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搖又尾擺】
新一集的「狂野時速」上映在即,這套續集愈拍愈有的電影,原來已經踏入第 20 個年頭,不少粉絲享受電影中的駕駛快感、官能刺激,但你對現實中的飆車又知道多少呢?
現時世界最高速車輛的紀錄,由世上首輛超音速跑車 Thrust SSC 奪得。1997 年,車手 Andy Gree...
【頭搖又尾擺】
新一集的「狂野時速」上映在即,這套續集愈拍愈有的電影,原來已經踏入第 20 個年頭,不少粉絲享受電影中的駕駛快感、官能刺激,但你對現實中的飆車又知道多少呢?
現時世界最高速車輛的紀錄,由世上首輛超音速跑車 Thrust SSC 奪得。1997 年,車手 Andy Green 於美國內華達州黑岩沙漠(Black Rock Desert)駕駛這輛跑車,創造了時速 1,227 公里的驚人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單看外型,便知此座駕非比尋常,因其採用的是兩具軍機引擎,能在短短 16 秒內由靜止狀態加速至時速 1,000 公里,相比之下,平常觀看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One)實是天壤之別。
當然,車速愈高,駕駛的限制也愈多。只因天氣、路況、障礙物等因素影響下,稍有差池,一個意外便足以車毀人亡。因此環境空曠、人煙稀少、障礙較少的黑岩沙漠,便成為現時國際汽車聯盟的陸上車速紀錄專門測試地。
要刷新速度紀錄,除了要有高速的跑車、合適的場地外,優秀的車手也不可或缺。不少人看到車手手握軚盤、身軀毋須大幅郁動,便低估其體力需求,甚至認為與打機差距無幾,人人都可以做到,這實是天大的誤會!
事實上,賽車無疑是一項極限運動,對車手有著極嚴苛的要求。例如,車手的視覺、反應能力極高,才能在逾 200 公里時速下,與眾多車手競爭,並避免意外;車輛高速行駛下,心跳加速是人類的自然反應,車手要長時間作賽,且心臟跳動次數每分鐘可高達 180 次,這並非所有人能夠負荷的水平;駕駛艙較周圍高逾 25°C,加上車手需身穿厚重的防火保護衣,每次比賽可流失 4-7 磅汗水,確實是一項高強度運動;而且車輛加速、剎車、轉彎時,均會產生極大重力、壓力,車手要保持穩定,必須強化肩、頸、核心等部位的力量。
電影的快感,讓不少人對飆車心往神馳,但當知道車手的嚴格要求後,不知會有多少人敲打退堂鼓?堅持,做一個一直堅持的人,其實殊不容易。
#茶杯人類日常
音速每秒多少公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五年前舊文】無線新聞,你快得過光?
剛剛出去上德文課,幾位朋友同時傳來同一張無線新聞的截圖:
將達時速14000公里,是光速的三倍
原來是是但但的無線新聞,在晚間新聞報導中說 NASA 的信使號將以「三倍光速」墜落水星。短短一個小時,這個錯誤已經在香港網絡界來回流傳了不知多少次了。
其實,如果不是物理專業的人,聽起來會覺得很正常,沒有問題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接觸到「光速」。光速就是光的速度,每秒鐘 30 萬公里,即時速 10 億 8 千萬公里。即是有多快?快到只需要 1 秒就能夠到達月球。
光速除了快,還有另外一個特徵,就是光速是宇宙間最快的速度。根據相對論,無論信使號如何加速,最多也只能達到 99.99999999999……….% 光速。就算把全宇宙的所有能量都輸給信使號,也永遠不可能達到 100% 光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寫的講解相對論的科普文章《你也能懂相對論》。
不過,我認為其實重點不在於文字上。雖然寫報導的人有責任確保新聞內容無誤,我們就當這是手民之誤,袋住先吧。愛因斯坦也說過,學習之重要應該是去學習如何思考,而非死背資料性的數字。這一點相信大家都非常同意,尤其是非物理專業的人,不懂得相對論有何出奇?如果個個人都懂得相對論的話,我寫的文章也沒有人看了。
但問題是,我剛發現在四個小時後,是是但但的無線新聞靜靜雞改了原文,變成:
將達時速14000公里,是音速的三倍
Oh god, 這次又錯在哪裡?
第一,既然大家知道水星上沒有大氣層 (其實有,但非常稀薄),哪又何來「音速」?沒有大氣,聲音如何傳播?
第二,就算其中的音速指的是地球上的音速,也只不過是秒速 340 米,即大約時速 1220 公里。14000 除以 1220,是 10 多倍呢。
其實,不懂科學真的不要緊。一個人可以不懂科學,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不懂煮飯,相信比不懂科學更大問題!問題在於,錯完一次,再錯第二次,就不是知識的問題,而是寫報導的態度問題了。
我相信,要看一個人做事是否認真,可以從他看待事物細節之中看出來。小事求其,大事又豈會嚴謹?
給你兩次機會,兩次都是但求其。是是但但,真的實至名歸。
音速每秒多少公里 在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www.military.idv.tw/
專家解析AGM-154C的強大功能!徹底打臉霉體,軍盲,反軍購黨與酸民。歡迎分享!
除了終於取得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外,此次軍售的另一重要收穫就是AGM-154遠攻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 JSOW)。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出售的是所謂的JSOW-C型,也就是以抗干擾GPS (與INS慣性導航系統整合)導引,並加裝了具自主目標獲得能力之IIR紅外線影像終端尋標器的 AGM-154C!
與之前的AGM-154A不同的是,這攜載的不是攻擊面目標用的次彈械(子母彈),甚至也不是一般外銷型(AGM-154A1或JSOW-A1) 所用的高爆彈頭(480磅級BLU-111/B),而是採用BROACH 縱列穿透彈頭。BROACH彈頭由WDU-44前置彈頭(重100公斤,空心裝藥)與後列彈頭(重146公斤,主裝藥)組成。前置彈頭以反裝甲火箭相同的原理擊穿目標之外層防護(裝甲、鋼固水泥、填土等),為裝填高爆藥的後列彈頭開路。後者甚至還可配合智慧型引信,以判斷是否已穿越進入目標物內部後才引爆主裝藥。
是以,AGM-154C 適合用來攻擊強固化目標或地下化(坑道)設施。JSOW-C量產型的性能未公佈,但美軍當年在戰測時精確度曾達到低於1.1公尺的命中誤差,而對鋼固水泥目標的穿透則達到約1.8公尺!這對國家級的地下化工事固然可能力有未逮,但對打擊一般的強固化軍事目標與高價值(如:指揮管制中心、機堡、重要武器裝備掩體等)設施卻仍具相當廣泛的應用潛力,在臺海反制作戰中甚具價值。美國雖顯係在我國發展成功並部署了類似的「萬劍彈」之後才同意出售JSOW,但因「萬劍彈」並不具有與BROACH性能相當的穿透彈頭,所以這次釋出的AGM-154C還是有賦予我國新的、具實質軍事意義、甚至一定戰略價值之能力。
當然,我們這次獲得的還不是功能最完全的型號。譬如說,AGM-154C並不具有動力系統,還是只能滑翔飛行,故其射程深受到攜載該彈之戰機的高度、速度等發射條件與氣象因素影響。高空發射滑翔飛行距離最高可達約130公里、但低空射程卻只有20餘公里。JSOW-C的滑翔飛行速度未公開,只知是次音速;但美軍在執行其彈頭地面測試時的模擬撞擊速度為每秒217公尺,也就是相當於0.63馬赫。這應與該彈的終端速度出入不大。而美軍已在研發測試以渦輪噴射發動機為動力的增程型JSOW-ER,最大射程可達560公里,且速度也應可相對提高,縮短相同射程所需飛行時間、增進突防性能。JSOW重約497公斤,F-16戰機正常可攜載二枚。
此外,目前也還不確定美方這次釋出的AGM-154C是否為現在最新的JSOW Block III (或稱JSOW-C1)。後者具數據鏈功能,可用於攻擊活動目標或在飛行途中提供目標資料更新、甚至重新改換攻擊目標。
不過,就算此次未能購得最新、功能最完整的構型,一旦臺灣成為JSOW的使用國,獲得後續精進提升型的機率通常就頗看好。況且,此次通告的JSOW數量相當有限,顯示我方也多少有點先買個門票、後續則考慮少吃多餐、等待更好料上桌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