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輔車缺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輔車缺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輔車缺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輔車缺點產品中有16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3cTim哥生活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要買Telsa電動車的車主都會考量家裡可以裝充電樁或者是沒裝直接去特斯拉超充站充電即可?但這觀念是對的嗎?看一下這一集買特斯拉電動車前真的要考慮很多所以找特斯拉車主Andy老爹來跟大家說說 #影片拍攝日期為疫情升三級前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Apple http...

電輔車缺點 在 Allen Ray |球衣狂熱官方主理人™️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0:27:32

每次開限動問答功能 總會有人想知道車車的心得 這次來一次說一說吧! 先講結論:「可以的」 優點 1. 安靜、操控性好、加速威猛 2. 車輛重心低,車身結構堅固安全 3. 省錢,免稅、省保養、省油錢、停車優惠 4. 科技化,大多的操縱聲控可搞定 5. 自動輔助駕駛 缺點 1. 全網路流程購車,與...

電輔車缺點 在 王宥忻財富女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1:19:44

「那些奧林匹克教會我的事~~~~❤️」 當我們在電視轉播看到頂尖運動員在場上眼神所散發的自信 在為他們回擊一顆快速殺球迅速的腳步移動,歡呼的同時, 有沒有思考過是什麼支持這些運動員走到今天? 這故事的起源就要從運動員最高殿堂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開始說起。 奧林匹克的起源在西元前8世紀,目的是...

電輔車缺點 在 仔仔是坨馬鈴薯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33:47

#大手拉小手高中介紹 升學簡介:花女的PR值60~99,所以要很前面名次必須很拼,但如果倒數的話應該準私立大學,一個年級大概360人,前100可以上國立大學(包含地名大學),近年上台大只算繁星和個申約5人,基本上繁星幾乎是資優班,關於資優班門檻只要A++穩上。 p.s.花蓮純普通高中只有花中花女。...

  • 電輔車缺點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6:00:05
    有 33 人按讚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電輔車缺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8 10:24:41
    有 4 人按讚

    210807LIFE 如何買一間會『省錢』的房子?1000萬元內搞定所有花費...10秘技不藏私公開
    LIFE原址→https://life.tw/?app=view&no=1350632

    新書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2880

    「如何買到便宜的房子」並非我的強項,因為太便宜我也不敢買。由於我打算長期置產,把買房當存錢,所以關於「如何買到會賺錢的房子」也沒想那麼多;可要是說到「如何買一間會『省錢』的房子」,這我可就拿手多了。

    首先我把預算確定下來:1000萬元內含全部花費。意思就是含服務費、代書費、契稅、履約保證費用等等,最多不超過1000萬元。換句話說,成交價最多介於950萬元上下,在這樣的預算前提下,再設定其他條件。

    圖說:如何買一間會『省錢』的房子?含服務費、代書費、契稅、履約保證費用等等,最多不超過1000萬元。

    電梯

    台灣人口高齡化,新房子都已強調無障礙空間,因此「電梯」不僅是趨勢,更是最基本的條件,而無電梯的老舊公寓等於是逆勢而為。可是我又同時受限於預算考量,讓我只能選擇小套房。

    有人質疑,套房那麼狹小,這樣好嗎?其實我一點也不擔心。理由是,我在最刻苦時曾經住在僅5坪的隔間套房長達3年多,至今我租的房子使用空間含陽台也才接近10坪而已。所以,我的觀念是:再小的房子肯定都有人住,尤其在高房價的都會區。

    從省錢的角度,套房跟公寓相比空間較小,裝修成本較低,家具、家電添購的花費也較少,由於先天性收納空間不足,日後買東西的慾望也會「被迫克制」。

    就房屋稅而言,公寓雖然趨近於零,但土地持分較多,地價稅較高;相較之下,套房的建物跟土地坪數都很少,所以房屋稅與地價稅都不高,每年的持有成本較低。除此之外,套房的社區管理費也比較便宜,卻還是能享有管理員與垃圾處理等服務,另外,水、電、瓦斯的消耗量也會比大空間的公寓來得少。

    天然瓦斯

    9成的套房社區都是規劃電熱,試想,如果連煮飯、洗澡都要用電,那電費計價「級距」就很容易往上跳;相反的,如果煮飯、洗澡可以用天然瓦斯,自然能將電費的級距拉低,因此我不太考慮純用電的社區。

    不過我知道買房總是要妥協,所以,我可以接受廚房用電,但洗澡堅持用瓦斯。因為我遇過太多案例,包含自己也曾住過電熱水器的套房,往往洗澡洗到一半熱水就不夠用了,在冬天尤其惱人!

    總之,讓瓦斯幫電分擔辛勞,除了讓電費維持低級距之外,同時多了一張繳費收據,也就多一張發票可以對獎喔!

    採光至少2面,廁所需開窗

    通常套房的採光只有一面,由於室內面積不大,白天原則上不用開燈,長期下來也能省下不少電費。只是,空氣無法對流往往是套房的缺點,這只能靠空調解決,所以我很堅持兩面採光,而要符合這樣的條件往往只有「邊間戶」辦得到。空氣流通,住了才健康,室內也會比較涼爽,冷氣的開銷無形中亦會降低。

    另外,我堅持廁所開窗,這樣比較能保持乾燥,雖然可以安裝暖風機解決,但暖風機也要用電,這不又是額外的花費嗎?所以,有開窗的廁所是天然又省錢的乾燥方式。

    衛浴不需要浴缸

    我發現浴缸總是在一開始特別迷人,但根據我的經驗,一年中使用浴缸泡澡的頻率極低。而且萬一發生漏水,有浴缸的廁所在修繕上很麻煩。

    另外,以洗澡的時間來說,淋浴肯定比泡澡短,洗澡所花的時間越少,瓦斯、水、電費也就越省。
    近捷運

    逐捷運而居的軌道經濟已是趨勢,若房子的地點至捷運站步行時間超過10分鐘,甚至是要搭接駁公車才能抵達,未來不僅難以保值,脫手性也會越來越差。

    因此,如果是台北市,我可以接受步行至捷運站8分鐘內的房子;如果是新北市,則必須控制在步行5分鐘內可以抵達捷運站。

    不買毛胚屋

    我不偏愛精裝,因為過多的裝修不僅會反映在賣價上,還可能有一時沒注意到,或被隱藏起來,等入住後才發現的缺點。

    但我絕對不要毛胚屋,因為交屋後房貸就開始計算了,時間就是金錢,我無法接受一邊繳房貸還要一邊花時間、花錢裝修。

    警衛管理可有可無

    我可以接受沒有管理員的華廈,因為台灣的治安算好,而且沒有管理員的社區也會安裝監視器輔助。

    但如果社區有配置管理員,我偏好二度就業的退休老伯伯任職。依照我的經驗,那些號稱高級的物業管理,太過嚴謹,規矩過多,往往對住戶或拜訪的友人造成干擾。相反的,有個退休老伯伯幫忙看顧、整理信件、收發包裹就足夠了,而且管理費也比較便宜。

    垃圾處理可有可無

    有,會反映在管理費上;沒有,就配合環保局的垃圾車時間。或許剛開始會覺得有點不方便,但久了,習慣就好。

    屋齡盡量新

    台北市:不限,雖說地震很恐怖,但至今還不是一堆古蹟沒倒。我想,只要當初蓋得好,應該就還好,當然這也跟我的預算有關,不然我也希望能買新一點。

    新北市:只買921大地震之後,建築法規修改過後才蓋的房子。畢竟都買在新北了,條件當然要比買北市嚴格一點。

    堅決不要夾層

    我還是菜鳥房仲時,看到夾層屋總是特別喜愛,因為那是多出來的使用空間,格局有新奇感,許多年輕人也都偏愛「魔術空間」的夾層屋。

    只是隨著年紀增長,我的喜好也跟著改變,加上過往的經驗,有夾層的房子偶爾讓我不小心踢到樓梯,爬上去時偶爾撞到頭,那種連伸個懶腰都被侷限住的擁擠感讓我無法放鬆。如果連在家都覺得拘束,又如何愛上回家?

    回家就是要休息,要上夾層處就得爬樓梯,有樓梯就必須小心翼翼以免腳踢到、絆倒、摔倒而受傷;縱然是挑高4米2或4米5的房子,人在夾層處雖可站直無須蹲爬,可是單層高度不夠會有壓迫感,手往上伸就會摸到天花板,越想越不愛。

    後記

    2020年7月28日,是我考取營業員證照也就是從事房仲滿10年的日子,在這個特殊意義的日子,我想買間房子留念。由於我希望簽約日就訂在7月28日,所以是屬於非買不可的剛性需求,因此絕對不會出芭樂價,縱然找不到非常滿意的,我也會從不滿意的房源中挑出一間可以接受的。至於最後我會買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一切就看緣分。

    本文摘自遊讀世界《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
    【更多資訊請上《遊讀世界》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8/210807life-100010.html

  • 電輔車缺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5 14:25:47
    有 10,311 人按讚

    「那些奧林匹克教會我的事~~~~❤️」
    當我們在電視轉播看到頂尖運動員在場上眼神所散發的自信
    在為他們回擊一顆快速殺球迅速的腳步移動,歡呼的同時,

    有沒有思考過是什麼支持這些運動員走到今天?

    這故事的起源就要從運動員最高殿堂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開始說起。

    奧林匹克的起源在西元前8世紀,目的是『紀念宙斯擊敗了提坦神克羅諾斯』之後所設立的節慶活動。

    在古希臘時期每四年舉辦一次,會期共五天,前兩天為祭神日,第三天及第四天為運動會比賽,最後一天為頒獎日及慶祝活動。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對於運動員參賽的條件規定非常嚴格,必須符合以下條件才可以參加比賽:
    1.參賽選手必須為純正的希臘人,且父母必須是希臘血統。
    2.在道德上或政治上必須無缺點,沒有不良紀錄。
    3.必須經醫師檢驗,證明其體格健全。
    古希臘時期崇尚人體的自然美,運動員通常全裸參賽,這和現代運動員的衣著外型有明顯的不同,
    這不單是為了配合運動項目,更是展現體態成就的表現。

    競賽勝利者除了獲得橄欖枝之外,也象徵無上光榮的象徵。雕刻家會為他們做雕像,詩人會為他們譜頌歌。

    從出土的考古文物中可得知當時競技項目包含:田徑、戰車駕駛、格鬥、標槍投擲、鐵餅投擲。

    古代奧林匹克盛會持續了1200年直到4世紀羅馬帝國時期停止舉辦,

    直至1870年,德國考古學家庫齊烏斯花了多年時間挖掘古希臘的奧林匹亞村,
    古代奧運會的文物持續出土,
    引起法國人『教育家·歷史學家』 皮耶·德·古柏坦的興趣和關注,

    他認為:「宏揚古代奧林匹克精神可以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
    皮耶·德·古柏坦:「參賽選手不只來自法國、得獎者不侷限歐洲人、而是要全世界共同參與」
    1894年,顧拜旦致函各國體育組織,邀請他們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在同年6月16日舉行12國的代表在巴黎舉行了「恢復奧林匹克運動大會」。會議決議每四年舉行一次全球範圍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他的努力下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1896年4月6日在希臘王國首都雅典舉行

    此次參賽運動選手雖然不及現在我們熟悉的奧運,規模只有300名運動選手,
    但在當時有如此規模的國際性體育賽事卻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

    奧運在古希臘時期選手是代表城邦參賽,現在參賽運動員代表的是民族和國家,
    穿上國家代表隊衣服站上奧運頒獎台無疑是當今運動員最高的榮譽代表。

    奧運的信條:『更快、更高、更強』『Faster, Higher, Stronger』
    這是運動信念的展現。
    當我們在電視轉播看到頂尖運動員在場上眼神所散發的自信、在為他們回擊一顆快速殺球迅速的腳步移動,歡呼的同時,
    有沒有思考過是什麼支持這些運動員走到今天?

    舉個例子:
    慢跑是很多人想到運動的第一個選擇,不需要過多的場地和訓練器材,只需要一雙鞋子就可以進行的運動,
    現在選擇參與全馬的人也愈來愈多,但能站在得獎台的的人有幾個?

    站上頒獎台的人除了天份外,也需要成績,
    我們很少聽到有人無需經過練習就能在路跑賽事中站上頒獎台。

    一個頂尖運動員所經歷的成長過程也是一樣的。

    同學下課開心在外面玩耍,他一天需要花6小時在運動場上練習,一年365天,晴天、下雪、下雨、他一樣早上6點就要到體育館準備練習,
    『因為他知道』
    運動場很現實、只有前三名沒有第四名,

    小時候他就必須懂這道理、所以他的心理狀態必需更成熟堅定,
    在賽場上受傷,他可以選擇怨天尤人,但他選擇堅持不放棄,除了每周固定復健外,
    在訓練之餘他花更多的時間在健身房,
    持續強化體能,
    為的是迎接重回賽場的機會,
    就這樣日覆一日、日覆一日、日覆一日的訓練、比賽,
    從國小到他成年,
    直到在國家隊選拔中證明他的成績足以入選國家隊,

    在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賽會中,和世界上的頂尖運動員爭取前三名的名次,
    當競賽運動員體能條件都相近,比賽成績只差幾毫秒的同時!
    最後競爭的關鍵在於『心理韌性』
    能夠處於高壓環境也不會表現失常,

    一個專門輔導奧運選手的心理學家在每次關鍵時刻他會做的動作就是~首先,請運動員回想自己曾打過的一場戰績最好的比賽,並思考當時能有如此優異的表現,究竟該歸因於本身的球技、體能,還是心理狀態?接下來,他再請運動員回憶自己參加過的一場最糟糕的球賽,並請說出,認為造成那場球賽挫敗的原因。
    結果顯示,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隊員覺得,勝敗的關鍵,全在於他們當時的心理狀態。
    心理學家這麼做是因為讓他們知道兩件很重要的事情
    1.讓曾有過的出色表現歷歷在目,加緊回想自己的強項。
    2.比賽進行時-專注於當前的活動,不受任何驕傲自滿或灰心沮喪的想法牽引。

    人生和運動員一樣會面於順境或是逆境,雖然我們沒辦法決定事情的發生,
    但我們能調整面對事情的心態,
    學習皮耶·德·古柏坦度對於復興奧運的堅持,

    運動員受傷後再次爬起的的毅力,
    和處於高壓環境也不會表現失常的『心理韌性』
    運用到我們生活中的人與人溝通、整理家務、工作會議和會重要人生決定中,
    有句話叫:球是圓的,在計時器停止前,勝負都有無限的可能,重點是心態不放棄。
    相信透過練習你也能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昂首走在人生道路上。❤️

    #2020奧運 加油💪

  • 電輔車缺點 在 3cTim哥生活日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16:00:12

    很多要買Telsa電動車的車主都會考量家裡可以裝充電樁或者是沒裝直接去特斯拉超充站充電即可?但這觀念是對的嗎?看一下這一集買特斯拉電動車前真的要考慮很多所以找特斯拉車主Andy老爹來跟大家說說
    #影片拍攝日期為疫情升三級前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Apple https://apple.co/2IupRwH
    Google https://bit.ly/3hMfwMn
    Spotify https://spoti.fi/32ZflZS

    訂閱Tim哥生活副頻道⬇︎
    http://bit.ly/36gDKs7
    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2LoUuox
    我的Line@生活圈⬇︎
    @237mhhsl
    訂閱3cTim哥主頻道⬇︎
    http://bit.ly/2MgPy4H
    訂閱Tim嫂頻道⬇︎
    http://bit.ly/2PEnHMZ
    訂閱眾點旅人頻道⬇︎
    http://bit.ly/2QaY1vS
    訂閱Jade Lin林瑋婕頻道⬇︎
    http://bit.ly/2D2YK8O


    想知道更多3C第一手資訊?⬇
    【3cTim哥趨勢預測 系列】http://bit.ly/31y57M6
    【Apple 蘋果每月一爆 系列】http://bit.ly/2KPzdEd

    跟Tim哥學3C小技巧⬇
    【Apple蘋果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NXsIyP
    【Android安卓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LE4kWy

    觀看3cTim哥Apple系列影片⬇
    【Apple蘋果開箱】http://bit.ly/2LE4M6R
    【Apple iPhone 系列】http://bit.ly/2Z6NwsO
    【Apple iPad 系列】http://bit.ly/303gknn
    【Apple Mac 系列】http://bit.ly/2N5Fkqo
    【Apple Watch 系列】http://bit.ly/304F5jc
    【Apple其他產品 系列】http://bit.ly/2MioZiN

    觀看3cTim哥Android系列影片⬇
    【Android安卓高階旗艦機 系列】http://bit.ly/2LDGSZx
    【Android安卓中階手機 系列】http://bit.ly/2Z1Y4JP
    【Android安卓萬元以下手機 系列】http://bit.ly/2z5qF6l

    觀看3cTim哥開箱影片⬇
    【3cTim哥家電開箱】http://bit.ly/2v49Uai
    【3cTim哥電腦開箱】http://bit.ly/2n0UM8Z

    追蹤3cTim哥即時動態⬇︎
    instagram☛http://bit.ly/2HCZ52j
    facebook☛http://bit.ly/2JyOGGK



    TIM X OLI 🛍️ 3C購物
    官方網站▶️ https://goo.gl/jW7cny
    App Store▶️ https://goo.gl/67foDK
    Google PlayStore▶️ https://goo.gl/l6B5Zp

    *圖片內容截取自Google搜尋網站
    **音樂與音效取自Youtube及Youtube音樂庫
    #換車 #買車

  • 電輔車缺點 在 8891汽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30 21:00:14

    德系休旅銷售王Tiguan小改登場,雖然只是小改,但在科技配備可說是給好給滿,虛擬座艙、IQ Drive駕駛輔助、LED頭燈、電動尾門,就連手勢控制這類高檔玩意兒都在入門級等級就能通通享有,加上優異的歐系操控,售價更是具有殺傷力,似乎只要入門的280TSI Elegance就能吊打頂規RAV4,但真是如此嗎?

    *影片中Tiguan、Tucson、Sportage、Outlander、karoq售價誤植,正確的售價分別為
    Tiguan 109.8~205.8萬
    Tucson 84.9~105.9萬
    Sportage 113.9~136.9萬
    Outlander 88.9~110.9萬
    karoq 99.9~119.9萬
    特此刊誤。

    車款詳細介紹:
    https://bit.ly/3doXVJU

    8891汽車《為什麼要買?》單元從消費者觀點出發,結合實際的使用過程,針對您關注的車款整理出三個值得買的理由和三個你需要再考慮理由。讓大家理性地了解各車優缺點,提供客觀的選車參考,不說空話,讓我們實話實說!
    #Volkswagen #Tiguan #8891汽車

  • 電輔車缺點 在 阿軒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16 00:46:08

    讓軒仔一路淫笑的2018年阿魯
    GSX-R1000 L8 全程人聲介紹
    低轉輔助x平面x高架x山路測試
    最佛心的輪胎城台中西屯店
    GOPRO HERO 9 MAX LENS MOD
    #軒仔跨看看 #GSXR1000L8 #輪胎城
    00:00越騎越淫笑的變態阿魯😂
    00:24全新的軒仔跨看看輪胎城片頭
    00:35輪胎城西屯店[阿杰]解說租車全流程
    03:04軒仔跨阿魯治僵直性旅程正式展開!
    05:05加滿98汽油正式展開平面道路測試
    15:00上高架快速的穩定性測試
    30:18上139縣道的山路穩定測試
    34:04介紹2018年GSX-R1000電控諸元
    46:16阿魯L8的最純原地聲浪!
    58:30騎跑車的車道分割測試
    1:00:08最變態的低轉輔助系統實測!
    --
    如果喜歡影片歡迎訂閱及熱血贊助
    https://reurl.cc/pDrvWZ
    重車日常單元完整播放清單
    https://reurl.cc/K6dKWj
    大夜騎士FB粉專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TheDarkSideKnight
    ---
    蝦皮購買手機架傳送門https://reurl.cc/jd3ykp
    手機架介紹及安裝方式
    極致工藝航太鋁合金手機架 | 不想跟車友用大眾手機架選這款就對了!
    https://youtu.be/42usDAUm_zo
    進入以下連結購買新世代全景運動相機
    INSTA360 ONE X就送超長隱形自拍桿
    https://www.insta360.com/sal/one_x?in...
    INSTA360 ONE X豪華套裝開箱影片
    https://youtu.be/NBisx_iblFA
    PAKELO派克龍10W40機油道路版超級香!!! | 100%義大利原裝進口
    https://youtu.be/0A_xaWxOG0E
    ---
    建議剛訂閱的朋友必看以下幾集
    軒仔聊車經 | 為何我的10沒快排 | 這集一次大解惑完未來不再回答相關問題
    https://youtu.be/BxV_mWnkR3A
    重機購車大小事 | 跟和潤車貸專員約7-11對保 | 闇夜惡獸降臨倒數中
    https://youtu.be/mTY3G6jwP6U
    重機購車大小事 | 買重機跟賣重機能同天交換!? | 中古重機同日車換車流程
    https://youtu.be/qy-HcjqnmEg
    扭力大王YAMAHA MT-10開箱! | 總算圓了三年前的終極重車夢
    https://youtu.be/YGMjyLfZCHQ
    購買中古重車有哪些注意事項 | 建議一定要跟前車主約時間賞車
    https://youtu.be/DptMbjqXau0
    名店Z騎衝x大大輪車業 | 更換MT-10四缸火星塞及來令片
    https://youtu.be/4NYG1tTcjP0
    早鳥聊車經 | 騎了幾個月的MT-10心得及優缺點
    https://youtu.be/EYSAMtIcq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