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都大大大】 🎓香港公開大學(OUHK)正式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連印度F4都要跳返part舞賀一賀佢🕺🏻。 #香港都會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 #HKMU #OUHK #原來仲有個初選名單 #第43個建議我覺得不錯 ️🎵️一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都大大大】 ?香港公開大學(OUHK)正式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連#印度F4 都要跳返part舞賀一賀佢??。 #香港都會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 #HKMU #OUHK #原來仲有個初選名單 #第43個建議我覺得不錯 後傳:...

  • 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 在 Jack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1 12:59:22
    有 6,711 人按讚

    【都大大大】
    🎓香港公開大學(OUHK)正式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連印度F4都要跳返part舞賀一賀佢🕺🏻。
    #香港都會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 #HKMU #OUHK
    #原來仲有個初選名單 #第43個建議我覺得不錯

    ️🎵️一齊唱校歌啦喂:https://youtu.be/XADrpAJF6MQ

    Reference:
    #印度F4 嘉年華🎊
    https://youtu.be/MSL1pzJ2tRY
    Daler Mehndi - Tunak Tunak Tun Video
    https://youtu.be/vTIIMJ9tUc8

  • 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7 09:32:04
    有 1 人按讚

    新冠維權路漫漫,逝者家屬受監控威脅

    從政府瞞報導致公眾放松警惕,到權力介入醫療診斷、核酸檢測政治化,再到封城後後勤服務缺失、社區人員冷漠瀆職,新冠疫情的死難者家屬滿懷冤屈卻求助無門。受難者眾但追責者寥寥,維權之路彌漫著威脅、恐懼和壓迫。

    2月1日,張海的父親因新冠病毒並發症在武漢一家醫院逝世,終年76歲。張海的憤懣無處發泄,他注冊了微博,試圖將名字叫做“血在手中”,但是微博驗證沒通過,他索性改名為“雪在手中”,以提醒自己莫忘報仇。三個多月了,他的內心從未能平靜:

    “要麼解決我的問題,要麼把我抓起來,很簡單,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如果不敢為父親的冤死去追責、去發聲,我還不如一頭撞死。我怎麼向父親交代?”

    張海提出三個訴求:1.追究地方政府瞞報責任;2. 武漢政府正式道歉;3. 經濟賠償。他通過微博微信和媒體發聲、公開籌款設立遇難者紀念碑、撥打武漢市長熱線,換來的只是警察的無盡騷擾,電話和社交媒體的全面監控。

    張海:微信群成警察群,嚴防抱團

    他的父親張立發是一名愛國老兵,曾受到核輻射落下終身損傷。張海在微博中寫道,“害怕您問我,兒子,我這一生無愧於國家,62年在青海海晏參加中國第一個絕密核武器工程,64年試爆成功的第一個原子彈就是在這裡誕生的……為什麼?為什麼卻落得這麼悲慘的結局?”

    張海聽信政府的早期宣傳即新冠肺炎不會人傳人,1月17日把父親從居住地廣東送到武漢就醫做骨折修復手術,住院一周多後就感染病毒,不到兩周就搶救無效去世。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場“他殺”。

    張海形容自己從前是個一心照顧好小家庭、沒有政治理念,甚至有些麻木的普通人,直到父親的死亡帶給他無法消彌的傷痛和憤怒:

    “去世的是我的父親。我很愛國,但我更愛我的父親。中國人有句老話,事情不落在自己身上,就沒有心痛的感覺。”

    不過,他仍然堅信,瞞報和濫權的是基層人員,如果中央政府或者習近平知道真相,就可以公正處理他的冤情。自2月1日張海父親去世以來,武漢公安、武漢商業服務學院的人反復警告張海不要接受外媒采訪。回到深圳之後,張海多次受到深圳南山區派出所的問話。

    家屬不僅不能發聲,也被禁止抱團取暖。張海曾見證一百人的家屬微信群被封,群主被警察上門訓斥。他現在所在的家屬群也充斥著網警,很難討論維權策略,大家只能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因為只要有人號召聯合超過5個人就會被抓:

    “武漢有個家屬,公安到他家,明確地說,如果維權召集超過5個人,肯定要被抓。要維權,你自己去。”

    武漢互助共濟會(群)的志願者張毅曾遭到警察十多次訓誡,微信群也被多次拆分解散,他告訴本台,“大陸從搞‘網格員’開始,大概有四五年,目的就是沙漠化,不讓你們聚集。警察認為,對付五個人有困難,現在就盡量讓你們一個一個的,不要互相聯系。”

    據本台早期報道,基層社區安插的一名網格員要負責監視網格內15-20戶居民,如同中國歷代王朝的甲保連坐制。

    劉沛恩:嚴禁發聲、威脅家人

    3月底,和張海有著相似經歷的劉沛恩在武漢官員的陪同下埋葬了父親的骨灰,官員拍下葬禮照片後離去了,但是這對劉沛恩來說,只是維權之路的開始。

    劉沛恩的父親劉偶清曾任武漢市糧食局書記,今年1月6日依照待遇去協和醫院做一周多的住院體檢,不料出院前一天就開始高燒不退,29日去世,死亡原因是“疑似新冠肺炎”。

    劉沛恩開始在網上發文發視頻討論疫情,並接受《紐約時報》等外媒采訪,說地方官員寸步不離地跟著他領骨灰。湖北官媒《長江日報》也為劉偶清留下一篇新聞,寥寥六十字,“劉偶清系湖北省武漢市人,1961年8月參加工作,186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謝謝你,《紐約時報》。由他們來講述父親的生平和貢獻很悲哀。”劉沛恩寫道。

    他的行為引來全面監控,以及警察和社區的人上門警告他要考慮11歲的女兒的求學和生計。劉沛恩4月9日在美國視頻平台油管公示:

    “我答應了警察一個月不在國內發聲,不接受境外媒體采訪,警察還提到了陳秋實。警察也簽了責任書,看緊我,我也緩和一下,進去了就沒法抗爭了。”

    劉沛恩人在武漢,他深知在國內起訴政府,只會讓自己消失。關於如何有效維權,劉沛恩認為,訴苦賣慘都沒有用,政府早期瞞報信息是最關鍵的突破口,盡管多篇媒體報道和視頻被刪帖,家屬全套保留,都是鐵證。他已經醞釀好下一步計劃,但是暫時無法向公眾曝光。

    一推二嚇三騙,家屬最終放棄維權

    自三月初發起成立“新冠法律顧問團”,旅美公益人士、福特漢姆訪問學者楊占青收到了十多個維權申請。而維穩部門也緊隨其後,目前已有至少兩個家庭因不堪威脅放棄維權。楊占青的表弟也遭受兩次傳喚。

    一位當事人的商業保險只能賠付給確診病人,醫院不肯公布核酸檢測結果,而單位領導逼迫她刪除英文媒體的采訪文章;另一位當事人的父親在隔離酒店被疏於照顧後去世,她在聯絡楊占青後遭到戶籍地派出所的長臂管轄和威脅。

    本台致電微博名為“哭泣的亡魂”的逝者家屬,但是她表示不能接受媒體采訪,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存。

    她在這次疫情中失去了24歲的女兒,並在網上質問, “那些始作俑者、不作為亂作為的市政府官員,竟然沒有一個人被追究……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他們,沒有一個公正的說法,死了的人不會同意,活著的人更不會答應!”

    楊占青說,家屬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政府的打壓,一方面是警察、社區、當事人工作單位的威脅。其次是取證困難,大部分醫院不願提供病例復印。在這種情況下,放棄主動權、忌諱媒體可能會讓維權難上加難:

    “大部分維權者非常被動,把自己孤立起來,很難得到社會關注。他們在群裡很少主動維權,指望著張海往前衝。一聽說張海被警察找,大家比張海還緊張。”

    香港執業大律師、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認為,數據監控升級了恐懼,有十幾個人找楊占青援助已實屬不易:“比起汶川地震那個時代,大家能夠組織團結起來維權。現在打人打得太快了。整個大數據的監控管理能掌握每個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把維權抗爭壓在萌芽狀態。”

    鳥盡弓藏,志願者遭清算

    2020年4月19日起,端點星網站的三名90後志願者被警察拘押,陳玫家人至今未收到被捕通知書,蔡偉及女友分別以“尋釁滋事”、“尋釁滋事與包庇”為由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

    成立於2018年的端點星致力於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備份微信、微博等平台被刪文章。陳玫的哥哥陳堃告訴本台,至今無法確認這個案子是否與端點星有關,也沒有陳玫的下落,朝陽公安局、昌平派出所等機構輪番踢皮球,甚至律師本人也遭三個警察帶著攝像頭上門警告。

    弟弟的消失讓陳堃想起了在汶川地震後獨立調查豆腐渣工程而被判刑五年的譚作人,“到底是什麼人在辦案?政府到底認為哪些事情對它有好處?哪些沒好處?沒法猜。我們不知道政府在按照什麼樣的標准在做。”

    2014年,中國第一家民間教育公益組織立人鄉村圖書館被關停,理事會成員在抗疫標語上寫著“焚而不毀,向死而生”。

    陳堃作為立人大學的最後一屆總干事被監視居住八十多天,期間被吊打和電擊。陳玫也曾是立人大學的學生和志願者,陳堃沒想到弟弟會在六年後經歷自己遭受過的一切。

    “我相信所有志願者在一月底、二月初,不論是分發物資,還是整理信息,沒有人想過自己在做著一件有危險的事情,肯定都不是衝著 ‘我要危害國家安全’去的。到了三、四月,開始被喝茶、傳喚,甚至像我弟弟被抓。這很讓人心寒。” 陳堃發問,“萬一幾年之後,又有一場災難,那個時候如果還有人想做志願者,他還敢不敢做?”

    本台致信多家志願機構是否受到官方壓力,比如“華科NCP”、“A2N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武心援團隊”,截止發稿皆未回復。

    “nCovmemory”項目組是另一個系統收集、保存疫情深度報道的網站,端點星出事之後該網頁也被關閉。他們在回復網友查詢的郵件中說,成員都安好,不必掛懷,“為了規避潛在的風險,我們把網站設置成了私人可見,不再公開。”

    此外還有多家民間組織自發搜集新冠患者和逝者名單,如“jilufeiyan”、“wuhancrisis”、”“新冠病毒:未被記錄的Ta們”。端點星事件後,本台多次聯絡一位身在大陸、參與“wuhancrisis”項目的匿名志願者,未再收到回復,撥打電話則是空號。

    鄒幸彤認為,志願者所累積的信息在民間自由流通,是中共最不能容忍的:“中國政府在用盡一切辦法控制關於疫情的議論,鬥爭的長臂不僅是國內,還要控制國際怎麼理解疫情。它的控制角度是關於疫情的資料、信息,如果民間有它控制不了的人,哪怕僅僅是記錄,也不能容忍。”

    張海於5月4日發布的籌資立碑公告,召來警察變本加厲的騷擾。劉沛恩和張海通話,勸他三思,極有可能會被扣上“非法集資”的帽子然後被捕。

    5月6日,張海在微博宣布,放棄立碑紀念,將捐款一一退回。網友勸慰他,“你試過了。很勇敢。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碑”,“留存一個信念在心底,保護好自己才有實施可能,保護好自己!”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薛小山華盛頓報道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 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0-15 15:30:04
    有 1,280 人按讚

    這是相聲大師吳兆南與魏龍豪於1998年在台北市信義區「新舞臺」公演對口相聲《上台鞠躬》的其中兩段:「口吐蓮花」與「黃鶴樓」。

    魏龍豪(1927年10月30日-1999年3月7日),本名魏貴寬,來台後改名魏甦(一度以藝名魏蘇參與影視工作),生於北平(今北京),是一位著名的相聲演員,無師承。

    魏龍豪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來台後為尋找失散弟弟而以弟弟之名「龍豪」為藝名欲引人注意;爰因其弟為人做保,受保人於軍旅中逃亡,其弟則被拉入軍旅,魏龍豪知悉後已經不及挽救,自此兄弟二人失散,其後於魏龍豪過世前仍無任何消息。

    1949年,魏龍豪隨國軍來台,在裝甲兵康樂大隊擔任戲劇官,主唱京劇。

    1953年,魏龍豪與吳兆南、周志泉、王靜波等人合作相聲,加上演奏京韻大鼓的章翠鳳、評書的孫玉鑫,以「鼓、溜、彩」的形式,在螢河橋畔「納涼晚會」、「樂園書場」、西門町的「蓮園書場」、「紅樓書場」演出。

    1958年,魏龍豪調到國軍陸軍總部陸光康樂大隊演話劇,並應中廣、警廣兩家電臺之邀,表演相聲,深受聽眾的歡迎。

    後來,魏龍豪以藝名魏蘇參與影視演出與配音工作;他曾在台視和中央電影公司當基本演員,也擔任過不少台視當時播出的日本動畫(例如太空突擊隊)的中文配音員,並曾獲第十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1972年)與亞洲影展最佳男演員獎(1973年)。

    魏龍豪雖以演藝工作為職業,但仍不放棄相聲的整理與表演,自1967年起,陸續灌製「相聲集錦」唱片,1975年起則應邀赴台灣各大專院校,為相聲做專題演講,對相聲的推廣不遺餘力,1985年與陳逸安共同獲得教育部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1986年,魏龍豪創立「龍 說唱藝術實驗群」,應台灣省教育廳之邀,在全台巡演《龍鳳呈祥》。

    1992年,獲中國文藝協會「民俗文藝榮譽獎章」。

    1998年,獲國軍新文藝特別貢獻獎。

    1998年,魏龍豪與吳兆南在台北市信義區「新舞臺」演出《吳兆南、魏龍豪,上臺鞠躬》對口相聲,這是他生前最後的公開表演。

    1999年3月7日,魏龍豪因攝護腺癌去世,享壽72歲。他對台灣相聲的影響,至今仍不斷地持續著。

    吳兆南(1926年1月14日-2018年10月14日),生於北平(今北京),本名吳照南,因崇拜章太炎而自號宗炎,來台後,因本名吳照南被戶政人員誤寫為吳兆南,而沿用至今。師承侯寶林的吳兆南是一位國寶級相聲大師,也是「蒙古烤肉」的發明人。

    吳兆南幼年在北京胡同裡成長,十三歲時拜侯海林為師學習京劇。父親吳漢之是銀行經理,曾禁止他學京戲,但由於吳父事務繁忙,故亦無法嚴禁。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經濟系。

    1949年,吳兆南隨國軍來台,輾轉到了台北。

    1951年,吳兆南在台北市螢橋旁販賣烤肉維生,他獨創一種用各種醬汁調味的烤肉,本想以出生地取名「北京烤肉」,但聽起來像匪諜,而叫「北平烤肉」也不適合,最後決定取名「蒙古烤肉」,另外音譯自 barbeque 的「巴比Q」也是他取的。

    1952年,吳兆南應馬繼良在台北創辦的「螢橋樂園書坊」之邀,擔綱「單口相聲」演出,從此開始專攻相聲。當時,他的搭檔除了魏龍豪,還有陳逸安,三人在相聲的無譜時期,共同構思台詞,整理出《口吐蓮花》、《誇講究》、《黃鶴樓》等經典作品。

    吳兆南還曾客串演出電影。1952年,他在李麗華主演的《一隻鳳凰一隻雞》反串媒婆。1974年,他在于占元主演的《師傅出馬》飾演大徒弟。

    默契極佳的吳兆南與魏龍豪所共同演出的對口相聲廣受好評,兩人所錄製的首張相聲唱片,發行於1968年,其後又有《相聲集錦》、《相聲選粹》、《相聲補軼》等相聲作品,兩人搭檔說相聲長達四十餘年。

    1960年代中,吳兆南為了生活曾赴香港唱京戲,唱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新戲《望江亭》。雖有朋友事先警告:「唱了那個戲。就回不來啦!」吳兆南仍自認不是個「角色」,就算唱了敏感戲碼,應該無所謂,結果從香港回到台灣後,立刻被警備總司令部盯梢兩個月,被強扣上的「思想左傾」罪名一直如影隨形。

    1969年,吳兆南計畫帶隊赴美國公演,卻無法出國,幸好當時有十幾位朋友幫忙拉關係、聯名作保,才抹去他頭上的紅印記,讓他首度踏上舊金山的土地。

    1973年,吳兆南舉家移居美國,但仍活躍於相聲舞台上。

    在個人深造與藝術傳承上,吳兆南於1982年4月27日在香港拜中國大陸相聲大師侯寶林為師(本次為第二次拜師。首次因侯寶林顧忌拜師為四舊儀式,恐遭他人舉報而拒絕,並非不願收吳兆南為徒),以求深造。

    1992年,獲頒教育部第八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多次返台演出。

    1999年3月7日,合作超過四十年的摯友魏龍豪因攝護腺癌病逝。對此,吳兆南表示「我如一葉孤舟、失弓之箭」以表達無人能再與其搭檔表演的酸苦。

    1999年6月,吳兆南在美國洛杉磯收江南為徒,同年又在台灣收侯冠群、郎祖筠、劉增鍇、劉爾金、樊光耀為徒。

    2000年,吳兆南在紐約獲頒「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及「第九屆終身藝術成就獎」。

    2001年,吳兆南領弟子創立「吳兆南相聲劇藝社」,繼續在海內外推廣相聲藝術,連年展演。

    2004年,吳兆南逢八十大壽,特率眾弟子演出《吳室聲寶》,再次引起轟動。

    2009年,吳兆南在第20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獲頒特別貢獻獎時,表示:「年輕時說相聲為了活著,爾後活著為了說相聲。」

    2011年,行政院文建會公布民國100年度「人間國寶」名單,共有7項8人獲選,吳兆南在相聲類獲選。當時,吳兆南於凌晨接到電話通知時,想到可以共享殊榮的妻子不在了,想著想著就哭了出來;天亮之後,他馬上趕到妻子的墓園,向她報告這個喜訊。

    可惜的是,吳兆南在搭檔魏龍豪逝去後,一直沒有同等輩分或年紀相仿的相聲演員可與其搭檔演出,使得他的許多段子如同半殘一般,無法進行表演。

    近年,吳兆南與中國的國家一級演員魏文亮共同出版的「相聲高峰會」專輯,算是 他的最新作品。

    美西時間2018年10月14日凌晨1時30分(台灣時間為下午4時30分),吳兆南因多重器官衰竭,在洛杉磯聖迪瑪斯寓所中安詳辭世,享耆壽93歲。

    如今,魏龍豪與吳兆南這對相聲界的最佳拍檔,或許已在天上重逢,再度並肩上台鞠躬,表演著他們一生熱愛的相聲。

  • 香港公開大學改名名單 在 Jackz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11 12:59:20

    【都大大大】
    ?香港公開大學(OUHK)正式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連#印度F4 都要跳返part舞賀一賀佢??。
    #香港都會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 #HKMU #OUHK
    #原來仲有個初選名單 #第43個建議我覺得不錯

    後傳:《??印度F4在都大玩泥巴?》
    https://youtu.be/CFa5lHqIONk

    你咩U架?我讀MU。?
    「請問你哪間大學畢業?」
    「都會。」
    「甚麼都會?」
    「對,甚麼都會。」

    Reference:
    印度F4嘉年華?
    https://youtu.be/MSL1pzJ2tRY
    Daler Mehndi - Tunak Tunak Tun Video
    https://youtu.be/vTIIMJ9tUc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