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鞠躬盡瘁詞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鞠躬盡瘁詞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鞠躬盡瘁詞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鞠躬盡瘁詞性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86年,因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要搬遷至木柵(1986年9月14日舉行搬家大遊行),滾石唱片集結旗下12位歌手齊聲合唱,完成了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快樂天堂》,做為木柵動物園的開幕歌曲,在商業色彩濃厚的華語歌曲市場裡,算是非常難得的一首作品;它拉近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告訴大家,動物的...

鞠躬盡瘁詞性 在 Joshua Wong 黃之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03 15:42:23

【上庭前想跟香港人說的話】 去年六月十七日,即二百萬人遊行翌日,是我第三次出獄的日子。從那天至今不夠一年半的時間,我已再度背負三宗官司,合共六宗罪名;而明天已是就著警察總部示威案,再度上庭接受審訊的日子,不排除即時入獄。 此源於我和同案的周庭及林朗彥,在檢視控方證供並徵詢律師意見後,均決定承認...

  • 鞠躬盡瘁詞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4 20:00:09
    有 1,108 人按讚

    1986年,因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要搬遷至木柵(1986年9月14日舉行搬家大遊行),滾石唱片集結旗下12位歌手齊聲合唱,完成了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快樂天堂》,做為木柵動物園的開幕歌曲,在商業色彩濃厚的華語歌曲市場裡,算是非常難得的一首作品;它拉近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告訴大家,動物的世界裡,和人類一樣有哭有笑也有悲傷,因為牠們與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樣的陽光。

    值得一提的是,滾石唱片於1986年12月31日晚上在中華體育館舉辦的「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乃是臺灣流行樂壇的首次跨年演唱會。

    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實況:https://fb.watch/7--3TAhOdV/

    《快樂天堂》由陳復明作曲、呂學海作詞、陳玉立編曲;於1986年進行錄唱,並在1987年1月發行;參與演唱的歌手包括:張艾嘉、陳淑樺、黃韻玲、唐曉詩、齊豫、潘越雲、紀宏仁、錢懷琪、李宗盛、鄭華娟、周華健、王新蓮。其歌詞如下: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
    沒有人能夠永遠沮喪

    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
    煩惱都裝進牠的大肚量
    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
    更高更遠 更需要夢想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
    有哭有笑 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臺北市動物園成立於1914年4月5日,然後在1986年從圓山遷到木柵。2014年4月19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慶祝建園百年,在當天重現1986年9月14日的「動物園搬家大遊行」景況;踩街遊行車隊從花博出發,經過凱達格蘭大道、南門市場,一路到動物園,全程出動87輛車,有24所國小的小朋友將打扮成動物模樣踩街;不過這場復刻版大遊行並沒有真的動物上街,而是由動物園的老員工及志工帶領,以布偶重現動物大遷移的景象,讓大家回味當年萬人空巷的盛況。

    《臺北動物園 百年簡史》

    根據1914年4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的記載, 臺北動物園最初的創辦人是來自日本的一位馬戲團團長,片山竹五郎,而非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裡聲稱的大江氏。

    1913年底,日人片山竹五郎率領70多人的「大竹娘曲馬團」來台, 首先在臺北市的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演出1914年元旦檔期,之後接著前往台中和台南演出。

    片山團長率領的曲馬團以馬術為主,例如將三匹馬綁在一起,馬上站兩人,兩人共挑竹竿,竹竿上頭再站一個人之類的特技,另外也有大象的表演。

    片山竹五郎的曲馬團此番來台,還另外帶了三種稀奇的動物,即大蛇、大鱷魚和大棕熊,從1914年元旦開始,放置在艋舺媽祖宮口街(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一帶)供人觀賞。半個月後,大蛇暴斃,片山竹五郎將死蛇泡在藥水裡,連帶棕熊一起送給博物館。

    1914年2月初,片山竹五郎又從南洋買來猩猩,但這次不再開放展覽,而是要善加培育。根據報載,片山喜歡飼育動物,不過他在日本飼養的猩猩不曾存活超過三個月,常死於運送的船上或是登陸幾天後即告夭折。到了臺灣之後,他發現臺灣的氣候溫暖,飼育動物的可能性和趣味性比在日本高出許多。於是,隔月片山竹五郎開始向日本動物園購買各種珍鳥猛獸,在臺北籌設起動物園來了。

    不知是片山竹五郎做事有效率,還是百年前的海運能力超過想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買來了義大利的孔雀、澳洲的袋鼠和駝鳥、錫蘭的火喰鳥和印度蛇等十幾種動物,隨即於1914年4月5日就在圓山開園了。

    當時園內的鸚鵡既會學狗叫,也會講日語「歐多桑」(爸爸)和「歐卡桑」(媽媽),為動物園帶來了新鮮的趣味。

    1915年,臺北廳政府買下由片山竹五郎草創的圓山動物園,將之改為官營動物園,園內飼養的動物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臺灣本土動物比例甚高。根據報載,開幕之初展出動物有70種148隻,週日的參觀人數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17萬人口而言,算是非常熱鬧。

    至於目前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記載的動物園創辦人「大江氏」,應該是指1910年代的動物園養育主任大江常四郎,他在1920年出差到新加坡購買老虎時,不幸病逝於當地;雖然大江氏為了動物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他終究不能算是臺北動物園的創始者。

    1934年,臺北市市役所買下圓山動物園鄰接土地,增設兒童遊園地。

    圓山動物園於二戰末期曾經短暫關閉,當時的動物園隨時有可能遭到空襲,園方為了避免動物在園區遭到破壞時脫逃而傷害民眾,便於1943年執行「猛獸處分」,以添加化學藥劑的飼料餵食老虎、獅子、黑熊、大象等猛獸,令其死亡。

    直至戰後,1946年,圓山動物園才重新開放。1946年6月,張明印奉派接任圓山動物園園長,為戰後首任園長。1946年底的時候,園裡只有178隻動物與4名職員。

    歷經戰火的動物園裡的動物數量雖剩下不多,不過園內欄舍受損的狀況並不嚴重,因此動物園的建物規模與日治時期相去不遠。

    到了1950年代,圓山動物園開始進行擴建工程,新增獸欄並大量引進新品種的動物。

    1951年,為了吸引遊客,園方開始舉行動物表演與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其中的動物表演因為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便演出的固定戲碼,而當年參與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羊及鸚鵡等。

    1952年,大量購置動物,其中包括象、豹、熊、獅。

    1953年,陸續修建獸醫室,並擴建園門。

    1958年,兒童遊園地由民間承租經營「中山兒童樂園」。

    1961年,開始與日本的動物園進行許多的動物交換、贈送與購買等行為。

    1967年,進行改建及興建綜合大樓等10項工程,當時動物園的員工編制已經有30人。

    1968年,臺北市政府收回動物園,劃歸教育局管理。

    1970年,兒童樂園併入動物園,更名為「兒童遊樂場」,成為動物園附設兒童遊樂場。

    1979年,圓山動物園結束了持續近30年的動物表演。

    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教機構志工團隊「動物園志工隊」。

    1986年,動物園遷至木柵後,將動物園遷建後之園址及圓山兒童樂園合併,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籌備處。

    1991年7月1日,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為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之社教機構。

    2014年12月14日,為營運80年的圓山兒童樂園之最後開放日,當天下午5點,圓山兒童樂園功成身退,之後由同月12月16日開幕啟用的士林「兒童新樂園」接棒為兒童們服務。

    《臺北市立動物園 1986年搬家大事紀》

    1986/08/15,圓山舊址關園。
    1986/08/16,舉辦「為動物整理新家」活動。
    1986/08/18,首批新引進動物抵達木柵新園,計28種。
    1986/09/01,舊園動物陸續搬遷。
    1986/09/05,行政人員搬遷。
    1986/09/14,舉辦「動物搬遷大遊行」活動,沿途夾道參觀民眾達數十萬人。
    1986/10/14,高齡大象「林旺」搬遷,順利抵達木柵動物園。
    1986/10/28,舉辦「開園記者會」。
    1986/10/29,長頸鹿搬遷,順利抵園。
    1986/10/31,木柵新園正式開幕。
    1986/11/03~1987/01/12,舉辦「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參觀教學」活動,計43萬2千人參加。

  • 鞠躬盡瘁詞性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1 07:30:41
    有 492 人按讚

    許多關於職場奮鬥的影集、電影,總會「寫實」地讓主角受到一次比一次兇猛的摧殘,歷盡社會無情的蹂躪,最終再留下無限惆悵的一幕虐足觀眾們的心,本以為會在主角名利雙收的光鮮亮麗中作結尾,鏡頭停留特寫數秒後,卻要你措手不及,瞬間切換至她當年踏進大染缸前的清純模樣,早已不復見的兩條麻花辮,燦爛無邪的笑容,一望無際的眼神裡充滿著希望,那令人懷念的潔白,輕勾著你的思緒,要你一片一片拾憶她一路走來的磕磕碰碰,從鄉村小姑娘到都市女強人,外表看似得到了她當年所想要的一切,實踐了夢想,恍然大悟般的最後一幕卻一把沖亂你的價值觀,鞭促你省思,純真與成熟,是否終究無法同時並存?現在的她,究竟算是獲得還是失去?

    如果你正要啟動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身分,第一步,請先花些時間好好了解你自己,接下來,務必用盡一切力氣去保護好你的初心,因為這個世界,會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第一份工作就有好心的前輩提點我「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但我還是「不聽話」的吐血了好幾回合,才默默彎下身子撿起防彈衣穿,後輩們切勿模仿姐姐的不良示範,古有宮廷內鬥,今有職場廝殺,古裝劇裡的後宮娘娘都鬥到變不出新把戲了,職場防身術請為了替你操碎心的父母多少學個一兩招,雖然不至於會天天餵你喝紅花湯讓你滑胎,相愛相殺的生存技巧還請熟練至游刃有餘以備不時之需,災難來臨前,並不會先寫信通知你。

    不是所有職場生態都是共存共榮,今年只要有達成自己目標的,都能拿個A考績回家,全體上下團結一心,你好、我好、公司會更好之完美境界,有更大比例的職場都是需要你爭我奪的競爭環境,適者生存,不適者「理應」淘汰,無論你一整年裡多麼鞠躬盡瘁,公司預算仍是老闆重點考量,年度考績能獲得A的就只能有一個名額,在有限資源下,有企圖心的個個比能力也比手段,「噢,這一切當然是為了激發你們的潛能吶。」

    當你卓越的能力在公司有了存在感有了份量,旁人開始悄悄關注,你會因為離核心權力越靠近,越能目睹真實版成人遊戲,大開眼界,尚是旁觀者的你,或許還能暗地裡對你來我往的高級過招略表欣賞,當你地位提升,樹大招風,再清流也遲早身不由己成為眼紅人的箭靶,此時你只能絞盡腦汁擰出如何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的對策,甚至來段刀不見血的殺雞儆猴,昭告你專屬的遊戲規則,無論如何,不能失序的表面上大家都得遵守倫理道德,你最好在接觸的開始就劃清你能承受的底線,否則在血腥的職場食物鏈裡,你就只能扮演因善良而淪為盤中飧的犧牲者,僅此而已。

    學校教育你黑與白,憎恨灰色地帶成了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過程,我也曾困惑,非黑即白就做不成成功的大人了嗎?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從吃虧中學會怎麼治癒傷口,也從了解對手中學會如何防範,最終我發現「堅持做對的事並沒有錯,但是不足夠。」,還需要三點配套:

    一、演技。
    靠演技不是件壞事,演技只是被說謊的人濫用了,我當然不是要推崇「假惺惺的演技」,我指的是「必要的演出」,譬如眼前這位人客情緒化又不講理,你仍然要靠演技不帶私人情緒微笑的面對客戶,又譬如,你勤奮認真的下屬為了公司利益卻用了過當的手段,你可能會選擇不戳破再轉身一肩扛下,在面對敵手時,你也需要演出喜怒不形於色才能保護自己,在談判時,明明沒有籌碼也要演出「預設成交」才能提高勝算…在第一時間露出本性雖忠於情感,但未經修飾的真性情卻未必都是「對的」,也很有可能會陷自己於不利,憑直覺反應情緒只是在說明不夠成熟,孩子不就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違背真心做對的事很難,一切只能靠演技。

    二、表達力。
    很多人看不慣沒實力的人靠一張天花亂墜的嘴向上管理,我當然不是要你靠演技或舌技也將黑說成白,無說成有,但對的事情不也是一樣要靠良好的表達力才能準確又大力的傳遞出去?於是,做對的事的人,更需要有卓越的表達力。表達的能力不論在檯面上或是私底下都極為重要,如果沒有,你有絕妙的觀點想獻策卻只能詞不達意,還可能造成誤會或被盜走,如果沒有,你就沒辦法說明白自己,一個人悶著頭苦幹實幹卻無人知曉你的貢獻,被誣陷了也沒能力澄清,如果沒有,人際關係也將永遠無法成為你的利器,沒有人脈,孤軍奮戰,你所有的智慧、負責感、良善都只能鎖在你自己的腦子和心裡,誰會知道?伯樂很忙的別等到花兒都謝了。

    三、影響力。
    人人都有發表言論的權力,不可否認的是,「話語權」卻有程度之別,比起公司裡的職位,有領導能力者更具有影響人的渲染力,職場上確實存在被隱埋起來的不公不義,看不慣嗎?那就提升別人對你的信賴與好感度,把自己變的更加強大,更具影響力,你才有撼動的力量去做革新,人微言輕,權力並不是貪婪、歧視、或壓榨的代名詞,只要你善用。當然,你也可以是一位被動接收者,但即使只是接受,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涵養才能理解、消化這些改變,進而跟進對的選擇,配合並予以協助。

    職場之路並不會平坦,眼前出現一個大坑洞,你若已經有深厚的功力則可以直接輕鬆的跳過去,當作複習,如果你還不懂跳躍,你也可以用一鏟鏟土,踏實的把洞填滿再大步大步的走過去,你學會的是另一種能力,如果你手邊沒有任何資源可以使用,那就往下掉吧,那麼你就可以懂得如何從低谷爬起,沒有往回走,沒有停留在原地,也沒有選擇踩過別人的屍體,沒有被染指的你,最難能可貴的,是你不離不棄捍衛未崩壞的初心,也記得你的名,純真與成熟,是否終究無法同時並存?我的答案是,越成熟你越能守護你的純真,守護你自己。

    《別忘記你的名字,別遺失初心》
    https://reurl.cc/pg65vx

    梅姬LU 思維創作|個人品牌經營|財務規劃指導
    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碩士班畢業,
    橫跨銀行、證券、人壽八年金融界業務資歷,
    從本土龍頭銀行年度排名中嶄露頭角,躍升前三大外商銀行客戶關係維護經理,
    現攢夠經驗值,匯聚能力,決定成就翻新。

  • 鞠躬盡瘁詞性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25 20:00:01
    有 309 人按讚

    韓愈:不虛南謫八千里 ,贏得江山都姓韓

    歷史春秋網

    作者:彎彎

    韓愈的人生,與潮州有著不解之緣。

    說起他,潮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他治理潮州的時間並不長,可潮州人卻以一切方式表達對他的思念和紀念。韓愈的潮州之行,是他人生的貶謫之旅、苦難之旅,可對潮州人民而言,卻是一件幸事,一種福分。他最終也在潮州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朝奏夕貶 命運多舛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說這句話的人就是韓愈,他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言其心志,也吐露了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心聲。他步入仕途的路,走得比誰都艱難。從前期的科舉考試,到後期的博學宏詞科,韓愈屢次落榜,經受一次次的失意和打擊。長安求仕,蹉跎十年,抑鬱不得志。他明明是千里馬,奈何遲遲遇不到賞識他的伯樂。可他從未認命,永不服輸,一心只想入仕救國。最終,他憑一己之力,促進了古文改革運動,一掃頹唐氣息。

    韓愈大半生仕宦坎坷,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有功而擢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憲宗派使者將鳳翔府法門寺的佛骨迎入宮廷供奉,一時間,長安上下掀起信佛狂潮,官民無不敬香膜拜。以復興儒家文化為己任的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書《論佛骨表》。他建議「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言辭足夠激烈,觀點犀利至極。憲宗看後,龍顏大怒,要將他處以極刑,後經裴度等人多方求情,最後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

    宋朝有一位詩人徐鈞,他曾為韓愈寫了一首詩,很好地評價韓愈這個人和這件事:「排斥異端尊孔孟,推原人性勝荀楊。平生膽氣尤奇偉,何止文章日月光。」韓愈早晨剛把一封諫書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州,朝奏夕貶,算得上最神速的貶謫了吧。他倉促收拾下就開始上路,走到藍關時,侄兒韓湘趕來送行。此時,陰雲壓頭,籠罩秦嶺,回首遙望,家又在哪裡?大雪紛飛,雪擁藍關,連馬兒也踟躕不前了。他寫下這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一朝被貶,回望長安的那一刻,請問他該如何去悲嘆這多舛的命運。一切是那麼猝不及防,可痛斥佛骨,他絕無怨悔。他想為帝王除去禍患,怎麼還會顧惜自己時日不多的殘生餘年呢。潮州距離長安八千里之遙,唐時還是個蠻荒之地。他叮囑侄兒,恐怕此去凶多吉少,再活著回來的希望很渺茫了。倘許這一別成為永別,到時記得在潮州瘴氣瀰漫的江流邊把他的屍骨收斂吧。「時運不齊,命途多舛。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在《滕王閣序》裡的句子,用來形容韓愈是這般貼切。韓愈就是這樣一個義憤填膺的人,縱然出身孤寒,卻一身膽氣,縱然屢遭磨難,依然敢為人先。

    女兒喪命 百年慚痛

    不知是政敵伺機報復,還是有司落井下石,這次貶謫,韓愈的家人深受牽連。有司衙門以他們是罪臣家屬,不讓他們逗留京師,責他們也速速上路。韓愈在後來寫文說:「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師,迫遣之。」正值隆冬,天寒地凍,一家老幼,受盡顛沛流離之苦。當時,韓愈十二歲的女兒生病在床,這一路顛簸勞頓,風餐露宿,又得不到治療和照顧,在途中就病死了。到潮州的路,韓愈一下子走了近一百天,這一程跋山涉水,落寞至極。因通訊不便,他抵達潮州後,才得知小女病逝的消息,禁不住掩袂淚下,痛心疾首。韓愈給唐憲宗上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章,奏章中訴說了他一路的艱辛,潮州地域環境的凶險。憲宗也有悔意,認為對韓愈的處分太重了,想重新啟用。就這樣,韓愈任潮州刺史僅僅八個月,就被改授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刺史。

    元和十五年(820年),江山已經易主,唐穆宗下詔調任韓愈為國子祭酒。返京途中,原本興高采烈的他卻忽然情緒低落,原因是他經過了去年埋葬女兒的層峰驛附近。他看著那一方矮矮的墳冢,睹景思人,內心湧動著悲痛和內疚。灑淚憑弔之餘,他寫了一首詩《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後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蒙恩還朝過其墓留題驛梁》:

    數條藤束木皮棺, 草殯荒山白骨寒。
    驚恐入心身已病, 扶舁沿路眾知難。
    繞墳不暇號三匝, 設祭惟聞飯一盤。
    致汝無辜由我罪, 百年慚痛淚闌干。

    標題長達四十七字,將韓愈這兩年的傷痛經歷都包含進去了。女兒死後草草殯葬,屍骨在這荒山野嶺之中與山魈為伴,聽山風悲鳴,成為無人祭祀的孤墳。身為人父,不能保全心愛的女兒,反倒因自己政治上的失利,致使年幼的她無辜受到連累,這的確是令人肝腸寸斷的傷心事。韓愈深知,這都是他這個老父親的罪過,一時間老淚縱橫,自責萬分。

    道濟天下 福惠萬家

    韓愈曾三下嶺南,少年時就跟隨兄嫂南下過。做官後,又兩次被貶廣東,一次是貞元十九年(803年)被貶為陽山縣令,一次是被貶潮州。陽山天遠地偏,虎豹成群,癘疫肆虐。潮州民生凋敝,學廢日久,還有鱷魚侵擾百姓。思國憂民如韓愈,縱然突遭橫禍,前途渺茫,卻廣施善政,解民之苦。即使遠居嶺南,身處僻壤,也甘願鞠躬盡瘁,為民造福。在潮州一上任就為老百姓辦好事,驅鱷除害、關心農桑、釋放奴婢、興學育才。其中,韓愈振興潮州教育的影響最為深遠,他曾帶頭捐出薪俸,用於辦學,還親自授課。他靠著興辦教育、清廉為政,為這塊蠻荒之地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潮州短短幾個月,他的政績早已造福一方,惠及後世。至宋代時,潮州已成為人文鼎盛、重禮崇儒的「海濱鄒魯」。他的精神和氣質,伴著歲月的迴響,就像江流中那起伏的浪濤,在那片土地上日夜澎湃。滔滔韓江,奔流不息,韓江之上有湘橋,韓江之畔有韓山、韓堤,潮州人民還修建了韓文公祠,昌黎路上還有昌黎路小學。
    正是韓愈懷著一心為民的初衷,腳踏實地務實進取,才讓潮州人民感念他,也讓那裡的山山水水都跟著他改了姓。

    正如趙朴初先生所言:「不虛南謫八千里 ,贏得江山都姓韓。」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韓愈 #潮州 #潮州人民 #不解之緣 #命運多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