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靈魂心理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靈魂心理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靈魂心理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靈魂心理學產品中有8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488的網紅心靈僻靜花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眼不見為淨,但心真的安靜了嗎? 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一句話:「不去想就好了!」可是不去想,煩惱及問題就會消失不見嗎?或者說,去仔細想又會感覺害怕及難受,那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近期與個案工作中發現,人與自己失去坦誠的連結是常有的事,很常會有自己認為根本不存在的事,但卻沒被我們意識到它其實是潛伏在潛意...

 同時也有30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Hello Anna Tarot 安娜塔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字幕#心靈塔羅#療癒 歡迎訂閱Anna的副頻道: @Anna娜些年.心靈陪伴 ❤️關注我: FB:(Anna安娜塔羅)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3707199859 IG(Anna安娜塔羅):@hello _ms_anna...

靈魂心理學 在 哇賽!心理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2:21:13

/讓後悔的情緒,變得有意義/ #留言抽書 . 我們偶爾會想遺忘某些事情,但當下的後悔卻總是突然出現在腦海中,讓自己什麼也抓不住;有時,也會有對無法實現之事、對錯誤選擇的遺憾揮之不去,被「想要重來一次」的後悔吞噬的日子;甚至會搥著胸口懊悔若能回到當時,絕不會做出那種選擇與行為,被後悔與留戀無止境絆住的...

靈魂心理學 在 NeKo嗚喵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5:46:30

#有毒關係 #假面閨密 #控制狂父母 #自戀型人格​ 關於 #情緒勒索 這個話題應該是這個世紀被講爛地主題了​ 但直至今日,依然有受害者逃脫不出這個漩渦​ #或者連自己是受害者都不知道​ 我們討論過很多心理相關疾病​ 都不斷強調 #病識感 地重要性​ 相對地,想要跳脫控制也需要先知道控制的手段是什麼...

  • 靈魂心理學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07:58:26
    有 61 人按讚

    眼不見為淨,但心真的安靜了嗎?

    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一句話:「不去想就好了!」可是不去想,煩惱及問題就會消失不見嗎?或者說,去仔細想又會感覺害怕及難受,那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近期與個案工作中發現,人與自己失去坦誠的連結是常有的事,很常會有自己認為根本不存在的事,但卻沒被我們意識到它其實是潛伏在潛意識驅動一切的源頭。比如某種情緒長年被壓抑及掩飾成另一種行為或想法,而導致看似命運的流轉所發生的事件,其實來自於被潛抑住的那股我們一點都不熟悉的情緒。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因為害怕被抛棄而發展的過度獨立或追求目標,表面上看起來我很有自主意識地去創建我的人生,但這獨立的背後實是恐懼在作崇。因為害怕被丟掉,所以讓自己沒有機會被丟掉,於是靠自己強大不依賴任何人,實是因為自己對恐懼的不接納、不承認、不碰觸。因此,恐懼這個情緒對我來說就很陌生。而當我無法與恐懼接觸,並以自己的因應方式去掩蓋而成為強大、獨立、目標導向時,就離恐懼愈來愈遠。但它並不會消失不見,而是潛藏著不斷地以各種方式顯現。

    也許在人際關係上,怕被抛棄的恐懼會戴上「渴望被理解」的面具,因此在與同事主管共事時就容易強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因為態度強勢的背後可能是害怕被誤解的反向操作,於是所有非語言訊息的傳遞之下,才真正造成對方的誤解。而被誤解又會勾住「渴望被理解」的挫敗,於是就更著急地想要去解釋,但愈解釋就會愈不被諒解,而感到愈挫敗,於是被誤解成了家常便飯。最終又回到了原點,不得不去看到渴望被理解背後的「怕被丟掉」的恐懼。

    也有可能在親密關係中,怕被抛棄的恐懼扮演著「討好奉獻」的僕人,或是「自戀自私」的皇帝,甚至是「無法專一」的花心人。可能看著貌似以自我需求為中心,但其實很害怕他人一不注意或關心自己,自己即將會被忽視或丟棄;也有可能周旋在眾多對象間,看似相當吃得開並不留心於特定一人,實是害怕一旦專心付出真心了對方會離開。

    當然在親子關係中也會顯現,比如「緊迫盯人」的母親,很有可能與孩子發展出過度糾纏的關係。對孩子做的一切(控制、侵略、索討)深信是為了愛,但卻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自己的需求,藉由母職角色在定義自我認同及存在價值,背後實是為了安撫內心怕被抛棄的恐懼。

    那麼「怕被抛棄」的恐懼,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之外,追溯至更早就會與靈魂累世的轉世經驗相關了。若是一個帶有原生「怕被抛棄」恐懼的靈魂,想必經歷過很多世的被抛棄經驗,而今生設定要來好好完成這個課題的學習,就必定會投身於會創造出這個現象的家庭(親子靈魂契約)。我們也許會認為應該多次經驗後,早晚會習慣沒感覺,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雖然靈魂記得,但我們每一世的出世都是一張白紙,以嶄新的視角在體驗的,唯讀那個情緒印記還是深深烙印著。因此我們雖然不記得累世的經歷,但對於情緒創傷仍是有感覺的。

    有做過前世今生的個案就會從前世報告書中發現,前世的靈魂傷痛就會是今生的學習課題,它通常與你今生的深層情緒相連;而前世的靈魂能量則與今生的現況會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或極端相反),也就是慣性反應或重複性事件。這就是靈魂安排的有趣之處,我們今生是來療傷的。換句話說就是,靈魂驅使我們再一次為同類事件做出不同的人生決定,看看這一次會不會在同樣的情況下,活出不同的人生樣貌,那麼我們就把累世同主軸的一系列傷全都療癒了。有時候它能影響的會是整個家族脈絡的傷痛。

    因此,別小看自我探索及自我療癒。它牽動的不只是這一世的自己、前世及來生的自己,也會影響到家族裡的所有成員。

    潛意識若沒有進入意識,就會主導你的人生而成為你的命運。-榮格

    #十月新開
    #一對一靈魂之旅課
    #一四五下午
    #一個月密集式課程共十二小時
    #費用一樣課程量身定做

    ⭕️ 靈魂之旅課

    此課程的內容會以超個人心理學派為基礎,去詮釋我在靈性經歷上所學習到的,以及分享個案案例的故事來探討不論是心理或心靈上的課題。我希望能強調並不是一昩地躲入內在意識來逃避心理層面,活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幻象中;反而是因為更往內在走,而有能力與自己的內在經驗及感受共處,找到內在平安及和諧,並發展出面對外在挑戰的勇氣及信任。

    課程中會以故事為例,和大家探討理解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發生什麼事了?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在渴望什麼或恐懼什麼?以靈魂層次上來看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行為背後的心理驅力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能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這會是一個線上解說(一週一次一小時)加上群組討論(每日文章更新、提問、回饋及後讀討論)的課程,以新書中內容為主軸來探索我們與自己的不同面向,達到整合及精進。因為內容深度和觸及的範圍較深,因此這次以課程方式進行,書只是教材。希望在三個月的心靈課程下,能使大家獲得更深層的自我了解及探索。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illustrator: victoriya kryzhko

  • 靈魂心理學 在 Shawn Chen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09:29:44
    有 91 人按讚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445):禁錮靈魂的人皮書

    部落格圖文:https://shawnyhc.blogspot.com/2021/09/445.html

    在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有一本被封印的書,書名為靈魂的命運(Destinies of the Soul)由於學者相信,這本書是由人皮製作,並禁錮著靈魂,為了不引起靈異事件,造成恐慌,因此需要封印在圖書館的藏書室深處,一個經過驅魔的儀式箱子內。

    這本書是由一名學者亞森胡薩伊(Arsene Houssaye)於1930年捐贈, 起初他並沒說明原因。而圖書館認為這本書很罕見,似乎是用動物的皮所製成,所以樂於接受研究。當一名英語系學生借回宿舍看時,發現他一打開書本,就感到有人站在他的後面。他讀每一個字時,並不是像一般腦海中出現文字的影像,而是有一名女子在他耳邊唸著書的文字。他原本以為是太累的幻覺,但每次打開書,這種現象就一直出現。最後他放棄讀這本書,還給圖書館。

    接著又有一名學生借去研究,這次他打開書後,會聽到一陣咻、咻,像風一樣的聲音,但他沒開門,也沒開窗,他的房間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他不明白風聲從哪裡來。雖很詭異,但他不以為意,繼續讀著書內的文字。正當他讀內文時,就如同前一名同學一樣,他聽到有一名女子在他的耳邊讀著文字。他每看一段,這個聲音就唸一段,當他停下來時,聲音也停了下來。他闔上書後,風聲跟女子的聲音,突然地消失了。這名學生很恐慌,趕緊將書還給圖書館。

    在幾名學生的投訴後,圖書館館長原本以為是學生們開玩笑,他決定將書帶回家,自行研究一番。當他在白天與家人在一起時,翻開書讀,並沒發現任何異狀。圖書館管理員對他說,這本書要在半夜獨自一個人讀,並且要在封閉的環境裡,才會出現詭異的現象。他聽了後,就仿照管理員所說,半夜時,獨自一個人在書房裡,再度翻開此書。

    正當他打開書本時,感覺身後似乎有人打開窗戶一樣,有著詭異的風聲與寒意。他回過頭看,並沒有見到任何異狀,但他隱約感到,在他面前有一道見不到的門被打開。由於館長過去研究過靈異事件的書籍,他認為面前的通道,有可能是通到另一個世界,或許是亡靈存在的世界,但他不確定。當他開始讀此書時,就跟其他的學生一樣,耳邊聽到一名女子在讀這此書。當他闔上此書後,聲音立即消失了。

    他又再試了幾次,同樣的狀況還是重覆發生著。基於他的研究與經驗,幾乎可以確定,這本書有著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通道秘密。他回到圖書館後,通知亞森胡薩伊,要他說明此書的來歷,因為許多人都有著令人不安的經歷。

    亞森胡薩伊見到許多人有著同樣的經歷,於是才向館長講出這本書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這是他的好友路得維克博蘭博士(Ludovic Bouland)於1880年,送他的一本書。因為路得維克博蘭博士是一名宗教學家,同時也是一名心理學家,常替病患治療精神方面的疾病。

    他的其中一位女病人,長得非常漂亮,但卻飽受精神問題困擾。路得維克博蘭博士因常替這名女子治療,最後卻發展出戀情。然而,不幸的是,這名女子得了重病。她在死前對路得維克博蘭博士說,假如路得維克博蘭博士想要一輩子擁有她,在她死後,就把她的人皮剝下來,寫成一本書,這樣兩人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在女子死後,路得維克博蘭博士秘密地將她的皮膚切割下來,製成一頁頁的書,由他親筆在上面寫他的著作,靈魂的命運。在他完成這本書後,他居然聽到這名女子,不斷地在呼喚他,似乎要他一起到另一個世界。他感到死期不遠,於是將書送給亞森胡薩伊,並述說此書的故事。這也是兩人最後一次的見面,自此,亞森胡薩伊再也沒見過他了。

    亞森胡薩伊在告知館長這段故事後,館長決定請教廷派人來對此書驅魔。在儀式之後,他決定將此書封印在驅魔箱內,並藏在圖書館的藏書室深處。

  • 靈魂心理學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08:08:44
    有 59 人按讚

    因為愛上自己,由此去愛另一個人。

    以榮格的說法,一個人可以在愛人眼中看到自己內在靈魂形象的反射,稱為阿尼瑪(anima男性中的女性能量)與阿尼瑪斯(animus女性中的男性能量)。也就是說男性心裡的女神原型就是阿尼瑪,而透過投射在對象身上愛上阿尼瑪的鏡象,也就是自己沒有活出的女性能量;而女性心中的英雄原型則是阿尼瑪斯,透過投射在對象身上愛上阿尼瑪斯的鏡象,是自己內在的男性能量。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其實是女人愛上自己內在的英雄投射在男人身上的影子,也就是自我理想化的投射,並非是男人真實的樣貌。而在關係初期為了維持在對方心目中的理想化形象,人會使盡全力去滿足對方的理想化期待。一旦關係確認穩定了,真實的自己便會慢慢顯現。這也就來到了理想幻滅時期,所以大部分的戀人就會因理想幻滅而感到憤怒,進而進入權力鬥爭上演一系列的爭吵、操控、證明、懷疑及變動。

    這也說明了戀愛中的人為什麼會特別美,那是因為對方眼中所映射出的,是那個被珍惜疼愛的自己,所以自己愛上對方的除了是內在陽性面的投射之外,也是愛上那個被對方喜愛的自己。換句話說,人是因為愛上自己,才去愛另一人。

    相反地,在關係中因第三者而受挫時,也是因為在對方眼中的自己不被認可或肯定。以與我工作過的個案及朋友為例,女生在發現對方有第三者時,八成幾乎都想要知道對方是誰,第三者的條件如何、是否比自己美、比自己年輕、比自己優秀。然而,可悲的是無論是比自己好或不好,都會造成自我價值的低落感。背叛議題反而比與同性競爭的重要性要低,因為此時在自己心中無法接納的是感情的變質沒有藉由任何外力推動。因此怪罪第三者,要比去接受對方眼中已看不見自己要容易得多。如此我們才能說服自己,要是沒有她,你不會不愛我。

    事實是,從頭到尾都只有我。是我內在形象投射的理想化你,但你卻不是我理想中的樣子而破滅;我因為在你眼中看見自己的美好樣貌而跳入愛河,卻在你眼中找尋不到我時而感到心傷。所以在戀愛關係裡,談的是我與你的戀愛,但學習的是我與自己的關係。

    而理想化的防禦功能,實是否認衝突的存在。看見並處理自己內在的衝突,會是在理想化破滅時能夠整合實際面的方式,也就是所謂關係的磨合期。磨合的不是彼此的個性或習慣,磨合的是收回對彼此的投射,真正開始「看見」對方真實的樣貌。當然這也跟自己是否認識真正的自己有關,一個愈認識自己的人,在關係中會較容易真實表達自己的需求,且實際去處理衝突。

    比如我若是不夠了解認識自己,以為我認為的觀點、價值或準則是天經地義的,那麼在磨合期時會想要說服或操控對方改變為自己的模式,因為在看見你與我不同時的衝突,是我不能接受的。於是我會把理想化的幻象投射出來,告訴你大家都是這樣,這樣才是對的,你要改成我這樣。這麼一來,你我一致,衝突便解決了。但是可想而知的是,就是因為你我不一樣,所以這會是個無底洞,直到一方受不了而選擇封閉或離開。

    如果在關係中只是為了求同而忽視差異性中的學習,那麼屢戰屢敗便是靈魂安排的一條路,為的是讓我們跳脫自我的框架,不以自己的理想去要求對方滿足,而是真正的「長大」去看見對方的真實個體性與我們的不同,進而去接納與自己不同的個體。這才是雙方結合真正的本質。

    認識自己,才能與人建立真實的關係。

    #對深度認識自己有興趣
    #歡迎加入靈魂之旅行列
    #週六晚剩最後一位名額
    #十月初開課
    #年底最後一班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illustrator: alexandradikaia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