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風速如何計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風速如何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風速如何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風速如何計算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氣候難民 我在2008年出版冰天凍地,全球升溫的結果竟然是全球急涷的新冰河時期。書中內容包括電影明日之後的情節,灣流斷流。灣流是北太平洋環流的一部份。灣流停下來,地球失去調節氣溫的海洋環流,地球氣候變得極端,世界各地會有嚴重水災、強力風暴和熱浪。很快,地球會進入冰河時期。糧食失收,人口大量死亡。 書...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6年10月22日 影片為大家分析與介紹寶可夢GO遊戲內防禦道館寶可夢強度的排行榜。 一直以來竹子都在介紹進攻方的寶可夢,這次來點不一樣的,跟大家介紹下防禦方有哪些實用又強力的寶可夢。 *進攻與防禦寶可夢的技能組合與配搭大不相同,主要因為防禦由AI(電腦)所控制,如果玩家們有些寶可夢培養出來...

風速如何計算 在 Kiyomi Tachibana, MD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3 19:26:05

「痩せたいんですけど何からやったらいいですか?」という質問を頂いたので、あくまでin my opinionとして考え方をざっくり記してみました。ご参考になれば幸いです。 ざっくりなので細かいことは吹っ飛ばしております。 皆さんは何故痩せたいのでしょう? 例えば「もう直ぐ結婚式、撮影(といった期限)...

  • 風速如何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1:24:38
    有 74 人按讚

    氣候難民
    我在2008年出版冰天凍地,全球升溫的結果竟然是全球急涷的新冰河時期。書中內容包括電影明日之後的情節,灣流斷流。灣流是北太平洋環流的一部份。灣流停下來,地球失去調節氣溫的海洋環流,地球氣候變得極端,世界各地會有嚴重水災、強力風暴和熱浪。很快,地球會進入冰河時期。糧食失收,人口大量死亡。
    書中有以下一句,「我們還未知道海洋環流停下來之後會有甚麼後果,但是新仙女木事件明顯地給我們嚴重的警告,肆意排放二氧化碳無異於跟死神玩捉迷藏。」
    2021年8月5日,傳媒報導科學家證實灣流有停止跡象,灣流流量是1,600年來最低。可是,科學家不知道令灣流完全停止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是多少。唯今之計是盡量減少排碳。我們每燒一克二氧化碳出來,灣流就會相應地減弱。地球會因為灣流減弱或者斷流而突然進入冰河時期。情況就像電影明日之後那樣恐怖。
    即使灣流未完全停下來,2018年5月,大埔錄得攝氏38.1度的破記錄高溫。2020年氣候十分極端,2021年就更差。半個中國和歐洲泡在水中,七月熱浪加飛雪。中國鄭州水災傷亡慘重,河南省各地災情比荷里活恐怖片更加可怕。很多地區狂風暴雨,有些地區卻極度乾旱。寫這篇貼文時,加州Dixie市被山火燒成焦土。被燒成焦土的市鎮不是只有Dixie。山火燒了Paradise兩次,幾乎將整個Paradise燒成焦土。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地表溫度再度升破攝氏50度。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1/aug/05/climate-crisis-scientists-spot-warning-signs-of-gulf-stream-collapse
    再這樣下去,地球上一半人口會在10年之內變成氣候難民。這是灣流即將斷流給人類的最後警告。每次我談論全球升溫都被人嘲笑。2021年,我反過來嘲笑那些曾經嘲笑過我的人。這些人笨到以為炒樓發達就是人生目標,心中只有名車豪宅和醇酒美女。地球進入冰河時期,無論如何富有,結果都是人肉冰條。

    以下內容節錄自冰天凍地:
    北太平洋環流North Atlantic Gyre 分為4部份:
    i. 北赤道海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t- 北緯10度至20度之間由東向西的水流。
    ii. 灣流Gulf Stream– 由墨西哥灣開始沿著美國東岸海線向北流動,一直去到紐芬蘭。灣流減弱的話,美國東岸北部地區,例如紐約,和西歐地區,例如英國,會受到寒流襲擊。這也是電影明日之後的主要故事題材。
    iii. 北大西洋海流North Atlantic Current –灣流的延續海流,向東北流動,直達愛爾蘭及歐洲大陸西北海岸線。
    iv. 康拉尼水流 Canary Current – 向西南流動,去到非洲的賽內加爾Senegal。
    影響海洋環流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球的轉動、風向和風速、海水的溫度及鹽度差、月球引力、海床地貌、海岸線和其他海流的強度及方向。深海水流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海水的密度差別和地心引力。密度差是海水溫度與鹽度的函數。
    在北方氣候寒冷的地方,例如北海,上層海水因為受到低溫空氣的影響而結冰,擠出鹽份,增加海水的密度,於是向下沉降。這是整個環流的主要動力來源。
    海水的鹽度下降,海水密度亦下降,寒冷海洋的海水沉降就會失去部份動力,整個環流有機會慢下來,甚至停下來。
    英國在缺乏來自赤道地帶的溫暖海水,很快就會回到冰河時期。這並非杞人憂天。英國財經時報於2005年12月1日報導謂令到英倫三島及北歐溫暖的北大西洋環流正在減弱。位於英國修咸頓的英國國立海洋學中心(UK 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進行的綜合水流研究結果顯示自1992年至2004年,由熱帶流向北面的暖水減少30%,以體積計算。在1992年之前的40年,由熱帶流向北面的水量保持穩定。這項研究結果同日刊登在國際著名的《自然》雜誌(Nature)。(詳情請參閱Nature 2005, 438, 655)

    獲得諾貝爾獎的聯合國氣候轉變小組的科學家估計到本世紀末,北極地區的氣溫全上升攝氏6度(華氏10.8度),比地球上任何地區的升溫都要急速。

    第5節歐洲危在旦夕
    1.5.1. 灣流停下來
    科學家發現驅使高溫海水從低緯度地區,即是熱帶,流向高緯地區,即是寒帶的灣流減弱了超過75%。由於灣流減弱,失去調節氣溫的功能,歐洲隨時都會進入冰河時期或者經歷極度嚴寒的冬季。
    灣流的推動力量來自格陵蘭海的海水結冰令到水中的鹽度和密度增加而急速沉降。情況就像將汽水放入雪櫃中,汽水內的水份子結晶,即是結冰,將糖份擠到沒有結冰的液體中去。當汽水只是一半結冰時,留下來的液體濃度高過原本的汽水。
    當海水的鹽度減低,即是能夠在結冰過程中擠出的鹽份減少,未結冰的海水沒有足夠密度沉降下去。北極冰架和海冰溶解能夠對氣候構成重大影響。不要以為冰架和海冰溶解不會令海平面升高就可以忽視。對全球氣候來說,這才是關鍵所在。
    2005年,英國劍橋大學的海洋物理學教授彼德韋咸斯(Peter Wadhams)乘坐英國皇家海軍的核動力潛艇在北極冰冠下面走過,以潛艇的精密聲納系統研究北極冰冠在過去20年薄了46%的原因。
    過往,北極有巨大的向下水流將密度高的冷水送到水面以下9,000呎(3000公尺)的海床。可是,韋咸斯教授發現那股向下水流幾乎完全消失。那就是說,北大西洋環流停止,熱帶的海水不會流到英國和北歐去。整個歐洲地區將會失去大自然的暖氣和暖水供應。
    英國的夏季非常炎熱,很少人知道英國的緯度和西伯利亞相同。單是灣流的影響,英倫三島就升溫攝氏5至8度。

  • 風速如何計算 在 張淵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3 10:25:12
    有 64 人按讚

    日期 2021/06/23 星期三 農曆五月十四日 風速: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10:30-11:00
    👉內容: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淵翔的服務處暫時關閉,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seanchang 聯繫電話:02-24692122

    📣直播了一段時間,有民眾留言說:「謝謝一定要看你的節目太可愛了。」

    #今日分享主題:
    分享一 台灣趣聞
    疫情期間雖然路上車輛比較少,但還是要注意行車安全
    台68線快速道路,南寮竹東段8.3公里處,21日傍晚5點多,發生連環車禍意外。
    一名老婦人,因為騎乘電動機車誤闖,雖然馬上有救護車,將她引導到路肩,但這時後方車輛疑似分心,觀看婦人和救護車,沒看到前面車輛減速,又沒有保持好安全距離,造成6車連環撞。
    https://reurl.cc/Q9Z11M

    分享二 疫情心理學
    從腦心智科學看壓力適應
    腦心智科學非常重視人腦的本能和後天經驗累積的腦心智功能。在本能方面,包括感受壓力、害怕危險、競爭比較、逃躲危機、依附和親近、控制與成就感等,都是科學家曾提出的人腦基本特性。這些本能使人類在感覺有壓力時會引發焦慮、擔心、預期危險等情緒,且傾向做出快速、衝動、直接的反應,卻不見得能有效應對。

    若是群體都「感覺有壓力」時,則容易引發競爭感、不安情緒渲染、人際比較和抨擊、責成歸罪等以情緒為主的因應模式(emotion-focused coping),更是容易讓整體社會感覺不安與不平安,親身經歷災難與觀察替代性災難(因觀察他人的遭遇而感同身受或感受到危機壓力,進而受到心理傷害),例如重大交通事故或隨機傷人事件,都很容易引發這種感受。
    因此,以正念、「安、靜、能、繫、望」(促進安全感、維持平靜穩定、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保持聯繫、灌注希望)或「放、離、紓、轉、正」(放鬆及深呼吸、暫離現場、適度紓解情緒、轉換心境、正向思考)(參見延伸閱讀1)等為主的情緒調適模式,都能有效舒緩對於已發生災難所引發的不適感受。
    參考資料:科學人雜誌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5004

    分享三 SDGs

    自2021年5月疫情提升至三級警戒,全臺粉展開端上班、上課的長期
    居家生活,極端炎熱的天氣使民生用電量大增,又發電機組歲修、故障
    台電備轉容量率頻頻亮燈,臺灣缺電、重啟核四的討論也甚囂塵上。
    然而,資源有限,創意無窮;與其陷入沒有結果的口水混戰,何不從今天開
    始實行零成本的日常省電妙招,為臺灣減電力負擔,也為地球省下有限資源。
    冰箱省電方法:
    冰箱是家中一年四季、全天運轉的家電,要想省電,重點檢查項目絕不能少了冰箱。事實上從冰箱的選購、擺放位置、儲藏收納到使用習慣,每個環節都有簡單又立竿見影的省電技巧可以好好運用!
    1.冰箱周圍溫度太高會增加耗電量,應避免放在陽光直射處冰箱四周要保留 10 公分以上通風散熱空間,散熱不佳會影響運轉效率
    2.食物儲藏太滿會影響冰箱內的冷氣流通,耗電會增加 4 - 5%,平時採購就要適量,不要囤物,也要定期清潔冰箱、進行冰箱斷捨離
    3.熱食放涼後再放入電冰箱,直接放入會提高冰箱內溫度、增加耗電量
    4.冰箱不宜頻繁開關、開啟太久,否則壓縮機需要多運轉來維持溫度,因此冰箱內的食物平時就要分門別類擺好,取用時才能速戰速決
    冷氣省電方法
    如果冰箱是家中常駐的耗電小怪,那冷氣就是期間限定的耗電大魔王了!如何吹冷氣吹的省電又省錢,兩招就夠!
    室溫超過 30 度以上,才開冷氣!
    每兩週清洗一次濾網,提高降溫效率
    開冷氣時設定在 26 - 28 度間,溫度每提高 1 度可省電 6%
    開冷氣時搭配電風扇,加速空間的冷氣循環、提升舒適感
    睡前設定舒眠模式,可以定時 4 小時關機或提高溫度
    冷氣啟動時最耗電,切勿為了省電頻繁開關

    其他省電方法
    電鍋煮飯前先浸泡 30 分鐘,可以縮短烹煮速度減少耗電
    各式家電不待機,工研院計算待機電力約占家庭用電的 7.4%
    衣物累積一定數量後,一次用洗衣機清洗更省電
    耗能又沒效率的老舊家電,該換就換
    https://reurl.cc/VE40Ly

    分享四 基隆市新聞
    更改停水訊息:
    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為辦理瑞芳台二線76k+200及77k+930汰換管線工程,實施1000mm新舊管線更換
    時間:6月30日上午9時起至7月1上午8時止,共計23時停水作業
    地區: 基隆市中正區長潭里、砂子里、碧砂里、八斗里、海濱里、正濱里、和憲里、社寮里、平寮里、正砂里、新富里、新豐里;基隆市信義區孝德里、孝賢里、孝岡里、孝深里、孝忠里、東安里、東明里、東光里

    停電訊息6/26 0時到6時止

    基隆市中正區
    中正路(單)141至143號,151號,165-1號
    中正路119巷(單)3至31號(雙)2至26號,30號,40號
    中正路119巷1弄(單)1至39號(雙)2至38號
    中正路119巷15弄(單)1至17號,19號後面漁販
    (雙)2至14號
    東海街(雙)8號

    東海街8號一樓
    東海街大沙灣派出所口右後邊
    基隆市中正區
    北寧路(單)329至353號,371號,371-1號,487-1號
    (雙)392至400號,472號,472-1號,472-1號前半部,476號
    北寧路369巷(單)1至61號
    (雙)2至58號,66號,66號左側汙水池,68號
    北寧路396巷(雙)4至6號
    調和街1巷(單)5號(雙)6號
    望海港海巡署海防哨所旁(景觀燈)
    北寧路369巷口LED智慧站牌
    漁港一街長潭里漁港邊漁船上架場
    北寧路371號左側20公尺橋頭處景觀照明
    北寧路373號邊(望海巷漁港)

    北寧路384號前BL2020電信箱
    北寧路369巷口BL2030電信箱
    北寧路371號前(號誌燈)
    北寧路446巷口(號誌燈)
    北寧路371號旁號誌桿(監視器)
    北寧路369巷66號旁自立桿(監視器)
    北寧路369巷47號旁自立桿(監視器)
    北寧路369巷66號(長潭里安檢所)
    北寧路472號附壁(有線電視增波器)
    北寧路369巷61號
    北寧路472號對面(望海巷營區)

  • 風速如何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02:05:51
    有 68 人按讚

    朋友們,請看清楚囉~~~

    魔鬼藏在細節中。..... 在同一時段、同樣的天候下,在同一地理區域中,離岸風力發電的發電效率,就是會比陸域風力發電來的優異一大截。

    台灣目前總共擁有840.2MW規模已經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其中712.2MW為陸域風力機組,128MW為離岸風力機組),目前正在進行施工中的風力機組,光是離岸風電機組,今年的數量就超過805MW規模,預計今年夏季可以有兩座合併規模達557MW。

    以今天05/16/2021 晚間10:50PM時段的台灣風力發電即時發電狀態為例。

    當時全台灣的風力機組總共發出94.20MW的電力,當時所有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為11.21%。

    但是當我們仔細檢視苗栗縣境內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時,卻可以發現,目前台灣第一座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上緯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的僅僅22座離岸風力機組(4MW機組x2再加上6MW機組x20),就發出了41.2MW的電力,平均機組的發電效率達到32.19%,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台灣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11.2%。在該時段總共風力發電的94.20MW電力產出當中,就佔了43.7367%的發電量佔比。

    那幾乎是22座離岸風力機組發電量等同於超過300座陸域風力機組總發電量的意思呢!

    相較之下,同樣位於苗栗縣的沿海海岸線上,陸域風力機組的發電實績相形就遜色不少。我們由北到南一陸域風場所處區域來看看當時段的運轉績效:

    崎威崎頂風場發出0.9MW電力,運轉效率13.04%
    苗栗竹南風場發出1.0MW電力,運轉效率12.82%
    苗栗大鵬風場發出6.5MW電力,運轉效率15.48%
    龍威後龍風場發出5.9MW電力,運轉效率13.36%
    東鋼龍港風場發出3.1MW電力,運轉效率26.96%
    苗栗通苑風場發出3.2MW電力,運轉效率8.18%

    再來看一次,同樣位於苗栗縣竟,距離海岸線2~4公里處近海海域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在當時段的實績:

    海洋竹南風場發出41.2MW電力,運轉效率32.19%

    此外,這是 2021-05-17 0100AM 苗栗地區離岸風電 VS. 陸域風電的即時發電狀態。在這個當陸域風力機組普遍使不太上力的時段,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能優勢,就更加的明顯了。提供大家做進一步的參考。

    在2021-05-17 0100AM時段,位於苗栗縣境內的風力各場域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

    當時全台灣的風力機組總共發出133.40MW的電力,當時所有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為15.88%。

    但是當我們仔細檢視苗栗縣境內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時,卻可以發現,目前台灣第一座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上緯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的僅僅22座離岸風力機組,就發出了73.7MW的電力,平均機組的發電效率達到57.58%,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台灣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15.88%。在該時段總共風力發電的133.40MW電力產出當中,就佔了55.2473%的發電量佔比。

    那基本上就是22座離岸風力機組發電量等同於超過台灣目前現有的300多座陸域風力機組總發電量的意思呢!

    相較之下,同樣位於苗栗縣的沿海海岸線上,陸域風力機組的發電實績相形就遜色不少。我們由北到南一陸域風場所處區域來看看當時段的運轉績效:

    崎威崎頂風場發出0.4MW電力,運轉效率5.8%%
    苗栗竹南風場發出0.6MW電力,運轉效率7.69%
    苗栗大鵬風場發出6.2MW電力,運轉效率14.76%
    龍威後龍風場發出6.8MW電力,運轉效率15.42%
    東鋼龍港風場發出1.8MW電力,運轉效率15.65%
    苗栗通苑風場發出2.7MW電力,運轉效率6.91%

    再來看一次,同樣位於苗栗縣竟,距離海岸線2~4公里處近海海域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在當時段的實績:

    海洋竹南風場發出73.7MW電力,運轉效率57.58%

    其實,當風況良好的季節中,例如每年10月份至隔年的三、四月份,無論離岸風機或是陸域風機,都可以發好發滿,是風力發電的旺季。

    但是在每年五至九月份的這段風況微弱或者是普通的傳統風力發電的淡季中,在一般風速達到每秒三公尺的最低啟動風速之後,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率,就明顯的優於處於同一區域中的陸域風力機組。

    此外,離海岸線越遠,風況通常越佳。風力機組裝置容量越大,發電效率越佳。

    以目前海洋竹南離岸風場所採用的離岸機組的款式,分別是4MW x2 再加上 6MW x20。

    今年正在興建中的離岸風場,除了109.2MW規模的台電離岸一期風場,採用5.2MW級距的風力機組,發電功率應該略等同於海洋竹南的6MW級距機組。其餘的離岸風場所採用的風力機組,基本上都升級到8MW級距的離岸風機了。

    根據西門子原廠的計算,安裝在同樣的風場中,其8MW等級離岸風力機組的年發電量,會比前一代6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的年發電量,高出20%!

    2022年開始的台灣離岸風場,將會出現10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按照西門子原廠的測試數據顯示,10MW級距的機組的年發電量,又會比8MW級距機組高出達40%之多!

    2024年開始的台灣離岸風場,將會跨入到14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的天下,西門子原廠的數據指出,14MW級距機組的年發電量,又將會比其前身11MW級距機組的年發電量高出25%之多!

    就是因為這樣微妙的運轉效率差異性,在今年開始,當離岸風力機組逐年大量的加入並網商轉發電之後,台灣風力發電將呈現截然不同的的樣貌。往後的日子中,每年離岸風電都平均以1GW~1.5GW規模的速度,持續的成長,引此,連帶的,台灣的風力發電的發電量以及發電量佔比勢必呈現巨幅的成長。

    PS. 目前最新的資料顯示,台灣每發出一度電力,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0.509公斤。因此,只要增加一度再生能源發電(水力、風力、太陽能光電、地熱發電、海洋能發電等等不同型態的再生能源都是)我們就可以幫台灣,以及我們的地球減少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期間也完全不會產生任何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也不會有任何有害廢氣的產生。

    此外,高度仰賴國際貿易為經濟主軸的台灣產業界,目前紛紛在各大供應鏈體系的督促下,宣示要逐步達成整格生產營運所需用電,都要轉換成100%以再生能源綠電來供應。而這裡所講的再生能源綠電的定義非常明確的就是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地熱發電、海洋能發電等狹義的再生能源發電,有些嚴苛的標準中,甚至連再生能源項目中的水力發電,都不被認可符合「綠電(Green Power)」的標準。(【台積電與華碩敲響警鐘】百家台廠無綠電可用,政府在等什麼?:https://tw.appledaily.com/....../E6GYNFIYAZFCHDVDA5WSIEEK4E)

    另一方面,核電會產生輻射污染以及各種放射性輻射廢棄物,在處理上極度困難,動輒需要採用地底深層掩埋的方式,與外部環境隔離貯放上數萬年的時間,一般來說,人類無法保障任何人造物件的安全貯放能撐得過萬年之久,坦白說,人類自有文字歷史紀錄以來的時間,也還沒有超過一萬年,目前可考的,大約都在5千年上下。此外,更重要的是,台灣本身的地質條件很特殊,台灣島本身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以及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擠壓隱沒帶正上方,另外也同時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之上,終年大小地震不斷,根本不適合發展核電。世界上唯一有類似台灣這樣處於地震不斷的地質條件上興建核電廠的國家,就是日本,而人家在2011年已經發生過311福島核災,至今十年過去了,核災善後情況如何,已經豁了多少核災善後費用,大家心知肚明,就不用提了。

    就不用提,核電廠還有高溫廢水排放造成水體以及環境熱汙染的生態負面影響。萬一出事,就像日本福島核災的現況那樣,放射性輻射廢水的處理也是非常棘手難你妥善解決的難題。

    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已經不是工業革命之前的17、18世紀農業時代的環境了,在經過一百多年來的過度開發,我們在21世紀所面臨到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讓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用新的視野、新的方式來找出最即時也最適用的解決方案,以便讓我們在整個地球生態環境還來得及被拯救回來的關鍵緊要生死關頭。

    目前台灣正在積極地推動各種型態的再生能源發電,但同時,整府也制定了一整套審核機制,與民間的環境保護組織、在地社區、公民團體一起監督、管制再生能源開發不致於影響到重要農地、漁場的完整性。目前光電准許開發的場域,都集中在不利耕種、地層下陷的地帶,或者是農牧設施屋頂,養殖漁業用地的多功能運用等等範疇。至於離岸風電的後續開發,經濟部也剛剛公佈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草案,已經展開與漁業族群、環保團體、在地社區、開發商、本土產業供應鏈、相關產業界、學界與政府跨部會單位等等相關領域的滾動式對話、協商與落實執行。



    #離岸風電

    #陸域風電

    #風力發電

    #再生能源

    #能源轉型

    #減碳減排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