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頻率調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頻率調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頻率調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頻率調變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年自駕車產業發展大勢 作者 : Egil Juliussen,EE Times專欄作者 2021-01-26 是時候來猜猜2021年自動駕駛車輛領域會有什麼發展了…去年的自駕車產業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冷清,疫情對許多自駕車開發策略以及應用案例推展的優先順序帶來衝擊;例如自動駕駛卡車以及貨運...

 同時也有1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60的網紅教育新紀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ADO Hair Salon 卡度造型沙龍 南京總店: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76號2樓 CADO Hair Salon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doHairSalonNanJingDian Amanda預約及作品分享:https://www.instagr...

頻率調變 在 吳姵瑩Chloe Wu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9:39:55

無法控制的大吃特吃:你是否正在夾縫裡求生存? 情緒性進食是透過飲食來幫助心情變好、調節情緒的一種行為,而在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調查顯示,有四成的人藉由吃東西讓自己舒壓,其中又佔有一半的人,每星期吃的都是垃圾食物讓自己心情變好的一種...

頻率調變 在 OneDayMore & Vigi 神淇?美國希塔認證師資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49:31

「我沒有教會我的學生使用靈性直覺的力量,我只是協助他們憶起自己是誰。」—神淇 一般而言我們都知道,動物有靈性的直覺,而人類其實也有,也一直都在使用,只是不曉得或者沒有察覺。 為什麼對於某些人你特別想親近,而另外一些人你卻只想遠離,往往在你根本沒有與任何人有交談、深入認識之前,你就判斷了;你走進書...

頻率調變 在 月亮塔羅坊?喵子 | 六日不占卜不回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3:50:38

#閒聊 #放慢 老樣子,在思考文章主題時邊洗牌,抽出這張錢幣一很有意思--昨天剛過完中秋節,聽說出現了很漂亮的滿月,錢幣一讓我想到手心上的那顆大月亮。 我的中秋假期提早眾天使兩日,在9/16那天凌晨,通宵飆夜車直奔合歡山的暗空公園,還以為可以很浪漫的在星光下冥想,殊不知山上氣溫只有20初頭,躲車...

  • 頻率調變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7 16:45:01
    有 0 人按讚

    2021年自駕車產業發展大勢

    作者 : Egil Juliussen,EE Times專欄作者
    2021-01-26

    是時候來猜猜2021年自動駕駛車輛領域會有什麼發展了…去年的自駕車產業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冷清,疫情對許多自駕車開發策略以及應用案例推展的優先順序帶來衝擊;例如自動駕駛卡車以及貨運自駕車受重視的程度升高,但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排名就往後靠了──中國市場除外,當地自駕計程車的測試與試營運大幅增加。

    下方的表格是2021年自駕車領域發展趨勢與2020年的比較,接下來讓我們一一討論。

    美國自駕車法規逐漸成形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開始對自駕車進行管制,會是2021年的重點事件;筆者已經有兩篇專欄文章探討這個議題(參考「NHTSA is Defining Safety for Self-Driving Cars, But It Has Questions For You」,以及「NHTSA Frames Safety for Cars without Drivers」)。NHTSA的法規可望在2021年完成訂定,但比較可能在2022年實施。

    自駕車領域新創IPO風潮

    有越來越多自駕車相關業者是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SPAC)成功上市,而非經歷超越傳統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流程。在2020年,有好幾家光達(LiDAR)與感測技術公司就是透過SPAC上市,例如Velodyne、Luminar、Innoviz與Aeva。而看來此趨勢將延續至2021年,而且不只是光達技術新創公司,其他自駕車業者例如自駕車軟體平台、自駕卡車與自駕車處理器開發商也可能循這種模式上市。

    自駕車產業「整併瘋」持續

    2020年在自駕車領域的兩樁大型收購案──包括Amazon在2020年6月收購Zoox,以及Aurora Innovation在2020年12月收購了Uber旗下的自動駕駛車輛部門──預示了該產業已經邁入整併的成熟階段;還有一樁比較小規模的收購案是2020年12月Nuro收購Ike Robotics。

    預期自駕車領域在2021年將會發生更多整併案,其中光達業者肯定會是Tier 1汽車零組件供應商與車廠的收購標的。有許多光達新創公司可能沒有募到額外的風險資金,或許就會低價出售;而具備頻率調變連續波(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技術的光達業者會在市場上更受歡迎,也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收購目標。

    自駕卡車

    自駕卡車的重要性在2020年更加顯著,可望看到持續的相關投資與技術進展。在美國西南各週,相關測試正快速擴展;Plus.ai預期將在2021年於歐洲展開測試並開始量產自駕車產品。兩家領導級自駕車軟體平台業者Waymo與Aurora已經將觸角伸向自駕卡車領域,預期會成為有力的競爭者。

    Aurora不久前宣佈與美國車廠Paccar合作,Waymo的合作夥伴則是Daimler旗下的卡車廠牌;這預示了Aurora與Waymo將在2021年的自駕卡車領域扮演要角。此外2021年可能會看到不配備安全駕駛員的自駕卡車進行測試,例如TuSimple已經宣佈將於2021年進行無駕駛員自駕卡車的測試,其他廠商可能會加入。

    自駕卡車數量將會在2021年大幅增加,從2020年大約150輛,到2021年底增加到全球2,000輛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自駕卡車會應用於集貨點(hub)之間的運輸,大多數是在高速公路上的移動。而大型物流業者例如FedEx、UPS、Amazon與Walmart也可能增加自駕卡車測試,但是數量應該不多。

    貨運自駕車

    貨運自駕車包括兩大領域──道路貨運自駕車以及路側貨運自駕車;前者涵蓋不同大小的車輛,從廂型車、小貨車到特殊用途貨運自駕車如Nuro R2,筆者預期特殊用途貨運自駕車會在2021年強勁成長,Nuro將在美國扮演領頭羊角色,中國的先鋒業者則是Neolix (新石器)。道路貨運自駕車預期在2021年會有不小進展,有可能從2020年的100輛左右,在2021年增加到數千輛(全球)。而如果Waymo、Cruise與Ford在2021年積極投入,該數量還會更高。

    路側自駕車在2021年的成長潛力更高,因為速度慢、發生碰撞事故的機率更低。目前Starship正在多個城市進行貨運快遞測試,而其競爭對手在一些大學校園進行了成功的送餐測試。相關活動在疫情發生期間有減少的跡象,但2021年可望回溫。Amazon與FedEx也正在發展路側貨運自駕車,預期這類車輛在2021年底將從2020年的400輛左右增加到4,000輛以上或更多。在某個時間點,路側自駕車將會暴增到數萬輛,不過應該是2022或2023年。

    自駕計程車

    配備安全駕駛員的自駕計程車可能會在中國與美國拓展到更多城市,我們也將看到在歐洲、亞洲的某些城市開始進行自駕計程車測試。配備安全駕駛員的付費自駕計程車服務將會在美國、中國以及少數其他區域的一些城市大幅擴張版圖。而無駕駛員自駕計程車測試也會在美國、中國、歐洲與以色列或少數其他國家展開,部分付費服務發展也會開始進行。

    測試用自駕計程車的數量在2020年底在美國與中國超過了500輛,Waymo是其中最大宗。預期到2021年底該數字會大幅增加,可能會超過1萬輛;主要增加力道將來自於Waymo在美國加州與其他城市的相關計畫,還有中國也是關鍵因素。Mobileye的推廣計畫也會是關鍵因素之一。

    固定路線自駕車

    固定路線自駕車在疫情中受到嚴重衝擊,因為這類車輛提供的是共乘服務。預期隨著疫情在2021年中逐漸緩和,固定路線自駕車的商機也會回溫。許多交通服務業者都對這類自駕車興趣濃厚,也有更多時間可以評估該如何進行進一步測試與發展,以及在何處進行;相關計畫預期在2021底開始,2022年的發展會更好。

    私人自駕車

    在2021年以及之後的幾年,我們恐怕不會看到任何私人自駕車問世;目前車市的焦點在於擴展L1與L2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功能,以及在少數車款導入L2+或是L3。不過我個人偏向跳過L3,因為有部分駕駛人會無法在一些緊急情況發生時快速接手駕駛任務。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整個自駕車產業都會產生負面衝擊。

    從Mobileye於CES 2021的簡報中,該公司認為其策略──利用兩套獨立的感知系統(攝影機與光達/雷達)、責任歸屬安全性(responsibility-sensitive safety),以及道路體驗管理(REM)──已經足夠成熟,能讓L4私人自駕車在2025年上市。而在該公司的簡報之前,我則是認為若比預設的2030年早一兩年就已經是很積極的發展了。

    2021年對於所有自駕車應用案例來說都會是個好年,因為涵蓋感測器、處理器、軟體與安全性能功能都將有強勁的技術進展;此外隨著自駕車應用案例從2020年的較小規模出現10倍速的成長,相關商業版圖也將大幅擴張。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126nt01-2021-perspectives-where-autonomous-vehicles-will-stand/

  • 頻率調變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9 11:48:50
    有 0 人按讚

    【CES 2021】新興載具科技秀:未來天空充滿各種私人飛行器,曬曬太陽車子就能跑

    作者 Evan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9 日 8:15 |

    5G 帶動下,各種 AI+物聯網的應用應運而生,其中尤以各種電動/無人載具的今後發展最受到矚目,CES 2021 可說是今後這方面發展與走向的風向球,從太陽能電動車、設計感十足的自駕車,到一圓未來科技夢的垂直起降飛行器,再到相關晶片、觸控儀表顯示幕與 AR 抬頭顯示器,所有最新趨勢都能透過螢幕充份掌握。

    Sono Motors Sion SEV

    在這次線上盛會中展出的電動車還有 Sono Motors 展出的 Sion,但不同的是,它是一款太陽能電動車(Solar Electric Vehicle,SEV),整個車身無縫整合了超過 248 顆太陽能電池(每顆液冷電池容量達 35kWh),所以只要在白天透過陽光就可以為電池充電,一旦充飽後可持續行駛 255 公里遠。以德國為例,透過太陽能可以提供每天額外行駛 35 里遠的電力。透過快充站,約 30 分鐘就可以充到8成的電力。該車並內建雙向車載充電器,所以可以分享電力給其他電動車。

    GM Cadillac PAV Pod

    CES 2021 通用汽車旗下凱迪拉克展出個人自駕(Personal Autonomous Vehicle,PAV)概念電動豆莢車(Pod),是 Halo 未來車系列產品線的一部分,特別著眼於未來,特別強調舒適性,這也是這部車所訴諸客製化奢華體驗的重點所在。整個座艙科技感十足,宛如設計師的行動起居室。在操控上,支援基於生物辨識的 AI 控制使用者介面,使用者可以透過語音或手勢控制來調節燈光、香味、溫度及空氣濕度。

    Cadillac eVTOL

    通用汽車在 CES 2021 虛擬會場展示冠上凱迪拉克(Cadillac)品牌的單人座電動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eVTOL),擁有由四具巨大旋翼所提供的電力推進系統,同時形成特徵明顯的酷炫外觀,配備 90kWh 電動馬達,該機得以在大樓停機坪之間以時速 90 公里的速度飛行,搭乘這款 eVTOL 可免去大都會裡難以避免的喧囂與塞車夢魘。

    Mobileye 矽光子光達 SoC

    英特爾子公司 Mobileye 總裁暨執行長 Ammon Shashua 在 CES 2021 展示全新矽光子光達(Silicon Photonics Lidar)系統單晶片,能在單一晶片為 2025 年新推出的自駕車提供頻率調變連續波(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光達。這顆被稱之為次世代光達晶片的新品是由英特爾位於新墨西哥州的矽光子製造實驗室所開發的,並預計會在 2025 年量產。

    Panasonic AR HUD

    Panasonic 在自家虛擬攤位介紹 AR 抬頭顯示器(HUD),充分運用光學、體積最佳化與成像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結合自家 SPYDR 座艙域控制器的 AI 技術,來為車載資訊、物件/行人偵測及地圖/路線導航進行近場與遠場內容的渲染,進而為駕駛者提供更無縫、更吸引人且更豐富資訊的體驗。該系統能將在駕駛者視野上顯示 3D、AI 導向的關鍵資訊,這助助於避免駕駛分心同時提升用路安全性。該系統支援許多關鍵功能,包括眼球追蹤技術、先進光學、AI 導航精準度及即時狀況感知等。

    Mercedes-Benz MBUX Hyperscreen

    這次賓士(Mercedes-Benz)CES 2021 的重頭戲是 MBUX Hyperscreen 曲面螢幕儀表板,表示這面寬 141 公分的曲面儀表板,是由三片無縫整合的顯示幕組成,雖非賓士迄今以來最大的人機介面,但卻是最聰明、最美觀、最易操作的車載控制面板。透過 AI 的支援,使得該螢幕與作業系統能夠完全適應使用者需求,並依據不同情況為各種資訊娛樂、舒適性與車載功能提供個性化建議。預計,該螢幕會搭載在 EQS 豪華電動房車。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1/19/ces-2021-sev-pav-evtol-soc-ar-hud/

  • 頻率調變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25 16:56:01
    有 11 人按讚

    讓台灣能源拚轉型更順利 台電董座楊偉甫:需積極引進跨領域人才 促進跨領域創新..... (12/23/2020 中央社、大紀元)

    (記者張建中報導)台灣能源拚轉型,連帶讓跨界人才需求急迫,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過往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科系為主,如今需要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透過跨領域人才滿足分散式能源發展,並迎合大數據趨勢。

    工研院今天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電力系統是台灣經濟成長重要基礎,政府推動能源轉型與智慧電網,都需要電力及電網相關人才加入,推升電力、電網求才若渴。

    劉文雄表示,為鼓勵既有工程人員及學生加入電力領域,工研院雙管齊下,除設立電網學校,培養有意進入電力的人員相關基本知識,並設立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鼓勵在學學生就讀電力相關課程。

    楊偉甫說,過去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系為主,隨著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台電近年積極招募跨域人才。

    他進一步說,由於分散式能源發展,電力調度、儲能設備與大數據分析都相當重要,再加上,政府推動風電及太陽能國產化,帶動生態議題,台電現在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

    此外,為了增進與外界的溝通,楊偉甫說,台電同時招募大眾傳播人才,增加行銷溝通管道。

    台達電人資處長陳啟禎表示,台達電對儲能人才需求迫切,只是相關人才除了要精進專業技術,同時也要提升通訊、人工智慧及表達等能力。

    引進新世代跨領域人才促進產業創新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新北市報導)台灣沒有自產能源,石油是遠從萬里迢迢之外的產油國家進口,而石油對地球的污染日益嚴重,石油也有枯竭的一天,發展綠能可以讓地球的污染減到最低,也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要政策之一,因此台灣的綠能研究也是需要大量年輕一輩的人才揖注,才能讓產業界、學術界、研究界、所有民眾產生共識,才能讓綠色能源永續傳承發展。

    根據IEK Consulting的資料顯示,若未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改善,太陽光電、風力與儲能能產業預計將在2021年逐步反彈成長,全球市場產值將從2,076億美元成長至2,461億美元,漲幅18%。政府日前也宣布《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明年起正式上路,約束部分企業導入綠電做法,勢必帶動再生能源或儲能設備等加速發展,也因此相關應用人才百花齊放,電力及能源產業已被視為跨領域的新興高科技產業。

    為布局下世代電力人才培育,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攜手LinkedIn及產學研今(23日)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電力產業動態與人才需求,並於論壇上頒發首屆「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藉以鼓勵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電力產業。論壇現場吸引近三百位產官學研各界人士蒞臨參與,顯示此一議題已廣受社會各界重視與關注,希望透過相關產業、學術界、研究界等的集思廣益,積極擘畫台灣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之發展方向,也期盼讓千里馬與伯樂相遇,帶動台灣電力與綠能產業全面發展,為台灣供電穩定及再生能源發展盡份心力,創造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表示,蔡政府上任後把能源轉型列入首要工作,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並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將綠能科技視為重點發展項目。綠能已發展為跨領域產業,可預見未來電業供應鏈上會有許多創新商業模式,如電網規劃、設計、運轉與維護之人才培養等,而人才攸關電力產業競爭力,台灣迫切需要投入資源培育電力菁英。這次論壇對於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幫助甚大,除了匯集許多業界先進跨界參與對談,給予台灣電力人才的培養與發展方向上寶貴的建議,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劉書勝紀念獎,透過實質獎金鼓勵有潛力的學子加入電力相關領域。很榮幸能將首屆劉書勝紀念獎頒給優秀年輕電力菁英,期盼藉此拋磚引玉,帶動台灣電力人才的世代傳承。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台灣現在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過程,這當中電力與能源產業,都已在ICT科技的導入下,逐漸變成具有前景「科技產業」,衍生許多新興的機會與商業模式。最近工研院才跟台電簽署MOU共同培育人才,就是希望結合工研院跨領域創新科技的優勢與台電豐厚的實務經驗,共同開創出電力產業的新藍海。本次論壇,邀請國內指標級學界、企業界專家,共同找出下世代電力人才的新契機。另外,現場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成立的劉書勝紀念獎,希望以實質獎勵,培育更多年輕世代菁英。

    劉文雄表示,除了優秀電力菁英挹注,凝聚社會共識也是推動能源轉型重要關鍵,不可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更需要電力發電端、用電端攜手合作,且必須人民、政府、產業相互合作,建立正確能源觀念的公民素養才能達成。在全球面對2050年碳中和議題上,能源就扮演了關鍵角色,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維持供電穩定上,也應導入電力承載順序概念,在解決電力問題上,可依序優先思考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分散式電源等著手,如果這三者都不可行,再來規劃蓋變電所或新電廠,確保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幫助台灣朝碳中和目標邁進。

    電力與綠能產業名列全球Top10,成長最迅速產業綠金人才搶手論壇,邀請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以及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分別以「跨域新契機─如何建立永續能源世代的人才培育」、「電力與能源產業人才需求─你準備好了嗎」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與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盧展南、台電副總徐造華、台達電人資長陳啟禎、台積電廠務處資深處長莊子壽、達德能源法務與人資總監申心蓓、以及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進行綜合座談,共同探討電力與能源人才需求與發展。

    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表示,台灣近年來積極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並訂下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人才是產業的基石,隨著電力與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業界迫切需要優質及充分的人才投入能源科技產業,培育人才不只是單靠學校,應整合產官學能量,產業界提供具挑戰性及未來性的職缺、政府建構友善的教育法規環境、學界則增設電力或能源相關課程,讓學子可以學習精進,藉由三方攜手並進,才能幫助台灣電力人才生生不息。

    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指出,為分析綠能產業發展以及相關所需技能,利用LinkedIn獨有的經濟圖譜(Economic Graph)資料庫,連結7.22億的會員大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綠能人才可從事的產業非常廣泛,而且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對於相關人才需求都非常旺盛。相關人才技能需求除全球共通的再生能源外,全球綠能人才共通技能更多側重於能量效率及永續。此外,不論台灣或全球,具備大數據/機器學習/資料分析技能則是共同的成長趨勢。

    電力獎金挹注 讓綠金產業永續傳承

    論壇上也特別頒發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設立專款專用的兩項獎學金: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

    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為鼓勵投身電力系統與電網領域且表現出眾之優秀青年,經由其家屬、親友及同業支持,藉以紀念劉書勝先生畢生對於台灣電力系統與電網發展的卓越貢獻,以及嘉勉初入職場的傑出電網與電力人才,薪火相傳。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由台電公司電力調度處工程師鄭宇軒獲得。28歲的鄭宇軒大二就下定決心要為台灣電力產業盡份一己之力,加入台電至今僅三年時間,他研究電力系統頻率控制的碩士畢業論文,不但被台電採用,更成為少數資歷不到十年就派到國外,參與國際級研討會的台電人。鄭宇軒獲獎提名人,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表示,鄭宇軒是台電重點栽培的電力精英,他參與智慧電網推動方案時,透過宣傳影片、設立網站等不同行銷手法,促使台電於新加坡智慧電網國際指標(SGI)於今年擠進前十名。鄭宇軒表示,台電給他很大空間發揮所長,包括智慧電網、輔助服務、電力系統預測等工作,讓他有機會成為推動台灣未來電力永續的推手之一。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旨在培育電網與電力領域人才,由30個頂尖產學研界共同支持下成立,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此領域進行研究與就業。此次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共分為優秀專題提案獎、優秀學生獎、傑出專題成果獎、電網學校實務菁英班特別獎等4項,總計22人得獎,其中,獲得傑出專題成果獎肯定,來自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的吳學儒表示,他在課堂上看到老師播放電線桿維修人員切斷電力時,瞬間噴出來的電光,有如電影般畫面讓他印象深刻,對電力的興趣開始萌芽,大學期間積極修習電力相關課程,厚實自己的電力領域實力,這次獲獎專題「適用於LLC諧振轉換器之優化頻率調變複合式最大功率追蹤器之研製」,主要是探討如何透過軟體演算法偵測,提高太陽能電力轉換效率。榮獲此獎項對他是一大肯定,會好好運用這筆獎金,投入更多電力研究。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得獎名單:
    https://college.itri.org.tw/powerschool/1091214.pdf。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15145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2/23/n12640405.htm

  • 頻率調變 在 教育新紀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2:00:31

    CADO Hair Salon 卡度造型沙龍 南京總店: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76號2樓
    CADO Hair Salon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doHairSalonNanJingDian
    Amanda預約及作品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sal.cado_amanda/

    長大後的100種生活第14集正式上線囉!
    這集分享的是頭皮魔法師的生活!
    每個月15號、30號中午12點準時上片!
    記得按讚、訂閱、分享、並且開啟小鈴鐺才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最新影片喔!


    影片目錄
    00:00 開場白
    00:16 頭皮魔法師Amanda登場
    00:25 從事這個行業多久了
    00:43 為什麼會想從事這個行業
    01:08 為什麼會想跨足頭皮養護這個區塊
    01:38 頭髮漂染後的不適感
    03:51 日常生活能做什麼事情預防頭皮產生問題
    05:11 查理體驗頭皮調理
    05:20 頭皮檢測
    06:56 檢測後開始進行調理
    11:13 體驗後的心得分享
    11:30 調理前及調理後對照圖
    11:40 福利時間
    12:21 幕後花絮


    #學生
    #畢業
    #長大
    #一百種生活
    #未來規劃
    #職業介紹
    #一技之長
    #Amanda
    #台北市
    #中山區
    #卡度造型沙龍
    #CADOHAIR
    #設計師
    #美髮師
    #頭皮調理師
    #去角質
    #老化
    #刺激
    #紅腫
    #頭皮屑
    #頭皮癢
    #礦泥
    #以色列
    #染髮
    #燙髮
    #洗髮精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oUz7hDujJvczuk0_ex3Rw/about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eh.pineal
    Line@ :http://line.me/ti/p/@nvi9351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y_0519/
    免費講座 :https://lin.ee/qWx7T65
    葉老師成長營:https://store.aceshop.tw/YehGrowthCamp


    免費講座相關簡介
    查理的爸爸,葉明修老師今年最新的課程,葉老師會用科學的論證幫助你了解,現在的你就是振動頻率(能量),累世曾經的你也是振動頻率(能量),他們的量子纏結如何影響著你的財富、健康、家庭、感情以及所有的一切。
    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確定了量子纏結是存在的,思念一個人、向媽祖祈求及頌經迴向,都是量子纏結的現象,量子纏結將每一個人的心連繫在一起,沒有一個人被摒除在外。
    您生命中有這樣的經驗嗎?
    辛苦努力工作存了一點錢,總是莫名的會有事情發生,錢也就莫名的花光了。
    生活工作當中,你對待別人很友善,但是經常會碰到誤解你甚至陷害你的人。
    知道健康很重要,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亮起紅燈已經對你提出抗議了。
    生命中的困擾都和振動頻率有關,歡迎來參加創造生命奇蹟免費公益課程!
    葉老師將指導你改變這一切困擾,協助你擁有健康、幸福、成功的人生!

    音樂來源:Music by Nico Anuch - Good Vibes - https://thmatc.co/?l=946B32F5

  • 頻率調變 在 Tech Do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20:21:52

    ▌建議開啟 4K 畫質 達到高品質觀影享受

    📖 紙本閱讀控的真理
    這裡買 ➥ https://bit.ly/3lRRiDP

    MobiScribe實體展示點
    展示點:MERCI Design 桃園藝文店 TheGoods 好物事務所 ➥ 桃園市新埔六街80號
    販售展示:三創生活園區 7F 探索光年 ➥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 2 號
    ===============================================================

    電子書不像平板,反應靈敏、色彩繽紛,也不能拿來滑網頁看 IG 。MobiScribe Origin 定位不像是 Kindle、kobo 這類純電子書,給一支 4,096 階觸控筆變成電子筆記本,把真文青必要的閱讀和書寫照顧好。

    電子書生態就跟印表機生態差不多,書商出的書就是綁定他們家的電子書閱讀器。還好 Android 把能裝的 Apk 都納進來,可以借電子書和那些有的沒的漫畫小說,這邊也提供 apk 和字型給大家下載。
    https://bit.ly/3EqlmyR

    MobiScribe Origin 最優的主要還是在模擬紙張體驗,書寫的手寫觸感、阻尼感;閱讀的文字顯示、不反光的舒適感。當然你如果是用平板習慣的人,肯定會耐性不足,翻頁慢、純黑白、讀取緩,這些真文青還真不一定在乎,因為紙張體驗是那些電子平板完全給不起的。

    Android 不是萬能,第三方 App 支援性也還需要持續跟進,不過 MobiScribe 內建的 UI 至少用起來都很穩定,書寫體驗也是用過的電子紙筆記本當中最順最好分享的,偽文青伊森我覺得很可以,真文青的各位大大就做參考吧。
    https://bit.ly/3Ai3x2C


    ==============================================================


    ::: 章節列表 :::
    ➥ 外觀規格
    00:00 文青必備好嗎
    00:44 配件開箱
    00:58 機身佈局
    01:36 配件開箱
    02:05 ePaper 不發光
    02:41 但這台會發光
    03:13 續航電力

    ➥ 軟體支援
    03:50 系統介面
    04:24 apk 支援度
    04:53 內建閱讀器

    ➥ 筆記功能
    05:21 筆記功能
    06:52 筆友加起來
    07:08 行事曆也可以

    ➥ 最後總結
    07:28 最後總結


    ::: MobiScribe Origin 電子筆記本 :::
    核心效能:Allwinner B300 ( Quad-core Cortex™-A7 )
    作業系統:Android 8.1
    儲存空間:2GB + 32GB
    螢幕面板:6.8 吋 電容式觸控 E-Ink
    螢幕解析度:1,440 x 1,080 ( 265DPI )
    換頁頻率:純文字:0.6s / 圖像: 1.5s
    尺寸重量: 175 x 132 x 9.8mm 225g

    電池容量:2,100mAh
    擴充容量:最高 32GB microSD
    支援訊號:Wi-Fi b/g/n 2.4GHz
    充電插孔:USB Type-C 3.2 Gen 1
    前導閱讀燈:可調整式色溫
    手寫觸控筆:4,096 階感壓
    建議售價:NT$7,990


    不要錯過 👉🏻 http://bit.ly/2lAHWB4


    --------------------------------------
    #MobiscribeOrigin #Mobiscribe #Origin #3cdog #科技狗 #電子筆記本 #電子書 #電子閱讀器 #ebook #電子書APP #電子書下載 #電子書平台 #電子紙 #觸控筆 #感壓筆 #共筆 #筆友 #日記 #筆記本 #行事曆 #日曆 #年曆 #手帳 #小帳 #筆記 #note #electronicbook #review #unboxing #PTT #Dcard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3cdog/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3c_dog/
    📖 LINE 社群:https://bit.ly/3rzUq8g
    📖 官方網站:https://3cdogs.com/
    📖 回血賣場:https://shopee.tw/3cdog

    ▋ 有任何問題都來這邊找我們:3cdogs@gmail.com

  • 頻率調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23:26:10

    LIVE直播-fb新鮮事 #書畫家的文藝復興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Sandy Su
    來賓: 辜琪鈞 Ku Chi-Chun

    業界五項唯一:
    1.亞洲⾸位礦物顏料剪接鑲嵌的藝術家
    2.唯⼀三十歲以下國防部藝文獎的評審
    3.首位統⼀集團美研社代言合作的藝術家
    4.唯⼀曾被中國寺庫藝術代理的台灣藝術家
    5.曾展出四⼗⼆次展覽,包含法國羅浮宮ART SHOPPING,韓國釜山,⽇本東京,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博物館,中國⽔立方藝文空間等。
    「我想讓全世界看見華人藝術的美,但我不想等它發生,想讓它發生,所以動⼿實現它。」

    • 榮獲國內⼤大獎,全球巡迴展出
      2007年,我曾有幸獲得全國書法大賽特優以及台灣藝術文化獎首獎,2015年台灣鐵路局邀請題字出⼀款普悠瑪太魯閣號的紀念酒款,民國101.102年,經過地區舉薦通過國防部全國後勤審核,當選全國藝文獎評審。另在2015年博藝畫廊選上新銳藝術家,膠彩作品由博藝畫廊畫廊銷售,爾後還曾配合過現代畫廊、涅普頓畫廊、333Gallery。成為全職的書畫家並不容易,重要的工作是每年到海外展覽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跟傳統技藝有不同特性,技藝追求仿製以及技巧,但藝術除了突破,還找尋唯⼀跟永恆。
      我的膠彩代表作《花之圓舞曲》的礦物顏料作品,求拙,求難,求慢,所有裱褙與⽊木⼯工,顏料製作都是親自下去做的,我拒絕使⽤與購買成品的化工顏料,每⼀種礦物顏料,從進口礦物顏料粉末,混合動物膠,兔膠,三千本膠,放上電磁爐的碟盤中,不同溫度會讓 礦物顏料呈現多種變化,製成顏料後,再繪製於不同材質的⼿工宣紙上,剪貼成佛教佛祖座下的蓮花形狀,⼀層裱褙在已手⼯⽤砂紙打磨過的⽊木板上,從製作顏料到完成打磨,需要三天時間,繪製底色則需要一週時間,再裱褙三十幾層,需要一週時間,等完全乾燥後,再鑲嵌上swarvoski水晶,以及純金箔作為點綴。

    • 畫作將傳統膠彩創新呈現,讓藝術不再是特定族群才能欣賞
      傳統學院派出身的畫家,能畫各種看起來逼真的東西,但我現在不這麼做,因為現實中的各種人事物常是幻影,所以我想做「真的」花,只有觀者⾃⼰才能看見,⽽每個人的感受亦不相同,如果一幅作品,讓你感受到對的頻率,那就是代表那時觀者靈魂的狀態。我使用的技術跟探討的內容,是要傳達⼀種理念。我的創作主題,都圍繞在 「心」與「感受」上,太過強調理性⾄至上的社會氛圍,讓我們很容易生病。⽇本作家曾 說:「對階級制度的適應力越強,美感就越差。魂動,是美的最⾼高準則。」因此我的當代書法作品《安樂居》,想傳達的是營造的是⼀種詩意又開放的氛圍,我們⽣命中都需要找到安放自⼰的適合角⾊與位子,安樂居不是豪宅,不是一棟可數的房子,是安放 「心」的位子。

    👇以下主持人、來賓粉絲頁,歡迎追蹤按讚👇
    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
    粉絲頁: Sandy's Recruitment note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