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VisionKids兒童相機 // 開團
▪️團購連結在 @ooamanda28 首頁自介處
一直都覺得擁有一雙看得見美的眼睛就是就是這樣從小一點一滴地培養起的,選一台能讓孩子獨自使用的相機,兼具玩樂與學習的意義真的很棒!
透過拍照可以培養小朋友的穩定性還有專注力,
可以訓練小...
\\ 日本VisionKids兒童相機 // 開團
▪️團購連結在 @ooamanda28 首頁自介處
一直都覺得擁有一雙看得見美的眼睛就是就是這樣從小一點一滴地培養起的,選一台能讓孩子獨自使用的相機,兼具玩樂與學習的意義真的很棒!
透過拍照可以培養小朋友的穩定性還有專注力,
可以訓練小手肌肉及美感的養成,
更發展出另外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
看著摸摸透過這台相機拍出一張張可愛得照片映入眼簾媽媽真的不小心就嘴角失守了,
最近每天晚上會跟摸摸一起回味相機裡的照片,
👩🏻:這是誰拍的咧?
👧🏻:我~~(拉長音)是摸摸拍的!
然後開始嘰哩呱啦講起照片中的故事
(露出開心到不行的笑容)
原來相機真的是雙眼的延伸,
透過孩子拍攝出來的畫面一切都顯得那麽新鮮有趣!
🟤摸摸用的是HappiCAMU Pro 3000萬畫素 按鍵式
選這台的原因是因為到現在還是沒有給摸使用3C看手機看ipad的習慣,這個型號保留相機右側按鍵,但還是可以維持稍微穩定的畫質,讓摸操作起來就像是真的在使用一般傳統相機的感覺,操作簡單,並拍攝過程中培養專注力,這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寶寶相機了。
◆相機流線弧形設計與柔和簡單的色調更是替質感加分
◆機身73g 對小朋友來說完全沒有負擔!
體積跟重量的表現實在太棒、太輕巧、太方便了!
◆圓滑邊角及特殊的手握設計,
讓小小孩不容易手滑很輕易就拿上手!
◽️功能:
拍照、1080p錄影、人臉辨識、多種濾鏡、特效,
拍照可微距、聚焦、連拍、倒數,還有鏡頭翻轉的功能,照片可上傳到電腦,每按下一次快門都會有『噗啾』音效,小孩拍照時更有成就感,每次開車的時候聽到後座傳來噗啾噗啾的拍照聲都會不自覺得發出會心一笑:)(音效可開關)。
///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替孩子拍照的日常就是媽媽所有繁雜的工作中 最簡單且充滿愛的事了,
每每在睡前回顧一整天拍下來的畫面都是甜而幸福的,但這都是媽媽的視角,我們是否在忙碌的育兒日子中常常忘了蹲下來看看孩子眼中的我們及世界呢?
如果可以的話不防試試看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看吧,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那樣的充滿驚奇與美好!
如果你們有在苦惱接下來的兒童節禮物或是生日禮物
不妨考慮VisionKids兒童相機,
不管是送禮還是自用,它絕對會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選擇:)
給孩子一個機會好好記錄他們眼中的奇幻世界吧🤎
///
/VISIONKIDS相機型號有五種/
◆HappiCAMU Mini 1200萬畫素 $799(只有這款含記憶卡)
◆HappiCAMU+ 2000萬畫素 $999
◆ HappiCAMU Pro 3000萬畫素 (按鍵式)$1299
◆ HappiCAMU T3 3200萬畫素 (全螢幕觸控)$1599
◆ ActionX Plus 1600萬畫素 $1599 (防水)
⚠️除了1200萬畫素有含記憶卡,其餘需另外購買哦!
摸摸這台HappiCAMU Pro 3000萬畫素在日本定價日幣10390元,換算台幣約2600多元,比起來團購價錢真的很划算!
◽️這次團購內容除了各型號兒童相機之外,還有兒童拍立得、兒童望遠鏡跟便攜顯微鏡,也是很棒的探索世界小道具哦!
▪️團購網址: 連結在 @ooamanda28 個人資料
▪️開團日期:即日起至3/15 23:59止
▪️免運門檻:$2500即可免運
▪️滿額贈:訂單滿$2500即贈送#coqenpate 法國無毒環保布包
▪️現貨:付款完成後五個工作天日內會出貨(按照排單順序)快的話有可能1-2天就出貨哦!
#visionkids #visionkids兒童相機 #寶寶相機 #兒童相機 #兒童相機挑選 #兒童相機推薦 #兒童相機開箱 #兒童相機2021 #育兒好物 #兒童節禮物 #生日禮物 #happicamu #團購 #育兒日記 #兒童用品 #兒童玩具 #母嬰用品 #親子活動 #instadaily #mybabygirl #toddler #mommylife #likeforlikes #kidsart #kidstoys
顯微鏡使用順序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記者會,大家一直提到母奶庫,與大家再度分享碩論的一部分整理的文章。
【現代奶媽 — 母乳銀行】
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2018年12月8日播出〈神奇的母乳〉紀錄片,片中提到「母乳銀行」的需求:然而,對於無法獲得母乳的嬰兒,「母乳銀行」便提供了重要的替代選擇。母乳銀行已有悠久的歷史,但數十年前,由於市面上越來越多工業生產的替代食品,西方最後一間母乳銀行在1970年代關閉。不過,隨著母乳漸受重視,當前全球趨勢又慢慢走向母乳銀行的復興。然而,不管是來自嬰兒母親或捐贈者的乳汁,複雜的篩檢步驟,需要合格員工、冷藏和殺菌設備,以及其他種種投資,這讓母乳銀行的設立複雜且昂貴。此外,母乳的取得並不容易,母乳捐贈的數量有限,但如果鼓勵母乳買賣,卻可能間接導致剝削了貧窮孩童的營養來源。
其實鄰里間的「共生共養」,是「乳汁共享」的起源。Joanna學姊是我爬山時認識的朋友,聊起故鄉才知是同高中的校友,所以就一直「學姊,學姊」地叫得親切。學姐的大姊跟她差了17歲,長姊若母,學姊小時候都是大姊幫她洗澡、照顧她,還做衣服給她穿。 因為大姊的年紀比我母親稍長一些,三胎都哺餵母乳,又照顧家中妹妹們的生產,剛好橫跨了嬰幼兒餵食方式轉變的年代。跟大姊相約訪談,想知道在大姊生產的那個年代,生產、坐月子與哺餵孩子的情形,以及當了婆婆之後,幫媳婦們坐月子的經驗,比較兩代母職傳遞方式的不同。
萍:您剛才講也有人沒奶的,那些人欲安怎?
姊:有的人用米麩、有的人用牛奶,有的人吃糜(台語唸:um ,米湯的意思)。阮大兄一個同學,大我兩、三歲,伊子出世以後攏沒奶給他吃,攏飼糜,也沒錢買牛奶。糜你甘知?那陣也不是調工煮的,做田人阿,攏煮大鼎飯,飯撈起來以後,倒水落去煮。欲吃粥的撈去吃,剩的糜給他吃,所以他叫做「糜ㄟ」(大笑)。
萍:他的身體甘會較不好?
姊:還好,不過與阮大兄的囝仔相打攏打不贏。那陣的人較有韌性阿,遇到沒奶,我與你若是差不多時間生的,我就同齊飼阿,愛真好的才會這樣做啦!也有人用錢買「若無我一割錢給你,你幫我飼囝仔」,也有人這樣,不過真少啦!有的人生一個沒剛好囝仔過身(死亡),別人的子她就會抱來飼。以早的人攏互相幫忙,足單純ㄟ,足好ㄟ。
(訪談逐字稿,2013年9月8日)
總是會有奶不夠的母親,也會有失去母親的小孩,與失去小孩的母親。「乳汁分享」,是人與人之間單純互助的表現,讓人為之動容。在醫院工作時,也常有早產兒的母親,因為自己孩子沒有存活下來,而認真擠奶提供給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動人故事。而在社會較上層的階級,無論古今中外,一直都有「奶媽」這樣專屬於女性的工作。隨著配方奶盛行,奶媽這項專屬於女性的工作消失。
一、擠乳器出現:人奶商品化,奶媽消失
19世紀開始發展的科學母職使得母職也開始醫療化,「奶媽」這個肩負餵養自己與雇主小孩的職業,也同時被醫療化了。Golden關於美國奶媽社會史的研究指出,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因為嬰兒餵食關乎兒童的健康,於是兒科醫師出面設立機構管理奶媽。在奶媽到服務家庭之前,會先幫她們做身體檢查,確定身體的健康狀況。對奶媽同時設立了科學與道德標準,有一整套醫學的流程,篩選合適奶媽,還將她們的乳汁置於顯微鏡下檢查。到了二十世紀,即便於家庭裡服務的奶媽近乎消失,醫院與孤兒院為要了降低嬰兒死亡率,尤其是醫院的早產兒沒有人奶幾乎活不了,所以仍然雇用奶媽。對機構來說,有擠乳器之後,請乳汁提供者定時到醫院,使用擠奶器將乳汁擠出,負擔的成本較低。於是機構逐漸不再雇用奶媽,乳汁提供者的社會階級也開始發生轉變。以往擔任奶媽多為社會中下階級,大多數為單親媽媽,擔任奶媽成為機構中的工作人員,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收入,可以同時改善家庭經濟與社會處境。而只要將奶擠出送至醫院,讓提供乳汁的母親,轉為以中產階級增加家庭收入為主,奶媽於是消失。
因為醫院裡的早產兒與病嬰,一直都還是有人奶的需求,所以擠乳器是醫院當中必備的「醫療器材」,人奶也成為一種「治療藥物」。即便社會開始轉為配方奶餵食為主,仍有一些兒科醫師一直努力著。1910年,在美國波士頓的Fritz Talbot醫師,為了幫病嬰尋找奶媽,找了三天都還找不到,讓他深刻體會失去奶媽對嬰兒存活的影響,成立了「波士頓奶媽管理中心」(Boston Wet Nurse Directory),希望能夠維持讓這些孩子活下去的人奶來源。一樣在波士頓的另一頭,一位細菌學家Francis Parkman Denny為了救細菌感染生病的寶寶,央求哺乳中的鄰居手擠一些乳汁餵孩子,只喝了3盎司寶寶就活了下來,讓細菌學家大嘆人奶的「殺菌力」無敵,於是在Tolbot成立奶媽管理中心的隔一年,成立了美國第一家母乳庫。Denny參考乳牛擠乳器的設計,設計了人類使用的擠乳器,尋求捐乳者用擠乳器將乳汁擠出。而因為父母越來越覺得寧可收到罐裝人奶,也不願意雇用奶媽住在家中,Tolbot醫師後來也將奶媽管理中心改為母乳庫,稱為「母乳管理中心」(Directory of Mother’s milk)。
隨著配方奶餵食新生兒成為主流,母奶商品化與治療效果又開始被擠壓到邊緣。1920至1930年代蓬勃發展的母乳庫(人奶買賣),也開始面臨經營困難的問題。到最後能留下來的,大多靠的是慈善捐款,Talbot成立的母乳庫在1962年結束,象徵著「商品化人奶」時代的結束。因為人奶對早產兒與病嬰的治療用途需求仍在,人奶變成一種「禮物」,是捐奶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公捐的血庫開始大量成立,曾有人想要讓母乳庫也跟血庫一樣依需求成立卻沒有成功,因為血液沒有替代品而母奶有。1930年兒科名醫William McKim Marriott 在其著作的教科書寫著「無法得到母親餵養的孩子,人工餵養與收集來的人奶餵養有著一樣的功效。」 時至今日,母乳哺育提升,人奶有沒有可能再度「商品化」?有一個母奶媽媽曾分享,她在台北工作,孩子在台中給外公外婆照顧。第一次用宅急便寄送冷凍母奶回台中時,上頭內容物註明「母奶」,宅急便說這是「體液」,無法運送。後來她重新改寫為「乳製品」,母奶就送回台中了。我們是如何看待「擠出來的奶」呢?
二、人奶是最佳的母乳代用品
配方奶餵食對嬰幼兒健康的風險,常是「該做而未做的科學研究」。也因為兒科醫師很少會提配方奶對嬰兒健康可能造成風險,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儘管知道母奶是最合適的嬰兒食物,還是很容易將配方奶視為母奶理想的代用品,母奶代用品的第二順位,應該是其他母親的奶。
媒體主持人于美人於育兒有聲書中, 講述她「求奶告急」的那段日子,「…兒子因為體質的關係,消化能力過於衰弱,必須要餵食母奶,可是偏偏我沒有奶水,甚至連脹奶的感覺都沒有。母奶協會也派人來幫忙,忙了一個半小時,只擠出5c.c.。後來我就在廣播節目裡面公開徵求奶媽,算一算我兒子總共吃過工程師的奶、家庭主婦的奶、檢察官的奶、法官的奶、還有大陸媳婦北京媽媽的奶。老天爺給了他這麼多媽媽,是這麼多媽媽幫我把兒子養大。在那段接受母乳救濟的日子,我徹底了解什麼叫感同身受…」也因此等兒子長大些,于美人總是告訴兒子要懂得感恩與互助。而作家吳淡如於2009年早產,女兒出生時只有1700公克,她的山東好友雪兒贊助她1萬c.c.母奶,吳淡如趕緊拿出LV包包當禮物送她。 媒體名人可以藉由媒體登高一呼,維持女性互助網絡,而一般民眾,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也很容易藉由網際網路連結,於是也有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母奶。但是對於這樣的現象,無論是政府或是大部分的民眾,甚至是醫護人員都是持負面看法。
民視即時新聞曾報導,網路上有許多低價販售母乳的情況,但是母乳的來源不清楚,產生許多疑慮,有議員將這些網拍母乳進行抽驗,發現裡面含有「格蘭氏陰性菌」,可能引發嬰兒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目前卻無法可管,因此議員出面呼籲政府應立即訂定法規,要求網路全面下架。 新聞出來之後,也有兒科醫師在部落格寫道:「所謂無法可管是衛生主管機關的推托之詞,當事務官能真心體諒人民,就一定會找出合適的法條嚴懲不肖業者或個人。至於母親也應有足夠認知,用錢也許可以買得到很多東西,但是母乳哺餵實在要靠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才行,只要頻繁多次餵食而不要焦慮奶量不夠,就能夠可以做到充分餵食。」 並不是「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就一定有足夠的奶水給寶寶,網路母奶一上架馬上就被搶購,可見需要人奶的寶寶並不少。衛生主管機關是應該要管這件事,但不是懲罰,而是應該想辦法讓有需求的寶寶,都能喝到安全來源的人奶才是。
在台灣台北市立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設有母乳庫,台中醫院設立衛星站收集捐贈母乳。2018年4月20日成大醫院新設南區母乳庫。捐乳媽媽們到母乳庫,填寫詳細的問卷,並完成抽血檢驗(檢驗項目包含:A,B,C型肝炎、HIV愛滋病、HTLV人體乳突病毒、梅毒、全血檢查及肝功能),這些統整的結果交由母乳庫負責醫師審核,檢查合格通過後(約需1~2個星期)才通知捐乳媽媽們可以開始捐乳。而使用對象目前依病情的需要,主要提供給以下族群的嬰兒使用:早產兒、先天性異常、重大手術後、腸胃道疾病、餵食不耐、或是一些媽媽疾病或死亡而無法哺乳的孩子…等等,一般以住院中的病嬰優先。若臨床上符合可申請的條件,可以請醫院負責照護的醫師填寫醫囑單(可在母乳庫網站上下載列印),附上病歷摘要,即可傳真至母乳庫,之後再經由醫師審核後評斷可否領取母乳,再由專責人員連絡領取時間及數量。目前領取母乳庫的母奶均不需要額外付費。 若不符合這樣條件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從母乳庫取得人奶。難道一般健康足月兒,母親乳汁不足時,就只能選擇配方奶嗎?
三、分享乳汁:以德國為例
德國在2014年1月成立了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讓媽媽們可以輕鬆在網路上買到母奶。這個商店的出現,讓許多沒有奶水的媽媽多了一個選擇來替自己的寶寶取得母奶,不過,德國也有機構認為這些從網路上買到的母奶有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危險。創辦這間網路母奶商店的穆勒(Tanja Müller)是一位母奶太多的媽媽,常常需要把多餘的母奶擠出來才行,有一天,她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把媽媽們聚在一起,把多出來的母奶分享出去呢?於是在1月的時候,成立了德國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的國家母奶哺育委員會(National Breastfeeding Committee)強力譴責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營養協會(The Nutrition Commission)也表示買賣沒有經過監管的母奶可能會帶來高度風險。像是細菌和病毒就有可能從送出母奶的媽媽身上傳給其他寶寶,傳遞愛滋病、肝炎、梅毒等傳染病。跟台灣很類似的情況,官方都是先予以譴責,醫學專家也提出警告。但是媽媽們的行動力是非常強大的。
非營利機構「媽媽的母奶銀行」(Mother's milk banks)就採取了一個方法避免傳染病傳染,他們直接和診所合作,徹底檢查捐贈母奶的媽媽和送出的母奶。送來的母奶會先冷凍,然後等到捐贈的媽媽送出最後一批母奶之後,會再對媽媽進行一次血液檢查,確保媽媽在捐贈期間沒有受到任何感染。所有的母奶也都會送去做測試,檢查裡面有沒有細菌。媽媽的母奶銀行總監吉鮑爾(Corinna Gebauer)則是強調應該要讓母奶保持冷卻,吉鮑爾:「如果儲藏母奶的時候沒有保持在適當的溫度,細菌很快就會長出來,喝到的小孩就有可能會感染。」其實這樣的步驟就是母乳庫運作的標準程序。台灣的母乳庫如前面所提,也是類似的程序。而上一段提到,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成立的第一家母乳庫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面對眾多的質疑,網路母奶商店創辦人穆勒回應,她是假設所有的媽媽都會自己承擔風險,並強調她的網站有多麼盡心盡力地告知媽媽們有哪些風險。穆勒現在也在和一家專門做細菌測試的實驗室合作,檢查母奶有沒有摻水或是奶粉在裡面。穆勒說:「我不能想像買母奶的媽媽不會先測試母奶」
2014年國際線上哺乳會議, 任教於澳洲西雪梨助產系的Gribble博士以「乳汁分享」(Milk Sharing)為題授課,她提到:「說到嬰兒餵食,什麼是危險的行為呢?當某種餵食方式已被證實是較危險的,為什麼還是較容易被選擇呢? 在母親無法親自哺餵母奶時,代用品的順序應該是母親自己擠出來的奶,從其他健康哺乳者或母乳庫來的人奶,最後才是配方奶。但在許多地方,第一個想到的卻是配方奶。」在比較「分享來的乳汁」與「配方奶」時,我們應該用更對稱的方式來評估兩者的風險。
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對於風險的選擇不同。人乳在醫學中被看作體液,所以需要被管制。但若將其看成是一個身體製造出來,提供另一個身體營養的物質,那麼,乳汁的獨特性該如何被討論?乳汁的分享不只是醫學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在以往母乳哺育是建立在女性社會網絡中,互相分擔家務勞動、建立社會連結、加強社區凝聚力的一種方式。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而生物醫療化的當代,社會大眾更信任的是專家,以往鄰居朋友的社區網絡瓦解。這樣的現況,女性主義有沒有著力點?如何讓女人做出她們想要的選擇,而不是受限?健康當權者總是警告婦女乳汁分享的風險,卻沒注意到相同的風險亦存在於配方奶餵食中。如果有關當局能提供適切的指引,乳汁分享並沒有那麼危險,這還是優於配方奶餵食的一種餵食選擇。而從兒童權利的角度來看,母乳庫應該與血庫一樣,讓有需要的人都能用得到。期待台灣政府能更積極的建立母乳庫,讓「共生共養」在當代,藉由母乳庫的乳汁分享來實現。
照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hotos/a.102159017918319/164781131656107/?type=3&theater
顯微鏡使用順序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 Vitrolife workshop-胚胎技術員心得分享】
承續先前的主題,上次提過Timelapse system(胚胎縮時攝影),想直接用一個影片來讓大家稍微看一下,比起傳統的觀察法,其實連續攝影可以拍到更多有關胚胎分裂中的一些異常的現象。
在傳統法我們就是觀察每天一次,但中間可能會忽略掉一些小小的細節,而用連續成像的方式可將這些細節以一個動態的畫面呈現,而不會遺漏這些訊息,甚至說我們可以與其他胚胎技術員坐下來好好討論 ,因為胚胎等級的觀察其實是相當主觀的,每個技術員對於胚胎等級的判定偶爾會有落差。
在傳統的胚胎觀察法下,為了避免溫度及pH的改變,我們必須快速將胚胎從培養箱取出來快速於顯微鏡下觀察,且快速放回培養箱中,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互相討論。但使用time-lapse system ,除了胚胎技術員也可讓臨床醫師更了解這些胚胎的優先植入順序。
然而本次在丹麥或是歐洲他們絕大部分是採取單一胚胎植入(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也就是說必須從同個病人的眾多胚胎裡面,挑選出哪一顆才是最有著床潛力、最適合植入的胚胎,因此透過time-lapse system 可提供更多的資訊供技術員挑選,也藉由植入相對最好的胚胎讓病人以較快的方式達到受孕的目的。
在本影片中,只有第二排最右邊的那顆胚胎是最適合植入的。其餘胚胎都有觀察到異常分裂的現象。
顯微鏡使用順序 在 MITO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24~8/3mitoe日本連線中🎌
#今天mitoe要帶大家探索看不到的世界
#影片記得按下角的HD畫質比較清晰喔!
《 Raymay 迷你20倍顯微鏡》
這個真的好好玩,你看編編好奇的什麼都拿起來看看,大大的顯微鏡進化成可愛的迷你顯微鏡登場囉 ~~~
#這是一個長大後很炫炮的玩具
#給小朋友玩也能發揮探險家精神
‼️特點介紹‼️
1. 超輕便、手拿帶著走 附鍊子很輕鬆。
2. 附有2種便利燈 大的燈: 能明亮照出觀察物。
小的燈: 可便利當照明使用。
3 附有UV燈,可用UV燈探索隱藏中會發光的物件,
例如:鈔票或身份證的浮水印。
4 直接靠近眼睛 便能輕鬆觀察 附燈更方便。
5 可用智慧型手機 透過本顯微鏡 直接拍照放大後的觀察體。
智慧型手機相機口的鏡頭 對準本顯微鏡接眼部的孔 就能將其放大
顯示在手機螢幕!
透過手機鏡頭 能有放大百倍的可能(使用手機不同 會有所差異)
↱顏色:透明/綠/黑/粉紅
•尺寸:4*4*2cm
•電磁:LR43 電池3個(本來就有附贈了)
#連線價一個只要$390元
#連線價一個只要$390元
#連線價一個只要$390元
🔜有興趣要訂購,快趁連線價搶便宜一波下訂💃🏻💃🏻💃🏻
⏰8/3止準時結單
⏰8/3止準時結單
⏰8/3止準時結單
❗️訂購方式❗️
🅾️店舖取貨
mitoe雜貨鋪取貨
-》高雄市新興區文橫一路5號
💛訂購小規則
✔️直接私訊進來你要的款式在留下你的姓名、電話以方便統計,待小編回覆就成功囉!(如需郵寄麻煩備註喔)
🅾️超取付款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mono2329/389810170
✔️如遇商品數量不足,則以訂購順序排單
✔️收單後約7~14個工作天到達,到貨會發簡訊通知你們喲❤️
⚡️下標前請三思,棄標不管任何理由一律💥黑名單, 誤造成別人的困擾t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