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非自住房屋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非自住房屋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非自住房屋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非自住房屋定義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先前我們曾針對台灣囤房現況討論(詳見 https://reurl.cc/NZr2Ze ),七年來全國個人持有非自住房增加超過10萬戶、家戶歸戶非自住房總量高達71萬戶、主計總處空屋調查共166萬戶,這些數據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台灣的非自住房及空屋數量十分可觀。 ⠀⠀⠀ 許多民眾在臉書告訴我們,求得一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40422民視 張盛和 張金鶚 共識 提高非自用稅率 影片網址→http://youtu.be/uCCBx3msQTs 感謝記者 黃瀞儀 的採訪唷!該說的都說了,該建議的也建議了,增加持有稅是公平正義,但從打房角度是無效的,貿然打房就像財政部長說的,房市硬著路,既民粹、也不利台灣整體經濟。 ...

非自住房屋定義 在 林宜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2 20:28:00

今天一大早我代表幫台南市民陳情的立場,前往立法院與余宛如立委及郭國文立委一起召開「自住戶房屋不該淪為政府打房犧牲品」記者會。 由於2014年中央政府為了打房曾經調升非自用戶房屋稅率,房屋現值因此上漲,卻造成一般自用住戶房屋稅也跟著增加,無端成為打房犧牲品。 為了減輕絕大多數自住戶民眾租稅負擔,余...

  • 非自住房屋定義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0 12:41:11
    有 1,012 人按讚

    先前我們曾針對台灣囤房現況討論(詳見 https://reurl.cc/NZr2Ze ),七年來全國個人持有非自住房增加超過10萬戶、家戶歸戶非自住房總量高達71萬戶、主計總處空屋調查共166萬戶,這些數據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台灣的非自住房及空屋數量十分可觀。
    ⠀⠀⠀
    許多民眾在臉書告訴我們,求得一個安穩的家有多麽不容易,許多人因為沈重的房租、房貸,不敢為未來做打算。時代力量也積極提倡 #囤房稅,希望解決台灣囤房的問題。然而,內政部不願配合公開資料或公開錯誤資訊,成為我們推行政策的一大阻礙。
    ⠀⠀⠀
    去年5月,內政部曾經發新聞稿稿開嗆:「囤房問題有限」、「在缺乏正確證據前,若僅依直覺想像恐造成錯誤推論」。
    ⠀⠀⠀
    當我們透過不同管道,掌握一些資料,想跟內政部說法再一次比對時,卻發現...
    ⠀⠀⠀
    「內政部把新聞稿下架了!」
    「內政部把新聞稿下架了!」
    「內政部把新聞稿下架了!」
    ⠀⠀⠀
    其實這篇新聞稿當時發出後,就因爲數據引用錯誤,隨即被民團打臉,反而讓內政部自己成為那個「缺乏正確數據結果作成錯誤推論」的單位。
    ⠀⠀⠀
    (凡走過必留痕跡,當時媒體也轉載此篇新聞稿,至今網路上都可以查到。)
    ⠀⠀⠀
    老實說,我也認同內政部的觀點,討論政策,是該有憑有據,因此曾在今年協調會上要求內政部公開資料,然而內政部卻拒絕公開。
    ⠀⠀⠀
    以內政部的「新建餘屋數據」為例,目前僅針對五年內新房進行公告,其實非常不完善。假如有房屋持續滯銷,且年限超越五年,就不會被放進餘屋數據裡,讓大眾無法掌握全台灣餘屋的總量。
    ⠀⠀⠀
    我們在協調會上要求公開完整資料,內政部卻回應拒絕公開,說法是「考量建商金流及過去買賣交易行為所訂定」、「已為學界廣為應用」、「另有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判別機制」。
    ⠀⠀⠀
    關於內政部的說法,我有三點質疑:
    ⠀⠀⠀
    ① 內政部 #態度反覆不一
    對照去年五月,內政部期待大家本於真實數據討論囤房問題,然而這次,內政部明明就是掌握資料的人,竟然在立委要求公開時予以拒絕,拿考量建商金流當理由。試問內政部,你不公開手中數據,是不是想讓大家「繼續憑直覺想像,產生錯誤推論」?
    ⠀⠀⠀
    ② 內政部 #回應牛頭不對馬嘴
    低度用電的定義是每月六十度以下,跟建商還未賣出的餘屋內涵根本不同,竟然混為一談。
    ⠀⠀⠀
    ③ 有好的數據,有助於制定 #公平有效的政策
    若未來設置囤房稅,將針對起造人給予一定時間的寬限優惠銷售期。為此,我們必須弄清楚,到底有多少餘屋五年以上還沒賣完,又會優惠到多少間住宅,才能真正存好心,做好事。
    ⠀⠀⠀
    對比財政部在我們的溝通協調下,有在持續釋出資料,內政部則是完全保守到不行。我認為,內政部與其像去年那樣,在新聞稿發佈錯誤資訊混淆視聽,還不如把應該公開的資料積極公開,讓社會大眾一起理性討論。

  • 非自住房屋定義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3:51:06
    有 878 人按讚

    低度使用住宅9.96%創新「低」?內政部先把資料補齊吧!
     
    根據主計總處歷次的10年空屋普查,從2000、2010到2020年,空閒住宅數從123萬上升到155萬再到了 #歷史新高的166萬,相當於在台灣每 6 戶就有 1 戶的空閒住宅。
     
    雖然今年空屋率從2010年的19.3%降為18.5%,是普查以來首次下降。但是,人口增加的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空屋率仍然高達17.6%、17.5%及19.8%。
     
    儘管空屋數量越來越多,內政部的可能成交指數(國泰建設)卻從67.76一路成長到95.26,再來到今年的127.3;591新建案Q2統計及國泰房地產指數Q2皆顯示,全台房價與上季相比微漲2%。六都除台中市,可能成交價均較上一季微幅成長0.18%到2.19%不等,新竹縣市則達5.07%。
     
    如此怪異的現象,台灣民眾感受甚深,早已見怪不怪。
     
    然而,內政部在9月13日大張旗鼓發布最新「低度使用住宅」統計結果,聲稱台灣空屋率創下 #史上新低的9.96%。
     
    我就要請問內政部,「低度使用住宅」占比為9.96%,與普查結果的18.5%相差近一倍,到底哪一個數字才是對的?實際上,8月26日,內政部在我們召開的協調會上這樣說:
     
    「內政部使用的是地政及建物登記資料,而登記移轉統計資料無法呈現建物實際使用情形,所以 #從未搜集過非自住統計資料;由於空屋的定義不明確,有統計上的困難,#低度用電也未必是空屋。」
     
    既然內政部從來沒蒐集過非自住統計資料,低度用電也未必是空屋,那低度使用住宅低於10%,有什麼好高興的?
     
    喜孜孜的內政部,有多麼不食人間煙火、不知人民苦痛,可想而知。
     
    好吧,就算不談內政部在協調會上及新聞稿上的立場矛盾,台灣的空屋率確實首次下降到10%以下,難道9.96%很低嗎?
     
    在一般已開發國家,為維持住宅市場運作,#自然空屋率為5%以下。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資料,紐約2011年的空屋率是3.12%,倫敦2012年的空屋率是3.9%。9.96%到底算不算低,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因此,今天上午,我和王婉諭委員、OURs 都市改革組織彭揚凱秘書長,一起召開「房價越漲囤房越多?說好的居住正義在哪裡?正視問題,提出對策!」記者會,提出三點訴求:
     
    1⃣#公開更完整的資料、釐清囤房全貌:公開超過五年餘屋數及非自住家戶歸戶歷史資料都應公開上網,並定期更新持有十戶以上之個人及家戶所擁有之房屋總數相關資料。
     
    2⃣立法部門盡速 #排審囤房稅法案:立法院已有多個囤房稅相關法案,應盡速排審。
     
    3⃣行政部門應積極回應問題、#研擬院版法案:行政機關都應積極回應創歷史新高的166萬戶空屋,以及大量非自住房集中化的現象,並盡速研擬院版囤房稅法案。
     
    我也要奉勸內政部,好好把空餘屋的統計做好、公開出來之後,再來討論囤房現象到底嚴不嚴重,好過拿出一個自己都不承認的數據,要台灣民眾相信「囤房問題有限」。

  • 非自住房屋定義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8 17:43:22
    有 1,100 人按讚

    「巢運 32 週年,台灣的居住正義,我們都還在努力。」
     
    前天,是巢運 32 週年的日子,當年人民站出來抗議高房價,但是,這 30 幾年來狀況不僅沒有更好、反而更糟,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高房價名列全球前茅、高租金問題蠶食人民的收益,種種衍生問題,不斷負面影響著一代代的台灣人民。
     
    正因為高房價問題不斷惡化、牽扯結構越來越龐大,我認為,所有政治人物都有責任對此社會問題盡一份力,不該繼續視而不見。
     
    從上任至今,我們持續地探討,如何透過更公開的政府資料,把台灣囤房問題全貌展現出來,到底,台灣整體非自住的房屋數有多少?是否有集中在少數人的狀況?建商建好卻賣不出去的餘屋又有多少?這些問題都需要不斷的與行政機關交涉協調,來讓政府願意釋出資料。
     
    當越多資料被公開,人民所感受到的社會問題及不平等樣貌,才能更具象化的表現出來。
     
    因此,我也與 邱顯智 委員共同召開「囤房資料、公開透明」協調會,與內政部、財政部共 6 個單位進行討論,並且,也在會議中作成以下決議:
     
    🏠 家戶持有房屋的現況樣貌:
     
    要求財政部研議公開 110 年度全國稅籍家戶持有住家用房屋數與分布情形,住家用房屋數包括自住及非自住數量。
     
    🏠 家戶歷史資料回溯:
     
    要求內政部戶政司研議稅籍家戶歷史資料是否能回溯,家戶資料定義與取得,並與財政部財資中心共同討論。
     
    🏠 更完整的餘屋討論:
     
    請內政部營建署研議公開超過 5 年的餘屋統計數目。
     
    🏠 低度用電的持有者全貌:
     
    請內政部統計處研議,將低度用電房屋及稅籍家戶持有資訊進行勾稽,並呈現於定期公布之低度用電報告中。
     
    我認為,主管機關本身就有責任將資料公開讓人民了解,我也不會放棄任何的機會促成更多的討論,讓人民有更多知的權利,讓更多人正視居住正義改革的必要性,這也是我身為立法委員的責任。
     
    巢運 32 週年,台灣的居住正義,我們都還在努力。

  • 非自住房屋定義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04-23 22:14:49

    140422民視 張盛和 張金鶚 共識 提高非自用稅率
    影片網址→http://youtu.be/uCCBx3msQTs

    感謝記者 黃瀞儀 的採訪唷!該說的都說了,該建議的也建議了,增加持有稅是公平正義,但從打房角度是無效的,貿然打房就像財政部長說的,房市硬著路,既民粹、也不利台灣整體經濟。

    以下是新聞報導......↓
    2014/4/22 18:28
    高房價再度牽動官民的敏感神經,財政部長張盛和與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將於今天展開會談,「雙張會」被解讀中央、北市將聯手打房,而張盛和傳將對北市提出幾項建議,包括擴大「豪宅稅」課稅範圍,還有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率,而會後已經確定提高。

    台北市房價愈來愈貴,房價所得比甚至高達15.01倍,就連行政院長江宜樺都擔憂孩子買不起房子,為了解決高房價問題,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展開「雙張會」,端出打房政策。

    信心滿滿,首先祭出的打房政策就是加重課稅,就是對非自住房屋稅,從1.2%~2%調高到3.6%,要避免囤房的情形發生。

    剛當選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的連勝文也正面支持,倒是房仲業者有不同看法。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按照過去的經驗,加稅只會助漲房價,政府要做的其實應該是,不應該是加稅,應該是從另外兩點,第一就是縮短城鄉差距,第二就是蓋一些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

    另外針對台北市是否將擴大豪宅稅,張金鶚說台北市今年已經調整豪宅稅定義,因此3年內不會擴大適用範圍!

    另外張盛和也希望台北市政府可以在國有地活化的部分予以協助,政府打房再出招,這次雙張會的討論,能不能真的抑止房價高漲,外界都在等著看。

    (民視新聞黃瀞儀、彭柏勳、涂恩晨台北報導)

    新聞網址→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2014422F06M1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405936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