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頓然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頓然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頓然意思產品中有5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0的網紅大丈夫。工作遊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正】船梨精並「不是」山梨縣吉祥物!她是千葉縣船橋市的非官方吉祥物,我成日搞錯左~ 咪以為熊本熊 係日本最紅的吉祥物呀?船梨精 已經被選為日本人的No.1至愛角色。我問過同事點解船梨精咁煩咁嘈大家都咁歡喜?因為日本人好喜歡她的「キモ可愛い」最接近應該就是蠟筆小新,又淘氣又搗蛋,真係無佢符...
頓然意思 在 Gary Cheu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1 16:19:18
夏天來了⋯⋯快愛上吧 桃色鹽源瑪瑙手串 編號: 045 尺寸: 10.0mm 特色: 艷如桃李🍑,就是這個意思,帶上頓然心情愉快 價錢: $588 鹽源瑪瑙 🔮 鹽源瑪瑙產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主要由當地彝族石農採挖,產量不高 🔮 鹽源瑪瑙是一種多彩瑪瑙,顏色有很多種:紅色...
頓然意思 在 柯佳君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08 05:56:25
20200928 網垵口是望安人傳統的漁場,也是望安人撒網捕魚的海灘,因此取名網垵,相傳鄭成功登陸澎湖時也是先經過網垵口,看到望安島一片寧靜的沙灘田園風光,心中的不安和焦慮頓然消散,所以稱呼這座島嶼為望安,就是望而心安的意思。夏季夜晚綠蠵龜會不定時的上岸產卵,如果你運氣好的話可以有幸看到母龜上岸的過...
頓然意思 在 Lisa Cha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22 07:18:35
《媽媽的 Meraki》 「叮」一聲,手機又響起,是媽媽傳來的幾張照片,打開一看,是我愛吃的番茄炒蛋。滿滿一碟嫣紅、濃厚的蕃茄汁,裹著明黃色的蛋塊,端上來時紅黃分明,連碟子也泛著香氣,真是色香味俱全。 我曾經嘗試過學做番茄炒蛋,並不容易,一不小心蛋太熟了會焦、糖下得不夠番茄會酸,看似簡單的一...
-
頓然意思 在 大丈夫。工作遊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09-18 12:50:39【更正】船梨精並「不是」山梨縣吉祥物!她是千葉縣船橋市的非官方吉祥物,我成日搞錯左~
咪以為熊本熊 係日本最紅的吉祥物呀?船梨精 已經被選為日本人的No.1至愛角色。我問過同事點解船梨精咁煩咁嘈大家都咁歡喜?因為日本人好喜歡她的「キモ可愛い」最接近應該就是蠟筆小新,又淘氣又搗蛋,真係無佢符。
好早之前朋友已經問我有無興趣去渋谷個船梨精主題CAFE呀?!見你地有去女僕 同MIFFY,又心郁郁想去貓頭鷹CAFE。於是我真係要開一個主題CAFE系列名為【Xros CAFE系列】Xros有Cross over既意思,明抄數碼暴龍?
船梨精主題CAFE係要買整理券(せいりけん)朋友早早就去左LAWSON訂左,大約每張324円未連稅喎!以為有整理券就可以絲絲然有15分鐘BUFFERING啦,錯啦!原來張券有寫明過左時要重頭排過?我地遲左10分鐘,排到排左成個半鐘先入到去!係等個段期間我地輪流落去ONE PIECE STORE睇下精品,原來三個都係海賊迷。?所以要COSPLAY一下 #海軍 同路飛,我覺得自己有80% 似架~
入去CAFE前職員會幫我地入餐廳前的PHOTO SPOT用我地既手機影相,仲有不同船梨精的造型,有頭飾公仔冷帽,任君選擇。入去前已經選好食物,三個人三個不同的餐,三杯奇趣的野飲,同兩個誇張到爆既甜品???OLD SCHOOL都講返句:「真係飽到上心口呀!」入到去就播緊嘈到拆天既船梨精SOUND TRACK, 精神好都由自可,可以元氣十足,精力充沛。但當日丫仁去完好多節目後,精神彷彿,當堂變成精神轟炸!店內採光的氣氛,頓然對眼只能活係藍黃綠的世界內。
味道同價錢都比MIFFY主題CAFE優勝!後者更加是價錢的7折!而且食個飯餐都可食選擇帶唔帶走個飯碗,價錢當然有唔同啦!
飲品:我本LATTE係藍色( #比卡超 咖哩色素?)CRAEM同LATTE溝埋一齊就又變左 藍+黃=綠,棉花糖SODA同SMOOTHIE同樣道理。到正餐啦!真係不得不讚個漢堡包,個樣最型仔,味道又唔差得去邊~
咖哩飯點解會變左 #冬蔭公 味?!大概是船梨精個飯底是咖哩吧~辣度都真係幾強,是譚仔的中辣同小辣中間,大家都會想像到嘛?酸奶是可以中和到個辣呢!來到甜品真係厲害了,氣勢十足,特別是個栗子蛋糕!!其實同係 #聖安娜 買的$20味道一樣,為保溫你可以去到幾盡?落左粒乾冰營造氣勢。先來個大頭船梨精,一打開冒出寒氣,上枱個刻我地三個都O晒嘴。其次是布丁,大力推介!!因為好有口感,波子汽水CREAM內藏雪糕,意料之外的夾!三人都異口同聲說「NICE」~✨?✨
船梨精(ふなっしー)Café@THE GUEST cafe & diner
限定期間:2015年9月4日-11月3日
地址:渋谷パルコ パート1
營業時間:朝11 / 晚 10
官方網站:http://www.the-guest.com/
懇請大家陪住【丫仁】成長,緊貼我最新動態 ♫
分享在日期間的生活,點滴累積成長!
【丫仁】's FB:https://www.facebook.com/WHJP2015
仲有,緊係要【Subscribe】我既youtube channel啦!
頓然意思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呀。
.
.
.
.
.
.
按慣例,進入分隔線之前,在給不想被暴雷的朋友最後一次機會脫離喔。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卡羅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期待,是它的故事背景會帶到清領時期的台灣。這是個影視作品描述甚少的時代,所以對致力普及歷史的我來說,這在豈初就贏得我的肯定。
而看預告,透過羅妹號事件(也就是美國遇難船員在今日恆春一帶被當地原住民殺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台灣錯縱複雜的族群問題,這當中牽扯了:閩南人(柴城)、客家人(保力)、平地原住民(社寮)、山地原住民(琅𤩝十八社)、外國人(美國)......這不僅是台灣在英法聯軍後,因開港通商政策會遇到的社會問題,直到現在,我國社會還是有眾多族群問題需要去處理以及彌合,所以這種古今相通並且對照的世界觀,也讓本劇一開始充滿了話題性。
本劇在場景還原上很用心,甚至還讓許多演員使用多種語言進行對話(例如等一下會重點提到的蝶妹,她身為翻譯,就在本劇中使用:客家、閩南、排灣、英語,進行對話)。
另外透過不同人群的不同立場,去切入當時本就複雜的環境,這種多元化的是腳是值得肯定,也會是非常有深度以及魅力的特色......本來應該是這樣啦。
好話說盡,接下來我就要說本劇給我最直接的感想了,那就是:敘事極度失敗!因為非常突兀以及不連貫!
其實在第一集上映時,就有很多人說:「怎麼場景一直切換來切換去?好破碎而且看不懂呀!」
我自己本身有歷史方面的專業,所以看第一集是不會有以上感覺,但是一部戲劇如果要讓人必須先有一定程度的先備知識才能入手,那觀影門檻就會提高,既然製作團隊是想讓人認識歷史,那以上的批評的確就會是種警訊。
但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本劇讓我傻眼及吐血的......是連最基本的台詞接續都很詭異呀!
像原住民首領─卓杞篤,遇到他妹妹跟漢人所生的原漢混血姪子─阿杰,當時兩人有這麼一段對話。
卓杞篤:「你有對母親的記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死了。」
卓杞篤:「難道沒有開心一點的回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的時候,被客家人用死貓死狗扔。」
坦白說,如果我是卓杞篤,我反應會是......衝去把阿杰爆打一頓!然後怒吼:「說!你是不是智障?叫你說開心的事,你跟我講死貓跟死狗!」
印象中是在同一周播放的內容,當時卓杞篤並不知道阿杰以及他的姊姊蝶妹,跟自己有親戚關係。結果卓杞篤逮住了私自入山的姊弟倆,之後開始跟他們對話。
對話到一半,卓杞篤突然說:「姪女,我怕別人會利用你......」
我看了當場傻眼,你不是不知道他們兩個漢你有親戚關係嗎?怎麼說著說著又知道了?當然我可以理解在你抓住他們的過程中,可能無意之間得知了真相......但你好歹演出來呀!
完全沒做任何交代,從上一場景雙方彼此敵視,到下一場景突然含情脈脈......超奇怪的好嗎!
說到蝶妹,我真心想批評這個腳色在本劇中的表現,就是永遠一臉苦瓜臉,然後講沒幾句就哭出來......好煩呀!
我當然知道你身世很慘,所以一開始的場景總是一副苦瓜臉,我覺得非常符合腳色氣質。但你12集下來,幾乎苦瓜臉,這就太沒情緒轉折了吧?
甚至很多場景,本該應該要很有衝擊力,但蝶妹依舊苦瓜臉,簡直莫名其妙!
例如第二集,蝶妹知道父親死了......一滴眼淚都沒流?一點傷心的意思都沒有?還是跟先前一樣的苦瓜臉?這是怎樣?這父女關係不是不合,簡直是疏離呀。
好,你說蝶妹跟父親感情不好(但戲劇中沒交代,別跟我說小說中有提到,觀眾沒有義務一定要讀完小說才去看小說改編影視作品)。那她跟母親很有情感連結吧?這是劇中有表現出來的。
結果蝶妹遇到當初驅逐得重病母親的仇人時,用槍抵住他,然後用超級一貫且虛弱的語氣說:「你害我母親,還我母親命來。」OMG......就這種平常且虛弱的語氣,真的是跟殺母仇人吶喊?你喊用力一點好不好?你在演戲ㄟ!多一點張力好嗎?
我之所以這樣一直噴蝶妹,不是對演員有意見,是覺得製作團隊在情緒安排上很有問題呀!情緒應該是要有落差,這樣更能有相互烘托的效果。
就好像最後一集,蝶妹少數出現有笑臉的場景......這不是很好嗎?蝶妹的笑,象徵她從族群衝突的矛盾感得到解放。而我相信,在劇中有很多時候的遭遇,蝶妹應該都是有情緒波動的。她遇到李仙得趕回來救她,應該會有詫異以及感激的喜悅;她遇到卓杞篤的斥責,應該會有委屈以及懷疑;她遇到保力的人,應該會充滿憤怒。
結果這當中就只有:苦瓜臉、哭、苦瓜臉、哭、苦瓜臉、哭......這兩種演藝方式做切換,我看的好膩以及好煩呀!導演怎麼沒有是著把演員的情緒給逼出來呢?還是你都只有重視演員是否有把各種語言的發音講對而已?
說到最後一集,我不得不提那超雷人的「風祭司回溯時間大法」!
好啦!我知道製作團隊應該是想表達:「族群間的全面衝突,最終沒有人會有好結果」,這可以跟史實中,原住民與渥國人達成和平協議做很好對照。
可你安排的超突兀的!尤其這部戲大部分時間給人是要走向嚴謹的歷史劇,結果鄰近結尾你給我來一個玄幻色彩情節?製作團隊是在耍人嗎?
如果說是要用假定的戰爭,作為一種場面氣勢浩大的高潮,那我覺得不但做的失敗而且大可不必,因為......這個結尾戰爭場面也沒做的很好。(不是說有幾枚爆炸,就叫場面浩大,你以為自己是麥可貝嗎?)
如果要跟我講經費不足,那又何苦一定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又超突兀的場景?還不如把這段的經費,和劇情中段有出現的美國軍隊攻打原住民做一個合併,把唯一的戰爭場面做到更好,好過兩種不怎麼樣的戰爭戲。
這樣看下來,我最想表達的是:本劇團隊連說故事都沒說好。
歷史劇,它的本質是戲劇,也就是說故事。考據、服裝物品還原,這些是配料,做的好有加分,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主菜,試問:一個配料精緻但主菜不及格的料理,這是一道好料理嗎?
也別跟我提「人家畢竟努力了」之類的話,正因我知道他們有努力,我更希望他們能達成自己訂下的目標,那就是:能賺錢。
這部戲在我國,還可以因為主場的感情因素給予支持,但這樣的品質,能夠外銷嗎?而外銷可是曹瑞原導演,自己訂下的目標,以目前的成果,我只能說:這樣的貨,真的很難拚外銷。
以一個喜愛歷史,並且我是真心支持歷史劇的觀眾(不然我幹嘛花時間看完12集,而且還花很多時間打這篇評論),我覺得,先說好一個故事才是吸引人的原動力。
像是雷利史考特的「神鬼戰士」,他有沒有魔改歷史?有呀!還改的很誇張。但人家故事清晰,而且起承轉合做的非常流暢且有力,即便不了解羅馬文化,都能被帶入到故事當中,然後透過美術場景以及其中的歷史元素,真正被那個時代以及故事吸引。
又比如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這部以大和號為主題的電影,全片只有開場有戰爭場面(但那一場卻又足夠吸引人了)後面都是利用情節讓人去帶入角色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戰爭的反思。
其實在斯卡羅最後的場景及橋段,非常有好萊塢電影的公式化表現,這當然有一些壞處,就是沒有特別深刻或特色,但大致上是個平穩且有做到位的結尾。
要說本劇的團隊完全沒參考其他戲劇的安排,那我是不相信的。(順帶一提,像是烏米娜公主訓練阿杰有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天哪,我覺得根本是阿凡達情節的複製貼上,雖然也不是說不行啦,而且這麼做有成為後面情節的一些伏筆,但過程還是有點突兀到讓我笑出來。)
所以我期待日後我國還有歷史劇的機會,能夠在眾多前人的基礎上,一次次的優化及強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很多人會討論本片的一些政治立場,像是李仙得是否有被美化之類的。
我只能說:每個人本來就有每個人敘述的方式。
像我舉「司馬懿VS諸葛亮」,有些人會覺得諸葛亮始終佔據主動的壓制對方,但也有些人覺得是司馬懿敖死了諸葛亮。就連史書,在諸葛亮的章節,會記錄他打敗司馬懿,但同一場戰爭,在司馬懿的章節中,卻又是紀錄他曾經打敗諸葛亮。
所以美化與否,眾人皆可評價,或者......也由得眾人評價。
我倒是覺得本劇的最大看點,其實是周厚安飾演的必麒麟。
除了周厚安是本劇中,我覺得最能駕馭多種語言的演員(當然這跟他說其他外語的比例多寡也有關,而且他本來就是中美混血,有他的天生優勢),必麒麟在史實中,其實代表著亙古一致的觀點,那就是:利益。
必麒麟他是一位商人,商人做的各種事情,最終都會回歸於利益的考量。事實上,人不為己那才叫奇怪。
當劇中的李仙得口口聲聲說要帶入文明,當劇中的劉明燈說要建功立業,我覺得必麒麟那句:「我準備推廣蜂蜜鴉片。」還有當李仙得詢問他想要什麼行動,而他回答:「我覺得我想要回打狗,運輸更多的蜂蜜鴉片來賣。」
我整個開懷大笑......因為這真是無比真實呀。什麼價值、什麼正義、什麼正確,在資源以及利益面前,通通都要坦誠,也通通都不好使。
其實承認自己想獲益,有時真的不討人厭,起碼我覺得實在且實際,而且有規則有邏輯,可以坐下來好好交談溝通,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我同樣喜歡水仔這個角色,只是相對於擁有外國人優勢的必麒麟,身為勢力最弱小的土生仔,水仔只能夾縫求生存並謀取自己乃至整個村莊的最大利益,所以很多時候,他也成為最沒有選擇權的悲哀小人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我對斯卡羅的看法。
如果想要對斯卡羅的真實歷史有更多認識,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近期都有不少的科普知識,而我覺得斯卡中一個優點,是它的確有帶動後世人們對歷史的好奇,這也是我肯定這部戲的部分。
那各位看過斯卡羅嗎?認同我的看法嗎?或是不認同我那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喔。(不過希望留言的情緒不要太大,起碼不要上來就先開大呀。)
頓然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美對華政策急變 傳媒洗腦人民反華
文章日期:2021年7月2日
【明報專訊】上周我指出美國擁有前所未見的強大媒體影響力,此所謂「軟實力」,才是操控全球的最重要「真實力」。尤其是經「神聖」互聯網名義護航下的新媒體,如facebook(最近市值剛升破1萬億美元),Twitter和Netflix等,更奇怪地能夠輕鬆逼使幾乎全球所有國家及地區,自動放棄正常和合理的傳統媒體監管法例和尺度!
大部分人都同意維持美國霸權最厲害的三樣「武器」就是「軍事、美元和傳媒」。很多人的錯覺是最首要的仍是軍事力量,有了這個,才能夠支撐強大的美元專權,最後有了錢,才能夠買到媒體的影響力。在過去的古老石油和傳統戰爭年代,這個因果循環關係,確有一定道理。但在現今數據資訊年代,整個因果關係已完全逆轉。
如果美國不擁有全球史上最厲害的媒體力量,近乎操控影響全球大部分人對美國觀感的資訊,雖然不等如所有人都因此愛美國,但對維持全世界對美元霸權的信心,明顯有極大幫助。如無此有效「洗腦」工具,近年美國債務井噴式上升,每年財赤極誇張的超過GDP的10%,總債亦已超越GDP的100%警界線,正常情况下,美元理應已面對極大壓力,大家恐懼的超級通脹亦真的有可能出現。
不過,有了超強傳媒力量,美國聯儲局的工作就變得異常輕鬆,只需如魔術般揮動一下QE魔法棒,就可在眾目睽睽下隨意印鈔票,違反美國表面上最推崇的自由市場經濟,諷刺地操控代表美元價格的整條利率曲線!
虛幣成接火棒遊戲 歸降美元霸權
Bitcoin和其他加密貨的本意為挑戰甚至推翻美元霸權,但後來逐漸發現絕大多數參與炒賣加密貨幣的人,原來最後都只是想拿回美元!尤其繼應運而生的stable coins如泰達幣(USDT)和USD Coin(USDC)等出現後,大家更毫不羞恥地表現出加密貨幣只是個短炒接火棒遊戲,真正目的是盡快把利潤轉回到理論上與美元掛鈎的stable coins!此發展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美國雖暫無意發展官方數碼貨幣,stable coins有多大風險是另一回事,但崛起的速度,絕對比任何國家的數碼貨幣快得多,亦大力幫助延伸美元霸權至加密貨幣世界。即是事實上,本來充滿理想和幻想的加密貨幣世界,已幾乎正式歸降美元霸權,也非常諷刺!
最後,當然有了超強的美元,才可支撑超乎任何正常需要的龐大軍事力量。美國擁有瘋狂的6000枚核飛彈,每年軍備支出超過7000億美元,是緊隨其後9個國家軍費的總和!除核武外,其他所有武器系統,都是有「實用價值」的,過去20年,美國非法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轟炸敘利亞、利比亞、巴基斯坦,幾乎每天以無人機(drones)執行暗殺行動,更製造數百萬可憐伊斯蘭難民,死傷人數過百萬!
整個穆斯林世界被逼害,因此走向更極端化,包括新疆也開始出現恐怖主義。美國本身經濟,本應無法支撑此誇張程度的窮兵黷武,絕對有走向如古羅馬帝國崩潰之路的可能,但正因有超級傳媒支持美元霸權,才可維持歷史上從未見過的美式「Nine Power Standard」!
美國堅信Intel前CEO的名言──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對任何新崛起國家和勢力,都盡早提防和阻撓發展。美國打擊方法包括媒體攻擊、貿易戰、貨幣戰、軍備戰、顛覆政權行動,甚至正式軍事衝突,不一而足,看情况而定。二戰後的兩個被認為挑戰美國霸權例子為蘇聯和日本。對付蘇聯的主要策略為二戰後著名外交家凱南(George Kennan)在「X Article」中所建議的「圍堵政策」(Containment Policy),最後非常成功,經40年冷戰,不費一兵一卒,蘇聯自動解體。二戰後的日本受美國軍事保護,根本不太可能對美國構成很大真正威脅,但美國仍不放過日本,當日本汽車和電器業在七八十年代急速崛起時,美國貿赤日趨嚴重,就即馬上出手,在1985年與英國、西德、法國和日本達成廣場協議(Plaza Accord),迫使日圓在18個月內升值一倍,削弱日本出口競爭力,更把日本經濟推向泡沫化,到1990年正式爆破,至今仍未完全復原!
一般說法是美國對任何挑戰者的警戒線約為美國GDP規模的50%左右,但其實此說法有誤。大家用的例子是日本,到了1990年,日本經濟規模確到了約美國GDP的50%,但很多人忘記了美國出手的時間點是早5年的1985年,在日圓大幅升值前,當時日本GDP只約為美國的25%。所以美國認為真正有效的警戒線應為自己GDP的25%,若等到50%,可能已經太遲。
若把這些警戒線放到中國發展時間表上,到了2000年左右,中國GDP已接近美國的25%,本應已是美國出手打擊中國的時候。現今美國喜說中國能夠在2001年加入WTO,全靠美國支持,因此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事實上,美國在中國入世前,多年來不見得非常支持,反而阻撓重重,每年以最優惠國待遇作為貿易要脅條件。到中國終答應各種開放市場要求後,美國才勉強支持中國入世。
911後沉迷反恐 錯過遏制中國時機
最關鍵的一件事是「911恐襲」,改變了美國外交政策,甚至美國的命運。本來蘇聯解體後,沙特阿拉伯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失去軍事靠山,轉投美國懷抱。在當年石油仍非常重要的時代,美國本應再無後顧之憂。但人算不如天算,拉登出身沙特富貴人家,但立志捍衛伊斯蘭,決定投身阿富汗反蘇聯侵略聖戰,接受美國訓練和軍事支持,無形中變成為美國賣命。當戰勝趕走蘇聯後,才恍然發現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帝國主義,繼續雄霸整個中東,包括沙特。拉登感覺被出賣,所以就反噬美國,計劃了911恐襲,改寫了歷史。
911恐襲震撼美國,必須採取大規模軍事報復行動。此舉本無可厚非,但中東和中亞,尤其阿富汗是出名的英雄塜,多個帝國如英國和蘇聯等,都發現入侵容易退兵難,到發覺時已泥足深陷,難以自拔。至今美國在阿富汗打了近20年,仍處於如此尷尬局面。
到了約2015年,美國才開始夢醒和後悔軍事和外交上過度沉迷於在中東和中亞的所謂反恐戰。他們終於明白恐怖主義只有「干擾能力」(Power to disrupt),但沒有「替代能力」(Power to take over),所以威脅有限。另外,隨着美國頁岩油的發展和數據年代的來臨,中東石油資源的重要性愈來愈低,美國更倍覺中東之戰沒有價值。
最重要的當然是美國終發現錯過了打壓中國崛起的最佳時機!到了2015年,中國名義GDP已逼近美國的50%,按PPP方法計算,甚至有人認為早在2014年,中國已超越美國!
在2015年,資深美國國防部中國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出版了《Hundred-Year Marathon》一書,提出中國有百年挑戰且取代美國霸權的野心,美國必須提防。到了2017年,哈佛Kennedy School前院長Graham Allison出版了更有影響力的《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修昔底德陷阱一詞頓然流行起來,其實只是給予過時和危險雙邊鬥爭,零和遊戲一個糖衣毒藥包装。
到了2018年一月,美國國防部更首次在每年威脅評估報告中,把中國提升至第一位,取代之前十多年的伊斯蘭恐怖主義,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戰略改變。2019年5月,美國國務院(即外交部)時任政策規劃主任(Director of Policy Planning)斯金納(Kiron Skinner,黑人女士),出了一個名為「Letter X」的報告,明顯模仿凱南的「X Article」,同樣建議以圍堵策略對付中國。
但報告太過老實,竟承認中國崛起是美國首次面對非白種人挑戰。意思是即使蘇聯和甚至納粹德國,都只是白人大家庭的自己人之爭,中國人是外族,才是真正最大威脅!我當跟一些美國外交官員討論此事,他們自辯此屬個人觀點,在報告出了之後不久,斯金納已離職。但離職與否有何關係,官方報告中仍存在,抹黑和打壓中國政策仍在執行!
上周文章包括了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一些西方國家人民對中國態度的長期民調圖表,數據顯示在2000年代初,在不少國家,包括美國,對中國有好感的比例仍略高於反感,之後10年反感比例確有緩慢上升趨勢,但真正出現類似非線性急升情况,是到了約2015年後才出現的。美國流行的講法是中國在2012年起,開始走向專制甚至獨裁,踐踏人權,所以西方因正義而產生反感。但此說根本與事實不符,現在對新疆的無稽非殺人種族滅絕指控,也奇怪地堅持中國只從2018起,才突然建造大量集中營。但新疆的恐怖襲擊高峰期在2009年,即使要大力鎮壓,也應在2009年開始,不應在近10年後才開始。
美國對新疆香港立場急轉彎
我認為真正解釋是從911恐襲後,美國一直希望中國支持全球反恐戰,亦長期支持中國的反恐政策。在小布殊年代,甚至曾讓中方到訪古巴的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黑獄,參與偵訊被監禁新疆恐怖分子。此反恐合作維持超過10年,只因美國從2015年後,逐漸認為中國對其威脅更大,才突然改變對中國新疆政策的說法,由支持改為抨擊,美國傳媒亦樂於順從宣傳此充滿虛偽和種族主義的謊言,廣大西方人民亦逐漸被洗腦。我相信大家仍記得,在2019年的香港暴亂中,也曾出現類似的急轉彎,由認同中央和香港政府的克制處理手法,突然改為嚴厲批判,並加以所謂制裁。
所以事實是,過去5年,中國發展方向並未有巨大改變,仍然堅持歷史上罕有,美國從未嘗試過的和平崛起,中國人權狀况,仍然不斷改善和進步。在2019年的巨型香港暴亂,政府竟能避免奪走任何性命,簡直是奇迹!
真正改變了的是如夢初醒的美國,等到約2015年,才意會到中國可能將在不久將來,在經濟上超越美國,所以就開始了瘋狂的傳媒抹黑行動,再加上其他貿易和科技戰等等。但他們仍誤解中國,中國發展方向是和平的,固然為中國人帶來美好生活,走向富強,但亦為全球各國製造更多更有利商機。只要美國削減誇張軍費和財赤,連美元霸權也未必馬上消失,因為中國在金融開放上,偏向保守。
中國和平崛起利各國商機
如今中國經濟規模,在未來5至10年內超越美國的大勢已成,除非出現恐怖正面戰爭,或其他意想不到巨變。美國實應回頭是岸,接受芒格(Charlie Munger)和其他智者的意見,不少中國政策是正確的,有利於民和全世界,美國應支持甚至模仿,而非永遠偏見,且嚴重抹黑。此做法損人不利己,最差情况,甚至可帶來世界末日!
今期本答應討論弱媒體對中國的壞影響,但篇幅有限,先解釋清楚美國媒體以至人民,在過去數年,對中國態度突然改變的因由,下周再討論其他。
(中環擁有facebook及Netflix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頓然意思 在 張晨("鳥"不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坐上了舊朋友的Uber-一段內心的安全距離》
在OT的晚上,Uber多數是阿良的同伴。
太累了,可以Claim公司,就Uber吧。
設定好目的地,
他一般都會load幾次…直至價錢在120元左右,才確定。
Uber會將司機的相片和車輛型號告訴你。
當然,你比較著眼的,還是他多久才會來到。
其他?都不重要。
於是,他都不知道。
直至上了車,在後座看著前方的身影有點眼熟…再從回憶中看到App所Show的司機名字…
是徐玉山。
他初中時的玩伴。
初中嘛,都20年前了。上次見面,都是在Social medai了。
阿良頓然覺得尷尬,急急地低下頭,裝作睡覺。
他心想:「山哥…有沒有認出我?」
但沒關係…
他認不認出也好…自己扮作沒有認出最好。
他閉下眼睛,繼續裝睡,
但內心卻是嚴重的腦交戰。
相認?抑或不認?
自己是乘客,對方是司機…
感覺對方有點潦倒,那好意思開口…
難度要安慰對方嗎??
但同時又覺得自己太自負了。
揸Uber不一定是潦倒。
飛機師都會兼職uber不是嗎?
甚至有些專業人士,都當Uber副業是一種興趣!
那…是否要「恭喜對方揸Uber?」
說甚麼,都有危險。
那麼,不說話就最安全。
阿良再次抬起頭,望著這個20年前的好友,滄桑的背影。
曾經一起放學、一起回家、一起在Lunch time吃幾塊錢的炒麵充飢…
自己那時家貧,甚麼Game書都是對方借的;
自己那時細膽,對方是否…錯誤有挺身而出…?
這個…不太記得。
而同時…車已經到了目的地。
阿良在想,對方…大約會有些印象吧?
因為在14歲那一年,他們就在這幢大廈旁的公園,
不知坐過多少天,談過多少無聊話題。
他內心知道…
真的沒認出而離開,是OK的。
但認出了但扮作不知道而離開,是對方OK,但自己不OK的。
「山哥,戴住口罩,認唔認得我呀。」
阿良說出了這句,總覺得沒有錯。
山哥很快就回應:
「真係你呀,良仔。我仲覺得呢個人熟口熟面…哈哈,仲記唔記呢個公園呀?」
阿良:「緊係記得啦。」
山哥:「我泊架車喺一邊,飲返杯先走,好唔好?」
經過一晚OT,阿良本來很累,
但連繫回一個舊友,心中只有無數話題想說,自然樂意。
從前,買的都是可樂。
那時,還沒有「零糖」或「白色可樂」這麼多花款。
不過,現在當然是兩罐啤酒更好。
阿良:「咁多年嚟...你點呀?」
山哥:「大家Friend過,就唔使充大頭鬼啦...良仔,我環境麻麻哋啦。搵到兩餐囉,但辛苦錢。唔似得你啦,而家官仔骨骨!」
阿良:「山哥,唔好咁講啦,以前你做我哋大佬角色嘛…」
山哥:「嗱,做人最緊要…係認衰。我真係好景嘅話…就我坐你車,唔係你坐我車啦。」
見山哥抽起一根菸,阿良也喝一口啤酒:
「咁我同你相認,會唔會搞到你尷尬?」
山哥笑一笑:
「我諗…作為一個麻甩佬。
你在意我感受,先係令我最難受。
即係…如果你因為驚我尷尬,而刻意唔叫我。我先會最難過。
所以,而家我…好開心。」
阿良沒有回話,但慶幸自己做得是對的。
曾經如此友好,又何需害怕內心的距離?
交過心的人,
十年時光,一下就會到站。
阿良:「記唔記以前,成日睇Game書扮勇者。」
山哥:「記得!哈,次次我都爭住做勇者。你同阿明阿邦,只可以做下法師、戰士同僧侶嘛!不過…細個還細個…大個先知,自己未必係做勇者嘅材料。」
阿良:「咪咁講啦,你又唔係70、80歲。至少仲有架車呀。」
山哥:「租㗎…」
阿良:「吖…Sorry…」
山哥:「哈哈!屌!講下笑咋!」
阿良:「哇大佬,你使唔使咁幽默。」
山哥:「見你講嘢咁行……刺激下你嘛~而家咁,做自己…做返我細個識嘅你…咪得囉。
我總會搞掂嘅。
十年河東十年河北嘛,難保10年後,我又會好掂呢。係咪?」
山哥苦笑了數下。
阿良望著他,陪著笑。
多苦也好,會笑還算好。
阿良知道…也許這晚之後,兩個人又不會再聯絡。
但這個意外之夜,作為一段友情的中轉站,依然是充實了內心,令他不再疲累。
============
===
=
=
=
『轟隆!』
突然天際之外傳來一陣巨響,一度強光閃亮了整個黑夜,整整兩秒之久…
不同的電流雜聲從雲層中如同亂流,滲著藍光的閃電直奔向阿良與山哥的方向。
山哥:「快啲上車先。」
阿良:「但我哋要去邊呀?」
山哥:「咩事都未知…緊係有咁遠走咁遠…」
阿良:「連手機…開唔到嘅…究竟發生咩事?」
山哥:「我都唔知…或者係…想畀我哋做一次勇者。」
車,直奔向前,二人也再沒回頭。
IG: cheungson88
https://www.instagram.com/cheungson88/
(很少人Follow的acc,有時說說生活事)
MeWe:張晨
https://mewe.com/p/張晨
P.s. 用app有機會彈app…可搜尋「Cheung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