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共學時由我負責導讀經典教養書「父母效能訓練」的最後兩個章節,考慮後放上來讓大家參考,有興趣的人很推薦去買或借來詳讀喔!
*
「父母效能訓練」導讀筆記-2019.11.13
#Ch15父母如何調整自己以避免親子間的衝突
父母可以調整自身的某些態度(堅持)以避免親子間的衝突,多數父母較容易接受改變...
昨天共學時由我負責導讀經典教養書「父母效能訓練」的最後兩個章節,考慮後放上來讓大家參考,有興趣的人很推薦去買或借來詳讀喔!
*
「父母效能訓練」導讀筆記-2019.11.13
#Ch15父母如何調整自己以避免親子間的衝突
父母可以調整自身的某些態度(堅持)以避免親子間的衝突,多數父母較容易接受改變孩子和改變環境的方法,卻難以接受改變自己態度的要求。
現今社會,「親職」一詞僅指父母對孩子成長發展的影響,卻不包括父母本身的成長與發展,經常意謂著,孩子應該適應父母,只有問題兒童而無問題父母,自然無所謂親子關係的問題,因為都是小孩的問題。
其實為了維繫與他人(配偶、父母、朋友)的良好關係都需要改變自己,同理,對於孩子也是一樣。
對於孩子的行為,父母也可以改變自身抱持的態度或想法,同理孩子的想法。
通常這樣的契機可能出現在有老二、閱讀書籍、聽養育演講、與青年領袖接觸後,父母也較能接納孩子的行為。對孩子直接表達或從他人經驗裡學習,都有助於父母改變態度、接納孩子。
#你能接受自己嗎?
接受他人跟接受自己的程度有直接關係
自問「我喜不喜歡自己?」
如不,就重新檢討自己的生活,尋找增加自己成就感的途徑。
父母若經由個人努力滿足自身需求,不僅能接受自己,也不需從孩子的行為中獲取滿足。
反面則會害怕孩子的某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別人認為他們是「壞父母」-間接自我悅納
#他們是誰的孩子
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許多父母視子女為自我的延伸,依照預設的模式塑造孩子
但健全的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能允許他人與自己「分離」,越有分離心態,越不需要改變他人,也更能容忍他人的獨特行與行為差異。
不論孩子未來的發展多麼不合乎父母的打算,孩子都有權力依天賦(興趣)發展,這是不容剝奪的權利。
#你真的喜歡孩子或是只喜歡某種類型的孩子?
不同類型的孩子來到人間,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生存形式的多樣化是大自然的奧妙,也是生命的奇蹟。
不要期盼孩子長大後一定如何如何,只要期盼他們有所成長。
#難道只有你的價值觀跟信仰是對的?
父母年長且經驗豐富,但經驗不等於真理,有知識固然好,但有知識的人未必明智。
變遷無可避免,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停滯,這一代的價值觀信念未必是下一代的,社會需要改進,有些事情需要抗議,非理性和強制的權威應受到抗拒。
#你的首要關係是和配偶的關係嗎?
對把孩子擺在第一位的父母而言,孩子的行為對這群父母的意義太大了,這些父母覺得必須對孩子不斷的加以注重、指導、引導、監視、判斷和評價,以避免孩子犯錯或嚐到失敗的滋味或危險。
睿智的父母視婚姻為首要,孩子也很重要但只是次要地位,因此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跟自主權。他們關心孩子,但不會對孩子憂心忡忡。
當父母在與配偶之間的關係未被滿足時,接納他們的孩子也較為困難,因為他們需要孩子帶給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缺乏的歡樂和滿足。
#父母能改變態度嗎?
課程只能提供改變的契機,實際改變需要團體力量。
人們如果有機會參加一個團體,彼此在融洽而互相體諒的氣氛中坦率的交談、分擔感受、討論問題,那麼很可能在態度上有大幅度的改變。
並非所有父母都能改變態度,也許因為婚姻、也許因為宗教教義,但課程經驗都會為父母開啟一扇協助的門,製造很大的自我覺知與動機。
在團體中體驗過這些深度治療的父母,才能學到並改變他們的態度,才能有效運用課程中的技巧。
#Ch16子女的其他父母
子女一生中除了父母,也會受到其他成人的影響,例如祖父母、老師、教練等等。
然而有些代理父母缺乏有效、有益的父母代理人應有的基本態度與技巧,而這些可能會危及孩子。
父母應該試圖對孩子的代理人有正面影響,而且必須這麼做,父母不能再像以往一樣被動順從。
首先,父母須警覺查知那些獨斷地以成人權威控制壓迫孩子的組織。
父母必須起而攻擊這些支持對孩子壓迫使用權威、反對相信孩子能負責任或有自律能力的人。
父母必須避免退卻,我們要主動出擊,保護孩子的人權。
父母也該支持為改革學校創新觀念與方法的研究,例如提供新課程、學生自我學習、取消評分制度、提供孩子參與學校行政過程的機會等等,或是訓練教師在對待孩子上更人性化並更具治療性等,鼓勵教育當局實施這些計畫並測試成效。
如果給予教育行政人員和教師同樣的溝通技巧,學校則可能產生明確的改變。
同時希望當孩子說討厭學校的時候,父母能信賴孩子的感覺,聽孩子說話,父母可以從中察覺這些組織的問題,而非一昧為這些組織說話,只有靠敢說話的父母,才能促使這些組織變得更民主、更符合人性。
#我與青年關係的信條
這部分希望由大家自行翻閱,並試圖自己唸過一遍,感觸會更清晰喔。
*
附上書籍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0520
*
#親子共學 #魏寶共學日記 #共學在幹嘛
#全職媽媽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 #親子共學團 #育兒日記 #育兒日常 #我和寶貝一起重新成長 #魏寶媽的共學心得 #魏寶媽推薦書單 #父母效能訓練 #parenteffectiveness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