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靚公園建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靚公園建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靚公園建商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雲爸的3c學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該住戶家中陽台玻璃無故爆裂,後建商無償賠償這片玻璃修復,但掉落下的玻璃砸毀中庭雨遮 建商不願負起連帶責任修繕中庭雨遮,所以收到管委會發函通知;中庭雨遮因住戶陽台玻璃掉落造成損害,要住戶負責賠償修繕雨遮。 要9萬1仟元。 建商名: 總瑩、總誼、總圓 其它建案在竹北,四季繪,靚公園(公園苑),大家...
靚公園建商 在 雲爸的3c學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該住戶家中陽台玻璃無故爆裂,後建商無償賠償這片玻璃修復,但掉落下的玻璃砸毀中庭雨遮
建商不願負起連帶責任修繕中庭雨遮,所以收到管委會發函通知;中庭雨遮因住戶陽台玻璃掉落造成損害,要住戶負責賠償修繕雨遮。
要9萬1仟元。
建商名: 總瑩、總誼、總圓
其它建案在竹北,四季繪,靚公園(公園苑),大家買屋前,請三思考量建商吧!!!
靚公園建商 在 移居台灣 真實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里奧叔叔在台灣的第一個自住物業
住洋樓養番狗一直係里奧叔叔既人生目標,可惜里奧不才,如果係香港可能勞碌半生都未必可以完夢,有機會移民嚟到台灣仲要住南部就盡力幫自己完夢。
為什麼House叫透天?
台灣人口中的「透天厝」簡單說就是樓房的意思(可通透到天上) 。依家透天厝越建越靚,大豪宅別墅連泳池都有,不過里奧叔叔好易滿足,有一橦實實際際可以一家人住得舒服既屋仔已經心滿已足,等我今日同大家分享下選擇購買自住透天既心路歷程。
剛到步高雄時我都係先租一間四房既apartment 面積大約實用1300呎,位置於高雄左營區,街市、超市步行2分鐘就到,離捷運站都只係步行5分鐘,極度方便。
4年前曾經接受過TVB訪問有關我當時住緊既地方,有興趣既朋友可以睇下面既link 👇👇👇
https://youtu.be/xYzygWjXluw
用咗一年既時間融入台灣既生活,得閒時就兩公婆週圍去睇樓,係台灣睇樓好簡單,因為週圍都有新盤開賣「大樓與透天」,而且台灣既新樓盤唔會有超額認購,幾年前既樓市比依家靜,絕大部份既建案都係賣現樓為主,睇樓 成為咗我兩公婆生活既一部份。
半年裡面,高雄捷運沿線既新樓盤幾乎都被里奧參觀過,高雄既樓價唔算高「同香港比就叫抵到爛」,里奧家原本考慮用$2000萬台幣以下買一間全新既四房單位連車位,面積考慮在實用1500呎左右,呢個面積對於一家四口嚟講,里奧本來覺得已經超額完成。
靚盤都睇曬啦,仲未決定到?
係,真係好過份,半個高雄市區既新盤都幾乎睇過曬但都未揀到心水,而且大部份既四房格局都差唔多價錢亦都係咁上下,里奧家就計劃縮細範圍,重點揀幾個樓盤去傾下價錢。
里奧叔叔有一日同老婆講,其實係咪可以去睇下透天呢?
里奧嫂話:透天咁大又冇工人「係香港有印傭姐姐,但台灣冇」,抹都抹死,係咪你抹呀?
Errrr......去睇下啦又唔洗錢,比較下啫。就係咁,里奧得閒就捉埋奧里嫂去睇透天,透天新樓盤大細不一,有D得兩三橦,有D大盤有幾十橦,又有D好鬼大仲有電梯花園,真係花多眼亂睇到頭暈暈。
除左頭暈之外就係腳軟,因為大部份新既透天都有4-5層,每次去睇樓都要行幾層樓,有時候賣樓姐姐仲會拉里奧睇幾個唔同既格式,睇完幾個格式之後都咪話唔攰,而有電梯既透天面積好多都成4-5000呎,5000呎又冇工人幫手既情況下係咩概念?相信大家都可以幻想到😰,所以睇嚟住洋樓既夢要破碎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竟然比里奧發現有一個快完成既建案,呢個建商到處都睇到佢地既樓,上網查過下都有唔錯既口啤,而重點係佢地有面積只有80坪「2800呎」但有電梯既格式,有左部私人電梯,咁就幾多層都唔怕啦🤣🤣.
台灣九成物業係屬永久地權
呢個係台灣物業最值錢之處,同香港「香港島外」有土地使用年限的法規唔同。台灣既「透天厝」,即獨立屋總之只要係頂天立地的一幢,建築物既所有權,從地下到地上所有樓層,所佔地面面積,土地百分百係自己既。至於大廈住宅,土地權會平均分給所有業主,每人所持既土地份數唔多,所以台灣,尤其南部,會鍾愛「透天厝」。
重劃區有規劃具升值力
重劃區是指之前為農地、住宅用地或工業用地,由市政府主動規劃重整,由於必定預留公園用地,道路會加寬,電線地下化,生活配套完善,而且公共設施布置有序,樓價除咗能保值,還有升值潛力。
最後,里奧家基於以上兩點,再加上要完成里奧要住洋樓養番狗既目標,最後再經過一輪講價之後就成功買咗,成為呢個樓盤既第一個買家,一直住到依家,而有關抹屋既問題,里奧嫂已經唔記得咗😁
開始咗我地既「抹屋人生」🤣🤣🤣
#里奧叔叔
#移民台灣
#投資移民
#創業移民
#日希移民
靚公園建商 在 莊逸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但噏]
撤辣,供樓差餉及稅務優惠只適用於primary residence,再收exponential上的空置稅。等等。
收棕地和私人會所地(咪搞郊野公園)起公屋,靚地賣造私樓補貼公營房屋建築成本;再填海造新市鎮,再輸入外勞減低建築成本。等等等。
Easier said than done- 不知有多少個既得利益集團會跑出來反對:收租的,發展商,承建商,曬太陽的地主,私人會所會員,勞工,等等等等。
所以香港要樓價跌?只好等。等單大野,外來好自爆好;否則大家繼續溫水煮蛙,做旅行青蛙。
//樓市升極都唔識停,政府辣招可算是一大功臣。當初政府錯誤判斷,誤以為樓市主要被炒家弄高,於是重點壓制樓市需求,以為讓人買賣及換樓變得困難之後,樓價就應該唔會升了;結果當然是完全無效,辣招愈加樓市就升得愈快。這主要犯了幾個嚴重錯誤,包括:
(1)政府不了解樓價上升的原因。樓市上升的三個因素,是供應短缺、低息環境及環球QE放水;政府及媒體成日以為炒家推動樓價上升,這是1997年的主因,但今天已經不是了;
(2)樓市需求是沒可能壓制的,愈壓制,人就愈想買樓,這就是人性;
(3)辣招讓二手供應大減,換樓人士不再換樓,收租佬不捨得賣樓;
(4)二手沒有供應,結果益晒發展商,一手新盤賣得滿堂紅,愈賣愈貴,再反過來推高同區二手樓價。
政府不懂經濟學而出招錯誤,但全港市民就要承受後果。由於辣招沒有對症下藥,結果出現了好像追女仔的情況,就是「愈追唔到就愈想追」,有樓就是身份象徵,冇樓就冇社會地位;樓價升到癡咗線,買樓已經從自住需求,變成「擔心遲啲買仲貴」的需求,就算今天摸頂都要入市。
要解決樓市問題,就必須對症下藥,從供應方面入手,而不是壓制需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搞了半年,更讓人覺得政府根本冇能力搵地;近期研究組合屋及貨櫃屋,興建時間當然較快,但問題是可以提供多少供應?每年幾百間到一千個單位?概念很好,可惜數量太少,整體幫助不大。
所以我們必須用近水來救近火。政府可考慮改變房屋用途,其中一個例子是讓發展商拆售酒店當住宅賣(就好像五年前雍澄軒的例子,雖然上次是失敗收場),目前全港酒店約75,000個房間,如果政府可以放寬出售,估計很多大業主都會有興趣,立刻變成數以萬計的市場供應;當然政府可保留一些限制,例如價格、轉售、稅率等,但比起今天搵地十年後變成供應,起碼可以救到一點近火。
放寬工廈地契限制,只要搞好安全問題,讓工廈可以改建變成住宅,也是一個近水救近火的方法。目前香港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的總面積約為1.8億平方呎,約七成位處非工業地帶,只要將十分之一非工業地帶的工廈改建成住宅,立刻提供4萬個300呎的單位。儘管發展局早年引進了規劃措施,但現有工廈重建和改裝一直進度緩慢,如果政策得到配合,將會是一個提供大量單位的方法。
對於這些「近水救近火」的建議,根據香港回歸後的慣例,當然有一些完美主義者及凡事必反的人會說︰拆售酒店及工廈改建住宅之後,又會有XXX問題,YYY影響,ZZZ壞處.....結果就什麽都不用做了。//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7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