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非st段上升心肌梗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非st段上升心肌梗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非st段上升心肌梗塞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心肌損傷伴隨ST節段上升曾發生在COVID-19病患身上。本文描述紐約市COVID-19爆發一個月內的經驗。 共18名COVID-19患者有ST節段上升現象,顯示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年齡中位數63歲,83%為男性,33% ST節段上升時有胸痛的現象。 10名患者出現症狀時...
非st段上升心肌梗塞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肌損傷伴隨ST節段上升曾發生在COVID-19病患身上。本文描述紐約市COVID-19爆發一個月內的經驗。
共18名COVID-19患者有ST節段上升現象,顯示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年齡中位數63歲,83%為男性,33% ST節段上升時有胸痛的現象。
10名患者出現症狀時即有ST節段上升現象,8名住院期間發生(中位數6天)。14名ST節段上升患者中,5名「左心室射出分率」正常,其中1名有「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8名低「左心室射出分率」,其中5名有「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一名患者沒有超聲心動圖報告。)
4名患者有瀰漫性ST節段上升,3名「左心室射出分率」及「節段性室壁運動」皆正常;1名「左心室射出分率」為10%,且伴隨有全身性的hypokinesis。在這群ST節段上升COVID-19患者中,疾病的表現有差異,非阻塞性疾病的盛行率高,且預後差。
Covid-19患者的心肌損傷可能是由於斑塊破裂,cytokine storm,低氧損傷,冠狀動脈痙攣,微血栓或直接內皮或血管損傷引起的;這類患者的MRI會呈現心肌間質水腫。(「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莊淑鈞博士 摘要整理)
📋 ST-Segment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 A Case Series(2020/04/17)+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Sripal Bangalore, Atul Sharma, Alexander Slotwiner, et al.
➥Link: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009020
🔔豐富的學術文獻資料都在【Covid-19 新冠肺炎資源網】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非st段上升心肌梗塞 在 陳凝觀的健康好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給大家。
〈主動脈剝離說明--2〉
3.主動脈剝離會有什麼症狀?聽說發作時是撕心裂肺的劇痛,患者會瞬間失去意識嗎?
急性主動脈剝離是因為血管內壁被撕裂開來,
所以典型症狀就是從前胸痛到後背,
劇烈、撕心裂肺的痛。
但不是每個急性主動脈剝離的病人都會出現典型症狀,
有15%的病人沒有胸痛的表現,
而是昏倒或出現中風的症狀,
還有一小部份的病人是肢體無力、冰冷。
急性主動脈剝離是急診可能會出現醫療爭議的疾病。
大家可能會覺得驚訝,
不是胸痛就要想到急性主動脈剝離嗎?
但在急診急性胸痛有非常多的鑑別診斷,
其中最重要的疾病是急性心肌梗塞。
很不幸的,
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也可能剝離到冠狀動脈,
造成心肌梗塞的表現。
所以心電圖會有ST段上升,
心肌酵素也會升高(代表心肌受傷),
就會被當成是急性心肌梗塞來處理,
給予大量抗凝血劑,
緊急被送去做心導管,
然後才被發現其實是急性主動脈剝離。
根據新聞報導的內容,
江丙坤先生在急診放了葉克膜後,
送去做緊急心導管,
後來發現是主動脈剝離才被送去手術。
他的狀況就如前面所說明的可怕情形。
另外有一部份的病人表現像中風,
患者突然就陷入昏迷,
或是半側忽然無力。
這是因為剝離的血管內膜影響到往腦部的血流,
所以病人臨床上的各種徵象和症狀就是中風。
病人會被送去做緊急的腦部電腦斷層,
結果會看不到腦部出血而被診斷缺血性腦中風,
因此被給予血栓溶解劑。
病人會因而被延遲緊急手術的時間,
可能就在這段期間主動脈破裂死亡,
或是後續緊急手術時會因血栓溶解劑而非常難止血。
我相信大家看到這邊,
應該也會全身冒冷汗。
如果在急診值班遇到以上兩種狀況,
那不就完蛋了。
所以我建議遇到懷疑急性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
多測一項四肢血壓,
如果有差異大於30mmHg的病人,
務必要想到有可能是急性主動脈剝離。
4.急性主動脈剝離有前兆嗎?
沒有,
一旦內膜突發破裂剝離就發生了。
但通常是病人突然急遽升高的時候,
例如發怒、喝酒或是性行為等等。
所以古代說的馬上風,
可能有一部份是發生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而死亡。
5.主動脈剝離的原因?先天性的組織異常?和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有關聯性嗎?哪些人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群?
前面提到急性主動脈剝離是血管內膜破裂,
所以主要的原因是血管不健康。
血管不健康又可分成先天和後天。
先天的問題是結締組織比較弱,
所以承受血壓的能力比較弱,
最典型的疾病就是「馬凡氏症」。
「馬凡氏症」大多高瘦,
手長腳長。
劉備手長及膝,
可能就是「馬凡氏症」。
這族群的病人通常會有「蜘蛛指」,
手指也很長,
可以用一手的大拇指和小指圈住另一手的手腕,
或是大拇指彎曲會超過手掌邊緣,
大家可以自己試試看。
另外會在很年輕時就有高度近視,
這也是因為結締組織拉不住水晶體,
水晶體往外側偏移而引起。
但「馬凡氏症」最可怕的合併症就是心血管疾病,
除了急性主動脈剝離,
還可能出現二尖瓣膜脫垂而引起重度二尖瓣膜逆流,
以及在年輕時就主動脈根部逐漸擴大而破裂。
之前國際上有一些運動員比賽中猝死,
就是因為這個「馬凡氏症」引發主動脈破裂。
所以這類病人要定期追蹤心血管的狀況,
提早接受手術治療。
後天因素造成血管不健康比較常見,
包括感染(例如梅毒)、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造成粥狀動脈硬化,
血管失去彈性,
血壓一旦竄升,
血管就承受不了。
門診常常會遇到病人說,
我現在身體沒有不舒服,
我不想吃血壓、血脂或血糖的藥物。
其實吃這些慢性病的藥物,
並非為了不舒服,
而是為了避免之後出現像急性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中風這類嚴重的併發症。
所以如果有家人或朋友拒絕規律服藥,
請幫忙勸說一下,
感謝!
PS1. 下一篇會談目前的治療
PS2. 祝大家新年快樂!健康平安!
非st段上升心肌梗塞 在 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分享一個成功的救護與醫院合作案例!
辛苦的EMT弟兄和好鄰居新竹國泰醫院
值得我們大大的掌聲!感謝他們!❤️
- - - - - - - - - - - - - - - - -
前天新竹香山分隊在現場做心電圖
立刻診斷病人是死亡率最高的
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
依據流程送就近有導管有ICU空床醫院
新竹國泰醫院聽到EMT呼叫
立即啓動小組
安全快速做完支架
這是院前與醫院雙方共同合作完美呈現!
這個病人是籍由這個計劃救㓉的
因為一入導管室就心室過速(VT)
電撃恢復正常心率
病人目前恢復的情況非常良好
如果到院前㸱延,或是還需要轉院
可能結果就沒這麼好了!
- - - - - - - - - - - - - -
真的感謝新竹國泰醫院急診夥伴
以及心臟科廖主任辛苦積極搶救!
這圖文經病人的同意後分享
希望以後就醫的民眾
#配合EMT的建議選擇就醫
#相信急診和心臟科的團隊
#因為他們是最專業的!
台灣民眾很幸福
感謝有你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