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鞏固外交時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鞏固外交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鞏固外交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鞏固外交時間產品中有30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外貿協會 TAITR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邦交國嘉年華系列活動 成果發表會✨ 一同透過線上直播及各式講座課程 #體驗臺灣友邦之美 👉 https://youtu.be/ps50hGJfaiU ⠀ 由外交部主辦、外貿協會執行的邦交國嘉年華有多采多姿的系列活動,包括: 1️⃣ 邦交國與新興市場國家就業博覽會媒合計畫 2️⃣ 臺灣及...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濟學人這一個主題出來之後 在台灣出現兩種不同反應 一種就是 I told you so我早就跟你講了 那另外一派就是非常台派的反應 就是這個標題殺人啊沒有啦 台灣沒有那麼不安全 經濟學人國際的流通量大概130萬份 那至少是英語系的重要的人一定看 所以你不要以為他是要影響台灣啦 他根本不在乎台灣...

鞏固外交時間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5:39:32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中國監管風波不間斷 #大動作背後的盤算為何? 〕 ⁡ 近期中國頻頻大動作,無論是在內部或外部,我們能看到中國政府的手正伸入不同的領域。 ⁡ 不管是打擊中國娛樂圈還是限制年輕人上網時間,甚至是改變外交策略方向,都能發現中國政府正積極地監管每一事物,而這樣大動作又是在為了什麼而...

鞏固外交時間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35:19

《美選後的美中關係-美國對亞印太的新戰略》 ⁡ 作者|施展鑫 校正|陳冠螢 ⁡ - ⁡ 在過去川普(Donald Trump)時期,由於美國和中國發起貿易戰,我們能夠看到亞印太地區的重要性遠比過去還要來的重要,而拜登(Joe Biden)上任後並未削弱施壓中國和鞏固亞洲的重要性。 ⁡ 今年1月20日...

鞏固外交時間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40:32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11/21-11/27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毅遊未盡」 中國外長連訪日韓鞏固外交  中國外交部長本週接連至日、韓二國商談貿易與外交關係,分別在24日會面日本外相;25日官房長官、首相;26日韓國行則會晤韓國總理。  日本兩日行,議題觸及頗廣...

  • 鞏固外交時間 在 外貿協會 TAITR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13:39:23
    有 5 人按讚

    ✨#邦交國嘉年華系列活動 成果發表會✨
    一同透過線上直播及各式講座課程 #體驗臺灣友邦之美
    👉 https://youtu.be/ps50hGJfaiU

    由外交部主辦、外貿協會執行的邦交國嘉年華有多采多姿的系列活動,包括:
    1️⃣ 邦交國與新興市場國家就業博覽會媒合計畫
    2️⃣ 臺灣及友邦產品創意行銷暨創業競賽
    3️⃣ 中秋節友邦食材生鮮箱記者會
    4️⃣ 旅遊任意門體驗數位旅遊
    5️⃣ 文化體驗及美食市集

    📢環遊友邦嘉年華官方網站也正式開跑
    活動邀請 #外交部國經司司長蔡允中、#外貿協會副秘書長王熙蒙 及 #帛琉駐臺大使歐克麗 致詞。現場也舉辦「臺灣及友邦產品創意行銷暨創業競賽頒獎典禮」表揚獲獎隊伍,邀請友邦各國學生及企業分享居住心得與實務經驗。

    快來直播中與得獎隊伍共享榮耀,認識美麗的邦交國 👍
    直播連結請看 👉 https://youtu.be/ps50hGJfaiU
    直播時間:明日9/23 9:50

  • 鞏固外交時間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4 22:49:32
    有 4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中國監管風波不間斷 #大動作背後的盤算為何? 〕

    近期中國頻頻大動作,無論是在內部或外部,我們能看到中國政府的手正伸入不同的領域,不管是打擊中國娛樂圈還是限制年輕人上網時間,甚至是改變外交策略方向,都能發現中國政府正積極地監管每一事物,而這樣大動作又是在為了什麼而佈局?

    ▌打擊飯圈文化

    最近中國知名藝人一次次被消失於網路、選秀節目也不再播出,都和中國的政策有所關聯。從去年開始,中國的中央網信辦發起了「清朗」行動,目的是要打擊網路不良風氣,避免讓青少年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影響,限制未成年人無底線的追星、飯圈間的互相爭吵,正是清朗行動的重點之一。

    近期出現的粉絲募資為偶像買廣告、過度支持代言產品而浪費食物、粉絲群之間的對立與謾罵,這些都顯示出中國娛樂圈的號召力極強。

    原先就是清朗行動的眼中釘卻又頻傳負面事件,其中浪費食物更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等於是違背了黨所頒布的法律。

    另一方面是藝人的影響力也持續擴大,已經讓粉絲可以為了偶像做出違反中共意識形態的事,使中國政府不得不出手整頓飯圈。

    ▌青少年的塑形

    中國政府在八月底公布的新政策,十八歲以下的玩家只能在每周五、六、日和國定假日晚間八點到九點可以登入上線,一周只有三小時的上線時間。中國媒體新華社更使用「精神鴉片」來形容網路遊戲,認為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成長過程有不良影響,隨後中國政府以保護未成年人身心來對網路遊戲進行管制。

    青少年不只課外的娛樂受到了管制,課內學習有關的補教行業也深受中國打擊。中國所推出的「雙減政策」改變了現行的教育方向,首先政府要提升學校內的教學品質,再來是從嚴管控課後補習。

    補習班在寒暑假都不能給予學科上的輔導,政府希望學生的學習方向能更多元化,導致近期中國的才藝班數量開始大增。

    如此一來學科上的差距有機會縮小、家長能省下大筆的補習費用,在文化、經濟資本上都能有效率地重新被分配,藉這個機會讓中國的社會階級有更大的流動空間,且盡可能降低之間的差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打擊補教業後,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推廣體育活動,在第十四個五年計劃中能看到,其中有規劃增加體育場館設施的設置。

    再來教育部也要求把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教學,讓學生不論在校內外都有固定的運動時間,讓青少年的成長過程更加健全。

    ▌共同富裕計畫

    從螞蟻集團的公開募股被停到阿里巴巴、騰訊等大財團被重罰、滴滴出行被迫下架,能得知中國在資本的領域的政策已開始大轉彎,中國對於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也展現決心。

    中國政府提出了「三次分配」的計畫,第一次分配是照市場的效率來進行,第二次分配是稅收、社會福利,第三次分配是透過自願捐獻的方式。

    中國政府希望能夠讓高收入族群獲得合理的調節,然後擴大中間收入族群的比重,而低收入族群可以增加收入,最後得到一個頭尾小、中間較大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包括抖音、阿里巴巴、小米等集團都對共同富裕的計劃做出了金額龐大的捐款,除了自願性的捐款,部分集團則是受到政策的影響而造成資本的縮水,如因網路遊戲限制而受到影響的騰訊和因補教業被打擊而受影響的新東方集團,股價都有明顯的下跌,讓這些大財團的市價瞬間蒸發許多。

    ▌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

    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又簡稱為「二十大」,二十大將在明年秋季召開,其中一重點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任期將滿,習近平若成功連任,將正式打破中國國家主席二任期結束即卸任的政治慣例。

    在二十大召開前,習近平則需要鞏固自身的政權,以確保能夠再一次連任,因此中國近一年來的大動作也經常被解釋為習近平為了連任而鋪路。透過不同的政策來獲取民意上的支持,在黨內習近平也因為先前查貪腐的行動而開始有部分不滿的聲音,因此也需要同時安撫黨內的各種勢力。

    ▌中國外交策略的改變

    中國外交的策略一向被稱做為戰狼外交,起源於中國電影<戰狼2>,電影裡頭充滿著民族主義情節,因此衍生出戰狼外交的說法,意指中國的外交策略是帶有濃厚民族主義且較為強硬的。

    但近期戰狼式的外交有顯著的改變,因為戰狼外交讓中國在國際間備受詬病,尤其受新冠肺炎的影響,這樣的外交策略顯得更不適合。

    習近平則喊出中國需要在國際間營造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如在外交官、發言人的說詞上都變得更溫和,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中國故事說好,盡可能在國際間減少敵人、增加朋友。

    眼看冬季奧運將在中國舉辦,國際間陸續傳出抵制的聲音,使中國在外交策略上有所修正。但如果中國只有片面的修改外交說詞,而不是將在國際社會中有爭議的問題解決,這樣的改變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嗎?

    ▌結語

    中國的大動作都並非只是單純監管與打擊,背後的意義其實是環環相扣,從打壓企業到共同富裕到培養下一代的中國青年,都有其政治盤算與考量。

    在全球化的浪潮來襲,中國仍秉持社會主義的精神在國際上走出自己的道路,後續的變化也值得我們持續的關注。

  • 鞏固外交時間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17:44:16
    有 34 人按讚

    2021.09.11

    「九一一」二十年,談美國面對中國威脅

    邱志偉,立法委員

    九一一事件距今過了正好二十年,世人應該都難以忘記在2001年9月11日的那個清晨,所有人都將準備上班之際,雄踞美國曼哈頓精華地段的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忽然遭到二架波音客機直直撞入,接著在極短時間內應聲倒下,連美國國防部所在的五角大廈,都遭到民航機撞擊。這場世紀悲劇,揭開的不只是美國全新的國安挑戰,更宣告本世紀將面臨一系列巨大的反恐作戰,且看不見盡頭。

    九一一恐攻沒有摧毀美國強權的世界地位

    Netflix的紀錄片《轉捩時刻:911與反恐戰爭》(Turning Point: 9/11 and the War on Terror),最近上映,正逢美軍自阿富汗撤退,那鮮明的九一一回憶又再度進入世人腦海當中。

    在這部紀錄片當中,導演找到了關鍵事件的當事人,包含世貿中心倖存者、白宮官員、聯邦調查局人員、軍方人員、阿富汗相關人員等,非常仔細的重頭到尾回顧了這場讓人心碎的災難,相當適合在此時刻,重新回顧美國如何捲入這場世紀災難。

    阿富汗問題,最早與美蘇冷戰衝突有關,雖然蘇聯最後撤軍而回,但空洞化的阿富汗,成了恐怖主義與內戰的溫床,最終塔利班掌權,庇護賓拉登等人,在美國不察之際,釀成了九一一事件的恐怖悲劇。不但徹底改變美國歷史進程,美國也從此捲入中東戰爭長達二十年之久。

    但恐怖份子固然乘著美國國境防護漏洞,給了美國沉重一擊,但並未擊倒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美國在經濟與軍事實力上,依舊是超級強權,未出現可怕的崩盤情勢,這在世界史上都是相當不簡單的案例。

    九一一事件改變了美國冷戰後的戰略進程,中國獲充分喘息

    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自阿富汗撤軍的記者會上說到「在這場競爭中,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在阿富汗陷入另一個十年。」我們由這句話窺見美軍對阿富汗戰爭反省所做出的總結,就是過去忽略了中國崛起的進程。直到2011年「亞洲再平衡」(Asia rebalance)戰略才被重新提起,但相較於2001年九一一事件已經相隔十年之久。

    美國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中美關係原本劍拔弩張,因為海南島撞機事件,中美兩國關係非常不愉快,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甚至新聞節目訪問時說出,「我們將竭盡所能協助台灣的自我防衛(whatever it took to help Taiwan defend herself)」,讓中國政府氣憤不已。但很快九一一事件發生,美國需要仰賴中國政府協助打擊恐怖份子,不得不開啟了「美中共管台海」的時代,甚至中國對台灣議題頤指氣使,美國基於反恐戰略,亦不願與中國輕啟對抗。

    也因此,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阿扁總統經常為台灣主權議題發聲,卻惹來布希總統的不悅,台美關係可說是相當緊張,與此刻的台美氣氛大不相同。中國為此嚐到了甜頭,更輕易滲入美國各領域當中,當美國驚覺時,遍地都是親中言論,直到今日美國仍面臨這樣的輿論拉扯。

    川普執政與武漢肺炎,徹底粉碎中國韜光養晦的假象

    美國對中輿論的明確轉向,乃至於對中戰略清晰,大概是要到2017年川普執政才完全開始。從2016年12月的「川蔡通話」早於「川習通話」,各界就意識到美國的對中態度已有改變。即便美軍當時仍在阿富汗,但美國選擇的是強力打擊恐怖份子,但更認真的制裁中國。這樣的態度與戰略,也深深影響了拜登選舉的節奏。

    而習近平在2018年廢除國家主席任期之後,「戰狼外交、敢於鬥爭」的治理手段,成了中國檯面顯學,徹底推翻鄧小平立下的韜光養晦。武漢肺炎後,中國更顯孤立,美中關係更為惡化,為鞏固政權的習近平只得對內外更加強硬,不但破壞香港的秩序,逮捕媒體高層、凍結資金,毫不在意外界看法。破壞過去西方世界進入東方的門戶—香港,形同宣告共產黨的假面具已經掀開。

    九一一事件雖然傷了美國人的心,但未曾改變美國人對自己國家的自信,也未曾向邪惡勢力低頭。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陣亡2461人,20年當中花費了無數金錢與人力。從美國經驗當中學習到的是,戰爭耗費的損傷永遠無法追回,但向敵人低頭,亦無法換來和平,唯有自強,才能持續長久。

    美國結束阿富汗戰爭,不必然等於有全心可以對應中國。但能確定的是,隨著中國新文革的再起,美中關係只會有更多競爭。美國無法改造阿富汗的體制,自然更不會再有幻想希望中國走向民主化,這也才會彰顯台灣民主自由的可貴。

  • 鞏固外交時間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23:00:50

    經濟學人這一個主題出來之後
    在台灣出現兩種不同反應

    一種就是 I told you so我早就跟你講了
    那另外一派就是非常台派的反應
    就是這個標題殺人啊沒有啦
    台灣沒有那麼不安全

    經濟學人國際的流通量大概130萬份
    那至少是英語系的重要的人一定看
    所以你不要以為他是要影響台灣啦
    他根本不在乎台灣怎麼想
    他是要影響美國的看法

    因為美國拜登1月20號上任之後
    已經100天了喔
    他說大概6月
    6月他國防部要出一個
    軍事戰略報告針對中國的

    那你可以看到經濟學人就認為
    拜登一直舉棋不定
    因為經濟學人這個文章
    要配合外交事務季刊那篇文章
    要合在一起讀這樣才會看得比較準確

    那個外交事務季刊那個是直接把棄台論重提
    就是意思是說美國不要打一個6千英里之外的戰爭
    我們既然一切回美國生產
    那幹嘛去在人家門口
    你跟人家打仗就划不來不值得不支持

    經濟學人就是
    他就是在講說美國如果在軍事上
    或者是對台灣的態度一直這麼模模糊糊
    這樣呼攏呼攏
    那事實上未來的情勢是越來越險峻
    那他講到幾個部分嘛
    第一個就是中國對台灣的部分
    就是軍力差距越拉越大
    實際上中國的軍事預算可能是接近4千億左右
    也就大概是約莫是目前的兩倍到三倍
    是美國的三分之二 差不多
    所以就是說不要低估他

    那他的軍事預算向來大概就台灣的十六倍
    十六倍
    那所以這個軍力差距是越拉越大
    第一個當中國對台灣問題
    他認為要解決
    大家都認為2022到2027就是危險期間
    就是說從2022到2027可能兩岸的軍事差距
    會讓中國認為他做出軍事冒進
    那代價他可以承受

    那第二個就是當中國的軍力在崛起
    那美國要介入台灣就第一島鏈來幫助台灣
    他的代價也會越來越大 是
    他講了這個問題的現實兩難之處
    他就說他說美國你現在如果真的要介入第一島鏈
    坦白說你如果真的兩岸發生軍事衝突
    你如果不把中國的陸基的雷達跟陸基的飛彈摧毀
    你美國的軍艦
    根本沒有辦法進第一島鏈
    因為會馬上就被打沉 會被打掉嘛對不對

    這個很現實嘛 然後這個
    可是你如果去打
    因為你如果真的要幫台灣
    你勢必要處理陸基的中國沿岸的陸基的雷達跟飛彈
    可是你只要打了你就是宣戰
    尤其是那是人家的領土
    對對對那是海外那是公海

    所以經濟學人就問了這個問題就是說
    那這個事實上就是外交季刊
    另外那個人
    外交事務季刊他也是提到這個問題
    他說你勢必要做這個動作
    那你跟中國宣戰打起來那個代價你想清楚了嗎
    你計算好了嗎 對對對對 你能夠承擔嗎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
    事實上美國就要想
    我覺得經濟學人就是發出這個問題啦
    就是說你現在還在搞戰略模糊
    那這樣拖下去的結果就是使得你
    2022之後越來越處於被動
    而且根本就不敢表態了嘛
    因為人家越來越大

    所以簡單來說經濟學人這個立場
    跟之前講的棄台論的立場 不一樣
    算是是鷹派嗎
    那個經濟學人是比較偏鷹派
    他就認為你這個時候
    就要趁你還領先的時候要表態
    早做決定 要明確化

    為什麼現在我們說會有經濟學人這種鷹派的言論出來
    他說你要及早站起來表示強硬
    我覺得真正還是扯到那個過程
    你去想一想以美國來講
    美國把菅義偉日本人的首相
    拉到美國去搞了一個聯合聲明對不對 對
    然後菅義偉一回到日本
    4月28號就通過RCEP你這是幹嘛
    就加入RCEP 是嘛

    那請問你在幹嘛
    就是表面上應付一下老大哥
    但實質上商業還是很重要
    那你有什麼好抱怨我美國
    所以我就說嘛
    我就說到時候我們所講說美國在亞洲的credibility
    威信會下降
    誰來指責這件事 請問你
    沒有人可以指責了

    我是覺得美國目前他要對中國做強硬的表態
    時間跟機會還是有的啦
    可是拜登真的要走這樣的路嗎
    但我要問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Antony Blinken最近要開始到處飛

    然後拜登也想要去歐洲
    請問他們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要拉結盟
    布林肯是幫拜登的6月11日12日要去搞G7先做鋪路
    等於先去踏勘就對了 對對對對對對

    那我覺得有幾個議題可能就是他要搞的啦
    第一個就是對新疆
    新疆想要大家統一出來都說這是
    他還是要新疆跟香港
    我認為新疆跟香港他還是要搞啦
    但是這兩個都動不了啊百分之百動不了

    所以就要從這邊連帶出來就是
    要不要抵制冬奧這種議題 對啊
    但是他這個東西也要攤在G7裡面談喔 是
    G7...因為沒有歐洲真的搞不來
    不是沒有歐洲你一下子少了幾十個國家去抵制
    美國不願意單幹
    他連抵制這種事都不要單幹

    然後還有第二個就是要鞏固半導體供應鏈
    包括對華為的抵制
    那坦白講這個時候去剛好是德國的尷尬時間
    因為德國9月要選舉 對
    那目前到底是Laschet那個基民黨
    基民黨或者是綠黨
    哪一個人會變成多數聯盟現在看不出來 不知道

    那如果是綠黨那個變成多數聯盟
    那德國就要轉彎
    對就往另外一邊轉以前親中
    現在要往完全另外一邊轉
    所以現在看不出來
    所以我認為反正拜登就去那邊
    表達一下想法大概就這樣

    我覺得歐洲會逐漸發展出他的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
    即使有時候跟美國一樣
    也不是說配合美國是我們剛好重疊
    我們剛好重疊
    也就是他不是同盟關係他是利益共生關係 對對對對
    就有時候是跟你利益一致 對
    有時候也會跟中國利益一致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鞏固外交時間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21:35:17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的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然後還包括了我們親愛的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一個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還要開記者會,真的對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邦交國海地及史瓦帝尼近期都傳出政治風暴,海地總統摩依士被暗殺,史瓦帝尼則陷入獨立五十多年來最嚴重反政府示威,近期兩國再傳與我邦交生變。外交部今天表示,我國外交處境艱難, 國人皆能理解;鞏固邦交是長期且有延續性的重要外交工作,這也是朝野主要政黨的共識。】其實我也一直很好奇,因為中華民國一直主打自己是民主好夥伴,但是史瓦帝尼警察上街殺人了ㄟ,外交部有沒有道德勇氣站出來咧?還是說有外交才是好夥伴,不是香港我就不講話?

    法國和歐洲國家都打算要強制打疫苗....熱愛自由的法國民眾群情激憤,反馬克宏...不自由毋寧死...民主和專制..結果一樣要強制打疫苗?據說馬克宏的社群媒體被灌爆,因為法國人不能接受這種強制做法,跟你拚了!根據關鍵評論網的報導:【法國登記接種疫苗的網站Doctolib聲稱,自馬克宏一宣布,短短2天已有超過200萬人預約疫苗接種,導致網站崩潰。但另一方面,法國上週末全國都出現集會活動,抗議這項新政策。「反對強制接種疫苗,侵犯自由!」「反對獨裁!」抗議者手持標語,反對這項新的政策,從法國首都巴黎、尼斯、斯特拉斯堡到南部蒙彼利埃和馬賽,法國週六(17日)一共有137起抗議活動,有超過11萬人上街示威抗議。】我們系統不用強制也崩潰啊,好想跟法國人交換喔!

    國防安全院對台灣內部做輿論蒐集和分析指控,一切都是中共同路人,反對政府反對疫情就是親中,這種作法等於是把國民當國賊ㄟ,用學術包裝風向球,用納稅人的錢打擊異己,這樣是不是納稅錢很好花?國防部準備要肅清國內反賊嗎?聯合報的黑白集是這樣分析的,【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一篇《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版疫情輿論分析》的報告,簡言之,指控批踢踢的批評是有系統的輿論操控,甚至可能是「中共同路人」。在親綠寫手林瑋豐上次反串被批踢踢抓包後,這莫非是政府智庫「代黨反擊」?從學術研究或政治分析看,這篇報告問題很多。例如,簡單設定關鍵字,宣稱篩選後找出所謂「積極參與論戰的活動集團」,就說他們操縱輿論,要對台灣政府製造防疫施政壓力,顯有偏頗。爭議更大的還有,直接點名使用者,只因他們「積極參與討論」。與其說這是智庫報告,不如說更像在公布網路「黑名單」。】

    日韓會面破局,這次為什麼日本韓國在奧運中看起來處處起衝突,從選手村老是掛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到日本駐韓大使不知是故意還是無意,根據新頭殼的報導:【近日日本駐韓公使的言論引發韓國的不滿,起因是日本駐韓大使館總括公使相馬弘尚在接受韓媒採訪時,在論及韓國總統文在寅有意於東奧訪日一事,他嗤之以鼻,並且加以嘲笑。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公開表態,指出 :「深感遺憾」。】這兩國到底是要不要會面要不要談判啊?

    講到奧運就要來談談我們這次的選手坐經濟艙事件,在美國的狀況又是如何的呢?引述THE POINTS GUY報導,除非獲得贊助或是用自己飛行哩程折抵,大多數的美國奧運選手與奧委會成員只能搭乘經濟艙前往東京奧運,也就是說,如果想要搭乘商務艙或是頭等艙出賽,只能「靠自己的本事」。但是呢,根據翁P觀點表示,在美國各運動協會都很弱勢,參與奧運主要都是選手個人的決定,等到奪牌之後不僅有廣告收入,電視台邀約,還可以自己開體操學校。美國體育產業很發達,參與奧運,未來人生路上多半會很順利,所以不會受制於政府。

    我國外交部對立陶宛設台灣辦事處開了記者會很高興的宣布,但是這三分外交,七分政治...中華民國外交部,以設立沒有國名的台灣辦事處作為外交重大突破?誰敢戳破國王的新衣?跟立陶宛要談何種生意?政府真的搞清楚了?但我是覺得吳釗燮好像很興奮的樣子,可惜大家都在看奧運旅館,沒甚麼人理他。

    另外,根據天下網路版的報導:【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日本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今天正式指控,與中國政府有關的駭客,就是今年稍早攻擊微軟電子郵件伺服器軟體(Microsoft Exchange)的幕後黑手,不僅如此,中國政府還犯下大批惡意網路活動。美國時間週一的聲明,有重大意義。首先,這是美國首次指控中國付錢給犯罪組織,執行大規模駭客攻擊。更值得注意的是,北約和歐盟向來不願意直接指責中國,但這一次他們也發聲了。】美國指控中國駭客,科技戰,貿易戰,美中“無人員傷亡的戰爭”已經開始佈局?這到底是戰爭剛開始,還是只是一場宣傳戰?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5:00 台灣美國 選手的養成大不同
    22:00 解析海地與史瓦帝尼局勢
    40:00 法國強制打疫苗
    53:00 國防安全院針對ptt分析事件
    01:17:00 日駐韓副使酸文在寅自慰
    01:25:00 立陶宛設台灣辦事處
    92分 美國指控中國駭客

  • 鞏固外交時間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15 01:50:07

    #歷史上的今天 2004-MAY-14 盧武鉉復職

    有平民總統之稱的韓國第16屆總統盧武鉉,在2003年當選後被媒體爆料其二哥涉嫌干預國家人事,以及競選期間的資金流向不明,被國會提出彈劾案並投票通過。盧武鉉被終止總統職務後,在63天經韓國憲法法院宣判違反《選舉法》屬實,但不致罷免的理由,恢復了盧武鉉的總統職權。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70mr12f6r6087302012zv0

    出生於1946年9月1日的盧武鉉,出身窮苦的農民家庭;他雖然在高中時以優越的成績畢業,卻因為家中經濟狀況而沒有再升學;再經過多年的自學苦讀,他最終在29歲那年通過司法考試,並在1977年成為大田市地方法院的法官。

    1981年,全斗煥為了鞏固其獨裁政權的基礎,對22名釜山地區的大學生與社會運動、異議人士進行大規模拘捕行動,是為「釜林事件」。盧武鉉為了維護這些被拘捕者權益,和檢察官纏鬥半年,讓他聲名大噪,成為家喻戶曉的「人權律師」。

    1986年開始,盧武鉉開始投入政治運動,也因為「釜林事件」的辯護讓他聲勢高漲,順利當選國會議員,成為備受注目的政壇新秀。2003年在第15任總統金大中的支持下,盧武鉉當選第16任總統,成為韓國歷史上學歷最低的總統,有「平民總統」或「草根總統」的綽號。

    盧武鉉在總統任職期間進行了多項內政改革,一掃過去韓國政壇給人貪汙腐敗的形象;對內進行政府組織、機關調整、管理、財政以及人事行政等制度上的改革,讓原本缺乏效率的政府組織更有效率,以及推動清廉政治。對外則是有更彈性的外交手腕,與北韓多次會晤交流,更加強了經貿的合作關係,使朝鮮半島的和平氣氛更加濃厚。

    然而,他在卸下總統職位後,也因為過去的合作商業夥伴被爆出行賄與逃漏稅等醜聞,因而被多次檢方約談,陷入政治鬥爭的泥沼之中;原本返鄉過著清閒生活的他,也因為官司纏身變得鬱鬱寡歡。

    直到2009年5月23日,他與隨扈前往離家不遠的烽火山時,趁著隨扈不注意就在懸崖縱身而跳,以最慘烈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終年62歲,讓不少人錯愕。

    有關盧武鉉的影視作品,以2013年上映的《正義辯護人》最為知名;雖然片中的主角名稱更換,但整體故事是以盧武鉉在成為總統前,為「釜林事件」受害者擔任辯護律師的經歷為藍本。由宋康昊所主演的宋律師,從他高中畢業開始描述,再到他為了人權奔走,張力十足的劇情,感動不少人。

    有趣的是,電影上映後雖然讓宋康昊奪下青龍獎影帝,但卻因為影射盧武鉉而被當時的韓國總統朴槿惠所領導的執政黨政府列為藝文界的黑名單,讓宋康昊一度陷入演藝事業的低潮。但如今時間證明了一切,朴槿惠和宋康昊兩人的下場,明顯天壤之別。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韓國 #南韓 #釜林事件 #釜山 #盧武鉉 #總統 #正義辯護人 #宋康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