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類地行星外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類地行星外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類地行星外殼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完這篇,學會珍惜生活】 對於創作出《三體》的大劉,小編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佩服他在科幻小說上,各種奇思妙想的設定——唯獨沒有想過,會被他的科幻小說灌雞湯(笑) 這部〈帶上她的眼睛〉就是這麼特別的作品。在短短不足萬字的篇幅中,除了慣有的科幻、解謎元素以外,還相當催淚。有種「萬萬沒想到,是...
類地行星外殼 在 吃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17:01:12
🪐🎂 近年流行外表模仿九大行星嘅星球蛋糕,旺中最近都新開咗一間星球蛋糕店 @surprize.u 地點方便易搵👍🏻 星球蛋糕有多款顏色可以揀,賣相夢幻吸睛,好啱影相打卡呃like之用🤩 星球蛋糕口味有4款揀:朱古力慕絲、時令水果、獨角獸同Oreo口味 獨角獸星球蛋糕 🌎🦄🎂 粉嫩色嘅星球蛋糕...
類地行星外殼 在 GPS4food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8:31:24
#蛋糕迷請留意 近排流行星球蛋糕熱潮,依間葵廣近間小店主打鮮奶麻糬同貼地價錢嘅星球蛋糕。靜到成個死城嘅葵廣竟然係遠距離已經見到一條人龍😱平時網上買依類有得扑朱古力外殻嘅朱古力蛋糕起碼三位數字起跳,但依間有大細size $48-78,賣相有夠少女難怪咁受歡迎🤨如果想蛋糕精緻豪華啲亦有生日款式並可預訂...
類地行星外殼 在 ☍ ? 我是ᴏᴘ ◡̈ 經營0ᴏᴘsᴛʏʟ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11:01:59
#愛吃鬼0opeat IG總是比經營BLOG認真 還是先來這裡記錄一下好了!!!關於【#一些甜點 @sweet.dessert.vvn 】我一定一定要發#炫耀文 這次#新竹 #芭比娃娃 @v_v_tang 來#台北 #東區 #行星 門市 有買到她的馬卡龍💞超認真一個人排了將近3小時 因為一發出消息我...
類地行星外殼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完這篇,學會珍惜生活】
對於創作出《三體》的大劉,小編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佩服他在科幻小說上,各種奇思妙想的設定——唯獨沒有想過,會被他的科幻小說灌雞湯(笑)
這部〈帶上她的眼睛〉就是這麼特別的作品。在短短不足萬字的篇幅中,除了慣有的科幻、解謎元素以外,還相當催淚。有種「萬萬沒想到,是科幻小說教會我珍惜生活」的感覺。
一起來看看這部有些感傷的故事吧。
-
帶上她的眼睛 / 劉慈欣
連續工作了兩個多月,我實在累了,便請求主任給我兩天假,出去短暫旅遊一下散散心。主任答應了,條件是我再帶一雙眼睛去,我也答應了,於是他帶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盡頭的一個小房間裡,現在還剩下十幾雙。
主任遞給我一雙眼睛,指指前面的大螢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紹給我,是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呆呆地看著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顯得嬌小,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顯然剛剛體會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學圖書館中想像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獄還稍差些。
「麻煩您了,真不好意思。」她連連向我鞠躬,這是我聽到過的最輕柔的聲音,我想像著這聲音從外太空飄來,像一陣微風吹過軌道上那些龐大粗陋的鋼結構,使它們立刻變得像橡皮泥一樣軟。
「一點都不,我很高興有個伴兒的。你想去那兒?」我豪爽地說。
「什麼?您自己還沒決定去哪兒?」她看上去很高興。但我立刻感到兩個異樣的地方,其一,地面與外太空通訊都有延時,即使在月球,延時也有兩秒鐘,小行星帶延時更長,但她的回答幾乎感覺不到延時,這就是說,她現在在近地軌道,那裡回地面不用中轉,費用和時間都不需多少,沒必要托別人帶眼睛去度假。其二是她身上的太空服,作為航太個人裝備工程師,我覺得這種太空服很奇怪:在服裝上看不到防輻射系統,放在她旁邊的頭盔的面罩上也沒有強光防護系統;我還注意到,這套服裝的隔熱和冷卻系統異常發達。
「她在哪個空間站?」我扭頭問主任。
「先別問這個吧。」主任的臉色很陰沉。
「別問好嗎?」螢幕上的她也說,還是那副讓人心軟的小可憐樣兒。
「你不會是被關禁閉吧?」我開玩笑說,因為她所在的艙室十分窄小,顯然是一個航行體的駕駛艙,各種複雜的導航系統此起彼伏地閃爍著,但沒有窗子,也沒有觀察螢幕,只有一支在她頭頂打轉的失重的鉛筆說明她是在太空中。聽了我的話,她和主任似乎都愣了一下,我趕緊說:「好,我不問自己不該知道的事了,你還是決定我們去哪兒吧。」
這個決定對她很艱難,她的雙手在太空服的手套裡握在胸前,雙眼半閉著,似乎是在決定生存還是死亡,或者認為地球在我們這次短暫的旅行後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聲來。
「哦,這對我來說不容易,您要是看過海倫·凱勒的《三天所見》的話,就能明白這多難了!」
「我們沒有三天,只有兩天。在時間上,這個時代的人都是窮光蛋。但比那個二十世紀盲人幸運的是,我和你的眼晴在三小時內可到達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那就去我們起航前去過的地方吧!」她告訴了我那個地方,於是我帶著她的眼睛去了。
草原
這是高山與平原,草原與森林的交接處,距我工作的航太中心有兩千多公里,乘電離層飛機用了15分鐘就到了這兒。面前的塔克拉瑪幹,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由沙漠變成了草原,又經過幾代強有力的人口控制,這兒再次變成了人跡罕至的地方。
現在大草原從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邊,背後的天山覆蓋著暗綠色的森林,幾座山頂還有銀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晴戴上。
所謂眼睛就是一付傳感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像由超高頻資訊波發射出去,可以被遠方的另一個戴同樣傳感眼鏡的人接收到,於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帶著他的眼睛一樣。
現在,長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帶工作的人已有上百萬,他們回地球度假的費用是驚人的,於是吝嗇的宇航局就設計了這玩藝兒,於是每個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員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雙眼睛,由這裡真正能去度假的幸運兒帶上這雙眼睛,讓身處外太空的那個思鄉者分享他的快樂。這個小玩藝開始被當做笑柄,但後來由於用它「度假」的人能得到可觀的補助,竟流行開來。最尖端的技術被採用,這人造眼睛越做越精緻,現在,它竟能通過採集戴著它的人的腦電波,把他(她)的觸覺和味覺一同發射出去。多帶一雙眼睛去度假成了宇航系統地面工作人員從事的一項公益活動,由於度假中的隱私等原因,並不是每個人都樂意再帶雙眼睛,但我這次無所謂。
我對眼前的景色大發感歎,但從她的眼睛中,我聽到了一陣輕輕的抽泣聲。
「上次離開後,我常夢到這裡,現在回到夢裡來了!」她細細的聲音從她的眼睛中傳出來,「我現在就像從很深很深的水底沖出來呼吸到空氣,我太怕封閉了。
我從中真的聽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說:「可你現在並不封閉,同你周圍的太空比起來,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連呼吸都停止了。
「啊,當然,太空中的人還是封閉的,二十世紀的一個叫耶格爾的飛行員曾有一句話,是描述飛船中的宇航員的,說他們像……」
「罐頭中的肉。」
我們都笑了起來。她突然驚叫:「呀,花兒,有花啊!上次我來時沒有的!」是的,廣闊的草原上到處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嗎?」我蹲下來看,「呀,真美耶!能聞聞她嗎?不,別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聞,一縷淡淡的清香,「啊,我也聞到了,真像一首隱隱傳來的小夜曲呢!」
我笑著搖搖頭,這是一個閃電變幻瘋狂追逐的時代,女孩子們都浮躁到了極點,像這樣的見花落淚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
「我們給這朵小花起個名字好嗎?嗯……叫她夢夢吧。我們再看看那一朵好嗎?
他該叫什麼呢?嗯,叫小雨吧;再到那一朵那兒去,啊,謝謝,看她的淡藍色,她的名字應該是月光……」
我們就這樣一朵朵地看花,聞花,然後再給它起名字。她陶醉於其中,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忘記了一切。我對這套小女孩的遊戲實在厭煩了,到我堅持停止時,我們已給上百朵花起了名字。
一抬頭,我發現已走出了好遠,便回去拿丟在後面的背包,當我拾起草地上的背包時,又聽到了她的驚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我扶起那朵白色的野花,覺得很可笑,就用兩隻手各捂住一朵小花,問她:「她們都叫什麼?什麼樣兒?」
「左邊那朵叫水晶,也是白色的,它的莖上有分開的三片葉兒;右邊那朵叫火苗,粉紅色,莖上有四片葉子,上面兩片是單的,下面兩片連在一起。」
她說得都對,我有些感動了。
「你看,我和她們都互相認識了,以後漫長的日子裡,我會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們每一個的樣兒,像背一本美麗的童話書。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這兒的世界?要是你再這麼孩子氣地多愁善感下去,這也是你的世界了,那些挑剔的太空心理醫生會讓你永遠呆在地球上。」
我在草原上無目標地漫步,很快來到一條隱沒在草叢中的小溪旁。我邁過去繼續向前走,她叫住了我,說:「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裡。」我蹲下來把手伸進溪水,一股清涼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頻資訊波把這感覺傳給遠在太空中的她,我又聽到了她的感歎。
「你那兒很熱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艙和隔熱系統異常發達的太空服。
「熱,熱得像……地獄。呀,天啊,這是什麼?草原的風?!」這時我剛把手從水中拿出來,微風吹在濕手上涼絲絲的,「不,別動,這真是天國的風呀!」我把雙手舉在草原的微風中,直到手被吹幹。然後應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濕,再舉到風中把天國的感覺傳給她。我們就這樣又消磨了很長時間。
再次上路後,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輕輕地說:「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說:「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這方面的感覺都磨鈍了。」
「怎麼會呢?!這世界能給人多少感覺啊!誰要能說清這些感覺,就如同說清大雷雨有多少雨點一樣。看天邊那大團的白雲,銀白銀白的,我這時覺得它們好像是固態的,像發光玉石構成的高山。下面的草原,這時倒像是氣態的,好像所有的綠草都飛離了大地,成了一片綠色的雲海。看!當那片雲遮住太陽又飄開時,草原上光和影的變幻是多麼氣勢磅薄啊!看看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麼嗎?」
……
我帶著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轉了一天,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叢中躍動的每一縷陽光,渴望地聽草原上的每一種聲音。一條突然出現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條小魚,都會令她激動不已;一陣不期而至的微風,風中一縷綠草的清香都會讓她落淚……我感到,她對這個世界的情感已豐富到病態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間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為旅遊者準備的一間小旅店,似乎好久沒人光顧了,只有一個遲鈍的老式機器人照看著旅店裡的一切。我又累又餓,可晚飯只吃到一半,她又提議我們立刻去看日落。
「看著晚霞漸漸消失,夜幕慢慢降臨森林,就像在聽一首宇宙間最美的交響曲。」
她陶醉地說。我暗暗叫苦,但還是拖著沉重的雙腿去了。
草原的落日確實很美,但她對這種美傾瀉的情感使這一切有了一種異樣的色彩。
「你很珍視這些平凡的東西。」回去的路上我對她說,這時夜色已很重,星星已在夜空中出現。
「你為什麼不呢,這才像在生活。」她說。
「我,還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這樣。在這個時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質的東西自不必說,藍天綠水的優美環境、鄉村和孤島的寧靜等等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甚至以前人們認為最難尋覓的愛情,在虛擬實境的網上至少也可以暫時體會到。
所以人們不再珍視什麼了,面對著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們把拿起的每一個咬一口就扔掉。
「但也有人面前沒有這些水果。」她低聲說。
我感覺自己剌痛了她,但不知為什麼。回去的路上,我們都沒再說話。
這天夜裡的夢境中,我看到了她,穿著太空服在那間小控制艙中,眼裡含淚,向我伸出手來喊:「快帶我出去,我怕封閉!」我驚醒了,發現她真在喊我,我是戴著她的眼睛仰躺著睡的。
「請帶我出去好嗎?我們去看月亮,月亮該升起來了!」
我腦袋發沉,迷迷糊糊很不情願地起了床。到外面後發現月亮真的剛升起來,草原上的夜霧使它有些發紅。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有無數點螢火蟲的幽光在朦朦朧朧的草海上浮動,仿佛是草原的夢在顯形。
我伸了個懶腰,對著夜空說:「喂,你是不是從軌道上看到月光照到這裡?告訴我你的飛船的大概方位,說不定我還能看到呢,我肯定它是在近地軌道上。」
她沒有回答我的話,而是自己輕輕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過後,她說:「這是德彪西的《月光》。」又接著哼下去,陶醉于其中,完全忘記了我的存在。《月光》的旋律同月光一起從太空降落到草原上。我想像著太空中的那個嬌弱的女孩,她的上方是銀色的月球,下面是藍色的地球,小小的她從中間飛過,把音樂溶入月光……
直到一個小時後我回去躺到床上,她還在哼著音樂,是不是德彪西的我就不知道了,那輕柔的樂聲一直在我的夢中飄蕩著。
不知過了多久,音樂變成了呼喚,她又叫醒了我,還要出去。
「你不是看過月亮了嗎?!」我生氣地說。
「可現在不一樣了,記得嗎,剛才西邊有雲的,現在那些雲可能飄過來了,現在月亮正在雲中時隱時現呢,想想草原上的光和影,多美啊,那是另一種音樂了,求你帶我的眼睛出去吧!」
我十分惱火,但還是出去了。雲真的飄過來了,月亮在雲中穿行,草原上大塊的光斑在緩緩浮動,如同大地深處浮現的遠古的記憶。
「你像是來自十八世紀的多愁善感的詩人,完全不適合這個時代,更不適合當宇航員。」我對著夜空說,然後摘下她的眼睛,掛到旁邊一棵紅柳的枝上,「你自己看月亮吧,我真的得睡覺去了,明天還要趕回航太中心,繼續我那毫無詩意的生活呢。」
她的眼睛中傳出了她細細的聲音,我聽不清說什麼,逕自回去了。
我醒來時天已大亮,陰雲已佈滿了天空,草原籠罩在濛濛的小雨中。她的眼睛仍掛在紅柳枝上,鏡片上蒙上了一層水霧。我小心地擦乾鏡片,戴上它。原以為她看了一夜月亮,現在還在睡覺,卻從眼睛中聽到了她低低的抽泣聲,我的心一下子軟下來。
「真對不起,我昨天晚上實在太累了。」
「不,不是因為你,嗚嗚,天從三點半就陰了,五點多又下起雨……
「你一夜都沒睡?!」
「……嗚嗚,下起雨,我,我看不到日出了,我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嗚嗚,好想看的,嗚……
我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溶化了,腦海中出現她眼淚汪汪,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樣兒,眼睛竟有些濕潤。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一天一夜裡,她教會了我某種東西,一種說不清的東西,像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樣朦朧,由於它,以後我眼中的世界與以前會有些不同的。
「草原上總還會有日出的,以後我一定會再帶你的眼睛來,或者,帶你本人來看,好嗎?」
她不哭了,突然,她低聲說:
「聽……」
我沒聽見什麼,但緊張起來。
「這是今天的第一聲鳥叫,雨中也有鳥呢!」她激動地說,那口氣如同聽到世紀鐘聲一樣莊嚴。
落日六號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經歷很快就淡忘了。很長時間後,當我想起洗那次旅行時穿的衣服時,在褲腳上發現了兩三顆草籽。同時,在我的意識深處,也有一顆小小的種子留了下來。在我孤獨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顆種子已長出了令人難以察覺的綠芽。雖然是無意識的,當一天的勞累結束後,我已能感覺到晚風吹到臉上時那淡淡的詩意,鳥兒的鳴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黃昏時站在天橋上,看著夜幕降臨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點點的嫩綠在其中出現,並在增多。當這種變化發展到讓我覺察出來時,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無意識地,在閒暇時甚至睡夢中,她身處的環境常在我的腦海中出現,那封閉窄小的控制艙,奇怪的隔熱太空服……後來這些東西在我的意識中都隱去了,只有一樣東西凸現出來,這就是那在她頭頂上打轉的失重的鉛筆,不知為什麼,一閉上眼睛,這支鉛筆總在我的眼前飄浮。終於有一天,上班時我走進航太中心高大的門廳,一幅見過無數次的巨大壁畫把我吸引住了,壁畫上是從太空中拍攝的蔚藍色的地球。那支飄浮的鉛筆又在我的眼前出現了,同壁畫疊印在一起,我又聽到了她的聲音:
「我怕封閉……」一道閃電在我的腦海裡出現。
除了太空,還有一個地方會失重!!
我發瘋似的跑上樓,猛砸主任辦公室的門,他不在,我心有靈犀地知道他在哪兒,就飛跑到存放眼睛的那個小房間,他果然在裡面,看著大螢幕。她在大螢幕上,還在那個封閉的控制艙中,穿著那件「太空服」,畫面凝固著,是以前錄下來的。「是為了她來的吧。」主任說,眼睛還看著螢幕。
「她到底在哪兒?!」我大聲問。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她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
一切都明白了,我無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原計劃發射十艘飛船,它們是「落日一號」到「落日十號」,但計畫由於「落日六號」的失事而中斷了。「落日工程」是一次標準的探險航行,它的航行程式同航太中心的其它航行幾乎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飛船不是飛向太空,而是潛入地球深處。
第一次太空飛行一個半世紀後,人類開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險,「落日」系列地航飛船就是這種探險的首次嘗試。
四年前,我在電視中看到過「落日一號」發射時的情景。那時正是深夜,吐魯番盆地的中央出現了一個如太陽般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光芒使新疆夜空中的雲層變成了絢麗的朝霞。當火球暗下來時,「落日一號」已潛入地層。大地被燒紅了一大片,這片圓形的發著紅光的區域中央,是一個岩漿的湖泊,白熱化的岩漿沸騰著,激起一根根雪亮的浪柱……那一夜,遠至烏魯木齊,都能感到飛船穿過地層時傳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動。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飛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層航行,安全返回地面。其中「落日五號」創造了迄今為止人類在地層中航行深度的紀錄:海平面下3100公里。「落日六號」不打算突破這個紀錄。因為據地球物理學家的結論,在地層3400-3500公里深處,存在著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學術上把它叫做「古騰堡不連續面」,一旦通過這個交界面,便進入地球的液態鐵鎳核心,那裡物質密度驟然增大,「落日六號」的設計強度是不允許在如此大的密度中航行的。
「落日六號」的航行開始很順利,飛船只用了兩個小時便穿過了地表和地幔的交界面——莫霍不連續面,並在大陸板塊漂移的滑動面上停留了五個小時,然後開始了在地幔中三千多公里的漫長航行。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員們能看到無限的太空和壯麗的星群;而地航飛船上的地航員們,只能憑感覺觸摸飛船周圍不斷向上移去的高密度物質。從飛船上的全息後視電視中能看到這樣的情景:熾熱的岩漿剌目地閃亮著,翻滾著,隨著飛船的下潛,在船尾飛快地合攏起來,瞬間充滿了飛船通過的空間。有一名地航員回憶:他們一閉上眼睛,就看到了飛快合攏並壓下來的岩漿,這個幻像使航行者意識到壓在他們上方那巨量的並不斷增厚的物質,一種地面上的人難以理解的壓抑感折磨著地航飛船中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受到這種封閉恐懼症的襲擊。
「落日六號」出色地完成著航行中的各項研究工作。飛船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5公里,飛船需要航行20小時才能到達預定深度。但在飛船航行15小時40分鐘時,警報出現了。從地層雷達的探測中得知,航行區的物質密度由每立方釐米6.3克猛增到9.5克,物質成分由矽酸鹽類突然變為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物質狀態也由固態變為液態。儘管「落日六號」當時只到達了2500公里的深度,目前所有的跡像卻冷酷地表明,他們闖入了地核!後來得知,這是地幔中一條通向地核的裂隙,地核中的高壓液態鐵鎳充滿了這條裂隙,使得在「落日六號」的航線上,古騰堡不連續面向上延伸了近1000公里!飛船立刻緊急轉向,企圖沖出這條裂隙,不幸就在這時發生了:由中子材料製造的船體頂住了突然增加到每平方釐米1600噸的巨大壓力,但是,飛船分為前部燒熔發動機、中部主艙和後部推進發動機三大部分,當飛船在遠大於設計密度和設計壓力的液態鐵鎳中轉向時,燒熔發動機與主艙結合部斷裂,從「落日六號」用中微子通訊發回的畫面中我們看到,已與船體分離的燒熔發動機在一瞬間被發著暗紅光的液態鐵鎳吞沒了。地層飛船的燒熔發動機用超高溫射流為飛船切開航行方向的物質,沒有它,只剩下一台推進發動機的「落日六號」在地層中是寸步難行的。地核的密度很驚人,但構成飛船的中子材料密度更大,液態鐵鎳對飛船產生的浮力小於它的自重,於是,「落日六號」便向地心沉下去。
人類登月後,用了一個半世紀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層探險方面,人類也要用同樣的時間才有能力從地幔航行到地核。現在的地航飛船誤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紀中期的登月飛船偏離月球迷失於外太空,獲救的希望是絲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號」主艙的船體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訊系統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著完好的聯繫。以後的一年中,「落日六號」航行組堅持工作,把從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寶貴資料發送到地面。他們被裹在幾千公里厚的物質中,這裡別說空氣和生命,連空間都沒有,周圍是溫度高達五千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鋼石的液態鐵鎳!它們密密地擠在「落日六號」的周圍,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過,「落日六號」是處於一個巨大的煉鋼爐中!在這樣的世界裡,《神曲》中的《地獄篇》像是在描寫天堂了;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命算什麼?僅僅能用脆弱來描寫它嗎?
沉重的心理壓力像毒蛇一樣撕裂著「落日六號」地航員們的神經。一天,船上的地質工程師從睡夢中突然躍起,竟打開了他所在的密封艙的絕熱門!雖然這只是四道絕熱門中的第一道,但瞬間湧入的熱浪立刻把他燒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長在一個密封艙飛快地關上了絕熱門,避免了「落日六號」的徹底毀滅。他自己被嚴重燒傷,在寫完最後一頁航行日誌後死去了。
從那以後,在這個星球的最深處,在「落日六號」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現在,「落日六號」內部已完全處於失重狀態,飛船已下沉到6800公里深處,那裡是地球的最深處,她是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個活動範圍不到10平方米的悶熱的控制艙。飛船上有一個中微子傳感眼鏡,這個裝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著一些感性的聯繫。但這種如同生命線的聯繫不能長時間延續下去,飛船裡中微子通訊設備的能量很快就要耗盡,現有的能量已不能維持傳感眼鏡的超高速資料傳輸,這種聯繫在三個月前就中斷了,具體時間是在我從草原返回航太中心的飛機上,當時我已把她的眼晴摘下來放到旅行包中。
那個沒有日出的細雨濛濛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後看到的地面世界。
後來「落日六號」同地面只能保持著語音和資料通訊,而這個聯繫也在一天深夜中斷了,她被永遠孤獨地封閉於地心中。
「落日六號」的中子材料外殼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壓力,而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運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將在這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裡度過自己的餘生。
我不敢想像她同地面世界最後告別的情形,但主任讓我聽的錄音出乎我的意料。
這時來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
「……你們發來的最後一份補充建議已經收到,今後,我會按照整個研究計畫努力工作的。將來,可能是幾代人以後吧,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並同它對接,有人會再次進入這裡,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會在這裡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現在已適應這裡,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見。」
透明地球
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到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處,我都喜歡躺在那裡的大地上。
我曾經躺在海南島的海灘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羅斯的白樺林中、撒哈拉燙人的沙漠上……每到那個時刻,地球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處,在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裡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我想像著金色的陽光和銀色的月光透射到這個星球的中心,我聽到了那裡傳出的她吟唱的《月光》,還聽到她那輕柔的話音:
「……多美啊,這又是另一種音樂了……」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類地行星外殼 在 心靈解讀圖書館 Mind libra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故事~
上周六的天氣還蠻寒冷的,很感謝來參加座談會的朋友們,相信每一位都可以成為一個傳遞種子,為您身邊的人開啟覺性之路,讓更多人探索【自己是誰、覺察自己內在的愛】,
覺醒後的自己,會發現很多的痛苦、恐懼、批判對立,...種種不開心的感覺..會漸漸消失~
透過生活中的種種挑戰,不再往外批判與對立,當越多人可以回到自己內在,去找尋那本就俱在的神性之愛,這樣面對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就會越穩定看待~
這是自己順利接軌五維度的水瓶新時代地球,最大的基本配備~
我們對愛的本質必須有一個全新且深刻的理解~
在遠古時代我們稱之為”上帝”的這個至高源頭創造了宇宙和宇宙萬物,包括所有的物質動物和植物、恆星行星星系,以及祂最得意的傑作…*【人類】*。
上帝一見到人類就生出了源源不絕的愛,那是一種對親生子女的愛;
所以,自然就會想把能想到的最好禮物送給他所有寶貝的人類後代 ,那就是對於他們自身神性的記憶。
於是,上帝這麼做了,而每一個人也都知道在人類的外殼之下,隱藏著上帝給予的終極之愛 活的開心又自在,這讓上帝更快樂了,他坐回自己的寶座上準備好好欣賞這場生命大戲,上帝才剛想著放鬆一下 突然有一群高階的領導人、嚮導以及眾家神靈要求跟他召開一場緊急會議:
※【上帝啊我們真的麻煩大了 你讓人類知道了他們擁有真正的神性後,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 每當人類遇上挑戰或在關係上受挫時就會聳聳肩說: 等一下~我記得我跟萬有之源本是同根生啊?!
既然這樣我幹嘛要還要去處理這些無意義世俗的事物呢?
畢竟我與上帝同在我是純粹之愛,身上這個人的軀殼只是暫時性的居所而已。這些人生劇本太煩人了,讓人精疲力盡,為什麼我要費神去跟其他人建立關係呢? 我只要坐在這邊讓自己沉浸在無限的存在之中就好了啊。】※
“這就是他們人類現在所做的”
參加這場會議的與會者繼續說著*【人類一個接一個的表示他們看不出來假裝自己不是上帝有什麼意義,而一旦他們認定了自己是上帝就什麼都不做了, 他們不學習任何人類課題,不想成長,也不培養任何的同情心,他們甚至不跟彼此說話了,他們拒絕再玩這場宇宙大戲】*
上帝聽到這些:
【嗯,這的確是個困擾】上帝承認任創造的目的是為了要讓人類學習如何跨越人性的障礙 找到返回神性的道路。
我們希望他們擁有宇宙中最珍貴的東西那就是記住【他們至高無上的本質就是愛】,但這樣看起來光是記住這一點會讓他們產對人世間生活毫無興趣! 這樣的發展必須採取激烈的手段 我們不得不將他們真正是誰的秘密隱藏起來,不讓他們輕易發現,如此他們才會有動力去繼續追尋~
接著大家就想開始想辦法,接著一位神靈說:我有個主意,【地球上有一些高山我們可以把這個秘密藏在那裡。】
上帝說著【這個行不通,人類擁有一項出色的特質不管有多困難只要他們下定決心那一定能完成任務,所以他們必定想盡辦法攀上那些高山】
另一位神靈提議【那把這個秘密藏在海底,人們無法在水下面呼吸】~
上帝回答【他們會發明潛水艇,然後潛到海底找到它。】
這時一位天使提議【有了,把這個秘密藏在外太空他們無法離開地球。】
上帝搖了頭說著: 【抱歉,我把他們創造的太聰明了,他們的科學將有長足的發展,總有一天會設計出能穿越整個太陽系的太空船】
這時有一個溫柔的聲音怯生生地說【我知道可以把它藏在哪裡了】,上帝抬頭一看是一位少女天使,【親愛的,你說說看,我們應該把這個秘密藏在哪裡呢?】
※【就藏在人類的內心深處啊,他們絕對不會去哪裡尋找這個神聖的愛】※
上帝笑了,因為他知道他們找到了藏這個秘密的完美之處。於是,上帝馬上這麼做了,而全世界的人類立刻忘記了他們的真實身份,
從那時候起人類開始尋尋覓覓,卻不知道這樣的愛早已長在他們的內心深處。
愛的本質~它不只是親情、友情、愛情的代名詞,
🍁愛不是一種感受、一種行為,甚至也不是你與另一個人之間的聯繫
愛是無限的神聖能量,是一個充滿能量、光明及無線振動的場域
愛是萬物的能量泉源,也是你存在的本質。
愛是動態的,有生命力的,是最不可或缺的振動,也是宇宙的黏合劑~
❤愛是每個人尋尋覓覓的一切。
祝福大家,開始覺察自己內在神性之愛品質~
#真心建議切勿再交出自己的靈魂與宗教神佛交換力量~
#請找回你自己的力量!
🌈❤ Peace&Love
故事:深愛覺醒
圖片:網路
2021可以為自己添加豐盛能量~圓葉椒草盆栽
類地行星外殼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火星沒有愛情故事】
2020的最後一週,來看一部短篇科幻小說吧,小編這次選的是傑弗里·蘭迪斯的作品〈墜落火星〉。
在這部短篇故事裡,與其說火星是用來移民,不如說是用來「扔垃圾」─一群犯了重大惡行的罪犯,被流放到火星自生自滅(小編個人超級喜歡這個創意)。
為了生活,這群惡人不得不暫時同心協力,在改造火星環境的同時,還得防範下一批「移民」。他們究竟能不能順利活下去呢?來看看這部精彩的短篇作品吧!
-
墜落火星 / 傑弗里·蘭迪斯
歷史並不一定如我們所希望的那般美妙……
火星上的人們沒有文學。移民火星的過程是不可饒恕的罪孽。那些被放逐的人們沒有時間寫作。但是他們仍然有故事。他們把這些故事講給年紀太小、還不能真正理解其中含義的孩子們聽,孩子們又講給他們自己的孩子們聽。這些故事成了火星的傳說。
這些故事裡沒有一個是愛情故事。
那些日子裡,人們從天上墜落下來。他們從赭色的天空墜落下來,從那些有著薄薄的鋁制外殼、擠滿了帶著惡臭味的人體、幾乎已經不能用了的飛船裡落下來。他們中一半是屍體,另一半幾乎也是屍體。登陸是艱難的。許多飛船被撞得裂開了,將人的身體和珍貴的空氣灑在幾乎跟真空差不多的火星上。但是他們仍然隨著一波接一波的飛船墜落下來。這些人類的渣滓被隨意地從太空拋落在火星那坑坑窪窪的沙漠上。
在二十一世紀中葉,地球上所有的政府都廢除了死刑。但是他們發現他們廢除不掉謀殺、強姦和恐怖活動。人們覺得有些罪犯太邪惡,永遠不可能改惡從善。這些人已經脫離了人類社會,太狡猾,太暴力,永遠不會被社會接受。對於地球上的政府而言,最完美的解決辦法就是把他們送到另外一個世界,讓他們自己掙扎求生。如果他們生存不下去,那也只能怪他們自己,不能怪地球上的法官和陪審團們。
建造運送囚犯的飛船的合同落到了要價最低廉的廠商那裡。如果囚犯們在飛船上過得很艱難,得到的食物和飲水沒有指定的那麼多,或者生命維持系統的品質沒有指定的那麼高,那又怎麼樣?誰會說出來?旅途是單程的,連飛船都不會返回地球。沒必要把飛船造得那麼結實。只要它們不在起飛的時候撕裂就行了。即使有的飛船在起飛的時候便四分五裂,又有誰會為死者而悲哀呢?反正那些囚犯永遠也回不了社會。
我們聽說我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賈瑞德,在第五批放逐者裡面。我們家族傳說,他是一個持不同政見者,替求告無門的人說話時態度太積極,於是被送進了放逐飛船。
當然,地球上的政府宣稱,沒有一個持不同政見者被送到火星。只有根深蒂固的最壞的罪犯,那些他們絕不允許返回人類社會的、死不悔改的罪犯,才被地球上的監獄放逐到火星。政治犯不在此之列。但是地球上的政府慣於撒謊。送到火星的確實有謀殺犯,但是他們中間還有一些人,僅僅因為把他們的危險思想宣諸於口便遭到放逐。
但是,我們的家族傳說也是個謊言。是的,是有些無辜的人被放逐。但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並不是這種人中的一個。時間模糊了事實,現在沒有誰能確切地說出真相。但是他是最後活下來的一個。一個瘦小得像老鼠一樣的男人,像舊繩子一樣結實,像蛇一樣狡猾。
我的爺爺的爺爺的奶奶,凱拉,是火星最初的居民之一。是位於肖巴塔納科學基地的成員。在有人想到往火星上放逐罪犯之前很久,這個國際基地就已經建立了起來。當接收到關閉基地、撤離火星的命令時,她選擇了留下。她跟地球上的政治家和其他人說,她的科學更重要。她在研究火星上的古氣候,試圖理解這個行星是怎麼變乾變冷的,以及熱和冷是怎麼在火星上以漫長的、波動的方式交替的。這種知識,她說,是她的母星急迫需要的。
作為留在火星的肖巴塔納基地的十七個人之一,我的爺爺的爺爺的奶奶凱拉在她那個時代得到了一點有限的名聲。這名聲也許有一點幫助。當人們從天空墜落的時候,他們的電臺廣播提請地球的政府記住他們的許諾:放逐火星的本意不是判處罪犯死刑——至少政府是這麼宣稱的——難民們的請願可以被輕易地當作誇張和謊言打發掉,但是肖巴塔納有電臺。他們對難民們的生動詳細的報導產生了一些效果。
頭幾年裡,地球運來了一些補給。大多數來自一些自願者組織:巴哈依救濟集團、國際大赦組織、聖保羅的神聖姐妹。但是這些並不夠。
在兩次移民潮之後,留下來的科學家們認識到他們已經沒有希望研究科學了。他們盡自己所能迎接那些囚犯,幫助他們在與時間進行的殊死競爭中去建立居住地,開始種植植物以淨化空氣,生存下去。
火星是一個沙漠,是太空中一塊光禿禿的大石頭。將罪犯送到火星並不比判處死刑仁慈多少。他們必須迅速學習,否則就是死亡。大多數人死了,少數人學會了。他們學會了電解深埋在地下的水來生成氧氣,學會了精煉原料製造工具、製造熔爐、冶煉合金、製造能使他們活下去的機器。但是,就在他們製造那些也許可以使他們活下去的機器的時候,更多絕望的、瀕死的囚犯從天空墜落下來,更多憤怒殘暴的人,認為自己已經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了。
毀掉基地的是第六波移民潮。這是一件愚蠢的自殺行為。但是那些人邪惡,充滿怨恨,而且正在走向死亡。一代過後,他們稱自己為政治難民。但是幾乎可以毫無疑問地說,他們都是些暴徒、強盜和謀殺犯。第六次移民潮帶來了一個領導者,他稱自己為丁勾。在地球上,他在一個住宅區用機槍打死了幾百人,因為他們的保護費交得太遲了。在飛船上,僅僅為了證明他是他們的頭,他徒手殺死了七個囚犯。
他成了頭。帶著恐懼、尊敬或者純粹的憤怒,囚犯們開始追隨他。當他們落到火星上時,他折磨他們,訓斥他們,揍他們,鍛煉他們,使他們成為一支憤怒的軍隊。丁勾告訴他們,他們是被拋棄到火星上來慢慢等死的。要想生存下來,唯一的希望是以自己的殘忍來對付地球的殘忍。他率領他們穿過火星荒蕪的沙漠,長途跋涉五百公里,來到肖巴塔納居住地。
沒等居民們意識到他們被攻擊,居住地就被佔領了。那些沒有拋棄基地的科學家們被從破壞的居住地得到的廢金屬打倒了。他們被蒙上眼睛抓起來當作人質。囚犯們通過電臺廣播向地球提出了他們的要求。地球沒有答應,於是他們把男人剝光衣服扔到沙漠裡等死。在憤怒和絕望之中,來自第六移民潮的暴徒們摧毀了基地,摧毀了這個將他們從幾億公里外運來送死的地球文明的可見的象徵。留在基地的女人們則被強姦,然後,破壞者給了她們機會,讓她們乞憐求生。
來自第四次和第五次移民潮的人聯合了起來。他們本是陌生人。很多人從來沒有看到過別人的臉,看到的只是衣服上的反射面罩。但是他們漸漸明白了,生存下來的唯一方法是合作。他們學會了在沙底下打洞。自製的收音機告訴他們基地被洗劫了,於是他們悄悄地爬過沙漠,靜靜地窺探著,等待著。當破壞者們掠奪完他們認為有價值的一切,放棄基地之後,躲在沙底下,來自第五次移民潮的人們衝了出來,在他們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抓住了他們。這些襲擊基地的破壞者沒有一個活下來。丁勾逃向沙漠。是賈瑞德.瓦嘎斯,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發現了他,追上了他,並且殺死了他。
然後,他們前往肖巴塔納基地,看看那裡還有什麼可以挽救的。
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在廢墟裡找到了她,撕開她眼睛上的蒙布。她看著他,她的眼睛一時間還不能適應突然的亮光。所以她以為他跟那些強姦了她、掠奪了居住地的人是一夥的。她當然不可能知道,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和別的人是在搜尋倖存者,他們這一幫裡的其他人正在瘋狂地修補幾個太空艙,企圖保持空氣。空氣洩漏的尖嘯聲在她的耳邊響起,她往上看著他,眨著眼睛,她的鼻子、眼睛都在流血。她說:「在我死之前,你必須知道,土壤裡面有氧氣。烘烤土地可以把它們釋放出來。」
「什麼?」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說。他沒有想到,這個全身赤裸,流著鮮血,因為缺氧症快要暈過去的女人會說出這種話。
「氧氣!」她用力喘著氣說,「氧氣!溫室完了。有些幼苗也許還活著。但是你們沒有時間了。你們現在就需要氧氣。你們必須找到什麼方法給地表土加熱。造一個太陽爐。你們可以通過加熱土壤獲得氧氣。」
然後她就暈了過去。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像拖一袋石頭一樣將她拖到一個補好的太空艙裡,叫了起來:
「我找到一個。還活著!我找到一個活的!」
在以後的幾個月裡,賈瑞德在她哭泣詛咒的時候抱著她,照料她,直到她恢復健康,並且在她懷孕的時候跟她待在一起。他們的婚姻是火星上的第一次。雖然也有些女犯人罪行重得足以被放逐火星,但是男囚犯的數目仍然是女囚犯的十倍。
這兩群人,謀殺犯和科學家,他們建立起了文明。
飛船還在繼續從地球飛來。每艘飛船都修得比上一艘差,每次送來的死屍都比活人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恩賜。因為人總會死的。而屍體,無論怎麼消瘦,都具有珍貴的有機物質,可以將一平方米的貧瘠的火星沙礫轉化為溫室土壤。每具屍體都能使一個倖存者活下來。
成千的人死於饑餓和窒息。更多的人被謀殺了,這樣他們呼吸的空氣就可以給別人用。難民們學習著。在我的爺爺的爺爺的奶奶的領導下,每當有飛船降落的時候,他們學會了在降落傘還沒來得及收起來的時候就將飛船拆散成部件。至於那些被運來的人,如果他們不能在真空呼吸的話(火星稀薄的空氣從來就沒有好過充滿灰塵的真空),他們最好動作快點。
只有最堅韌的人生存了下來。這些人大多是最矮小、最不起眼的人,像老鼠一樣。太邪惡、太頑強,以至於難以被殺掉。二十五萬囚犯被送到火星,直到地球的政府發現行為矯正晶片比運送囚犯去火星便宜為止。然後,地球的政府就竭盡全力忘掉他們曾經做過的事。
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賈瑞德成了難民們的領袖。這是個殘忍的工作。因為那些人都是殘忍的人。但是他通過格鬥、威嚇和陰謀來領導他們。
火星上沒有愛情故事。難民們沒有時間和資源留給愛情。愛情,對於難民們來說,是侵襲少數人的一種難以預料的疾病,必須徹底清除。對於難民們來說,生存需要的是服從和永不休止的工作。在個人和自由中繁榮的愛情,在火星上沒有位置。
是的,賈瑞德確實是因為反政府言論被地球送到火星。但是賈瑞德.瓦嘎斯早就死在了沙漠。當來自第五次移民潮的人們救援肖巴塔納基地的時候,賈瑞德.瓦嘎斯追蹤丁勾進了沙漠。這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後一個錯誤。他們中只有一個從沙漠裡回來,穿著賈瑞德.瓦嘎斯的衣服,稱自己為賈瑞德.瓦嘎斯。
沒有人認出他。因為第五次移民潮的人來自大約十二艘飛船。如果這裡面的任何人曾經是原來的賈瑞德.瓦嘎斯的朋友的話,他們都在新的賈瑞德.瓦嘎斯從沙漠回來之後死去了。認識丁勾的人只有那些來自第六次的移民潮的放逐者。但是這些人已經全部死掉了。
他從沙漠裡回來,救了我的爺爺的爺爺的奶奶。第五次移民潮的人們接受了他。
但是,我的爺爺的爺爺的奶奶顯然沒有被愚弄。她是一個智慧的人——在她自己的領域裡可以說是傑出的。她一定認出了那個娶她的男人和那個帶領著憤怒的暴徒軍隊強姦她、破壞她的基地、看著她的朋友們死在火星稀薄的空氣裡時放聲大笑的傢伙是同一個人。
但是火星需要的是生存,不是愛情。而賈瑞德.瓦嘎斯是他們唯一可能的領袖。
自從第一個難民來到火星,火星上就發生了很多故事。這些故事裡沒有一個是愛情故事。
-
❤今年不追煙火了,1500人一起知識跨年
http://s.accupass.com/Ky6rjG
❤明年不說道理了,三分鐘說18萬個故事
https://hahow.in/cr/storyte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