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霞喀羅古道養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霞喀羅古道養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霞喀羅古道養老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19的網紅豆子的追趕跑跳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佐藤駐在所】 趁著疫情悶在家, 來整理這學期出門的遊記。 新年連假時和朋友來到 新竹尖石的佐藤住在所。 若是沒興趣的人看來, #大抵就是大老遠跑去看幾個破瓶子?🤪 但喜歡古道歷史的朋友就不一樣啦~ 它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呢?且讓我娓娓道來 [霞喀羅古道] 我們的路線是因為楓紅而聞名的霞喀羅古道(養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秋天剩旅行【cts.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2019年獲選雄獅旅遊登山探險家時,登山地點是位於日本富士山。當時印象很深刻,對於雄獅旅遊的領隊與嚮導都非常靠普! 近期因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雄獅旅遊很積極地轉型國旅外,也對台灣登山領域持續拓展。台灣有百分之七十屬於高山林地,有豐富的高山資源與文化歷史。 2020年12月很榮幸再次與雄獅旅遊合...
「霞喀羅古道養老」的推薦目錄
- 關於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逍遙山野-暫離人為造作空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秋天剩旅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Christine Chiang, 嫺嫺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豆子的追趕跑跳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逍遙山野-暫離人為造作空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22:51:27
2D養老白石佐藤石鹿O型 Done 原定是塔次基里上游週遭的西拉歐卡夫尼 還是因天氣及行車因素繼續給它延期下去.. 臨時調整為走訪霞喀羅加根本古道局部 只要去沒人的所在就很美邁 第一回行霞喀羅欸菜鳥終於踏足 是條很不錯的登山結合歷史路線 古道維持的不錯讓它顯得親民 尤其秋冬之際變色植物轉換時 如此環...
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秋天剩旅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16 14:22:47
#我的一日palladium 上週末與雄獅旅遊走了半段霞喀羅古道(養老-白石)。路程前段90%幾乎平路,只有最後經過白石吊橋後拉升。 風格時尚X運動機能 是很多戶外品牌想追求的目標。法國品牌Palladium 一直是主打防水機能靴款。趁著這次悶騷的個性來搭配一下楓葉🍁古道。 鞋履採極輕量化打...
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Christine Chiang, 嫺嫺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3:03:19
- #國家步道 持續Lag中的我忘了分享2月時去 新竹尖石「霞喀羅古道/養老段」 路線:養老登山口-白石吊橋-白石駐在所 折返 沿路是寬又平坦的古道 大部分是陽光無法直射進來的 陰陰涼涼 走起來特別的舒服 大概是過了吊橋後才比較有爬山的感覺 但是這個路線走下來也有20k 費時大約7小時 含吃飯休息 ...
-
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26 17:37:20記得2019年獲選雄獅旅遊登山探險家時,登山地點是位於日本富士山。當時印象很深刻,對於雄獅旅遊的領隊與嚮導都非常靠普!
近期因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雄獅旅遊很積極地轉型國旅外,也對台灣登山領域持續拓展。台灣有百分之七十屬於高山林地,有豐富的高山資源與文化歷史。
2020年12月很榮幸再次與雄獅旅遊合作,共同推出「好男得X山女孩-探訪紅葉霞喀羅古道」這次共同與山女孩Melissa還有愛好山林的朋友們,一起走訪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五峰鄉-霞喀羅國家級步道。
霞喀羅古道全長約22公里,山友通常會從兩個出入口進出,一個為西邊的霞喀羅古道清泉端,另一個為東邊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端。原先我們安排兩天一夜行程,從清泉進-養老出,但不幸出發前幾天因地震影響,加上清泉端有幾個路段有落石崩塌的可能性。
雄獅旅遊立刻派出專任嚮導與領隊於出發前一天到訪古道勘查。最後為了山友們的安全考量,決定由霞喀羅古道養老端進,於白石駐在所扎營,隔天原路從養老端出。
我們這次行程剛好選定適合賞楓的季節(每年11月至隔年1月左右),沿路上嚮導介紹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駐在所、電線杆、土牆遺址外,也分享如何分辨楓香與楓樹的差異。趕緊跟著我們一起享受一趟賞楓之旅!🍁
•步道資訊
所在縣市: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
步道類型:中級山步道
步道型態: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1247~1507公尺
•出團資料:
人數:共49人(團員人數40人/工作人員9人)
本次路線:
Day 1:養老步道登山口(21k)➔粟園駐在所(18.5k)➔馬鞍駐在所(17k)➔武神駐在所(14.5k)➔16:45 白石吊橋(13.3k)➔17:45白石駐在所(11.8k)
Day 2 原路回程
山女孩Melissa(部落格紀錄)
https://reurl.cc/o9rx85
--------------------------------------------------------------------------
👉更多有關於【秋天剩旅行cts.travel】此旅行的照片
https://instagram.com/cts.travel?r=na...
👉商業合作與邀約
bokas3kas3@gmail.com
--------------------------------------------------------------------------
0:00 片頭
0:36 霞喀羅古道介紹
1:16 登山達人
1:28 養老登山口
2:05 粟園駐在所18.5K
2:43 馬鞍駐在所17K
3:28 楓葉與楓香分享
4:52 白石吊橋(13.3k)
6:37 白石駐在所(11.8k)
8:12 花絮
#霞喀羅 #新竹 #登山
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豆子的追趕跑跳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佐藤駐在所】
趁著疫情悶在家,
來整理這學期出門的遊記。
新年連假時和朋友來到
新竹尖石的佐藤住在所。
若是沒興趣的人看來,
#大抵就是大老遠跑去看幾個破瓶子?🤪
但喜歡古道歷史的朋友就不一樣啦~
它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呢?且讓我娓娓道來
[霞喀羅古道]
我們的路線是因為楓紅而聞名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石鹿),中間一天岔出去探佐藤住在所。
從前霞喀羅古道是泰雅族在新竹五峰與尖石往來的道路,日治時期因為常發生原住民抗日的事蹟,而轉化成警備道路。🚔
日軍在沿線設置了10個駐在所、其中有可以發射4公里砲彈的野砲台、也有供應糧食、菸酒的酒保,甚至還有劍道比賽。😯
想到百年前的深山中,居然有如此規模的警備就知道當時原住民對於不受侵擾的堅持!💪🏻
[佐藤駐在所]
而佐藤駐在所則不在上述10個駐在所之中,但同樣是現今派出所的功能。規模之大,有四層的駁坎高。
四散的酒瓶混雜著殖民政府被派駐深山的孤獨,亦或者對於異文化的不理解。
可以說是歷史的哀歌,也可以說是對於泰雅浴血奮戰的證明。🥺
當天只有我們一組人馬,
晚上圍著聊天、聽著伍佰,
甚至還有滿格訊號,在現在看來,
簡直就是防疫天堂😆
只有五度的低溫,安靜煮著奶茶,
看著朋友鋸著木頭,
歸隱山林大抵就是如此😌
#佐藤駐在所
#霞喀羅古道
🏔🏔⛰🏔🏔⛰🏔🏔⛰🏔🏔⛰🏔
[歡迎投稿]
防疫在家期間,若你也有好故事歡迎投稿
主題:遊記、地理時事、異地探險等主題不限
字數:500字內(或是分成上下兩集)
照片:10張上下
投稿方式:私訊粉專
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霞喀羅古道】新竹尖石鄉必去賞楓國家級步道、雄獅旅遊-登山達人帶路
記得2019年獲選 雄獅旅遊Lion Travel登山探險家時,登山地點是位於日本富士山。當時印象很深刻,對於雄獅旅遊的領隊與嚮導都非常靠普!
近期因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雄獅旅遊很積極地轉型國旅外,也對台灣登山領域持續拓展。台灣有百分之七十屬於高山林地,有豐富的高山資源與文化歷史。
2020年12月很榮幸再次與雄獅旅遊合作,共同推出「好男得X山女孩-探訪紅葉霞喀羅古道」這次共同與 山女孩 Melissa x Mao 冒險生活還有愛好山林的朋友們,一起走訪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五峰鄉-霞喀羅國家級步道。
霞喀羅古道全長約22公里,山友通常會從兩個出入口進出,一個為西邊的霞喀羅古道清泉端,另一個為東邊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端。原先我們安排兩天一夜行程,從清泉進-養老出,但不幸出發前幾天因地震影響,加上清泉端有幾個路段有落石崩塌的可能性。
雄獅旅遊立刻派出專任嚮導與領隊於出發前一天到訪古道勘查。最後為了山友們的安全考量,決定由霞喀羅古道養老端進,於白石駐在所扎營,隔天原路從養老端出。
我們這次行程剛好選定適合賞楓的季節(每年11月至隔年1月左右),沿路上嚮導介紹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駐在所、電線杆、土牆遺址外,也分享如何分辨楓香與楓樹的差異。趕緊跟著我們一起享受一趟賞楓之旅!🍁
•步道資訊
所在縣市: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
步道類型:中級山步道
步道型態: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1247~1507公尺
•出團資料:
人數:共49人(團員人數40人/工作人員9人)
本次路線:
Day 1:養老步道登山口(21k)➔粟園駐在所(18.5k)➔馬鞍駐在所(17k)➔武神駐在所(14.5k)➔16:45 白石吊橋(13.3k)➔17:45白石駐在所(11.8k)
Day 2 原路回程
#霞喀羅 #新竹 #登山
霞喀羅古道養老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許一條,縱貫原住民文化與土地的山徑 》
過年到,代表上山的日子又近了,最近的大行程都和布農的族人們息息相關,隨著認識的族人越來越多,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進入山裡,讓我有著比起純粹的美與自我實踐外,更多來自文化與記憶的收穫。
有時我想著,如果要有一條,縱貫臺灣的原住民山徑,那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接觸原住民文化尚淺的我,僅能靠著聽聞過的片段知識,粗略拼湊出模糊的樣貌。偶然間,我聽聞畢生鑽研台灣山岳歷史的鄭安睎教授,與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早已對這樣一條路,有自己的想法。看完他們的規劃後,我讚嘆不已:原來還真的可以從烏來出發,走進台灣最美的群山,經過泰雅、賽德克、布農、鄒族、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魯凱、排灣等族的傳統領域與當代部落,貫串清代與日治時代的道路,依循著歷史的脈絡,最後抵達屏東新開(近枋寮)。
不知道要讀過多少書、做過多少研究,才能像他們一樣信手拈來,就能透過雙腳的旅途,引出屬於台灣山林中最深刻的靈魂與記憶,編織出一條富含詩意與底蘊的傳承之路?
假如有這麼一天,這麼一條誕生自各族古老道路系統的山徑,被族人們與老師聯手重新整理、串接起來,那麼一趟縱貫臺灣的偉大旅程,將會是這樣子的:
───
從新北市烏來福山往南開啟的遙遠旅途,會先經過泰雅族被日本人拓寬成警備道的姻親道路,巴福越嶺古道,在傍晚抵達拉拉山。翌日,告別巴陵的民宿後,在沒車的小小的產業道路上漫步,迂迴抵達秀巒部落下榻。接著,在名聞遐邇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登山口,告別因為想輕鬆一小段而搭乘的部落接駁車,沿著古道緩緩推行至廢棄的白石駐在所,在此度過遠離人煙的山中第三夜。
第四天一早起床,繼續沿古道西行,抵達田村台駐在所後接上霞喀羅古道支線,蜿蜒向南走去,在高嶺接上民國後開闢的大鹿林道東支線後,順著主線在傍晚抵達觀霧森林遊樂區,Check in後洗去二日沒洗澡的疲憊。再來,海拔將緩緩下降,順著從觀霧延伸的北坑溪古道來到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遊憩區;一身重裝與來自烏來的打招呼對答嚇壞不知情的遊客後,在遊客中心前搭上泰雅族北勢群部落的接駁車,到天狗、象鼻等部落待上一宿,聽聽族人講著那些在雪山山脈上翻山越嶺的故事,回憶著五天以來走過的路。
第六天的旅程經由馬那邦隘勇線跨越大安溪,從雙崎接上出雲稍來警備線後,跟著隘勇線來到大雪山社區,感受這裡的生態之美、見證林業的滄桑。行程滿一週之際,將路經白冷,從谷關七雄的白毛山東側山腹切過,穿越阿冷山隘勇線進入南投,來到惠蓀林場入口附近的清流部落。緊接著,這條山徑會繼續沿著隘勇線直上守城大山附近,輕裝來回這海拔2420公尺的邑治第一山後,陡下到賽德克族的土地,在台14線上度過第二週首夜,也正式告別了雪山山脈,短暫踏上中央山脈一隅。
翻過萬大隘勇線後,接著是霧社萬大警備道路,而後從曲冰開始進入布農族卓社群領域,到武界過一夜,再繼續沿著濁水溪谷地山腰上的部落聯絡道,經巴庫拉斯來到地利村,關門古道暨丹大林道的起始之地。第十一天開始,山徑從人倫部落進入玉山山脈,沿著人倫警備道翻進郡大溪谷,沿著中之線警備道拜訪一個又一個的布農族巒、郡社群祖居地,聽著族人講著不到百年前的遷村過往。三天後,離烏來出發日方滿二週,我們會由觀高抵達著名的八通關古道,在這個林業與日本古道交錯的紅檜造林地間沈沈睡去。
第三週開始,山徑進入最高潮,由八通關駐在所往玉山主峰攀去,經1926年所闢建的登山道登上台灣之巔,感受日本人帶來這座島上的登山文化如何流變至今,成為台灣的登山記憶。第十七天,告別東埔山莊,進入阿里山山脈,從特富野古道開始陡下整整1500公尺後,來到鄒族的特富野部落,接受族人們的款待,感受屬於鄒族的熱情。翌日,從鄒族南北縱貫古道翻越茶山至那瑪夏,又回到布農族的領地中;爾後由那瑪夏道路或者小林、高中兩條林道,進入南橫公路寶來一帶,由寶來順著名的六龜警備道再次登上中央山脈尾稜,經藤枝二集團後紮營於其中的駐在所上,感受過去此地日原衝突的緊張餘韻。
出發滿三個禮拜的日子,山徑會進入魯凱族的領域,並來到正在努力爭取自我認同的歐布諾伙族所在的萬山部落下榻。稍事休息後,山徑又繼續啟程往南,經由魯凱族道路系統拜訪大社、德文、霧台等部落,三天後抵達位於小鬼湖林道行車終點的阿禮,其道路前身是通往知本的知本越嶺道,於魯凱石板屋民宿中度過沁爽的一晚。接著順部落舊路自稜線下底世界遺產潛力點舊好茶,與居住在此的老獵人學習魯凱族傳統智慧。爾後,渡過隘寮南溪,進入台灣第二大族排灣族的家鄉,在排灣族舊社道路系統中悠遊,到訪舊筏灣、舊平和、舊德文等部落,又過了三日,在來義部落舉杯回顧這整整一個月以來,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的百里長路。
最後,路經舊古樓、老七佳等排灣族部落後,接上四百年一瞬的浸水營古道,下抵枋寮附近的屏東新開,為這一趟長達32天,縱貫古今的奇幻之旅,劃下完美的句點。
-──
這是一條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步行綠道,為時一個多月的旅程,緊緊扣和著各地歷史脈絡,走過自原住民、清代、日本人乃至於中華民國時期的路,讓老人家的身影再次鮮活的躍然晚輩眼中。而管理綠道的族人,也可以因為回到各個舊部落,重新賦予土地屬於各個民族的溫度與驕傲,甚至為在地創造新的產業可能與收入。這是一種再創造,將在地族人與屬於自己的土地連結起來,並且透過分享傳統的生活與智慧,支持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讓原住民文化的根,得以再次深深紮入土地之中。
試想,那些進入部落的夜晚,無論新舊,若是少了屬於土地的族人,在火邊的分享與傳承,一起舉杯高歌、大口吃肉,那行程將會有多苦澀而空洞——沒有高山的大景舒適,卻有著郊山的濕熱與長程縱走的疲憊,讓人不知道完成這一條路,能有怎麼樣的收穫?
這一天遠嗎?其實不然。
今年原民會有一筆上千萬的研究經費,想擘劃一條屬於原住民的山徑。
伍元和老師也已經成立自己的粉專「 伍元走古道」,準備一展自己數十年所學。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樣一個足以代表台灣山林與文化,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從800到3952,覽盡四大山脈,從四百年前走到今天的路,成為台灣原住民、登山文化與山岳觀光的美麗未來吧!
————
*悠遊古道注意事項:
1. 沿途會進入各族原住民傳統領域,務必尊重在地原住民的權益與隱私
2. 綠道上有不少舊社與考古遺址,有許多被列為文化資產,也請尊重原住民或配合相關法令,得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