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marvel板長篇連載小說
《一線三的日常—警衛亭》
為遵守偵查不公開,本篇以創作為標題,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請別吉我。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複製、引用,謝謝。
「欸跟你們講,那遊民昨天又跑進來餒!」
巡簽表的時候,阿仁哥又來跟我們聊兩句。
阿仁哥是我們轄區內某國中的...
PTT marvel板長篇連載小說
《一線三的日常—警衛亭》
為遵守偵查不公開,本篇以創作為標題,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請別吉我。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複製、引用,謝謝。
「欸跟你們講,那遊民昨天又跑進來餒!」
巡簽表的時候,阿仁哥又來跟我們聊兩句。
阿仁哥是我們轄區內某國中的夜班警衛,
話有點多,總自詡年輕時長得很像梁朝偉,
別的不說,如果不算那顆圓滾滾的啤酒肚,
穿上淡藍色制服,還真有警員633的影子,
三天兩頭就看到他半夜吃著生菜沙拉減肥,
不禁好奇他究竟有沒有把飛機跑道收拾好,
究竟有沒有等到那第二架飛機的降落。
遊民跑進校園吸膠也不是什麼大事情,
好像是有凌晨去校園運動的民眾請願,
這事情被民意代表知道了,上了新聞,
所以自然被要求要比照重大刑案偵辦。
都說是遊民了,除非在校園周邊部屬警力,
否則哪可能隨時知道遊民哪時候現身啊?
此時靈光一閃,阿仁哥就發揮作用了。
跟他約定好一旦發現疑似遊民的身影,
就打個電話給派出所,千萬別打打110,
其一呢是不用透過各處勤指層層轉接派遣,
可以省去時間,也加快我們到場的速度;
其二的話…有點敏感,不好說,內行的就懂。
「唉,我就是怕他吸ㄎ一ㄤ咩!」
阿仁哥搖著手裡的扇子,嚼著口香糖說,
「哪天突然對小朋友怎麼樣就不好了。」
要用成語形容他的話,大概是面惡心善吧,
無奈好幾次他打來派出所通報都為時已晚,
到場只看到好幾個塑膠袋跟空強力膠條。
自覺沒什麼一技之長,阿仁哥不愛念書,
退伍後就應聘保全,派到學校擔任警衛,
十年半載,歲月蹉跎在這小小警衛亭,
沒出什麼大包,也沒什麼特別的建樹,
但跟老師們感情都很不錯,上班也算認真,
偶爾代班上早班時也很常跟學生打成一片;
夜班沒什麼事,相對比較輕鬆的狀況下,
看到他不是坐著打盹、就是捧平板看股票
看著看著,就突然這麼走了。
一天半夜我巡邏,三點多經過學校簽表,
阿仁哥還把視線從平板移開跟我們點點頭,
四點多第二次巡經時,警衛亭的燈亮著,
不過這次就沒看到阿仁哥的身影。
六點下班前接到110派遣的急難救助現場,
OO國中警衛室,警衛臥倒於地口吐白沫。
換下制服的我在回家路上繞了過去,
發現現場已經被刑案封鎖線圍起來了,
據處理的同事轉述,阿仁哥倒在地上,
嘴巴胸口滿是穢物,身體泡在一攤液體裡,
消防學長判斷明顯氣絕多時,不送醫了。
非創傷性腦出血引發中樞神經休克,
太專業的東西我不懂,大概算是中風吧,
阿仁哥也不過半百,只是體型稍胖了些,
至於嘛!
學校警衛亭被黃線封鎖了,
巡邏少了一咖巡邏表要巡簽,
也少了一個可以喇低賽的人。
過了一周,相驗完畢,封鎖線拆了,
一切彷彿沒有發生一樣,地球還是繼續轉,
只是那陣子好幾次巡邏經過警衛亭的時候,
躺著遺體的地方都會濕濕的,彷彿有攤水,
明明艷陽高照,天氣也越來越熱,
沒道理曬不乾啊。
本以為房子最堅強,沒想到它哭得最厲害,
畢竟它也陪伴阿仁哥三年五載。
後來來了個年輕人,沒見過世面的天真樣,
取代了警衛亭裡阿仁哥夜班警衛的職務。
過了沒多久,吸膠遊民也沒消沒息,
加上台灣人民是健忘的,警察當然也是,
時間一久,所長不逼,立委停止關切,
自然而然,吸膠客逐漸塵封在記憶裡。
夜裡,偌大的110案件派遣音效響徹雲霄:
「OO國中內 司令台邊 有遊民在吸膠。」
下面還補充一行「已多次檢舉」的字樣。
「幹,不是叫他不要打110嗎!」
值班同事怨聲連連,派遣現場給巡邏,
到場後叫醒了警衛亭內年輕人陪同入園,
睡眼惺忪的他把手機頁面橘黃色網站關掉,
巡視空無一人的操場,以及旁邊的司令台,
果真在司令台旁找到了吸ㄎㄧㄤ掉的遊民。
把周圍吸食完畢的強力膠拍照查扣起來,
順便把神智不清的遊民架起來塞進車裡,
我稍微訓斥年輕保全,要他下次別打110,
他滿頭問號,指著自己的臉表示震驚:
「110?不是我打的啊!」
點開110派遣現場的照片一看:
報案人 未具名
報案電話 未具名
報案地址 未具名
能夠這麼精準提供吸膠客的位置,
除了阿仁哥,應該也沒有別人了吧,
嘖,人都走了,還給我們添麻煩啊,
這種小事就不要再放心上了行不行啊,
我在心底咕噥了幾句,起身騎車離開,
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卻暖暖的。
每個人都是一顆大機器裡的小螺絲,
就算少了你,時間還是會繼續流動,
差別只是有人會取代你,做你的工作。
留下來的是記憶,還有擦肩而過的緣分,
也許我們之間最近的距離不是那0.001公分,
夜裡枯燥的巡邏路上就這麼少了你的陪伴,
一樣的空間,一樣的警衛亭,不同張臉,
大概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吧。
希望阿仁哥的股票在天堂可以持續漲停。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一線三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靈光一閃音效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TT marvel板長篇連載小說
《一線三的日常—警衛亭》
為遵守偵查不公開,本篇以創作為標題,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請別吉我。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複製、引用,謝謝。
「欸跟你們講,那遊民昨天又跑進來餒!」
巡簽表的時候,阿仁哥又來跟我們聊兩句。
阿仁哥是我們轄區內某國中的夜班警衛,
話有點多,總自詡年輕時長得很像梁朝偉,
別的不說,如果不算那顆圓滾滾的啤酒肚,
穿上淡藍色制服,還真有警員633的影子,
三天兩頭就看到他半夜吃著生菜沙拉減肥,
不禁好奇他究竟有沒有把飛機跑道收拾好,
究竟有沒有等到那第二架飛機的降落。
遊民跑進校園吸膠也不是什麼大事情,
好像是有凌晨去校園運動的民眾請願,
這事情被民意代表知道了,上了新聞,
所以自然被要求要比照重大刑案偵辦。
都說是遊民了,除非在校園周邊部屬警力,
否則哪可能隨時知道遊民哪時候現身啊?
此時靈光一閃,阿仁哥就發揮作用了。
跟他約定好一旦發現疑似遊民的身影,
就打個電話給派出所,千萬別打打110,
其一呢是不用透過各處勤指層層轉接派遣,
可以省去時間,也加快我們到場的速度;
其二的話…有點敏感,不好說,內行的就懂。
「唉,我就是怕他吸ㄎ一ㄤ咩!」
阿仁哥搖著手裡的扇子,嚼著口香糖說,
「哪天突然對小朋友怎麼樣就不好了。」
要用成語形容他的話,大概是面惡心善吧,
無奈好幾次他打來派出所通報都為時已晚,
到場只看到好幾個塑膠袋跟空強力膠條。
自覺沒什麼一技之長,阿仁哥不愛念書,
退伍後就應聘保全,派到學校擔任警衛,
十年半載,歲月蹉跎在這小小警衛亭,
沒出什麼大包,也沒什麼特別的建樹,
但跟老師們感情都很不錯,上班也算認真,
偶爾代班上早班時也很常跟學生打成一片;
夜班沒什麼事,相對比較輕鬆的狀況下,
看到他不是坐著打盹、就是捧平板看股票
看著看著,就突然這麼走了。
一天半夜我巡邏,三點多經過學校簽表,
阿仁哥還把視線從平板移開跟我們點點頭,
四點多第二次巡經時,警衛亭的燈亮著,
不過這次就沒看到阿仁哥的身影。
六點下班前接到110派遣的急難救助現場,
OO國中警衛室,警衛臥倒於地口吐白沫。
換下制服的我在回家路上繞了過去,
發現現場已經被刑案封鎖線圍起來了,
據處理的同事轉述,阿仁哥倒在地上,
嘴巴胸口滿是穢物,身體泡在一攤液體裡,
消防學長判斷明顯氣絕多時,不送醫了。
非創傷性腦出血引發中樞神經休克,
太專業的東西我不懂,大概算是中風吧,
阿仁哥也不過半百,只是體型稍胖了些,
至於嘛!
學校警衛亭被黃線封鎖了,
巡邏少了一咖巡邏表要巡簽,
也少了一個可以喇低賽的人。
過了一周,相驗完畢,封鎖線拆了,
一切彷彿沒有發生一樣,地球還是繼續轉,
只是那陣子好幾次巡邏經過警衛亭的時候,
躺著遺體的地方都會濕濕的,彷彿有攤水,
明明艷陽高照,天氣也越來越熱,
沒道理曬不乾啊。
本以為房子最堅強,沒想到它哭得最厲害,
畢竟它也陪伴阿仁哥三年五載。
後來來了個年輕人,沒見過世面的天真樣,
取代了警衛亭裡阿仁哥夜班警衛的職務。
過了沒多久,吸膠遊民也沒消沒息,
加上台灣人民是健忘的,警察當然也是,
時間一久,所長不逼,立委停止關切,
自然而然,吸膠客逐漸塵封在記憶裡。
夜裡,偌大的110案件派遣音效響徹雲霄:
「OO國中內 司令台邊 有遊民在吸膠。」
下面還補充一行「已多次檢舉」的字樣。
「幹,不是叫他不要打110嗎!」
值班同事怨聲連連,派遣現場給巡邏,
到場後叫醒了警衛亭內年輕人陪同入園,
睡眼惺忪的他把手機頁面橘黃色網站關掉,
巡視空無一人的操場,以及旁邊的司令台,
果真在司令台旁找到了吸ㄎㄧㄤ掉的遊民。
把周圍吸食完畢的強力膠拍照查扣起來,
順便把神智不清的遊民架起來塞進車裡,
我稍微訓斥年輕保全,要他下次別打110,
他滿頭問號,指著自己的臉表示震驚:
「110?不是我打的啊!」
點開110派遣現場的照片一看:
報案人 未具名
報案電話 未具名
報案地址 未具名
能夠這麼精準提供吸膠客的位置,
除了阿仁哥,應該也沒有別人了吧,
嘖,人都走了,還給我們添麻煩啊,
這種小事就不要再放心上了行不行啊,
我在心底咕噥了幾句,起身騎車離開,
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卻暖暖的。
每個人都是一顆大機器裡的小螺絲,
就算少了你,時間還是會繼續流動,
差別只是有人會取代你,做你的工作。
留下來的是記憶,還有擦肩而過的緣分,
也許我們之間最近的距離不是那0.001公分,
夜裡枯燥的巡邏路上就這麼少了你的陪伴,
一樣的空間,一樣的警衛亭,不同張臉,
大概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吧。
希望阿仁哥的股票在天堂可以持續漲停。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一線三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靈光一閃音效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珍藏CD:Joshua Bell Vivaldi Four Seasons
我起初聽Joshua Bell在CD上的演奏,我覺得沒有特別感覺,感覺只是普通,不過當第一次看了他現場演奏會,我發覺他的演奏相當有感染力,這是錄音沒法表達出來,所以當我知道他再次來港與港樂演出,我也不理會演奏什麼樂曲就決定要到場欣賞。
以下是明周文化文章,評論當晚Joshua Bell與港樂的音樂會。我相信當晚我是與筆者坐在差不多的位置,可能因為是這樣,我百分百與筆者有同一樣的感受!
https://bkb.mpweekly.com/cu0002/sight-sound/20181024-84108
賞樂談:港樂梵志登(JAAP)與貝爾 (Joshua Bell)
撰文: 丘瑞欣、廖雁寧
24 Oct 2018
出席9月7日音樂會前,先把當天的三首曲目聽熟:布拉姆斯(Brahms)《大學節慶序曲》(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西貝遼士(Sibelius)《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和莫扎特(Mozart)《第四十一交響曲,茱比特》(Symphony no. 41, Jupiter),以便現場聽音樂時能全程投入。
但這三首曲目該怎樣串連?這讓人摸不著頭腦,直至在節目場刊中找到了一個「答案」:樂評人Dr. Marc Rochester 認為三位作曲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在音樂事業上都「反抗」過自己的父親。這答案有點牽強,卻也沒能想出一個更好的解釋來。即使在樂曲上,除了一開始布拉姆斯的《大學節慶序曲》中加插了「玩嘢」的「雞尾歌」之外,其他兩首曲目在音樂上未見得能表現「反抗」的主題。寫到這裡,靈光一閃:其實三首樂曲的關連重要嗎?重要的是音樂演奏吧!對啊,演奏才是重點。
第一首《大學節慶序曲》,短短的10分鐘是整個演出的熱身,歌曲表現熱鬧歡騰的氣氛,在開首即營造了一種愉快的心情,讓觀眾之後能全程投入音樂會中。這首歌曲亦殊不簡單,話說布拉姆斯故意「玩嘢」,在樂曲開首故作莊嚴之後,幽默地加插了四首當時的學生流行歌,把原來已經爛熟的旋律翻新,讓它們串成一首「古典雞尾歌」。若果你不做功課,在不知創作背景下,單純去聆聽樂曲的話,欣賞程度便大打折扣。以現代去理解的話,就是聽了《K歌之王》,但卻從來沒有聽過裡面的「K歌」,更難說去理解當中的「gag」和叛逆。
第二首歌曲是技巧見稱的西貝遼士《小提琴協奏曲》,樂曲在上世紀以來是最受歡迎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而貝爾的演繹更是整個音樂會的重點,萬眾期待。他當晚衣著樸素,穿了緊身黑褲和黑恤衫,恤衫散開並沒有束在腰間,在台上像位搖滾樂手似的,艷光四射,讓人想像,他可能會在演奏後要踢倒咪架和打爛提琴呢。假如真的要說這首歌的叛逆性,想就是演奏家對古典樂手西裝骨骨的形象作的「反抗」。在演奏中,他好像不當是場古典樂演出,更可能像沒有它視為演出:他在不用拉琴的時候,是垂手拿著琴和弓,時而背向觀眾或閉目去欣賞樂團的演奏,他一邊跟著音樂搖動身體,與眾同樂,這和他在7年前在奧斯陸(Oslo)演出的台風完全不同。當你坐在二樓偏左的位置,音效很差是眾所周知的,視覺上獨奏者和指揮家更是重疊地站著,結果卻構成個有趣的畫面:貝爾的琴弓和梵志登的指揮捧也交叉重疊,二人就像在比試西洋劍,有時貝爾忘形演奏時大力擺動身體,真讓人擔心琴弓就要刺進指揮的臂上。
在梵志登的帶領下,樂團收放自如,技巧高超,尤其在樂曲開首的部份,協奏者要表現歌曲的蒼涼孤寂,但既有整個樂團伴奏,又何來孤獨呢?不過這次演奏把這種冷冰冰的空曠感覺發揮到淋漓盡致,提琴手一開始表現直刺入骨的孤滄,樂團伴奏雖是在同台伴奏,但協奏與伴奏的聲音是分開的,樂團和協奏者同時發聲,但卻像是在兩個不同的空間幽幽響起,兩個層次即分開又合一。再擦亮眼睛看看,真不敢相信他們是同台演出,實在神奇!另外,貝爾的拉弓手法完美,不少地方都結束得乾脆利落,表現一種不緩不疾的氣度,不賣弄,讓人不禁大叫「藝術就應如此,完美而不造作!」
可能有些人會說,他是「大師」,奏得好是理所當然的吧,但我卻不以為然,因為無論技巧上有多高明,現場演出總有太多不可控制的「意外」,我們應珍惜每次得來不易的完美演奏。所以樂曲一結束,大家就死命的拍手拍手拍手,拍到手痛為止,而我亦內心不停翻滾著: 「YES!Perfect!YES!」
最後,貝爾再次登場,為眾樂迷奏了由柯利吉亞諾(John Corigliano)作曲,電影《紅提琴》(The Red Violin)配樂選段(Red Violin Caprices)的最後一節。樂曲技巧精妙像一人拉兩個小提琴,選段才不過3分鐘,音符不斷追趕著你的耳朵,還來不及驚訝就結束了,真是讓人目炫頭暈,似喝醉了音符釀的酒,就在這樂興大發之時,上半場正式結束。
中場休息後,第三首是莫扎特宏大的《第四十一交響曲,茱比特》。梵志登和樂團賣力演奏,像機器一樣演奏得非常精準。只能夠說是像機器一樣,因為聽完了上半場精采的協奏曲之後,覺得有靈魂的人已經離開了,留下一副精確的機器在演奏,感覺淡而無味,樂聲中缺少了靈魂。可能你會說不能把協奏曲和交響曲比較,因為他們的性質不同。但以六月份的王健與梵志登的演出為例,18分鐘的大提協奏曲《洛可可主題的變奏曲》(Variations on Rococo Theme)為例,聽後讓人意猶未盡,像靈魂剛回到賞樂的位置,下半場樂團的演奏更讓人全程投入,直到叫「encore」時,興奮的心情還持繼不減,完場後餘音梟梟,亢奮情緒揮之不去。這不是因為協奏曲和交響曲的分別,而是樂隊發揮、現場氣氛、選曲等等影響了最終觀眾的感受。
完場時可能不少樂迷急著要見貝爾取得新碟簽名,掌聲未完便中途離開。哎呀,演奏和謝幕是演奏會的整體,尊重為你演奏的人,下次別忘了多留一會給與鼓掌。
靈光一閃音效 在 昼食彼女 Lunch Girl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昼食彼女,要選擇哪一道呢?】
各位燒肉午安🍖
鏘鏘!今天的午餐是由腳踝提供喔~
很多成員都是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當作代表色
但是因為我很多顏色都很喜歡(衣櫃裡各種顏色的衣服都有)
所以就想選最適合我的顏色✨
這個顏色非紅色莫屬啦❗
但是正紅色太太太刺眼了(まぶしい!)
所以腳踝的代表色其實是茜紅色喔❗
而代表物呢~
一開始除了肉之外真的想不到其他的紅色的東西😂
可是如果用肉的話就跟燒肉們太像了嗚嗚
最後靈光一閃想到了紅寶石❣️
而且紅寶石的象徵意義是熱情
有沒有覺得很適合我呢😘
來日本之後最喜歡到可以自由盛飯的連鎖餐廳吃飯了🍚
普通飯量是滿足不了我的!
現在打的第二份工也是因為供餐是牛排🍴
而且還可以自己盛飯
所以當初才決定接兩份工的😂
平常到速食店必點可樂🍟
到超商買飲料則是必買可爾必思系列🥛
不喜歡吃味道太重的菜
芹菜臭!香菜臭!茼萵臭!大蒜臭但是我忘了打!
紅蘿蔔如果是切小塊煮咖哩或是切絲可以接受🥕
另外像咬起來軟軟爛爛然後會有酸味的像🍓🍅🥝🍍我也不喜歡
楊桃也很臭!!!(楊桃表示:)
總而言之就是很挑食XDDD
自我介紹的照片大家看得出來是在COS誰嗎?
其實原本有點猶豫要不要放COS三次元的照片
因為覺得自己COS的實在不像😞
可是很多成員都說喜歡這張
而且這個偶像團體以及我COS的人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
可以說是我的偶像之路的啟蒙
所以還是厚臉皮的放了這張照片了
燒肉們如果能認得出來的話就太好了😆
因為來日本的關係
午餐團最近的公開活動比賽等等我都沒有參加到😞
不知道燒肉們還記不記得我呢QQ
超怕被大家遺忘
好想趕快回去跟大家一起跳舞😭😭😭
最後來練習一下召喚腳踝出來的咒語吧!
跟亞奈一樣是走兒歌路線的☺️
我會先唱一段「頭兒肩膀膝腳趾」的歌詞
因為歌詞中並沒有提到腳踝這個身體部位
所以我會問大家那腳踝應該是在哪裡呢❓
這時候大家就要指著腳踝(是我本人喔!不是大家自己的腳踝喔😂)
大喊:「在這裡!!」
答對了就會有正確音效喔⭕
答錯了就要打屁屁❌
那要開始唱了喔🎤
頭兒肩膀膝腳趾、膝腳趾、膝腳趾🎶
頭兒肩膀膝腳趾🎶
欸?那腳踝在哪裡呢?
在這裡👉腳踝扭到了
ピンポンピンポ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