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頭撞到看什麼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頭撞到看什麼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頭撞到看什麼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頭撞到看什麼科產品中有28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Openbook閱讀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有蒐集的癖好嗎? Openbook辦公室的編們都各有趣味可愛又療癒的蒐集癖,有蒐集各種蕨類的高階綠手指挑戰者🌿、蒐集香氣的修行中調香師👃,以及在辦公桌上擺陣淨化能量場的水晶入門藏家🔮。通通編喜歡蒐集故事從土壤冒出頭的第一根嫩芽,那些熠熠生輝的創作靈光如何幻化成文字,在寥寥幾字中將天靈蓋掀開,讓...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給我家老婆取一個可愛的外號「Shopping 達人」! 其實不是因為她愛shopping,而是她很知道要買什麼, 而且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不像我常常不看標價就亂買🤣 上次幫新的工作室採買一些東西,老婆又變出好多新玩意😆 她說乾淨的空氣和水是人生必需品! 雖然目前我們延用舊的冷氣機,但只要加...

頭撞到看什麼科 在 火燒的Gmail | 局妹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6:04:53

#遛塵蟎 放生失能阿嬤、在路人頭上放生水晶寶寶,也是種積陰德 處女座的iPhone比較機智,不用買太大容量也能記得一清二楚;處女座愛乾淨,處女座的 Delta 病毒比較沒那麼毒;處女座的教授當掉學生也當得很乾淨,真是謝謝教授 #妻子的誘惑 意淫到腦震盪,把掃地機器人當老婆,看掃地機器人走路搖屁股...

頭撞到看什麼科 在 015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51:01

最近很多人都在關心我的尾椎 對於我的尾椎 我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世上沒有後悔藥 自小從沒後悔的念頭 第一次有 還這麼強烈 真心覺得如果沒認識這位撞到我椅子 害我尾椎內凹90度的人 那真的太好了 人生最污的污點就是認識:) 說這些也於事無補 所以 積極治療囉 尾椎雖然是演化後萎縮且看似無用而自...

頭撞到看什麼科 在 Pami 帕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9:33:56

等了一個月我的DNA檢測終於出來啦🥳🥳🥳 打開APP就能看檢測結果報告,大概滑過一輪發現資訊量滿大的,需要好好細讀一番,我就挑幾個大家可能會比較有興趣的來分享~ 🧬我的報告結果分析? 大略看下來我覺得我還算是健康寶寶,雖然平時好像病痛很多但其實問題都不大。我最感興趣的祖源分析讓我很意外,我居然有8...

  • 頭撞到看什麼科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12:00:56
    有 4 人按讚

    大家有蒐集的癖好嗎?

    Openbook辦公室的編們都各有趣味可愛又療癒的蒐集癖,有蒐集各種蕨類的高階綠手指挑戰者🌿、蒐集香氣的修行中調香師👃,以及在辦公桌上擺陣淨化能量場的水晶入門藏家🔮。通通編喜歡蒐集故事從土壤冒出頭的第一根嫩芽,那些熠熠生輝的創作靈光如何幻化成文字,在寥寥幾字中將天靈蓋掀開,讓光傾瀉而入。

    面對空白(稿紙或螢幕),創作者如何鑄造出開啟故事的鑰匙?有些宛如神蹟,擱筆13年沒有寫小說的作家郭強生,寫下「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之後,故事中的所有元素都被召喚出來了;寫下「達洛薇夫人說她要自己去買花」時,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生命中所有的瘋狂、喜悅、悲傷、孤獨瞬間湧現。

    有些創作者則是步步為營,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形容尋找小說的第一個句子,就像是用一片原始的金屬片雕刻成一把鑰匙,來開一扇深嵌在牆壁裡、尚未成型的門。艾西莫夫根本直接抄學霸的考卷,當時他絞盡腦汁尋無靈感,決定隨意打開一本書,第一眼看到什麼,就用什麼做自由聯想,他從歌舞劇選集中翻到了《艾俄蘭斯》(Iolanthe)劇照,從畫面中的哨兵聯想到戰士,再聯想到軍事帝國,再聯想到羅馬帝國、銀河帝國,最終決定寫一個銀河帝國盛極而衰、回歸封建的故事——科幻經典的基地系列就這麼誕生了。

    感恩大編,本週通通編的蒐集又再添一筆!

    游刃於武俠、純文學、奇幻、真實書寫的作家邱常婷分享新作《哨譜》的靈感邂逅,像是被撞到一樣:「有天早上起床後想喝點熱水,我就去裝水到水壺裡,聽到熱水注入到杯子裡的聲音,突然間就天外飛來一個想法:假如有個世界,那裡的人可以用吹口哨來傳達訊息。這個想法令當下的我非常著迷,我就開始邊用手機寫,邊準備去學校上課。」與靈感相遇之後,還有很漫長的路才會成為一部作品,當時邱常婷20歲,接下來的10年,她持續在完成這本小說。

    通通編喜歡蒐集這些故事的嫩芽,創作者如何思考,如何尋找、與靈感邂逅,伸出天線連結小說之神的頻道,指認出那個與自己生命契合的靈感⋯⋯一步步地蒐集,彷彿就能窺見創作的奧祕。


    #Openbook閱讀通信 #本周精采好文全收錄💌

    —————
    ㊯贊助Openbook,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
    ●了解更多:https://lihi1.com/QrPU4
    ●訂閱電子報: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頭撞到看什麼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20:00:54
    有 1,111 人按讚

    我給我家老婆取一個可愛的外號「Shopping 達人」!其實不是因為她愛shopping,而是她很知道要買什麼,而且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不像我常常不看標價就亂買🤣

    上次幫新的工作室採買一些東西,老婆又變出好多新玩意😆她說乾淨的空氣和水是人生必需品!雖然目前我們延用舊的冷氣機,但只要加上3M靜電空氣濾網,就可以高效過濾空氣中的微小病菌和塵蟎屑等過敏原!家裡的空氣清淨機跟除濕機也都可以用~

    還有可以隨時移動的3M WP4000即淨高效濾水壺,對工作室來說特別實用👍過濾的水口感更好!而且容量大、過濾時間快,已經變成我們每天的必需品!最後,老婆連厲害的口罩都準備好了💪很喜歡這KN95高防護口罩,除了緊密貼合之外,附贈的S型掛勾,戴起來更舒服~

    但請千萬不要以為我什麼不懂啦!在家的很多事,我也是老婆的好幫手,雖然爬樓梯撞到頭也沒關係,我還是努力當一個好老公❤️也謝謝3M不思議的科技力,幫我們解決家裡的大小事~

    3M 3M 優質生活簡單 GO

    #3M #不思議家政事

  • 頭撞到看什麼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07:39:15
    有 166 人按讚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