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頒獎詞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頒獎詞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頒獎詞例子產品中有5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4萬的網紅民視新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國家卓越建設頒獎典禮,今日登場,新竹市共22項建設獲獎,創下紀錄。賴清德致詞時,不但肯定林智堅表現,也以大台南合併例子,讓林智堅借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
頒獎詞例子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0:02:07
【《七救星》ViuTV周一至周五收視三連霸 】 _ 無綫電視公布的最新一期收視報告,已於周一(6/9)出爐,縱觀傳媒、網媒或KOL的討論焦點都落在上周六(4/9)TVB以「食老本」的《兒歌金曲Summer Fest》大戰ViuTV「食正奧運餘溫」的《力圖打排球》,兩個節目同樣於晚上八點半播出,結果前...
頒獎詞例子 在 放映雞x放電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10:09:32
金馬57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入圍討論! 最不容易評價且難以公理斷之的獎項之一,假如你是評審,會怎麼看待。首先是音樂的好壞本就充滿靈性,要用客觀標準或心情感悟去說服人「欣賞」,推坑歌曲是比推坑電影還難上許多,青菜蘿蔔始終各有所好。況且它不如其他獎項那般與電影密不可分,剪輯、配樂、演技等等很難跟影片拆...
頒獎詞例子 在 子涵 Elsa?涵話效應|文字、藝術、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08:33:02
#脆弱又勇敢 吃飯的閒聊除了說說自己的事,也會分享著彼此友人的日常,在眾多的故事中看見借鏡,也在細微的情感中尋找自己。 ⠀ 「我懂了⋯⋯所以,很多時候事情會如此變化, 不過也是自己的選擇而已?」 「但是,並不是所有發生都是事先規劃或預測的啊, 有時也會有意外的發生。」 「是這樣說沒錯啦⋯⋯可是」 ⠀...
-
頒獎詞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2-24 19:00:10《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就在上個月,我們才剛剛結束的2018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有一個獎項,叫做『最佳貢獻』的得主,叫廖慶松先生。
或許你知道他是一個剪接師,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沒有顯赫的學歷。然而在這樣的背景底下,在二十多年前,在國內的各大專院校,電影的相關科系,卻都有他教學的身影,至今桃李滿天下。
一般來說呢,在大專院校裡面,無論擔任講師啊、助理教授,最起碼都要有碩士以上的學歷。
那特別是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時代仍然是很重視學歷,而有一點輕忽實作,那「廖桑」的例子,還是很令人感覺到意外。
其實呢,廖桑他以長年投入在剪接工作,的實際的操作經驗裡面,他的「實務」早就超過了那些「理論性的知識」。那麽究竟「實際操作」的一個價值跟理論,到底要怎麼樣去看待?
我們在面對自己的人生面裡的時候,我們要怎麼樣來幫自己,安排一個更適當的腳步?我就透過這個例子,作為一個開頭。今天要跟你講一個,你可能都知道,但是,你從來沒有這麼想過的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喔,飛機的發明者,是萊特兄弟嘛。那他們的「飛行者一號」這個航空器,是絕大部分的人都認同,在地球上第一架有自己的動力,而且試飛成功的飛機。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萊特兄弟,他們其實連高中文憑都沒有拿到。而他們能踏上研發飛機,的這樣的一個契機,是從一八八八年開始。
那個時候呢,萊特兄弟為了幫他們的父親,去趕製教會所需要的手冊。他們呢,就合力把一台舊式腳踏車,絞鏈啊、彈簧啊,這些機械設備拆下來。
然後,再按照自己對機械的熱情,跟「動手做」的精神,找了一堆破銅爛鐵,組合出一台很陽春的影印機。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一台影印機運作的非常好。他們不僅幫自己的父親,解決了問題;他們還順勢開了自己的印刷廠,做起了生意。
就這樣子過了幾年,那個時候世界上,推出了第一輛現代概念裡面的腳踏車、單車,這讓萊特兄弟熱愛機械跟改造的創作魂,有了發洩的新出口。
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想,怎麼樣讓這個單車,變得更容易操控、更符合機械的力學,去提升騎單車的整體體驗。
甚至於,他們打造單汽缸的引擎,作為動力的來源,還成為那個時候業界競相學習的一個指標。
可是呢,發明飛機跟改造腳踏車,這根本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嘛!尤其在十九世紀末,那樣的一個背景底下。
那個概念就像是喔,我們現在一般人,沒有經過特殊的學習跟訓練。你要開始去想、你要開始動手,去設計AI人工智慧,差不多的邏輯啊!
這不僅是全新、未知,而且那個知識領域的跨度,真的是非常非常大。那對於沒有任何學術、理論知識的萊特兄弟來說,這真的非常的困難,有如登天一般啊!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第三個契機來了!一八九六年的時候,萊特兄弟,他們看到一個滑翔翼的設計師,墜落死亡的新聞。這對於當時,還沒有征服天空的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很震撼的新聞。
他們初次見到,這個滑翔翼的飛行器的這個照片,這讓他們想到,史前巨鳥的那個翅膀。那事實上呢,會出現滑翔翼的設計師,這代表當時正是一個在航空領域,大家要去做軍備競賽,那樣的一個時代。
各方面的人馬跟專家,他們都想要奪得,率先發明出人工飛行器,這樣的一個桂冠,史上留青史嘛。那熱衷機械跟研發的萊特兄弟,他們當然也想要參與,而且也想要贏啊!
這一個競賽,開什麼玩笑!成為史上第一人。於是呢,他們就開始想辦法找資料,每天埋首在物理啊、數學啊,這些領域。
他們甚至於因為滑翔機的靈感,然後,開始把鳥類的書籍,也納入了參考書目裡面。而且實際的去觀察、研究鳥類是怎麼飛行的,他們怎麼振翅?然後,怎麼樣起飛、怎麼樣降落?他們用土法煉鋼的方法,默默的參與這一個競賽。
那個時候跟本沒有人知道他們,也沒有人認為,他們會是拔得頭籌的人。那個時候,多數投入這一場競賽的,都是一些滿肚子的專業知識、這些理論大師,這些叫的出名號、顯赫文憑的這些專家。
那他們都認為,飛機的原型一定是要用某種強力的引擎,先把飛行器送上天空,然後在天空上保持穩定,然後用這樣的一個概念跟邏輯,維持長時間的飛行。
但是事實上的結果是,這些理論跟知識來打造出來的飛機,他們導致了很多失敗的結果。墜機的墜機,死人的死人喔;讓飛機的一個研究,陷入了很大的膠著。
這個時候呢,我就想起一句話喔,這句話我也常說,叫做「別在錯的地方裡,想找對的答案;否則喔,你做的一切努力,只會讓你愈努力愈挫折」。
萊特兄弟他們知道了,這些實驗失敗的原理跟理論之後,他們對照了自己親手打造、改良單車的這樣的經驗。從高級知識份子的這些理論裡面,他們發現有一個邏輯上面的重大錯誤跟盲點。那就是喔,他們都太過重視飛行器的穩定度!
在那個時候的專家、學者,他們把飛機想像成飄浮在半空中的船隻。他們用這樣的類比,所以他們會覺得船隻的設計,是要維持在水面上的平衡。因為這樣的概念,飛行器就必須要保持平穩的直線移動。
對照於我們真實在騎腳踏車的時候,會「左搖右晃」這樣的概念,在這些所謂的專家,他們的判斷裡面喔,會在空中造成非常大的危險。
但是,萊特兄弟從觀察鳥類的飛行,再加上他們本身,對於改造單車多年的實作經驗,他們重新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這些專家、這些學者,他們原初的假設,他們認為這種所謂的「左搖右晃」,這樣的動態平衡。是不是這樣的思考,才是對的;而這些專家,原本的相信才是有問題的呢?
因為他們認為呢,鳥類的飛行和單車的原理其實是很像的。鳥類跟騎單車,從來不是追求四平八穩,而是必須在動態當中保持平衡,是一種「不穩定的動態平衡」。
就像是我們騎單車,或者是鳥類的飛行,都是隨著路況或者是氣流,利用傾斜來靈活控制轉彎,而不是死死的釘在那裡不動。我們轉彎是不是這樣子轉彎?不是這樣子轉彎嘛!
那有了這樣的「重新假設問題」的概念,萊特兄弟他們很實際,他們先設計各種風箏,然後去釐清怎麼樣的形狀,是最適合做為機翼的。
然後按照他們實驗的結果,去做出一些原型,不斷的測試。他們試飛的次數,其實遠超過在同期,那些很有錢、很有理論架構的個人,或者是那些研究機構。
最後我們都知道喔,他們發明出了飛機。這樣的概念就好像是,一個沒有相關文憑,沒有任何資訊背景的人;他去設計出一個AI的跨時代的運用。成為殺手級的運用,而且遍及全世界的運用。
你會覺得這哪有可能嘛!他是不是最起碼,要有一些資訊科技的能力?對啊!在萊特兄弟他的時代裡,那些研究機構,或者是那些很有名、學問很高的人,看起來他們兩個就是這樣的感覺。
他們完全想不出來,這兩個完全不懂得工程學和航空學的傢伙,他們是怎麼樣能夠拔得頭籌、製造出飛機的?!
所以,透過萊特兄弟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實際操作的經驗結晶,絕對不比理論架構來的低階的思考。相反的,這些務實操作它反而是很多的新科技,和創造力的最重要的源頭。
正在觀賞影片的你喔,如果正好是一般世俗所謂的,功課好、聰明的那些「學霸級」的人物,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太會讀書、考試,到底帶給你的是助力,還是阻力呢?
當你已經先「假設」了什麼才是「正確的答案」,是不是就很容易忽略「實作」的價值。甚至於呢,在錯的前提底下,進行很多其實是徒勞無功的「思想討論」。
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永遠是實作的價值!透過實作的回饋,你才會知道真正的關鍵在哪裡?哪裡才是你需要在乎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什麼原本的假設,需要被挑戰、甚至於被推翻?就像是把飛機當成是「漂浮在空中的船隻」,這個假設顯然是錯誤的。過去也因為這個假設,很多人投入了很多錢而不成功。
然而萊特兄弟,就是沒有被這個假設困住,所以他們才發明出飛機,這個劃時代的產物。
所以呢,無論你想要從事任何創造,或設計的工作,請你務必記得「實作永遠比知識來得更為重要」,否則喔,你會看不見整體的真實狀況,滿頭滿腦的讓你的專業知識,變成是框住自己的天敵,阻礙了你成功的可能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我今天談的,這個主題『學霸的天敵』,我們談實作的重要。
很多東西不是靠思考,不是靠看書就能夠幫助你前進;你得行動,你得真實的踏入教室,透過我們面對面、手把手的前進,你才會有真正的前進。
而且我更知道一點,就是畢竟喔,進教室會有一些時間跟空間的限制。所以,我在這邊也答應大家,我會很努力的製作一系列的「線上課程」;透過網路的工具,你我可以在線上相會。
那如同今天談到的「實作」的價值,我在這一點,已經開始在「實作」了。沒有意外的話,我們會在2019年1月份,推出相關的課程。
希望透過我們線上的學習,能夠幫助你生命到達另外一個高峰,不斷的創造生命的可能性。
在這邊做一個小小的預告,請期待明年1月份,我們推出的關於怎麼樣進入實作、怎麼樣管理你的效率?這樣的一門線上課程。
所以無論你是會進啟點的教室,還是在線上跟我相會,我都很期待,你能夠在你生命當中,透過實作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頒獎詞例子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國家卓越建設頒獎典禮,今日登場,新竹市共22項建設獲獎,創下紀錄。賴清德致詞時,不但肯定林智堅表現,也以大台南合併例子,讓林智堅借鏡。
頒獎詞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七救星》ViuTV周一至周五收視三連霸 】
_
無綫電視公布的最新一期收視報告,已於周一(6/9)出爐,縱觀傳媒、網媒或KOL的討論焦點都落在上周六(4/9)TVB以「食老本」的《兒歌金曲Summer Fest》大戰ViuTV「食正奧運餘溫」的《力圖打排球》,兩個節目同樣於晚上八點半播出,結果前者只得11.7點慘勝,而後者則獲得5.1點成為全台收視冠軍。
_
其實還有甚麼好講呢?要不是大台勉強來說還有「慣性收視」(或固執地不肯轉台)這條「三斤釘」,無論節目包裝和演出陣容考量,《兒歌金曲Summer Fest》根本不應製作。雖說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問題在於,本地「兒歌」幾已「絕種」起碼十年,那夜歐倩怡唱的《問題天天都多》或者滕麗名唱的《魔法咕嚕咕嚕》,都是八、九十後的集體回憶,而這班人,今天都已經三十幾四十歲,但這個節目卻用上90年代《兒歌金曲頒獎典禮》的花紙包裝,今天的細路仔怎會有共鳴?反而製作團隊有勇氣以《流行經典50年 ─ 兒歌之夜》(2017年9月《流行經典50年唱爆周末》已試過,那集極受歡迎,網上討論度高),(https://bit.ly/3jXYUVC )說不定收視會比現在多一倍。
_
做人跟做電視台一樣,最緊要知道自己定位,誠如近日人氣急升的「七師傅」七仙羽一樣,憑其超級神秘背景,加上強烈的個人風格(半鹹淡廣東話、說話方式時而呆滯時而直接),配合「風水師傅」這個身份,令她成為ViuTV主持的《七救星》最難以抗拒的賣點。最初看《七救星》,的確不太掌握得到節目的定位,再多看幾集,才知道那是一個頗為踩界,結合玄學、惡搞、爆笑、真人騷於一身的時尚心靈輔導綜藝節目,每位應邀出席的藝人,都有自己的孽障需要解決,可以是爛桃花,可以是妹仔命,可以是冇發達,只要七師傅出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關鍵不在於師傅用上哪些招式,而是嘉賓有沒有認真看待自身問題,解開自己的心結,令觀眾有所領悟。
_
參考電視史上較相近例子,《七救星》算是《軟硬製造》(1993)的N代進化版,但今天《七》剛好繼承了《ERROR自肥企画》那種「觀眾硬係覺得呢個節目有啲嘢想講」的感覺,才會令到節目播出後大受歡迎(七師傅的IG粉絲暴升至7.2萬),單單「七連閃電鞭」已經不停洗板,甚至推出後續歌曲《OM7G》(P1X3L featuring 七師傅)(https://bit.ly/3A14vQN ),只有ViuTV能夠做得到,那是觀眾賦予給Sound Bear的特殊地位,大台無法複製,難怪節目於8月16日播出以來,收視愈升愈有:3.8、3.9及4.2,連續三個星期成為99台周一至周五黃金時段收視冠軍,頭兩周更是一星期最高收視節目,第三周僅僅輸給《力圖打排球》排第二。
_
對於節目播出後收視稱霸99台,「七師傅」透過WhatsApp語音短訊回覆查詢時指,《七救星》拍攝期長達兩個月,正值盛夏,拍外景需要上山下海,長時間曝曬,抵受高溫,加上跟支付寶和譚仔雲南米線的廣告拍攝期重疊,休息不足,相當疲倦,「今日拍完第二日又再拍,係冇時間休息㗎,所以好多時見到我個樣呢,可能有時靚啲,有時殘啲,有時可能肥啲,有時可能瘦啲,次次個樣都唔同,因為有時係捱到病晒,我本身有好多活動,加上每日有好多客嚟搵我,所以係非常之辛苦,但係咁辛苦我都要堅持去做好呢個節目,主要係想帶畀大家多啲歡樂,呢個係主要嘅原因,因為拍呢啲節目係冇錢賺㗎,好少錢,太濕碎,非常濕碎,主要都係為咗帶一啲嘅歡喜、快樂畀香港人,呢個係主要目的,係電視台導演同埋監製嘅共同願望。」
_
「七師傅」直言,台前幕後都視這個願望為一種布施,只想幫助別人,「我哋就冇諗自己個人嘅得失,冇諗過話我拍完呢套嘢會點樣紅,只係希望呢個節目能夠畀到正能量大家,令到大家歡喜,輕輕鬆鬆咁睇一套戲(節目),開開心心忘記唔開心嘅嘢,減低啲壓力,呢個都係我哋工作人員共同期待㗎,(節目)出咗嚟之後呢,見到大家真係好開心,真係每晚都喺度追睇呢個節目,大家睇完都面帶微笑去瞓覺,都真係改變咗好多人嘅思想,有啲人本身諗唔通呀,或者想自殘嘅,都發咗好多訊息過嚟,話多謝你呀師傅,睇完呢個節目之後呢,睇嘢正面咗,諗嘢開心咗,所以見到呢樣嘢,我哋都係好開心。」
_
不過,當很多觀眾大叫「師傅愛你」的時候,亦會有人不喜歡,「七師傅」承認有負評,但她不會介意:「都好多人鬧我騎呢,鬧我另類,鬧我神棍,其實呢樣嘢冇問題㗎,我寫咗嗰首歌詞都係咁講:『網民令我成熟』(面對網民會令佢哋更加成熟),大家睇問題嘅角度都唔同,所以大家都覺得我騎呢,我都覺得自己係有少少騎呢,因為你做呢啲綜藝節目,有少少搞笑嘅節目呢,有少少騎呢其實係冇問題㗎,總之大家開心就得,唔使睇呢個節目睇得咁沉重,將佢睇到咁深仇大恨,何必呢?」
緊貼「游大東影視筆記」最新資訊:
▇ facebook專頁: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 instagram: instagram.com/yautaitung
▇ MeWe專頁: mewe.com/p/yautaitung
▇ Telegram:https://t.me/yautaitung
▇ Medium:https://yautaitung.medium.com
_
(10092021)
_
#游大東影視筆記 #游大東 #七救星 #七師傅 #ViuTV #陳安立 #王頌茵 #力圖打排球 #師傅愛你 #TVB 七仙羽 譚仔雲南米線 AlipayHK Brian 陳安立 Kathy仔 ViuTV 做乜膠睇電視 港人講電視 #P1X3L William on the way 浪遊旅人 Pazu 薯伯伯
頒獎詞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奇文共賞。
很久沒在fb發長文,現在大多在instagram ➡️ rpgtaiwan 出沒,有興趣follow的歡迎上車,但這次看到這篇奇文實在酷,節錄幾段奇文重點給大家,我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覺得台灣一定有平行宇宙啦!
🤔奇文節錄之一:
「?te壞特,你看她的藝名,跟她昨晚的打扮,是不是都難以理解?說真的,我在我的門診還蠻常看到這樣idiosyncratic的打扮。沒有必要!」
🙋♂️我的個人意見:
先講藝名,我先講我認知的可能性,有可能是隨性為之,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是個網路時代,藝名用特殊拼法,在career stage前期,搜尋時會更準確的導向對使用者來說有意義的資料,有很多人都這樣設計的啊比如The Weeknd也是少一個e
打扮這就是個人觀感了,我予以尊重,但當她的打扮數以萬計的?te粉沒有不理解,而且整個網路世代多數人都能說出些藝名設計的脈絡可能性時,我是覺得文章內的「沒有必要」才真的是沒有必要。
🤔奇文節錄之二:
「但我必須說,?te壞特雖然才華洋溢,創作與演唱都是能量充沛,還必須找到自己的unique風格,而非只是idiosyncratic。差在哪裡?她現在的整個表演,脫離聽眾太多了,沒有跟台灣的音樂環境有所碰觸,原因可能出在被國外音樂拉走了。」
🙋♂️我的個人意見:
「沒有跟台灣的音樂環境有所接觸」,所以?te在眾家串流平台累積破千萬的點聽流量跟去看她現場的人潮?那些都是看到鬼膩啦?
🤔奇文節錄之三:
「這裡沒有要談羅大佑,就只是要說:簡單講,他是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名。他屬於什麼年代?八十年代是最好的年代,此又是明證。台灣流行音樂在周杰倫以後已經沒有大家,二十年了。」
🙋♂️我的個人意見:
羅大佑屌,周杰倫也屌,現在這個分眾世代大家都可以做自己,也很屌。你聽你的鳥鳴,我看我的日出,彼此都有等量美的感受。我是覺得社會有多元審美觀是一種進步啦!
要拿自己同溫層推廣到母體很容易有偏差,要不要去問問看流行音樂主力消費群15~25歲這批人,看看他們比較認識羅大佑還是?te? 啊就不能這樣比嘛!
🤔奇文節錄之四:
「蛋堡,Soft Lipa,杜振熙。也是idiosyncratic,取了那麼多名字,彼此沒什麼關聯,而且也沒有任何一個響亮起來。這還不夠,他在今年得獎致詞裡,又多了一個「任性的人」封號。拜託,「任性的人」,有什麼特別嗎?這就是個任性的時代啊,大家每天都在網路上任性亂寫啊!」
🙋♂️我的個人意見:
先不講嘻哈中使用aka的文化被當成塑膠,所有脈絡只以一個「idiosyncratic」帶過;一個華語饒舌屆當代傳奇的音樂人,全世界華語音樂圈都有知名度的金曲獎得主,被原文作者覺得他的藝名「沒有任何一個響亮起來」,我是覺得原文作者也蠻會sample的,chop的手段之粗殘,導致sample size引出的結論又再次法大。
然後我倒是覺得任性這件事情,原文作者不會輸杜振熙啦!對於這一點我衷心羨慕🥺
🤔奇文節錄之五:
「但為什麼拒絕數位音樂平台?手工做《家常音樂》,不必手工發行吧?他的詞曲都是言之有物,不會流於饒舌炫技,很適合入門。」
🙋♂️我的個人意見:
啊就跟你說是任性的人了。
🤔奇文節錄之六:
「有沒有看到韓國的BTS已經再度拿下告示牌單曲冠軍了?流行音樂就是一個產業,如果沒有外銷的可能,就只能變成手工業與路邊攤,成不了氣候。
你在金曲獎,可以唱各類語言的歌曲,唱得很高興,問題是,你根本找不到樂迷了,出了台灣更不會有人聽了。」
🙋♂️我的個人意見:
BTS商業上的成功很屌我同意,但「台灣音樂有沒有外銷的可能」這一段我不完全同意。
的確我們還有很多人在努力中,但也有不少插旗插出去的例子啊,「出了台灣更不會有人聽了」的反例實在多到我舉不完,這邊我實在不知從何吐槽起,下略三千字。
🤔奇文節錄之七:
「桑布伊又得獎了,頒獎的是阿爆,兩人的音樂都相當優異。現在大家在談《斯卡羅》,問題是他們聽過桑布伊與阿爆嗎?顯然就是湊熱鬧居多。」
🙋♂️我的個人意見:
國寶級歌手「桑布衣」跟去年金曲最大贏家「阿爆」被說成「湊熱鬧」,啊你醫生發文評論音樂要怎麼形容才好?
🤔奇文節錄之八:
「今年金曲獎頒獎因為疫情,在沒有現場觀眾下舉辦,大家也都戴了口罩,於是我想請問一下:疫情一年多了,台灣有誰寫下任何疫情相關歌曲?」
🙋♂️我的個人意見:
天啊😅你要不要試試看google搜尋關鍵字「台灣 防疫歌曲」
🤔奇文節錄之九:
「八十年代有好多有趣好看的綜藝節目,是電視表演人才的沃土,現在幾乎是零,只剩網路胡鬧了。」
🙋♂️我的個人意見:
電視、網路等等,不同的媒體只是視聽作品的通路,視聽作品的多元(娛樂、知識、工具類...等)不會因為通路的不同而失去,只要你願意,在網路上你一定能找到你覺得有才華的人才發表的影片。
啊如果你覺得你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胡鬧的話,那你可能要問問你自己,是不是你就喜歡看胡鬧呢?不然演算法怎麼一直送胡鬧片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