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風格菸酒文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風格菸酒文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風格菸酒文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風格菸酒文化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46的網紅憑高酹酒,此興悠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十年樹木-《威士忌雜誌》第45期 在我人生不可思議的旅程中,目睹台灣威士忌的風雲變化絕對可記上一大筆,雖然年紀漸長,潮起潮落的人生百態已了然於心,不過這些湧動的波濤依舊澎湃。今天無論初入門或老饕級的酒友們,眼前有眼花撩亂的酒款,時時可參加酒商、社團的品酒會,加上常年不斷的酒展,以及全球最便宜的威士...

風格菸酒文化 在 ?Holly?K☄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20 10:55:40

二刷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剛好碰到今年移師至此的 #台北蚤之市 ; 真的很開心台北多了一個新的熱點, 充滿美式風格主題的跳蚤市集與穿越半世紀的瓶蓋工廠互相輝映; 這座建立于日據時期的國產軟木株式會社在經歷了台灣光復並成為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瓶蓋工廠 的前身; 幾經易手, 經過市府及團隊的努力修復...

  • 風格菸酒文化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2 22:07:26
    有 72 人按讚

    十年樹木-《威士忌雜誌》第45期

    在我人生不可思議的旅程中,目睹台灣威士忌的風雲變化絕對可記上一大筆,雖然年紀漸長,潮起潮落的人生百態已了然於心,不過這些湧動的波濤依舊澎湃。今天無論初入門或老饕級的酒友們,眼前有眼花撩亂的酒款,時時可參加酒商、社團的品酒會,加上常年不斷的酒展,以及全球最便宜的威士忌,可說生活在一個超級幸福的國度裡。但回首10年前,當國際中文版威士忌雜誌創刊時,可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於2005年踏入威士忌領域,說「踏入」,其實沒有一扇需要推開的大門,只是下定決心在已經消失的「無名小站」開一間樸實無華的部落格,當個極簡自媒體開始書寫品飲心得。不過當時還是有台階可循的,網路上已經存在威士忌論壇(春風),也有幾位同好開設部落格(K大、B大、烏兄、阿飛),將這些前輩高人的討論及文章都閱讀得滾瓜爛熟後,基本上已經跨越某些知識障礙,可以登堂入室了。

    這就是威士忌捲起千堆雪之前的草莽時期,沒有酒展,沒有大使、沒有太多的酒款,當然也沒有品酒會。為了推銷旗下品牌,酒廠、酒商會為菸酒專賣店舉辦餐酒會,但行銷預算還沒辦法灑到一般消費者,行銷方式則慣用簡單的語言,在紙媒上刊載響亮、易懂易記的slogan作單方向宣傳,毫無雙向溝通的可能(這套方式至今依舊,雖然逐漸失靈)。如我們這般熱衷、熱情的愛好者,由於網路不發達、資訊不豐,能找到的大部份都是原文資料,想舉手發問都不知道該問誰,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組織同好團體,自行找酒並蒐羅資料,展現集體知識力量。

    不過Whisky Magazine早在1999年就創刊了,第一任總編輯Charles MacLean在發刊詞中提到,許多愛好者在私下聚會時逐漸凝聚共識,認為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一本專業的雜誌有其必要。我沒機會讀到創刊號,語言隔閡是個大問題,但是曾搜尋到南部某熱心酒專翻譯的文章,總計三十來篇,至今仍好端端的儲存在我的硬碟裡。這些文章探討諸如「酒精度對於威士忌的影響」、「海洋腥味或鹽味對感官的刺激」、「橡木桶的貯存環境」、「酵母的伊甸園」等課題,即便拿到現在,依舊具有相當的啟發性,可惜翻譯品質不佳,讀起來十分辛苦。

    台灣的出版界有句老話:「如果想讓一個人破產,就叫他去辦雜誌」,一語道盡了雜誌類紙媒的困境和吃力不討好。但是當威士忌潮流越來越興盛,全球的愛好者求知若渴時,Whisky Magazine可謂應時而生,辦起了酒展(Whisky Live)和烈酒競賽(WWA),每年出刊8期,持續扮演著領頭羊角色。台灣一向是威士忌銷售大國,但除了銷售業績之外,台灣酒友在眾多「達人」的引領下,自辦品酒會、撰寫文章,持續挖掘酒廠、酒款的工藝並交流討論,往往讓國際大師們訝異且欣羨。這一股追根究柢的風氣,恰恰搭上知識經濟的順風車,終於讓中文版威士忌雜誌於2011年創刊,並從此落地生根。

    前些時候和一位品牌大使聊天,他說他入行12年,在台灣的品牌大使中,資歷之深已是前五名,甚至是該品牌全球所有大使中資歷最深的一位。確實,10年來威士忌界的變化相當大,新興酒廠持續成立並投入生產,從製酒原料、工藝到行銷方式都推陳出新,OB、IB品牌也不斷增加,嶄新的風格與風味再再顛覆著我們的感知和感官。當年Whisky Magazine的編輯群們擔心雜誌壽命,以為酒廠不過1、200間,能書寫的題材有限,今天他們該擔心的是反而是如何在有限的雜誌厚度中,容納爆炸性成長的知識。

    同樣的課題也迫近中文版雜誌,不過雜誌10年來從搖籃期逐漸茁壯,努力與國際接軌之餘也深耕本土,對於喜愛紙本閱讀更勝過電子媒體的老文青如我,絕對是台灣威士忌專業媒體的第一品牌。因此我深深期盼,這本雜誌能繼續秉持傳介知識、文化的使命,讓台灣的愛好者能繼續接收新知、擴展視野,堅持專業帶領酒友們邁向下一個10年。

  • 風格菸酒文化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9 12:03:00
    有 7 人按讚

    【與INF一起登上時光機】

    INF 2021秋冬《Time Machine時光機》系列包含三大元素,呼應台灣零售文化之三大階段的變遷,包含早期「傳統柑仔店元素」、中期的「超商量販店元素」,以及近期的「外送平台及電商消費文化元素」,INF將台灣零售業文化的歷史縮影,幻化成為臺北時裝週的伸展台,以服裝詮釋時代的變遷。

    「傳統柑仔店元素」,已在2021秋冬紐約時裝週官方日程發表,這是INF首度登上紐約時裝週,並讓消失樂壇失傳87年的台灣第一代流行樂女歌手「純純」的老歌〈初戀讀本〉重出江湖。純純〈初戀讀本〉的歌詞內容,即便現在來看,仍相當前衛,更何況當時更為保守的社會環境。(留言處可見完整歌詞)

    INF 2021秋冬《Time Machine時光機》微電影則以同志情的方式展現台灣古早社會風貌,INF設計師郭瑋表示,早期同性戀被視為禁忌,在那個時代,高呼「自由戀愛」是創舉,他認為這和服裝創新的概念不謀而合。

    #服裝細節
    菸酒公賣鐵牌電繡的包包設計、尪仔標的耳環,量販店的貨品掃描條碼、塑膠袋、營養標示、製造日期等相關元素,也都以電繡、印花等趣味的方式呈現於服裝上。

    另外也融合了Grunge Art藝術風格的筆觸、以現代化手法重新描繪出具有時尚感的古早味,郭瑋最喜歡的是Grunge Art之父 David Carson,他打破既有的排版觀念,以叛逆、解構、未完成等手法呈現出一種「後現代主義」的美術風格,帶有強烈的黑色幽默色彩。

    服裝版型上,本系列承襲了INF擅長的解構風格,將正統版型不斷的拆解重塑,勾勒出可變形且「一衣多穿」的系列作品。

    #
    蟲膠唱片,是比黑膠唱片歷史更悠久,加入東南亞地區一種名為胭脂蟲的分泌物所製成的唱片,它最初於1890年研發,早期78轉蟲膠唱片指的是每分鐘78圈的轉速。

    A14I0010.jpg
    林暉閔以手搖蟲膠留聲機為INF 2021秋冬系列大秀開場。(圖/臺北時裝週)
    隨著科技進步而被黑膠唱片取代後來被美國哥倫比亞公司1948年發行的33轉黑膠唱片,以及RCA公司於1949年發行的45轉黑膠唱片所取代。蟲膠唱片有正反兩面,各可錄製一首3-4分鐘的歌曲,蟲膠唱片播放的機器需要用手搖。蟲膠材質容易破碎且難以保存,加上播放蟲膠唱片的留聲機早已被時代汰換,之後又有電唱機、收錄音機、CD等器材出現,不少蟲膠唱片也跟隨時代的腳步遭到丟棄,經過87年後,〈初戀讀本〉蟲膠唱片全球只剩五片,據了解,目前所知存世最多的為〈月夜愁〉,而〈望春風〉及〈雨夜花〉蟲膠唱片應該不到十片,最少的〈四季紅〉蟲膠唱片還不到五片,這些都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文化資產。

    #BeautiMode #臺北時裝週 INF

  • 風格菸酒文化 在 細腿男 / 旅行.攝影.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5 18:20:33
    有 109 人按讚

    恭喜發財,大家春節假期開心嗎?🙋‍♂️

    過年前去了一趟嘉義和台南,主要就是去採訪去年底啟用、新舊交融的 嘉義市立美術館

    美術館由三棟不同年代與風格的建築銜接組成,建於1936年的古蹟棟,昔日是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的辦公廳舍,由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所設計,另外還有建於1954年的酒類倉庫與1980年的菸酒成品倉庫。

    經過建築師的巧手規劃,美術館重新詮釋了嘉義「木都」與「畫都」的城市歷史和文化意義,而開放式的庭院景觀,如同水滴灑落形成一座座島嶼,並栽種多種台灣原生植物,除了創造出空間的趣味性,也成為嘉義人休憩散步的好所在。

    因為文章還沒正式刊出,所以暫時就先介紹到這了。而我覺得在空間上最棒的,當然是挑高的玻璃帷幕,而這幾天天氣晴朗,加上空氣污染的助攻(?) ,像是加上柔光罩的光線映入,肯定更是迷人了。

    而剛才查了一下,初五也就是明天,美術館要再次開門見客囉!

    目前展出的是【 #天鶴天來翠嘉邦─#臺日書法聯展 】,因為美術館空間小而美,所以如果你計算走訪,強烈建議可以八點半就先去拍希望還沒什麼人的庭院和建築外觀,然後九點開館進去搶頭香!

    #嘉義市立美術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