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青春期田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青春期田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青春期田七產品中有7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20的網紅畫說有一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寂寞的暗房內是看見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暑假期間曾經上了台灣文學基地舉辦的《書評培育坊》,...
青春期田七 在 畫說有一天 / 閱讀隨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4:14:35
【在寂寞的暗房內是看見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然而一個對我來說如此有代表性的人,我卻不曾細想過她的...
青春期田七 在 阿旭寫字公司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46:48
「父親過世了,正在處理他的後事。」Q傳來訊息。 他在社群上貼出一張老家的照片,寫著,離苦的父親化作飛鳥在頭七這天返家,快樂且自由,身為子女的不孝遺憾遂得以稍加寬慰。 好幾年前去馬來西亞,Q 趨車帶我去他的家鄉。舊款的TOYOTA駕駛座在右側,我們駛上高速道路,吉隆坡的高樓越來越小,陽光少...
青春期田七 在 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8:23:34
#周年慶 我一直都覺得,出書時候作家的人格,是一種「緊急狀態」, 被殭屍咬了一樣, 要開始變了嗎? 你會被很多聲音影響。 讀者評價。網路書店銷售數目。臉書貼文...... 你每隔一小時刷一次即時榜,無數次在搜尋欄鍵入自己的書名--尖叫連 ,最後一個字怎麼按都沒回應--原來鍵盤上那幾個鍵彈簧都被你操壞...
青春期田七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寂寞的暗房內是看見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暑假期間曾經上了台灣文學基地舉辦的《書評培育坊》,當時壓軸登場的老師,就是馬欣,在那超過兩個小時的線上課裡,一頭栽進文學家裡的廣袤學識海。會後我也不忘詢問老師:「平時要寫那麼多的文章跟讀那麼多書籍,要如何明確的切開彼此撰寫文章,而不至於情感有混亂或無感的情況?」
馬欣老師的回答大體來說是這樣的:「無論寫的對象或作品是否是個人偏愛之作,都要切入專業狀態,這過程有如外科醫生執刀的狀態,其實各行進入職業狀態都得要是如此,寫評論者要進入專業領域也沒有例外。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直視作品的核心,從中淬鍊出可傳達的價值,以及他的技法與風格如何,所以幾乎沒有情感混亂的問題。」
回答得有如外科醫生般精準XD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寫書評的軟肋,看到欣賞的作家或是太喜歡的文學作品,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幾乎都用生命投入去寫,對我來說若累積太多本書、本本都要要情感抽離寫入核心,實在有待訓練。
因此這本幾乎有著馬欣私人獨白的《邊緣人手記》我依然還是從自己的共鳴處寫了點心得,而不能說這是一篇書評,畢竟對偶像的愛仍滿出於文字之外XD
📍「如果我不寫的話,那些浮光掠影,就這樣消失。」
/
我的童年很大一段都是在邊緣裡度過,大概都是別人照片的背景,加上一些不太快樂的回憶以至於想要刻意遺忘,長大後卻發現真的想不起來了,那就是一段你想回朔卻無功而返的空白。如果這時候要玩大風吹,吹還記得童年記憶的人,大家一哄而散的搶位,我想我就是坐在位置上的那個。
同樣不動的,或許還有馬欣,搭配一臉楞忡。
不是不記得,而是記得太清楚明瞭,甚至質疑起遊戲的本質。
如同她在 #聯合文學 裡,由 #蔣亞妮 撰寫的採訪裡提到:「我的位置應該是大風吹遊戲裡,那個發呆忘了跑的人。這個遊戲的設定本來就是荒謬的,在幼稚園初玩這個遊戲時,就顯現了,其實沒有一個寶座屬於你。」
在童年時期已經看得太清楚的馬欣,如同書裡第一篇的「她」不過六七歲,歡喜吃著冰淇淋,不小心目睹到父親與保母間的曖昧情愫,那碗冰也就這麼化了黏在手上,後來也在父親另外一個家裡吃到一球完整的冰淇淋,直至長大,才明白那就是恨的滋味。
「童年不是隨著青春期到來、身體開始變化而結束,而是當她終於能夠用外人的眼光看自己生命的那一刻。」土耳其作家-艾莉芙.夏法克這麼說過。
📍在寂寞的暗房內是看見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玻璃窗,你在燈火通明的地方只看得見自己的倒影,然而從漆黑的別處卻能清楚的看見裏頭所有動靜。馬欣一直以來,就是站在這個黑暗邊緣,偶爾探探頭看這個世界的吧。
書裡的視角切換,那個「她」其實也就是馬欣抽離自身面對驟變的防禦機制,多年後,她長大了,躲進一部部光影暗房裡,透過他人演繹的人生中,卻也因此看得更清楚明瞭,對於自身的放下,對於他人為何如此想的好奇。
「現實總有破口可以讓夢闖入,如此看現實才會有趣一點。」
破口如她看《海上鋼琴師》的1900為何不下船的原因:「如果內心沒有一個因有限而想開展的無限,那『自由』也只是一個沉重的選擇。」
現實如對人的觀察仍直接深刻,她看著自己那美如世界中心卻玉損的姑姑,記得這個生命課題:「女人不要當他人的『女主角』,那很像是一個逐步讓自己消失的陷阱。」
或是觀察到一個外向的內向者,如何在踏入正常社會之前,調好內在的所有數據笑吟吟的迎向他人,直至有一天發現自己無法關機。
📍一本總能找到自己的寂寞指南
/
在現下這個越喧囂,我們越容易感到孤獨的時刻,有時是不小心被邊緣化,有時是想刻意躲進自己的地下室遁逃。
「在不知名地帶,有了萬家燈火。」
這是獻給當我們有時不被社會理解時,能好好地待在角落「觀察」的自由,藉由這本書,看見只有這時候的自己才能看見的風景。
她總是能在寥寥數語間,挑中你心裡的那根刺,短篇就能抒發出共鳴。
她的文字是濃厚的、遲重的,光好似透不進來,卻也在這獨自一人的暗房裡得以翩翩起舞。
/
#邊緣人手記 - 馬欣
麥田出版 #2021booklist #reading #邊緣人 #寂寞 #好書推薦 #華文創作 #散文 #影評 #書摘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畫說有一天
青春期田七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5年前 我用心寫的五月天專輯心得
這裡有五迷嗎?
-
五月天 / 第九張作品 〈自傳〉 專輯心得
前言
認識五月天從1999年第一張專輯開始,當年對於資訊不發達的雲林高中生來說,是從他們身上讓我第一次意識到樂團這件事,原來可以這樣跟朋友玩樂器創作音樂組成團隊表演,對當時青春期熱愛音樂的我而言是多麼令人興奮嚮往的事,也因此不顧一切的加入吉他社並當上社長進而組樂團當主唱寫歌,一路上到大學經歷過三個樂團分分合合,深刻意識到組樂團最難的部份其實是「團員」,除了音樂默契之外更需要團員互相包容的一顆心,所以五月天能走到現在非常不簡單,雖然他們的音樂也隨著知名度攀升漸漸流行化甚至失去一些東西,這也是讓那些早期追隨的樂迷大量流失的原因,但同時也吸引許多新生的年輕樂迷加入,這麼多年我從高中生到現在三十幾歲的人夫,他們依然保持超高人氣活躍著,其實我從第六張專輯「為愛而生」之後就對他們漸漸冷感,雖然推出新專輯還是會買會聽,但是就抱持著懷疑的心情,後期的音樂似乎少了當初搖滾樂團該有的靈魂,當然以流行音樂專輯來說的話還是有不少佳作甚至獲得金曲獎肯定,不過這次聽完新專輯卻有意外的受到感動。
/ 專輯心得
這次要推出第九張專輯其實沒有特別關注,在發售日當天才意識到專輯推出然後到唱片行購買,也是跟以往抱持著觀望的心情開始撥放CD 打開歌詞本
第一首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以貌似《萍聚》的第一句旋律開始,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歌曲跟《萍聚》同樣訴說的是人跟人相遇的緣份,或許是阿信故意取樣類似音律的原因,藉由這樣旋律的連結延伸出這張名為「自傳」的文章抬頭,彷彿是給新舊樂迷們的情書
「那一天 那一刻 那個場景 你出現在我生命
從此後 從人生 重新定義 從我故事裡甦醒」
以五月天的角度去想,如果一路上沒有這些新舊樂迷支持五月天,他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改變,還會持續組團那麼多年嗎?
而從我的角度去想,如果高中我沒有認識五月天我會學吉他寫歌組團嗎?
會因此沉溺於搖滾音樂的美好世界中嗎?
這首看似八股的旋律中卻隱藏深刻的情愫,加上參與合作的Skot Suyama陶山的精準編曲讓歌曲的中後段層次上升,鼓點跟木吉他的節奏巧妙銜接,在編曲方面堆疊的很精彩。
第二首 成名在望 (超級賽亞人變身三段)
開頭是令人懷念的錄音機倒帶轉動聲,按下播放鍵送出懷舊粒子聲的阿信呢喃,彷彿帶我們回到當年學生青澀學吉他的回憶場景
歌曲來到突破制式歌曲公式的亮點處
「穿過了
搖滾或糖霜 昧俗或理想 批判或傳唱 道路上
只能看遠方 最遠的地方 應許的他方 不停衝撞」
「看過多少臉龐 飛過多少異鄉
少年早已蒼茫 回頭望 我在何方」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 那旅館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採訪 和攻防
一雙又一雙的目光 像監獄和高牆 牆裡的風光是不是 如當初想像?」
進入副歌前的這幾段轉調讓歌曲整個檔次不斷往上,就像賽亞人一直變身到第三階段,讓我耳朵為之一亮,五月天好像真的跟以往有所不同,副歌完甚至有多到三段的吉他SOLO夾在各處,越聽越爽快,歌詞也精采唱出他們組樂團從學生到成名的心路歷程片段,非常扎實精彩,也是讓我找回對五月天遺失許久的感動原因之一。
第三首 好好(想把你寫成一首歌)
經過剛剛激昂的心情,這首又打回原形類似「知足」的抒情歌,由冠佑跟阿信合作的曲多了身為爸爸的柔和味道,後段弦樂跟木吉他的搭配蠻甜膩的。
第四首 兄弟 / 第五首 人生有限公司
來到專輯中另一大亮點,這兩首歌不注意看曲序會以為是同一首歌,「兄弟」的尾巴非常巧妙的跟「人生有限公司」串連在一起,偏日系風味的薩克斯風時而”攻”時而”守”的在兩首歌內來回出招,找來擅長爵士鋼琴演奏的吳智暉老師彈奏,加上周恆毅老師還有可樂的琴音,巧妙的搭配讓歌曲的張力無限放大,更不用說「人生有限公司」中段讓吉他、貝斯、爵士鼓分別竄出的輪流競奏,阿信的key同時也在挑戰高音極限,總之我覺得是專輯中最精彩飽滿的一個段落,也算是華語流行專輯中難得的一項突破。
第六首 後來的我們
這首請到日本創作者百田留衣合作編曲,整首歌充滿日系TONE調,剛好怪獸寫的曲都會有一種日系韻味,相輔相成,仔細去看著歌詞聽會有一種濃厚的惆悵感,也可能是阿信在每段詞的拉長尾音,抖音部份特別明顯,有加深整首歌的情緒力道。
第七首 頑固
這首曲又出現類似《萍聚》《驪歌》或是80年代國語民謠時期的味道,會讓人覺得好像似曾相識,就是取樣類似那套和弦的走法,合作編曲是曾經做過曲婉婷"我的歌聲裡"的新銳製作人張峽浩,是沒有感覺特別之處,歌曲四平八穩的,屬於傳唱安全牌路線。
第八首 派對動物
第一次MV曝光就覺得很像八三么的歌,果真沒錯八三么也參與其中編曲,類似EDM曲風但又沒到那麼電,這種歌就是為演出帶動氣氛而生,個人感覺像「東區東區」的師徒延伸版。
第九首 最好的一天
開場很像運動賽事的進場感,加上萬年梗噢噢噢噢,就很五月天式的齊唱歌套路,還有阿信在主歌疑似裝可愛的唱腔,石頭寫的曲總是有著『壯大感』這次也沒例外,又另一首帶動氣氛的歌,沒特別驚豔之處就是….。
第十首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這是石頭創作2連發,歌曲主歌有點像「如煙」,充滿詩意的歌詞緩緩呢喃唱著一個少年漂流汪洋中的渺小意境,有一種期待成長壯大的想像,副歌開始像「晚安地球人」「寂寞星球」綜合版,壯麗感從第二次主歌開始堆疊起來,而林依霖若有似無的鋼琴連音瀰漫了整首氣氛,像是星星點綴夜空,隨著氣勢非凡的弦樂演奏讓歌曲畫面感大增。
第十一首 終於結束的起點
前奏琴聲彷彿「讓我照顧你」的熟悉感,編曲比較沒太多突破,至於歌詞部份我覺得不一定套用在愛情也能成立,每個人生都有不同的考驗,有時候結束或許是另一個新的開始,重要的是過程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在傷心難過之後要如何堅強起來,以現在的我(正在結束階段性夢想)而言是蠻有感的一首歌。
第十二首 任意門
前奏緊密切音跟同樣是陶山製作的謝和弦「你媽沒有告訴你嗎」有異曲同工之妙,陶山算是近期流行音樂中擁有獨特編曲的才子,總是精準的抓到歌曲脈絡進而強化,個人覺得這張專輯中最催淚的一首,輕快的節奏道盡團員們的青春歲月,似乎也訴說著我們的故事,對應著曾經懷抱過音樂夢想的我,而那個夢想也是五月天給我的影響,根本是「成名在望」緬懷人生的兄弟代表作。
「行天宮後 二樓前座 那個小房間 日夜排練 我們聽著唱片
唱片來自 那唱片行 叫「搖滾萬歲」 和駐唱小店 都在士林邊緣
我們都想 離開這邊 追尋另一邊 苗栗孩子 搬到台北求學
水手之子 重考擠進 信義路校園 和高雄學弟 當時看不順眼」
第十三首 轉眼
轉眼間來到這張專輯的最後,跟著五月天回顧著一路走來的風景,彷彿回顧人生起起落落,阿信醒悟式的詞彙寫得非常深刻,或許有望挑戰下一屆最佳作詞人。
第十四首 What's Your Story(Bonus Track)
長達19秒的空白無聲,讓聽眾沉澱一下思緒。
第十五首 你說那C和弦就是...
就像電影的片尾幕後花絮,彷彿又把畫面拉回吉他社團的教室內,窗外透進刺眼的陽光,一群愛音樂的小夥子們無憂無慮坐在書桌上彈吉他,真的讓我想起好多關於高中吉他社的景象,一定要學的張震嶽「自由」跟「擁抱」和弦,也真的有在吉他社裡暗戀學妹,藉由教吉他拉近距離,甚至午休時間我們最喜歡偷跑到社團教室唱歌彈吉他,試圖吸引隔壁社團的學妹靠近,青春歲月回不去了,曲終,大叔回到現實世界…..。
結語
五月天這次以《自傳》為創作概念,整張專輯一氣呵成,阿信算是交出了非常誠意的大量歌詞,幾乎是史詩級大作,也發揮了所謂【勿忘初衷】的最大值,幾首歌在編曲上有些突破以往,不一定會成為經典,不過至少在今年華語流行專輯中堪稱佳作也不為過。
看完我的心得
可以再重新聽一次專輯唷
#五月天 #自傳
五月天 阿信
青春期田七 在 阿旭寫字公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父親過世了,正在處理他的後事。」Q傳來訊息。
他在社群上貼出一張老家的照片,寫著,離苦的父親化作飛鳥在頭七這天返家,快樂且自由,身為子女的不孝遺憾遂得以稍加寬慰。
好幾年前去馬來西亞,Q 趨車帶我去他的家鄉。舊款的TOYOTA駕駛座在右側,我們駛上高速道路,吉隆坡的高樓越來越小,陽光少了大樓的遮蔽越發肆無忌憚地螫人,Q 看我穿起長袖亞麻襯衫擋陽光,笑著說「這裏是八打靈再也,到雪蘭莪了。」
他的老家在一個臨海的小農村,日頭炎炎,人口不多,是一個得以守望相助却同時必須忍受小道消息輕易流竄的地方。
停好車,Q 領我進他家。房子是以木板搭建的,看上去頗有歷史感,泛黃的天花板沁染了大海那一頭傳來的消息,房間裏密實的組合板留下了 Q 青春期的灰暗過去。
「這是我台灣的朋友。」Q 將我介紹給他父親,我立即應承上去,「伯父你好。」
「你好。」Q 父親說,他曬的黝黑乾癟的雙頰,嵌著因長期日照而呈現亮棕色的雙眼,表情不喜不怒,沒有歡迎也毫不排拒,好像被神奪去了展現情緒的能力。
才打完照面,Q 就急著拉著我往外走,說要去看夕陽,快來不及了。
50 c.c 的摩哆穿過廣大金黃稻田的中央,我拿著底片相機在後座按了好多次快門,頭髮被南洋的風撩撥,有一瞬間,我感覺自己與另一個時空裏的 Q 重疊著——我們高舉雙手感受風、共同因為快樂而放聲吆喝、甚至連側著臉望向夕陽的角度也相同,但還有一種更加深沉的感受,那是一顆青春期不被理解的沈默的心。
沙灘無人,夕陽及彩霞相偕沉到馬六甲海峽裏,夜幕高舉在天上,也在 Q 心事重重的臉上。我們騎著車回家,晚餐在外頭吃現撈的海鮮。
小農村的夜特別寧謐,吃飽了,就在昏黃的路燈下滑行。暖暖的南洋空氣穿過饜飽的喉頭,舒服的讓人昏昏欲睡。
洗好澡才九點出頭,但我們順行農家規矩,調整自己的都市時差回到臥房。
「這是什麼?」我指著房間組合板上的一個斑駁的拳頭印子問 Q ,他沒有回答,只是一逕問我「明天早餐要不要吃村子口茶室的海南雞,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故鄉滋味噢,還是⋯⋯另一家港式點心,那裏的腸粉在吉隆坡吃不到的。」
知道他內心有堤岸在阻擋情緒的浪,我也就不再追問。在我跟 Q 認識不久的時候就發現,彼此能夠感應到對方的什麼,不知不覺間很快便建立了彼此都很喜歡的默契。我們相信對方,只要彼此有話說,準備好了就會開口,所以從來不會逼迫對方。
「明天再說吧,晚安。」我們在潮濕的空氣中沈沈睡去。
隔天早餐,我們吃了海南雞,也吃了港式點心,因為 Q 下午必須回公司上班,我們必須盡快趕回吉隆坡。
我記得我跟 Q 父親話別時說了,「伯父,不好意思,打擾了一個晚上。有空來台灣走走,下次再見了。」當時的話別竟是訣別。
窗外是馬來西亞的熱帶景緻,一切看似都在燃燒,高速道路上有機車族表演特技,我看了真是稀罕。
Q突然開口,「青春期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喜歡男生了,但我們家很保守,不能說,所以那個時候很多對自己的猜測跟疑惑只能放在心裏,放久了形成很大的壓力跟憤怒,我也不曉得那個憤怒哪裏來的,但就是很常跟我父親起衝突,其實我每次跟他吵架都非常非常傷心,但我從來沒有對我父親表達過歉意,太難說了,我對自己也很失望,我沒有成為一個他強褓中期望的那個孩子。」他握著方向盤的手上有淚水,我遞衛生紙給他,想起昨天那個與我靈魂重疊的青春期男孩。
倘若見面時僅剩冷漠,那麼迴避也許才是愛的表現吧。
其實我知道 Q 並不是不孝,他是個對人間充滿懷想的人,他觀看人世的方式多情浪漫而節制。
年輕時因為理解父親,他不能承認自己的同性戀性向使父親下半輩子都感到煎熬;中年則因為理解自己,他無法對自己不忠,不願意以他人的幸福做自己的保護傘 —— 娶一個女子為妻却沒辦法愛她 ——只為了博取父親認同。這樣的他擁有不能說出的體貼,當他不願去傷害別人時亦是一種完美的善意,這樣的他並沒有讓百年的家族歷史蒙塵。
從歲月的側臉看去,事實或許單薄、片面而尖銳,一旦擺渡過人間,時間的全貌會告訴你,沈積在心尖上的悔恨、執著及矛盾,原來都是愛。
#PrideMonth
#勤洗手 #戴口罩 #非必要不出門 #不觸摸眼口鼻😷
#阿旭寫字公司 #寫字界的一位男子 #寫字 #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