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機工程師種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機工程師種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機工程師種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機工程師種類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火星探測系統到輔助工業製程,美國工業用 AI 新創 Beyond Limits 如何在台灣做到技術在地化應用? 李佳樺 2021/08/13 從2012 年美國太空總署成功將探測車「好奇號」送上火星至今,已經過了3000多個「火星日」,肩負著火星探測的重要任務,8年來好奇號傳回許多對火星的...

  • 電機工程師種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16:31:09
    有 0 人按讚

    從火星探測系統到輔助工業製程,美國工業用 AI 新創 Beyond Limits 如何在台灣做到技術在地化應用?

    李佳樺 2021/08/13

    從2012 年美國太空總署成功將探測車「好奇號」送上火星至今,已經過了3000多個「火星日」,肩負著火星探測的重要任務,8年來好奇號傳回許多對火星的重要觀察與發現。背後更不為人知的,則是好奇號的 AI 運算系統,其實是由美國新創 Beyond Limits 的團隊建立的,公司發展至今也將觸角伸到能源、先進製造等產業,建立 SaaS 服務,為產業提供 AI 輔助平台,2020 年更獲得 1.3 億美元的投資,拓點到台灣、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

    Beyond Limits 將 AI 應用到產業製程的契機,源自於當時跨國石油集團 BP 在墨西哥灣發生的漏油事件,企業希望導入 AI 優化決策過程,合作中也發現了石化能源產業的痛點,研發出石油配方建議系統、石油製程操作檢引系統等 SaaS 產品,不僅受到美國石油公司歡迎,日本市場也買單。

    有了日本的先例,這套美國研發出的產品,照理說要拓展到亞洲市場應該不成問題,不料到了台灣卻窒礙難行,甚至需要重新開發不同的產品。

    Beyond Limits 的台灣團隊究竟面臨了什麼挑戰?

    台灣市場與美國差異大,Beyond Limits 台灣團隊必須如創業般從頭研發產品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張中宜說明,台灣產業的先天特性,讓美國母公司已開發的產品都面臨市場可行性低落的問題,以石油產業的產品舉例,在台灣只有中油、台塑兩個客戶,且台灣的石油公司並不做研發工作,多半直接向國外公司購買配方,因此團隊必須在美國 SaaS 模式 的技術基礎下,研發出符合台灣市場、針對不同產業需求的商品。

    「Beyond Limits 在台灣設立公司時的處境,跟重新創業差不多。」張中宜表示,AI 應用產品的開發不僅需要能夠從零開始寫演算法的工程師,也要有懂產業製程的專家團隊,龐大的研發費用與對產業專家的需求,讓每一次產品開發都像募資活動,團隊必須透過產業訪談做足市場研究找到痛點,說服製造公司與他們合作開發能解決產業問題的軟體。

    然而開發全新市場對張中宜來說並不陌生。

    她曾經在孟加拉創立幫助偏遠地區孩童課輔的非營利組織 e-Education ,第一年就讓偏鄉學子考上孟國最高學府卡達大學,更順勢搭上鼓勵企業與 NPO 合作的開放式創新風潮,讓卡西歐、 AI 新創、安永都找她擔任顧問,執行戰略布局或開發新通路的工作,面對 Beyond Limits 在台灣的難題,團隊選擇了電動車電池研發、面板機器手臂維修與人流異常預警系統等三個產業切入。

    延伸既有美國產品技術,尋找合適的台灣在地產業切入開發產品
    選擇電動車電池產業與 Beyond Limits 在美國石油產業的經驗有關,研發電池的過程與石油廠研發機油的邏輯相似,痛點都在於漫長的研發過程,就像做菜時要多次嘗試才會知道多少的鹽與油才是最佳的調配一樣,電池配方更要經歷至少半年的實驗,且實驗設計也要在無數次團隊與客戶的交鋒後才能成型,溝通成本相當高昂。

    使用 Beyond Limits 導入認知 AI 架構的電池配方建議系統,研發人員只要以自然語言輸入期望的電池規格、價格與電車轉速,系統即可在 43 分鐘內提供數百種配方與實驗方式供選擇,縮短約 2 千倍的研發時間。

    Beyond Limits 也在 7 月 29 日宣布與日本的三井物產公司進行策略結盟,以其認知 AI 的核心技術,協助三井投資的液化天然氣廠進行巨量資料分析,並整合作業人員專業知識與數位化作業模式,制定出精簡有效率的解決方案。日本三井整合數位策略部部長常務董事真野雄司氏說,透過與 Beyond Limits 的合作可以改善與再造營運流程,更有效率執行現有事業群的高附加價值項目。

    另外,Beyond Limits基於公司在美國既有的輔助風電機維修平台,投入面板機器手臂維修建議系統的開發,「雖然也想在台灣用同一套產品幫助風電產業,也與風電廠陸續接洽,但台灣的風電仍在建設階段,缺乏營運經驗,目前的維修需求也不高。」張中宜談到,市場開發的大方向是要在台灣尋找具備預測維修需求,且市場密集、成熟的產業,公司在與投資人仁寶電腦的合作中,發現光電面板產線中機器手臂的維修概念與風機維修類似,而且痛點也類似:包含高昂的維修成本、未經標準化的維修流程,以及依賴經驗的維修決策。

    目前輔助維修系統正與日本機器手臂原廠合作開發,由廠商提供維修資料與產業專家, Beyond Limits 透過 AI 分析維修數據,建立資料背後的邏輯推演,系統最終能判斷機器損壞的原因,並建議耗材種類與維修方式。從管理者的角度能降低維修、備料倉儲成本,對維修人員來說也有可依循的維修建議,長遠更能累積產業知識 ( domain know-how ) ,促進升級。

    以邊緣運算技術,與北捷合作開發人流異常預警系統

    而將技術從太空拉回到地面,Beyond Limits 也能在大眾運輸犯罪預警上有所發揮。他們與北捷合作,使用等同於在火星探測時、消弭與地球時差的邊緣運算技術,原理是透過分散式的運算提升效率,達成在監控系統的邊緣節點就進行異常人流的辨別,降低反應時間落差。

    張中宜舉例,正常的人流像是乘客擠進車廂內的固定位置,開始滑手機,異常的人流可能是人群往四面八方散去,產生快速移動的樣態,異常訊息可以在 10 秒內將送到中控室,大幅縮減以往需要 4 分鐘以上的訊號傳輸時間,也能避免踩到人臉辨識的紅線,未來希望擴張應用到大樓監控,或是銷往他國的大眾運輸系統。

    源自NASA,認知型AI成為技術優勢與門檻

    與其他單純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分類數據並預測結果的數值 AI 系統不同,Beyond Limits 的 AI 服務融合了數值 AI 與符號 AI ,前者的數值 AI 是透過大量數據讓模型認知「此為何物」,而符號 AI 則是藉由邏輯定義數值 AI 判斷的結果是好還是壞,並加以做出決策與判斷,以電池配方為例,將實驗室過去的實驗數據導入數值 AI 系統後,會得出樹種配方組合,再藉由符號 AI 判斷個配方辦法的優劣,並給予客戶回饋與建議。藉由結合數值 AI 與符號 AI 兩大系統的結合,讓人工智慧的每項建議都能以人類可理解的思路解釋,輔助人類做最後決策,也使人機協作的製程模式成為可能。

    對於這項技術,張中宜表示這其實是源自於 NASA 將探測器「好奇號」送上火星後,由於火星與地球之間的數值傳遞有時間差,人類基本上不可能遙控好奇號,而且火星上的數據在這之前是 0,所以數值 AI 也無法運作,為了能夠讓好奇號自行在火星上探測與行動,勢必須要模擬人類大腦的認知型 AI 系統,當時才會開發出符號 AI。

    根據研究報告,2025 年工業用 AI 規模將達 160 億美元,其應用開發仍具高度可能性,Beyond Limits 在台灣也希望更全面地研發產品打進該市場。除了正在培養市場的風電產業外,未來也希望協助優化晶圓半導體產業的製程,團隊更積極與社會、產業溝通,讓社會了解 AI 進入產業能讓人類更有餘力進行創意發想與決策,也讓產業正視轉型需求,近期將與台灣新創基地合作舉辦 AI 科普講座,持續促進製造業的人機共榮合作。

    創業快問快答

    Q:服務的創意來源,是因為發生甚麼事情而有這樣的想法?

    A:台灣數位轉型瓶頸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用國際薪資招聘頂尖人才、台灣市場國際定位清楚、客戶分潤共創模式的商業模式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能見度

    附圖:BeyondLimits 台灣總經理 張中宜
    Beyond Limits 以數值AI及符號AI兩大關鍵技術,達到人機互補智能
    圖片來源 : Beyond Limits
    擠捷運
    圖片來源 : diGital Sennin on Unsplash
    圖說:BeyondLimits Hybrid AI導入流程說明
    BeyondLimits Hybrid AI導入流程說明
    圖片來源 : BeyondLimits

    資料來源: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7993?fbclid=IwAR2HbB5FrPIBoV9kDL27OnhNF-JDNzfYdsoLoVKn85yAA7GUjzDzI3y5Lw0

  • 電機工程師種類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4 08:00:00
    有 44 人按讚

    因應少量多樣的生產趨勢,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已是製造業的現在進行式,
    要達到智慧工廠的生產,各項機台、各種資訊的聯網是關鍵,
    #機器設備聯網 (OT) 及 #機器資訊聯網 (IT)的各項知識與技能,成為必修課程。
    但現今的教育體系中,機器聯網的相關專業分散在不同學系中,也缺乏專門的機器聯網科系。
    因此,工研院推出「機器聯網及應用工程師」培訓系列課程,
    讓從事機械、電機、電子或機電整合相關產業的人員,
    能跟著智慧製造的浪潮,自我學習、轉型升級!
    #學費最高還可享政府補助50%喔~

    📣「機器聯網與應用工程師」培訓系列課程
    ⭐機器設備聯網(OT)
    課程包含設備控制器基本知識、機器聯網裝置及介面技術、感知系統選用、機器聯網基礎應用實作。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8yy3Ad

    ⭐機器資訊聯網(IT)
    課程包含機對機通訊及聯網、設備資料存取、資料庫管理、機器聯網基礎應用實作、感測器基礎知識、訊號種類與通訊介面。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0DDj86

    ⭐OT與IT串連的實廠應用(含參訪)
    課程包含智慧工廠參訪、工業電腦快速架構PLC語言、佈建可視化的智慧現場管理-人機介面軟體開發、有效串聯IT和OT資訊打造可視化dashboard。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e99E47

    #智慧機械 #機聯網

  • 電機工程師種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5-03 07:00:01
    有 1,549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 從霧霾伏天走向藍天白雲,煤都山西大同轉型的故事:中國是世界煤儲量第一的國家,如果世界上有無污染的煤炭電廠,中國將是世界上第一大無污染煤炭發電技術設備進口國。中國決心整治霧霾,各大城市天天測PM2.5,不達標,即採取措施。國家能源政策是”去煤改氣” ,不使用自產的煤礦,從國外進口天然氣,包括俄羅斯,馬來西亞,卡達,這對中國當然增加了龐大的財政支出。中國最著名的煤都山西大同,原是古都,後來曾經是個被霧霾籠罩的城市。現在連這個煤都,也揮別煤炭電力,在土地瘡痍釣煤礦採礦區設置太陽能板發,在臨風區發展風力發電,輸出電力給其他城市。而大同本身的城市電力則以垃圾生質燃料做為它的電力供應來源】

    全世界有乾淨的煤嗎? 當然沒有!你只能說盡量在過程中減低它的汙染

    中國的古都大同,是中國大陸主要的產煤城市。因為產煤,它又稱為煤都,也是中國重要的電能源輸出城市,整個山西省的發電量佔全大陸的第八名,但是用肺換來的GDP能長久嗎?

    因為產煤,所以整座城市一天到晚灰濛濛的,這裡不只有灰濛濛的天空,還有無比強勢的風 和烈日,強風烈日導致土地一片荒蕪,寸草難生,這是中國大陸最貧困的土地之一

    這是個逆境求生的故事,大同現在正努力改變它與生俱來的命運,除了在運煤 燃煤的過程中,盡量減低污染,更開啟了再生能源的使用,也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大同雖然現在主要的發電還是火力,但大同自己本身電力來源,卻是靠城市垃圾來發電,你沒聽錯,正是垃圾,在大同市南郊區,占地205畝的工廠,每天這裡都會有300到400輛的垃圾,在封閉的廠區,轉換成電能,相當於整個大同市的城市居民用電,趙平林,是垃圾發電的總工程師

    「這個垃圾的處理方式有很多種,主要以垃圾填埋和垃圾分燒發電為主,現在我們這個廠,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

    垃圾焚燒發電,聽起來並不複雜,就是通過垃圾焚燒加熱水,產生高溫高壓的熱乾蒸氣,推動氣輪機進行發電,這種發電方式和燃燒煤炭,進行火力發電的流程是一樣的,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因為垃圾的種類複雜,處理難度也隨之加大

    在開始焚燒垃圾之前,就有著一套複雜的垃圾分撿流程

    「在大同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垃圾是無法燃燒的,其中包括金屬 玻璃,以及建築垃圾」

    這些垃圾匯聚在垃圾庫之後,經過巨型抓斗,投放在分選陷入料口,經過人工分選,磁力分選,和金屬探測,將無法燃燒的垃圾選出來,餘下可以燃燒的垃圾,再經過剪切破碎,變成十厘米左右的碎塊,返回垃圾庫,再由抓斗投入鍋爐進行燃燒

    「這坑很深啊,這地方大概有多大,能裝多少垃圾呢,這個左右長度是80米,前後寬度是30米,深度是30米,這個地方能儲存10000噸垃圾,我們每天能處理1100噸到1200噸,整個大城市產生的垃圾,每天在1100噸左右」

    除了垃圾發電之外,大同還發展風力發電,大風曾經是大同市的一害,因為風大讓這裡的土地荒涼,毫無經濟價值,而現在大同市在這些荒涼的土地上,設立了18座這樣的發電廠

    這風電廠,總裝機容量20萬,年發電量達3億度,減少煤發電量12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0萬噸

    這些靠風發電的發電機,沒有大氣、水汙染問題,和廢渣堆放問題,除了風電, 太陽能發電更佔了山西省全省43.4% ,為全省第一

    大同除了風電,太陽能發電更是佔到了山西省全省的43.3%,因為大同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大同的太陽能輻射量,達到每平方米 5760兆焦耳,屬於二類地區

    太陽能發電,除了要有強烈日照之外,還有一個土地問題,因為它的太陽板用地面積非常大,很多地方都是因為土地問題解決不了,所以無法蓋設太陽能電廠,而大同,因為在長時期的煤炭開採中,形成了約1687平方公里的採煤沉陷區,隨著採煤沉陷區整體搬遷,到處是耕種條件遭到破壞的閒置土地,荒地,和植被覆蓋率很低的林地,採煤沉陷區成了城市的瘡疤,這些已經失去活力的土地上,建設了光伏電站,這些土地,成了新能源的用武之地,1000多畝4萬光伏版,1700多萬度,給這些農民多一點租金收入,光伏板下的陰涼,給喜陰植物提供了生長條件,靠這些草來養羊,又給當地農民新的生路

    「這邊的草比山上好」

    目前全大同市的電力裝機124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達到362萬千瓦,占全市電力裝機的29%,曾經幾乎全靠煤炭進行火力發電的大同市,經過不斷的努力,已經從煤礦大城,打造成中國大陸新能源的示範城市,沒有走不出來的道路,這就是,這個城市的故事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