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朋友入坑,有點慌張問我該做哪些功課。
決定分享我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參考,但這沒有絕對對錯,就是自己的經驗分享唷!如果有誤也拜託和我說🙏(第一次寫這種文很害怕哈哈哈
種植和養寵物真的蠻像的。你在養寵物前會規畫要讓他生活在哪裡,設想他的需要。會準備飼料、窩。種植一樣要準備介質、盆器。養久了會開始買...
前陣子朋友入坑,有點慌張問我該做哪些功課。
決定分享我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參考,但這沒有絕對對錯,就是自己的經驗分享唷!如果有誤也拜託和我說🙏(第一次寫這種文很害怕哈哈哈
種植和養寵物真的蠻像的。你在養寵物前會規畫要讓他生活在哪裡,設想他的需要。會準備飼料、窩。種植一樣要準備介質、盆器。養久了會開始買保健品,種植的話就是肥料。
想好你要把植物養在哪裡,網路上爬爬文先了解這顆植物光照、溫度和濕度的需求。
📍光照:使用手機內建的指南針功能測量擺放植物的方位。
南>西>東>北,南面日曬最多、北面最少,依植物需求去安排對應的擺放位置。
📍溫/濕度:買溼度計吧!IKEA和淘寶買的溼度計比小米的更準確(如圖2)
很多人喜歡的竹芋、火鶴、海龜串椒草、鐵線蕨、花葉蔓綠絨、秋海棠都對濕度有要求,想養好他們有溼度計是非常重要的。
溼度計也有溫度計功能,方便觀察環境溫度植物喜不喜歡。
介質:泥炭土、多肉石、樹皮或發泡煉石(如圖3)
📍泥炭土-保水
📍多肉石-顆粒拉開介質空隙
📍樹皮或發泡煉石-鋪底
建議一開始不用買一堆,這3種就足夠你前期的使用了。大原則就是顆粒讓介質有空隙,鋪底幫助底部不吸水。比例的話按照你的環境和澆水方式調整。
我都在花園城堡網站購買介質,或者蝦皮搜尋觀葉介質也有很多調配好的可以選擇。
調配介質推薦: @plantingleaf1231 @jc_wang0630 @joseph_life_plants
盆器:素燒盆、水泥盆、控根盆。用什麼盆器端看個人喜好,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如圖4)
📍素燒盆-非常透氣,容易乾、長青苔
📍水泥盆-造型多元好看,容易吸熱
📍控根盆-根系不纏繞成團,相對不美觀
素燒盆推薦 @nodrun2020 /水泥盆推薦 @chiya.plant /控根盆推薦 @carnivo_r_rs
而大家說的澆水要學3年,我的大哥 @8_root_ 方法是會記錄每次澆水的時間和水量,進而觀察因為天氣/濕度/通風度的變化。這點可以看一下 @05.11o_ 的貼文,她也有紀錄的習慣!
簡單來說,每個季節、不同環境澆水方式不同、一周的晴天和一周的雨天澆水也會不同。這沒有標準答案,唯一的法則就是觀察、思考!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頭皮發麻🤣🤣
大家在IG、FB上看到的美照,都是經過努力照護和經驗累積而來,不是買回家擺著他就能一直美美的。擁有他們只需要有錢,養美要靠用心。
“植物療癒人心的那份美好,唯有用心付出才能體會的到。”
我種植時間不長。除了很認真在做功課之外,面東南陽台真的是種植很棒的環境,滿足通風、光照合宜的條件,所以相對順利很多。
想和大家分享很重要的觀念:模仿是進步快速的方式,但思考才是學會的關鍵。
每個人的種植環境都不同,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環境!在得到建議後試著去思考問題發生的原因,如何參考前輩的建議去改善。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綠手指💚💚💚
如果喜歡這篇貼文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也可以追蹤我看更多的種植日記😊
#觀葉植物 #天南星科 #綠手指 #綠手指入門指南 #種植指南 #plants #plantdaily #plantlover #indoorplants #plantlife
青苔種植方法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圈外專欄 】#京都龍安寺:用「#之間」來創造平衡的力量 | 李長潔
.
龍安寺的方丈庭園,便是一座以「縮小美學」馳名的地點。清水泰博(2015)用「間」一字來表現此庭的深度,即「#利用物與物之間」的空白關係來達到形象的張力。龍安寺的石庭由15塊岩石與大量白砂石造成,除了石頭上的青苔,這庭園沒有種植任何植物,石頭間的布置與距離均勻巧妙,白砂耙梳的痕跡安定流暢,美感充盈在一大片的「之間」空白處。這是京都石庭中,表達「間」最淋漓盡致的一座寺廟。
.
■ #庭園的解讀
.
龍安寺的「使用說明書」上寫著觀賞石塊的方法,包含「三山五嶽」、「海中島嶼」、「虎子渡水」等欣賞方法。較有趣的是,來自宋代筆記小說《#癸辛雜識》裡,關於「#虎與彪」故事:
.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生性殘,會食小虎,所以當母虎渡河時,便會反覆帶著彪奔波於兩岸」
.
而龍安寺的方丈庭園正講述著母虎帶小虎渡河的智慧。此境山水展示的是一種「#邏輯的趣味」。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詮釋,所有的欣賞者都可以有自己切入的視角。
|
#感謝最美雜誌圈外的刊登
#平衡感
青苔種植方法 在 綠色幽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月。苔球課程公告】
若要完成一顆可以永續種植的苔球,
絕不會單單只是拿青苔裹覆土壤,
從植物的選材育成到青苔包覆,
以及最重要的日常養護照顧,
讓我慢慢的說給你聽~
夏末初秋,
我們來聊聊與植物相處的眉眉角角,
跟植物一起過生活~
*能夠輕鬆自在地與植物相處,是植藝的基礎
課程詳細資訊如下:
■ 手指綠了。苔球手作坊
場次A. 9/6 (五) 19:00-21:00
場次B. 9/28 (六) 15:00-17:00
地 點:究屋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25巷6號)
。如何挑選適合的植物、介質選擇、前置準備
。動手做一顆自己的苔球
。日常照顧養護方法
報名連結 >> http://bit.ly/2MJVjdK4b
下場市集詳細資訊如下:
■ 8/31 9/1 雑貨女子博
時 · 8/31.9/1 (六.日) 13:00 ~ 19:00 (售票入場)
地 · 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
青苔種植方法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微冷 #冷專欄【讓你滑倒的「青苔」不是苔】
就像周董唱的: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八月最末的這一周,雨暴彈襲擊南台灣,造成大規模的災害損失。史稱823水患。
而即使幸運的沒被捲入災害,小編科宅也都快要覺得自己住的是南「苔」灣了。
真的,水泥或磚造的牆面、地面都因為長期浸在水中而變得綠綠的。這些青苔真是有夠滑——這些蘚苔植物,很煩很危險耶......耶?
等等~~等等,雖然自然課本裡講到蘚苔類植物,永遠只提到土馬鬃和地錢,但我看到長在潮濕人行道上,常讓人滑倒的那一坨墨色爛爛的東西,顯然和課本上或Google上找到的苔蘚植物長得不一樣。什麼葉狀體啊,雄雌配子體,連一點長得依稀像植物的部分都沒有。
縱使蘚苔只是高等植物裡略為低等、原始的一群(沒有微管束、沒有種子),但他們畢竟還是高等植物,有組織有分化構造,顏色鮮綠而有立體感,才不會是平舖地面、軟爛的史萊姆。
難道我們一直叫做「青苔」的東西,其實不是青「苔」?這些偽物到底是什麼?
在網路上搜尋沒有幫助,打「青苔」只會看到怎麼去除青苔的101種方法——對人們來說,兩個字在腦中直接連接到「清除」而不是「好奇」。
※有時候或連結到「水熊蟲」(緩步動物)或「小黑蚊」(台灣鋏蠓),因為這兩種生物會採食「青苔」。
科宅編立刻與友人G君與友人S君求助,立馬得到重要情報:
「我們口語說是青苔的東西,通常都不是苔蘚啦(我=😱),而是以藻類為多數。」
「不過要是你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滑倒,倒是有可能是踩到苔蘚。最近從日本開始流行起來種植苔蘚,有社團你看看。」
「以我自己養殖水族箱的經驗,那一坨東西其實是藍綠菌喔。游泳池要一直加『抗藻劑』,抗的其實大多是【藍綠菌】,少部分是【綠藻】。」
恍然大悟。原來它們是藍綠菌啊。
藍綠菌(一種細菌)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強悍的生物,沒有之一。它們生存的38億年中,都持續在用一種非常致命的毒素汙染著地球,這種毒素造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還讓整個海洋、以及大氣層的化學元素組成都改觀。最誇張的是,藍綠菌它們還曾經獨力造成覆蓋了整顆地球的超級冰河時期(雪球地球)。
#這段好長暫停一下我要呼吸 #啊我吸到毒素了
其實這種毒素就是氧氣,藍綠菌是首先發明【光合作用】的始祖。在將原始地球大氣層大量的二氧化碳(由火山釋放),轉成氧氣的過程中,原始地球的大海從缺氧變成充氧,原本溶解於海水裡的鐵離子,全部被氧化而沉澱,形成目前遍布全世界的主要的赤色鐵礦地層。
製造大量的氧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於是整個地球的氣溫終於降到了冰點之下。於是大約在七點五~六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遭到了氧氣的襲擊、然後是嚴寒的考驗,不能忍耐氧氣的就躲到海床土壤的深處、或者滅絕了。
但罪魁禍首藍綠菌存活了下來直到今日。
希臘神話說,普羅米修斯從奧林帕斯山偷火到凡間......這是世界上有火的原因。但神話只是神話,世界上有火的真正原因——正是因為藍綠菌(和它們的藻類、植物後代)不斷進行著光合作用,把地球大氣的氧濃度維持在21%。
整個太陽系裡,只有地球的大氣的氧氣多到滿出來,而且能讓火點著之後就一直燃燒。人們通常都不會注意到「有火」是一件特奇怪的事。
藍綠菌原本生活在水中,但經過了三十幾億年,區區的一點乾旱已經阻擋不住他們了。秘訣就是「史萊姆」,藍綠菌會分泌史萊姆(黏液),成分是一種多醣類。這些多醣類非常吸水、超級保濕。身為簡單單細胞生物的藍綠菌,靠著共同製造出的巨大史萊姆保護膜,共同居住、分工(例如異形細胞固氮),像一種多細胞生物似的。
生長在內蒙古荒漠地帶土壤中的【髮菜】,就是無數藍綠菌(史萊姆)的集合體,你知道嗎?髮菜它根本不是一種「菜」,連植物都不是,更連細胞核或胞器都沒有,但卻輕易地活在一些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藍綠菌好棒 #學學藍綠菌
這種吸水的多糖類,填滿了岩石、水泥、人行道、柏油路上的微小坑洞,因而成為【超強的潤滑劑】,就像打到關節裡的玻尿酸一樣滑,阿冷的腳踩到這些「青苔」(但其實是藍綠菌),就這樣沒有懸念的~
咕咚~
滑倒了。
雨後,不只人行道上會長藍綠菌,土壤中的藍綠菌也可能大量繁殖。恆春的特產「雨來菇」——膠膠黏黏股溜股溜的一團墨綠色的東西......嘿,它也是藍綠菌,一般稱為【葛仙米藻】,它的真身是一大團包在膠質裡的藍綠菌。最怪異的是,葛仙米藻和髮菜根本是同一種生物 = = 都是念珠藻屬的 Nostoc commune,但擁有很不一樣的生活史。
藍綠菌無所不在,包括水質【優養化】的藻華,也是它。肆虐海洋生物的【赤潮】,經常也有它參一腳(但一般認為赤潮是由原生動物中的渦鞭毛藻/蟲: Dinoflagellate 為元凶)。
曾經由李昌鈺博士代言,後來被發現廣告誇大不實而在台灣銷聲匿跡,只由更加可疑又不可靠的直銷通路販售的【引藻】,也是藍綠菌......
※更正/補查證:所謂的「引藻」是小球藻(Chlorella,是一種綠藻。如衛署健食字第 A00066號),此外有人說自己賣的是螺旋藻(Spirulina,一種藍綠菌。衛署健食字第A00206號)。不管何者,廣告上的神奇療效通通沒有通過主管機關核可。順帶一提,兩類藻類除了是常見的神奇直銷仙丹,另一個共同身分,就是常見的動物飼料添加養料。
打到這,小編有點怕。因為藍綠菌不只會產生氧氣而已,視品種而定,一旦條件適當,也可能產生毒素。前述的藻華和赤潮,之所以會讓水體中的生物死光光,就是因為藍綠菌懂得合成一大狗票的毒素。
包括會損害肝臟,致癌程度與黃麴毒素相當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會損害神經系統,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產生類似帕金森氏症的退化疾病的「BMAA」。因此當讀者在吃標榜有神效的「藻類」營養補充品,或據~說~能帶來福氣的髮菜時,請抱著必死的決心......這些微生物可能並不好惹,而儘管宣傳經費充裕,但廠商不見得有適當的食品加工技術為你的健康把關。
對於游泳池與魚塭的管理人而言,藍綠菌增生最明顯的壞處是——唷,超臭。因為比起製造氧氣,過多藍綠菌的生長與死亡會耗盡水中的氧氣,開始分解的菌屍,會釋放出臭雞蛋味的硫化氫氣體。
小編開始理解大家看到綠綠的它們,直覺就是「怎麼去掉」的心情。不能說不正確。
總而言之,今天的冷知識是這樣:
我們口語上說長青苔的 #青苔,經常並不是 #苔蘚植物。通常是 #藻類,但我們口語上常說的 #藻類,經常它根本是無所不在、超級古老而且強悍的單細胞生物(雖然它們很擅長打團體戰,簡直比多細胞生物還猛):#藍綠菌 ,嚴格來說是一種細菌唷。
我們下次見。
等九月結束了,或天什麼時候放晴,請再叫醒我吧~
(↑今天的粉專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