之一,你還拿20世紀初的國族史觀看歷史,無疑是自欺欺人。

    但說鮮卑人已經漢化,或者說中國人已經胡化,這種觀點算是已經走在歷史學的前沿。如今一種新觀點出現了——我覺得也蠻有說服力的。就是大唐實則是漢人和胡人從對立、衝突,到彼此潛移默化而融合,最後一起『華化』的結果。這顆嫩芽播種於五胡十六國,綻放和結果於盛唐。

    這是韓國的歷史學者朴漢濟教授的觀點。

    談及這個觀點之前,先要和各位說『漢人』這個概念在五胡、北魏時代,是如此不堪,充滿負面意涵。就像1980年代的香港人眼裡的北佬,或現代反中厭中人士口中的支那,又或是滿語裡的尼堪、蒙語裡的胡扎。當時的鮮卑人是用「頭錢價漢」(腦袋只值一文錢的漢人)、「無官職漢」(沒有官職的傢伙)、「漢兒」、「何物漢子」(這俗氣的傢伙算什麼東西!)等帶有嫌棄的鄙語稱呼漢人的。

    我覺得這算是鮮卑人幫助匈奴人的『漢字復仇記』。因為在漢代,匈奴人並無自己的書寫工具,也不會用漢字去反擊漢人的歧視性論述。但時代走到了北魏,鮮卑人已經可以用漢字去嘲諷、貶低漢人了,就像你用道地的外國俚語和外國人直接開罵一樣。(具體的故事我就不講了,大家去買書看)

    朴漢濟認為,為了代替「胡人」和「漢人」這種互相輕蔑的稱號而產生的,是所謂的「蕃人」和「華人」。

    所以在鮮卑人已經成為了胡漢(農牧)地區的皇帝兼天可汗(總書記兼總統)後,「漢」逐漸脫離了貶義,慢慢轉變為中立性的名稱。胡漢並用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岑參詩歌「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藩王能漢語」。司空圖詩歌《河湟有感》「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都可證明。(黃河和湟水一帶的甘肅被吐蕃佔據後,當地的中國人已經開始說胡語,而且不認同自己是漢人了。)

    所以下面我要討論一下「華人」這個概念。現代的華人是指僑居海外的中國人。這個概念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用來統戰的工具,也是一個透露出非常濃厚的『天下觀』思維方式、而非『民族國家』觀念的詞彙。比如台灣的馬華是華裔馬來西亞人?還是馬來西亞華人?這意義是不同的。但是台灣會有僑生,讓這些華裔馬來西亞人以海外中國人的名義到台灣讀書和工作。這是什麼邏輯?天下國家的邏輯。今天的中國人已經定居在美國或加拿大十幾年,也取得了國籍,但他們仍舊是統戰部門眼裡的居住在中國之外的中國人(華人),他們自己也樂得花統戰經費。這是什麼邏輯?天下國家的邏輯。

    「華人」最早是出現在西晉江統的〈徙戎論〉中:「討叛羌,徙其餘種於關中,居馮翊、河東空地,而與華人雜處。數歲之後,族類蕃息,既恃其肥強,且苦漢人侵之。」文中的「羌人」「華人」跟「漢人」區分地很清楚,也就是說,他們是不同的族群實體。「羌人和華人在陝西、山西交界地帶雜處,而漢人侵犯他們」這句話裡的華人,指的是已經生活在中國境內、行為模式和文化變得比較中國的異族。但他們不是漢人,也不是羌人。

    下一個例子的「華人」指的是生活在外國的中國人(漢人)。《魏書》〈高昌傳〉,「高昌者,車師前王之故地,漢之前部地也,……國有八城,皆有華人。」可以看到,北魏時期居住在今天的吐魯番(高昌八城)的族群,也有「華人」。漢代勢力曾經深入到這裡,故在北魏時期依舊有些中國或中華的人在此生活,他們被視為「華人」。

    另外一個關於「華人」的例子和稅收有關。史書在區分匈奴人、別種的稽胡之際,曾使用「有異華人」這樣的說法。

    《北史》卷九十六,〈稽胡傳〉,「稽胡一曰步落稽,蓋匈奴別種,……其俗土著,亦知種田。地少桑蠶,多衣麻布。其丈夫衣服(男人的衣服)及死亡殯葬,與中夏略同;婦人則多貫蜃貝以為耳頸飾,與華民錯居。其渠帥頗識文字,言語類夷狄,因譯乃通。……又兄弟死者,皆納其妻。雖分統郡縣,列於編戶,然輕其徭賦,有異華人。」

    步落稽是生活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山地的南匈奴的一支,在五胡十六國、北魏隋唐時代,長期處在自治酋長國的政治形態。因為住在山區,也叫山胡。我們對照一下孫吳的山越,就大致可明白他們的生活形態和政治形態。東魏的丞相高歡(北齊的建立者)假裝把女兒嫁給酋長的兒子,然後趁機攻打他們。他們和華民錯居在一起的意思是,他們和已經中國化的其他異族(可能是鮮卑、可能是羌人等)混居在一起,而且他們的領袖也認識漢字,但是卻不會講,需要翻譯(李鴻章和伊藤博文見面時就是這種情況)。他們雖然被納入郡縣,但是繳納的稅卻比華人少。我們從中可以推斷,胡人、華人、漢人繳納的稅,一個比一個少。也即是說,歷史上的中國人也是最納稅最多的百姓臣民,像韭菜一樣被毫不留情的割掉。

    上述華人、華語、華民的案例,說明北魏隋唐時代,有兩種類型的人被稱為華人。一種是居住在中國境內的非中國人(異族群體),並接受了不同程度的中國文化。一種是居住在中國境外(異族地區)的中國人,適應了當地的政治文化。

    在唐代,因為吐蕃侵略導致家園失落的唐人被稱作「華人」,進入突厥領地的唐人也被稱作「華人」,或是為了學習中華文化而進入中國的人都被稱為「華人」。這裡的「華」不是胡,也不是漢,而是一種非胡非漢的狀態。樸漢濟認為,唐人不是胡化,也不是漢化,而是華化。

    另外值得提及的「唐人」的稱呼。所謂的「唐人」是由「唐朝人」的意思而來,而且「唐人」這個稱呼更是「國際人」的意義。我們不該小看「唐人」一詞的意義,畢竟其他所謂的「宋人」、「元人」、「清人」等名稱並不常用,也沒有遺留下來。唐人的概念為「非胡非漢之人、超越了胡漢之人」。宋代以後,外國將東亞大陸稱為「唐」、稱其人為「唐人」,「唐人街」的緣由也是由此開始。對於具有國際性的中國人來說,為什麼會被貼上「唐人」的名稱呢?這和當時有許多外國人進入唐帝國下的中國,但也有很多中國人離開中國的事實有關係。因為大唐帝國本身是個「流動和開放的多元社會」。

    我最後舉《華心》這篇文章,理解唐(人)、華(人)的國際性意義。九世紀中葉,在大食國出身的李彥昇被大梁節度使盧鈞推薦去考進士,引發一些討論,陳黯因此創作《華心》一文:

    ——
    宣宗大中(847-860,安史之亂是755-763,距離已經快一百年)初年時,大梁(開封)節度使盧鈞向皇帝推薦大食國人李彥昇應試,而他獲得進士科及第,因此名聲顯揚。

    有人質疑說「大梁是很大的都邑,節度使作為大賢者,自華君獲得名聲,仰賴華民提供俸祿,結果要推薦人才時,卻從蠻夷中去尋找,難道中華的人才不足嗎?只有蠻夷的人值得任用嗎?」

    作者評價說,華夷之間豈有差異呢!華和夷的差異,一言以蔽之,其實就在於心。從心來判別,便能察覺出這人究竟是傾向華或是夷;他即使在中州誕生,但卻違反禮儀,這樣的人雖然外貌是華,但內心卻是夷;相反地,就算在夷城中誕生,但他的行動若是合乎禮儀,這樣的人雖然外貌是夷(蠻夷),但內心卻是華。

    舉例來說,漢代的盧綰和漢高祖關係如此好,高祖如此重用他,可他仍然製造叛亂,逃跑到匈奴,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夷狄嗎?匈奴人金日磾(磾是黑色的石頭)盡忠赤誠,難道不能算是漢人嗎?

    這樣看來,所謂「華夷之辨」,其實全都是「心之所向」罷了。所謂的華就是看其心,而不是以土地來分別是否為夷狄;我因為有所感,所以寫下了這一篇《華心》。
    ——

    我們看到安史之亂後一百年的唐代,還具有如此開放的官僚體系,讓一個阿拉伯人參加唐國政治。宋國人,明國人,你慚愧死了吧!你就內循環吧!

    如果是在盛唐時代,則無疑是一種類似今天美國一樣的開放和包容。這也是森安孝夫在《絲路、游牧民和唐帝國》裡的觀點。唐人和華人就是這樣的國際化的產物,是超越了漢的文化和胡的文化而形成的一種新形態。

    #認識唐代三書
    1、《木蘭與麒麟》(華裔學者陳三平的觀點)
    2、《絲路、游牧民與唐帝國》(日本學者的觀點)
    3、《大唐帝國的遺產》(韓國學者的觀點)

  •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 在 MaoMao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08-30 20:40:08

    ☆訂閱Mao 每週看新片☆ 點我☞ https://goo.gl/jJXswY
    如何在YouTube 賺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xhfEc4t7U
    (下面還有更多內容)
    ♥MaoMaoTV人氣影片♥
    ・日本女生絕對不做的 3件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7dTw8pm30
    ・日本人感到害羞的 3種情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JP8F8S78qA
    ・日本男生不敢交往的3種女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wMCAGlEDM

    ♥MaoMaoTV日本旅遊影片♥
    ・京都|京都最美 !川床星巴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u1fJ4wXbE
    ・高岡|電視台NHK出演・超可愛!哆啦A夢電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pfRnod_7Y
    ・日本|最濃拉麵 !天下一品拉麵(京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2qQJkrDMs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 Also find Mao here / 聯絡我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aoMaoTV
    ・Instagram:・maomao0310
    ・twitter・ maomaotv
    Business inquiry/問い合わせ: [email protected]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自我介紹】
    Hello 你好!
    我叫Mao, 是一個台灣女生。
    在台灣高中畢業後來到日本唸大學。
    在日本認識了很多日本人朋友,還有其他國家朋友後
    真的覺得文化差異太有趣了!

    決定在YouTube分享給對海外文化還有語言有興趣的朋友
    我在日本的生活旅遊經驗然後提供一些資訊
    給那些像我一樣想來日本留學看看的台灣人們~
    (尤其是日本和日語(日文)xD畢竟我在日本haha)

    【影片目的】
    幫助要來日本旅遊的人了解日本文化,讓旅遊旅行更順利!

    【影片介紹】
    日本一直是個台灣人喜歡旅遊旅行去的國家。
    加上2020年東京奧運的趨勢,來日本旅遊的台灣人是越來越多!
    有些台灣人是第一次來日本旅遊旅行,
    有些事已經來了日本旅遊旅行過十幾遍地台灣人。

    但有些特別的地方,活動真的不容易在電視雜誌上看到介紹。
    想要多多介紹一些比較不同的日本給大家,
    讓大家認識平常認識不到的日本。

    旅遊的時候也可以做參考啦~

    這次的地點是我最愛的 京都!
    京都也就是我居住的地方啦~
    京都很美,有很多的文化在這裡都可以被發現。
    然而又不完全是固守傳統,新穎的idea都可以在京都的傳統裡面被發現。

    這次的藝術季就是一個例子啦!
    世界遺產的下鴨神社森林 大突破,搖身一變變成一個藝術空間
    夜晚的神社 和發光的球體融合一起 就是一個奇幻空間。
    好像時空都不同了。

    希望這次介紹的京都光祭有讓大家看到比較不同的日本京都!

    下一個目標就是旅遊日本每一個縣市B)
    日本我來啦~~(雖然已經在日本了xD)

    ♥Mao愛看 YouTuber♥
    ShenLimTV
    미라 Mira's Garden
    Mumu MusicTV
    Ryuuu TV / 學日文看日本
    AlanChannel / 阿倫頻道
    Sanyuan_JAPAN 三原慧悟
    安啾咪
    蔡阿嘎
    rickolam1
    魚乾
    靠杯星球 fun planet
    GINA HELLO!
    TheKellyYang
    JASON(大J)
    笑波子
    香格拉 Shangrilayt
    Stopkiddinstudio
    TGOP (This Group Of People)
    這群人

    ... and more!

    MaoMaoTV 頻道關鍵字:
    台灣 日本 香港 旅遊 留學 美容 美妝 台灣女生 留學日本 生活分享 美妝分享 美妝推薦 日本女生 日本男生 日本旅行 日本美食 香港旅行 香港美食 日語學校 自學日文 自學廣東話 日文教室 廣東話教室 日文教學 廣東話教學 日本觀光 香港觀光 台灣觀光日文 日語 廣東話 學日文 學日語 學廣東話 找工作 創業 網路副業 兼差 台灣人 日本人 香港人 旅遊推薦 必知 比去 必吃 旅行 自由行 跟團 台湾 日本 香港 旅游 留学 美容 美妆 台湾女生 留学日本 生活分享 美妆分享 美妆推荐 日本女生 日本男生 日本旅行 日本美食 香港旅行 香港美食 日语学校 自学日文 自学广东话 日文教室 广东话教室 日文教学 广东话教学 日本观光 香港观光 台湾观光日文 日语 广东话 学日文 学日语 学广东话 找工作 创业 网路副业 兼差 台湾人 日本人 香港人 旅游推荐 必知 比去 必吃 旅行 自由行 跟团


    Music resource: YouTube audio library
    Thank you YouTube!

  • 香港文化遺產例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8-22 22:50:43

    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硬係唔小心同「失傳」、「式微」扣在一起,不過跟生活很貼近的涼茶、蛇酒等傳統中醫藥文化,其實都是「非遺」項目,屬於「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的類別。拋個名出來,真係嚇親街坊,不過唔使驚,你會唔會驚杯涼茶先?扭傷跌親時的救星──跌打師傅,身懷的正骨醫術其實都係例子。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