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阻單位大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阻單位大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阻單位大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阻單位大小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865的網紅愛搞電的港都狼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電池常見術語解釋 Absorbent Glass Mat (AGM):吸收性玻璃纖維 富有微小孔洞的玻璃纖維材質墊片,用來吸收電解液,無硫酸分層的影響,採大面積緊密結構以提高隔板及極板的接觸壓力,降低電池內阻及提高充放電性能,此為AGM電池的主要特色及名稱由來 Acid Stratific...

  • 電阻單位大小 在 愛搞電的港都狼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28 08:00:00
    有 205 人按讚


    電池常見術語解釋
    Absorbent Glass Mat (AGM):吸收性玻璃纖維
    富有微小孔洞的玻璃纖維材質墊片,用來吸收電解液,無硫酸分層的影響,採大面積緊密結構以提高隔板及極板的接觸壓力,降低電池內阻及提高充放電性能,此為AGM電池的主要特色及名稱由來

    Acid Stratification:硫酸分層
    傳統加水式鉛酸電池充電時,會產生密度比水高的硫酸,因為重力作用而下沉到分電池槽底部,密度較低的水則上升到分電池槽頂部。當電解液密度不均時,會影響電池放電能力及容量

    Active Material:活性材料
    鉛酸電池正極極板的活性材料是二氧化鉛(PbO2),負極極板的活性材料是海綿狀金屬鉛(Pb),當充/放電進行時,會依照此化學式與電解質中的硫酸(H2SO4)進行反應: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

    Ampere(Amp、A):安培
    電路中電子流/電流量測的單位

    Ampere-Hours, Ah:安培小時/安時
    電量的單位,每1安培提供/消耗1小時則為1安培小時/安時,例如一個電池可提供連續20小時的5安培電流,就是5*20=100安培小時/安時

    Capacity:容量
    一個完全充電的電池在固定時間(小時)內以固定電流(安培)輸出固定電量(安培小時)的能力

    Cell:分電池
    由正極板、隔板、負極板、電解質所組成,多個分電池可組成整個電池,一個12V鉛酸電池內有6個分電池

    Cold Cranking Ampere(CCA):冷啟動電流
    鉛酸電池在華氏零度/攝氏零下17.8度時可提供30秒且每個分電池至少維持1.2V輸出下的最大電流值,對於處在寒冷/雪地中的機動車輛,啟動電池CCA是重要的參數

    Cycle:循環
    二次電池中,完整一次放電加上一次充電,稱作一次循環

    Deep Discharge:深度放電
    用小電流將電池完全放電的狀態,使電池電壓降到最終放電電壓以下

    Electrolyte:電解質/電解液
    鉛酸電池中,電解質/電解液是水稀釋的硫酸,為電池充放電化學反應提供水和硫酸鹽

    Fading:衰退
    使用一段時間後長期的容量損失

    Final discharging voltage:放電截止電壓
    電池放電的最低容許電壓值,若放電到低於該截止電壓(深度放電)會損害電池

    High Current Charging:大電流充電
    充電電流倍率大於1C(1Ah電池的1C就是1A)

    High Current Discharging:大電流放電
    放電電流倍率大於5C

    Enhanced Flooded Battery(EFB):增強型富液電池
    相較於傳統鉛酸電池,同為富液式設計的EFB電池採用強化的正負極板,使其較傳統鉛酸電池有更深的放電深度,更大的電流充放電能力,更好的循環壽命,適合於採用ISS及充電制御系統的車輛上

    Idle Stop/Start(ISS):怠速熄火啟停
    為了減少汽車於怠速下暫停的燃油消耗及污染排放,具備ISS的車種偵測到車輛停止並踩著刹車時,燃油引擎會自動熄火,起步時輕踏油門會自動啟動引擎,因為熄火時車上電裝品會消耗電池電能,啟動時電池要提供大電流發動引擎,所以對電池考驗比較嚴苛

    GEL Battery:膠體電池
    內部採用凝膠狀稀硫酸電解質包覆正負極板,與AGM同樣為貧液式設計,並透過凝膠內的微小縫隙來完成負極氣體吸收,使電池結構可以密封

    Effective Inner Resistance:等效電池內阻
    電池中抵抗電流流動的可測量電阻值,會表現在與放電電流大小成比例的輸出電壓壓降上。該值取決於電池構造、充電狀態、溫度和電池使用年限

    Lead-Calcium Alloy:鉛鈣合金
    用於免維護貧液式鉛酸電池(AGM/GEL)負極極板的網狀鉛合金,其鈣含量約在0.08-0.1%,鉛鈣合金極板可提高氣體回收能力,降低失水速度

    Low Current Charging:低電流充電
    充電電流僅略高於補償自放電損耗的電流值

    Low Current Discharging:低電流放電
    放電電流低於0.1 C

    Maintenance-Free battery:免維護電池
    把電解質/電解液固定在吸收性玻璃纖維(AGM)或凝膠(GEL)中的鉛酸電池,電池密封並配有洩壓閥門,又被稱為密閉閥控式鉛酸電池Sealed Valve Regulated Lead-Acid(VRLA)

    Rated Capacity:額定容量
    在規定電流/溫度的放電條件,電池可放出的Ah容量

    Self-Discharging:自放電
    自放電是沒有連接負載下,電池電極上與溫度有關的永久性化學反應過程,仍會使電池電量緩慢降低

    Short Circuit:短路
    電氣設備或配線中的非預期電流旁路,旁路電阻通常來說很低,因此會導致大電流流動。在電池中,分電池短路可能會造成該分電池永久放電並使整個電池故障

    State of Charge (SOC):充電狀態
    檢測電池當下電壓,相較於充飽狀態的充電百分比

    State of Health (SOH):健康狀態
    檢測電池,相較於同規格全新電池的健康百分比,需要較為詳細的檢測項目及步驟

    Thermal Runaway:熱失控
    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因高環境溫度或電壓/電流增大導致內部化學反應加速,加速的化學反應產生更多熱量使電池整體溫度上升,上升的溫度又使內部反應更快而產生更多熱量,熱量因累積性疊加作用而使電池損壞
    密封式鉛酸電池因密封加上貧液式結構,電池充放電中熱量發散更不易,使用時需特別注意溫度狀況

    Venting Valve:排氣閥
    密封式電池(AGM/GEL電池)上的安全排氣閥平時防止外部空氣進入,在過壓情況下會打開排出氣體,並在內部恢復正常壓力時自動關閉

    Voltage Dip:電壓驟降
    當使用大電流放電(例如啟動引擎)時,電池電壓瞬間下降的情形

    Voltage Drop:壓降
    當電流流過電路內電阻較大的部分,就會發生壓降

    Watt(W):瓦特
    電功率的測量單位。瓦特=安培x伏特

    Watt-Hour(Wh):瓦特-小時(瓦時)
    一定功率使用一段時間的測量單位。1瓦時=1瓦特功率連續使用1小時(1Wh=1W x 1h),1kWh=1瓩時=1度

  • 電阻單位大小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7-26 16:20:00
    有 1 人按讚


    國研院發表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

    2016-07-22 17:06:00 經濟日報 曹松清

    2014年7月31日晚間,高雄發生丙烯氣爆意外,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多條重要道路嚴重損壞。如果爆炸現場附近有夠多的氣體感測器,第一時間測知具高危險性的揮發性有機物大量外洩,也許就可以阻止慘劇發生。

    目前市面上的氣體感測器,體積都很大,只能安裝在固定位置,或是手持偵測。在高雄氣爆發生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奈米元件實驗室開始研究可以直接安裝在智慧型手機或手錶中的「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與固定式環境感測器互補,讓人人皆可隨身攜帶,大幅提高感測範圍,加強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目前已經領先全球,開發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等四種氣體的感測晶片。

    現有氣體感測器產品功能不足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研究估計,全球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可達1.7兆美元,而穿戴式及攜帶式產品是其中很重要的產品。在穿戴式及攜帶式產品上安裝的感測器中,用於呼吸分析(如酒測)與空氣污染用的氣體感測器,則被預測為最有可能的應用之一。法國市調機構Yole Development預估,2021年氣體感測器的使用量會從2014年的120萬個,增加到3億5000萬個,成長約300倍,產值將超過20億美元。

    為準確偵測氣體流量與種類,目前市面上的氣體感測器體積都偏大。近幾年出現的半導體氣體感測器雛形,大小雖可縮小到1公分以下,但對於攜帶式(如智慧型手機)或穿戴式(如智慧型手錶)產品而言,仍嫌太大,且無法和智慧型手機或手錶的晶片整合,又有耗電量大、無法精準辨識氣體的缺點。

    國研院開發「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 人人皆可隨身攜帶

    國家實驗研究院奈米元件實驗室運用過去累積的微機電製程經驗,與光寶科技光機電整合技術合作,花費近2年時間,開發出可應用於環境的物聯網晶片「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

    「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是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作為氣體感測薄膜,透過不同金屬氧化物與氣體在特定高溫下的氧化反應及還原反應,藉由感測薄膜與電子之間的抓放過程,改變薄膜的電阻,以偵測氣體種類與濃度。

    「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有兩大技術特點:一、運用獨特的奈米粒子和奈米孔洞技術製作感測薄膜,不但可增加表面積,提高反應靈敏度;亦可藉由不同金屬奈米粒子的特性,感測特定氣體而提高專一辨識能力。二、開發出特殊之「低應力介電層」,可以提升隔熱效果,將感測薄膜所需之250℃高溫侷限於極小範圍內,如此可以縮減晶片體積,而不致讓此高溫對不耐高溫之部分造成損壞。

    藉由這兩項技術特點,國研院奈米元件 實驗室開發出體積僅3毫米x2.35毫米x1毫米的「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具有微型化、低耗能、可整合於智慧型手機或手錶、可精準辨識氣體等優點,讓「人人隨身攜帶氣體感測器」成為可能。

    避免高雄氣爆事件再度發生 推動國內感測技術發展

    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已創全球業界之先,成功製作出可直接安裝於智慧型手機的氣體感測晶片。如此一來,即可從現有針對空間環境進行偵測的技術,進化至以「人」為中心的環境監測模式。若未來所有氣體感測器的資料均即時上傳雲端,政府相關單位可即時監測各地環境品質,萬一又發生了像丙烯這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外洩事件,警消或環保單位即可提早警覺、立即處理,也許就可以避免類似高雄氣爆的事件再度發生,或至少可大幅降低傷亡人數。

    近年來個人物聯網或穿戴式裝置使用的各式感測器,已逐漸應用於消費性電子、智慧住宅、保全監控、健康照護、交通運輸、百貨零售,以及警急救難等領域。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已成功開發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智慧型氣體感測晶片」,未來除持續開發更多類型的氣體感測晶片外,並將進一步推進到工業級及人體照護級的複合式氣體感測需求。

    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並將建置一開放式製程技術服務平台,讓國內產學研究團隊可以進行物聯網晶片所需之系統整合工作,以繼續協助推動國內物聯網穿戴式產品與生產力4.0所需之感測技術發展。

    附圖:

    資料來源: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7369/183890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