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人開大陸銀行戶口2021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人開大陸銀行戶口2021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人開大陸銀行戶口2021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人開大陸銀行戶口2021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黃偉民易經講堂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下午4:00pm 現場直播: 美國放棄阿富汗,塔利班在天津得到王毅祝福,揮軍直搗喀布爾,天下大亂。 闖王入京,崇禎自縊,但李自成沒有坐天下。 山賊流寇,有覆滅一朝之能,卻無濟世救民之策,大家只能等待不可預計的變數。 明末,有吳三桂,衝冠一怒,長白山...

  • 香港人開大陸銀行戶口2021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4 00:01:20
    有 141 人按讚

    黃偉民易經講堂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下午4:00pm
    現場直播:

    美國放棄阿富汗,塔利班在天津得到王毅祝福,揮軍直搗喀布爾,天下大亂。

    闖王入京,崇禎自縊,但李自成沒有坐天下。

    山賊流寇,有覆滅一朝之能,卻無濟世救民之策,大家只能等待不可預計的變數。

    明末,有吳三桂,衝冠一怒,長白山下的滿人,孤兒寡婦入關……直到八國聯軍,慈禧帶著光緒,也是孤兒寡婦的出關到西安。

    這樣的來,這樣的去;如是因,如是果。

    北京,急不及待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案取消塔利班是恐怖主義團體的議案時,五大常任理事國,中英美法俄,第一個跳出來,使用否決權的,不是西方的美國、英國、法國,竟然是俄羅斯。

    普京否決了中共的提案,同時,暗示會讓塔吉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中亞三國,支持阿富汗北方軍閥,殺回喀布爾。

    印度亦即跳出來,宣布永不承認塔利班政權。

    其他的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埃及,都虎視眈眈。

    亂局已成,中、美、俄,三大勢力,在這裡鬥智鬥力。

    北京意識到,戰狼外交,根本不是外交,在國際社會,其實無朋友。

    阿富汗這個燙手山芋,接又不是,不接又不是。

    大陸後欄著火,掀動疆獨,始終寢食難安。

    上星期的人大常委會,在北京審議香港的《反外國制裁法》放在《基本法》附件三的議案。

    事前殺氣騰騰,由林鄭帶頭,一眾鄭若驊、陳茂波等騎呢怪,大聲指出,反制裁法的重要,以眼還眼,不能永遠處於捱打狀態云云。

    一眾打手傳媒,又解釋這法例的利害,如現在美國制裁香港官員,銀行要這些官員取消戶口,香港有了這條《反制裁法》便可使用其中第四條,「直接或間接實施岐視性限制措施的組織」,將之列入反制清單,香港特區政府,可以將銀行負責人驅逐出境,並且扣押這些銀行在香港的資產。

    個人上,包括被制裁者的配偶及直系親屬;組織上,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及營運者。

    利害了,一眾問責高官和建制菁英都興奮莫名。

    誰知,罕有地,在星期五(20日)北京叫停這條《反外國制裁法》列入《基本法》內。

    做法詭異!

    開會前大鑼大鼓的宣傳這招的利害,林鄭一眾官員又爭相表態,告訴市民這條法案的重要性。傳媒打手又呼前喝後的解釋,愛國愛港市民,買定花生,等睇美國佬出醜。

    誰知,人大常委說:
    許多細節尚待進一步斟酌。

    本來大聲支持立法的一眾高官,又出來大聲支持人大常委今次的叫停喎!

    外交內困,瘟疫洪澇,民不聊生,北京權力底氣出了問題。季孫之憂,始終在蕭牆之內。

    民不聊生,最好還是攞出老祖宗的立國絕技:
    殺土豪,分田地。

    香港的財閥地霸,在中港融合的前提下,不是買包花生看熱鬧,就可保健康愉快吧!

    共產主義實踐了一百年,歷史上證明它可以有效地很快均貧,從來無出現過均富。

    一般香港人苦了三十年,到親共攞著數的財閥開始不安了。

    困局,人人都在困局之中,有條件的,無條件的,人人一樣,無人可以倖免。

    今日下午4:00pm, 在這裡,和YouTube, 和大家見面。

  • 香港人開大陸銀行戶口2021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5 20:44:12
    有 913 人按讚

    【國際滑「鐵」盧】港鐵海外投資連番觸礁實錄 #永續港鐵霸權 #7月專研

    港鐵公佈2021年中期業績,當中除了顯示一如以往的發展地產業務龐大紅利外,海外投資業務的財政狀況亦十分值得關注,正反映出港鐵投資核心逐漸傾向海外,愈來愈偏移以香港為本位的發展實況。

    港鐵自2009年開始運用多年來從香港所得的巨利,向海外市場拓展進軍。然而,檢視十多年來財務報告,可發現回饋香港的「盈利」卻只有蠅頭小利,這間自稱「國際級鐵路公司」在本地已經建立霸權壟斷,但極少提及海外投資策略原來連番觸礁? 一直引而自豪的鐵路加物業模式究竟是一套「完美方程式」,還是一場「國際滑鐵盧」?

    ▌海外投資「窮忙」

    港鐵由2009年起,先後在澳洲、英國、瑞典、中國等地發展及營運多項鐵路項目,由2010至2020年十年間,大型海外鐵路項目數量由2個變成12個。而最新2021中期業績公佈顯示,港鐵將於2021年12月接管瑞典Mä lartå g的營運服務,顯示未來將會開拓更多海外業務。翻查近年港鐵年報:

    —2020年海外業務總收入:214億

    —2020年海外投資盈利:4.76億 (利潤率只有約2.2%)

    港鐵於2020年海外業務總收入超過本地票務收入成為港鐵最大收入來源。然而,當扣除開支成本後,海外投資盈利非常微薄,雖然相對香港業務過去兩年虧損為佳,但仍可明顯見到港鐵一直在「窮忙」。如果從應佔利潤分析,剔除包括物業業務的票務的收入的內地及澳門業務,海外業務營業額佔絕對大多數,達195.92億元,但應佔利潤只有5,700萬,利潤率僅有0.3%。

    可見走出國門的港鐵,利潤確實非常可憐,當中依靠墨爾本鐵路項目佔收入最多。而不少項目每年大多只賺幾千萬。而英國西南鐵路項目(South Western Railway)更「損手爛腳」,在2019年要港鐵額外撥備港元4.3億【註一】,連港鐵自己在當年年報亦表示英國及瑞典鐵路表現欠佳。

    在「窮忙」財政數字背後,反映的是港鐵不斷「輸出」香港人才、技術及資源的實況。近十年港鐵年報顯示【註二】:

    —員工薪酬總額中海外業務開支

    2015年:50億

    2020年:92.6億

    —海外員工人數

    2015年:8,157個

    2020年:16,921個

    —海外業務資產

    2010年:87.79億

    2020年:332.35億

    除了海外員工已佔現時港鐵全部員工近49%外,根據立法會就港鐵公司鐵路業務質詢,顯示港鐵公司於2016年會調動近80名專職支援香港以外鐵路業務的員工,而到2020年已經上升近200名,當中更會調動本地管理及技術員工至不同鐵路城市「輸出」技術,明顯見到港鐵有發展比重愈來愈偏向海外的傾向。

    然而,港鐵海外業務亦由於當地的工程延誤、當地基建配套持有人以及疫情影響,而遇到不少阻礙;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通勤鐵路(Stockholm commuter rail)於18年因當地基建配套問題,就準時度與顧客滿意度承擔重大罰款【註三】;各地項目亦曾出現大大小小的罷工。(已更正此段落關於港鐵海外營動的內容)

    隨著港鐵海外投資數字日益飆升,特區政府往往解釋指,港鐵會為海內外的投資額定下風險管理指標。然而,問題在於,明明政府作為最大股東的港鐵,港鐵利用本地業務的盈利去不斷投資這些「冇肉食」的海外項目,也不善用解決本地鐵路營動時所帶來的各種超支延誤加價等民生問題,這是否合乎港鐵以香港為本的定位?當本港業務是由香港市民、公帑補貼與政策傾斜支撐而成,此舉是否有違公共基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本意呢?亦是現時市民對港鐵海外財政運用原則的一大質疑。

    ▌完美方程式的「觸礁」

    「完美方程式」鐵路加物業發展模式一直是港鐵引以為傲的投資策略,2017年時任港鐵主席馬時亨多次接受訪問稱,港鐵本地鐡路「開一條蝕一條」,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鐵路加物業」的完美方程式推銷至海外,「聲稱」會將盈利回饋香港【註四】,嘗試合理化港鐵近年積極開辦海外新鐵路的原因。

    2017年港鐵大肆宣傳港鐵鐵路加物業模式進軍海外,連享負盛名的麥健時公司(McKinsey & Company)亦要為其在官網上放上一篇 ”Hong Kong’s successful self-financing formula” 來歌頌【註五】。而其中最受矚目正是港鐵聯合其他外國發展商入圍參與競投成為倫敦尤斯頓車站重建發展項目(項目地盤面積約22公頃)。然而,翻查現時倫敦尤斯頓車站(Euston railway station)重建的項目進度,原來項目早於2019年由澳洲聯實集團(Lendlease Group)中標【註六】,怪不得港鐵沒有公佈後續消息。

    港鐵雖一直嘗試向各政府推銷其「賺錢大計」,卻處處碰壁。除了英國外,港鐵的地產方程式在瑞典亦面臨同樣的挑戰。2017年港鐵同時入圍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市Upplands Vasby 其中一個市郊鐵路車站附近的重建項目。當時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有報章標題亦提及當地專家表示非常喜歡其規劃理念,但時任斯德哥爾摩市議員則表示當地不需中國國有的商鋪,並表明沒興趣向港鐵出售土地【註七】。而時至今日,港鐵仍未見有公佈項目的最新進展消息。另一篇瑞典日報的報導標題亦有提及瑞典國防委員會主席Pål Jonson 希望在外國公司在營運鐵路前要先進行安全審查【註八】。瑞典政府是否會將項目交予港鐵,或需要因應當地的政經考量。可見,所謂「完美方程式」其實不一定通行於國際,當遇上複雜的地緣政治時,就更加寸步難行。

    ▌未竟北上之路

    港鐵國際間推銷「完美方程式」處處碰壁,而中國市場則成為其中一個重要依靠。根據最新2021年港鐵中期業績公佈,港鐵今年3月在中國杭州取得杭州西站南側的建設用地使用權。除此之外,現時亦在北京、深圳及天津擁有地鐵周邊物業的經營權,算是港鐵多年靠攏中國市場的「成果」。

    港鐵多年中國投資多個鐵路項目,足跡遍及深圳丶北京丶杭州,某些項目更在兩鐡合併前已經簽署協議。然而,單單中國就概括多達5個城市的鐡路項目,包括北京(4號線、大興線、14號線、16號線、17號線)、深圳(4號線及北延線)、杭州(1號線及下沙延伸段、5號線)、澳門(輕軌氹仔線),各大城市業務總和只佔2020年總海外業務收入約8.5%,佔收入比例則只有約4%。同時,港鐵亦擔任「廉價勞工」不斷輸出技術、人手及資金,換取地方政府的合作機會。早於2017年港鐵在杭州籌備建港鐵學院,輸出鐵路人才返大陸或到一帶一路。此外,北上為配合大灣區發展,港鐵更在2018年順德區陳村站毗鄰綜合物業發展項目【註九】,負責「冇肉食」的顧問技術支援。

    即使成功取得上蓋鐵路項目,港鐵在中國要面對的問題仍然很多,發展進程似乎也不太順利。如深圳龍勝站上蓋物業項目「天頌」,作為首個港鐵獨資開發的地產項目,港鐵亦包攬發展商的角色。這有別於叫特區政府送地、交由發展商開發,坐定定等收錢的慣常「二房東」模式。然而,天頌由興建到售銷卻引發一系列工程問題,例如停車場未開放已經出現發霉和積水,住宅內的客廳更是天花板高低不平,地板存在不同空鼓等等【註十】,而有報道亦指天頌地產項目的售樓疑涉貪污問題,港鐵三高層遭解僱【註十一】。至於天津的項目,根據去年年報指出,指由於建造地庫時需進行額外鐵路安全保障工程,北運河站商場發展項目的完工日期已延至2024年,距2017年獲得項目至今已蹉跎7年【註十二】。可見,港鐵北上之路仍非一帆風順,尤其面對現時內房國鐵競爭、中港土地制度差異等挑戰。

    可見,相比起港鐵在香港營運上受到政府送上蓋可以保持壟斷霸權,到海外就「見光死」。即使港鐵不斷在海外投入大量技術、資金及人力資源,但每年的利潤仍然少得可鄰。而箇中原因相信跟港鐵海外「鐵路加物業」模式失效息息相關。當港鐵在海外失去政府送上蓋物業發展權的政策庇護,「完美方程式」的鍊金術就會失效,更顯所謂「國際級典範」的港鐵發展模式少有人提及脆弱的一面。

    參考資料:
    【註一】HK01:港鐵就英國業務 撥備4.3億元 https://bit.ly/2VVPocm

    【註二】港鐵2011年至2020年財務統計數字:https://bit.ly/2Uc9sX8

    【註三】港鐵2018年年報:https://bit.ly/3jVfKn7

    【註四】明報﹕港市場飽和 新線「開一條蝕一條」 港鐵「走出去」 海外盈利回饋本港
    https://bit.ly/3CJOfoR

    【註五】Mckinsey&Company:The ‘Rail plus Property’ model: Hong Kong’s successful self-financing formula. https://mck.co/3yJB3y2

    【註六】 Lendlease Wins $7bn London Euston Project (26 February, 2018). https://bit.ly/3CIPncs

    【註七】瑞典日報(18 Augest, 2018). Stockholm behöver inte statliga kinesiska butiker” https://www.svd.se/stockholm-behover-inte-statliga-kinesiska-butiker/om/mtr

    【註八】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 (20 February, 2020). T-banedriften: ”Vi måste vara ytterst försiktiga” https://www.svd.se/t-banedriften-vi-maste-vara-ytterst-forsiktiga

    【註九】港鐵2018年年報:https://bit.ly/3jVfKn7

    【註十】【曝光】港鐵天頌交樓遭遇“質量門”,“港式服務”哪去了?https://www.gushiciku.cn/dc_hk/101065990

    【註十一】立場新聞:傳港鐵一負責內地事務高層捲貪污調查 被即時解僱 https://bit.ly/37CdOdp

    【註十二】港鐵2020年年報:https://bit.ly/3jOws7s

    港鐵霸權專研系列全部成果一覽:https://liber-research.com/features/07_2021/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港鐵霸權專研系列: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香港人開大陸銀行戶口2021 在 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09 10:28:05
    有 43 人按讚

    近半年無寫長文,這一篇極長,無幾何。想講多幾句感想,半年來我的youtube頻道算係成功,而寫文不在報刊無稿費動力低而且遠比鳩up罵人用腦。但帶點學術似本文寫時有使命感一切不應計較,智識的價值不能次次用$衡量的。

    【本土新聞首發】拜登新政會重新強調「人權外交」——美國外交的理想與現實主義(文:王岸然)

      拜登也許是美國近代最低調當選並低調上場的總統;但不一定代表他會弱勢及無所作為。不要忘記,他也是從政經驗極為豐富(五十年)、年紀最大、得票歷來最高的總統,他能從極為強勢的川普手中奪得政權,得到美國deep state之助是必然的,但他個人極有政治手段及謀畧,相信也是不用置疑的。

    中共更難滿足拜登的人權要求

      中共的一些代言人如翟東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一時得意忘形,爆出中共在拜登新政府中朋友多,但急急被刪發言,中共是否真的很有把握與拜登打好交道,回復中美友好?中共在香港問題上突然強推關押黎智英及強扣十二港人,皆有測試拜登人權立場的作用。拜登的對應是全無反應,一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中共應心中有數,若不能滿足拜登及民主黨所偏好的人權外交,拜登並不比川普容易應付。畢竟,貿易戰只是金錢的問題,人權涉及中共政權的穩定性,中共更難滿足拜登的要求。明乎此,多關押些港人當人質或籌碼,就不必太驚訝了。

      美國在關乎全球戰畧及美國利益的策畧上,通常都有兩黨共識,只是具體運作的戰術層面上不同,手法也因總統的個人風格有異。在印太及亞太外交方面,保護台灣及支援香港人爭民主人權是基本國策,都有兩黨近乎一致通過的多條法案作為依據。美台關係深遠很多,空前友好只是近幾年民進黨當政選擇了更親美,並非川普更親台,所以台人對美換了總統並不恐慌;倒是港人在一羣新近冒起的KOL所吹噓帶引之下,過度崇拜川普之餘,將拜登打成親中媚共的美國總統。面對川普將要下台的現實,恐怕無法適度調較偏差的立場,在不轉軚刺激粉絲的情況下論政下去。

    黎智英犯了中共大忌

      只是中共表現得遠比這羣川迷啦啦隊式的KOL冷靜;泛民主流包括身在海外、要打國際線的亦然。只是美國大選前的個多月,當時樣樣支持川普的黎智英及他的親信Mark Simon不惜以行動介入美國選舉。Mark Simon用錢收買一名商學院學者撰寫「專業」分析報告,指拜登父子與中共有商業交易。幾星期後的十一月尾,黎智英不顧一般川粉尚迷信於川普必勝的迷思之中,公開在《紐時》記者紀思道Kristof的Twitter對談之中,呼籲「下任」總統與中共恢復對話的前提,是要中共改善香港、西藏及新疆的人權。這是犯了中共的大忌中之大忌,新近發生的事情,也不用再介紹了。

      正如前述,美國的對華政策的主調若回復「人權外交」,中共要加以有效對應,可說比打貿易戰更困難。因為除了退讓之外,根本就是無牌可打。貿易戰尚可反加對方關稅及不買產品,科技戰不如人可以偷,人權問題只能發表報告數臭美方,那純是大內宣而已,難道可以為美國人提供政治庇護作為反制?

      美國的「人權外交」政策有深遠的美國精神及美國文化中的理想主義作依據,一般美國人,對於美國的價值及民主理念推廣到全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責任,並非所謂干預別國內政。這類精神從立國以來就存在,深植在一般美國人的文化及信念之中。美國人傳統上有一特有的意識American Exceptionalism(美國特殊論,亦稱例外論),這個精神將不同種族來源的民眾團結在同一美利堅合眾國的土地之上,非常成功與特別,理應推廣到全世界,這是上帝給美國人的責任。

      美國精神源自歐洲大陸的浪漫主義,只是歐洲人將理想浪漫主義與現實的政治分開,美國人自大國崛起的二十世紀初就將二者融合並存於政治之中,解放黑奴與五○年代的平權運動就是這類追求平等人權價值在內政中的體現,也是美國甘願支持政府捲入兩次世界大戰及在戰後充當世界警察的根由。政客都是現實的,國際政治更重視自己國家的利益優先,但外交從來也只屬內政的延伸,是美國強大的民意令到人權外交成為美國外交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反對黨及總統候選人攻擊現任政府的慣常武器,十分有效。

    拜登有大量人權牌可打

      拜登沒有攻擊川普的外交不重視人權,因為川普對中共的態度已經十分強悍,支持港台及疆藏的人權也有足夠的聲音,但一句‘Black Live Matters’正是針對川普不重視人權而得到可觀的選舉效果。大家以為中美的貿易戰牌已經被川普打盡、打過頭的情況下,拜登會放棄尚有大量空間的人權牌嗎?

      川普十分強調美國優先,這是美國文化重視現實主義的一面,但也有「美國特殊論」作為論述的依據;這依據並非簡單的自私自利,而是美國強大然後才可以在外交上推動理想主義。外交講實力,這也不是錯的,自然也不是與人權外交矛盾的,只是優先主次的問題。傳統上,民主黨更重視人權在外交上的作用。這國策是卡特總統在一九七七年所制定,並有一定法規條文,但諷刺的是在他任期後兩年因人權外交而失去伊朗及尼多拉瓜兩個盟友而備受攻擊,政策名存實亡。

      列根的共和黨及他本人都是實用主義者,並不熱心於將人權列為援助盟友的條件,但在民意及國會的強大壓力下,他重拾人權作為外交的標準,在他主政的八○年代,反而有大量本來專制獨裁的美國盟友成功陸續轉型為民主政體,包括菲律賓、南非、台灣及南韓。從此美國兩黨不分朝野,都絕不接受因外交的需要而漠視別國輕視人權,中國是少有的例外,也是意外。近年美國的政界及智庫都已經承認熊貓派(Panda Huggers)的對華路線是一項明顯錯誤的政策。拜登從無不同的論述,他的民主黨在內政上更是以攻擊川普忽視人權、歧視少數民族作為主調。

    美方醒覺了熊貓派的錯判

      所謂熊貓派是自基辛格開始,認為協助中國發展經濟令到中產階級興起,中國便會走向自由民主。更大的誤判是認為共產黨內並存着開明的鴿派與強硬的鷹派,美國幫助中國走向富強之後,鴿派抬頭就有民主改革。由政客到情報工作者到智庫的研究員都一度以為鄧小平、江澤民及胡錦濤都是鴿派,都有推動民主的心。當然,習近平當權後的表現令到美國朝野各派都醒覺發現四十年來犯了基本的錯判,中共從來只有鷹派沒有鴿派。香港人大概從來明白中共只有鷹派及更鷹派的特點。江澤民鎮壓法輪功與胡錦濤在西藏鎮壓藏民,都沒有手軟過。

      共和黨接替列根當政的老布殊並不具有人權責任感。面對天安門事件及冷戰結束的大好時機,他並無推廣人權,反而發動波斯灣戰爭,入侵巴拿馬。他沒有對北京政府在天安門的暴行加以強力制裁,是克林頓強力批評的重點,戰爭的勝利並不能為他帶來連任。

      克林頓身處冷戰之後,他的外交政策明顯是重回人權外交的基調,他將促進民主與促進人權結合起來。克林頓一度貸款援助前蘇聯各國以支持這些國家發展民主,成效明顯。援助本來包括俄國,但一九九三年俄國在波黑危機中支持塞爾維亞獨裁者,一九九五年向伊朗出售核反應爐,一九九四年葉利欽武力鎮壓車臣的獨立運動,令美國及克林頓政府不信俄國會發展民主、重視人權,近年俄國侵佔克里米亞,又懷疑曾介入美國上次總統選舉,都令美國特別是民主黨人深感俄人不能信任,並不願意用當年幫助中國發展經濟的政策幫助俄國。

    中共急推《國安法》是為防範拜登政府

      若以為奧巴馬與拜登的八年,無所作為、只是當好人政府,這全是錯覺。希拉莉曾形容共和黨的外交靠的是銳實力,小布殊反恐戰及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用的是軍事力量的銳實力;而民主黨的外交是人權民主的軟實力。以二○一一年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為代表,前後發生在多個國家的非暴力革命或社會改革運動,都發生在與前蘇聯友好或在其勢力範圍內的國家,背後都有美國支持的影子。中共及俄羅斯都認為這些「顏色革命」是美國借人權之名分裂、煽動、顛覆別國,干預別國內政的結果。當中包括了香港的「雨傘革命」。

      寫到這裏大家應明白中共急推《國安法》最需要防範的,其實不是川普政府貿易戰為主的銳實力外交,而是拜登會重回人權外交路線所帶來的挑戰。面對川普去、拜登來的新局面,香港反對派面對的並不是悲觀或樂觀,而是如何在大國的博奕中尋找自己應屬的位置,為香港人尋找最大的利益、更好的前景。

    (小標題由編輯訂)

    ▋文章網址: https://www.localpresshk.com/2021/01/the-biden-era/

    ▋離地觀點橫行 香港要有《本土新聞》
    ▋訂閱方法 Subscribe Local Press
    Paypal: http://goo.gl/jfXV26
    或:東亞銀行戶口 015-254-68-00092-8 (Local Press Ltd)

    ▋本土新聞 Local Press
    @ 主頁 homepage:
    http://www.localpresshk.com
    @ telegram:
    https://web.telegram.org/#/im?p=@localpresshk
    @ 推特 twitter:
    https://twitter.com/localpress2014

    ▋協助打擊內容農場,舉報「假」本土新聞,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presshk/posts/238143747207272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