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韓素希近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韓素希近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韓素希近況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606的網紅J的粉絲俱樂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長注意* 有兩天沒出新影片了,今天發一篇長文跟大家聊聊天,也當作是彌補一下影片的空缺。今天聊的主題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近況和一些做實況主背後的小故事 沒出影片,主要是我自己的身心真的需要休息,從4月初的連假結束後,我就基本上是以每天一部影片的頻率在上傳。到前天為止,應該已經連續16天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台韓噗噗WuLee부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幾個月身體狀況不佳必須跟訂湯的客人說聲抱歉!!!! 之前雖然速度不快但至少每周有穩定的產量, 現在很嚴重的拖延到大家的訂單...實在不是我們樂見,不好意思!!! 希望自已身體狀態能好些也勢必會盡快恢復供應🙏🏻 **前些日子有訂購小鍋或小木鏟的朋友們你們好, 目前船期(9/9與9/23)已上船出...
韓素希近況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17 03:54:38
《#刑警沒有假期》有如黃金般的友情 (7.8/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刑警沒有假期》是一部韓國動作喜劇電影,由金峰韓執導,演員郭度沅、金大明、金希沅、金相浩主演,劇情講述鄉...
韓素希近況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8 23:14:47
《#頭號粉絲》搞成這樣大家開心了嗎? (7.8/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頭號粉絲》是一部美國懸疑驚悚電影,講述患有亞斯伯格症的穆斯是個崇拜男星杭特鄧巴的重度影癡,每部電影台詞都能倒背如流,還收藏了所有電影周邊。某天,死忠的穆斯來到簽名會卻沒得到偶像...
韓素希近況 在 Tony Lam? HK Blogge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12:04:21
今個星期發生的事,讓我無心情去寫 #食評 ,所以幾乎也沒有更新,希望大家理解。 今次分享一間 #牛肉火鍋 店。 #係旺角舒舒服服食牛 約了食飯,順便互相了解下近況,所以相約係旺角打邊爐。 這家位於旺角的樓上火煱店,餐廳面積不大,但環境相當寬闊,以霓虹燈寫上餐廳的名字,配合麻質的牆身,感覺現代...
-
韓素希近況 在 台韓噗噗WuLee부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26 18:38:26*這幾個月身體狀況不佳必須跟訂湯的客人說聲抱歉!!!!
之前雖然速度不快但至少每周有穩定的產量,
現在很嚴重的拖延到大家的訂單...實在不是我們樂見,不好意思!!!
希望自已身體狀態能好些也勢必會盡快恢復供應🙏🏻
**前些日子有訂購小鍋或小木鏟的朋友們你們好,
目前船期(9/9與9/23)已上船出發了,
第一批9/9號最快應該10月中由我收到並開始發貨給大家,
而第二批則往後推兩周,
時間上有所擔誤特別抱歉早先沒注意到船期因素,
若讓大家有所疑惑在此特別告知!!
如有任何疑問也請與賴上與我聯繫,一定會盡快回覆您,在此特別感謝大家不吝指教及耐心~
❣️facebook : woori deli
https://www.facebook.com/simpleandperfect247/
❣️Email: lovelyjami@gmail.com
❣️Instagram : woorideli
韓素希近況 在 J的粉絲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長注意*
有兩天沒出新影片了,今天發一篇長文跟大家聊聊天,也當作是彌補一下影片的空缺。今天聊的主題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近況和一些做實況主背後的小故事
沒出影片,主要是我自己的身心真的需要休息,從4月初的連假結束後,我就基本上是以每天一部影片的頻率在上傳。到前天為止,應該已經連續16天了。可能會有人問,小J你之前也常常一天一部影片啊,怎麼這次顯得好像很困難。其實如果是常常光臨的老觀眾,應該能感受出其中的差別。以往一天一部的影片許多都是像死亡擱淺這樣的單機遊戲,玩上三小時,去掉載入畫面剪成幾部30分鐘的影片,那一周的影片就都有了。而現在一來我比較不願意"水"這樣的影片了,二來最近也沒有玩什麼單機遊戲。還有就是有一些除了遊戲之外的事情,我也在忙。
我從上週開始,人其實就處於一個很難受的狀態,有一種說不出的鬱悶感受,常常坐在電腦前有一種想要放聲大喊的衝動,感覺只有這樣能把積在心中的鬱悶稍稍的發洩出來。這幾天裡,我心中非常想出去跟朋友聚聚,玩玩桌遊,然而身邊熟識的朋友因為工作的關係,不是說約就能約出來的。大部分遊戲上認識的朋友也都住在北部或是南部,聚一次那都是至少需要兩天的事了。
這樣的情緒和我每天所做的事就產生了非常大的衝突。當你坐在電腦前,不想玩遊戲、不想直播、不想剪影片,但卻又沒有其他事能做,而心裡清楚這是你的工作,如若你什麼都不做,那時光就是無謂的流逝失去了。身為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心裡很清楚自己沒有資格蹉跎光陰, 如若不可避免的蹉跎了一下,那蹉跎的每一分鐘即使沒在做事也都是無盡的焦慮。這樣的矛盾比起心中的鬱悶就更加折磨了。所以這段時間我都處於一種迫切需求放鬆,卻又得不到有效且想要的放鬆的狀態。這種感覺如同中午在學校午睡,明明很疲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結果一轉眼,又到了上課時間,被迫拖著沒得到絲毫休養的身心繼續奮鬥。到最後我勉強能做的還是在有庫存素材的前提下剪影片,所以上週的一天一更沒有中斷,但是我也沒有精力錄像戰地6更新這種需要旁白的影片了。
每天都有來看實況細心的朋友應該就有注意到,上週的實況我常常小遲到(可能八點十分才開),也有時候大遲到(九點才開),其實並不是我有事遲到,我可能七點半或是七點就已經坐在電腦前了,但是心中對打開遊戲盒打開實況卻是充滿了厭惡。所以八點到八點十分中間那遲到的十分鐘,其實是內心天人交戰的過程。不過如上面所說的,該做的事還是得做。一般人會厭惡出門上班,偶爾厭惡自己的工作,但還是會面對現實不得不去,實況主既然也是一份工作,那就不該有所不同。
好消息是,這幾天終於有些機會跟朋友小聚了一下,也的確獲得了放鬆。所以我能很高興的告訴各位,我已經好多了。
第二部分:玩家 Gamers
這一部分就跟大家比較切身相關了,也是我比較想跟大家分享的部分,上面多少屬於一點情緒抒發。這邊我們進入正題。
首先大家覺得遊戲真正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我想應該許多人會回答快樂,包含我也會這樣回答。但是快樂在現今的世界裡其實是很廉價的。很多時候你只需要花一點點錢,甚至只需要花一點點時間就能獲得快樂。比方說看小J的影片(X 相較之下,遊戲就占用了我們比較多的時間和金錢。我們(或是我們的長輩)可能會想,如若你把這些時間放在工作上,是否會獲得更多的成就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未知的。然而對於一個真正熱愛遊戲的玩家而言,(注意這邊指的是"真正"熱愛遊戲的玩家,不包含跟風隨便玩點遊戲,然後玩一玩就上論壇開始指責謾罵遊戲的玩家,也不包含沉迷遊戲的玩家,那些只是被生活壓垮逃避現實的人),對於一個真正熱愛遊戲的玩家,我們也許不知道不玩遊戲我們能得到什麼,但是我們能知道我們會失去什麼。"那就是對未來的期待"。為什麼會這麼說,這邊就想給大家開拓一個思路了。
對於真正的玩家來說,遊戲是面向未來的,遊戲的技術正在日新月異的進步,而且它進步的盡頭還是我們所看不到的。遊戲可以連結過去和未來(歷史背景遊戲&架空未來背景的遊戲)(對於玩過遊戲的記憶&對於未玩到遊戲的期待),讓我們全情的投入其中。想想今明兩年可能出的遊戲:Halo、BF6、COD、惡靈古堡8、牧場物語、暗黑破壞神重製、波斯王子重製、GTA、還有最近上市的尼爾等等,想到這樣的未來,身為一個玩家又怎能不對未來抱有希望且充滿期待呢? 而這世上又有什麼東西比"能給與人對未來的希望"來的更珍貴呢?
身為一個這樣的玩家,我們不會被生活的小挫折給打敗,比方說錯過了車而氣個半死,洗衣服染色了,煩得要死。我們沒有那個時間去煩惱,我們還要去狙擊元首蛋蛋呢!而這樣的我們也不是對生活沒有追求的麻木之人,我們會精心布置自己的遊戲環境,我們會精挑細選自己的遊戲設備,我們甚至會早起只為了迎接一款遊戲的發布。而我們也不會放棄為人生的奮鬥,這些遊戲貴著呢! 我不努力工作賺錢,怎麼買得起期待的新遊戲,怎麼買得起能玩3A大作的顯卡設備,怎麼有錢斗內給小J(X 而我們也不會因為生活的折磨而自殺,畢竟我們還等著玩未來要出的遊戲呢! 不珍惜自己怎麼玩的到塔科夫正式版呢?(X
我去參加過E3電玩展和科隆電玩展,在那龐大的展覽廳裡,無論是工作人員、參觀的玩家還是遊戲開發公司的員工,每一個人臉上都是帶著期待和興奮的神情。即使要花三個小時大排長龍,只是為了試玩最新遊戲的幾分鐘Demo,你會看到每一個站著的人,沒有任何不耐煩和憤怨,取而代之的是對剛花兩小時排隊試玩到遊戲的討論,或是對彼此玩過什麼遊戲的提問,又或是一群人坐在地上圍著一台switch玩的不亦樂乎的歡呼。看著這些人充滿愉悅的神態,真的還會有人認為遊戲是電子海洛因嗎?
我個人認為,相較於歐美日韓,台灣玩家對於"玩家Gamers"這個概念的理解還比較模糊。也許有些人覺得自己有在玩遊戲就是Gamers了。但在國外,一個只玩過PUBG的人通常不被認為是Gamers。一個Gamers不但會玩遊戲,他還會了解遊戲,進而期待遊戲。一個Gamer會因為動物森友會的上市歡呼不止,會知道在射擊遊戲界或劇情遊戲界,Halo這樣的遊戲有著不可撼動的歷史意義,也會知道如明星大亂鬥這樣的遊戲,在遊戲界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一個Gamer會真正感受到看見2077失敗時的痛苦,而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荷包受損了或是看見大家都在談這樣的痛苦,而跟著表示自己也痛不可當。所以我認為成為一個真正的玩家Gamers可能並不是許多人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當然不當一個Gamer也沒有任何不好,本來對於遊戲,和生活中的所有事物一樣,都應該是看個人需求去取捨的。有些人可以在下班玩幾場吃雞簡單休閒,也有人可以每天在COD中追求成就,也有人可以隨心所欲只在想玩的時候玩自己想玩的遊戲。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一顆能享受遊戲的心(無論是電子遊戲、桌遊、甚至是跳繩都好),所以如果你享受遊戲,熱愛遊戲,那何不更進一步,多多了解這個可以被稱作第九藝術的遊戲世界呢?
我是小J
我們遊戲裡見囉!! <3<3
韓素希近況 在 台灣達人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住附近的人真的很倒霉😧
#很蕙編
🔥趙斗淳妻尾隨「受害人」搬家! 竟曝:先生脾氣很好
👉🏻https://bit.ly/38CKsfT
#台灣達人秀 #素媛案 #趙斗淳 #不敢出門
韓素希近況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為何宣教?》
圖/文:蔡頌輝(Andrew Chai)
網友的一則留言觸動了我想寫這個題目。一個網友在我分享漫畫的粉絲專頁上留言:「請問你是否曾經因爲做了漫畫事工太久而感到厭倦或乏悶嗎? ……」同樣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用在宣教上。全職宣教二十多年,筆者見過各種參與宣教的人,有一些只是三分鐘熱度,有一些參加過幾次短宣,有一些上工場幾年之後就打退堂鼓,也有一些用盡一生投身宣教。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不同的表現?筆者反思後發現,動機是關鍵。
本文嘗試分析基督徒參與宣教的不同動機,並從中去探討哪些才是健康及經得起考驗的動機,盼本文可作宣教工人自身的檢討,也可以讓教會知道應該從哪些角度去推動信徒參與宣教。
一、出於待遇
在社會上找工作,人通常會先考慮:「薪水多少?工作環境如何?工作時間長短?有何福利?……」一旦轉移到服事的領域,這動機就顯得很「不屬靈」。要是一個基督徒真的以此作為是否全職服事最重要的考量,他大概永遠不會踏上這條路,因為社會所能提供的條件往往要好很多,除非是像韓國這一類基督徒很多、教會規模很大、傳道人待遇很好的地方,但這也引起了別的問題——教會出現很多不是真正想服事的傳道人。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即便待遇不應該成為吸引人投入全職的因素,也不應該成為那些有感動投身全職到最後決定退縮的因素。教會若期待更多全職宣教同工興起,至少應該讓他們對生活沒有後顧之憂,能專心服事。
二、出於興趣
「興趣」聽起來好像也不太屬靈,不過筆者認為是極重要的。一般人很難長久持續地做一件自己沒有興趣的事(雖然不是不可能),那些能做到的,往往是在做的過程培養了興趣。有一個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採訪了两百位從藝術學院畢業出來超過十八年的藝術家。他發現,成爲專業畫家的都是那些在學生時代就能享受繪畫之樂的人。那些因爲想要賺錢或是出名而入校就讀的人,大多數漂浮不定地去從事其它行業。他說:「畫家必須想『畫』——勝於一切。如果畫家坐在畫布前面,開始盤算這幅話可以賣多少錢,或是揣測評論家會怎麽說,他就無法追求原創之路。創意的成就乃在於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裏面。」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在宣教工場從事教育、醫療、輔導、傳道……是因為他喜歡做這些事,那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只不過,單單這個動機顯然是不夠的。
三、出於成就感
這個動機聽起來也不屬靈,不過有時候在現實中是一種需要,畢竟每個人都期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會有所成果。若你問我,是什麼因素讓我每天毫不厭倦地畫信仰反思漫畫,並且在網路上分享?除了上一段所述的「興趣」,坦白說,我完全不否認臉書上的「讚」、「分享」,還有網友們的留言肯定和鼓勵是我持續到今天的一大動力。在宣教的事奉上也一樣。一點點的果效,不管是有人信主、生命改變、成長、獻身做傳道人,或者只是別人對我們的鼓勵和讚賞,往往都能帶給工人莫大的動力。但是,宣教動機若是為此,不可能撐太久。
四、出於順服
宣教工作是主的吩咐,神的子民理當順服。大家最熟悉關於大使命的經文寫道:「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十八18~20)原文「使……作門徒」是命令式語氣,被視為該段經文一系列動詞中的主要動詞。一個基督徒會承認耶穌對祂的子民有絕對的主權,進而順服去做祂要我們做的事,顯示該基督徒已經有一定的成熟度。然而,如果參與宣教的人純粹是因為順從指示,卻不知道發令者為什麼要吩咐他去做這事(即做這事的本意),那麼就算他可以堅持一生不離崗位,也可能不會喜樂。
為了從小建立孩子們的信仰基礎,我們家很早就要求孩子要固定讀經,每一天至少十節經文。這個對我們這些傳道人而言是極其輕鬆有享受的事,對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而言卻是一個苦差!儘管我們費盡口舌去向他解釋讀經的重要性和好處,孩子們還是常常讀到唉聲嘆氣。為什麼?因為按他們的年齡,他們尚未能真正體會和了解讀經的可貴,而只是順從父母的吩咐罷了。神的子民若只知道耶穌的吩咐而不了解背後的珍貴意涵,結果也是一樣。
五、出於需要
在很多宣教性質的聚會中,我們可以聽到許多宣教相關的數據以及當今世界各地宣教工場的情況,告訴我們目前世界上哪些地區、哪些國家還有多少人還沒有聽到福音,或還有多少族群還沒有自己的聖經等等。這種做法是希望讓會眾因看見需要而做出當有的回應去參與宣教。這個角度也沒有錯,耶穌就曾因看見許多人好像羊沒有牧人一般(看見需要),而呼籲門徒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35~38)
筆者在大專畢業之後不久就踏上全職宣教事奉。那時,教會每天早上都有弟兄姐妹聚在一起為各類事項禱告,我是負責收集普世宣教的代禱部分。當筆者越了解世界各國的宣教近況時,心中宣教的感動就越發強烈。雖然這不是促使我踏上全職的全部因素,但至少是部分因素。因看見需要而回應呼召是好的,不過如果參與宣教單單因著看見需要,整個心態就變得很消極。
六、出於榜樣
很多獻身當宣教士的人都曾經深深的被歷代宣教士的生命故事所激勵。在許多宣教信息中我們也聽到講員指出,教會必須做普世宣教,因為初代教會一開始便是一個宣教的教會。無論是個人或教會,神都放置了許多很好的榜樣供我們效法。希伯來書作者寫信給一群因信仰而受迫害的基督徒時,也向他們提起歷史歷代信心為人的榜樣:「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十二1~2)耶穌和使徒也多次提到要信徒效法他們的榜樣(如約十三15;徒二十35;彼前五3等),儘管這些經文不一定直接指向「宣教」,至少可以看出聖經要我們在各方面向歷代美好的見證看齊,當然也包括宣教方面。
不過,榜樣的效法叫人把兩個生命作比較,很多人也許根本不敢跟屬靈偉人相比,更不用說耶穌,何況比較的結果可能會如以利亞一樣絕望:「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十九4)
七、出於世界觀
筆者認為這是最根本、最重要,最被忽略的動機。所謂「出於世界觀」,就是指基督徒藉著聖經的啟示,接受並深信其中所論關於神、人和世界現今之光景的一切,又了解神子民在其中所該扮演的角色,進而願意擔起責任、做出回應。以這種方式回應的人,深深地知道從事宣教背後的價值和意義,這種認知支撐著他去面對服事上的一切挑戰和艱難。
聖經一開始便清楚地表達,宇宙萬有都出自於一位創造者,因此也只有祂才配得稱為神,並配得萬物和人類來敬拜。創造的敘事也啟示出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神將管理大地的職責託付於人。到了創世記第三章,人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導致受造界美好的次序被徹底破壞。後來,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來開始一個救贖計劃,要從他建立一個歸屬於神、順服神的群體——以色列——來向不認識獨一真神的世界作見證,使世人歸向神並順服祂,像以色列人一樣。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所領受的律法,實際上是人作為人本來應該有的職責和樣式(只是這些都因罪被破壞了)。舊約歷史顯示,以色列人在神所託付於他們的使命上是失敗的,以致被神交在外邦人的手裡接受管教。神的應許並沒有因此而落空。到了新約,耶穌道成肉身,將神的國帶到人間,並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復活,完成了偉大的救贖。耶穌所成就的一切成全了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要他做多國的父(創十七4),因為凡接受耶穌基督為主的人,不分種族、地位和性別都成了亞伯拉罕的後裔(加三26~29),而這基督裡的新群體也繼承了舊約以色列人的使命,為獨一真神向世人作見證(彼前二9)。耶穌升天之後,聖靈在五旬節降臨在門徒身上,新群體(教會)誕生,將福音從耶路撒冷往各地、各族傳開。直到耶穌再來那一天,神的目標和計劃將分毫無誤地完成,萬國萬民都要來到寶座前,敬拜獨一真神,萬有因此就恢復了受造時的美好,謂之新創造。
基督徒投身宣教最根本的原因,應該就是認清神這個偉大的計劃,看見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及看到宣教事業的永恆意義和價值。
筆者期盼,教會在竭力推動會友參與宣教的當兒,不要輕忽神學基礎的建造,而神學的教導也不應該不以宣教為其導向。神學根基的建立是極其費時費力的,其果效卻是最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