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內文」「圖末有股票整理」前一陣子在新聞看到郭台銘說要成為第二個護國神山,當時心想,別鬧了吧
但最近瞭解後發現鴻海背後在做的事情是有非常大的商機整理鴻海在做的轉型內容
鴻海 於2019年6月提出轉型
「3加3」涵蓋「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 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
「重點在內文」「圖末有股票整理」前一陣子在新聞看到郭台銘說要成為第二個護國神山,當時心想,別鬧了吧
但最近瞭解後發現鴻海背後在做的事情是有非常大的商機整理鴻海在做的轉型內容
鴻海 於2019年6月提出轉型
「3加3」涵蓋「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 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
目前長期轉型中最有進展的為電動車,成立MIH平台目標2025-27 年市佔率 達10%
最快於今年底將有客戶開始出貨
目前客戶包含裕隆、拜騰、Faraday Future、FCA和Fisker
此業務毛利率可望優於平均
MIH聯盟分為電動車軟體開放平台、電動車硬體開放平台和關鍵零組件三大部分
而公司目標透過「MIH EV軟硬體開放平台」
建立鴻海電動車生態系,立志成為電動車體系的安卓平台。
----------------------------------------------
軟體開放平台:
* 解決現今汽車產業痛點:
1) 硬體定義(落地即貶值)
2) 複雜架構(管理難度高)
3) 封閉系統(難共同開發)
*電動車開放平台
1) 軟體定義(升級即升值)
2) 軟硬分離(開發週期短)
3) 開放生態(集眾人智慧)
*未來應用:
1) 自動駕駛
2) 車隊管理(fleet managemen)
3) 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4) 智能車(smart car)和智能家居(smart home)。
駕駛車子會越來越像使用手機和電腦,因此要做到即時性與安全性兼顧,
而由軟體定義的車子其開發周期將縮短,進入門檻也將降低。
硬體開放平台:
解決傳統汽車產業痛點:
1) 費用太高(平台耗資30億美元);
2) 開發期長(開發中 途失去競爭力);
3) 資源不足(人才、市場規模不足)。
* MIH硬體開放平台:
1) 開放技術規格
2) 模組彈性客製
3) 深耕關鍵零 件
---------------------------------
*模組彈性客製:
動力驅動模式、級距、電池包等互相搭配組合以符合客戶 需求。
*輕量一體成型:
透過一體化鋁鑄+沖壓件以降低成本、減輕重量和減少震動 /噪音。
*EEA架構:
電子電機架構,包含AUTOSAR、ISO26262、Ethernet開放架 構+ 5G/6G、BCM & ADAS & VCU & IVI整合。
*自動駕駛技術:
開放性(實現共同開發)+人本設計(兼顧安全操駕)。
架構:
底層載具平台(兼顧安全的高精度動態控制)+上層應用生態鏈(具擴充 性、替換性的軟硬體)。
----------------------------------------
關鍵零組件:
電池占成本高比例,但車用電子比重將快速提升(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智能 座艙)
是未來其最有競爭力的部分。
* 鴻海六大電池黑科技:
1) 固態電池研發;
2) 無貴金屬全新製程;
3) 高能量 密度電池;
4) 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
5) 低膨脹軟包技術;
6) 雲端AI電池管 理系統。
*鴻海預計將於2024年推出首款商業化固態電池(與SES和寧德時代合作),正 極材料開發(鋰鎳錳氧化物)+負極材料開發(矽炭,長期則是無負極)+固態電 解質+助導劑(循環壽命+10%)
可望減輕一半重量並縮小體積至六分之 一。
*雲端AI電池管理系統(BMS):AI會根據使用習慣調整參數,延長電動車電池 壽命和使用效率,而汽油車隨著使用時間拉長,油耗表現將越來越差。
*驅動系統:常見為三合一動力系統(馬達+逆變器+齒輪),鴻海打造六合一 系統 (再整合車載充電器+直流變壓器+分電盤),增加設計彈性及降低成本。
*車用電子: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智能座艙;日本機場已導入Lv3自動駕駛接 駁車。
*車體結構:輕量化(獨家高強度壓鑄材料),一體成型(4,200噸壓鑄機,符合 歐系大客戶要求,已量產)+高效能散熱密封技術(出貨給美系電動車大客 戶)。
*鴻海研發出世界最小光學雷達A15,體積減少96.3%(比Apple Watch還 小),重量減輕76%)
*根據顧問公司BCG, 2025-30年全球電動車年銷量可達3,600萬輛。
鴻海 MIH 聯盟於 2021 年 1 月 31 日發表第一代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台
透過開放式的通信協議及採用線控驅動技術,提供自駕生態 鏈業者在研究自動駕駛系統發展時
能有輕易操控平台動態之介面,縮短系統開 發者設計與功能確認的時間,並降低自駕汽車開發門檻。
#投資先生講投資 #投資 #股票投資 #股市 #財經 #產業趨勢 #產業分析 #產業 #股票知識 #電動車 #鴻海 #產業轉型 #產業鏈
電機固態組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動元件通路商-日電貿(3090)第一季營收大幅成長,代理線幾乎全產品價格調漲,坐擁低價庫存利益,法人預期,日電貿第一季EPS可望超過1元,成為被動元件廠財報黑馬。
.
由於手上代理線眾多,製造原廠在鋁質電容、鉭質電容、固態電容以及MLCC均已對通路商展開調漲之下,日電貿將進一步對外反應原廠的漲價幅度。
.
目前為三星電機MLCC代理商,佔公司營收比重超過四成,被動元件產業第三季有車用、東京奧運帶動需求,能見度不差。
至於5G方面,2021年5G基地台規模上看300萬台,尤其5G基地台在戶外的使用環境,對MLCC將有更多的使用量。
.
另外在筆電、手機、平板、桌機等應用,2021年估計約62億台,桌上的應用約25億台,以平均每台1,000萬顆計算,吃掉25兆顆產能,是MLCC消耗量最龐大的應用
.
🥳未來發展:
看好純電動車在未來2~3年將有爆炸性成長,也是推升MLCC(積層陶瓷電容)需求的主要動能。
.
日電貿今年第一季營收27.75億元,創下最近11季以來新高紀錄,年增34.4%,由於營收大幅成長,法人推估,日電貿今年第一季EPS可望超過1元,重返成長軌道。
.
👀日電貿(3090)簡介:
日電貿股份有限公司(3090)成立於1993年1月,為全球各大品牌之被動元件代理商,以代理Nippon Chemi-con、Panasonic及崇貿科技的電子零組件為主。
.
🤩產品營收比重:
2019年產品營收結構為陶瓷電容佔41%、電解電容佔16%、發光二極體佔5%、固態電容佔11%、其餘為其他產品(包括電池、塑膠電容、IC及電阻等)
.
👣銷售狀況:
產品的銷售以台灣及亞洲為主,並在當地設有銷售據點,客戶涵蓋電源供應器、主機板、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及工業用電腦等市場,包括全漢、研華、神達、新巨、僑威、精英、廣運、廣積等。
.
🦾國內主要競爭對手為:
大聯大、巨路、禾伸堂、立隆電、全科、至上、所羅門、金山電子、威健、凱美、堡達、敦吉、奧斯特、蜜望實、增你強等。
.
老牛抱緊股
https://bit.ly/3oPIS0F
老牛粉專
http://bit.ly/3qNGVBA
#股票 #選股 #投資 #存股
電機固態組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車電大聯盟】
時間:2021/3/28(日)
貼文:NO.121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電動車起點
2009年聯合國潔淨能源部長會議通過的電動車倡議,目標強化全球對電動車的推動,主要的會員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荷蘭、挪威、瑞典等10國,由美中擔任共同領導國。
.
目前美國、中國及歐盟等三大經濟體電動車市場,已經占據全球 90%以上,產業趨勢越來越明朗,特別是歐盟國家推展的進程正在加速行進,北歐國家挪威、荷蘭從 2025年起開始禁售汽柴油車,2030年起禁止非電動車上路,換句話說路權被剝奪以後,傳統汽柴油車將完全消失,傳統車廠如果不改變,等於退出市場被消滅,距離2025年只剩4年時間。
.
世界各國雖然禁售的時間不一樣,趨勢已經展開,2025、2030、2035、2040年只是形式上的時間表,對於汽車產業來說,誰先搶佔發展先機,整合上中下游才能一路笑到最後。
.
■產業結構改變
汽車電動化以後,引擎、變速箱、進汽零組件、點火設備、燃燒零組件、排氣零組件、油壓剎車、潤滑零組件、啟動零組件、交流發電機等再也不需要,各種電子零組件、電池模組將佔據整台電動車一半以上的成本,特別是電池,就占三分之一。
.
新的零組件包含,馬達、高壓離電池、變流器、車載充電器、冷氣汽動壓縮機、
電動煞車、電動水幫浦、高壓電動車用線組、二次驅動電池……各種車用電子晶片、新的耐高溫高壓材料、甚至輕量化的新車殼、車載軟體系統、自駕輔助系統…..整個汽車產業面臨新的大洗牌。
.
■得電池者得天下
2018年全球汽車總銷量為9123萬輛,整個2020年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廠特斯拉才賣出 50萬台電動車,特斯拉提到:如果要將年產能提高到 2000萬輛,電池將是最大的障礙。
.
仔細剖析電動車成本結構,電池占30~35%,驅動系統占20~25%,另外電動車有一半的重量來自電池模組,導致車身比燃油車還重,如果電池重量如果減少一半,車子續航力可以增加25%。
.
2020年電動車電池市占率前三大,中國寧德時代,市占約24%;南韓LG能源方案,市占約23.5%,日本Panasonic市占約18.5%。它們都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主要生產『磷酸鋰鐵』電池,優點是價格便宜、安全性高,使得特斯拉每輛車的製造成本下降約600~1,200美元。
.
但是電動車常見的乾電池或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缺點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電池效能;使用快充也要20到30分鐘才能充飽電,續航力約300到400公里,此外,液態電解液如果外漏,容易引發意外。
.
燃油車加滿油,續航力約為500公里,若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力甚至有可能達到1,000公里,豐田汽車,已宣布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宣稱續航力可超過500公里,使用快充10分鐘就能充飽電。
.
鴻海在2020年10月「鴻海科技日」宣布,將投入固態電池技術,目標將電池重量減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以上,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露,預計在2024年,鴻海就會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
.
■鴻海車電大聯盟
2021年3月25日首次舉辦首次會員大會,MIH大平台超過 1200家會員,預計6月再舉辦聯盟大會,7月聯盟成為獨立運作組織,10月再發布新款 New EVKit,預計2022年計劃推出電動大巴, 2023年發布C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等工作時程。
.
團隊研判,MIH公版模組化、標準化將大幅降低電動車製造成本,大幅縮短開發時程,把所有的人才都聚集起來,把鴻海家族最強的優勢-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發揮到極致,雖然起步較慢但是有機會後發先至,未來5~10年內在全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相關概念股在這一波的產業浪潮來襲後,有很多股票已經翻倍飆漲,但是我認為只要眼光看得夠遠,有機會翻倍再翻倍,想知道更多產業上的研究與長線趨勢股👇
.
搭上領先市場的時光機⤵
https://lihi1.com/jjjwf
把握機會翻轉人生⤵
https://t.me/stock17168
電機固態組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篇蠻持平客觀的分析、說明..... 電動車和你想的不一樣:只是炒作?真的會造成缺電嗎?專家一次說清楚(12/30/2020 風傳媒)
"你應該知道的是:豐田汽車社長痛批,電動車若更加盛行,可能造成日本大缺電,此一說法引發外界熱烈討論。如果電動車滿街跑,到底會不會缺電?電動車只是炒作的話題嗎?作者以專業背景解釋,電動車對解決大城市嚴重空氣污染將有顯著成效,但能源轉型困境並未因此紓緩,能源問題人人有責,不能把責任推給政府。"
作者:曲建仲 / 台大電機博士,知識力專家社群創辦人
近年來空氣污染讓大家忍無可忍,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暖化日益嚴重,讓世界各國政府推出新的碳排放法規,不約而同喊出 2030或2040 年禁售燃油車的口號,許多車廠被迫積極開發電動車,彷彿電動車能夠解決人類的空氣污染與能源問題,豐田社長怒批世界各國政府力推電動車只是炒作,許多人可能認為那是豐田(Toyota)眼見特斯拉(Tesla)股價節節高昇而吃醋,所以電動車真的是未來環保的新希望嗎?事實恐怕和你想的不一樣?
電池的構造與原理
所有的電池都具有陽極(負極)與陰極(正極),基本上都是由陽極(Anode)發生的化學反應產生電子(Electron)與陽離子(Ion),電子流入元件可以推動元件工作,也就是我們所稱的電能,如圖一(a)示;陽離子則經由電解質穿越多孔性的隔離膜到達陰極,如圖一(b)所示;最後陽離子與電子在陰極(Cathode)結合,如圖一(c)所示。
電池的陽極(Anode):是我們所稱的「負極(Negative electrode)」。電池的陰極(Cathode):是我們所稱的「正極(Positive electrode)」。
兩者恰好相反,千萬別弄錯了唷!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會恰好相反來造成大家的困擾呢?因為化學家定義放出電子的叫「陽極」;而陽極放出電子,代表陽極必定帶負電(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所以物理學家稱陽極為「負極」。
不同的鋰電池主要是陰極材料不同
不同的鋰電池其實主要是使用的陰極材料(正極材料)不同,目前最常用的陰極材料共有四種:鋰鈷氧化物(LiCoO2)、鋰鎳氧化物(LiNiO2)、鋰錳氧化物(LiMn2O4)、鋰鐵氧化物(LiFePO4),其中大家常聽到的「三元鋰電池」其實是陰極材料使用鈷鎳錳酸鋰三元化合物的鋰離子電池,其中三元是指包含鈷(Co)、鎳(Ni)、錳(Mn)三種金屬的化合物,而電解質主要是使用六氟磷酸鋰液體,負極材料一般是使用石墨。
固態鋰電池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由於現在的鋰電池所使用的電解質是液體,容易發生漏液汙染、易燃爆炸等問題,而固態鋰電池的電解質是固體,不會因為隔離膜破損就導致陰陽極接觸短路爆炸,而且固態鋰電池的密度和結構可以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傳導更大的電流提升電池容量,此外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漏液等特性,不像傳統鋰電池的液態電解質含有易燃有機溶液,需要降溫、防撞擊、防穿刺等安全裝置。
電極材料與液態電解質容易完全接觸,但是和固態電解質接觸不如液體,造成介面阻抗過高,影響整體電池效能,而且固態電解質製程良率低價格高,仍然有許多困難。日本Toyota公司預計2022年推出全固態鋰電池的電動車,美國Fisker公司為固態鋰電池申請專利,能量密度可達傳統鋰電池的2.5倍,法國Bollore公司已經量產固態金屬鋰聚合物電池,德國Bosch公司收購美國Seeo公司研發固態鋰電池技術,QuantumScape公司的鋰固態電池號稱15分鐘可以充飽80%股價大暴漲,由於廠商投入資源研發未來發展可期。
電動車的普及有賴電力基礎建設
電動車要充電,但是如何充電是個大問題,像Gogoro的電動機車一個電池只有9公斤,使用者可以到電池交換站自行更換電池,但是Tesla電動車的電池重達500公斤以上,只能以定點充電的方式進行,即使目前的規格要求在1小時內完成充電,使用者是否能在加電站等1小時卻是個問題。
如果必須把車開回家在停車場充電,最大的問題是目前的電力基礎建設不足,假設大樓停車場有100個停車位,每個都設置插座,當100台電動車同時充電時,大樓的變壓器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電流,因此整個電力基礎建設,包括:變壓器、變電所、高壓電塔都必須重新設計才能達成,聽起來就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的事,可能的解決方法是在大樓停車場建置大型儲能電池,當大量電動車充電時可以由大型儲能電池供電,考慮到成本與安全,大型儲能電池使用釩電池或鋁電池是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電動車不會排放廢氣 更環保而且節省能源?
由於我們的發電廠是以高壓交流電(AC)傳送到使用者家中,再以「電源供應器(PSU:Power Supply Unit)」轉換為直流電(DC)才能對鋰電池進行充電,如果使用的是交流馬達,則鋰電池供電時要再轉換為交流電(AC)給馬達供電,每一次的電源轉換效率大約80%~90%,因此這樣轉來轉去其實浪費許多能源。根據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院(IFO: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考慮電動車的碳排放量時,如果將鋰電池的生產製造、能量轉換,以及供電過程中發電廠發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算進去,電動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比傳統燃油汽車高。
根據IFO的資料,最環保的能源形式是使用「甲烷」,也就是我們家裡用的天然瓦斯,它與一般的「瓦斯車」類似,差別在目前瓦斯車使用的「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以甲烷為主要動力的內燃機(引擎)可以使汽車減少碳排放量,而且甲烷裡含有的氮化物、硫化物等雜質更低,是汽車製造商可以採用的環保能源,搞了半天最環保的竟然是瓦斯車,看來豐田社長怒批電動車只是炒作算有幾分道理,不過瓦斯車還是會排放二氧化碳,無法解決溫室效應的問題。
電動車只能改善空氣污染 無法解決能源問題
充電站裡的電是那裡來的呢?還是由發電廠來的,說來說去,又回到了最原始的火力、水力、核能發電來提供,核能目前被社會接受的可能性很低,在台灣想蓋水庫都很困難了更別說水力發電廠,因此又回到最原始的火力發電,不論是使用天然氣或煤碳,最後還是免不了要造成空氣污染的,因此有人說電動車只是把城市裡的空氣污染,轉移到郊區發電廠而已。台灣目前全力推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這是應該做的,只是核能電廠要除役,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只怕用來補上這個電力缺口都不夠,沒辦法多出來給電動車使用。
汽柴油車與火力發電廠最大的差別,在於對污染物的控制,汽柴油車滿街跑到處噴廢氣,只能使用觸媒轉化器進行處理,由於價格與體積的限制,無法對廢氣有效回收處理;而發電廠是將廢氣集中處理,可以使用更昂貴體積更大的工業設備對廢氣有效回收處理,污染的確變低,因此使用電動車一定會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再加上近年來電池從製造方式到回收技術都快速進步,發展電動車仍然是重要的選項之一。
氫能與燃料電池被視為終極環保能源但是困難重重
傳統電池直接使用化學反應產生能量,優點是能量轉換效率很高(80%以上),但是充電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使用燃料以內燃機(引擎)進行燃燒反應產生能量,優點是可以直接補充燃料,但是使用內燃機的能量轉換效率很低(30%以下),科學家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方法同時具有「電池」與「燃料」的優點呢?於是燃料電池從此誕生了。
燃料電池和傳統電池的原理相同,都是將活性物質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但是傳統電池的電極本身是活性物質,會參與化學反應;而燃料電池的電極本身只是儲存容器而已,並不會參與化學反應(觸媒只用來引發化學反應),必須將活性物質加入電池內,就好像我們的汽車補充燃料一樣,才能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電能,是一種要補充燃料的電池,故稱為「燃料電池(Fuel cell)」。
儲氫技術價格偏高目前仍然無法擺脫石油
燃料電池使用氫氣與氧氣反應產生水,反應後排放的氮化物或硫化物極少,幾乎沒有任何污染,因此被視為終極環保的再生能源。但是燃料電池必須使用氫氣做為燃料。高壓儲氫技術如何把又大又重又危險的氫氣鋼瓶放在車上是個大問題;因此有國外公司開發出可以承受700大氣壓的航太複合材料儲氫瓶,可以取代氫氣鋼瓶,Toyota公司更在推出氫燃料電池車款Mirai,創下單次加滿氫氣可以行駛500公里的紀錄,已經是成功的商品了,那麼它的問題到底在那裡呢?
首先車上放了一個壓力這麼大的儲氫瓶是否安全是個問題,氫氣的來源則是更大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與氧氣,問題是電解水產生氫氣的成本很高,而且這些電還是來自發電廠。為了降低成本,目前工業上主要是將碳氫化合物 (石油)以「 蒸氣重組」(Steam reforming)的方式分解生產氫氣,搞了半天還是要以石油做為原料,看起來人類要擺脫石油還真困難。
為什麼世界各國都訂定2030或2040年禁售汽柴油車?
很有趣的現象,世界各國都訂定2030或2040年全面禁售汽柴油車,為什麼是這個時間呢?主要還是覺得前面介紹的這些問題,包括充電站建置、電力基礎建設、新建大型發電廠,或是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開發,大約需要20年時間,因此選擇了這個時間點,問題是如果時間訂定了,卻沒有看到政府加蓋發電廠,那時間到了要怎麼辦呢?
不過各國政府爭先恐後這樣「宣誓」,還有一門不可言傳的心思,那就是老百姓對空氣污染已經忍無可忍,但是眼見要解決這個問題困難重重,宣誓「2040 年」禁售汽柴油車,等於是給老百姓一個交代,反正2040年是 20 年以後的事了,到時候站在台上的一定不是現在宣誓的這個人,這種只靠嘴巴說說就可以成功的「政績」,何樂而不為呢?
能源問題人人有責 不能把責任推給政府
經過前面的介紹,大家一定發現人類的能源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政府該做的不只是靠嘴巴宣誓禁售汽柴油車,而是必須認真開始發展綠色能源。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電價太便宜,造成使用者沒有節約用電的習慣,各種價格較高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乏人問津,電價如果真的大漲又會造成物價波動,受限於選舉與政治因素,要讓電價上漲也是困難重重,只能靠我們自己養成時時節約能源的習慣,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責任編輯/周岐原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40151?mode=who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