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飯煮太硬補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飯煮太硬補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飯煮太硬補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飯煮太硬補救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次上菜的內容有點瘋狂,但相當實吃實用 太太們看完比照辦理舉一反三 放入日常料理規劃清單一次備菜 一次變出 2~3道菜,非夢事! 這次菜色料理程序3道菜加起來 修誇多了些,我把作法&撇步跟材料放到照片裡 請太太們按圖索驥,依照片順序翻閱 今日上菜 「#醃篤鮮、#日式茶碗蒸、#蒸海鮮時蔬」 這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煮婦養成日記 Cooking Dia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還以為是疊疊樂~原來早餐阿! https://www.instagram.com/iamphoebeliu/ 早餐吃得很豐盛是很幸福的事情阿! 但因為早起的時間只足夠拿來做早餐 所以這週就幫男友準備咖哩跟義大利麵(比較簡單一點~) 我自己的早餐最後一半都變成午餐了 真的太大份了 🍳 鍋子與菜...

飯煮太硬補救 在 We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16:10:47

20180803-05 {Germany travel journal} ▪️德國旅行手帳 Day4-6 🇩🇪▫️ 說走說走的去拜訪了在柏林念書的姐姐與姐男友, 好喜歡他們的居家佈置、還有在家煮飯的日常。 / 旅行裡最愛收集車票了, 超愛德國的車票,淡米色很復古,打印的字體也是~ 雖然柏林只待了短短...

  • 飯煮太硬補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09:34:54
    有 292 人按讚

    這次上菜的內容有點瘋狂,但相當實吃實用
    太太們看完比照辦理舉一反三
    放入日常料理規劃清單一次備菜
    一次變出 2~3道菜,非夢事!

    這次菜色料理程序3道菜加起來
    修誇多了些,我把作法&撇步跟材料放到照片裡
    請太太們按圖索驥,依照片順序翻閱

    今日上菜
    「#醃篤鮮、#日式茶碗蒸、#蒸海鮮時蔬」

    這三道菜除了醃篤鮮需要較長時間燉煮
    其餘只需20分鐘左右就可完成,而且可以提前備料,放冰箱存放在開飯前半小時從冰箱取出食材
    稍微組裝一下用湯鍋&蒸籠一次備妥
    熱湯&菜餚一兼二顧,省時、省電、又省心
    時間一到就開動,熱騰騰 咻滾滾上桌

    「#醃篤鮮」

    上海名菜來著,在地正宗滋味.....我還沒嚐過
    但在上海餐館裡倒是喝過很多次
    這次成品相當滿意是驕傲之作
    #三咪姐給予高度肯定
    #金宅美食家美味認證

    淡淡鵝毛黃湯色,金華火腿特有沈穩豐厚香氣
    豬五花和竹筍隨熱氣冉冉升起,飄散鮮甜清香
    猛火文火交替,慢燉生成的湯頭
    口感細緻油脂溫潤圓滑

    呼呼咧~啜飲一口

    濃郁鮮甜浪潮擊打味蕾
    鹹鮮滋味在口中綻放,瞬間激起饑餓狂潮
    唾液分泌不止,只想趁熱多喝上幾口

    看著鍋裏好料,彷彿閃耀金光絢彩奪目
    似乎在呼喊著~嘆咻 嘆咻 緊來吃
    濃、醇、香 用在形容這湯品上
    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也可以用這咖蒸鍋蒸籠燉煮出
    超級銷魂的美味,上海名菜醃篤鮮
    絕對上的了檯面,也肯定能獲得滿堂喝采
    好湯品、真香、不燉嗎?

    PS. 這鍋湯品若煮的量少,滋味、層次
    厚度會出不來,有體無魂不如去餐館吃
    #JIA蒸鍋 蒸籠3.5公升大容量
    直火加熱燉煮時外掛遠紅外線
    提升美味也讓食材營養更容易吸收

    「#日式茶碗蒸」

    飯桌上只要出現日式茶碗蒸
    厲害程度都會直線上揚
    滑嫩口感好似豆腐,鮮美甘甜滋味獲得
    好感易如反掌太容易就好吃
    而且不分年齡層都會喜歡~

    只要留心照料兩個小撇步
    蒸出完美無瑕的茶碗蒸~
    非夢事(又來!有打廣告的感覺嗎)

    A.蛋液比例
    1顆雞蛋兑上最多2.5倍高湯(一顆蛋約60g)

    B.蒸煮火侯
    蒸煮時上蓋開大火,待蒸汽充滿蒸籠後
    再轉小火,火力太猛會讓溫度太高
    蛋液沸騰起來,蒸蛋就會坑坑巴巴很不美麗
    口感也會變的硬硬 der
    所以放耐心文火慢蒸是必須的

    若還是怕怕不確定火喉控制對不對
    那就多放一支筷子在鍋蓋下方
    留一點間隙讓過多蒸氣排出來
    多一層保險,肯定萬無一失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
    「食材本身也會出水」
    食材放太多,成品會湯湯水水的

    小眉角揭曉之後,茶碗蒸就變的超級容易了!
    用蒸煮方式烹調可以保留食材水份
    同時也把精華跟美味留在碗裡~
    茶碗蒸 算是蒸煮料理經典代表之一

    「#蒸海鮮時蔬」

    海鮮跟蔬菜可以分開來蒸,也可以合在一起
    端看你要放多少食材進蒸盤裡,放的多就要留意食材間的空隙,疊壓太緊蒸汽無法流通
    會熟的慢且不均勻...

    我分兩層同時蒸煮,因為海鮮怕“慢熱”所以
    放下層蒸汽量大,溫度高熟的快
    時間約12~15分鐘(關火後悶3分鐘)
    上層放絲瓜跟幾顆蛤蠣增鮮
    時間約20分鐘(含下鍋蒸海鮮時間)

    最底下的湯鍋暗藏玄機,我用醃篤鮮的湯
    兑一些水用來煮粥,蒸煮海鮮跟蔬菜時的水氣
    凝結,落回粥裡順道分杯羹
    可以讓粥變的更鮮甜,是不是超聰明!

    疊疊樂一起煮,不出 30分鐘 2菜1粥
    同時上桌簡直超級夢幻!
    是不是好厲害!

    當然聰明的太太們可以自行發揮
    看是要蒸魚、粉蒸排骨、蒸燒賣
    甚至是元盅雞湯、元盅牛肉湯都很不賴~

    PS.JIA的蒸盤深度很夠,鍋蓋圓弧略高內挖深
    的設計,可以放置的容器高度約莫9公分
    相當的高相較於一般竹籠,適用容器彈性大很多,全瓷製蒸盤也容易清潔清洗(這點我很尬意)

    最後補充,使用蒸籠跟湯鍋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經驗值的累積,之後才會比較容易掌握時間與火候,還好「蒸」這種烹煮方式,相較其他烹調方式來的溫和很多,就算蒸過頭也不至於乾柴
    到無法下嚥,沒熟補足時間就好

    反而更容易控制與補救,偶爾用蒸的方式
    做一些清爽料理
    嚐嚐食物原味也是挺不錯選擇

    #JIA饗食版蒸鍋蒸籠
    #暸解更多請看留言第一則連結

  • 飯煮太硬補救 在 漢娜的小餐桌 Hannah's Little Tabl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5-20 14:43:34
    有 253 人按讚


    我心目中的廚房神器,煮夫煮婦們在炎炎夏日的一線曙光──阿拉丁烤箱再度開團囉!自從我去年購入後用得很滿意,然後有幸得到與台灣代理商合作開團的機會至今,這半年來已經是第三度開團了。相信已經擁有的大家都知道阿拉丁的好,還在觀望的桌友們不妨參考我幾乎天天使用的心得,再決定要不要入手喔!

    這次開團多了新的顏色:#黑色,高雅大方又耐髒,連我都很想再入手一台。而且這次特別向代理商爭取 #贈品自選,大家可以從食譜、料理夾和保溫罐中選擇兩樣贈品,也可以用優惠價加購方形烤盤。
    ❗️下單記得在備註欄填寫兩樣贈品❗️

    老規矩,先放上團購連結給已經做好決定要買的桌友們,還沒做好決定的話可以先繼續往下滑,參考我為大家整理的重點~

    🛒團購連結:http://t.cn/E9yuEKO
    ⏰團購時間:2019/5/20-5/26
    💰優惠代碼:結帳時 #輸入專屬促銷代碼「hannah500」,可享500元折扣
    ❗️一定要記得輸入hannah500❗️
    ❗️全部小寫喔!不要打錯了~❗️

    --------------------------------------------

    【特點介紹】
    在日本創下驚人銷售成績,在台灣也備受煮夫煮婦歡迎的阿拉丁烤箱,是這兩年討論度極高的廚房家電。阿拉丁烤箱好在哪?可以用簡單明瞭的五點來概括:

    #加熱快:一開馬上用,不用苦等烤箱預熱
    #火力強:溫度可達280度,搭配烤盤330度
    #體積小:寬度35公分,可同時烤四片吐司
    #用途多:可以烤、蒸、煮、加熱,用途廣
    #外型美:造型簡潔優雅,顏色柔和又耐看

    大家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心得文:
    #開箱介紹:https://goo.gl/eS4zaN
    #使用心得:https://goo.gl/MbV6EP

    自從購入阿拉丁烤箱以後,下廚負擔大減。準備餐點花費的時間減少很多,善後清潔也輕鬆很多,不用每天擦瓦斯爐周圍擦到懷疑人生,也不會因為想到做飯要花很多時間就投降改吃外食。

    除了基本的加熱功能(吐司、麵包、披薩),烤雞鴨魚肉和蔬菜(葉菜類比較不適合)都好用,烤布丁餅乾麵包蛋糕(要注意高度限制)也能搞定,搭配烤盤還可以蒸布丁做茶碗蒸,而其中最讓我驚艷的就是可以 #煮飯,而且很好吃,比電鍋鑄鐵鍋土鍋煮的飯都合我胃口,真的很神奇。

    有人說阿拉丁價格不便宜,價位確實是比市面上很多小烤箱高,但我覺得 #物有所值。這半年來我幾乎天天使用,等於一天只花30幾塊就換到時間和便利,而且使用時間越長攤提成本越低,#用得到就不貴,時間就是金錢,我買了以後從來沒有後悔過。

    --------------------------------------------

    【烤箱清潔】
    很多桌友會詢問阿拉丁烤箱該怎麼清潔,其實清潔方式就跟一般烤箱一樣,我的個人經驗是可以分成以下兩種:

    #日常清潔:使用後趁烤箱還微溫不燙手時,用廚房紙巾或抹布擦拭油漬,並用硬毛刷子清理食物殘渣。
    #徹底清潔:烤箱用久了難免會累積污垢,烤箱內壁和烤網可以用菜瓜布刷,搭配小蘇打、檸檬酸、過碳酸鈉、去油污或酵素清潔劑都可以,記得一定要多擦幾次避免殘留。加熱管的部分也要注意不能用太濕的抹布擦拭,以免造成故障。

    ▲個人蠻喜歡Hihome超強去污清潔噴霧和瑞士SANISWISS除油清潔劑這兩種產品,我在「勾勾購 PINKY SWEAR」和「世界無敵愛Buy家」社團購買,社團也有阿拉丁烤箱適用的刷具和多種調味品,提供給大家參考,大家也可以自行選擇習慣或喜歡的產品。

    【烤盤清潔】
    每台阿拉丁烤箱都會附圓形烤盤三件組(一淺一深一網),也可以加購方形烤盤三件組交替使用。常看到有人詢問烤盤該怎麼清潔,我的經驗是「擦沖泡蓋刷」五字訣,給大家參考:

    #擦:用廚房紙巾擦拭
    #沖:用熱水沖掉殘垢
    #泡:泡熱水軟化污垢
    #蓋:敷一層小蘇打粉
    #刷:使用鬃刷清污垢

    ▲除了小蘇打粉,也可以使用橘子工坊食器妙用清潔粉,在污垢上覆蓋略有厚度的一層粉末後,把廚房紙巾打濕蓋在上面靜置一晚,污垢會比較好洗。

    記得清潔時一定要用鬃刷或者馬毛刷,不要用鋼刷, #鋼刷會破壞烤盤的塗層,無法補救。

    --------------------------------------------

    【其他器具】
    常常看到有人詢問可以用什麼東西取代專用烤盤,因為擔心烤盤不好洗。有這個困擾的桌友可以先參考上述「擦沖泡蓋刷」五字訣,如果擔心敵人真的太強大沒有勝算的話,建議使用前先做這幾件事:

    #在烤盤上刷油 或 #鋪一層烘焙紙 或 #鋪一層鋁箔紙
    個人比較推薦烘焙紙,不容易破也不容易沾黏食材,但記得要稍微裁剪多餘的部分,不然烤一烤也是會臭揮搭的。

    專用烤盤的優點是 #密合度高,而且可以 #達到更高的溫度,要蒸烤的話效果較佳,要煮飯的話請一定要蓋。如果真的用不習慣,也可以用野田琺瑯調理盤、耐熱玻璃器皿或陶瓷烤盤來取代。

    至於圓形烤盤和方形烤盤有什麼不一樣?其實功能都一樣,只是方形烤盤比較深,容量也比較大,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決定是否加購,我個人是蠻喜歡方形烤盤的,除了容量大以外,拿來蒸東西也很方便。

    【台版優化】
    本次團購的阿拉丁烤箱是有一年保固服務的台灣公司貨,電壓為110伏特,並有雙層玻璃、電線加粗、前腳加粗等安全裝置,這些地方與平行輸入的日版略有不同,功能則是一樣的。

    要去日本扛的桌友請注意台灣目前引進的是四枚燒大尺寸,烤盤也是四枚燒適用,烤箱買成二枚燒小尺寸的話就沒辦法使用方形烤盤喔!

    --------------------------------------------

    【贈獎活動】
    這次同樣準備了幾樣獎品給參與本次團購的桌友們,凡是在本次團購活動中完成訂購的桌友,都有機會參加抽獎(下單以後退貨的不行喔~)。我會在結團後根據代理商提供的訂購名單,以抽獎程式抽出幸運得主並另行公告,請得獎者在一週內告知收件方式,我會寄出獎品,如果一週內沒有回應的話,產品我就自留了嘿!

    本次獎品如下:
    #頭獎:野田琺瑯18取調理盤+相澤工房不鏽鋼濾網(兩名)
    #二獎:日清炸雞粉+八幡屋磯五郎七味粉組合(三名)
    #三獎:三款可愛造型食物保存袋組合(三名)

    獎品是我從日本帶回的小小心意,感謝下單的桌友在眾多購買管道中信任我、選擇我,希望這點心意大家不嫌棄。

    【團購資訊】
    🛒團購連結:http://t.cn/E9yuEKO
    ⏰團購時間:2019/5/20-5/26
    💰優惠代碼:結帳時 #輸入專屬促銷代碼「hannah500」,可享500元折扣
    ❗️一定要記得輸入hannah500❗️
    ❗️還要記得在備註欄填寫兩樣贈品❗️

    💳付款方式:ATM匯款/信用卡線上刷卡(可無息分三期付款)

    📦出貨時間:訂單成立後三個工作天寄出
    😍寄送運費:免運,寄送限台灣本島
    💛注意事項:烤箱與贈品會分開寄出,收件時請注意會有兩個包裹。

    ☎️客服資訊:
    電話:02-28319898
    FB:可易家電+日本生活家電IRIS OHYAMA
    Line:@yxz0064r

  • 飯煮太硬補救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4-23 18:00:01
    有 44 人按讚

    【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8.03.23 《飯人食堂 ─ 一鍋燒好食感飯料理》誠品台北信義店

    本場活動摘要:
    01.全世界最會種稻米的是哪一個國家
    02.什麼是「品飯員」
    03.洗米主要的目的
    04.用筷子去攪拌煮好的飯,用意在哪裡
    05.戲稱為永遠的對照組是什麼米種
    06.冠軍米「鹿鳴米」的小故事
    07.如何判斷好吃的米
    08.滷肉飯最早的起源
    09.因為有濕性材料,我們來加玉米粉,玉米粉做什麼用的
    10.如果沒辦法摔肉的話怎麼辦
    11.只要看到鍋子開始冒蒸氣的時候,代表什麼
    12.口述肉燥作法

    03/23(五)《 飯人食堂 ─ 一鍋燒好食感飯料理》
    主講/韓嵩齡( 寫樂文化創辦人)
    示範/ Hsiao-Chien Liao廖曉倩(HOLA主廚)
    ►示範料理│ 麻油雞飯、台味三杯雞、韭黃鹹蛋肉餅
    ►活動時間│ 🍄03/23(五) 3:30pm-5:00pm︱信義店3F Cooking Studio
    ►活動地點│ 誠品信義旗艦店Cooking Studio
    ►入場方式(信義店)│ 歡迎免費報名,活動當天10:00起,至信義書店3樓服務台登記。額滿為止。
    ►信義店進場時間│15:00唱名進場,如無座位一樣可參加!
    ►直播位置15:30│
    誠品書店 the eslite bookstore
    絲人空間(李絲絲)

    料理的主角,是炊煮完美的米飯!
    本書收錄50道跨界創意料理,單吃白飯也令人銷魂!
    這是臺灣米史上最好吃的年代!
    本書同場加菜:蘇發福、小林&郭郭、小小米桶的米食料理提案,「飯人主廚團」教你在家做「一鍋燒鑄釜鍋料理」!
    從國民小吃(滷肉飯、控肉飯、雞肉飯、蝦仁飯、油飯)到創意一鍋飯(炊飯、丼飯、燉飯、煲仔飯、粥品、甜點),還有一鍋兩菜同時上桌!跟著飯人天團一起「知米」、「尋米」、「吃米」,看見廚事的趣味、食材的精華;識得碗中粒粒晶瑩的米飯之間,流轉數百年的精采故事!
    本場特邀廖曉倩主廚親自示範,敬請蒞臨。
    出版社: 寫樂文化
    洪于茹
    韓嵩齡的編輯手記

    誠品書店以及絲人空間粉絲頁線上朋友好,我們現在直播由寫樂文化出版的《飯人食堂》新書分享會,有任何疑問歡迎線上提問,跟現場的朋友問好,大家午安大家好,大家中午呷飯丫沒?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飯人,哪一個飯?吃飯的飯。
    各位誰沒吃過飯,有誰沒吃過飯的?在一片生酮飲食的潮流下,戒澱粉顯得相當重要,是維持曼妙身材的重要步驟,可是,今天我們反其道而行,我們要吃飯。

    絲絲我是澱粉控、麥食控,每餐一定要有飯或是麵,若沒有吃就沒有飽足感,請問大家是吃飯配菜還是吃菜配飯? (((吃菜配飯)))

    好像都是這樣厚,以前飯是主角,現在是配角,喝喜酒還是吃尾牙有沒有白米飯?沒有。到底吃飯這件事情會不會胖?今天要吃飯配菜,今天請到一位又年輕、又可愛又會做菜的主廚。

    先考考大家,
    Q:知不知道全世界產米產量最多的國家在哪?
    A:(中國、印度)而且吃米飯都是以亞洲人居多。

    Q:那全世界最會種稻米的是哪一個國家?
    A:(((((異口同聲:臺灣!)))))

    絲絲:我以為你們會說日本,大家好厲害呀。

    Q:臺灣最棒的米是什麼米?
    A:鹿鳴米,是全國稻米比賽的總冠軍。

    Q:有人知道鹿鳴米是**號嗎?透露一下,產地來自彰化縣二林鎮。
    A:…..

    大家有沒有聽過穀東俱樂部?是我還蠻推崇的,由賴青松老師引進臺灣的。我們今天要講述一個米的歷史,米的故事。

    Q:大家知道米有哪2種?
    A:蓬萊米、在來米。

    Q:請問我們現在吃的是在來米還是蓬萊米?
    A:蓬萊米。

    我們以前有吃在來米,現在還能在哪邊吃到?
    蘿蔔糕什麼糕之類的。

    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答案,還有一些觀念是我們現在吃飯的人所不知道的,今天邀請到主講人好好的講清楚說明白,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出版這本書的總編輯-寫樂文化發行人韓嵩齡韓總編!

    韓總編:
    歡迎大家今天來呷飯!

    Q:是不是編了這本書,才對米飯有更深入的了解?
    A:對。編這本書之前叫做飯痴XD搞不懂自己每天吃的飯是什麼,做了這本書之後,包括剛剛絲絲秀給大家看的鹿鳴米,我才知道,原來臺灣人很會種米。剛剛的QA,媽媽們回答臺灣,我們真的有點小感動,因為我們都覺得日本米很好吃,其實臺灣很會種米,差別只在一個小小的地方。

    日本把米當作是一道菜,臺灣把米當作飯。
    到日本看到料亭、高級餐廳,接到你的預訂,當天才會磨米、碾米今天需要的份量、現場煮給客人吃。假如你沒有到,老闆會很生氣,因為他是為了你而準備的,這是台日文化的不同。就種米本身,臺灣人非常非常厲害,臺灣的農事所非常厲害,待會兒會跟各位稍微分享,更多的細節都在書裡面喔。

    絲絲:
    接下來要介紹,有她在可以把米變的更為好吃,她是誰呢?我剛一直在賣鍋子,就是特力和樂的產品,我千萬不能走進去HOLA,不然會一直買一直買,像我看到桌上擺漂亮的盤子、碗筷都好想買。

    大家知道HOLA有廚藝教室喔,今天把主廚請到現場,她就是廖曉倩主廚,歡迎主廚!

    曉倩主廚:大家午安!

    絲絲:
    飯人食堂的首場活動,2月3日在臺中大遠百店示範過,今天的料理和那天的菜完全不一樣,我們今天的飯更香。

    曉倩主廚:
    那我怎麼對得起臺中的鄉親們XD

    絲絲:歹勢歹勢!怎麼辦!我明天就要去臺中耶XDD今天把菜單換了新的,聽說有加碼料理?!
    曉倩主廚:三道還不夠多,要加碼。

    Q:曉倩主廚平常在HOLA負責哪一個部門?
    A:在HOLA COOKING 士林店。

    Q:找妳上一堂課要多少錢?
    A:我們有實作課程跟示範課程,實作課程示範3道菜800元。

    Q:今天要用什麼鍋來煮?
    A:鑄釜鍋。

    現在先把時間交給韓總編,告訴我們飯的歷史、米的由來,還有臺灣蓬萊米之父到底是誰!

    韓總編:
    大家好!謝謝大家今天來。
    每次回到這邊,對於我們在做生活風格類書籍的出版社,有一種回娘家的感覺,因為每年總會有這麼1、2本書會到絲絲這個地方來,絲絲這個地方愈來愈熱鬧、愈來愈難排,對我們來講,我們的書能在絲絲這邊辦一場發表會,都是一種光榮。

    這次出版的書比較特別是,這是一本講米的書。
    我們跟HOLA鑄釜鍋做一個深度的合作,內容上比較有趣的地方是,因為一般食譜書就是食譜書,剛開始接到這個任務也找了很多資料,對米很不了解,是米白痴,心想是不是也有很多人對米也不甚了解呢?

    於是想著在書裡多一點內容來介紹臺灣的米,尤其在品種這一塊,也因為這樣跑了一趟臺中農改場。臺中農改場有一個很奇特的組織叫做「品飯員」。

    他們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說,臺灣這麼多各個不同品種的米,臺稉9號、臺南11號或者我們講池上米,其實這個命名是由臺中農改場來命名的。在臺灣稻米品種改良有一定的地位,在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完全巔覆於公家機關的一個想像,他們的研究員非常的年輕,講到米飯這件事非常有熱情,最重要的是他很瘦!他天天都要吃飯,不見得吃飯就會胖喔。

    當地有一個品飯研究室,每週會固定評比全臺各地送到臺中農改場做品飯紀錄,一字排開都是電子鍋,你看到的也不是功能多強大的鍋子,在煮飯的程序上有一個內化的標準,準備煮飯最後有鋪一層紗布,紗布的用途是什麼?吸收蒸氣。若沒有紗布的話,水蒸氣很容易跑到飯裡面。

    那時候看他們在煮飯,有問過煮飯的程序,不是用飯勺,這讓我產生好奇,因為大家都用飯勺,他們用筷子去攪拌。從飯緣插進去中心中劃圓,再由左至右寫一個十字,讓空氣進去後再攪拌。這個用意在哪裡?

    不是用扁平實心式的飯勺,用壓的話會破壞米粒的完整性,所以用筷子或是有梳齒狀的飯勺,做攪拌的動作。

    我一直以為那是實驗室,說穿了就是煮飯、吃飯的地方,可是卻不如想像中的輕鬆,真正厲害的是品飯員。一次要吃4~5種米飯,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盤子,盤子上要註記編號,到時候才知道吃到的飯怎麼去紀錄,這就叫盲測。

    品飯的時候會有一個對照組,臺稉9號戲稱為永遠的對照組,包括米性、吃起來的口感,品飯的步驟是:先聞、觀察外觀(生米、熟飯都要)、咀嚼去感受它的口味跟黏性,尤其當我們吃到好吃的飯會覺得甜,我覺得好的米飯沒有絕對,例如有些老人家牙口不好,可能特別喜歡吃比較軟一點的,推薦臺中194號;像越光米大家都覺得很好吃,口感上比較硬一點。

    任何一種食物的品測都要喝水,淨化口腔的味道,根據幾項來評分,有一個制式的表格。品飯員的成員來自於哪裡呢?除了研究員之外,其實會有在那邊工作的老員工,要在農改場工作的時間夠久,才能夠長期、持續性的獲取know how,有很多媽媽,因為她們最懂米了。

    去了農改場才發現,臺灣的米品種很多,大家去超市、去市場買的米,我們買的是什麼米種?例如剛剛讀者說的池上米,很少用品種編號,老實講你要吃所謂的精品米,應該要先從研究品種開始,是不是單一品種。很多碾米廠為什麼叫某某米,我契作收回來的a、b、c,經過後製處理出貨,給它一個名字,如果是單一品種的米對於碾米廠來說是比較小眾,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找得到單一品種的好米,尤其現在臺灣網路上買米、直接跟農夫買米都不會太麻煩的。

    很多品種在書裡有做完整的交代,我們花了一半的篇幅在講米的學問、米的歷史、米的品種。我特別舉一個案例,剛剛絲絲提到的鹿嗚米,其實它是一個很有趣的米。

    大家都會覺得日本的越光米很好,早期有很多的臺灣農民拿回來臺灣種植過,因為臺灣人對日本米的接受度很高,如果它很好種,產量又高,這是一門好生意,很早就有人引進來,但是越光米很難種,為什麼?因為臺灣、日本的緯度差異很大、日照時間不同,很容易塌掉,長不起來、低產量,水土不服的概念。

    後來我們看到的這個米,叫做「臺南16號」,是一種混血米,背後其實是有台大農業系提出的基因選種,選了一個臺灣米種跟越光米混種,95%的基因是越光米與5%的臺灣米種,提高存活率、生產量,而且兼具越光米的口感和品香。

    看到的日本米,我們會覺得很美,書裡有解釋,稱為「心腹白率」,有點像毛玻璃那樣的透明感,這個品種大概在2012年被研發出來,這個米我在家裡試煮過幾次,顆粒很完整,出來的品項非常的漂亮,但是大家在洗米的時候要稍微泡一下,待會兒我們會講黃金7步驟,農改場的品飯員怎麼煮飯。

    臺灣有很多的米種,只要你有心一定找得到。如果你是在超市買,在這邊分享我個人小小的心得,現在市面上賣的包裝米一定會標示是第幾期稻作,米,只要是愈新鮮,就會愈好吃,所以小小的步驟就可以讓你知道,相對來說最新鮮的米,包裝的日期愈近。其次再以一等、二等的區別等等小細節供大家參考。

    洗米呢,我自己以前都亂洗,很多說法:洗幾次、是否瀝乾、是否蓋紗布,在農改場裡面,煮飯沒有這麼講究,但是有一些小細節一定會做到的,像是輕快淘洗、開大水流,因為水流會去沖米,洗得比較快,他們的作法是洗2次,再用過濾水洗1次,洗米主要的目的不是乾淨的問題,而是洗去蛋白質,蛋白質過多會導致一個狀況,口感會比較硬。

    洗完米之後要加水,加水這件事呢,一般人大概都是1:1.1、1:1.2都有,農改場比較特別的是以重量來抓水量,而不是容量。家裡若要做到這麼精確,就需要電子秤的幫助了。

    浸米很關鍵。
    剛剛提到的越光米,以一般的煮法煮好了吃它,口感會稍硬,所以在浸米這邊可以做一個小動作,讓它多停留在水裡面一點,因為其實米會吸水,讓它浸個半小時水吸得多,出來的口感就會更軟更好,例如待會兒大家會吃到臺南16號,更是需要多一點時間來伺候它。

    電子鍋去煮的話,若沒有控制浸米的時間,煮出來的飯稍微會硬一點,所以當你開始挑剔某一個品種的時候,你要試著去了解這個米的特性,要微調一下煮飯的方法,要不然我們就挑最好伺候的臺稉9號來吃就好了,因為你隨便煮,它都隨便好吃。

    加熱的部分,各個鍋形都不太一樣,直火的鍋具像陶鍋、鑄鐵鍋在最近這1、2年蠻熱門的,我自己試過電子鍋、鑄釜鍋,反而會比較傾向於使用鑄釜鍋,特別是趕時間的時候,刻板印象都以為鑄鐵的鍋具會很慢,其實這比電子鍋快。

    因為新式電子鍋會把浸泡時間算進去,除非你用快煮模式,不然會花到大約40分鐘左右的時間,當然如果你利用炒菜時間來煮飯不受影響,若是想要煮了馬上吃,建議用鑄釜鍋比較快,大概15分鐘。可以用時間來評估你使用的鍋具。

    燜飯這個步驟,不管是鑄鐵鍋、鑄釜鍋、陶鍋,都一定少不了這個步驟。

    打鬆,剛剛也講了,用筷子、用有齒狀的飯勺,保持米粒的完整性。

    大家開始在吃滷肉飯了?!
    正好提一下,書裡面有訪問到徐仲,他吃過非常多的米,我問他滷肉飯的故事,他說:滷肉飯最早的起源是以前臺南有錢人家的精緻點心,小吃食,下午肚子有點餓想要吃小東西,所以經典傳統的滷肉飯、肉燥飯所使用的白飯不是單一品種的米,它是用稉米跟秈米去混合比例的。

    稠稠的醬汁可以掛在米飯上,不會是那種稀稀的在碗裡面,吃起來又鬆、又軟又有口感,我覺得徐仲講的很有意思。

    也許大家下回在做肉燥飯、滷肉飯的時候,可以試試看2種不同品種的米,例如臺稉9號+臺中194號,也許大家可以在廚房實驗看看。謝謝大家!

    絲絲:

    謝謝韓總編很有趣的介紹,關於這本書裡面米的歷史、故事,想必大家對米有初步的了解,我們身為以米為主食臺灣人怎麼可以不知道米的故事呢,而且米的種類這麼多,臺灣又這麼會種米,米的知識都包含在《飯人食堂》這本書裡面。

    大家現在吃到的加碼料理-滷肉飯是總冠軍鹿鳴米,用HOLA鑄釜鍋燒出來的,滷肉是這樣,北部人說滷肉飯,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南部人說肉燥飯。今天吃的是南部口味,是我們曉倩主廚的獨門手法,大家吃起來香不香?(((香)))雖然只有1、2口,歹勢!待會兒有機會請曉倩主廚口述一下招牌肉燥飯怎麼做。但我們今天的重點是米,不是肉燥喔。

    這本書裡面有非常多的食譜,
    除了有曉倩主廚的食譜之外,也有好幾位料理達人的貢獻,包括了蘇發福老師,老師曾經來到信義店示範過;小林&郭郭,是一對夫妻很會做菜;小小米桶老師在網路上也有相當高人氣,由蘇發福老師、小林&郭郭、小小米桶來設計本書的菜單,現在就要請曉倩主廚開始示範今天的3道料理。

    曉倩主廚:
    滷肉飯好呷嘸?(((好呷)))
    其實這應該算南部的作法,但是我融合了中部的口味,因為我是臺中人。大家有沒有發現肉燥裡面有個甜味對不對?甜味來源來自哪裡?對!就是洋蔥。還有加了香菇,主要材料就是洋蔥、香菇、絞肉就可以變化出好吃的肉燥了。炒個米粉加上去是不是也很厲害?!

    現在要為大家示範用鑄釜鍋一鍋2道菜。
    利用上面這個蒸盤來做「韭黃鹹蛋肉餅」,底下可以來做「麻油雞飯」。

    韭黃鹹蛋肉餅作法也蠻簡單的,先準備3分肥7分瘦的豬絞肉,蒸出來的口味會更好,韭黃大概一把的量,切成碎末。

    Q:曉倩主廚,請問剛剛有說用鑄釜鍋要一鍋煮2道菜,是怎麼做到的呢?
    A:利用蒸隔,不用浪費空間,上面一樣可以讓你做烹煮的部分,而且可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為什麼我這樣說呢?因為底下在烹煮的過程中會產生蒸氣,利用這個蒸氣把上頭的食物給煮熟,利用米飯產生的水氣幫助上面食材的熟成。除了很省時,也省瓦斯。

    曉倩主廚:
    今天準備大約500克的豬絞肉,切碎的韭黃放進來,加點蒜頭增加香氣,切蒜頭可別傻傻的直接切,先把它拍碎再切末,這樣也可以保護我們的手不會受傷,在切的過程也比較省事。如果不是韭黃的季節,換成蔥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也非常的好吃。

    接著是調味料的部分,濕性的材料先下,這樣才能巴附住我們待會兒下的調味料,來點米酒,提升香氣,讓菜更甜,大概2小匙的量;給它一點顏色,1湯匙的醬油;吃辣嗎?加點白胡椒。加點香油,除了豬油本身的香之外,讓味道更有層次。糖的部分一點點就好,因為有鹹味,現在主要的調味料都進來了,少了一顆蛋。

    Q:為什麼要加蛋?
    A:可以增加滑嫩度。

    曉倩主廚:
    妳們要不要上來做XD大家都好厲害。因為單吃豬肉的話會有點澀澀的。
    都講的好好喔,絲絲教的好!

    絲絲:
    開玩笑,在座的每一位少說有30年的廚藝經歷耶XD

    曉倩主廚:因為有濕性材料,我們來加玉米粉,玉米粉做什麼用的?讓所有的材料都能充分的黏合。

    絲絲:曉倩主廚好詐,先用小口的滷肉飯讓大家開胃,在飢腸轆轆下等待3道料理XD

    曉倩主廚:利用萬能的雙手,把盆裡的材料抓勻,充分調和。接下來就是最舒壓的時候了,摔它。

    Q:摔有什麼功能呀?
    A:可以讓肉的筋性跑出來,吃起來比較Q。

    曉倩主廚:
    如果沒辦法摔的話怎麼辦?就同一個方向不斷的去攪拌它。
    它一定也會出筋性的。大概要摔個20多次。這樣摔也有另一個效果是幫助所有的材料黏合。

    要記得準備的盆子大一點,才不會在摔的過程中掉出來的比盆裡的多XD

    好了就鋪滿蒸隔,待會兒出來的水分全部都是這個食材出來的水分,如果想要上桌漂亮的話,可以把它捏成肉餅。

    我直接利用蒸隔圍成一圈,一樣很漂亮,這個鍋子是可以直接上桌的,很美喔,我們就盡量鋪,鋪到一個表面張力,因為待會兒我們還要加料厚,絲絲手上拿的蒸隔還有空間嗎?有厚,太好了。

    咦!我突然出現台中腔耶XD

    接著因為菜名叫「韭黃鹹蛋肉餅」,需要鹹蛋的部分,可以增加整道菜的鹹香味,先對開再對開,4開它,待會兒再鋪上來,盛盤起來的顏色會非常的漂亮。

    絲絲:
    跟大家講,如果你有鑄釜鍋一鍋二菜,有飯又有菜,是非常方便的,而且有防噗功能,非常棒。

    曉倩主廚:
    下層來煮麻油雞飯,喜歡麻油雞飯嗎?
    麻油雞飯一定要帶點薑片,薑片帶皮切就可以了,一鍋大概4、5片就夠了,還有香菇,在事前先泡開,在這邊講一個香菇的笑話好了,也不算笑話,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有一天我有個朋友在晚上的時候覺得肚子餓想要吃烤香菇,可是家裡只有乾香菇,於是把它拿去泡水再到烤箱烤一烤,拿出來發現又變成乾香菇了XDDD

    麻油雞飯一定要有麻油對不對?但是我們不要太早下,先用一般的油種,但橄欖油比較不適合,我們在做煸炸動作的時候,等鍋子熱了之後再把油加進來,可以避免油品過度烹調,而且溫度上來的時間也很快,你想想看嘛,鍋子熱了之後油進來,是不是一下子就起來了,所以我們掌握這樣的步驟,今天用的是葵花油。

    絲絲:
    鑄釜鍋聚熱效果好,為什麼做的這麼厚重,一定有它的原因,它又跟一般的鑄鐵鍋不太一樣,外型就很不同、重量又超重的,為什麼長得不像一般鑄鐵鍋這麼漂亮?

    曉倩主廚:
    因為像這種高升的直升設計,特別拿來煮飯,所以剛剛吃的飯有沒有粒粒分明?(有)有沒有跟家裡的大同電鍋不同款?(有)

    以我自己的經驗,用大同電鍋煮出來的飯比較濕黏,再來是形狀好像沒有這麼漂亮,筷子一夾邊邊就碎掉,可是大家剛剛拿到白米飯嘗起來的味道怎麼樣?應該是很Q吧。

    再來,鑄釜鍋跟鑄鐵鍋有什麼不同?很厚、很重,很費力差點拿來當壺鈴深蹲了XD一般鑄鐵鍋是0.3公分厚,鑄釜鍋有0.5公分厚,為什麼要這麼厚?要讓你煮飯好吃呀。讓這個鍋子的蓄溫好,吸收這個熱能之後,幫助我們的食材達到一個很好的烹調狀況。

    絲絲:
    從生米煮成熟飯只要10分鐘就煮好了,所以剛剛韓總編在前面講米的故事時,曉倩主廚己經把飯煮好,然後我們就端出去了,是不是超快!在家裡用直火煮飯的朋友有嗎?

    曉倩主廚:
    在口感、形狀上來講真的都不一樣,大同電鍋開蓋後是平平的;鑄釜鍋打開後是有形狀的,會站起來,因為蓄熱很好、熱對流很好,可以讓水分跟米粒有個滾熱的狀態,其實也算省時喔。

    我們都知道米飯不是一開始就煮熟的,需要經過燜的動作,煮10分鐘、燜10分鐘就好了,糾快耶。

    回到鍋子來,先下一點油把薑片煸香,要煸到什麼程度呢?焦、黃,沒錯,還有一個辨別的依據,因為薑的纖維蠻粗的,看到薑片邊邊有稍微縮起來,纖維跑出來就OK了,你也不用煮太久。

    雞腿肉事前先醃拌一下,醃拌的材料非常簡單,有米酒、鹽巴、一點點黑胡椒,靜置大概30分鐘左右的時間,雞肉下鍋的時候也不用著急,煎到表面有上色之後再翻拌,就像絞肉下鍋不要急著把它弄散,到時候怕會吃到肉泥了。待會兒把米呀、水呀兑進來後再加麻油,麻油不耐高溫,煮久容易苦。

    到目前為止我都還沒有下調味,因為先加調味料下去再下米去煮,會不容易煮熟,一定要等到最後再加調味就好了。任何的烹調方式都是這樣子的。

    看到雞肉有均勻上色後就可以準備加麻油,這時候加麻油也有一點是因為雞肉出汁後,鍋內再怎麼加溫的沸點都不會太高,在這當下加麻油是最恰當的。

    2杯的米兑進來,2杯的水進來,1:1的比例就可以了,也要注意原始食材的湯汁狀態,如果出汁很多,水就要少一點點,這樣烹調出來的比例才會正確。

    絲絲:
    不要看這個鍋子很小,其實鍋子很深,容量蠻大的,所有的食材放進去只占3分之1。不同的米種所需要的水量有此微不同,在《飯人食堂》裡有詳細介紹。

    曉倩主廚:
    食材全下鍋之後,上蓋放進來,蓋上鍋蓋,等10分鐘之後移開爐火,讓它燜10分鐘,這樣就好了。米放進來的時候先不急著加水,吸附鍋內原有的香氣,再加水。

    可以開始休息、講電話、看韓劇,多好。

    Q:火候大小?
    A:因為鍋子底部沒有很寬很大,所以大約中火就可以了。
    待會兒看到一個現象再轉小火,這個地方是非常關鍵的,通常我們只要看到鍋子開始冒蒸氣的時候,代表什麼?裡面的水滾了,所以這時候轉小火,利用鍋子的熱能讓它繼續烹煮10分鐘。

    曉倩主廚:
    剛剛有講到鑄釜鍋的設計上面,在造型上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因為一般的鑄鐵鍋比較寬,比較矮一點,鑄釜鍋是直升,可以達到很好的熱對流效果。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設計是有2個鍋蓋,等於說下面在烹煮食材的時候,上面空間就不要浪費,例如下方煮飯、上方可以煮個瓜仔肉。

    如果想要上桌,可是鍋子厚重又燒燙燙,這時候有隔熱手套的配件包,本身還可以拿來做隔熱墊使用的。

    煮飯好吃是這個鍋子的入門而已,再來它燉滷的功夫很厲害,5公分塊狀的芋頭8分鐘就可以煮好了。

    接著不要浪費時間,要做三杯雞。

    Q:考大家,三杯雞是哪三杯?
    A:麻油、醬油、米酒。

    曉倩主廚:
    一樣先熱鍋,準備食材,需要薑片讓味道更好,切一點辣椒可以更開胃,蔥白切一下,加蒜頭,讓香氣更好。

    怎麼辦?我剛一回頭看到乾香菇在桌上。剛剛忘了炒乾香菇了XD好糊塗喔,我在做蛋糕的時候也常發生這種現象,一回頭發現奶油怎麼在我桌上XD

    絲絲:
    大家知道嗎?在台上做菜、教菜其實很難耶,要講話、要教大家還要顧鍋子,要怎麼補救呢?

    曉倩主廚:
    既然食材都帶來了,也不能浪費,不如就加在三杯雞這邊好了,一樣都能吃得到。

    下的順序很重要,先下薑片去煸需要一點時間,再加蒜,趁這個時間我們來準備雞肉,對開成6塊,我們不用一定要先做抓醃的動作,要抓醃也是可以的。

    絲絲:
    大家平常想要上曉倩老師的課,可以到士林店。

    曉倩主廚:
    士林店有一個漂亮的廚藝教室,去年12月開幕。一進口就看得到,有個透明的玻璃窗。剛剛提到陳鴻,就想到我媽在廚房煮飯,還要在客廳二邊跑,要看陳鴻上菜XD在座各位有沒有不認識陳鴻?我79年次都認識了。

    絲絲:不用問我幾年次,我是一定認識陳鴻的,他可是我們第一代天王級型男料理偶像。

    也在這邊預告一下,陳鴻出新書囉!
    05/12(六)15:00《 陳鴻上菜,粗糧煮意 》誠品書店新板店
    糙米蓮子獅子頭、爆米香蕉奶泡鳳梨汁

    06/22(五)15:30《 陳鴻上菜,粗糧煮意 》誠品信義旗艦店
    紅藜野筍素蒸果、桂花荔枝薏仁羹

    陳鴻,終於要來上菜了~拭目以待!

    曉倩主廚:
    薑片煸得差不多了下蒜頭,把剛剛的乾香菇也一起下下來,記得水分要先擰乾,不然會炒不香,這是我第一次吃到有香菇的三杯雞XD
    香菇一定要煸,時間也一定要夠。

    絲絲:曉倩主廚今天有一種食材都不要帶回去的FU
    我們今天的菜名要改一下,台味香菇三杯雞。

    曉倩主廚:感覺很不錯耶,這個可以把它淋在義大利麵上,會非常好吃。鹹蛋苦瓜也適合~

    絲絲:有很多台式、中式的料理去做成PASTA,口味都非常好,尤其像豆腐乳,搭義大利麵就非常好吃。

    曉倩主廚:
    香菇一定要炒到有味道出來,需要久一點點,聞到香味再下雞肉,剛剛有說一下鍋的肉不能馬上去攪拌它,因為一直攪拌的話汁會愈縮愈多,再怎麼吃也不會很嫩,我們等到雞肉有一點上色之後再去做翻攪這樣就可以了。

    麻油2湯匙、醬油要酌量、米酒,先準備起來才不會手忙腳亂,因為都是鹹,我們加二砂糖1茶匙進鍋裡,再下三杯的調味,等到糖有點融化稍微拌一下,顏色也會更亮。

    剛剛有說到這個鍋子的設計是窄身的,熱度、水氣都會在鍋子裡,只加一咪咪的水量就可以產生很多的水了。

    最後最後上桌前3、5分鐘下白胡椒,我習慣再加入一點點醬油膏,因為會變得比較亮,裡面也有修飾澱粉,在收汁效果上的呈現會更好。再下辣椒、九層塔稍微拌炒一下就完成了!

    絲絲:
    剛剛提到的鹿嗚米,5月份在HOLA才正式上市,很珍貴,米有季節性的。鑄釜鍋也有一個捷報傳來,得到德國「2018年度紅點設計大獎紅點獎」殊榮。

    曉倩主廚:
    麻油雞飯煮好了,但是我們還沒有調味,推薦這個「毓秀麻油薑泥」,非常的簡單,材料非常的純粹,麻油、薑末、一點鹽巴,可以呈現非常好的風味,我們調味就這麼簡單,加進去後稍微拌一下,就完成了。

    絲絲:鑄釜鍋也有一個特色是一鍋煮2菜的時候,味道不會混在一起。

    曉倩主廚:應該說它的密封性非常好,上下的食物不會有重覆的味道汙染。我剛剛在來的路上因為把韭菜放在行李箱,從士林帶來,店裡的服務人員問我說,老師是不是有帶韭菜來?心想妳怎麼知道XD因為味道比較強烈,很怕被路過的人白眼了XDD

    如果把九層塔換成乾辣椒,麻油少一點,就變成了宮保雞丁。
    大家都處理九層塔的時候會把梗挑掉,其實這個梗是整個香氣的來源。

    口述肉燥作法:
    作法很簡單,先準備一顆洋蔥,切丁切末都OK,2盒絞肉,先下一點油要炒洋蔥,把甜味、琥珀色炒出來,再加切丁的香菇,最後把絞肉放進來,剛剛有講絞肉切記不能一直攪拌,會變成肉醬,等到上色、顏色固定之外,形體也會比較有口感。

    再來先放冰糖、醬油、米酒,蓋上鍋蓋。為什麼不用加水?因為鑄釜鍋會把食材的水量逼出來。還有加秘密武器-八角。

    絲絲:
    想要特別再說一下書中有趣的內容。
    在此之前的臺灣人都是吃在來米的,「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在1912年把蓬萊米帶到臺灣,因為奉獻45年的歲月在稻米的科學研究上,因此在1957年以71歲高齡退休返回日本時,獲頒贈景星勳章,同時贈予終生食用蓬萊米每年1200公斤,表彰對臺灣農業無可抹滅的貢獻。

    準備來抽獎了!
    待會得獎的人,先跟台上主廚拍照,鍋子我們包裝好了再讓你帶回家,因為鍋子有點重,要記得叫計程車喔XD

    韓總編:
    剛剛有講鍋子很重,在廚房操作是個缺點,但我有研究一招,如果家裡是三口爐,可以放在前面,就不用一直移動它,拿來煮飯、燉湯、炒菜都很方便。

    陳小姐發表感言:
    我真的太高興了,因為剛剛我才買這本書,沒想到被主廚抽中;也要感謝我女兒,因為她才回家沒多久的時間,被家隔壁大樓的磁磚砸到傷到眼睛,她就說我可能要去買張樂透看看會不會中大獎。

    剛剛在抽獎的時候,還把手貼在眼睛上祈禱,搞不好還會被抽中,好神準喔。

    【QA時間】

    Q:有沒有用糙米煮過?
    A:依然需要事前泡水8個小時,以烹煮時間大概是15~20分鐘。
    因為營養價值高,在外殼來說要做催芽的動作。

    Q:怎麼做清潔?
    A:這個是屬於黑琺瑯塗層,好處是很好清潔,但是有一個地方害怕什麼?害怕冷熱高溫,溫差太大,煮完熱騰騰的菜之後,比較不建議直接沖冷水,可以用熱水讓整個溫度降下來,再做清潔,因為有黑琺瑯可以抗銹、抗氧化,也不用再特別照顧。

    等到清好了之後放到爐火上去烘乾,鍋緣跟鍋體是最容易碰撞的地方,只要在鍋緣塗上一點食用油就可以達到保護的效果了。

    Q:如果鍋子煮到焦掉的話怎麼辦?
    A:只要沖入一點熱水再煮滾,稍微再以木鏟、矽膠鏟去推一推,焦掉的地方就起來了。這個鍋子建議使用木鏟、矽膠鏟做料理。

    Q:剛剛的韭黃鹹蛋肉餅,如果不吃鹹蛋可以用什麼食材取代?
    A:竹筍不錯、茡齊不錯,也多了纖維質效果很好。

    Q:鍋子可以煮白粥嗎?
    A:把米洗乾淨之後,丟到冷凍庫後,拿出來會有龜裂,這時放到鍋子煮都很快,糊化效果很棒。如果怕噗鍋,建議使用1.5杯米量、9杯水。煮滾後開個小縫讓它水蒸氣可以跑出來。

    Q:煮了三杯雞後怎麼使用清潔劑?
    A:中性洗劑都可以,記得不要用鐵刷。

    Q:請問煮蘿蔔糕、芋頭糕都不是用蓬萊米,用的米我都找不到?
    A:雜糧行,比較大的超市都有賣在來米。加工類製品大部分是在來米。

    Q:一等米、二等米的分別?
    A:其實這是基本參考,我覺得最重要還是新鮮度,再進一步可以換米種口味。

    絲絲:
    在一片戒澱粉的風潮下,寫樂文化出了這本書,讓我們知道米的歷史、源由,而且從曉倩主廚這邊設計出很多道的食譜,非常高興跟大家共度一個米食的時光。

    農民種植稻米好辛苦,我們一定要支持好米、吃好米,但是你要讓一鍋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煮法跟使用的鍋具就相當重要,水放的不對,糊化的效果不好,好米煮成失敗的飯也是有差的。

    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與!

    ★相簿縮網址 https://goo.gl/UYjVD5

    --------------【食譜】-------------

    【 麻油雞肉飯+韭黃鹹蛋肉餅】 (一鍋兩菜)
    下層:麻油雞肉飯
    食材
      白米1 杯、米酒0.5 杯、清水0.5 杯、去骨雞腿肉300 克
      麻油0.5 大匙、沙拉油0.5 大匙、老薑片 6 ∼ 7 片
      日式醬油1 茶匙、鹽巴1/4 茶匙

    作法
    1. 雞腿肉切成2~3cm大小,兩面都灑上少許鹽巴&黑胡椒( 份量外) 備用。
      2. 鍋內倒入麻油跟沙拉油,放入薑片以小火煎4分鐘直到薑片邊緣稍微捲曲。
      3. 原鍋內加入雞肉拌炒至雞肉變白。
      4. 加入洗淨瀝乾的白米、米酒、清水跟調味料攪拌均勻。
      5. 火力轉為中火煮滾,此時轉小火,蓋上鍋蓋計時10 分鐘。10分鐘後關火不開蓋,繼續燜10 分鐘即完成。

      上層:韭黃鹹蛋肉餅
    食材
      韭菜1 把(取白色段切碎)、豬絞肉90 克、生鹹蛋黃3 顆(切半)、蛋白1 顆
    醬汁
      醬油膏1 大匙、米酒1/2 大匙、白胡椒少許、香油少許
      玉米粉1/2 大匙、砂糖少許

    作法
      1. 將絞肉拌入切碎的韮菜白和所有醬汁材料,攪拌均勻。
      2. 先置於調理盆中用力摔打絞肉約15~20下。
      3. 將絞肉捏成圓餅型或丸狀,每顆上方塞入半顆生鹹蛋黃。
      4. 蓋上外鍋蓋,同米飯煮法,以中火煮至冒出蒸氣,轉小火蒸煮10 分鐘後即可熄火、夾出上蓋蒸盤盛盤(記得蓋回外鍋蓋讓下鍋的白飯續燜)。
    ------------------------------------------------------------------------------------------------------
    【台味三杯雞】
    食材
    去骨雞腿肉 2付(切塊)、薑片 10片、蒜仁10顆(拍碎)、辣椒丁 適量
    醬汁
    米酒 2大匙、醬油 2大匙、糖 1/2大匙
    白胡椒 適量、黑麻油 2大匙、九層塔 適量
    作法
    1.先以少許米酒、鹽預先醃雞肉5分鐘,比較入味。
    2.熱鍋,加入黑麻油、薑片、蒜仁煸炒至有香氣,續入雞肉炒至金黃,再加入米酒、醬油、糖、白胡椒。
    3.蓋上鍋蓋煮3分鐘左右開蓋,不熄火,再續滾幾分鐘至收汁即可。起鍋前拌入九層塔

    寫樂文化
    韓嵩齡的編輯手記
    HOLA 特力和樂
    絲人空間(李絲絲)

    #飯人食堂
    #韓嵩齡
    #寫樂文化
    #廖曉倩
    #特力和樂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北信義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飯煮太硬補救 在 煮婦養成日記 Cooking Dia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22 19:03:58

    還以為是疊疊樂~原來早餐阿!
    https://www.instagram.com/iamphoebeliu/



    早餐吃得很豐盛是很幸福的事情阿!
    但因為早起的時間只足夠拿來做早餐
    所以這週就幫男友準備咖哩跟義大利麵(比較簡單一點~)
    我自己的早餐最後一半都變成午餐了
    真的太大份了

    🍳 鍋子與菜刀在這集的資訊欄:https://youtu.be/ev-X_O81mTM
    🍳 白色便當盒是無印良品的: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N00...
    🍳 杯子來自於Liuliu Select
    蝦皮:http://Shopee.tw/liuliu_select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iuliu_select/



    -



    🍎 400次咖啡的製作方式在這邊~
    我真的覺得好好喝哦!大家一定要來試試看~~~
    https://www.instagram.com/p/B91ucMzH5Ji/?igshid=hmpq2f77pkks

    🍎 影片中我去做的蠟燭台
    上課是一個人1800,製作過程約為2個小時
    其實在上課的時候真的非常開心~
    老師人也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好 又和藹又細心

    只是拿到成品後真的太失望了
    第一:我覺得因為是蠟的關係 其實燭台表面非常粗糙沒有質感
    第二:雖然店內的乾燥花材非常多,但適合燭台的非常少
    如果選用太硬或太大的花材,就會像男友的燭台一樣,蠟並沒有辦法覆蓋完全
    有些花材就會裸露在外面(我們都覺得這樣長得很噁心)
    但因為蠟凝固的很快,所以是沒有辦法補救的(可以補救也會有很明顯的瑕疵)

    總而言之上課的過程是好玩的
    但老實說我覺得這個燭台 應該再研究一下如何更完整 再開課
    但因為老師真的人非常客氣
    要講這些我也非常不好意思 所以你們看我最後IG也沒發了
    所以請見諒 這邊我就不提供店家資訊了 希望大家也不要問我 真的很抱歉



    -



    📩:vvntree@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