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梯車廂裝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梯車廂裝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梯車廂裝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梯車廂裝潢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447的網紅摳媽與摳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室內遊樂場·追風奇幻島《夢想小鎮》 🎁文末抽獎🎁 這幾天綿綿細雨 我和摳比真的是相看兩瞪眼👀 那我們就轉往室內遊樂場耗體力🥳🥳🥳 室內遊樂場天堂^大直ATT 4 Recharge^ 電梯抵達4樓 遠處看到藍藍粉粉綠綠馬卡龍裝潢遊樂場🎠 🥰🥰摳媽整個少女心爆棚😍😍 《夢想小鎮》雖然場地不大 但是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暗黑旅行團】勇闖市中心廢墟佐敦廣場 70呎舖賤價10萬全港最平 香港寸金尺土,普通打工仔窮一生薪水,才能買到一個劏房型單位,黃金商舖易手價億億聲。雖然商舖身價不菲,但細心留意會發現,總有一個死場(死寂商場)在附近,明明位處市中心交通方便,但空置率高人流又偏低。記者便請了人稱「劏場醫生」、曾一手拯...

電梯車廂裝潢 在 徐小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00:41:01

「我想寫一本書,叫作『寂寞47』,講這個世界上,最寂寞的47件事情。」 寒流來襲的第一天早上,雅婷突然在臉書上敲我訊息。 「為什麼是47件?」我問。 「你不覺得4跟7就是一個很寂寞的組合嗎?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4,電梯樓層裡想按4都很難有機會按到,總是被當成幸運數字的7,不知道要選...

電梯車廂裝潢 在 摳媽與摳比 育兒生活x美妝美食x親子旅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4:51:35

追風奇幻島《夢想小鎮》已結束 室內遊樂場🎁文末抽獎🎁 Children’s playground(室內設施小單字) Slide溜滑梯(swing盪韆鞦) pickup truck小貨車 sandpit沙坑 touch screen觸控螢幕 trampoline跳跳床 blocks積木 之後還會有 ⛲...

  • 電梯車廂裝潢 在 摳媽與摳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5 10:00:43
    有 22 人按讚

    室內遊樂場·追風奇幻島《夢想小鎮》
    🎁文末抽獎🎁
    這幾天綿綿細雨
    我和摳比真的是相看兩瞪眼👀
    那我們就轉往室內遊樂場耗體力🥳🥳🥳
    室內遊樂場天堂^大直ATT 4 Recharge^
    電梯抵達4樓
    遠處看到藍藍粉粉綠綠馬卡龍裝潢遊樂場🎠
    🥰🥰摳媽整個少女心爆棚😍😍

    《夢想小鎮》雖然場地不大 但是什麼設施都有
    🎢Slides《溜滑梯3處》蜂巢溜滑梯、繩索溜滑梯 、球池溜滑梯
    Kobe enjoys to slide down to the ball pool.(球池)
    🚛Drive the pickup truck.《開車車區》男孩的最愛 有車道提供孩子們尬車 買的菜還能裝載卡車後車廂
    🍳Cooking Area《烹煮區》滿滿的食物玩具提供你「假裝」購買😂
    再帶到四周的廚房、烤肉架或小攤販去角色扮演
    ⛳️Sandpit 《夢幻粉紅沙坑區》室內的坑 不是木方塊就是決明子 但夢想小鎮是夢幻小塑石
    不怕髒,幸運還能回家發現幾顆在口袋~
    🖥Touch Screen《球擊大螢幕》會不斷變換主題:砸恐龍、砸汽車、砸錢袋💰
    🥅Rope Ladder 《爬爬區》利用繩索編織成階梯 (公園裡可以像小猴子吊著蕩來蕩去的單槓是monkey bar)
    總覺得這般手工藝用在給孩子接觸使用感知摸索,真的比塑化材料好太多了~
    抓住繩子攀爬而上,訓練整體肌肉協調(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不只能玩還能讓手腳屁屁腿使勁!
    有一部分像是「百戰百勝」闖關關卡
    障礙物模擬演練 還有軟墊大滾輪與大郎槌 好逗趣
    🚀Trampoline《跳跳床》這種設施就是有一種無形的魔力叫你過去跳!!(你們不會嗎😂)自己就像變回了小孩,跟兒子在跳床上當飛機與蝴蝶。
    Blocks《積木手作區》Kobe沒有玩,但是有提供軟積木與塑膠積木.(我想小孩都被其他設施吸引走了~)

    💰Price$
    非會員兒童$429
    。 大人$119
    一大一小總共$548 我花不下去...
    如果有喜歡票卷只要$199❗️(1大1小)
    #蝦皮購物 搜尋. #6號門校園優惠票
    https://shopee.tw/id-3515801

    省下的錢還可以到3樓去吃美食
    育兒之路不孤單 我幫你省錢🤪🤪🤪
    Location: 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三路123號4樓
    如果你覺得不錯
    可以到蝦皮六號門逛逛
    或是抽抽獎去玩樂一次吧~
    老樣子活動辦法看詳文⬇️
    https://joecy2862.pixnet.net/blog/post/24379619

    #六號門校園優惠票
    #追風奇幻島夢想小鎮
    #大直att

  • 電梯車廂裝潢 在 李根興創業之友 Edwin's Entrepreneur-Friend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17 22:59:27
    有 164 人按讚

    《蘋果日報》【暗黑旅行團】勇闖市中心廢墟佐敦廣場 70呎舖賤價10萬全港最平

    香港寸金尺土,普通打工仔窮一生薪水,才能買到一個劏房型單位,黃金商舖易手價億億聲。雖然商舖身價不菲,但細心留意會發現,總有一個死場(死寂商場)在附近,明明位處市中心交通方便,但空置率高人流又偏低。記者便請了人稱「劏場醫生」、曾一手拯救荃灣地皇廣場的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Edwin),和我們來一轉經典死場遊。

    壽終正寢:佐敦廣場

    「有些死場是瀕臨死亡邊緣,而這個(佐敦廣場)是已經死亡。」Edwin說道。位於佐敦道28號敦成大廈的佐敦廣場,商場名字仍於大廈外清晰可見,但若然在Google Maps輸入「佐敦廣場」,卻查不到正確位置。

    座落在人來人往的佐敦道,很難想像這樓高四層的商場,已烏燈黑火二十多年,是佐敦中心地帶裏的一個廢墟。「我們站在佐敦道,街上人流很多,很旺場,但今時今日全香港最便宜的物業成交呎價,最便宜的便是這座佐敦廣場。」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三樓九號舖位建築面積約70平方呎,原業主1993年以$69.7萬購入,持貨23年,2016年僅以$10萬易手,呎價僅$1,429,賬面勁蝕86%、約$60萬,堪稱全港最平的舖位。Edwin表示,香港有很多大業主將商場劏成很多小單位出售,然後不宣傳、不用任何方法吸引人流,夾硬做死一個場,令舖位貶值,然後再安排相關人士以低價收回舖位,「做這些事很沒道德,可說是乞兒兜裏拿飯吃,所以我不買不賣也不投資。有人經常說送幾間商舖給我,希望我可以把商場活化,我也會說我不要。」

    佐敦廣場前身為伯爵酒樓,實用面積共約一萬平方呎。1992年,分拆成超過160個舖位出售,當年呎價逾萬,但仍吸引到不少投資者。但業主們在1993年收樓後,發現舖位皆為「縮水舖」,實用率只得三至五成,生意做不了淪為死場。1998年更因管理公司撤離而荒廢,聚集了不少癮君子和露宿者。現時該商場除地面層可供遊人進入,其他樓層已經被封閉。

    「你簡直是商舖華佗!」當記者和Edwin在商場門外傾談之際,一把聲音突然從我們身旁傳過來,原來是佐敦廣場門外報紙檔的店主,由他父親開始已在這個位置經營報紙檔50多年。他繼續說:「開業的時候很多人入伙,但空置了這麼多年,聽說你令很多倒楣的商舖起死回生,我今天便特意把鎖開了等你進去玩玩。」原來店主還幫手看管廣場的閘匙,我們就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入去探秘。

    2010年,有財團以劃一收購價$13.8萬收購佐敦廣場舖位。商場的一至三樓,就曾在2012至13年,短暫經營過火鍋店。2014年就只有四樓的桑拿館,2016年在一樓開了雀會,二樓開了私房菜,但全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營業。

    鄰近高鐵 於事無補
    一樓和二樓遺下了完整的食肆裝潢,還有餐具調味料,統統都沒有清走。Edwin說:「真的不知道發生甚麼事,該商戶好像走得很急。市中心這麼繁華的地段鄰近高鐵,佐敦道地舖價值以億元計算,這裏卻變成了一個廢墟。」

    再上三樓,大窗戶透入自然光,雜物清空了,感覺比一二樓良好。雖然劏舖的間格已經全拆了,但地上有多條從前舖位留有的深刻直線。「驟眼看這裏每一層都是幾千呎,以這裏的黃金地段來計,一定能夠租出去,每一層我估計能以$15萬放租。」

    但上到四樓,又佈滿各式各樣的廢棄品。有很多像是露宿者在這裏留宿用的床墊、2014年的舊報紙、2012年的水費單、撕爛了的明星合照、封了塵的招牌、摔破了的招財貓等等,幸好是白天進來,入黑一定充滿着靈異感覺。既然位於市區,人流地理位置俱佳,很難不令人聯想是因為靈異問題而變成市中心的廢墟。Edwin說他不太了解和相信靈異方面的東西,「甚麼靈異也好,樓下這麼旺場甚麼靈異也不怕吧!加上買賣商舖與住屋不同,開舖頭做生意不需要過夜,所以就算是餐廳酒樓也好,就算有人死了也不會變成凶舖,凶宅很多,但沒有凶舖。」

    由門口的告示板到散滿一地的文件,相信背後可能有很多訴訟問題業權問題,Edwin說:「我們進來也看到有些欠債還錢的傳單,想租這裏也會擔心背後有甚麼問題。更何況之前樓上是開桑拿館的,你我都知道桑拿館不是一般平凡人能經營的。」相信這就是商場荒廢的主因。

    氣若游絲:先達廣場

    「死場分幾種,其中一種是死亡中,好像身後的先達廣場。」先達都稱得上死場嗎?看租值升跌便知一二。Edwin說:「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租值有最高峯的時候,地下一間舖出租$5萬至$10萬,跌到現在的$1萬至$2萬,跌了五至八成。先達幾年前的舖價炒得非常厲害,但最近急速下跌,最主要是智能手提電話炒風已過。」我們走到一樓的租務部詢問,職員都說最近有很多蝕讓,租務部職員說:「三百幾萬元買回來百多萬元出售。」

    吉舖處處 舖位變貨倉

    先達廣場位於旺角亞皆老街83號,一共三層約3.9萬平方呎,前身是先施百貨,在1995年劏成350個舖位出售,面積由72至488平方呎,堪稱本港第一代經典劏場。職員說:「業主都很資深,沒有按揭、沒有壓力,在這個艱難時刻,就算降低租金也能接受。」最平的舖位在訪問前一天租出,租金只是3,000元,已包差餉管理費。「業主下調租金只是希望舖位不要丟空,能夠渡過這個艱難的時期,現在有一成舖位是未能出租的。」這麼低廉的租金,甚至有人租來當貨倉。

    商場內外吉舖處處,目測空置舖不止一成。不論是地下、一樓還是二樓,吉舖集中於遠離電梯的角落位置。記者和Edwin上到二樓,人流更為稀少,約半數店舖沒有開門。Edwin說:「越做越靜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三個情況:一,租來當貨倉;二,開成人用品店,成人用品店當然是開在較靜的地方。三,不需要太多人流的服務行業,例如修甲、睇風水、占卜那些做預約服務的。」但由於先達廣場沒有自來水,所以食肆、美容修甲那類需要有自來水的店舖,都不能經營。Edwin補充:「沒有食肆、小食店,不能以此聚集人流。能經營的店舖種類亦收窄,只能做零售、賣買電子零件或手機產品。」

    經營靠好業主 等炒風救場

    我們來到維修電話老師傅黃維邦(Wilson)的店,他的店已屹立先達20多年,可說是見證着先達的興衰。Wilson說:「現在絕對是低潮,沒有試過如此低潮。」他表示現在經濟差了,人們不像以往一有新型號手機便換機,「我有另一間舖回收二手機,我們收到的手機都是壞的,現在的手機不是壞了也不會放售。」

    他表示能一直支撐着店舖全因遇到一位好業主,「當時樓下的店舖租金加幅一倍,甚至一倍半,但我這個業主都只是加了我一成租金,現在逆境下業主都願意減租,有商量的空間非常好。先達有些業主日日過來巡舖,看到你生意好便加租。」所以現在租金下調的情況下,Wilson也沒有考慮要換舖慳租金,「沒有想過呢,平租的通常在角落的位置,沒有這個位置好。加上業主對我這樣好,做人不能忘恩負義。」他亦指商場的人流多少,對手機維修不算很大影響,「手機壞了一定會過來維修,人流多有時只是逛逛,不一定會買東西,手機維修穩穩定定,發達一定冇我份,夠交租餬口便沒有問題。」

    Edwin認為,救活先達廣場的方法,只好等待炒風再來。「純靠商場自己的營運很難去翻身,互聯網格價太容易,引入新行業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要看有那一個大牌子,有一些突破性的產品出現,整個炒風來臨,炒賣的人們當然要回來先達這個地方。」

    死過翻生:地皇廣場

    位於荃灣登發街登發大廈的地皇廣場,是死場中的經典,其中二樓238號舖位,2012年底以約$400萬買入,2017年以$30萬轉售,勁蝕$370萬。Edwin說:「所有商舖來說,最蝕入肉的可說是這個,簡直是創了香港歷史。如果持貨幾年要蝕92.5%,眼光要很『準』,因為很難有香港物業買賣蝕到咁。」

    2012年投資者尹柏權以$4.1億向鄧成波購入登發大廈商場,2013年拆成200多個舖位出售,舖位面積由50至174平方呎,套現約$9億。但小業主收樓後便發現貨不對辦,發現商場設計與售樓書不同,實用面積縮水等的問題。有小業主稱當年有地產經紀訛稱,將會有行人天橋接駁至地皇廣場,但不單止沒有天橋,商場電梯更經常因故障停用。

    Edwin說:「死場的特性是,易入難出,有一些是自動電梯進入商場,但要行樓梯離開的。有一類不能救活的死場,便是要行樓梯進入商場的。如果一個商場四通八達,人流便會旺。」地皇商場中了一切死場特性,進出不便和業權分散。

    聯合業主翻身 出租率達100%

    業主之一的王榮梅(Olive)當年以$400萬買入了一劏舖,「收舖時,簡直是晴天霹靂!當時是買樓花沒有實物可看,實物與我們想像中有很大出入。面積很小,還是天價,一樓一間實用面積40呎的舖位要成四百幾萬。」

    她曾嘗試放售或出租,都不能得到好價錢,更別說回本了。於是她便花近3年時間與各業主磋商,在2016年成立地皇之光管理有限公司,團結場內近百名業主聯合招租。她說:「回想起也覺得淒涼,曾經試過有一位業主,說只可以給我由灣仔到北角這段車程的5分鐘時間,於是我便在地鐵車廂內走來走去,進行游說工作。」她表示頭幾年她沒有受薪做聯絡人的工作,「講難聽一點,衰到不能再衰了,不如博一鋪。」頭炮租了給一間賣小型電器的百貨公司,但店主進駐後幾個月便退租。她說:「零售根本冇得做,因為趨向網購,我們就想不如做不能網購的飲食,於是我便把一樓在很短時間內改成一個美食廣場。」當時Edwin亦有參與這個死場翻生的計劃,更幫手大力宣傳,成功把當時的出租率推上到100%。

    雖然走入地皇商場,仍不能以人流旺盛去形容,但不見有貨倉舖和空置舖,Edwin說:「這裏不算死,縱使有舖拉了閘,但是都有租客的。」美食廣場已因完約在2月結業,要繼續經營美食廣場便要再集資翻身。幸好同期有夾公仔機店主有意入租,現在一樓已成了夾公仔機舖,雖然疫情下不能正常營業,但總算是正確方向。Edwin說:「一個好的商場,最好是會吸引到人進來買、進來玩。一樓是美食廣場,人們很自然便會在上二樓三樓逛街,商場馬上變旺了起來。而這些夾公仔機也不錯,能吸引外來人。租金很便宜,2,000到3,000元已包冷氣費管理費等,租來創業其實都不錯。」

    記者:鄭汝翹
    攝影:張志孟、許先煜

    https://youtu.be/_wNBX0C6-Zc

  • 電梯車廂裝潢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22 08:43:05
    有 277 人按讚

    #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98 天【土庫曼】
    日記 090「最怪奇首都,大理石之城」

    土庫曼可以說是我在中亞最期待的國家,
    因為來之前就已經聽說過太多光怪陸離的故事了。

    尤其是首都 Ashgabat,大理石之都。
    土庫曼總統很喜歡白色,喜歡到建了一座全白的首都,
    甚至下令所有車子都要漆成白色。
    我太想親眼看看這個全白的城市了,
    到底可以白到什麼程度?

    一下火車,
    我和 Scott 不約而同直盯著路上來往的車輛看。
    「真的都是白色耶!」我們既興奮又驚訝地喊著看著,像是目睹什麼奇特的景象(確實很奇特)。

    好吧精確地說,並非「全部」的車都是白色,
    但的確極大部份、幾乎全部都是白車,整個早上我們只看見四輛不是白色的車。
    就是這麼精確,只有四輛。

    走在路上感覺更驚奇了,所有建築都是白金配色的。
    我會說這是我見過最富麗堂皇的城市,富麗堂皇這個成語簡直就是為了 Ashgabat 而發明的。

    我們攔了輛計程車到土庫曼獨立紀念塔。
    塔高 91 公尺,塔頂的觀測臺直徑 10 公尺,
    塔周圍佇立 27 座英雄像,藉以紀念土庫曼獨立紀念日 1991 年 10 月 27 日。

    紀念塔當然也是白金色的,
    前方還有一座土庫曼前總統 Niyazov 的黃金雕像。
    Niyazov 是土庫曼的首任總統,在位期間修改憲法為終身總統制,尊稱自己為「土庫曼之父」 (Turkmenbashi),將自己的詩集著作指定為學校必修課程,甚至仿效古羅馬凱撒大帝更改月份名稱為自己和家人的名字。

    一路上都是噴水池,一座接一座不間斷的噴水池,
    同一條街少說看到了三十座,明明是個沙漠城市,噴水噴得好像水不用錢一樣。

    公園裡沒什麼人,但是有很多清潔工,七八個人一起刷洗同一座噴水池,像是在刷家裡的碗盤一樣用力,池裡看不到任何淤積、髒污、青苔,池水清澈得彷彿礦泉水。街道也很乾淨,看不到任何垃圾和落葉。

    獨立紀念公園裡有個 Altyn Asyr Shopping Center,當然建築也是白金色的。很好奇土庫曼的百貨商場賣什麼,搭電梯到最高樓八樓,一路往下。

    七樓是家高級景觀餐廳,看了看菜單不知不覺有點餓了,想起今天還沒吃早餐呢。

    餐廳裡只有三個店員,沒有任何其他顧客。
    我們點了一份牛排和漢堡,在 360 度全景的高級景觀餐廳,幾乎是兩個手掌大小的厚切牛排只要臺幣 170 元,土庫曼的物價實在很容易讓人不自覺想過得奢侈。
    直到我們吃完,餐廳都沒有其他客人進來,繼續搭乘電梯一路往下也沒看到半個逛街的人。
    「這裡是鬼城嗎?」

    我們在市區裡搭公車逛來逛去,
    一張公車票不到臺幣一塊錢,搭錯也不心疼。
    Ashgabat 真的整座城市都是白金色的,我們興奮地拍建築、拍路燈、拍路標、拍公車站、拍垃圾桶⋯⋯拍所有白金色的東西,所有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白金色的,我興奮地讚嘆不已。

    「妳不覺得很像未來城市嗎?哆啦 A 夢裡面會出現的。」不知道土庫曼是油價太便宜所以每個人都開車沒人要走路,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即使我們走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區域也沒什麼行人。
    其實車子也很少,絕大多數的馬路整條都看不到半輛車,我們常常站在馬路中央拍照,一整片白色的建築看起來真的彷彿來到未來世界,很有科技感的那種。

    逛著逛著我們來到另一家百貨,Berkarar Mall。
    才踏進大廳我們就忍不住發出一聲長長的「哇!」,大廳的裝潢也是白金配色的,挑高的天花板和金光閃閃的壁飾,飛馬雕像環繞一週,感覺像是來到奢華的五星飯店。
    這裡就熱鬧多了,不愧是 Ashgabat 最大的百貨公司,雖然比起臺灣任何一家都顯得格外冷清。

    「你們有 Wifi 嗎?」
    這是我們走進每一間餐廳問的第一個問題。

    土庫曼的網路覆蓋率極低,幾乎找不到 Wifi,
    即使連上網也需要 VPN 翻牆才能使用大部分的社群媒體。
    我們找到一家餐廳坐下,因為我們頻頻抱怨連不上網,店員把 Wifi 機直接放在我們桌上,網路快得出奇(跟土庫曼其他地方相比,當然還是比臺灣慢得多,不過我們已經很滿意了)。

    心滿意足地逛完街,
    趕著又去了一趟金氏世界紀錄最高的室內摩天輪。

    「到底什麼是室內摩天輪?」
    我們都很疑惑,室內摩天輪到底要怎麼做成室內?

    今天天氣很糟,我們想著今天先看看外觀就好,改天天氣好點再搭摩天輪拍照吧,這樣不用付兩次門票錢。

    「如果門票低於 20 塊我們今天就搭!」「下次再搭一次!」我們達成協議,如果票價夠低就大手筆搭兩次吧!
    「妳放心啦一定不會多貴。」Scott 倒是很有信心。

    曾經打破金氏世界紀錄這麼殊榮的景點,在週六晚上卻也沒有任何遊客,我們在寂靜的電動遊樂場中找到售票處,一張門票只要臺幣五塊錢,我們毫不猶豫地買了兩張。

    沒有任何遊客,摩天輪當然也沒在轉動。
    我們穿越空無一人、不知道為什麼要做得這麼長的排隊柵欄來到摩天輪入口,工作人員看了看我們的門票,轉身開啟摩天輪開關。

    「這是為我們而開的摩天輪耶!」這種感覺真是虛榮。

    但老實說轉了一圈有點失望,室內摩天輪的軌道包圍在密密麻麻的圍欄之中,只能勉強從縫隙中看到市區夜景,摩天輪也沒有想像中的大,繞一圈很快結束了。
    本來想趁兩天後天氣好再搭一次上去拍照,現在好像也不用了,體驗一下金氏世界紀錄就很足夠。

    不過獨享整座摩天輪還是有種莫名的虛榮感,過了一把包場的癮。我們的車廂緩緩轉到地面,下車之後一起數了「三、二、一」,摩天輪剛好停止轉動。

    「我們是土豪嗎?」想像我們包了一座金氏世界紀錄的摩天輪,雀躍地又叫又跳。

    晚上七點半,我們跟上午遇見的土庫曼當地人約好碰面,今早他在路上和我們搭話,邀請我們到他家坐坐。

    土庫曼已經是個很神秘的國家了,
    土庫曼人的家裡又更神秘了。

    他不希望我們曝光他的身份,姑且先稱他為 E 吧。

    E 先生帶我們走進他家,共產式的野獸派建築,
    每一棟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任何裝飾的白色公寓。
    才剛打開玄關大門,就已經聽見裡面傳來他的家人們正在學著說「你好」,不斷重複、互相糾正,感覺可愛又溫馨。

    走進客廳,E 先生的阿姨、太太、太太的妹妹以及他一歲的小兒子熱情地和我們說著「你好」,用不太流利的英文努力嘗試介紹他們自己。

    鋪好桌巾、端上糖果餅乾和熱茶,
    一邊聊天一邊提醒我們多吃點、多喝點。

    每當我們拿起相機拍照錄影,或是問到政府政策相關的問題時,E 先生的阿姨就會用俄文跟 E 說,她很擔心我們會上傳。

    「我們就像北韓一樣。」這是 E 先生自己說的。
    「會嗎?我們感覺還好。」實際來看過以後,我們並不覺得像想像中的北韓那樣肅殺,至少 E 先生還能和我們攀談,甚至邀請我們來家裡作客。
    「那是因為你們是遊客,我們當地人的生活就像北韓一樣。」

    主餐上來了,沙拉和 Pilaf(中亞炒飯)。
    這是他們的日常食物,每天都是這樣吃,很少吃外食。

    E 先生再三提醒我們不能上傳任何照片和影片,也不要提起來過他們家的事情,不然他們會遇上麻煩,即使他們沒有說任何國家的不好。政府不喜歡他們和外界接觸。

    「好,我們絕對不會上傳,只是我們自己的回憶紀錄而已。」我們也重複強調絕對會保護他們,但每一次拿起相機時依然感覺到他們隱隱不安,於是我們也愈來愈少拍照,或者只拍食物而不拍到他們。

    E 先生和他的阿姨都去過十多個國家,E 先生甚至曾經在俄羅斯和土耳其讀書,我們很好奇他們曾經看過外面的世界、享受過自由,怎麼還會想回來。
    E 先生說他們的政府很好,國家很強,人民都很快樂,舉例來說一百萬以內就能買到精華地段的三房公寓,如果沒錢買房政府提供 30 年的租房補貼,每一胎嬰兒都能享有每月育嬰補助直到五歲,而且他們不用繳所得稅。

    我們分辨不出 E 先生是真心這麼想,或者他不得不這麼說,但我想我們在土庫曼可能也問不到答案了。

    2019.11.16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土庫曼 #阿什哈巴德 #turkmenistan #ashgabat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 電梯車廂裝潢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17 22:56:15

    【暗黑旅行團】勇闖市中心廢墟佐敦廣場 70呎舖賤價10萬全港最平

    香港寸金尺土,普通打工仔窮一生薪水,才能買到一個劏房型單位,黃金商舖易手價億億聲。雖然商舖身價不菲,但細心留意會發現,總有一個死場(死寂商場)在附近,明明位處市中心交通方便,但空置率高人流又偏低。記者便請了人稱「劏場醫生」、曾一手拯救荃灣地皇廣場的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Edwin),和我們來一轉經典死場遊。

    壽終正寢:佐敦廣場

    「有些死場是瀕臨死亡邊緣,而這個(佐敦廣場)是已經死亡。」Edwin說道。位於佐敦道28號敦成大廈的佐敦廣場,商場名字仍於大廈外清晰可見,但若然在Google Maps輸入「佐敦廣場」,卻查不到正確位置。

    座落在人來人往的佐敦道,很難想像這樓高四層的商場,已烏燈黑火二十多年,是佐敦中心地帶裏的一個廢墟。「我們站在佐敦道,街上人流很多,很旺場,但今時今日全香港最便宜的物業成交呎價,最便宜的便是這座佐敦廣場。」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三樓九號舖位建築面積約70平方呎,原業主1993年以$69.7萬購入,持貨23年,2016年僅以$10萬易手,呎價僅$1,429,賬面勁蝕86%、約$60萬,堪稱全港最平的舖位。Edwin表示,香港有很多大業主將商場劏成很多小單位出售,然後不宣傳、不用任何方法吸引人流,夾硬做死一個場,令舖位貶值,然後再安排相關人士以低價收回舖位,「做這些事很沒道德,可說是乞兒兜裏拿飯吃,所以我不買不賣也不投資。有人經常說送幾間商舖給我,希望我可以把商場活化,我也會說我不要。」

    佐敦廣場前身為伯爵酒樓,實用面積共約一萬平方呎。1992年,分拆成超過160個舖位出售,當年呎價逾萬,但仍吸引到不少投資者。但業主們在1993年收樓後,發現舖位皆為「縮水舖」,實用率只得三至五成,生意做不了淪為死場。1998年更因管理公司撤離而荒廢,聚集了不少癮君子和露宿者。現時該商場除地面層可供遊人進入,其他樓層已經被封閉。

    「你簡直是商舖華佗!」當記者和Edwin在商場門外傾談之際,一把聲音突然從我們身旁傳過來,原來是佐敦廣場門外報紙檔的店主,由他父親開始已在這個位置經營報紙檔50多年。他繼續說:「開業的時候很多人入伙,但空置了這麼多年,聽說你令很多倒楣的商舖起死回生,我今天便特意把鎖開了等你進去玩玩。」原來店主還幫手看管廣場的閘匙,我們就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入去探秘。

    2010年,有財團以劃一收購價$13.8萬收購佐敦廣場舖位。商場的一至三樓,就曾在2012至13年,短暫經營過火鍋店。2014年就只有四樓的桑拿館,2016年在一樓開了雀會,二樓開了私房菜,但全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營業。

    鄰近高鐵 於事無補
    一樓和二樓遺下了完整的食肆裝潢,還有餐具調味料,統統都沒有清走。Edwin說:「真的不知道發生甚麼事,該商戶好像走得很急。市中心這麼繁華的地段鄰近高鐵,佐敦道地舖價值以億元計算,這裏卻變成了一個廢墟。」

    再上三樓,大窗戶透入自然光,雜物清空了,感覺比一二樓良好。雖然劏舖的間格已經全拆了,但地上有多條從前舖位留有的深刻直線。「驟眼看這裏每一層都是幾千呎,以這裏的黃金地段來計,一定能夠租出去,每一層我估計能以$15萬放租。」

    但上到四樓,又佈滿各式各樣的廢棄品。有很多像是露宿者在這裏留宿用的床墊、2014年的舊報紙、2012年的水費單、撕爛了的明星合照、封了塵的招牌、摔破了的招財貓等等,幸好是白天進來,入黑一定充滿着靈異感覺。既然位於市區,人流地理位置俱佳,很難不令人聯想是因為靈異問題而變成市中心的廢墟。Edwin說他不太了解和相信靈異方面的東西,「甚麼靈異也好,樓下這麼旺場甚麼靈異也不怕吧!加上買賣商舖與住屋不同,開舖頭做生意不需要過夜,所以就算是餐廳酒樓也好,就算有人死了也不會變成凶舖,凶宅很多,但沒有凶舖。」

    由門口的告示板到散滿一地的文件,相信背後可能有很多訴訟問題業權問題,Edwin說:「我們進來也看到有些欠債還錢的傳單,想租這裏也會擔心背後有甚麼問題。更何況之前樓上是開桑拿館的,你我都知道桑拿館不是一般平凡人能經營的。」相信這就是商場荒廢的主因。

    氣若游絲:先達廣場

    「死場分幾種,其中一種是死亡中,好像身後的先達廣場。」先達都稱得上死場嗎?看租值升跌便知一二。Edwin說:「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租值有最高峯的時候,地下一間舖出租$5萬至$10萬,跌到現在的$1萬至$2萬,跌了五至八成。先達幾年前的舖價炒得非常厲害,但最近急速下跌,最主要是智能手提電話炒風已過。」我們走到一樓的租務部詢問,職員都說最近有很多蝕讓,租務部職員說:「三百幾萬元買回來百多萬元出售。」

    吉舖處處 舖位變貨倉

    先達廣場位於旺角亞皆老街83號,一共三層約3.9萬平方呎,前身是先施百貨,在1995年劏成350個舖位出售,面積由72至488平方呎,堪稱本港第一代經典劏場。職員說:「業主都很資深,沒有按揭、沒有壓力,在這個艱難時刻,就算降低租金也能接受。」最平的舖位在訪問前一天租出,租金只是3,000元,已包差餉管理費。「業主下調租金只是希望舖位不要丟空,能夠渡過這個艱難的時期,現在有一成舖位是未能出租的。」這麼低廉的租金,甚至有人租來當貨倉。

    商場內外吉舖處處,目測空置舖不止一成。不論是地下、一樓還是二樓,吉舖集中於遠離電梯的角落位置。記者和Edwin上到二樓,人流更為稀少,約半數店舖沒有開門。Edwin說:「越做越靜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三個情況:一,租來當貨倉;二,開成人用品店,成人用品店當然是開在較靜的地方。三,不需要太多人流的服務行業,例如修甲、睇風水、占卜那些做預約服務的。」但由於先達廣場沒有自來水,所以食肆、美容修甲那類需要有自來水的店舖,都不能經營。Edwin補充:「沒有食肆、小食店,不能以此聚集人流。能經營的店舖種類亦收窄,只能做零售、賣買電子零件或手機產品。」

    經營靠好業主 等炒風救場

    我們來到維修電話老師傅黃維邦(Wilson)的店,他的店已屹立先達20多年,可說是見證着先達的興衰。Wilson說:「現在絕對是低潮,沒有試過如此低潮。」他表示現在經濟差了,人們不像以往一有新型號手機便換機,「我有另一間舖回收二手機,我們收到的手機都是壞的,現在的手機不是壞了也不會放售。」

    他表示能一直支撐着店舖全因遇到一位好業主,「當時樓下的店舖租金加幅一倍,甚至一倍半,但我這個業主都只是加了我一成租金,現在逆境下業主都願意減租,有商量的空間非常好。先達有些業主日日過來巡舖,看到你生意好便加租。」所以現在租金下調的情況下,Wilson也沒有考慮要換舖慳租金,「沒有想過呢,平租的通常在角落的位置,沒有這個位置好。加上業主對我這樣好,做人不能忘恩負義。」他亦指商場的人流多少,對手機維修不算很大影響,「手機壞了一定會過來維修,人流多有時只是逛逛,不一定會買東西,手機維修穩穩定定,發達一定冇我份,夠交租餬口便沒有問題。」

    Edwin認為,救活先達廣場的方法,只好等待炒風再來。「純靠商場自己的營運很難去翻身,互聯網格價太容易,引入新行業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要看有那一個大牌子,有一些突破性的產品出現,整個炒風來臨,炒賣的人們當然要回來先達這個地方。」

    死過翻生:地皇廣場

    位於荃灣登發街登發大廈的地皇廣場,是死場中的經典,其中二樓238號舖位,2012年底以約$400萬買入,2017年以$30萬轉售,勁蝕$370萬。Edwin說:「所有商舖來說,最蝕入肉的可說是這個,簡直是創了香港歷史。如果持貨幾年要蝕92.5%,眼光要很『準』,因為很難有香港物業買賣蝕到咁。」

    2012年投資者尹柏權以$4.1億向鄧成波購入登發大廈商場,2013年拆成200多個舖位出售,舖位面積由50至174平方呎,套現約$9億。但小業主收樓後便發現貨不對辦,發現商場設計與售樓書不同,實用面積縮水等的問題。有小業主稱當年有地產經紀訛稱,將會有行人天橋接駁至地皇廣場,但不單止沒有天橋,商場電梯更經常因故障停用。

    Edwin說:「死場的特性是,易入難出,有一些是自動電梯進入商場,但要行樓梯離開的。有一類不能救活的死場,便是要行樓梯進入商場的。如果一個商場四通八達,人流便會旺。」地皇商場中了一切死場特性,進出不便和業權分散。

    聯合業主翻身 出租率達100%

    業主之一的王榮梅(Olive)當年以$400萬買入了一劏舖,「收舖時,簡直是晴天霹靂!當時是買樓花沒有實物可看,實物與我們想像中有很大出入。面積很小,還是天價,一樓一間實用面積40呎的舖位要成四百幾萬。」

    她曾嘗試放售或出租,都不能得到好價錢,更別說回本了。於是她便花近3年時間與各業主磋商,在2016年成立地皇之光管理有限公司,團結場內近百名業主聯合招租。她說:「回想起也覺得淒涼,曾經試過有一位業主,說只可以給我由灣仔到北角這段車程的5分鐘時間,於是我便在地鐵車廂內走來走去,進行游說工作。」她表示頭幾年她沒有受薪做聯絡人的工作,「講難聽一點,衰到不能再衰了,不如博一鋪。」頭炮租了給一間賣小型電器的百貨公司,但店主進駐後幾個月便退租。她說:「零售根本冇得做,因為趨向網購,我們就想不如做不能網購的飲食,於是我便把一樓在很短時間內改成一個美食廣場。」當時Edwin亦有參與這個死場翻生的計劃,更幫手大力宣傳,成功把當時的出租率推上到100%。

    雖然走入地皇商場,仍不能以人流旺盛去形容,但不見有貨倉舖和空置舖,Edwin說:「這裏不算死,縱使有舖拉了閘,但是都有租客的。」美食廣場已因完約在2月結業,要繼續經營美食廣場便要再集資翻身。幸好同期有夾公仔機店主有意入租,現在一樓已成了夾公仔機舖,雖然疫情下不能正常營業,但總算是正確方向。Edwin說:「一個好的商場,最好是會吸引到人進來買、進來玩。一樓是美食廣場,人們很自然便會在上二樓三樓逛街,商場馬上變旺了起來。而這些夾公仔機也不錯,能吸引外來人。租金很便宜,2,000到3,000元已包冷氣費管理費等,租來創業其實都不錯。」

    記者:鄭汝翹
    攝影:張志孟、許先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