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靜音快門缺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靜音快門缺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靜音快門缺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講實在話的,裡面的優點,很多點根本不能說是優點...,都算是「標準規格了」,硬擠出那些點說是優點,顯得這台乏善可陳,舉個例好了: .能接 EF/EF-S 鏡頭叫「優點」? 不能接的話這台等死好嗎? .靜音快門、藍牙、WIFI、 這些都是很重要又基本的東西,早在幾年前大家都有了,如果他沒有...
靜音快門缺點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講實在話的,裡面的優點,很多點根本不能說是優點...,都算是「標準規格了」,硬擠出那些點說是優點,顯得這台乏善可陳,舉個例好了:
.能接 EF/EF-S 鏡頭叫「優點」? 不能接的話這台等死好嗎?
.靜音快門、藍牙、WIFI、 這些都是很重要又基本的東西,早在幾年前大家都有了,如果他沒有,像話嗎?
--
優點稱不上「優點」,講出來都很難自豪,但...
缺點卻是非常致命的缺點
對焦不夠快、連拍不夠多、操作沒那麼好、ISO 表現、動態範圍還輸他牌、1 4K 錄影 1.8X 視野裁切....,還沒有機身防震.....族繁不及備載,還沒說他錄影取樣停留在 420 這規格...
蜜月期過了,認真檢視這台的規格....這樣子規格放在 2018 年都顯得差勁,從現在算起至少要再賣 2 年以上,到了 2020 年再來看這台規格,你現在買得下手嗎?
真的不用力罵不行,太欺負多年支持的使用者
http://www.nphoto.net/news/2018-12/…/b6520c74ccf05844.shtml…
靜音快門缺點 在 張國耀 Chong Kok Yew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為 CANON CPS 會員的我,對 CANON 真的又愛又恨啊,2018 年是相機年,擠牙膏大廠終於推出一台無反光鏡單眼相機,這次有機會是全台灣前十位摸到這台相機的人,在短暫的體驗後,想寫一些心得。
先說個人覺得不錯的地方:
a. 單機身輕巧,未裝上手把時握感一點都不遜色於 5D4(畢竟男生手比較大,用無反光鏡相機的時候,如果沒裝上手把,尾指很常不知道放哪裡),裝上電池握把後,就算搭配 1.5kg 左右的小白 IS ,整體配重都還算平衡。
b. 新的 RF 鏡頭比傳統的 EF 鏡頭多了「控制環」,可以自定義其功能,例如 ISO 快門 等
c. 4 種轉接環,可以轉接 CANON 所有的 EF 鏡頭。因為機頂設計的問題,有些在傳統單眼相機上會有的按鈕被取消了,如果是使用新的內建控制環(Control Ring)的轉接環呢,就可以跟新的 RF 鏡頭一樣,可以在轉接環上面自訂一個自己想要的功能。
d.有機頂螢幕,這跟其他廠牌比較起來,是一項比較貼心的功能,但第一次看的時候,會有 LEICA 的感覺。
e.沒有大小RAW 之分,但有一個新的格式 C-RAW,畫素不變,是經過壓縮約 40% 的檔案,畫素一樣維持在 3000萬。
f. 用起來的感覺跟 5D4 幾乎一樣,不論是用 EOS R 的鏡頭或是轉接 EF 鏡頭,對焦速度幾乎沒太大差異。
g. ISO 的部分,因為現在還沒有軟體可以解 RAW 檔,透過 EOS R 相機的熒幕看,應該有比 5D4 稍微好一級左右。
h. 無反光鏡相機因為少了反光鏡的保護,很容易入塵,但 EOS R 在換鏡頭的時候,快門簾會降下來,防止入塵,這一點我個人覺得蠻貼心的。
有優點,當然還有一些可以更好和改善的缺點:
a. 單卡槽,如果同時拍 RAW 和 JPG,需要高速記憶卡,檔案也無法雙重備份,有點可惜。
b. 28-70 F2 太重了,不適合平面攝影,除非棚拍上腳架(但棚拍通常都追求深景深,除非做效,不然使用 F2的機率不高),聽官方說是這顆鏡頭是主打電影用途。
c.有靜音快門,但無法連拍,聽說以後會更新韌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對錄影規格和格式都不了解,這部分就沒辦法幫大家解答啦,我的結論就是,如果是 CANON 忠實粉絲以及玩家,這一台可以是備用機器,甚至拿來拍活動/新聞應該也沒太大問題,畢竟現在年紀大了,體力衰減,輕便的攝影器材對老人家來說很實在。
寫那麼多,CANON 會送我一台嗎?XD
OS:到底何時是什麼時候開始被冠上“街頭攝影師”這個稱號啊,我已經很久沒在街頭拍照了,都在抓寶可夢阿 QQ
靜音快門缺點 在 張國耀 Chong Kok Yew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為 CANON CPS 會員的我,對 CANON 真的又愛又恨啊,2018 年是相機年,擠牙膏大廠終於推出一台無反光鏡單眼相機,這次有機會是全台灣前十位摸到這台相機的人,在短暫的體驗後,想寫一些心得。
先說個人覺得不錯的地方:
a. 單機身輕巧,未裝上手把時握感一點都不遜色於 5D4(畢竟男生手比較大,用無反光鏡相機的時候,如果沒裝上手把,尾指很常不知道放哪裡),裝上電池握把後,就算搭配 1.5kg 左右的小白 IS ,整體配重都還算平衡。
b. 新的 RF 鏡頭比傳統的 EF 鏡頭多了「控制環」,可以自定義其功能,例如 ISO 快門 等
c. 4 種轉接環,可以轉接 CANON 所有的 EF 鏡頭。因為機頂設計的問題,有些在傳統單眼相機上會有的按鈕被取消了,如果是使用新的內建控制環(Control Ring)的轉接環呢,就可以跟新的 RF 鏡頭一樣,可以在轉接環上面自訂一個自己想要的功能。
d.有機頂螢幕,這跟其他廠牌比較起來,是一項比較貼心的功能,但第一次看的時候,會有 LEICA 的感覺。
e.沒有大小RAW 之分,但有一個新的格式 C-RAW,畫素不變,是經過壓縮約 40% 的檔案,畫素一樣維持在 3000萬。
f. 用起來的感覺跟 5D4 幾乎一樣,不論是用 EOS R 的鏡頭或是轉接 EF 鏡頭,對焦速度幾乎沒太大差異。
g. ISO 的部分,因為現在還沒有軟體可以解 RAW 檔,透過 EOS R 相機的熒幕看,應該有比 5D4 稍微好一級左右。
h. 無反光鏡相機因為少了反光鏡的保護,很容易入塵,但 EOS R 在換鏡頭的時候,快門簾會降下來,防止入塵,這一點我個人覺得蠻貼心的。
有優點,當然還有一些可以更好和改善的缺點:
a. 單卡槽,如果同時拍 RAW 和 JPG,需要高速記憶卡,檔案也無法雙重備份,有點可惜。
b. 28-70 F2 太重了,不適合平面攝影,除非棚拍上腳架(但棚拍通常都追求深景深,除非做效,不然使用 F2的機率不高),聽官方說是這顆鏡頭是主打電影用途。
c.有靜音快門,但無法連拍,聽說以後會更新韌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對錄影規格和格式都不了解,這部分就沒辦法幫大家解答啦,我的結論就是,如果是 CANON 忠實粉絲以及玩家,這一台可以是備用機器,甚至拿來拍活動/新聞應該也沒太大問題,畢竟現在年紀大了,體力衰減,輕便的攝影器材對老人家來說很實在。
寫那麼多,CANON 會送我一台嗎?XD
OS:到底何時是什麼時候開始被冠上“街頭攝影師”這個稱號啊,我已經很久沒在街頭拍照了,都在抓寶可夢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