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烙鐵選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烙鐵選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烙鐵選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烙鐵選擇產品中有9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低39折再送多樣好禮🔥【韓國NEOFLAM絕美不沾鍋團|FIKA白色系列、蜜桃雪酪系列】 #不沾好洗 #買套組送最多 #下單禮850元 ✅優惠團購:https://ababa.tw/sOdz7/bf (9/18結團) ✅心得輕量文:請看此貼文分享 📛跟茜茜團就是很好康!比預告公布送得還多,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山海饌藝版畫展 #黃得誠專訪 藝術家黃得誠以金屬腐蝕版一圓自小到大的藝術夢 藝術家黃得誠從小就相當熱衷於繪畫,曾在高中聯考時;考過了那時仍是專科體制的台藝學科考試,「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甚麼是素描呢!」,由於對台灣的術科環境不甚了解,他錯過了接下來的術科考試,也因為家中長期...

電烙鐵選擇 在 溫答 Wond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6:49:40

#帶一只空杯去 📍淺山房|嘉義 ⁡ 第一次拜訪在颱風剛走的夜,雨後的空氣淡雅清新,正如淺山房老屋散發的氣質。 ⁡ 我們從朴子出發,趕在營業時間結束前一小時抵達,老房子在半山腰的路旁等著。天色已黑、燈光昏暗,白色的淺山房三個字在木門上微微發著光。 ⁡ 伸手拉了拉眼前的門把,卻發現打不開,只好試著撥打粉...

電烙鐵選擇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8:19:18

「像刺青一樣,或許未來回頭看會覺得不那麼漂亮,也不那麼完美,甚至價值觀發生牴觸,但怎麼說都是紮實活過那一段人生的烙印。」——少女 A - 不知道從哪時開始 「北漂」這樣的說法忽然流行了起來 雖然以地理環境來說 台中台北 134 公里的直線距離 客運兩個半、高鐵一小時,實在稱不上遙遠 不過那個「漂...

電烙鐵選擇 在 ????小米 台北 桃園 台中 美食║美妝║時尚║旅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00:55

【火星猴子MonkeyMars】是台北迪化街有名的超人氣手工餅乾專賣店,其中蝴蝶酥(原味、巧克力)、火星小圓餅(奶油、咖啡、巧克力、抹茶)、奶酥曲奇(原味、咖啡、巧克力)都是超人氣的伴手禮。 火星猴子🔥🐵最近推出新款中秋禮盒,趁疫情趨緩,身為吃貨的小米,一定要去買來嘗鮮!!購入雙拼餅乾組合-「希望...

  • 電烙鐵選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2 20:50:08
    有 249 人按讚

    🔥最低39折再送多樣好禮🔥【韓國NEOFLAM絕美不沾鍋團|FIKA白色系列、蜜桃雪酪系列】
    #不沾好洗 #買套組送最多 #下單禮850元
    ✅優惠團購:https://ababa.tw/sOdz7/bf (9/18結團)
    ✅心得輕量文:請看此貼文分享

    📛跟茜茜團就是很好康!比預告公布送得還多,最多送高達8件好禮📛

    這兩年已經大大改變用餐習慣,隨時要做好準備會需要天天在家料理,用FIKA/蜜桃雪酪鍋讓你一秒變廚神🎉🎉🎉

    停課那段時間,我們分工合作,部分我在家裡上網跟團下單採買食材,部分人夫謙每週獨自冒著生命危險去採買食材(像菜這類比較沒法放太久的),幾乎天天開伙,想說在家裡自己煮最安心‼️

    可能是因為在家裡時間變得超長,哪裡也去不了,就把出門玩的預算費用,拿來讓家裡變得舒服、吃得更健康,所以我也趁機把家裡的鍋子全換了🤣

    鍋子的海真的很深,一堆材質鍋型讓人選擇困難,但我覺得最實用、最常用的還是:
    #不沾容易料理
    #又輕又好拿
    #好清潔不費力

    一開始選色很糾結,我心裡是喜歡白色的,但又覺得粉色很燃燒少女心⋯
    光選色我就選了三天三夜,最後還是決定不要一時被迷惑,所以先選最經典、百搭的白色(廚具白色給人的感覺就很舒服,也很襯任何料理)。

    上一團只開『FIKA白色系列』,只有一色也是大熱賣,但也不少少女心媽咪敲碗要茜茜開『蜜桃雪酪系列』,於是茜茜也幫大家試用,真心覺得兩個色很難抉擇,所以通通入團,讓你們煩惱一下(笑)

    #貼文照片前半段是蜜桃雪酪系列
    #後半段是FIKA白色系列

    重視美感的我是很滿意(FIKA白、蜜桃雪酪都有夠美,看起來就是心情好),但還是要給大家有在下廚的真實使用心得👇🏻

    👦🏻:很適合當作入門的廚具,因為非常不沾、容易料理成功,而且很輕好拿,每天煮菜才不會媽媽手,而且也很好洗,不需要刷,餐餐煮也省很多力氣。尤其是煎魚,因為很不沾所以不會沾到不行,變成婦仇者暗黑料理,煎完直接上餐桌,在小孩心中,媽媽立馬變成廚神!
    人夫謙還有說,類似阿嬤級廚神在用的不鏽鋼鍋、鐵鍋耐操好用,但就是很重,平常還需要費心養護,沒有那麼好看,所以FIKA很適合入門料理的媽咪~

    經過大廚的認證,立馬安排開團,
    造福千千萬萬在家從不會煮變成廚神的大家!

    #連隔熱餐墊瀝水架烘培夾都好美
    #不挑爐具瓦斯爐電磁爐IH爐烤箱都可以
    (只差在FIKA白色系列的木柄不能進烤箱)

    /

    想要咖不沾輕鬆料理、好清洗、重量輕好拿的鍋,不能錯過茜茜分享!
    除了好好用不沾鍋具,連廚房配件、廚具,茜茜也都有挑選入團,可以參考唷~

    ⭕️ 榮獲2020年國外IF、紅點設計大賞
    ⭕️ 完全不挑爐具,適用於所有熱源(直火、瓦斯爐、IH爐通通可以)
    ⭕️ 鍋內外採用陶瓷處理,易清洗,對人體無害(無PFOA、PFOS成分)
    ⭕️ 省油、導熱快速、不沾效果好
    ⭕️ 散發遠紅外線,使食物受熱均勻
    ⭕️鍋具產地都是韓國


    ⚠️特別注意⚠️
    這品牌真的賣太好,之前都是預購,這是難得是 #現貨團,只要5-7天就出貨,把握機會~
    如果現貨賣完要等預購要等很久喔!

    #最近狀況不明
    #如果沒有先買起來之後還要跟大家搶和等貨

    /

    ▋FIKA白色系列~實用心得分享 ▋
    最先到我們家的是白色,難以抵擋白色+原木的組合,

    【FIKA白色|#28cm鑄造不沾平底鍋】
    尺寸:28cm
    用來煎魚、蛋、牛排、蘿蔔糕....等等,超級萬能。
    導熱速度快,省油又超級不沾,要用來煎最難的魚,也輕鬆愜意,不怕整條魚面目全非,皮肉分離,上菜時色香味俱全,全家都把飯菜吃光光~

    【FIKA白色|#26cm鑄造不沾炒鍋】
    尺寸:26cm
    鍋的深度比平底鍋深,可以用來炒任何食材(菜、花枝、絲瓜蛤蠣等等),不怕容易掉出去~

    【FIKA白色|#22cm鑄造不沾雙耳湯鍋】
    尺寸:22cm,附矽膠透明蓋
    想喝什麼湯,這一咖湯鍋通通搞定,約莫4人份,非常適合一般家庭的大小唷~

    【FIKA白色|#18cm鑄造不沾單柄湯鍋】
    尺寸:18cm,附矽膠透明蓋
    煮麵、川燙任何食材、加熱湯包,不想用大鍋,就用輕巧小鍋

    【FIKA白色|#28cm鑄造不沾方形烤盤】
    尺寸:28cm
    可放一整片大片牛排、一隻烤雞、大蝦、花枝等等任何想用烤的食材,有溝槽可烙印燒烤紋,導出食物油脂,跟著烤盤一起放進烤箱烤,因為廚具太美可以直接端上桌,不需換盤呢!

    【#多功能矽膠鍋蓋 24-26-28公分】
    尺寸:一蓋多用,適合24、26、28cm的任何鍋具
    茜茜愛這個!

    因為不需要好多蓋,可以共用一個,加上蓋邊耐高溫無毒矽膠材質,蓋上時不會有ㄎㄧ ㄑㄧㄤ 聲,也不怕掉漆。

    /

    ▋Sherbet蜜桃雪酪系列~實用心得分享 ▋

    跟FIKA白色系列的材質相同,都是非常不沾又好清洗,比較大的差別在於手把材質:FIKA白色-木柄手把、蜜桃雪酪-矽膠手把。

    最迷人的莫過於優雅漂亮耐看的淡粉色,發想源自於法國甜點雪酪,特別喜歡鍋蓋手把上有似鵝卵的造型,不是那種呆呆的圓形,好看炸!

    【蜜桃雪酪|#30cm炒鍋】
    尺寸:30cm。附玻璃鍋蓋
    容量大、深度夠,想要炒菜不怕菜掉出來,想要料理份量比較多一些都沒問題。

    【蜜桃雪酪|#26cm平底鍋】
    尺寸:26cm
    每個人家中必備平底鍋,用來煎魚煎蛋~不沾就是不沾。

    【蜜桃雪酪|#22cm雙耳湯鍋】
    尺寸:22cm。附玻璃鍋蓋
    想喝什麼湯,這一咖湯鍋通通搞定,約莫4人份,非常適合一般家庭的大小唷~

    【蜜桃雪酪|#18cm單柄湯鍋】
    尺寸:18cm
    煮麵、川燙任何食材、加熱湯包,不想用大鍋,就用輕巧小鍋

    /

    ▋NEOFLAM餐廚用具~實用心得分享 ▋

    【#餐盤杯碗器皿防滑保護墊】
    圖形:幾何、線條
    ►TPR塑膠材質防滑、不傷桌面、不易變形,不吸水不吸油
    ►簍空設計,利於散熱,可吊掛收納
    超級喜歡!
    很少有好看隔熱鍋墊,終於被我找到,真的好喜歡!

    【#矽銀抗菌瀝水架】
    尺寸:52*33公分
    茜茜家有一個銀色,掛在洗碗槽非常好用,已經用好多年也沒壞。
    所以看到此品牌有推出,就請廠商入團,讓大家也用到好用的東西!

    【#多功能料理剪刀食物夾三件組】
    內含:料理剪刀、磁性刀鞘、多功能矽膠料理夾
    ►SUS420J1不鏽鋼材質,經久耐用,衛生不發黴,清洗簡易,不染色不卡位
    ►人體工學握柄設計,使用輕鬆又順手,同時適合於右手跟左手
    ►附有刀鞘,可完美收納剪刀,背面磁體設計更可以吸附於冰箱上

    個人覺得廚房最必備的用具之一就是:料理剪刀+磁性刀鞘
    可以吸在任何金屬面,要拿取剪刀非常快速方便!

    此款『料理剪刀』可用於:果皮刀、胡桃堅果鉗子、開瓶器、魚鱗刀、起司刀、螺絲起子等,亦可拆卸分開清洗。

    此款『多功能矽膠料理夾』耐高溫好夾,人夫謙很愛用料理夾來做菜,包括煎牛排、炒青菜等等。

    【#矽膠抗菌烘焙調理三件組】
    內含:矽膠料理刷、矽膠刮刀、矽膠料理夾
    食品級矽膠材質製成,衛生耐高溫220度,無毒環保又健康!內含專利抗菌材質Kleon,經實驗證明能有效抑菌、抗菌、防霉及抑臭,可使產品保持更長時間的清新。

    【#矽銀迷你食物夾三件組-夢幻雪酪】
    內含:矽膠料理夾 夢幻3色
    顏色有夠夢幻,三色一次滿足。
    人體工學握柄設計,使用輕鬆又順手,同時適合於右手跟左手。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內含:鍋鏟、湯勺、有洞湯勺
    適用於所有不沾鍋,一起成型不容易卡污垢,耐高溫220度無毒又安全!
    長得好看又簡約,搭配起來很有質感呢。

    【#矽膠隔熱防燙夾】
    食品級矽膠材質製成,衛生耐高溫220度,無毒環保又健康!

    【#SUS304不鏽鋼抗菌長型保鮮盒6件組】
    內含:400mlx2個、600mlx2個、1500mlx2個、►304食品級不鏽鋼
    ►可堆疊收納不佔空間
    ►可用於洗碗機、電鍋、烤箱
    跟鍋具搭配的全白色密封蓋,搭配銀金屬盒身,密封不露好好用。

    【#Noblesse大貴鏃廚房鈦金刀具砧板3件組】
    ►航太科技鈦金刀面,對人體無害的無毒金屬,高耐用性、高硬度和高密度,且使用衛生。
    ►具不沾效果,切割食物順手好用
    ►高度抗腐蝕和防銹功能,食材殘渣不易存留刀上,易於清潔

    玫瑰金刀+黑刀柄,長得不錯,不過大廚人夫謙說,使用起來OK,雖不算是超強刀具,但以團購價來說很實惠,而且顏色很美,媽媽應該會愛。

    沾板算是附送的,沒有那麼耐用,所以茜茜建議還是要買耐用沾板(之後有喜歡的再跟大家分享)。

    /
    ▋茜茜團優惠方案 ▋
    茜茜有多凹到很多的禮物,有之前沒有的,最多高達8件好禮❗️
    難得有現貨,超快到貨,非常欠買啊❗

    🔥只要在茜茜團下單,不限金額,都送『下單禮』: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FIKA白色|不沾五鍋組大全配】
    內含:平底鍋、炒鍋、雙耳湯鍋、單柄湯鍋、烤盤,大全套5鍋
    👉🏻團購價$7999,約39折,再加碼送價值$5759,共8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 矽膠抗菌烘焙調理三件組
    🎁 多功能矽膠鍋蓋 24-26-28公分皆適用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最推這個組合,因為送最多,款款都實用,一次汰舊換新,擁有好心情‼️

    【FIKA白色|不沾四鍋組】
    內含:任選4鍋
    👉🏻團購價$6499,約39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 矽膠抗菌烘焙調理三件組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FIKA白色|不沾三鍋組】
    內含:任選3鍋
    👉🏻團購價$4999,約28折,再加碼送價值$2944,共4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蜜桃雪酪|不沾鍋具4件組】
    內含:平底鍋、炒鍋、雙耳湯鍋、單柄湯鍋,大全套4鍋
    👉🏻團購價$4290,約29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蜜桃雪酪色)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蜜桃雪酪|不沾鍋具3件組】
    內含:任選3鍋
    👉🏻團購價$4290,約29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蜜桃雪酪色)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蜜桃雪酪|不沾鍋具2件組】
    內含:任選2鍋
    👉🏻團購價$3290,約31折,再加碼送價值$4594,共7樣好禮
    跟茜茜團加碼送:
    🎁 Premium矽銀抗菌鍋鏟湯勺漏勺三件組(蜜桃雪酪色)
    🎁 韓國Catch Mop多功能乾濕兩用抹布 原價$850

    也可以單品購入,但套組最划算喔!

    /

    📍團購時間:即日起~9/18(一) 23:59止
    📍出貨時間:
    難得全團現貨,下單5-7天可收到!
    如果此現貨量完售,要等預購要等比較久喔(尚未確定可開)

  • 電烙鐵選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15:20:40
    有 584 人按讚

    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 電烙鐵選擇 在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20:30:05
    有 333 人按讚

    我的小V鑄鐵平底鍋
    https://www.hengstyle.com/market/373

    讓大家久等囉,Vermicular鑄鐵平底鍋終於來了。關於平底鍋,我其實一直是各種不沾鍋的擁護者,直到我用了V家的平底鍋。老實說它剛上市時,我心中還滿是懷疑,鑄鐵鍋那麼重,做成單柄平底鍋大家不會手斷掉嗎………..?

    我想一定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疑問吧,我也是實際上拿過、使用過它之後,才敢推薦給大家,畢竟對我來說,鍋子的重量真的很關鍵,我拿不了重物(因為完全沒在運動),所以只要一超過我單手可以處理的狀態,都一律出局。結果沒想到小V平底鍋比我想像中來的輕非常多,其實與我日常使用的不沾鍋差不多,單手拿或清洗都沒問題。

    那你一定會問,為什麼不用不沾鍋就好,要用價錢貴了一些的小V平底鍋呢?不沾鍋其實是消耗品,我的不沾鍋大約每年都要換,只要一有刮痕,安全上就不宜再使用了,一定要換掉,但小V鍋正常使用的話,應該都不會壞,也不用養鍋。

    再來,不沾鍋煎東西怎樣都不會有真正的金黃或香酥感,炒菜也不會有鑊氣,這是材質的問題,實在沒辦法;且熱度的均勻其實也遠遠比不上有一定厚度、導熱一流的鑄鐵鍋。小V平底鍋運用日本特殊技術,能讓食材在烹調中產生的水份迅速蒸發,所以鍋內溫度不會降低、炒出來的菜也不會水水的,就算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你可能會再問,不沾鍋煎蛋煎豆腐都不會沾,鑄鐵平底鍋可以嗎?絕對可以喔。其實鑄鐵鍋只要充分熱鍋、油量比不沾鍋略多一些,是完全不會沾鍋的。就以煎荷包蛋來說,這次購買小V平底鍋都會附上一本專屬食譜,食譜一開頭就教大家煎出完美的太陽蛋,重點是熱鍋下油,等鍋中開始發煙,就表示鍋熱透了,這時要先熄火,等煙散盡再打蛋進鍋,保證煎起來皮酥溏心,非常美味。

    從入手平底鍋到現在,我用它做過無數料理,包括煎蛋、煎豆腐、炒青菜、烙餅、煎牛排,都非常好用,重點是煎出來的食物該酥的酥、該水嫩的水嫩,而且因為深度足夠,還能做短時間的燉菜,我用它做過馬鈴薯燉肉、日式滷根莖蔬菜、義式水煮魚,都是一鍋到底,算是能一鍋多用的平底鍋,更別提它的外表有多美。

    這次恆隆行照慣例當然還是給了很好的優惠,一般在其他通路購買,鍋子歸鍋,蓋規蓋,想要有玻璃鍋蓋還要加購,但這次我們是直接包含鍋蓋的優惠價,買鍋就附蓋。鍋蓋非常重要,千萬別小看它,煎肉、炒菜、燉煮都少不了它,有鍋蓋才能更有效的節省烹煮時間。

    這款平底鍋一共有兩個尺寸,直徑24公分與26公分,每個尺寸各有兩種把手顏色,深與淺,分別為黑胡桃木與白橡木,兩種都質感極好,摸起來也細緻。24公分的鍋比26公分的深度深1公分,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

    另外我也自己準備了很可愛的小贈品,是WHOSMING的貓貓玻璃杯,要給公開分享這篇貼文,並於本貼文下方留言tag一位朋友來這裡看看的人,我總共準備了三個,團購結束就會抽出三位得獎者,不買也能參加,歡迎大家多多轉貼留言,分享給正在尋找平底鍋的朋友喔。每個杯子上的貓咪表情姿態都不同,到時候抽完獎就隨機出貨囉。

    ------

    下單請來這邊:
    https://www.hengstyle.com/market/373

    優惠期間:
    即刻起到08/22(週日)晚上23:59為止

    出貨期間:
    目前現貨非常少,先下單優先出貨,現貨出完就會轉預購

    客服電話:
    0800-251-209(週一至週五 08:00 - 20:00 / 週六至週日 09:00 - 18:00)
    客服信箱:service@hlh.com.tw

  • 電烙鐵選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4-25 23:25:54

    本集主題: #山海饌藝版畫展 #黃得誠專訪
      
    藝術家黃得誠以金屬腐蝕版一圓自小到大的藝術夢
      
      藝術家黃得誠從小就相當熱衷於繪畫,曾在高中聯考時;考過了那時仍是專科體制的台藝學科考試,「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甚麼是素描呢!」,由於對台灣的術科環境不甚了解,他錯過了接下來的術科考試,也因為家中長期在做工程的影響,轉而申請了電機相關科系。
      
      就讀泰北電機的期間,內心一直無法忘懷喜愛的藝術;黃得誠遂決定轉考同校的美工科,美工科的修習完成時,因感術科學生的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於是在重考準備了一年後,進入了理想中的台藝大美術系學習。大學生活中,得誠能盡情的沉浸在藝術的滋養裡,可惜的是,因為當時家庭背景的經濟需求,畢業以後卸下了藝術的夢想,也喜愛烹飪的他和家人開了間餐廳共同經營,一轉眼就過了十三年。
      
    回到母校擔任助教 深入版畫創作的開端
      
      經營餐廳這段時間,黃得誠透過恩師鐘有輝教授推薦,重新再次回到台藝大,協助版畫所擔任助教一職,坦誠個性「閒不下來」的他,也曾同時身兼餐廳老闆及版畫所助教雙重身份 ,銜接的時間長達兩、三年。也是經由在版畫所幫忙的過程中,逐步對版畫媒材更深的認識;梅丁衍教授也鼓勵他:「去玩玩看嘛!」,當下猶豫的他也在思考,若以版畫創作為主該如何下手才好?擅長從週遭尋找熟悉題材的黃得誠,因此便聯想到了他的餐廳經營背景—「料理」。
      
      決意要投入版畫創作後,一開始得誠也從木板版印做起;一路嘗試各種不同媒材的版種,直到他遇見了西方版印的金屬腐蝕版,終於找到了他心中想要追求的中西融合元素!藝術家黃得誠使用銅板加以打磨後,再接著上防腐蝕劑,然後在刻線,這時可以選擇氯化鐵或硝酸來作腐蝕;接續著線刻完了之後,再清洗完後做層次的遮蓋,最後噴上細點就大功告成了。
      
    創作與烹飪的奇想結合 黃得誠繪料理燴出絕佳風味
      
      此次得誠展出的作品,都以料理為主,強調食物所乘載的情感問題,在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眷戀的味道,無論你是不是已經嚐遍世界美食,但總有一個是終身難忘的味覺體驗,這個滋味或許不是最好的;但卻伴隨著人生重大的事件或情緒轉折,因此將味覺烙印在生命中,藉由本展一起來發掘;關於每個觀賞者內心裡屬於「味道」的故事。
      
      藝術家黃得誠以臺灣辦桌菜餚或庶民小吃為主題,這些隨處可見的菜色,記載了臺灣社會的脈動,並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烙影印下一個重要的故事,透過創作者的重新詮釋而轉化成的圖像,與觀者內心景觀產生連結。以唐朝懷素的食魚帖,從書法的造型概念中喚起作者對文字的情感,將其轉化成圖像表達,創作者對於飲食後的內心景觀這是屬於一種自身對於食物的觀照,也希望經由作品帶領觀者回憶起屬於自身的飲食景觀,追尋原味的體驗。
      
      主打作品「食珍錄」是我國古代飲食專書之一,寫於南北朝時期。記載有六朝帝王名門家中最珍貴的烹飪食物,在此基礎上將經典文學紅樓夢的故事結合重新詮釋,讓食物除了給人味覺的滿足外,將內心的感受轉化成為視覺圖像的創作集結。而展出作品之一的「食全大補」,為創作者從臺灣傳統補身觀念為出發,集結民間習俗中對於補身食物的觀察及轉化的成果;每個人都有吃補的經驗,通常第一次吃補的經驗都是來自家庭在「以形補形」的觀念下,這是一種來自家人對自身的期望,而「食補」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食療方法,生物和人類在地球表面所經歷的漫長的進化生活,經由呼吸、喝水和吃東西,與地球表面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達到平衡狀態,使食物在人體裡被充份的延伸;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作品內容多以呈現食物的功能性,以創作者的角度重新詮釋。
      
    與記憶中的美好道別 啟程前往藝術的康莊大路
      
      對於得誠來說,「餐廳」的完美結束—在回去創作者的身分以前開過一家餐廳,雖然沒有大飯店的規模;卻是人生的轉捩點。那些創作低潮的日子讓他重新思考沈澱,因為餐廳開設在畢業學校的附近,也在每個時期與這些學生建立了共同記憶,十多年間發生了很多的事;當得誠決定再以創作視為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業後,毅然結束了餐廳的經營;唯一的遺憾是來不及跟這些朋友說「再見」,因此他一直希望能重新烹飪當年餐廳菜色,邀請懷念那些味道的人;並正式地與大家道別,畫下句點—「人生,無不散的筵席。」
      
      這座小小的島嶼,混雜各地的人種;帶來各種料理、不同的味覺感受,食物對於這座小島的人來說,只是建立在人類最基本需求上的「煉金手法」,慢慢失去原有的味覺感受,透過黃得誠的作品讓我們一同來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台灣味?(文:金車文藝中心)
        
        
    黃得誠 簡歷: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版畫藝術碩士班 畢業
    現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版畫藝術碩士班 行政助教
       奇想文化有限公司 / 奇想畫室 負責人

  • 電烙鐵選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4-08 12:23:47

    本集主題: #陶塑展 黃偉茜 (Weichien Huang)專訪
     
    黃偉茜不可一世的孤獨 讓我們看見陶瓷創作者的驕傲
     
      創作者黃偉茜來自於高雄橋頭,由於橋頭區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維持溫暖怡人的好天氣,如此的地域特色也使得熱帶植物蓬勃發展,生長在此的黃偉茜,自小便喜愛穿梭於榕樹林之間,大自然給予的深刻記憶,也烙印在她日後的創作裡。
     
    對夢想的毅力—不輕易放棄
      從小便響往藝術的黃偉茜,礙於種種的機緣因素,在大學前始終與創作擦身而過。當時黃偉茜就讀於中文系,得知系上有選修輔系的機會,熱愛畫畫的她第一個念頭就想到「美術系」,而申請輔系的名額角逐也是相當地競爭,黃偉茜因此報名了畫室從頭開始學習,也從此奠定了她走向藝術之路的基礎。
     
    與陶土的相遇
      自認與藝術相識甚晚的黃偉茜,十分地珍惜學習藝術的任何機會,「因為對我而言,那是我花了很多力氣、得來不易的夢想。」大學期間修習的多數是平面繪畫,而後黃偉茜考取上嘉義大學視覺藝術應用所時,對於立體創作的學習躍躍欲試,就在當時接觸到視覺藝術應用所所長—廖瑞章老師的陶瓷創作,廖老師作品多以自然物為基礎發展,深深的吸引了黃偉茜的目光—「原來陶瓷可以這麼做啊…。」,也為此與陶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相較於其他的立體媒材,黃偉茜在選擇上其實也經過多方的比較,她認為陶土就像幼時小朋友們捏黏土一樣,能夠簡易的上手、有甚麼想法可以馬上做出來,表現方式也非常多元,依照不同的釉、土、燒窯方式會有各種特有的變化,陶瓷高度的可塑性,也能滿足容易對媒材喜新厭舊的她,「土對我來說很自由,很能呈現出我的想法!」
     
    創作中的存在與擴張
      在黃偉茜的作品當中,「大肚人」是一個常見的創作語彙。從她研究所時期便延續至今,大肚人就像是黃偉茜對於人生的演繹,「對我而言,壓抑就像是肚子裡藏了很多東西。」有時候大肚人的肚子會圓圓滾滾的,時而封閉、或是展開,甚至會長出一些東西—「而想法就是從這裡延伸而出!」肚子就像是基底般的,有許多的變化由它而衍生。
     
      與大自然間的關係,一直是黃偉茜作品中相當關鍵的要素,如「在林中」系列,是她對於高雄橋頭的感受。因熱帶氣候的影響,橋頭的榕樹林一年四季皆欣欣向榮、綠意盎然,當黃偉茜覺得心情憂鬱時,於樹林中漫無目的的散步,總能療癒她的心情。有次她看到一棵枯木,即便樹都禿了,一片葉子沒有,但它的樹枝卻多又茂密的拔地而起,爭相往密林中小小的一片天空伸展,當下給黃偉茜很大的震憾與啟示,而那些樹枝與氣根的纏繞糾結,因此反覆地出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主打作品「不可一世的孤獨」系列,是2014年她去日本陶藝之森駐村時的感受。那是一個地廣人稀,被大片自然環抱的地方,在國外語言不通的時候,長時間的靜默讓黃偉茜更能深刻感受環境:喧囂的蟬鳴、深沉夜晚中悶哼的柴窯、劃破夜空的流星、在遠方路燈下若隱若現的母鹿…,尤其是野生的鹿群,更是讓她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與靈力,凌晨兩三點的暗瞑,一隻母鹿帶著小鹿們,方始現身,在極暗極遠的距離下,她還是發現了黃偉茜。遠遠地盯著她,以一種傲然的姿態警告:我們是不怕妳,但妳最好不要再靠近了喔!「第一次,我覺得離異世界那麼近…。」那母鹿就好像自然的使者,孤傲凜然不可欺。而大自然的孤傲,引發了黃偉茜這系列的聯想。
     
      「人生而孤獨。」黃偉茜身為一個創作者,更需要大量面對。一個人在工作室思考、做作品、面對空白,或隻身出國駐村,接觸種種陌生的人事物等。這些孤獨,在侵蝕創作者身心靈的同時,也賦予了她更真誠易感的心性,「在這樣的狀態下,聲音流入了,影像流入了,各種四面八方的細微震動鼓膜,在內心產生共鳴,再化身為作品,以另一種語言與他人交流。」所以,黃偉茜認為:孤獨對創作者而言是必要之惡,既討厭孤獨帶來的寂寞,又需要孤獨帶來的充盈。
     
    創作孤獨,卻豐富
      「吳爾芙曾說女人應該擁有自己的房間,我認為藝術家也是!」創作就是一種刻化自我的歷程,這種「自我」探究到最後會成為共通的「人性」,就好像每一個在孤獨中奮力創作的人一樣,黃偉茜企圖以一種「中立」的方式來敘述孤獨。它不是好,也不是不好,就是一種「狀態」,雖然孤獨讓人感到寂寞,但是從這個狀態中,我們去感受、去擷取,藉由孤獨豐富人生。
     
    黃偉茜-創作中的孤獨,終將成為無可取代的寶物,恆久而燦爛。
     
     
    黃偉茜簡歷:
    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美術輔系
    2007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個展
    2015 「三五記事」,醉美空間,台南市,台灣
    2014 「這世界」,日本滋賀縣立陶藝之森,信樂,日本
    2013 「三首小詩」,嘉義鐵道一號倉,口舍土也方,嘉義,台灣
    2007 「存在與負擔」,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台灣
    2005 「空間1」,嘉義鐵道藝術村練功房,嘉義,台灣
     
    駐村
    2014 日本滋賀縣信樂陶藝之森駐村
    2011 高雄橋頭糖場白屋駐村
    2006 嘉義鐵道藝術村第五屆駐村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