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 #九月 #分享 🍂
hi 我打算以月更的方式來總結每個月上課進度&感想 跟其他生活瑣碎事情ㄉ分享😌
.
這次我會先介紹必修課🙋🏻♀️
長庚ㄉ同學們hello~
.
《醫用微積分》
這門課因為老師所以我到目前為止還不討厭🤗 老師很可愛又幽默,講解的還算細心也很會安慰我這種數學渣渣😂 上課內...
#醫學系 #九月 #分享 🍂
hi 我打算以月更的方式來總結每個月上課進度&感想 跟其他生活瑣碎事情ㄉ分享😌
.
這次我會先介紹必修課🙋🏻♀️
長庚ㄉ同學們hello~
.
《醫用微積分》
這門課因為老師所以我到目前為止還不討厭🤗 老師很可愛又幽默,講解的還算細心也很會安慰我這種數學渣渣😂 上課內容大部分都是我在高中學過的微積分,偶爾會穿插一些比較難/新的內容,但都是屬於加分題 如果你對自己數學要求沒那麼高就不用太過於緊張😊 這堂課氣氛很輕鬆不會太緊迫,loading也算輕,上了一個月的課目前都還沒有小考🙋🏻♀️ 但若有小考也是open book+開放討論😊 因為有些專有名詞我還不太會 所以上課的時候我聽的有點吃力,一定要全程看著老師講解(抄筆記我會分心)~ 我會錄音 到時候複習考試可以回去參考😬
.
《生物學》
上課內容目前為止我都還蠻有興趣的(畢竟是我最愛的生物哇哈哈)PPT也都是用英文,可是老師講解的不夠仔細所以當我們在學新東西的時候會有點難理解ಥ_ಥ 老師常常會跳著講 或很輕的帶過 加上是用80%中文講所以又更難理解了😂 這門課loading偏重,每次上課都有課前小考+課後小考,每個禮拜也有兩頁的反思+討論型/跟上課內容有關的問題要手寫😢
.
《生物學實驗》
第一印象就是助教們很可愛!這堂課目前為止算是最輕鬆愉快ㄉ,雖然每堂課前都會有小考,但是上課即使實驗做失敗也不會被扣分~ 我們這一個月以來都在練習使用顯微鏡來觀察不同的生物跟一些植物的構造~ 然後每個禮拜也是要寫實驗報告(其中包含畫圖、觀察紀錄、心得、計算基本的放大倍率、回答一些問題)❤️
.
《有機化學》
我對化學真的又愛又恨呀~ 不過好險每次遇到的化學老師都還不錯🙋🏻♀️ 這門課的教授超Q 而且教的也還不錯!他會一字一句的講解PPT上面的內容,而且時間都抓的很剛好不會延遲下課😂 這堂課loading和生物學比輕很多,平常沒有課前小考或作業,但是每上完兩章我們就會有一個小考😬 這門課目前為止我還算滿意~ε-(´∀`; )
.
《有機化學實驗》
這門實驗課比生物學的實驗來的硬,可能是因為助教們都很嚴格,而且指導老師對於平時上課表現的所有細節都要求很高 一做不對或哪裡不好就會被扣分(助教們也都跟老鷹一樣在身邊盤旋⋯壓力頗大🤧)
實驗難度比生物學實驗來的難,步驟很多很細,花的時間當然也比較久,常常會delay個半小時下課都是正常的(因為做每一步都必須先跟助教double check才敢繼續做XD)😌 不過好險遇到不確定的問助教他們都還是會耐心回答😂
除此之外我們都會有課堂小考,每個禮拜都要寫預報和結報🤧
.
《醫學與哲學》
簡單來說就是哲學課😂 會探討很多哲學議題,促進我們用哲學家的腦袋去思考不同層面的事情+獨立思考~ 老師教學方式跟在維也納那些老師很相近,會一直鼓勵學生作答讓上課變成有點像一聽大型的辯論會😂 我們討論的議題通常都是圍繞在醫療糾紛 或是一些比較敏感的議題(例如自殺、安樂死、連體嬰分割、女權、功利主義⋯)
我們有分組的報告,每兩個禮拜輪一組~
然後每組都要事前跟助教約並分享我們籌備的內容/討論更深入(我們這組選的是安樂死的議題😌),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多餘的作業或小考~
.
《醫學與歷史》
基本上就是歷史課,但是目前內容都是圍繞著台灣醫療史、醫學發展、西醫進駐台灣的時候🙋🏻♀️ 利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醫學 也可以看到台灣醫療環境的起始,對我來說很新奇(因為沒學過台灣歷史XD)~ 這堂課loading偏小,每個禮拜就是交一個小組討論報告,上課寫不完可以帶回家再給助教即可~ 老師也很nice 會特別幫僑生找英文素材+閱讀避免我們跟不上☺️
.
《交友/社交》
從開學到現在已經交了幾個新的好朋友了 也很欣慰有他們~ 吃飯有伴 上課不懂也有人可以討論 小考前可以有人和你一起複習的感覺很好☺️ 在長庚目前見到的都是很友善+幽默ㄉ盆友們 也有被認出來的經驗(咦?🤣)我現在比在高中的時候來的外向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大家都是有共同目標+都是台灣人所以比較好social🤣 看到人都會主動去打招呼,也會主動和坐旁邊的新同學聊天認識一下,反正也不會少一塊肉 就放手去social💫
.
《宿舍生活》
宿舍我意外的住的很習慣,跟室友們也相處非常融洽🤣 當初依照生活習慣來選室友真的有用!!目前比較苦腦的就是吃東西很容易膩(選擇少)、每天早上上課要爬死亡之梯、還有網路一點就被切掉惹ಥ_ಥ 我們宿舍沒有門禁(只需要刷卡)、舍監也非常盡職晚上十一點準時熄大廳的燈XD 除此之外我在宿舍每天都睡的很好 也不會覺得不自在😂
.
.
我想我應該會很想念當一年級學生的時候
😂 以後會越來越忙 請多多諒解 哇哈哈
平常限時動態會盡力更新學校日常🕺🏻 長庚目前為止很符合我的期望 校內活動也很多 會騎車的話更方便🙋🏻♀️ .
.
.
#studygram #study #studymotivation #studyblr #studying #medschool #medstudent #firstyear #freshmen #勉強垢 #讀書帳 #筆記 #notes #lab #unilife #長庚
顯微鏡構造英文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臺大地質科學系第一任系主任為名的正式礦物命名】
「馬廷英-雪峰石」 獲國際礦物學會審查通過
一項以臺大地質科學系教授與第一任系主任為名的礦物命名「馬廷英-雪峰石」(Matyhite) (IMA 2015-121),成為正式的礦物名字。
馬廷英教授為遼寧省金縣人,字雪峰,英文名字 Ma, Ting Ying H.中的H.就是雪峰。1899年出生,為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及海洋地質學家。馬教授一生治學嚴謹,他的研究確立了珊瑚生長速率與海水溫度的關係,強力支持「大陸飄移」假說,也成為今日「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基礎。馬教授於1979年辭世後,1980年2月,總統蔣經國特頒褒揚令表彰馬廷英教授。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則於1987年7月16日通過設立 「馬廷英青年論文獎」,以紀念這位地質學大師,並表彰馬教授一生奉獻於地質學研究的成就。
這項由東華大學黃士龍教授、中山大學沈博彥教授、中央地質調查所朱傚祖博士以及中央研究院俞震甫博士組成的研究團隊,於今年4月15日接獲國際礦物學會(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IMA)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委員會(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CNMNC) 的通知,他們於2015年底所申請的新礦物命名“馬廷英-雪峰石”(Matyhite) (IMA 2015-121),已獲委員會的審查通過,成為一正式的礦物名字。這是繼滄波石(紀念顏滄波教授)後,第二個為紀念臺灣知名地質學家馬廷英教授(字雪峰; Ma, Ting Ying H.)所命名的新礦物,意義非凡。
臺灣研究團隊於2013-2015年期間經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與電子微探分析的詳細工作,於阿根廷發現的D’Orbigny鈦輝無球粒隕石中鑑定出三種新礦物,並分別通過國際礦物學會的新礦物命名審查:包括Kuratite(IMA 2013-109)、滄波石(IMA 2014-110)與雪峰石(IMA 2015-121);由同ㄧ團隊在單一隕石中發現三種新礦物,這在國際礦物學或隕石學研究領域應是罕見的案例。
雪峰石屬於尋常發生於隕石中的磷鈣礦 (merrillite, Ca18Na2Mg2(PO4)14) 類礦物,分子式為Ca18(Ca1□1)Fe2(PO4)14。雪峰石是磷鈣礦其中的鎂離子為鐵離子取代,鈉離子為鈣離子共伴晶格空位取代所造成的新礦物,其獨特的成分異於諸多發生於火星與月球隕石中的其他磷鈣礦類礦物,因此符合新礦物命名的標準。雪峰石的化學成分為(Ca17.82Sr0.09REE0.09)Σ18.0(Ca0.90Na0.11K0.01□0.98)Σ2.0(Fe1.90Ti0.02Al0.04Mn0.01Mg0.01Ni0.01Zn0.01W0.02)Σ2.02(P13.55Si0.51)Σ14.06O56,可簡化為Ca18(Ca1□1) Fe2(PO4)14,且具有菱方晶系結晶構造(R3c; a = 10.456(7), c = 37.41(3) Å)。
根據岩相分析,雪峰石、滄波石與kuratite,這三種新礦物應該是D’Orbigny隕石形成末期的產物。而在D’Orbigny隕石中存在雪峰石與滄波石兩種起源與產狀絕然相異的磷酸鈣化合物,更直指鈦輝無球粒隕石的形成除了尋常認知的單一岩漿分化凝固機制外,更包含氣體、液體、或外來岩漿的侵入;這些複雜的機制尚待進一步的釐清。此外,雪峰石、滄波石與 kuratite這三種新礦物共存於一個隕石標本,不僅透露了宇宙鐵鈦鈣磷酸鹽與矽酸鹽物質的分佈、結晶化學,以及太陽系演化初期的相變化情況,也如同碳、鐵、石質隕石,影響了地球甚至宇宙的生命形式。
(按:鈦輝無粒隕石是一小群具特別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的無球粒隕石(achondrite),目前的研究認為這類隕石可能源於一約100公里直徑且具金屬核的小行星,這個小行星形成於太陽系初期,年紀較碳質球粒隕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中最早形成的富鈣鋁包裹體年輕約2百萬年。鈦輝無粒隕石的成因目前尚有爭議,可能的成因有:(1)碳質球粒隕石部分熔融;(2)碳質球粒隕石加碳酸鹽類礦物在高壓下熔融;(3)撞擊熔融;以及(4)星雲凝聚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