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人權監察成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人權監察成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人權監察成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人權監察成員產品中有8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Initium Media 端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晚報:台經貿談判辦指若中國率先參加CPTPP,台灣申請將面臨風險】https://bit.ly/3hXFO0o 工作一天後,看看今天不能錯過的新聞: 1. 台灣行政院昨日(22日)公佈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今早召開記者會說...

香港人權監察成員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01:49:14

1月19日新聞概要📃 ——————————————————— 【劉頴匡稱至少15萬人參加遮打花園的集會】 民間集會團隊發言人劉頴匡表示,至少有15萬人參加遮打花園的集會,如果警方並非無理腰斬集會,人數將會有更多。 . 【劉頴匡會見傳媒後被警員帶走 據悉涉煽動群眾情緒】 「民間集會團隊」發言人劉頴匡傍...

香港人權監察成員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09:14:50

11月26日新聞概要📃 ——————————————————— 【新任區議員首促港鐵交代8.31】 有新當選區議員認為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包括督促港鐵進一步公開太子站8.31當晚閉路電視片段,及成立工作小組長期監察警方濫暴行為。 . 【公民黨聘請「手足」 包括議助及項目臨時工 已被捕檢控定罪不拘】 公...

香港人權監察成員 在 Charles Mo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01:00:54

【在 #柏林 會見 #德國國會議員】 星期四馬不停蹄除了探訪兩家德國智庫和參與一個午餐論壇外,最重要是與多位德國國會議員會面,向他們解說香港的最新狀況,回答了他們大量問題。他們來自德國國會兩個委員會,包括德中議會友誼小組(German-China Parliamentray Friendship ...

  • 香港人權監察成員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3 19:30:24
    有 44 人按讚

    【晚報:台經貿談判辦指若中國率先參加CPTPP,台灣申請將面臨風險】https://bit.ly/3hXFO0o

    工作一天後,看看今天不能錯過的新聞:

    1. 台灣行政院昨日(22日)公佈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今早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他提到若中國率先加入 CPTPP,對台灣申請加入會構成風險,但強調台灣提出申請完全是基於自身利益,跟任何他國目的無關。

    -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對台灣申請加入 CPTPP 表示歡迎,日方將基於戰略觀點、民眾意向來回應台灣的申請。

    2. 《星島日報》昨日(22日)刊登對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專訪,鄧炳強警告港人在「雙十節」當天切勿意圖做出、或者鼓勵或煽動他人做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行為。其中,他質疑如果沒有分裂中國的意圖,為何要慶祝「雙十節」。

    3. 香港民主黨將於下週日(26日)召開會員大會,決定是否參與年底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創黨成員李華明認為,假如民主黨決定不參選,便應該自行解散。

    4. Hermitage 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布勞德(Bill Browder)在社交網站披露,他和其他支持利用《馬格尼茨基人權法》制裁香港官員的人士,早前接獲英國政府的警示,提醒他們避免前往跟香港簽有引渡條約的國家,原因是他捲入《港區國安法》相關案件,可能會被引渡到香港或中國受審。

    5. 美國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引述消息指,美國國務院正計劃增加20至30名「中國觀察員」,以追蹤中國政府在全球主要國家的動向,另外考慮增派人手監察中方在獲取新興技術、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行動。

    ============================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早晚報 #早報 #晚報

  • 香港人權監察成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6 15:10:27
    有 99 人按讚

    【齊上齊落的謊言】

    繼《毒蘋果》停刊,教協自行解散了斷,另一個負責號召亂港行動的「發電機」----民間人權陣線也要倒下來。

    在香港播毒十九年、曾連續十多年籌辦七一大型遊行集會的民間人權陣線(民陣),日前終於宣布解散決。餘下約160萬元的資產,會指示資產託管團體捐給合適的團體。相信很多人也等了這一天很久了,但想草草解散去逃離刑責,是卜否又那麼容易?

    民陣在聲明指出,一直以合法、和平、理性及非暴力的原則籌辦大型遊行集會。更指責政府近年不斷以疫情為由拒批遊行申請,令各成員團體遭受打壓。還說召集人陳皓桓已因多宗案件身陷囹圄,秘書處已無法維持運作,而在沒有成員參與來屆秘書處的情況下,才無奈宣佈解散。

    於聲明末段,自吹自擂一番後,又假惺惺的說:「雖然民陣今天不再存在,但我們相信,不同團體仍然會繼續堅守理念,毋忘初衷,撐住公民社會!香港人,加油!人在,希望在!」。

    看到這句不禁笑了,那些政棍亂黨往往叫別人「堅守」,但自己卻「走佬」,講一套做一套的欺騙市民。當初大攪顏色革命,什麼「齊上齊落」,引誘大家出來「違法」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到要承擔後果之時,卻一個個的遠走外地逃避刑責、一班班的想洗底甚至解散。最醒目的,可說是「老薑」陳方安生!在國安法落實前一天宣布退出所有政治活動去自保。還有些非常高調的政客、團體、議員、名人⋯即時割便割;走便走。可憐一班誤信所謂「手足」的年輕人,信錯什麼「違法達義」的歪理結果令自己身陷牢獄。這班落難人士今天見到當初說好齊上齊落的手足一個個地逃跑、甚至「篤灰」自保,究竟會否醒覺?

    你看周庭出獄後即時封口消失,從沒有想過會「坐監」的她,相信若給她重新選擇多次,一定不會再走抗爭這條路吧。常投訴被「趕盡殺絕」的,似乎完全不明白犯法是要付出代價這道理。難度連環殺人犯說金盤洗手歸隱,執法者便不應該去拘捕他把他繩之於法?請問這是什麼歪理?

    自2002年自我宣告「成立」以來,「民陣」幾乎集攏了所有香港反對派團體。其組織者慣常打着「和理非」、「爭取民主」旗號去興風作浪、肆意亂港,由始至終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中亂港大平台。說一直以合法、和平、理性及非暴力的原則籌辦大型遊行集會,但其實每次暴亂都是民陣的集會後衍生出來。他們用「合法和平」的幌子,來掩飾包庇罪犯的行為。若不是黑暴期間民陣每個星期攪集會遊行,會有那麼多非法暴力事件延續嗎?若當初6月14日特首宣告暫緩逃犯條例,但民陣卻執着堅持繼續6月16日的大遊行去爭取無理的五大訴求、執着字眼「暫緩」不是「撤回」去見好就收的話,風波不是已經平息嗎?若當年不是他們大力抹黑阻止「23條」,今天又那有比它更強的「國安法」空降?民陣對香港多年來的禍害,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數盡。

    民陣亦被指涉嫌違反《社團條例》,在民陣聲明發出不到兩小時後,警方亦發聲明回應,指今年4月要求民陣提交其成員、活動及資金等資料,但民陣未有依時提交,警方正積極跟進該組織違反《社團條例》的罪行。警方又指,民陣自2002年成立以來,不曾註冊為公司或社團,「是一個不合法地運作的組織」。警方並重申,會繼續追究任何組織或人士有否違反國安法及其他香港法例,不會因組織解散或成員辭職而受影響。而民陣一直用「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甚至可能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

    看著宣揚「黃毒」的「蘋果」、「教協」、「民陣」、「反對派政黨」等團體,紛紛變成驚弓之鳥。說自已給打壓,扮受傷去博同情為棄船自保找藉口。真是信你一成雙目失明!還叫大家「堅守」和「勿忘初衷」的真是難聽過粗口吧!

    朱庭萱

    蘋果假新聞及毒新聞監察組

  • 香港人權監察成員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7 20:42:33
    有 1,594 人按讚

    [垃圾埇裡的風波]

    繼《鏗鏘集》「7.21誰主真相」紀錄片在西九龍法院播放後,又一套香港電台製作於法院裡被重溫。不同的是,此節目已經從公眾領域刪除了,互聯網再也找不到其官方紀錄。

    「得得突突得得突突_嗲打得!」《頭條新聞》那熟悉的片頭音樂,在高等法院7庭響起來。卡通動畫片頭,男扮女裝的太后,太監小豪子等耳熟能詳的角色,闊別港人近一年,忽然重現法院。律師團隊成員,聽席的記者,還有申請司法覆核的港台工會成員及記協會席,一起重溫了這集爭議性的節目。

    「無品芝麻官」這個環節名稱出現後,當看到王宗堯日本怪醫扮相,曾志豪戲弄太后,旁聽席的記者忍不住噗哧地笑了出來。法官周家明一直保持poker face,戴着黑色眼鏡的他,頂多雙眼瞇成一線。

    節目於去年2月出街,正值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公立醫護工潮的時候。新聞片段播出了醫護新工會余慧明哭訴的畫面,議員陳淑莊在立法會控訴政府封關太慢的片段。

    不過一年半,立法會泛民議員全消失;余慧明以國安法在獄中不准保釋;王宗堯身負暴動罪不可參與港台製作。三個月前,廣播處長由梁家榮變成李百全,港台管理手法極速變化,如骨牌效應,節目被抽起,記者被離職。

    港台的「變革」發生得太快,今日回望,一年半前關於《頭條新聞》某一集被通訊事務管理局裁定內容侮辱警方一事,相對來說,好像又變成陳年小事。然而回帶到年多前,港台工會及記者協會決定就通訊局決定進行司法覆核,司法程序漫長,去年決定去馬,回頭已是百年身,今天開審,港台的狀況面目全非。

    法庭上,回顧了《頭條新聞》的歷史。它生於多事的1989年的春天,節目一直延續至去年中停播。和八九六四晚會一樣,經歷了卅餘個年頭,它終於迎來了可能未能延續的命運。港台於去年六月停播《頭條新聞》後,沒有表示會在可見將來重新製作。

    曾被批評為「陰陽怪氣」的《頭條新聞》,挺過了回歸,在2000年電台Phone-in節目主持人引爆爭議後又受影響。那時出現了幾個風格強烈的電台主持,有人質疑Phone-in算不算是新聞或時事節目,為回應這個關注,於是港台裡又衍生了「個人意見節目」此類別。

    《頭條新聞》嘻笑怒罵,自成一格,有傳播學者強調它應獨立歸類為Satire諷刺時弊節目,然而多年來於港台又「寄居」於「個人意見節目」類型。這一集上半部戲謔包青天升堂鬧劇,關於警員擁有比醫護更多保護衣物;和警員不需要在街上巡邏等對白,被指與事實不乎。

    第二節,由演員王喜出演的環節「驚方訊息」,他以一身警員裝扮,綴以垃圾袋在制服上,從巨型垃圾埇現身,被通訊局裁定是對警員這類「社會人士」帶有侮辱。

    法庭上,代表申請一方的大律師陳文敏認為,《頭條新聞》不是個人意見節目,而是諷刺時弊的Satire,是一種藝術形式,透過惹笑幽默誇張手法,能夠反映社會民間情緒,進而消減民怨,不致讓人民以激烈對抗方法表達不滿,此類傳媒製作有其社會作用。

    代表通訊局一方則認為,《頭條新聞》是個人意見節目,需要遵守準確和反映社會不同意見的指引,亦強調在後社會運動期間,社會仇警的情緒高,警員執勤面對威脅,在此背景下言論自由不是絕對,亦指出搞笑節目如不受限制,會提升社會仇恨。

    這是一場關於價值觀的司法覆核。代表港台及記協的陳文敏大律師,在陳述後段強調,「香港電台自成立以來,從不是要成為政府的喉舌,或擔任政府的公關,它有雙重責任,既是政府部門,也是公共廣播,服務公眾利益。」

    陳補充,「一個機構要擔任兩個職責,這情況普遍,就好像律政司司長,他或她既是代表政府,也有責任維護公眾利益。」此時,法院內十餘記者,聽了一整天的英語陳詞,忽然醒神起來,撻撻撻地飛快地在電腦鍵盤上打字,或搖動筆桿抄寫筆記。

    陳指出:「通訊局雖然只是向《頭條新聞》發了警告,答辯方(通訊局)認為是一椿小事,但香港的記者要知道界線在那裡,以後他們可以如何採訪,如何工作。」

    六旬的陳文敏,個頭矮小,圓臉,戴着銀色幼框金屬眼鏡,不時扶一扶自己的大狀袍,翻閱多個幾寸厚貼滿彩色紙條的Bundle找不同案例,說明在自由民主社會,言論自由是基石,警方作為政府公權力部門要接受監察。

    陳文敏托一托自己的眼鏡說:「幽默感是主觀的,有人覺得好笑,別人覺得不好笑,甚至會覺得被冒犯,但批評時弊和嘲諷之間差異微細,也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必要拉扯。」法官周家明聆聽着,偶爾托腮,問了幾個問題,又拿起不同顏色螢光筆在文件上畫上記號。

    陳文敏多次提及,《頭條新聞》數十年來,在香港社會被認知為搞笑節目,「一個正常的人都知道,不會當它是時事節目來接收。」

    談到幽默感的詮釋,陳文敏談到王喜從垃圾埇走出來的一幕。他解釋,幽默感的詮釋空間很大,規管機構的詮釋,反而把諷刺時弊的藝術空間消滅。陳指出,「王喜扮演的角色,由垃圾埇現身,他衣着光鮮,不是骯髒的。」

    陳文敏亦舉了一個來自國際傳媒作品的例子,說明節目詮釋的多種可能:

    「如果我們把從垃圾埇現身視為侮辱性描述,那美國布偶節目《芝麻街》裡也有一個角色Oscar the Grouch (奧斯卡),也是住在垃圾埇裡,但牠的角色設定是有自己的性格,特立獨行,不理別人,這和警察在這個節目裡的描繪同出一轍。」

    奧斯卡就是那只全身長滿綠色絨毛,住在圓型垃圾埇,養了一只虫作為寵物的娃娃,在《芝麻街》裡頗有性格,不賣帳,喜愛嘈吵,愛小朋友。據創作者解釋,這綠色娃娃是用來教導孩子,即使與別不同,或脾氣古怪的人也有其可愛之處,是推崇「寬容和多元」價值觀的吉祥物。

    此時旁聽席上的記者,和律師團隊的代表,聽到《芝麻街》的比喻,覺得甚為妙趣,大家還以為自己聽錯,忍不住相視而笑。

    「很多東西不只正反兩面,可以很多可能性,不能直接說住在垃圾埇就是侮辱,就是貶低一個人,或許劇情是有諷刺成份,但不一定是侮辱。」陳文敏說道。

    陳文敏用了一整天說他的陳詞,香港彷如回到那些日子:「言論自由乃民主社會基石」「監察權力乃傳媒天職」「基本法、人權公約裡對言論自由的保障都寫得很清楚」「記者要知道界線在那裡他們才知道如何工作下去」「香港還是一個國際城市嗎?」這些詰問,彷彿不合時宜,但還有人願意發問下去。

    (圖為芝麻街角色Oscar the Grouch,網上圖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