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非關稅障礙 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非關稅障礙 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非關稅障礙 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非關稅障礙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申請跟通過完全兩回事,效率應該會蠻低的,尤其是利害糾葛很多還有國內很多非關稅障礙的國家 「英國今年初也申請加入CPTPP,西村康稔說,討論英國入會的第一場會議將於本月28日舉行。CPTPP現有11個成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台北市 #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 #美牛 #美豬 00:40 瘦肉精是甚麼 01:42 臺灣美豬美牛進口時間軸 06:35 為什麼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08:57 瘦肉精豬肉的三個艱困議題 瘦肉精美豬是藍綠累積的共業,講實話注定不討好,肯定是藍也罵、綠也不滿。 但還是要基於國家社會的最大...

非關稅障礙 在 換日線 Crossi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17:07:35

【自由貿易協定 FTA】#換日線國際字典 ​ ​ 近期關於台美簽署 FTA 的消息再起──FTA 到底是什麼?目前臺灣已經跟那些國家簽署 FTA 呢?FTA 又會帶來什麼好處?另外還有好多簡稱如 BTA 的協定,是否讓你搞不清楚差異?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 ▍什麼是 FTA?​ ​ 「自由貿易協定...

非關稅障礙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0:29:27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中美貿易戰】保護主義抬頭,中美新冷戰將重整世界秩序?⠀ ·⠀ 中美貿易戰仍未平息,美國總統特朗普於9月對華實施新一輪關稅,引起各國關注。當貿易保護主義(下稱保護主義)抬頭,就不僅是中美兩國的角力,其他國家都必須被迫選邊站,這將改變...

  • 非關稅障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7:24:33
    有 233 人按讚

    申請跟通過完全兩回事,效率應該會蠻低的,尤其是利害糾葛很多還有國內很多非關稅障礙的國家
    「英國今年初也申請加入CPTPP,西村康稔說,討論英國入會的第一場會議將於本月28日舉行。CPTPP現有11個成員。」

  • 非關稅障礙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6 10:00:37
    有 22 人按讚

    政府心機 標章亂上加亂
    周怡/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台南市)

    從這次萊豬標章的發展過程,政府似乎為了避免被進口國質疑相關措施具有歧視性質,不但避免在食品衛生相關法規中出現特定限制,也透過標章宣導的方式,讓民眾方便識別。但如今消費者和業者都被政府搞得霧煞煞,因為中央到地方政府推出了超過十款標章,不只消費者搞不清楚,業者也不知道貼哪個才對,遭質疑沒有公信力。整個發展過程,就是政府極力避免使此類標章落入非關稅障礙的質疑,進而影響我國在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的法律挑戰。

    無論是民間推動或是政府認證標章的原意在減少不明的資訊,讓消費者容易辨識或容易就相同的產品之間做出選擇。兩者的差異在政府主導認證程序的標章,在國際貿易的過程是有法律影響的。

    也就是政府標章,若是認證標準不夠透明,或是對相同的產品造成不公平的待遇時,很有可能被其他國家認為是歧視性的措施,也就是非關稅障礙,有可能開啟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程序。而民間推動的標章則沒有前述的法律風險,消費者是否選擇貼有該標章的產品,完全取決於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與消費能力,政府無法改變該產品的市場機制。

    有些國家會利用迂迴的方式,不管是透過政府預算提高標章的知名度,或是介入民間標章認證與發放過程,讓貼有該標章的國產品產生與同質性產品不一樣的市場影響。雖然世界貿易組織目前沒有明確的案例證明這樣的做法,是不是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定,但這不代表這樣的動作將來不會招來法律的質疑。

    一個有心拓展我國的國際曝光度,致力於將我國法規與國際接軌的政府,應該思慮周詳,不會故意兵行險棋,陷入不利的發展困局。可是,近日新聞又報導主管機關表示,只要貼了台灣豬標章,豬肉主要可食部位與原料全部是國產,如果不是國產,被查到將依標示不實,處以行政罰。若此為政府即將採行的措施,無非是表示這類標章的公權力基礎來自於政府的稽查與處罰,此舉無疑是自認標章是非關稅障礙。

    因為在一般民眾和店家的選擇上,顯然大多數會在相當期間內,棄用低價進口豬,於是很可能的情況是國產豬因為供不應求而漲價,而進口豬的市場地位將受到歧視的不公平的待遇,促使原產地國以法律方式解決障礙。

  • 非關稅障礙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7 19:08:10
    有 671 人按讚

    【苗栗縣衛生局將無視中央?自治條例被退回仍要硬幹!】

    今年最後一次臨時會,國民黨團提案修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要求豬肉及豬肉製品不得檢出乙型受體素。其實不只苗栗,全國各議會的國民黨團都在差不多時間做了類似的提案,但中央早在九月就給了地方函示,認為此案具有全國一致性,地方議會若通過不得檢出的自治條例,將會違反中央規範而失效。

    在本次質詢中,面對可能被退回的狀況,我詢問苗栗縣衛生局如何因應,卻得到令人傻眼的答案。局長回答:若條例被退回,將會以「被退回的條例內容」繼續執法、繼續開罰。等於是完全無視中央法規,若地方政府認為食品規範乃自治權限,而非中央解釋的非關稅障礙角度,是可提起釋憲的,但局長的這個回應實在難以理解。

    再來,無論未來檢驗標準為何,重點都是檢驗能否確實。我問了局長三個問題:檢驗人力是否足夠?檢驗設備是否足夠?實驗室能量是否足夠?三個問題都得到一樣的答案,都不夠。且未來針對豬肉的抽檢,一個月僅有十件,這樣的檢驗能量,我想實在很難讓鄉親放心。

    因此未來的問題在於檢驗能量如何跟上市場的開放,這方面除了仰賴中央撥補經費,也需要縣長支持相關計畫提昇限內人力與設備。

  • 非關稅障礙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03 22:49:04

    #苗博雅 #台北市 #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 #美牛 #美豬

    00:40 瘦肉精是甚麼
    01:42 臺灣美豬美牛進口時間軸
    06:35 為什麼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08:57 瘦肉精豬肉的三個艱困議題

    瘦肉精美豬是藍綠累積的共業,講實話注定不討好,肯定是藍也罵、綠也不滿。
    但還是要基於國家社會的最大利益,講點實話:

    1⃣️ 瘦肉精肉品進口,不是藍/綠問題,而是執政/在野的問題。執政的都想開放,在野的都會反對。政客互罵「昨是今非」,本質就是政治攻防口水。

    2⃣️ 這次不是「進口美豬」的問題。外國豬肉包括美豬早在2005年(扁執政)就全面開放進口。但不容許驗出瘦肉精殘留。

    3⃣️ 這次也不是「進口瘦肉精」的問題。瘦肉精牛肉早在2012年(馬執政)開放進口。

    當時馬政府制定進口牛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最高容許值10ppb。臺灣市面上的美牛,早已一部分含有瘦肉精,國人已經吃了八年。

    4⃣️ 這次爭議,精確地說,是「制定進口豬肉殘留萊克多巴胺最高容許值」的問題。是允許進口萊牛八年後,是否進一步「允許進口萊豬」的問題。

    5⃣️ 攝取多少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負面影響?會產生何種影響?至今科學界還有爭論。

    2012年7月5日,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在美國提議表決之下,以69對67通過「牛肉、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標準。

    但歐盟至今仍主張Codex制定的最高殘留量,還是不能排除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因此沒有跟進Codex標準。

    6⃣️ 既然有爭議,為何臺灣要跟進Codex標準?

    在WTO架構下,欠缺科學證據支持的食品安全或動植物檢疫,可能會被認定為「非關稅貿易障礙」,引起與其他會員國的經貿紛爭。

    如果拒絕接受國際組織制定的食安與檢疫標準(例如Codex的最高容許量),必須要提出更強力的科學證據,在經貿糾紛上要負擔很高的舉證責任。

    而臺灣在2012年已跟進Codex的牛肉瘦肉精殘留標準。且至今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符合Codex標準的進口瘦肉精牛肉在台灣造成食安風險。

    如果持續拒絕開放豬肉,很難自圓其說。除非可以提出「牛肉可以、豬肉不行」的科學證據,否則很可能被認定為「非關稅貿易障礙」,違反國際經貿應該遵守的準則。

    而在美中貿易戰,世界供應鏈重組的時刻,背負著違反國際經貿準則的指責,對臺灣爭取國際貿易協定是不利的。

    7⃣️ 2012年馬政府開放瘦肉精牛肉,有經立法院審議。蔡政府用「行政命令」,是不是故意繞過立法院?是不是拒絕國會監督?

    這次能夠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開放萊豬進口,是因為2012年,馬政府為了開放萊牛,立法院修改《食品安全衛生法》,賦予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制訂最高容許殘留量的權力。

    2012年立法院所審議的,並不是萊牛的最高容許值,而是要不要給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制訂容許值的權力。

    2012修法通過後,馬政府開放萊牛的最高容許值,也是以行政命令規範。

    8⃣️ 瘦肉精豬肉艱困議題之一:如何落實標示,保障人民選擇權?

    「選擇權」是食安的核心訴求之一。

    有些民眾「就是不想吃到」,政府說「在安全容許值內吃到不會怎樣」並沒有回應到人民「想擁有選擇權」的核心問題。

    落實選擇權的前提,是「正確清楚標示」。沒有正確清楚的標示,選擇權都是空談。

    但萊牛進口了八年,當時馬政府主打的「三管五卡」並沒有真正全面落實。牛肉產地標示仍然零零落落,稽查也不夠確實。

    另外,公立學校、公立醫院、軍隊等機關的團膳,食用者無選擇權,政府怎麼把關?

    我已經檢視許多採購契約,都沒有明定嚴厲的罰則,嚇阻力顯然不足。且查核也不積極。

    如果萊豬的把關機制只有比照美牛,顯然不足以回應人民的憂慮。

    9⃣️ 瘦肉精豬肉艱困議題之二:最高容許值如何制定?如何落實檢驗與食材溯源?

    2012年民進黨反對豬肉解禁的原因之一,是「國人飲食習慣不同」。此原因至今沒有改變消失。

    最高容許值的制定,是科學和食安問題。但現今的科學證據,多是以健康成人為實驗基礎。

    脆弱族群如兒童、慢性病患、孕婦等,能比照健康成人的標準嗎?政府所做的科學實驗,訂出的容許值,是否足以保障脆弱族群?而國內的檢疫機制,以及食材溯源機制,是否足以確保食安?

    |108年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
    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0039
    |107年美國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225

    🔟 瘦肉精豬肉的艱困議題之三:臺灣本土畜牧業的升級

    臺灣肉品好吃、優質,毋庸置疑。但本土畜牧業的運輸、保存、販賣,急需現代化,才能為業者爭取更長遠的未來。

    政府提出「百億基金」因應瘦肉精豬肉的衝擊,能否引入資源協助產業建立「冷鏈」,進一步提升國內食安品質,並建立以及肉品外銷的基礎建設?還是淪落為舊式撒幣補助,錢用完不留下痕跡?

    上述三個議題,才是未來國會監督的重點所在。

    針對大家關心的食安選擇權、產地標示等議題,我也會在臺北市議會繼續為市民監督把關。




    勘誤:7:33 食品安全檢驗與動物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口誤為規定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鄭之毓 | 腳本、拍攝、剪輯、後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