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成年歲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成年歲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成年歲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成年歲數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一陣子,發育的身體已撐破了哥哥的皮囊,我雙腳的肌肉完全暴露出來,腳的皮囊退到小腿上,肩膀位置也有一道巨大的破口伸延到背部,彷如一個成年人穿著小孩衣服一樣,走路的步姿不能太大動作。 根本沒法隱瞞下去,只好再次赤裸著身體離開住宅區,來到人口繁密的市區。 我不能穿上鞋子,不然傷口會緊緊黏著腳沒法...

  • 香港成年歲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23:21:30
    有 3,865 人按讚

    前一陣子,發育的身體已撐破了哥哥的皮囊,我雙腳的肌肉完全暴露出來,腳的皮囊退到小腿上,肩膀位置也有一道巨大的破口伸延到背部,彷如一個成年人穿著小孩衣服一樣,走路的步姿不能太大動作。
     
    根本沒法隱瞞下去,只好再次赤裸著身體離開住宅區,來到人口繁密的市區。
     
    我不能穿上鞋子,不然傷口會緊緊黏著腳沒法拔出來,但沒有皮膚的腳底踩踏著油柏路面,腳底的肌肉被小石子刺破,每一下都是刺骨的痛。
     
    最後,我只好躲在近郊的公園內生活,偷吃遊人丟在垃圾桶的食物,起碼踩在草地或泥地上會比較舒服,身上分泌的黏液也能在草地上以半滑行的方式前行。
      
    中午時間,為了不被途人發現,身體也不能被陽光照射,我只能整個人趴在草叢上,靠著全身分泌的黏液,扭動身體像泥鰍一樣前進。
     
    很快我就熟習了這種移動方式,比起以正常步姿跑起來更快更舒適,甚至我有種感覺,天生就該以這種方式移動,跟馬匹就該以四足奔馳,魚類該在海裏暢泳一樣。
     
    入夜後,公園沒有其他人,我便捕捉在草地上的小動物和昆蟲,並將牠們吃掉。
     
    我偶爾會偷看途人留下來的報紙,當晚留下皮囊離開,軀體不知蹤影,演變成一宗可怕的懸案,但警察只草草結案,父母好像也沒有要找我的打算。
     
    才過了一個多月,已經沒人再討論『泥鰍男孩』,我不可能一輩子待在公園,於是開始思考尋找下一個目標。
     
    幾天之後,我便尋找到第一個合適的目標,離開了公園。
     
    不斷轉換皮囊,展開新的人生,成為我的人生目標。
     
    離家出走當天,我只有14歲。
    現在算起來,已過了差不多10年。
    這些年我總共換了七個不同的身份。
     
    我沒有刻意記著自己的歲數和生日,因為每換上一個新的皮囊,就是全新的人生。
     
    雖然我會代替目標繼續生活下去,但棄置「脫」下來的軀體是一個麻煩,幸好我遇上一個會食人肉的組織,叫『飱族』。他們會替我處理多出來的人肉。
     
    儘管身體已經停止發育,本該可以穿著一套皮囊過完一輩子。然而,各種人生我都試一下…
     
    直至我遇上一個女生,她叫芷穗。
    我想一輩子都跟她在一起。
    所以我決定「取代」她的男朋友。
     
     
    *********
     
    我叫芷穗,不記得在哪裏聽過一個都市傳聞。
     
    當你在晚上走進一條窄巷,閉起雙眼向前走,如果途中沒有碰到巷子兩旁的任何東西,你將會發現周圍的聲音會慢慢消失,接著鬧市招牌與街燈的光線也會消失。
     
    此時當你抬起頭,便會發現眼前出現一間名叫「夜谷賓館」的賓館,這裏會幫房客實現任何願望。
     
     
    我萬萬也沒想到,自己會相信這種荒謬的都市傳聞,更沒想到依照傳聞的指示,竟然真的找到這間賓館。
     
    我推開門進去,賓館周圍都殘舊不堪,頭頂的吊風扇轉動時發出哀鳴,還搖搖晃晃彷彿會掉下來削掉某個倒霉鬼的人頭。
     
    我來到櫃檯,看著面前的男人,他一臉不屑,咀嚼著香口膠,眼神不友善,完全違背待客之道。
     
    「人為什麼會相信荒謬的都市傳聞?因為當人面對現實的絕望,卻不會放棄心底裏的願望。」
     
    男人竟說出我心底裏的說話…
     
    「為什麼…你會知道?」
    「我是賓館的老闆啦,帳簿上寫的,我早就知道妳會來了。」
     
    「咦?帳簿?」他在說什麼,我完全一頭霧水。
     
    「別發呆了!妳有什麼願望?我猜猜看,關於男人吧?」老闆。
     
    我點頭。
     
    「這就是天性啊!男人的願望總會想隨便找個女人,女人卻只想找指定的男人。」
     
    「我想找阿勲!他是我的男朋友。」
     
    「說不定他是故意避開妳呢~來賓館避開伴侶的男人實在太多了~」老闆。
     
    「阿勲才不會避開我!我跟他一起五年,最近還討論著結婚的事。只是…他卻無原無故地失蹤了。」我不禁哽咽
     
    「哎呀別哭了,男人不是避開妳,就是避開結婚吧。」老闆。
     
    正當我想大聲反駁他時,身後突然傳來「砰」一聲巨響,一個頭髮斑白的男人衝進賓館,他的眼神兇惡得像想殺人一樣。
     
    「我想要為我女兒復仇!八年前…我的女兒在公園遇到變態殺人犯…把她全身的皮膚都…」男人充滿皺褶的眼角滲出淚水。
     
    「大叔,不是說你比較慘就可以插隊啦。」老闆打開櫃檯的抽屜,拿出兩條房匙。
     
    「202、203號,去去去,別在我面前哭了,真噁心。」
     
    我不介意每天寫到吐血!
    你只需要按個讚好 & 分享
     
    《夜谷賓館1》正式再版!
    台灣讀者購買:https://reurl.cc/eErWxW
    香港&海外: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香港人異》預售中~12月出貨!
    網店獨家: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 香港成年歲數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7 21:20:42
    有 549 人按讚

    【樽頸】
    有聽說過,香港有些明星曾經改動自己的出生年份,讓人在維基查閱時自己歲數比較年輕。日本人可能比較老實,尤其做動畫的宮崎駿,今年老老實實已經八十歲。好記得1984年(讀者提出該是1987年)在旺角凱聲戲院看《風之谷》,駕著粗黑框眼鏡和穿著綠色軍褸的周潤發也在同場觀看,但見到發哥的興奮沒有蓋過看宮崎駿電影的震撼,沒想到少年時看宮崎駿動畫既感觸良多也別開生面,恢宏而具批判性的世界觀,甚至會讓小朋友和成年人發人深省,會思量我們平日是怎樣對待別人,對待這世界。

    然後知道打後大部分妙趣可人的奇幻少女,都是由這粗眉男子創造。但歲月總不饒人,宮崎駿的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預計在今年上映,明顯是謝幕樂曲,事實上早在2013年的《風起了》,已經開始有強烈回顧前塵的意味。好難想像,上齣仍會蹦蹦跳的《崖上的波兒》是2008年作品,當年宮崎駿已經六十七歲。《波兒》票房大賣,但我再沒有強烈投入,估不到多年以後看宮崎駿記錄片,才知道吉卜力另一位靈魂人物鈴木敏夫有同樣的想法。的確《波兒》以後,宮老創造奇幻少女的活潑靈魂逐漸消散,但就是因為他沒有貪圖安逸,他仍在努力地消耗自己的精神魂魄。

    他仍是每天早上十時回到公司,冲咖啡和跟同事打招呼,然後不斷通過繪畫和街上亂拍擷取靈感,他不斷開戲,就是為了不斷製造迫自己埋牆角的壓力。甚至在2011年日本東北太平洋近海發生強烈地震,波及吉卜力工作室附近一帶,民心非常惶恐,當所有員工一致同意休假時,唯獨宮崎駿一人極力反對,他認為只有繼續工作才能保衞生理常態驅除怯懦。即使有人提議他不妨再繪製如同龍貓般可愛設定,他卻無時無刻希望超越這個在顛峰狀態時創造的經典角色。可是在記錄片真實地看到,宮崎駿製作《波兒》時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他的電影沒習慣先寫劇本,反而是邊繪畫設定邊創作故事,卻很多時畫不出任何新奇畫面來,每天也感到體力在衰退狀態。

    宮崎駿孩提時代有點像大雄,從小體質潺弱,唸書成績不算優異,運動會上跑步經常包尾,在同學面前感到極度自卑。更不幸是在六歲時他的母親患上不可醫治的脊椎結核病,本來好動壯健的婦人變得整天卧床,連簡單的翻身動作也做不到,教孩提時代的宮崎駿苦惱不已,更只能盡量隱藏對母親的倚賴,幸好他後來藉著繪畫拾回自信,可是世事從來難以兩全其美,宮老的動畫成功為世界帶來歡樂和反省,自己卻因此嚴重疏忽了家庭。

    1967年出生的兒子宮崎吾朗長大後,在訪問指出作為宮崎馳兒子一直承受匪夷所思之壓力,又認為自己童年時父親幾乎不見蹤影,往往只能通過他的作品來理解父親,二人關係稱得上冷漠。那邊廂對於自己希望繼承父業,宮老亦三番四次率直得過份地認為他不是材料,更表明父子二人沒有需要同場演出。事實上宮崎駿處事作息態度如同苦行僧,除了迫使自己尋求突破,他更信奉頂尖兒創作者必須抵受長期的暴躁和孤獨,他甚至認為能夠保持長期焦躁狀態,是另一種方式的沸騰,才可以保持不斷創作的熱度。

    宮崎駿早在1979年三十八歲,拍完《雷朋三世》票房未如理想,在創作上首度遇上樽頸,他事前張揚的《魔法公主》意念沒有人願意採用,這世上好像沒有人明白他,直至遇上動畫雜誌《Animage》編輯鈴木敏夫,在宮崎駿最意志消沉時扶了他一把,他的開創力未必比宮崎駿強,卻深深洞悉宮老的內心世界,更把他藏在骨髓內的橋段透徹理解並加以詮釋,之後鈴木敏夫更加入宮崎駿團隊,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才有之後永垂不朽的《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幽靈公主》。同時間宮崎吾朗在得不到父親鼓勵下,也是鈴木敏夫一直在穿針引線,讓父子二人終於有機會携手合作,雖然某程度證明了宮崎駿對兒子的評價,殘忍的事實是宮崎駿的確太難被超越,或比肩。大概只有同時代的另一位動畫大師高畑勲,才有資格跟宮崎酸相提並論。

    兩人一直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年長以後雖然少見面,宮崎駿一直關注對方的作品和存在,只要知道彼此仍在活著仍在生產,對自己就可以保留,振奮作用,可是高畑勲於2018年離世,教宮崎駿悲慟不已。我們的人生難免會碰上足以讓人意志消沉甚至跌進谷底的樽頸位置,而樽頸往往不容易由個人力量突破。對宮崎駿來說,高畑勲是具激勵作用的對手;鈴木敏夫就像條靈敏的忠犬,嗅到老朋友體內的腐朽味道,或神智正藴釀著崩塌錯亂,就在轉角位置幾乎仆倒的檔兒,不慌不忙來挽扶宮老一把,剛剛足夠讓他從地獄返回人間。
    #宮崎駿和鈴木敏夫在高畑勲的喪禮
    #圖片來自cinematodayjp

  • 香港成年歲數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19 17:29:18
    有 84 人按讚

    //畢明:如果要問許冠傑uncle出來唱歌仔,為香港人打打氣有什麼錯,我會說:冇。

    同樣地,以他的歲數,避重就輕就叫他一聲uncle,但反映事實稱一位71歲的先生為伯伯,也沒有不尊重。報章上6、70歲的一律「老翁」,說一個老翁係上一代,甚至「過時」,有什麼問題:冇。

    他1992年初宣佈退休,又沒有像夏蕙BB般活躍,從任何角度,都不是prime而是peaked,高峰已過不再當造,被視為「上一年代嘅產物」,不過是事實之陳述。92年,中嬸如我都未畢業,何況一個90後、00後?年輕人對他「無共鳴」該當何罪?

    像小粉紅網軍發兵攻泰,老是對人家說"NMSL"(你媽死了),笑得我,又如何呢?人家令壽堂真的已故,不過是事實之陳述,健在的話,就是你搞錯了,何需大驚小怪。難道老許是呢一個年代嘅出品?「上一年代嘅產物」是一個fact。

    Lady Gaga牽頭舉辦一個全球慈善抗疫音樂會,香港兩代「歌神」張學友及陳奕迅也獲邀參加,要數,Sam伯是上三代歌神。你拜嗰個神,不是90後拜的神,都唔得?便等於人家不敬?便要負上不尊重、沒文化、愧對歷史的罪名?似乎逼人太甚。強如國際神枱級的披頭四,John Lennon,歐美一樣有年輕人不以為意,又沒有貶損誰,祇不過沒給你認為entitled to的恭維恭敬,老奉的跪拜歡呼,就是大逆不道了。如果是這樣,真是又要說句OK boomer!

    無感,不等於否定,不共鳴,不就是膚淺。

    許冠傑的錯,又有說是衰在時運低,被「這一年代嘅害人精」,新型娥狀病毒Carrie-777感染。又過期合照又祝福又加持,一個「死娥之吻」飛印眉心,令政治中立,至少是政傾向隱形的Sam Hui,疑似被out、被出櫃,「哦,原來你……」,你知歧視現在是萬能key,亂咁用其實好好用,「唔係自己友至奇,又唔見佢加持何CC !?」惡病毒纏身疑雲,嚇得街坊雞飛狗走,反感反胃,敬而遠之,可以理解。

    你問我「自由神像 在遠方迷霧 山長水遠未入其懷抱」,不是很有情懷嗎?「但願日後獅子山下 人人團結 永不分化」不是很理想嗎?「讓洋紫荊永遠盛放 永遠是原狀 香港!」不是很美滿嗎?

    咁請問有邊忽仲係原狀。團結香港基金令團結很討厭,填海拆樓令市容扭曲。

    Connect不到。錯在太多回歸滄桑,不可能歸來仍是少年,和花和月才可以長少年。

    從97到送中到反封關,浪子再無心聲,赤子只餘滿腔憤恨;尖沙咀再沒Susie,只記知專陳彥霖;你唱幾句天才與白痴,半斤八両,已經叫諷刺時弊,現在的時弊是721和831,真實的催淚彈和子彈。命裏有時終須有,公民抗命在街頭。

    不是這些不是經典,是不connect了。由最緊要好玩,到最緊要反抗,最錯是把太平盛世的歌,在亂世播,還希望得回盛世時的共鳴效果。

    不可同日而語,怎可同日而歌。怪得誰。

    錯就錯在,CCP新型暴政極權病毒,有很長的潛伏期,Ok boomers們在回歸初期受感染又沒有什麼病徵,上幾代人抗疫意識偏低,不戴口罩疏於洗手,以為可防可控,又貪北水,一些小型爆發未能令大家醒覺,以為是場小感冒,原來正醞釀着一場大瘟疫,現在可能正是高峰期。你叫我聽老歌?

    不如問錯哪裏。年輕人與許冠傑過不過電,正如錢鍾書說「小孩子該不該讀寓言,全看我們成年人在造成甚麼一個世界、甚麼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

    如果從沒有靠攏建制,未曾有過政治表態的許伯伯有錯,也是時代的錯。以前,中立,不過是獨善其身,今日,經過攻中大、圍理大,還包括見死不救。

    約翰甘迺迪說「不要問國家可以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自己可以為國家做什麼。」那麼上一代的誰和誰,是否可以考慮不要再說以前你做過什麼,問現在還可以做什麼。

    但願不知多久之後,香港的年輕人聽《榮光》,會自由自在的說已無共鳴,不會再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