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腦字體突然改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腦字體突然改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腦字體突然改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腦字體突然改變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36的網紅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課堂中跟小二的孩子談什麼是自由。 十年後的今天,這些對話與思考跳出,深深面質著大疫情時代下內在的靈魂。 今晚,想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 自前所未有的全國大停課至今,師生們已在線上學習過了一週。 教育,在疫情的壓力下,不得不被迫轉換成另一種型態與紀元,經過這一週的衝...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

電腦字體突然改變 在 港。故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9:02:40

【#港故】將港式街頭字體電腦化 港男8000粒字逐個執 想睇返原汁原味足本片段,即刻follow👉@oncckonggu👈同去IGTV📺睇啦! CLICK link in Bio👆SUBSCRIBE our Youtube channel🎞 for more videos! 20幾年前,一位將...

  • 電腦字體突然改變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7 01:30:27
    有 336 人按讚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課堂中跟小二的孩子談什麼是自由。
    十年後的今天,這些對話與思考跳出,深深面質著大疫情時代下內在的靈魂。
     
    今晚,想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
    自前所未有的全國大停課至今,師生們已在線上學習過了一週。
    教育,在疫情的壓力下,不得不被迫轉換成另一種型態與紀元,經過這一週的衝擊與震盪後,讓人不禁想重新思考:
    #教育與學習的本質到底為何
     
    因著過去十年當老師積累的經驗與養分,即便已經離開教育界到了不同的位置,我依然感謝我有這樣的連結,每天都能從臉書看到大量來自教育處的政策宣導、校長的綜校治理、教師的教學實境、家長的真實反應、以及學生各種在線上學習的有趣樣態,也讓我緊密觀察著教育界的劇烈轉變。
     
    我看到教育處跟學校老師其實非常非常努力,試著在這麼突然的驟變下,積極快速地克服設備與技術,認真規劃課程讓學生們在家的線上學習上軌道;我也看到家長們如此盡力又筋疲力盡地,兼顧工作、家庭生活與孩子的學習,協助孩子們操作還有上傳五花八門的作業。而孩子們,則是每天掛在電腦前努力睜大著眼,盯著電腦中的小小畫面跟字體,吸收各種線上的課程與知識。
     
    於是我看到,原本許多在學校課室裡豐富而立體的學習樣貌,逐漸壓縮到跟眼前的3C面板一樣扁平…
     
    所有教室間的人際社交/互動/觀察/對談/思考/情感交流…在線上教學的呈現或實施有其難度與限制,但親愛的大家請別忘了:
    #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
    #家_更是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的重要場域🏠
     
    除了部定的基礎學科課程外,我們要如何在「家」的這個場域中,還原剛剛我上述的那些、線上學習難以呈現或感受到的元素,則是教育專業的老師、以及最了解家庭文化屬性的大人,可以共同來好好思考的。
     
    昨天,我看到一個很有經驗的資深教師伙伴,陪著孩子在家線上學習,有感而發地說:
    「在家上課不能用在學校的思維把時間填滿,太可怕了!」
     
    不知道是否有人有一樣的感覺呢?
    在學校有劃分清楚、一節40-50分鐘的學科學習;回到家中,學習被拿掉了時間的框架,親子相處的時光增加,我們是不是可以,#讓彼此都鬆一些,#拿掉過多的焦慮,#解構傳統的上課模式,#重新建構孩子長出自主學習的最好時機,也讓親師生三方,都能喘息一下。
      
    分享以前念教育心理學最觸動我心的一段:
    大家知道嗎?Education,教育這個字,其實是由拉丁文的Educare 蛻化而來的,原意為「引出」。 原來,教育最初的本意,其實是要用 #引導 的方式,來發展學生的身心,以達到至善之境地。
     
    是的,依小鳥老師過去的觀察與經驗,我發現:
    從孩子身上長出的 #自主學習
    往往不是因為精實的「塞滿」
    而是因為大人願意給出從容的「#留白」。💗
      
    說到這,又不得不提我很喜歡的愛爾蘭詩人─葉慈,曾說過的一段話: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 #而是點燃一把火。」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我以前最喜歡也最享受的,就是孩子在課堂中學習時,迸發出那發亮的眼神,你知道他很在學習當中,你知道你燃起他學習的熱情與動力了。

    所以如果這一週來,家長及老師,從孩子鎖在小小3C螢幕的學習眼神中,已經找不到熱情與亮光的話,是否能打開一段對話,好好溝通或思考,試著給出更有彈性的學習方式,也許可以讓孩子選擇自主學習的型態、或挑選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或事物,在居家學習時能做更深入的研究,然後再跟全班發表分享。
     
    當一個孩子從小就在一切都安排好的環境中長大,不用思考或選擇時,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現在,也許正是一個最好的moment,讓總是習慣被安排、被塞滿的孩子,得以徐徐地回到他自己、長出他自己。🌱💗
     
    在家的場域中,其實有太多可以學習的事物了:
    🔸學習生活能力(像是基礎的烹飪、洗衣…)
    🔹時間管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跟該做的事)
    🔸從做家事中學會付出與照顧家庭
    🔹學習關心家人的感受與需求、照顧毛孩寵物
    🔸享受一個人的獨處與思考
    🔹覺得無聊就試著發揮創意找樂子(創造力的培養)
    🔸透過不斷的探索去找到自己喜愛的事物,培養興趣,或深化成長才
    🔹能有充分時間享受閱讀
    (因為 #閱讀是一輩子重要的自學能力)
     
    不小心說太多了,回到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照片上~
    這是十年前的今天,還是小鳥老師的我,在主題課時與小二孩子們的精采討論:
    在這所校風開放的學校裡,所謂的「自由」,該是什麼樣的樣貌?
     
    那時算算,與導師班的小二孩子相處的時間,只剩下短短的一個多月就要分班了,心裡有些焦急,還有好多東西來不及帶給這群孩子們,於是,某天契機下,開始談起那些我覺得好重要的東西。
     
    所謂的,學校校風的自由,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奠基在「自愛、自主、自律、自重、與自治」下,才能長出真正的自由。
     
    滿滿的黑板文字,其實是用好多的對話與問題穿針引線鋪陳的,是由孩子真實的生命經驗出發,所深深擠出的言談。短短40分鐘裡,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如此真誠的面質、叩問自己,讓那時候的鳥夫子我啊~真的可以含笑目送他們繼續邁向下一個里程碑了...(拭淚)
      
    我特別喜歡黑板右側的那一段討論團體規範的過程,這是讓孩子充分理解與討論完後,再自己自由做選擇─
     
    1⃣ 在班級團體中,先建立一致的規範,訂出班規一起來遵守,在這樣的界線內表現合宜的言行舉止。
     
    2⃣ 從自己個體與社會的互動觀察中,慢慢形塑出一種不言而喻的內在秩序,然後再從己身向外行出合宜的表現。從每一次的事件與問題進行討論,然後形成一個集體共識,其實也是個體內在的約束。
     
    👉最後全班包括小鳥老師,都投給2⃣✌
     
    我真的很愛我每一個帶過的班級,即便也有調皮搗蛋讓我傷腦筋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訂過任何班規,也沒有實施小組的獎勵集點加分制,讓每個孩子能長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樣子,而不是整個班都只裝在同一個制式的模子。

    在兩年的時間,在處理每個孩子的衝突或狀況時,都秉持著「#每個事件都是教育的一道光」💗 每次處理完後的學習,都化約全班的默契跟內在秩序。能學習在對的時間有著合宜的言行,若有孩子無法控制,其他同學也能練習“帶著善意”來提醒,協助改變成正向行為。
     
    好不容易培養出孩子的自主與自律,讓老師在第二年終於得到了無為而治的自由(笑),也因著積累的深厚信任,讓老師在課堂間願意給出更多的彈性與自由,孩子也就更能用自己的方式,享受學習的樂趣。
     
    回到現在,也許,因著疫情的關係,我們失去了生活中的部分自由...但,這正是我們集體一起來學習自主與自律的重要時刻,無論是在整個社會的防疫作為,或是孩子在家的學習。
    我相信,如此這樣,在未來不遠處,我們才能迎向真正的、身心靈的自由。
     
    看著照片中滿滿的黑板文字,眼眶有點熱,感謝當時認真留下足跡的自己,也感謝過去每一位與我相遇的孩子們,還有信任與交託我的家長們。在十年後的今天,這些小二孩子們的討論,依然深深觸動著我,為大疫情時代帶來深刻的省思。
     
    也很謝謝願意耐心看完2817字的你們。💗🙏
     
    #那時能說出這些話的8歲小孩真的很讓為師的感動啊💗😭 
    #想當年這張圖還上了無名網誌的今日熱門文章😆
    #無名小站是時代的眼淚啊那時還得過教育優格
    #當時只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
    #而不是對校風自由的誤解
    #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歡迎來聊天紓壓XD

  • 電腦字體突然改變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30 10:30:00
    有 905 人按讚

    親愛的日記:

    月初時,到濕地 venue 看了展覽〈海旺天光:邱和順被遺忘的 32 年〉,遲遲直到現在才能下筆。

    展覽主角是未能現身的死刑犯邱和順,早在 32 年前他就已經入獄,直到我寫著日記的這一秒鐘。

    32 年是什麼概念?蔣經國 1988 年去世,邱和順也是從那年開始被羈押,台灣總統已經又換了好幾任,比較下來,原本虛擬的數字突然變得鮮明無比。

    邱和順案是台灣司法史上全程羈押期間最長的刑事案件,證據只有刑求得出的被告自白,即便當年刑求的承辦員警已遭彈劾、判刑,甚至有警員願意出面為刑求作證,但他依然在那裏。

    展覽裡就有共同被告遭刑求咬出邱和順的錄音,警察的辱罵、器物毆打人體的聲響,和被告的哀號求饒,瞬間將我拉回 30 年前的無間地獄,久久無法回神。

    沒有任何有效證據證明邱和順確實涉案,種種荒謬被許多人權團體質疑許久,但 2011 年,他被死刑判決定讞,目前依然隨時可能執行。

    -

    從 2018 年開始,我陸續去北所看過阿順二次,首次前往的路途中我一直在想:「死刑犯,會是甚麼樣的人?」

    初次到看守所,發現環境有些老舊,辦理手續的人們或站或坐,眼神疲憊。我再低頭看看自己,穿著長裙化著妝,突然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愧疚。

    重刑犯探視有專門處理的櫃檯,會客室戒備似乎較其他量刑的犯人森嚴,途中小徑曲折,開關了好幾道門,經過多重手續,終於到達內部的重刑接見室。

    等待他時,我環顧空間不大的接見室,唯一的陽光從鐵門上的窗透進來。對話的窗口四個,一個窗口二張椅子,一張大且厚但滿是灰塵的塑膠玻璃杵在面前,配著二支溝通用的電話,恍然以為自己走進了電影裡。

    終於,阿順被員警帶了進來,他掛著笑容,身材矮小瘦削,沒有想像中的凶神惡煞,平庸得像中午買飯時碰到,會和你打招呼的阿伯。

    「每個來這裡的人,我都會問他們的姓,給他們一個編號,這樣就代表這十幾年裡,有多少人來看過我。」而我是 258 號。二年後的現在肯定又增加了不少吧!數百人的努力,原來還不足以讓他脫離這 30 年的惡夢。

    漫談過後,阿順說要唱歌給我們聽,是四首他在監獄裡自編自唱成的曲子,句句歌詞流露對黑牢的控訴、和對家庭和親人的思念,我怕自己失態大哭,只好笑笑地說,阿順,你唱歌足好聽。

    他自言在牢裡已經要三十年了,對這個世界的記憶還留在三十年前,電腦、手機、網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他都難以想像。

    探視限時二十分鐘,「之後還要看到你喔!」電話切斷的前幾秒,他這樣和我們約定,好,當然好,我忙不迭地答應。接著,電話就被切斷了。

    我揮舞雙臂,還想大聲地說些什麼,阿順的嘴型也還在動,但來不及辨認,我們便已經聽不見彼此。他被帶離接見室,消失在模糊玻璃的另一側。

    -

    展覽牆上貼著一封封邱和順的獄中書信,字體古樸。待在窄小、潮濕不通風的牢房裡三十年,阿順少數能和這世界聯絡的方式只有爬格子,和一周二次、一次二十分鐘的接見。

    2011 年,邱和順信件內容提到看守所內部吸毒販毒問題,被看守所檢查發現後認定「影響聲譽」要求修改,他進而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後聲請釋憲,催生了大法官釋字 755、756 號。

    原本受刑人遭到不當對待,只能向機關申訴,不能向法院請求救濟,但球員兼裁判的情況一再發生,釋字 755 號出爐後,法院增為受刑人的救濟管道;原本看守所可以隨意檢閱受刑人信件,刪除內容,經過釋字 756 號後也有所改變。

    2019 年 10 月 17 日,模擬亞洲人權法院做出判決,認為認為邱和順「由於顯而易見的法庭程序失靈及事實認定錯誤」,受到嚴重的不法侵害。要求台灣最高法院重新審查對他的定罪及處刑,彌補並糾正邱和順所受的基本人權侵害。

    還能有多少個明天?邱和順 2011 年死刑定讞至今,包含再審、非常上訴在內所有司法途徑都已經窮盡,還能冀望的便剩下總統的特赦。

    回頭看這個展覽,為什麼要叫做「海旺天光」?原來阿順幼時的小名叫做「海旺」,人權團體不停地奔走、等待,就正為了一起和他看到天光。

    阿順,出來之後,我們一起去唱歌吧。
    ——
    圖、文:辰榛 http://instagram.com/cv.126

  • 電腦字體突然改變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4-03 10:27:01
    有 180 人按讚


    【讀書心得】《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

    《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是電腦玩物站長的最新著作。之前就很想開始使用Evernote,將筆記轉換過去,但是因為懶惰一直拖延到現在。

    昨天跟雷大聊到看書作筆記這件事,他推荐了電腦玩物站長的書,馬上決定一鼓作氣買了這本來讀,果然含金量十足,之後一定還要再讀其他本,將書中介紹的方法實際運用在生活中。

    因為我個人有新書狂熱症,如果想要從頭學Evernote的朋友,建議可以先買站長之前的著作。這本的內容算是進階版,綜合了設定目標、時間管理、子彈筆記,再以Evernote為輔助工具來執行,創造一套更有效率的系統。

    👉 在看的過程中,我也思考了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

    1️⃣ 我的筆記都打在word檔裡,寫文章或是讀到某本書時,總是憑記憶回去找重點,隨著閱讀的量越來越大,這樣的方法開始缺乏效率。

    2️⃣ 要做的事持續增加,雖然設定了目標,但我常常太投入在某件事,延誤的其他事情的處理時間。

    3️⃣ 把事情排的太滿,以致於缺少了彈性的休息時間,有臨時狀況時行程就被打亂。

    👉 為什麼嘗試過的時間管理改變,最後還是回到原本雜亂無章的狀態❓

    書中告訴我們,我們總是太想依靠「自己」來解決問題。想靠我們的大腦,想靠我們的意志力,想靠我們的熱情來達到目標,可是往往就像橡皮筋拉太緊,最後彈性疲乏。

    舉例來說,我們想要早起,但是即便設定好了鬧鐘,為什麼卻還是永遠無法準時起床❓

    因為我們沒有理解實現早起這個「任務」,需要的「行動」到底是什麼?即使是早起這件小事,也牽涉到我們整個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就是「系統」的改變。

    👉 所以,我們需要一套「系統」,幫助我們進行完整流程的改變❗️

    讓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現在該做什麼事情、應該以什麼事為優先,來持續的推動我們的任務。唯有花時間養成習慣,改造自己的習慣流程,才有辦法逐步穩固我們的系統,才能享受時間管理帶來的效率、成就感與樂趣。

    👉 站長的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把我們的任務管理系統,打造成一個「快、狠、準的子彈任務系統」。

    1️⃣ 快:就是讓大腦減壓,用系統幫助自己更快完成工作。

    2️⃣ 狠:就是專注下一步行動,勇敢去做最佳選擇,可以創造快樂。

    3️⃣ 準:就是聚焦在創造價值,把有限精力、時間,投資在最準確的成果上。

    👉 但是首先,我們必須先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要達成什麼樣的具體目標」❓

    唯有確定我們的核心目標與價值,才有辦法將事物快速進行分類,對眾多選擇排出優先次序,當機立斷。

    ✅ 先從「任務」開始打造起
    以「任務」做為焦點,才能幫助我們真正拆解出可以做得到的每日清單,並且可以幫助我們不要陷入混亂的、分散的行動當中,以及創造真正有效的成果

    每當一個新任務誕生,無論是工作上的專案、任務生活中的事情、個人的興趣、習慣的養成或是某個願望,總之都要先思考一個問題:「這件事到底我想要達成什麼具體成果?」並且把這個具體的願景描述出來。

    ✅ 拆解「任務」
    我們必須思考想要達成任務,會需要那些行動呢?將任務拆解成行動清單。代表行動不是單一的選項,而是列舉出所有可以實現任務的可能性,以防任何意外狀況發生時我們無從應變,大大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

    👉 我們可以從四個方向來拆解行動:

    1️⃣ 往上思考:往前回推,要做到這個行動,有沒有更早一步的行動必須先做?直到知道第一步行動是什麼。

    2️⃣ 往下思考:往後延伸,如果這個行動完成了,還能繼續採取什麼行動,讓成果變得更好?有沒有相關的行動可以把彼此連接在一起?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行動創造更多價值

    3️⃣ 往左思考:水平思考,開展這個行動有沒有其他替換行動?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如果預設的行動不行,有沒有其他做法可以達到類似成果?

    4️⃣ 往右思考:另一種水平思考,如果原本這個行動走不通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替換其他也想要達到的成果。當成果替換,行動也跟著替換,就不用卡在原本的行動上,繼續去利用時間,採取不同行動,達到一樣是我想要、需要達到的成果。

    ✅ 不能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應該把事情做好
    分辨出重要或是不重要的行動。如果一個行動做完一次就好,和其他行動不相關,那通常就是不重要的行動。而那些可以相互串聯的行動,除了行動的完成外,還可以為下一個行動或其他行動累積價值。

    舉例來說,當我們因為工作需要列印開會資料時,必須去思考這件事是否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又需要哪些行動來達成呢❓

    目標:想要在客戶、主管面前留下好印象。
    思考:
    1️⃣ 怎麼把報告列印的更漂亮?
    2️⃣ 是不是要找專業影印店?
    3️⃣ 要不要加個封面?
    4️⃣ 用什麼紙或字體看起來最舒服?

    👉 唯有將這些行動結合在一起,才能以同樣的行動量,發揮更好的表現,累積加倍或數倍的效果。

    ✅ 時間管理
    拆解任務後,我們可以著手安排時間流程的規畫,這些任務與行動需要多少時間準備與執行?在一個專案裡,哪個任務、哪個行動,又應該在哪個時間點開始啟動呢?

    我們想做的事情,永遠多於我們可以做的時間。所以我們必須做出選擇,但選擇不會是隨意選擇,而是要依賴系統,在行動的關聯、任務的拆解,專案的整合中,我們將知道自己可以選擇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 時間管理的核心目標,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完,而是「做這個時間最適合做的事,並且逐步的走在自己的目標上面。」

    除此之外,善用空檔的時間很重要。當這些零碎的空檔累積在一起,其實我們會獲得非常龐大的資源。我們應該事先計畫好,讓空檔發生時,系統主動告訴我,我能做什麼事?

    ✅ 列出清單
    列出「每周」的行動清單與「每日」的行動清單,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任務。沒有計劃的多頭並行,就像沒有地圖就跑進迷宮,讓事情變得雜亂無章。

    當我們把所有事情攤開,才有辦法具體看出「真正可以排進來完成的」事情有哪些。督促我們排入真正非完成不可的事,提醒我們提早開始行動,並且鼓勵我們勇敢捨棄目標。

    更進一步,我們也可以寫下自己的日記。在設定目標、計畫與執行的過程中,寫下日記,再根據日記動態修正計畫,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寫到這我突然想到,這和Ray Dalio在《原則》這本書中描述的工作原則也相當類似。

    ✅ Thinking → Principles → Algorithms

    靜下心想想你目前是用什麼方式來做決策。將這些標準寫下來當作你的原則。當你利用這些原則做出決策時,得到什麼結果?是否還有改善的空間,讓你未來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那就進化吧!

    👉 這樣的工作/任務/子彈日記,不再只是行動的「結束」,也是接下來行動最好的「開始」。

    最後,本書的精華是將Evernote結合任務系統。站長提供了許多案例分享,讓我們可以了解Evernote如何輔助人類生理上的不足,大腦容量有限,儲存記憶體不足,需要存放在像Evernote這個強大的工具中,發揮1+1>2的效果吃太多,加快我們處理事情的效率。

    讓我們不再因為怕吃的太多,消化太慢,吸收太少,而放棄享受美食的好機會!(歪樓🤣)

    ⬇️⬇️⬇️全文連結⬇️⬇️⬇️
    🔗 https://pse.is/GKZNC

    #讀書心得 #好書推薦
    #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 #Evernote #筆記術
    #連假就開始改變 #我的改變你看得見

  • 電腦字體突然改變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4:20:02

    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警告]史上最危險IG Story限時動態| 會導致你手機死亡
    [警告]史上最危險IG Story限時動態| 會導致你手機死亡
    破解會導致你手機死亡的阿拉伯IG Story限時動態
    破解會導致你iPhone死亡的IG Story限時動態
    [警告!!!] 破解導致你iPhone死亡的IG Story限時動態

    Instagram story that kills your phone-pgtalal

    之前我第一次在Instagram stories做了一part Q&A, 大家的反應數量和問題可以說是驚人.
    那試想想如果當天你按進去我story後, 你電話突然這樣...
    如何想打開都打不開, 再用另一部電按進我story, 結果又是一樣. 之後所有千千萬萬的暗友做同一件事結果又是這樣.
    你應該會覺得我是創造了什麼詛咒限時動態 ..可能我會從你的電話爬出嚟, 對嗎?
    那如果我告訴你這個星期外國發現了一個IG網頁你一按進去他的story你的電話真的馬上會動不到, 甚至有機會之後還有後遺症, 你除了想到被詛咒的限時動態外, 還會有什麼其他解釋呢?
    我們今天的影片就是會有答案.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一起破解IG史上最恐怖的 限時動態!

    告訴大家這個IG 帳號名字前, 我先想提醒大家千祈唔好按進去亂試. I do not encourage doing that.

    名pgtalal的IG頁有一個令人電話動不了(俗稱 “crash” )的IG story. 這事件得到多個網路新聞網站報道.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亦同時令到 pgtalal成為近日受到最多關注和追除人數上升得最快的IG網頁.

    奇怪的地方是如果你是用一部 ‘android’ 電話按進這個Instagram story這個紫色畫面會出現. 同時會播著一首名 ‘your love’ 的歌曲. 唯一奇怪的地方是不像其他的IG story, 你按電話畫面不能讓他暫停.

    但如果你用iphone按進去這個Instagram story, 你的iPhone是會完全動不了. 會crash.

    我試過用iPhone, macbook不同電器看IG, Facebook, Youtube. 東西都是大同小異.
    那為何在這個情況下, 同一個story用不同電話看, 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不同的畫面呢?
    而為什麼簡單一個IG story會好像能完全控制你的電話呢?
    是黑客入侵Instagram? Nordvpn又能幫到手嗎?

    (題外話: 今天的影片不是由Nordvpn贊助的. 今天沒有贊助. 但如果你想贊助暗網仔以後拍多點好影片, 這是我的payme, 暗網仔donation, 下面也有link.多多益善少少無拘! 大家可能有看片知道我之前搬咗屋. 多謝大家繼續支持)

    看完所有關資料. Pgtalal 帳號沒有頭像. 有一個7000多follower的私人帳號.

    之前Pgtalal有一名電視劇friends女演員的post, 亦曾有3個不同會令到你電話crash的IG story, 現在看這個page, story 只有兩個, friends 女演員個post 亦消失了。
    最後他還有一個douyin帳號. 只是長期在拍一個 ‘N’ 字. 到底什麼意思?
    他帳號所有的字體都是阿拉伯字. 翻譯成英文後都是好像沒什麼意思.

    其實整件事件都不像是靈異東西. 而係似某一個一個聰明人做的一種實驗.
    這個出現在私人頁面簡介的”full stack developer” 這個職業就是證據. 電腦專家full stack developer精通前端和後端開發軟件.
    什麼意思?
    這是個很懂電腦的人在玩一個遊戲. 或是想prove一個point.
    英國Youtuber Mrwhosetheboss用了一大dung電話逐一去這個IG網頁時發現不是每一部android電話都能夠避免 ‘死機’ 這個情況.
    越舊的電話 被story搞死的機會率越大.

    去到某一些舊年份的電話根本完全打不開那個story.

    這是代表什麼? 代表越新越多 RAM 越多處理能力的機器越能對付這個story. 亦解釋到為何最高只有6GB RAM的iPhone會不停死機.
    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這個story是比一般story大, 所以需要多點RAM去處理. 可以這樣搞大一個Instagram story的嗎?

    最後互聯網找出的答案非常神奇! 網上專家用metadata對比一個普通ig story的尺寸和這個放大story的尺寸 , 放大story大約比正常大18個數位那麼多! 即是0.5和180,000,000,000,000,000的對比. 想像一下, 一個capacity只能裝落 ‘零點幾’ 的iPhone 要面對18個 零的放大IG story時, 如何能不crash呢?

    最後證實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IG 投票poll和計時器. 放大了的某一個角落. 所以怎麼按也沒有反應。

    技術上的結論就是Pgtalal用了一個叫 http proxy的濾器, 有一點像Nordvpn, 讓他send data給Instagram 的server前能任意改變當中的data. 主要是誇大個story的size.
    而IG 就這樣超超超超超大這樣 send給你電話讓你死機.

    很多網上專家相信Pgtalal 這樣做是想make a statement看看IG security有多yuek!
    人類安全要緊!!!
    但....最後好像證明了這個pgtalal只有14歲...
    所以他應該不是這麼偉大.
    如果我14歲是這樣做只會是因為貪玩.

  • 電腦字體突然改變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28 18:17:05

    20幾年前,一位將要退休的寫字佬,抄寫了幾千字,送給他的招牌佬好友。20幾年後,招牌佬的兒子拿起這疊泛黃的字稿,細細翻閱。20年是一個怎樣的概念?或許是你再抬起頭,突然發現一片不一樣的街景。又或許是你繼續低下頭,對着螢幕輸入一段簡短的文字。在時代的巨輪中,改變的是環境,還有習慣。不變的是字稿上的墨跡,那剛猛的一撇一捺,氣勢如舊。

    寫字佬李漢,招牌佬李威和兒子李健明。這是一份橫跨兩個時代的情誼,一個寫字佬和招牌佬之間的故事。

    寫字佬與招牌佬

    「由你出世嗰日,你已經喺一個做招牌嘅環境之下長大,好難話有冇興趣。」李健明就是這樣,對着一份談不上興趣的事情做了30年。從小學開始,李健明就偶爾會到招牌店裏幫爸爸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或是當個跑腿,去向李漢伯伯拿字。在他的印象中,李漢是一位很隨和的人,和爸爸情同手足。有時候會免費幫爸爸寫字,在付錢時趕走李健明。兩人甚至經常到新界尋幽探祕,試過有一次氣溫驟降,李漢心急地買衣服給爸爸。「李伯真係當我爸爸係細佬咁看待。」李健明憶述。

    90年代初期,李漢打算退休,告老還鄉。他怕自己退休之後,沒人幫李威寫字做招牌,便對着字典抄寫了楷書和隸書,共5000多字的字稿送給李威。然而在90年代中期,招牌店買進了第一部電腦?膠貼機,招牌製作上也開始使用電腦字,李漢的字稿也只能存放在櫃裏。

    由手寫招牌到電腦字型

    20年後,李健明翻開霉黃的字稿,決定將李漢伯伯的字製作成一套電腦字體,讓這當年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的字體可以出現在螢幕中。製作電腦字的過程並不簡單,李健明要先將字稿上的字按部首整理好,然後將2000頁的字稿掃描成電腦檔案,再逐一命名。之後用電腦軟件勾畫出每個字的外框,最後交由台灣公司編碼做電腦字體。

    更困難的是修復的過程。因為李漢當年只抄寫了字典的前半部,而字稿上沒有的字,李健明需要透過不同的方法去集齊餘下的字。例如搜集爸爸過往製作招牌留下的原稿,透過將文字部件拆開再拼合的步驟,甚至一筆一筆地拼出字稿上沒有的字。「電腦化一套字最難嘅,就係你真係要好有恆心、好有毅力去做,6000個、7000個字,一個一個做出嚟。」李健明看着電腦中的文字檔案說道。

    編碼完後還要做校對的工作,透過不斷地試用字體,去檢測字與字之間的粗幼、比例等,再作出修改。連同製作,前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整理好近8000字,這套字體才大致上完成。

    「李漢港楷」 延續手寫字的溫度

    李健明將這套字體命名為「李漢港楷」,取其諧音想市民看看香港的街道。「以前嘅招牌好多時就淨係得字,比較少會見到有圖像出現。依家整嘅招牌,可能真係會欠缺咗舊香港嘅味道,我只能夠話係特色唔同咗。」李健明介紹起香港招牌的變遷。他想藉着這套字,將舊香港招牌的味道帶到現在,於是籌辦不同的導賞團、工作坊、展覽等,分享李漢伯伯的字體,分享香港招牌的點滴。

    至於有沒有期望這套字能對香港帶來甚麼影響,李健明搖了搖頭:「手寫字的確有一個人情味、一個溫度喺度。就好似短訊同寫信,係兩回事嚟。冇話邊個比較好,只係大家使用嘅媒體唔同咗。」李健明笑說,自己只是讓別人在眾多字體中,能有多一個選擇。又或者只是想將以前寫字佬的智慧帶來現在,讓招牌製作更方便。因為以前的手寫招牌字,刻意用行書將筆劃連起來,除了美觀之外,更有功能上的考慮,方便招牌字的剪裁和安裝。

    不想辜負李漢伯伯的心意,想將小時候看過的招牌的感覺和前人的智慧帶到現代,這大概就是李健明堅持延續李漢字體的原因。

    或許現在抬頭已經很難再看到舊香港味道的招牌,或許很多人已經習慣打字,很少再拿起筆來寫字。那就讓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重新體驗一下手寫招牌字的人情味和溫度。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