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霧社事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霧社事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霧社事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國際夢工場:「台灣大河劇」《斯卡羅》:台灣視角的成就,與國際關係的遺憾】終於在Netflix看完整套12集「台灣大河劇」《斯卡羅》。這是台灣少有的史詩式劇集,據說製作費不菲,也搭了不少將會長期保留作為旅遊景點的歷史實景,不少台灣朋友對此劇非常興奮,認為是台灣劇集走向國際的里程碑。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國際書展邁入第二天,...
-
霧社事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1-02-10 21:55:41"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國際書展邁入第二天,今年書展邀請到不少國際重量級作家來台,日本著名文學家太宰治同為作家的女兒、津島佑子也來台發表新作,今年正逢霧社事件八十週年,而她這本小說,就是以日本女性的角度,來重新思考霧社事件,而這也讓她成了少數在日本、敢以文學作品來反省殖民問題的作家。
俏麗的短髮、開朗的笑容,日本當代作家、津島佑子,帶來了她的新書「太過野蠻的」,這本以霧社事件為背景的小說,不但是日本少數願意反省殖民問題的著作,更以女性觀點重新看待這起發生在八十年前的歷史悲劇,吸引不少讀者前來聆聽。
現年六十四歲的津島佑子,是日本二十世紀文學家太宰治的女兒。太宰治一生放蕩不羈,作品頹廢消極卻又精準點出人性矛盾,但39歲自殺過世時,津島佑子才一歲,對父親沒什麼印象,會踏上文學之路,她自言並非受到父親影響。
不過,儘管文筆風格迥異,但父女倆卻剛好代表著日本兩個不同的文學世代。
為了寫這本書,津島佑子多次來台蒐集資料,小說以時空交錯的手法呈現,對於當時日治時期、日本女性在台灣的生活,也有著詳細的描繪,以細膩的女性觀點,對於殖民與父權議題,有著一番新思考。"
霧社事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atreon國際夢工場:「台灣大河劇」《斯卡羅》:台灣視角的成就,與國際關係的遺憾】終於在Netflix看完整套12集「台灣大河劇」《斯卡羅》。這是台灣少有的史詩式劇集,據說製作費不菲,也搭了不少將會長期保留作為旅遊景點的歷史實景,不少台灣朋友對此劇非常興奮,認為是台灣劇集走向國際的里程碑。
坦白說,要是單從拍攝技巧、演技等角度,這劇實在有太大改善空間,起承轉合甚至不如TVB劇集熟練。演員的演技頗為參差,那幾位洋人演員(包括「台灣河國榮」法比奧)幾乎是大學生舞台劇質素,一些台灣老戲骨卻非常壓場,還有一些素人(例如飾演原住民部落「二股頭」的那位)令人有意外驚喜,但總體而言都是彆扭。相信最主要影響發揮的原因是語言:那幾位演員就是會說原住民的排灣語,也不可能流暢,他們的英文也似乎不及香港人的普遍水平,但劇集為了「國際化」,演員使用英語、排灣語比例還要刻意高於國語,令不少場面都像是讀稿,尤其以那位女主角最嚴重。最後那場「大戰」本為歷史上所無,而且也非常粗糙而不連戲,大是敗筆。
不過這部改篇自小說的劇集,所選擇的時代背景,卻是真正的大時代,而且比起一些更廣為人知的事件(例如改編成《賽德克巴萊》的霧社事變),有更多國際關係的可塑空間。當然,導演、編劇能否把握,就是另一回事。那我們應該從中認識怎樣的國際關係?......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413304
▶️《返校》:回到未來的香港教育恐怖預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6Ld22P9XhE
霧社事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 在 游錫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1/30)是「臺灣設置請願運動」100週年紀念日,立法院特別安排與當時參與的民主先賢的後代,共同緬懷先賢們對台灣的貢獻!
三點感想跟大家分享:
1. 台灣是一個缺乏記憶的國度,我們應喚醒全民對台灣歷史的記憶!
2. 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珍惜民主成果!
3. 意欲侵略台灣的強權應從台灣史知道台灣並非易與之地。
【臺灣設置請願運動百年展開幕典禮致詞稿全文】
賴副總統、蔡副院長、各位委員同仁、林芳瑛董事長、請願運動先驅的後裔們、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媒體朋友,大家好!
台灣是一個缺乏歷史記憶的國度。從大航海時代以來,台灣歷經荷蘭、西班牙、清國、日本的的殖民體制及兩蔣的威權統治,本土歷史文化長期遭受壓抑、扭曲,例如我年輕時所受的教育,對長江流經哪幾省能夠倒背如流,但對玉山位於何處,卻模糊不清;對文天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故事終身難忘,但對抗日三猛、霧社事件的事蹟卻晦莫如深。
德國總統魏茨澤克在公元1985年,二次大戰結束40週年紀念的演說中,有句令人深思的名言:「無視於過去者,對現在也會是盲目的。」的確,我們要想認清現在,就必須瞭解過去,就像醫生診治病人,必須翻閱病患的病歷史,才能對症下藥一樣。立法院選擇在元月30日,藉民主議政園區舉辦「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百年展」的目的,就是要讓社會大眾了解,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100年前的今天,那是一個被殖民的年代,以林獻堂先生為首的台灣先賢們,就已經遠赴東京展開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為臺灣住民爭取民主與自治。
要想了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則應回顧台灣人民的抗爭歷史。荷治時代,曾經爆發郭懷一抗暴事件;清治時期,台灣俗諺稱:「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形容民變頻頻發生;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對反抗者一律稱之為土匪,感慨地描述:「島內各地遍地所謂土匪蜂起,其騷擾跋扈全島已無一寧靜片地」,其中又以北部的簡大獅、中部的柯鐵虎、南部的林少貓最為勇猛,稱之為「抗日三猛」;甚至直至統治台灣35年後,還發生震驚國際的原住民霧社事件。而兩蔣時代的白色恐怖時期,台灣人民依舊前仆後繼,史不絕書。檢視這一頁又一頁的壯烈抗爭滄桑史,特別也讓有意侵略台灣的強權知道,台灣並非易與之地。
台灣人民不是天生奴才,面對不公不義,總會奮起抗爭,而且不僅僅是販夫走卒之輩,台灣的文人仕紳,一樣不落人後。從1921年開始,林獻堂先生領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便是典型的案例。當時文教界有感於武裝抗日的悲慘與失敗,於是改採非暴力抗爭路線。從1921年開始請願,歷經14年的奮鬥,終於直接或間接影響日本帝國政府自1935年開始,舉辦「州市街庄」層級的選舉,這也是台灣史上第一次選舉;1939年續辦第2屆,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才中止辦理。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一個重要的開端,其後臺灣人民一棒接一棒傳承自由思想,一代接一代落實民主價值。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開始推動地方自治,據學者研究,在當選的各縣市級參議員中,有32位曾參與包括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在內的各種社會政治運動;另台灣省參議員方面有16位,佔47位省參議員中的34%。從這個脈絡來看,「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不論就自由民主理念植入民心,或者孕育為臺灣奮鬥的民主鬥士,均對後來的台灣民主化直接或間接帶來巨大的影響!百年後的今天,如毫末之種子已經長成巍巍的大樹,撫今追昔,我們除了欣慰台灣民主已經成為享譽國際的民主典範外,更應該時時感念先賢們的犧牲奉獻與威武不屈的精神。
今天我們齊聚在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也就是齊聚在兩蔣戒嚴體制下,奠定臺灣民主發展基礎最重要的民意殿堂--台灣省議會所在地,一起來緬懷先賢們不屈不饒的奮鬥精神,具有極深刻的歷史意義。藉此我要特別向共同主辦展覽、並提供林獻堂先生真跡日記的霧峰林家,以及請願運動先驅的後裔們撥冗參加,表達誠摯的感謝!祝大家新年快樂、平安順興、百年展覽圓滿成功!
-------------------
新聞報導: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百週年 游錫堃籲珍惜民主成果
https://cnews.com.tw/181210130a02/
霧社事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灣聲樂團台灣行腳深入偏鄉 服務已逾百場
民視新聞 2020/10/26 17:07:50
第五季「灣聲樂團 臺灣行腳」於10/26圓滿結束。灣聲樂團每年都會舉辦1-2次全公益的臺灣行腳活動,從第一季開始到今年第五季,樂團已經自發性的深入偏鄉舉辦了超過百場以上的音樂會服務活動。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原訂三月份的活動不得不延期,廬山部落很多小朋友很期待的問老師,灣聲樂團真的會來嗎?因為他們已經練好樂器和族歌要跟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表演。時間過去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升五年級,五年級學生也已經升六年級、也有的畢業了。老師回答說:我也不知道,但要保持信心。
十月份灣聲樂團的老師們終於來了,在看過賽德克小朋友的表演並和小朋友一起合奏後都表示非常感動,在偏鄉校長和老師們的教導之下,他們的歌聲樂聲有如天使一般,時間真的不夠用,樂團音樂家和素不相識的小朋友們擁抱在一起依依不捨。
樂團行政總監歐聰陽表示,雖然這次的活動真的是排除萬難才能成行,但是看到小朋友滿足的笑容,這一切都值得了。
這次行程包括了極偏鄉的南豐國小、廬山國小、都達國小、春陽國小和仁愛國中,社區演出包括了廬山教會、仁愛鄉公所和廬山蜜月館。
「灣聲樂團 臺灣行腳」第五季,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方式向臺灣致敬,在全世界疫情嚴峻的情況下,臺灣做得很好。繼去年十月行政院宣布全面開放山林管制,並將今年定為「脊梁山脈旅遊年」。灣聲樂團除了在偏鄉的服務演出,也特別規劃在行腳的最後三天,挑戰由除了大型樂器外,由音樂家自己背著樂器上山,在百岳三角點演奏臺灣的音樂。
在行政總監歐聰陽、執行長蔡珮漪及音樂總監李哲藝帶領樂團十一位音樂家,並號召了共35人的紀錄協作團隊上山,雖然天氣不是很好,還是成功的在10/25早上成功登頂「能高北峯百岳南華山」,並在3184公尺高的三角點演奏了臺灣的歌曲。為了敬山並向守護的原住民祖靈致敬,音樂總監李哲藝特別編寫了一首賽德克族傳唱的樂曲指揮演奏。當樂聲迴盪在山頂時,許多在場的人包括賽德克族人都感動落淚。音樂家們也在汗水淚水當中,感覺這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自己也更加愛上臺灣的美麗。
這次灣聲樂團特別選擇了這條充滿歷史故事的「能高越嶺古道」,包括了早期的霧社事件、東電西送、東西郵務傳遞,都在這條古道上發生。
並在歷經日治時期的能高御殿、能高駐在所原址,現今已由林務局,在2010年重建成為號稱登山界六星級山屋的「天池山莊」廣場,安排了一場高質感的「日照能高霞光音樂會」一饗山友。
雖然音樂會時山霧繚繞天空不作美,但在一首接著一首的樂曲演奏聲中,音樂總監李哲藝要求音樂家及觀眾,閉上眼睛來用心聽和演奏接下來的這首「望春風」,當樂曲演奏到後段時只見雲開霧散霞光散漫在整個天池山莊,並且出大景,遠處層疊的山巒清晰夕陽的色彩渲染著天空。在場的山友及音樂家們都為此感動不已,止不住的淚水中充滿對山的敬畏以及感恩。每個在臺灣這塊土地的人都應該不分族群,共同守護住這片土地的美好。
在能高越嶺古道上的活動還包括在天池的快閃音樂會和與台電保線員互動的「雲海保線所音樂會」及「光被八表日出音樂會」。
這次臺灣行腳活動由灣聲樂團主辦,生態旅遊協會郭育任教授擔任登山行程總顧問,林務局及南投林區管理處以及台灣電力公司協辦。彬拉登山隊、能高生態旅遊協會、東南旅遊的協助。
「灣聲樂團 臺灣行腳」是樂團自發性全公益的活動,沒有對外募款,經費全部由樂團自理。樂團行政總監表示,上半年疫情對國內表演團體打擊很大,請大家重視臺灣文化並實質的支持國內藝術團隊。灣聲樂團也需要大家的贊助支持,只要樂團還有能力,臺灣行腳活動一定會繼續舉辦,將臺灣的美好傳遞到每個需要的角落。
灣聲樂團非常感謝團隊和大家的協助,才能圓滿成功的完成這次「能高百岳南華山」的挑戰。並共同呼籲大家,在享受生態旅遊擁抱山林的同時,也請響應無痕山林,共同維護臺灣的山林之美。
樂團並預告第六季的「灣聲樂團 臺灣行腳」明年四月將前往宜蘭地區,並邀請大家一起收看在2021年第一天1月1日下午16:00,全程共三個小時轉播在國家音樂廳,全部演奏臺灣的作品,是真正屬於臺灣人自己的「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敬請關注樂團相關消息。
(民視新聞網報導)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0A26W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