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走過、路過、不能錯過的朝聖之路(勒皮 puy-en- velay)~ 一早收拾完行李、 跟民宿主人道別後, 迫不及待的想離開這濕冷的山區,期待奔向陽光燦爛的南法風情。 從我們民宿到下一個目的地Ardèche ,國家自然風景區還有3-4小時車程。於是我們聽了民宿主人的建議,順路到另一個的美麗小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蔡榮基 (花牌師傅) 題目:《衝出香港之港式花牌工藝》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花牌在港超過60年歷史,花牌...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在 PNDFood•網上雜誌•潮遊食玩情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07:00:19

七一係香港人嘅大日子,係需要有返個輕鬆啲嘅節目舒緩心情嘅。今次唔再玩市集,轉戰升級版創意工作坊,潮友準備好未? 當氣候跳升一百度,仲掛住喺屋企煲吳海英大結局?梗係即刻約定隊員一齊關心社區嘅偽文青啦,出發! 話明【新舊咀咀碰】就當然係新舊文化大集匯啦,想挑戰「傳統是否是創新的包袱」作文題目絕對要喺...

  •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7 08:12:55
    有 81 人按讚

    ~走過、路過、不能錯過的朝聖之路(勒皮 puy-en- velay)~

    一早收拾完行李、 跟民宿主人道別後, 迫不及待的想離開這濕冷的山區,期待奔向陽光燦爛的南法風情。

    從我們民宿到下一個目的地Ardèche ,國家自然風景區還有3-4小時車程。於是我們聽了民宿主人的建議,順路到另一個的美麗小村莊Blesle走走, 順便午餐。

    這個小鎮座落在一片綠色的山谷內,這同時也是4000多年前查德柯勒(site de Chadecol)的遺址, 這片遺址上的石頭房屋,還是保留新石器時代搭建石頭屋的技術。

    之後曾是高如羅馬人的重要居住地,九世紀後小村莊裡修建了許多的修道院,11世紀蓋了城堡,小鎮也隨之蓬勃發展。

    11世紀後,勢力強大的梅爾克爾男爵決定在此落腳,並於修道院之間產生了封地之爭。最終男爵告敗。13世紀在王權的支持下, 男爵成為此地的領主。

    為了平息與修道院的衝突, 男爵修建城堡、保護修道院, 同時為顯示家族權威, 不顧修道院的反對蓋了一座高塔,叫做20角塔樓( tour aux vingt angles).

    法國大革命時,城中重要的教堂 saint Pierre 鐘樓被毀, 聖馬丁教堂被變賣為國家財產後也被摧毀。

    直到20世紀開始, 旅遊業發展, 這保存了十多個世紀的歷史以及小鎮原有的木結構房屋、古老的修道院、才有機會讓大家認識。

    這座小而美山城, 處處可見歷史的痕跡。找了間較正式的餐廳,讓像樣的美食撫慰一下前幾天空虛的味蕾。

    吃完午餐,不疾不徐的逛著小鎮, 看著鐘樓、石屋、 河邊木造的房子,一切是如此平靜,好難想像隨著中世紀奪權、 法國大革命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裡的修道院、修女以及青年就在時代交替之下一一的犧牲、離去。

    我們最後找到一條走上小丘的路, 俯瞰山城, 一切是如此美好。小鎮美麗的風景就此印入眼簾。

    為了趕時間, 只好一一不捨的離開。
    ————————————————————————

    前往下一站的路上, 看了地圖, 會經過Puy-en-Velay,也就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以及朝聖重地。

    這城市又有什麼值得我們特別停下來一瞧的呢?

    原來法國勒皮是有名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的其中一個起點。這條路就叫「波迪昂西斯之路(Via Podiensis)。

    此外,蕾絲(Dentelle du Puy)、綠扁豆(Lentille verte du Puy)和維萊檸檬馬鞭草酒(Verveine du Velay)也是這城市的名產。

    勒皮不但是宗教聖地,同時也是全法的蕾絲重鎮,這兒的蕾絲編織名列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Inventaire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en France);綠扁豆也有產地專利,(AOC),也就是說綠扁豆一定要在這區域且特定條件下種植、生產的才能被冠上「勒皮」二字;此外,馬鞭草為基底的利口酒也是全法最有名的特產。

    這麼有特色的城市,既然我們就這麼巧的走過、路過、當然也就不能錯過這難得的機會,停下腳步隨著朝聖者好好的感受這偉大的宗教之城。

    說起勒皮(puy- en-velay),它自古以來就是聖母朝聖地。來到勒皮,一定不會錯過聖母大教堂(1856年已升格為主教座堂)。

    這座教堂聳立在山坡上, 一走進廣場, 抬頭看見這座仿羅馬式的教堂, 跟澳門大三巴牌坊很像,都是進入廣場後,一長條石階路, 最頂端就是三成樓高的教堂。

    現今聖母大教堂歷經五世紀到15世紀陸陸續續的修建,形成各種風格的混搭,但主要結構還是在12世紀就建構。

    爬上134階樓梯後, 從拱門往回看,景色非常漂亮。
    聖母教堂風格融合現代但依舊看見舊時期的壁畫在裡頭。看到了傳說中的黑面聖母像( 原始的在法國大革命時,路易九世在第七次十字軍東征歸途時敬贈的黑面聖母慘遭革命黨焚燬!)。

    看完聖母升天大教堂,我們往後頭的老城區走去。

    我們雖然不是教徒、也不是為了朝聖而走進這城市,不過真要好好了解、 看過每個角落幾個小時是不夠的。 多希望我們能有多一點時間可以好好接受這城市的洗禮。

    在老城中,望向山丘,看見了新蓋的聖母及聖嬰雕像,原本拍張照就想離開趕路, 沒想小E興奮的說想爬上聖母的頭頂看看。 我們凹不過他的堅持,也只好陪他一起爬上去。

    到了頂上俯瞰城市, 有居高臨下王者之風的感覺。 最後通過無止境的旋轉樓梯,一路爬上聖母頭頂。 其實頭頂的風光不如外頭美麗, 一次只能一個人爬上, 透過透明罩快速看一眼, 連照相都無法照(因為樓梯就是鐵條, 陡峭,必需雙手扶穩)更別說逗留, 因為下面一堆人盯著你的屁股, 等你下來換他們上去。

    完成了小E登頂的願望後,我們就快馬加鞭的趕回車上,前往山中民宿報道。

    #爺爺農場民宿是這趟旅行留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民宿。

    下回待續~

    教堂、山城影片請到IG或限動看

  •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14 07:32:00
    有 24 人按讚

    一生堅守一門技藝 全港唯一手雕麻雀女師傅 - Yan Law

    打麻雀絕對是過年的必備節目,幾個親戚朋友圍坐一起打幾圈,一邊聊天,一邊吃賀年糕點就最開心!但大家有否留意到,我們以前常打的手雕麻雀,在很久之前、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變成了機雕麻雀?在時代巨輪的轉動下,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傳統技藝,如今卻無人問津,難怪現今全港只剩下三位手雕麻雀師傅!

    位於紅磡寶其利街的「金發麻雀」,由1962年開舖至今,幾乎有一甲子歷史了。從爸爸手上接棒的「湄姐」何秀湄,既是「金發麻雀」的第二代傳人,也是全港僅存的手雕麻雀師傅之一,甚至是唯一一位女師傅!在僅約三十呎的樓梯底空間,湄姐始終堅守著爸爸一生的心血,也守護著快將失傳的手雕麻雀工藝。

    兩、三日雕一副麻雀:「搏晒老命了!」

    要說湄姐的故事,就要從她5歲時說起。當年,她爸爸為創業在紅磡買了一間地舖,於是一家六口便搬到「金發」,過著前舖後居的生活。日頭爸媽做生意時,湄姐四兄弟姊妹就在大街上玩耍;吃過晚飯,要睡覺了,大人就在閣樓睡,小孩則一起睡在狹窄的床板。湄姐說:「這裏有很多令人懷緬的回憶,就算將來要重建或拆卸,我們都會回來尋根,始終在這裏留下很多腳毛……」她哈哈大笑起來,似是回想起一些難忘又有趣的童年趣事。

    因為自小在店舖打躉,湄姐13歲就跟店裏的師傅正式學藝,日日用舊麻雀練雕功,練到十隻手指都受傷,方能練到不用起稿、就可以直接在空白的麻雀上雕出完美的字型。「熟能生巧嘛,最重要係,落手要快、狠、準!」望著湄姐雕麻雀時手起刀落,徒手就能雕出一隻漂亮的「二筒」,然後上色、剷油,再修飾,動作俐落有勁,編者不禁連連發出讚嘆聲!她卻謙稱這只是「民間小雜耍」,算不得甚麼!

    不過,一副麻雀牌有144 隻,要全部手雕出來,始終是件費心神的事。「起碼要雕三、四日,如果精神狀態好的話,兩、三日都可以,搏晒老命了!」60多歲的湄姐,在旁人看來仍然腰身板直、中氣十足,也不用配戴老花眼鏡,但她自己身體自己知,「手腳早就不比以前協調,眼睛、耳朵都已經退化了。」所以湄姐現在每日開舖,只會雕30隻麻雀左右,當是「過過日神」,之後就會去買餸煮飯,生活簡單又自在。「年紀大嘛,做唔得耐㗎!」她如是說。

    為麻雀奉獻一生

    湄姐把一生都奉獻給麻雀,其認真和堅持的工作態度,為她帶來了不少慕名而來訂麻雀的知音人;但眼見昔日曾盛極一時的手藝瀕臨失傳,她覺得這一路走來,挺坎坷的。湄姐說:「我20、30歲的時候,行內還有40、50位師傅,當時卻完全沒有人懂得欣賞手雕麻雀這工藝。到後來機雕麻雀開始盛行,行業因而遭受重創;近年又有了電動麻雀枱,生意就更加難做下去,所以很多師傅都轉了行……」

    正因為行業走向衰落,而保育是時代潮流,正好讓手雕麻雀重新走入眾人的視線,傳統手雕麻雀工藝更於2014年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果真物以罕為貴!「有很多外國人都會走來訂麻雀,但我只有一雙手,訂單再多也接不了,因為根本交不出貨。」甚麼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湄姐本人就是最佳示範。

    如果有一天,湄姐再雕不了麻雀……

    一個人的力量當然有限,不如開班授徒,也好為自己物色接班人?試過了!只可惜那些跑來學藝的年輕人,來過幾次就嫌辛苦,最後更消失不見人!還是自己最可靠?體力始終是最大限制。「試過有大學邀請我去開辦工作坊,但路途太遙遠了,行多兩次都腳軟。又試過有個大學生叫我去尖沙咀鐘樓附近做訪問,沒想到回來後就病了兩個星期,都不敢再試了……」湄姐說起往事來,似乎仍猶有餘悸。

    手雕麻雀的式微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問題不是沒有人願意珍惜、沒有人願意保育,而是我們已錯過了最好的時機。湄姐亦坦然接受命運,「要說可惜嗎?其實有很多『值得可惜的東西』都消失了。覺得無奈又如何?就以深水埗的古羅馬式蓄水池為例,當一些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就有些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湧現到我們面前……」如此看來,「珍惜」本身就有限期,如果不在還可以觸及的時候及時珍惜,或者就再珍惜不了。

    「今天還可以坐在這裏做倒好,要不然過兩天,湄姐身體不舒服的話,想做都難了。當然你們可以去找其他手雕麻雀師傅,畢竟走了一個湄姐,還有另外兩位師傅,但他們都已經不年輕了。」這話聽起來似是萬幸,卻不無唏噓。

    原文:經濟通

    #文化 #生活 #娛樂

  •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在 Flying with Justin 酒店/航空常客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9-06 14:35:53
    有 23 人按讚


    《一口吃下香港:港味市集》@ 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

    今天分享一下一個很有趣的活動 - 《一口吃下香港:港味市集》 Flavor Bazaar 飲食美學市集 ,邀請了大量香港的飲食單位前往台北舉行為期兩天的市集,今天是早鳥優惠最後一天囉!台北的朋友或剛好去台北玩的香港讀者千萬不要錯過(9月29&30)

    說來有趣,兩年前Justin去台北剛好碰上展覽單位舉辦的第一屆活動,覺得辦得非常用心和出色。(還很幸運抽到大獎Orz,雖然因為運送以及電壓問題放棄了)這次看到港色奶茶主題的很想去看熱閙,可惜出國還沒回來。麻煩台北的朋友如果參加了,之後分享一下活動照片XD 預祝香港相關參展單位成功。

    下一屆2019年的Flavor Bazaar一定要抽空過去支持一下!好玩的活動(美食、美酒、咖啡,根本全中我的胃)!🤣

    #香港人最愛喝奶茶 #茶香奶滑 #在地人會點茶走 #受不了我先去喝一杯

    ||港味市集 超強卡司曝光—天才奶茶王 Donald Tse謝忠德||
    說起最能代表香港的飲品,非「絲襪奶茶」莫屬!據統計,香港人每年平均喝掉十億杯奶茶,更於2014 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可見其對香港飲食文化的重要性。

    被譽為「天才奶茶王」的謝忠德師傅,除了著有《絲襪奶茶盛世:香港茶師傅不傳的秘密》,更將以自家品牌茶檔 Tea Stall by Doppio現身於「一口吃下香港:港味市集」中。不但現場沖煮最濃、醇、香、滑的道地絲襪奶茶,同時,在香港也不容易喝到的凍樽仔奶茶,更可以在市集現場品嚐。

    謝師傅也於將於市集兩日的職人講堂,完整公開其在拼配茶、淡奶、沖煮步驟的設定,而且將不同風味的奶茶融入港式奶茶之中,不僅是傳統沖煮法的教學,連家庭式的一人份沖煮方案也大方分享,並帶領大家破解港式奶茶的十個迷思。

    ---------------------------------------------------
    《一口吃下香港:港味市集》
    FLAVOR BAZAAR:EAT HONG KONG IN TAIWAN
    日期:2018年9月29、30日 (週六、日)
    時間:10:00-19: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 中4A紅酒作業場
    購票:https://www.accupass.com/go/HONGKONG

    *入場門票並無折抵場內消費
    *市集內以現金交易,無刷卡服務
    *市集內可能會有酒精飲品,未滿18歲請勿飲酒

    #FlavorBazaar #一口吃下香港 #港味市集 #HongKong #Culture #HandMade #Art #MilkTea #Coffee #Alcohol #Food

    【市集現場有售《絲襪奶茶盛世:香港茶師傅不傳的秘密》!】
    三民書局|https\://goo.gl/viij4n
    博客來|https\://goo.gl/CLArF7
    誠品|https\://goo.gl/FzByHq
    金石堂|https\://goo.gl/3VFB7a

  •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7-19 20:30:01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蔡榮基 (花牌師傅)

    題目:《衝出香港之港式花牌工藝》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花牌在港超過60年歷史,花牌紮作技藝屬於《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它的用途十分廣泛,除中國傳統節慶會用上它外,還有新店開張、紅事和白事等,蔡榮基自小受父親的影響,年少時便開始接觸戲棚和花牌工作,後來更接手父親的花牌店,儘管每年都有各種節慶相關的工作,可是行業正在萎縮中,年輕人都甚少願意入行,蔡榮基為了將花牌技藝傳承下去,於是不斷改良和創造新產品,以及舉辦紮作班或其他活動來推廣花牌文化到本港和海外去,他更曾獲邀赴美法製作花牌。

  •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7-19 20:00:06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蔡榮基 (花牌師傅)

    題目:《衝出香港之港式花牌工藝》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花牌在港超過60年歷史,花牌紮作技藝屬於《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它的用途十分廣泛,除中國傳統節慶會用上它外,還有新店開張、紅事和白事等,蔡榮基自小受父親的影響,年少時便開始接觸戲棚和花牌工作,後來更接手父親的花牌店,儘管每年都有各種節慶相關的工作,可是行業正在萎縮中,年輕人都甚少願意入行,蔡榮基為了將花牌技藝傳承下去,於是不斷改良和創造新產品,以及舉辦紮作班或其他活動來推廣花牌文化到本港和海外去,他更曾獲邀赴美法製作花牌。

  •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8-21 20:43:52

    舊=廢,是很多思歪官員的想法。香港除了經濟發展,還是經濟發展,很多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寶藏,例如文物、古蹟都要讓路。大大座有歷史的建築話拆就拆,沒實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表演藝術、風俗、節慶、手工藝,更容易式微,甚至無聲無色地消失。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多達480項,很多都與我們的生活很貼近,例如鹹魚製作、蛋撻製作等、粵語、跌打、貼揮春、盆菜等等。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