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9
想寫很久的事,大家可能不愛聽,也怕被誤會是不是在攻擊別人。但其實沒有,只是想寫寫我在想的一些事。幾天傍晚去了crossfit,其實這週簡單練真的很不想加高強度的運動。但是今天WOD之後,老闆會和大家排排坐講一些關於CF 的Q&A,我坐了一會兒就早走了,主要是行李沒收拾好~
還有我今...
20181109
想寫很久的事,大家可能不愛聽,也怕被誤會是不是在攻擊別人。但其實沒有,只是想寫寫我在想的一些事。幾天傍晚去了crossfit,其實這週簡單練真的很不想加高強度的運動。但是今天WOD之後,老闆會和大家排排坐講一些關於CF 的Q&A,我坐了一會兒就早走了,主要是行李沒收拾好~
還有我今天拍了影片預告
.
今天是partner workout, 和我partner的大叔應該是在我剛來的時候就認識了的。今天的workout挺累的誒100-50-100-50-100-…..這樣下去的不同動作,burpee擊掌呀,push up擊掌呀,互相拋med ball, T2B, DL, shuttle run等等。所以看到我這個心率真的是無敵了……但真的很累。
.
其實上個月我就想quit了,被自動扣費了。下個月繼續主要因為這裡的大家都很友好,很開心能認識他們
今天有活動特別特別多人,整個場都滿了,裡面很熱大家都汗水直流,他們把那邊玻璃下的閘門升了起來,讓外面的冷氣跑進來。透過模糊的窗,我看到外面大雪紛飛。
.
別看我總是跑去打卡放心率,其實我真的一點都不推薦大家隨便去嘗試這項運動。我覺得它的初衷是很好的,高強度短時間混合各種訓練讓你十項全能的概念,但是正因為太多東西混合起來了,它的難度其實很高。像我吧,重訓這麼久了,在WOD的時候我都會再每一個動作提醒自己收緊核心,夾背不要arch back等等 每個動作都專心地去控制,但是兩個月下來,我的新傷舊患不該出現的傷全都出來了。比如說,現在影響我最深的,下背痛,手腕的舊患又跑出來了,傷了旋轉肌群(就是肩膀後面的一些肌肉 rotator cuff)。
我知道,高強度運動,重訓,這些現在很火,大家都開始有意識知道訓練強度,肌肉的好處,這很棒呀我覺得。但是我也想大家認真的想一下,有多少人,是真的真的純粹是喜歡,純粹是想讓自己更強。我想,想要身材更好受大家喜歡拍好看的照片,這樣的原因,佔了超過五成吧。我自己不確定有沒有超過五成,但是也有五成。坦白說。膚不膚淺,自己定義吧。反正也都是為了自己活得開心。
.
但是這種很多人追求這些事的態度很有問題,喜歡去看別人怎麼做,無論這個“別人”說多少正確的知識,他們更在意這些人在做什麼。比如說,這個人身材很好,他跟你解釋飲食的重要性,營養均衡的重要性,重訓動作的重要性,愛自己的重要性。好了說完一堆,過段時間大家又忘記了,又回到了那種,他吃這個就會瘦,他做這個運動就會瘦,我也要做,這樣的態度。其實他們在做的和他們在說的是符合的事情,但大家就只在乎他們看到別人在做什麼。會去猜測別人一頓飯吃了多少,一次運動消耗了多少,而不去想可能他的生活本身就要動得多消耗得多。無論那個人說多少次,每個人需要攝取的營養和適合的運動不同,最後大家還是比較在意怎麼才能更好地模仿他們放在網上的生活
.
You cannot workout a poor diet. 大概大家都聽過,但大家還是比較在意運動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要想靠增肌去減脂,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我一直都覺得這是一條不歸路,當你增肌到那個油包肌的程度時,真的會很懷疑自己,很想放棄。可是你沒有回頭路,你努力了這麼久,難道要回到節食的狀態把所有努力放棄嗎?不可能。那還應該繼續增肌嗎?不知道,大家都說你最近好像變壯了很多,恐懼。而且節食這件事很容易造成暴食,而且時間越久越容易暴食。你增肌了這麼久,你節食可能剛把肌肉消耗完,身體就已經承受不住要你暴食了,到時候只會越減越胖死循環。健身博主發照片發飲食發運動,在我看來更大的作用在於,讓你在這個自我懷疑的階段,找到一些慰藉,健身博主其實並沒有想要你模仿他們的生活。
.
還有一點就是,大家看到的很多身材很好的人,國外的國內的,我看到過很多的……他們都經歷過黑暗節食減肥期到一個很瘦泡芙狀態,再增肌成你看到的樣子,然後告訴你飲食運動的重要性。其實發這些人的人沒做錯,他們也很敢於告訴你,他們曾經經歷過那樣的時期。然後告訴你那時候有多黑暗,可是在我看來,那段黑暗的時期卻也是成就了他們現在的樣子。。寫到這裡我很想說的是,我不是說你要節食成那樣再增肌才能變成那樣,因為我猜你沒節食成那個瘦子你已經暴食了。能撐過那段時期的他們,其實真的很厲害,再變成現在你們看到的樣子,也很厲害,很有耐心很敢於面對質疑,很努力很努力。我這麼寫,更多的是針對讀者,你們不知道別人背後努力了多少做了多少才成為你看到的樣子,我不想大家急功近利,以為模仿別人做的運動和飲食就能成為那個樣子。更多的其實是自己去學,去看資料,到底代謝是怎麼一回事,運動是怎麼一回事,飲食控制該怎麼控,如何有效地檢測熱量攝入是盈餘還是赤字。
.
很長了,對於上面的問題簡單寫一下就是找個TDEE計算器,然後照著那個減300卡,每天睡醒尿尿稱重,從第二禮拜開始對比每個禮拜平均體重,再用第六個禮拜來和第二個禮拜體重對比。還要根據這個體重變化去看熱量差會不會太大。你看,從一開始決定攝入你要做的事就用了一個多月,你真的以為算熱量算兩個禮拜體重沒變化就代表你吃的太多嗎?說了一堆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可能過兩天又在想為什麼我已經飲食控制了一個月了體重還是沒變化。
.
不針對個人,只針對讀者心態。有些渾水迷思,淌淌無妨,不要迷失了。
#shiny重訓
餘尿量定義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Sunny營養師(黃君聖)分享他88歲的阿嬤透過168斷食+均衡飲食+減醣飲食成功瘦下15公斤,不用再打胰島素、吃血糖藥的案例。
讓大家更了解減重可以靠減醣,但光是減碳水化合物攝取的飲食法就有好幾種,你到底適合哪一種呢?
小編直接幫大家整理現今最主要三種減少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優缺點。
🔺低醣飲食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減重原理:低醣飲食主要是將每餐攝取醣類控制在25-30%、蛋白質30-40%、其餘才是脂肪。
重點在於減少吸收碳水化合物,以脂肪和蛋白質替代它的能量,讓身體自動燃燒脂肪。
低醣食物怎麼挑?
避免飯後血糖快速增加,因此在食材選擇上就很重要!選擇低升糖食物(低GI),提高蛋白質、油脂的食物,避免血糖快速增加,且降低胰島素分泌、減少體脂肪合成。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整理低碳飲食5大重點
1. 不需複雜計算熱量,避開澱粉類就好!
三餐避開或減半主食白飯、麵食、麵包等澱粉類食物。
2. 選擇好的蛋白質食物!
所有的肉類、魚類食材的碳水比例較低,可以多攝取。
3. 搭配優質油脂食用!
牛排、雞腿、鮭魚等食材,因為油脂較多被定義是高熱量食材,但其實碳水含量都很低,是進行低醣飲食的選擇,另外也可多選擇植物性的好油脂,像是堅果、橄欖油、亞麻仁油等。
4. 嚴禁攝取大量含砂糖的食物!
低醣飲食除了要減少三餐的醣類,更要避免糖的攝取,若是嘴饞時可以選擇水煮蛋、堅果、乳酪等低碳食物。
5. 充分攝取低碳蔬菜、多喝水!
因為減少了醣類的攝取,膳食纖維的攝取往往也會減少,導致便秘發生,因此建議在低醣飲食時要同時補充大量蔬菜、海藻類食材,以及補充足夠的水分。
※低碳蔬菜:櫛瓜、蘆筍、羽衣甘藍、小黃瓜、白蘿蔔、花椰菜、芹菜、竹筍、甜椒
優點:低醣飲食相較於生酮飲食是屬於較溫和的飲食,減重的效果比減醣飲食效果好
缺點:容易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反而造成血脂過高、心血管疾病發生。
適合:想加強減重效果、控制血糖者
減重效果★★★☆☆
執行容易度★★★☆☆
🔺生酮飲食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減重原理:生酮飲食是將碳水控制在5%以下,嚴格限制醣類的熱量來源,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低時,會促使身體分泌升糖素分解肝醣產生能量,同時也會分解脂肪產生酮體,提供身體能量來源,達到燃脂效果。
#林亞貞營養師 提到關鍵一點,執行生酮飲食時肉類食物中的蛋白質部分也不能吃太多,因為蛋白質食物在缺乏葡萄糖下會自行進行糖質新生,因此必須同時控制醣類及蛋白質。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告訴大家10大生酮好食材
1. 起司:起司中的乳糖已被破壞,不會影響生酮效果,並提供豐富蛋白質及鈣質。
2. 鮭魚:因為生酮需要攝取大量油脂,而鮭魚富含可以保護心血管的ω-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在生酮時高油脂對血管的負擔。
3. 無糖豆漿:生酮時期不能喝含糖飲品,可以用無糖豆漿代替,也補充豐富植物性蛋白質。
4. 希臘優格:希臘優格比一般優格多了一道過濾的製成,因此希臘優格的營養價值也更濃縮,可以攝取到更多的油脂。
5. 酪梨:酪梨富含的油脂屬於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皆是對心血管保護有益的油脂。
6. 大番茄:大番茄因為含醣量較低所以屬於蔬菜。而小番茄含醣量較高屬於水果,較不適合作為生酮飲食的食材來源。
7. 花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類。
8. 核桃:富含大量維生素E的堅果類,擁有好油脂及抗氧化力。
9. 杏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
10. 黑巧克力:碳水含量低,油脂含量高。
優點:生酮飲食可以快速減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改善癲癇症、預防及治療癌症等。
缺點:執行困難、效果不持久、副作用較多,需有醫護人員陪同執行
適合:想要快速減脂、加強減脂效果、心血管疾病者、糖尿病患者
#林亞貞營養師 提醒大家,生酮飲食可以短時間改善體質問題,但建議還是要在有經驗的人諮詢、或是醫療人員輔導下進行喔!
文末標示
減重效果★★★★☆
執行容易度★★☆☆☆
🔺低醣與生酮飲食有什麼差別?有什麼風險?
🌹低醣飲食與生酮飲食差別在於,低醣的目的是要降低碳水的攝取,穩定血糖、”減少脂肪的生成”;而生酮的目的是限制身體利用葡萄醣產生能量,迫使身體分解脂肪產生酮體,讓酮體取代葡萄糖做為主要能量來源,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
因此從營養攝取的比例上可以看到,生酮飲食與低醣飲食除了差在碳水的比例,最大的關鍵則是”油脂的攝取”
低醣有沒有風險?
#林亞貞營養師 也提醒,長期低醣飲食,要注意蛋白質與油脂的來源,若來源來自於”動物性”,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若是來自於”植物性”蛋白質與油脂,反而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喔!
另外,腎臟病人不宜使用此飲食方式,尤其準備尿毒後期準備洗腎的病人。
林亞貞營養師指出,生酮飲食雖然能快速達到燃脂的效果,但效果不持久,且容易產生頭暈、消化不良、腹瀉等副作用。
🔺減醣飲食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減重原理:
比起上面兩種,減醣飲食是屬於最溫和、最適合外食族、最容易達成的飲食目標,因為低醣、生酮的需要較少的碳水,一般外食族很難做到,副作用也比較大,所以往往容易放棄。
而減醣是將碳水比例控制在45%以下(一般均衡飲食碳水大約在50%~60%),所以只需減少大約1/4的碳水攝取,就能簡單做到減醣飲食。
而減醣飲食還有一個重要關鍵,碳水的來源需來自於低GI”全榖根莖類”,嚴格限制精製糖、精製澱粉,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葡萄糖儲存成脂肪的機率。
#好食課營養師 整理了減醣四大飲食重點
1.不碰精製糖類食物
像是甜食、糕點以及含糖飲料等含精製糖的食物需要嚴格限制,避免精製糖使血糖快速提升,增加脂肪堆積的機會。
2. 減少全穀根莖類
減醣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來源減少,胰島素便不會大量分泌,身體較不易囤積脂肪,同時可以增加身體脂肪的運用及代謝。
3. 適量蛋白質
減少飲食中的醣類後,需要提升飲食中蛋白質及油脂的比例,充足的蛋白質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的肌肉量,並減少身體分解肌肉作為能量來源的機會。
4. 烹調用好油
減醣飲食中油脂比例較一般飲食更高,因此需選擇好油,才能減少大量油脂攝取可能增加的疾病風險。
優點:執行容易、降低脂肪生成機率、溫和較無副作用
缺點:需長時間執行、效果有限
適合:減重新手、外時上班族、想控制血糖者
減重效果★★☆☆☆
執行容易度★★★★☆
🔺想要減重如何執行比較好?
🌹 #林亞貞營養師 說:先中碳再低碳
想要健康減重,建議三大重點:
1. 循序漸進減少醣類攝取:減醣→低醣→生酮
先從減醣飲食開始,身體適應後,再逐漸降低,以全穀雜糧根莖類和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來取代精緻的白米麵食麵包。
2. 好的蛋白質、油脂來源→不飽和脂肪酸
取代醣類的蛋白質,避免攝取過多紅肉,由白肉代替,取代醣類的油脂,由植物性油脂為主,避免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並搭配堅果補充好油。
3. 培養運動習慣,增加每日熱量消耗,減少多餘熱量堆積成脂肪。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
簡單的分享⮫讓更多朋友認識減醣
隨手的按讚👍給予我們溫暖的支持💕
#減醣飲食 #生酮飲食 #低醣飲食
#常常好食健康製作所 #減重🌹
餘尿量定義 在 BeautyExchange.com.h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靠自己活出精彩人生✨~揭曉陳法拉保持活力年輕肌的秘密:Helena Rubinstein 最強醫美級抗皺組合👑!】
㊙️想成為內外兼備的女神 : https://bit.ly/3jG0l9V
女人要擁有真正的成功,必須保持謙虛持續學習,還有堅持不懈的決心!女神陳法拉💖為了夢想離鄉別井,踏上世界舞台之餘,同時兼任一位妻子、母親,是不少女性的榜樣💎當中所展示的勇敢和決心,亦與美容界先鋒 Helena Rubinstein 的創作傳奇故事不謀而合🥰:過百年前憑雙手和敢於冒險的精神,成功建立壯麗的美容王國,甚至不斷地為美容界落下新的定義!
不僅如此,原來陳法拉的高效凍齡秘訣也是來自於 Helena Rubinstein 最強醫美級抗皺修護組合👑!以下就讓小編介紹一下~
今次要重點推介的是由 Helena Rubenstein 與瑞士頂級醫學美容中心合作研發的最強抗皺組合🤩:皇牌「黑繃帶」修復面霜和全新「小針管」抗皺緊緻精華,💯雙重高效修護抗皺,讓你時刻保持年輕肌膚!
擁有「夜間美容膠布」之稱的 REPLASTY 修復晚霜🖤,蘊含高達 30% 醫療級數的 Pro-Xylane™ 偏木聚糖劑量,輕鬆擊退皺紋、皮膚粗糙、膚色不均勻等✅。想護膚成效加倍,就要配合全新升級版的「小針管」精華✨,蘊含 5 重 H.A. COMPLEX 玻尿酸複合物,令肌膚重拾水潤飽滿💧,前額皺紋、魚尾紋、上唇紋通通抹走!
小編都要試下陳法拉的高效護膚成果先得👍🏻!立即 Click 入內文了解更多啦📣!
餘尿量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
打開電腦,桌面立刻出現照片,告訴我去年今天我和朋友帶著丹丹控肉到三芝放風。我們的行程很簡單,去海邊晃晃,吃越南小棧,不熱的話再找個地方讓兩隻狗跑跑,回套房休息吹冷氣,睡午覺,三點左右打道回府,在下班塞車時間前到家。
今天的提醒也讓我確切的記起,是在這一天,我對著大海吶喊:「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那時父親出院已超過半年,不但褥瘡好了,生命跡象越來越穩定,臥床一年多的他在復健後還能坐輪椅。相對於母親經常出門曬太陽,我們從不讓父親出門。他是老派人,絕不希望鄰居看到他的病容,因此他的旅程通常僅止於到老婆房間約會或到客廳換個風景。
我一直以為前半年是最辛苦的,我是說受傷後的六個月創傷期。當時我每天早上四點起床遛狗,五點回家,六點半到病房讓看護出去透氣吃早餐,七點半醫生查房。那時他說,行醫三十年從沒遇過我這種天天比他早到的家屬,我以為他的意思是正面的。一年後,我為了父親出院事宜跟他吵架,因為社工課課長指控我主導家屬會議,並非所有家屬都同意讓父親脫離呼吸器回家。為了這個指控,我從呼吸照護病房跟他吵到胸腔科病房,一開始溫文儒雅的主任,突然變成防禦性醫療主義醫生,我在所有等著他開會的醫護人員面前跟他大吵,都一年多了,他怎麼可能以為我是那種人。原以為用心良苦建立的醫病信任關係,就這麼毀於一旦。
也許那信任關係根本未曾存在。後來我才知道,所謂的「呼吸照護病房」是人間煉獄,據說只有一個病人坐著出院,因為年輕力壯得已藉由訓練恢復自主呼吸能力,但依舊全身癱瘓。其餘的病人只能老死在那裡。他們不符合「末期」的定義,但無法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自然無法下床,更無法由口進食。就算如此,營養師依然為這些人調配一般人所需之熱量,父親每天攝取1500大卡的營養奶,肚子越來越大,原本就有糖尿病的他血糖飆高,醫生的處理方式是打針,如此惡性循環,褥瘡永遠不會好。呼吸照護病房由胸腔內科負責,胸腔內科醫生看的就是肺臟,只要肺臟好好的,就是健康的病人,就要活下去,不論這「活」的品質如何。因為在法律上,呼吸器依賴不算末期,全身癱瘓不算末期,萬一感染一定要打抗生素,除非像我這樣,全家都簽安寧照護同意書,確保將來沒有家屬會告他,這不是安寧緩和,這是無意義的延長生命。
後來我到處打聽,請來安寧科醫生評估,但父親不符合末期條件,自然也找不到兩位醫生簽名。只好用上更極端的方式,我們和院方開家屬會議,然後辦理自動出院。除了所有的直系親屬,包括二哥從新加坡特地飛回來,出席的有醫生,護理長,社工課課長,護理師,呼吸師。醫生向所有家屬解釋出院後會發生的狀況,也分批帶著家屬到病床邊向父親解釋出院的意義:你會停止呼吸,然後死亡。那日父親異常清醒,堅定而清楚的點頭表示了解。我們終於爭取到父親的死亡權。
當時醫生和呼吸師都評估父親脫離呼吸器之後撐不過三十分鐘。不久前大哥才親眼目睹岳父由於肺炎活活喘死,如同溺死般痛苦。為此我們做好必要的準備,包括在安寧病房預留一個床位。
我清楚記得那天是十二月七日星期六,選星期六是因為大家可以不用請假,且那天安寧科醫生有門診,不用擔心有問題找不到人。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是呼吸器在幫父親呼吸,脫離呼吸器他就會停止呼吸。然而,從出院那天開始整整一年多,他的血氧,血壓和心跳完全和使用呼吸器時一樣正常。這位高齡九十的阿公明明脊髓受損,無法自主呼吸,他硬是用橫隔膜繼續呼吸了一年多。
父親回家後,母親的機能也漸漸退化,尤其是吞嚥功能。漸漸的,母親的雙人床換成了病床,床邊多了一台抽痰機。客廳堆滿醫療備品,如果我不說話,我們家彷彿身處印尼。
一個原本應該死去的人該如何活下去?這個問題跟我無關。我要面對的是如何照顧一個原本該死去但死不了的病人,還有一個沒什麼意志力活下去的妻子。其實也沒什麼,就把醫院那套搬回家,其他的慢慢學,剛好遇到疫情,所有的物資都要囤貨。我終於回台南搬了家,不用再付房租,也找人重新整理三芝的房子,考慮出租或當成喘息的空間。領了三人份的三倍券跟朋友去吃高級牛排,一個月一次和朋友相約帶狗到海邊放風,然後呢?然後就是抬頭無語問蒼天,只好對著大海吶喊「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
第一家出版社找我寫書的時候,我們連書名都想好了,就叫「不孝女」。我並不覺得受到冒犯(是我自己提的)或幽默風趣,只覺得深沉的悲哀。他們都出生於不幸的的家庭,自食其力成家立業,同時背負原生家庭的重擔,熬到退休,抱著人生短暫的心情看了幾眼外面的世界,歡欣的迎接五個孫子的到來。他們經歷了人生,有喜有悲的活過了,也坦然準備面對也許老也許病或既老且病的晚年,從未料到老病與死亡的距離是這麼的遙遠,看似很近,其實很遠的難熬。究竟是苟且偷生好,還是灑脫的揮揮衣袖好?
一年後的今天,腦部萎縮的母親發作時總是焦慮躁動需要藥物緩和。原本以為已經可以回答一年前的問題,如今忍不住再問一次殘忍的蒼天:「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
喔對了,龍山寺很準,不過據說對年前不能進廟宇,所以依舊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