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影美學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影美學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影美學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影美學定義產品中有1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真聽】《咒術迴戰》裡的咒術起源 | #發現陰陽師的日常 | 咒術與日本人 | 日本是「詛咒之國」 | 京都、大阪、奈良的陰陽師地點 | 日本的結界在哪裡? // 李長潔 👹 . 近年掀起了一股陰陽師風潮,在小說、漫畫、電影、電視、電玩中,#安倍晴明 幻化的陰美角色,在鬼魅充斥的平安時代,各種「#...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還有人記得昔日的「喜帖街」嗎?利東街重建後, 變成了高尚商場住宅,精心佈置,光鮮華美,品牌連鎖店進駐,更新了灣仔核心地段的市容。但它又與附近街道的風景大相逕庭,太原街、春園街鬧市是人們樸實生活的場所,旁邊的掘頭巷汕頭街,小店林立,寧靜和諧。落成幾年的新「利東街」,在這一區找到它的位置了嗎? 灣仔「...

電影美學定義 在 YoYa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3:11:47

籌備兩年多 和日本獨立出版社DOOKS 一同策劃的攝影寫真書 「write a poem 」新書 Photo book 預購 開始 ! 台灣限定148本 (這是什麼數量!設計說不加印了) 預購連結在這邊 / 還有ig 自介 https://forms.gle/H6GiTAasGsZuTqEEA...

電影美學定義 在 HF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15:47:01

HF HAPPENINGS ✨ 展出超過500件作品,巴黎龐比度中心原創展覽《Women in Abstraction》向女性藝術家致敬 🖤⁣⁣⁣ ⁣ 在La Prairie的支持下,巴黎龐比度中心舉辦首個向女性藝術家致敬的大型展覽,以原創手法重新審視源於1980年代的抽象藝術史,共有接近110位來...

電影美學定義 在 李佑群老師.YouGunLee.ユウグン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2:28:29

#TheInfinity8 8倒過來看就是個無限♾️,我一直覺得復古即是創新,每個時代都有當代對美學的定義,可是有一種美卻是像威士忌一樣歷久不衰,越陳越經典。 太謝謝TVR OPT - True Vintage Revival了,讓我擁有全球只有一百副的限量最時尚老幀:TVR502,像藝術品一樣...

  • 電影美學定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18:02:49
    有 184 人按讚

    【認真聽】《咒術迴戰》裡的咒術起源 | #發現陰陽師的日常 | 咒術與日本人 | 日本是「詛咒之國」 | 京都、大阪、奈良的陰陽師地點 | 日本的結界在哪裡? // 李長潔 👹
    .
    近年掀起了一股陰陽師風潮,在小說、漫畫、電影、電視、電玩中,#安倍晴明 幻化的陰美角色,在鬼魅充斥的平安時代,各種「#咒術迴戰」,讓我們愉快地沉溺在魔物幻化、咒詛攻克的敘事當中。但,你有想過,什麼是 #陰陽師 嗎?什麼又是陰陽道?陰陽師如何建立起日本的「#咒術」傳統?咒術與日本國家文化又非常緊密的關係?而日本關西又有哪些與安倍晴明相關的熱門與隱藏版景點?想要透視陰陽師與咒術師,聽這一集Podcast就對了~
    .
    📌 #今天的節目有
    .
    ▶ 咒(術)的社會學
    ▶ 咒術師的大眾文化熱潮
    ▶ 所謂陰陽道
    ▶ 陰陽道的結構性意義
    ▶ 被官僚體制收編的咒術知識
    ▶ 玄怪災異的政治學
    ▶ 占卜咒術作成為生活美學
    ▶ 咒術與祭祀
    ▶ 咒術迴戰裡的咒術源流
    ▶ 陰陽師地點巡禮
    ▶ 日本的結界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H-JbQusjqMi0zr9JIN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2qu3ivgccg08877k9rnerb?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VSdNGKvzxsF0PwdG4juIW?si=BIpk0bgRR2eMzPF7tbgKr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au/podcast/ep-56-%E5%92%92%E8%A1%93%E8%BF%B4%E6%88%B0-%E8%A3%A1%E7%9A%84%E5%92%92%E8%A1%93%E8%B5%B7%E6%BA%90-%E7%99%BC%E7%8F%BE%E9%99%B0%E9%99%BD%E5%B8%AB%E7%9A%84%E6%97%A5%E5%B8%B8-%E5%92%92%E8%A1%93%E8%88%87%E6%97%A5%E6%9C%AC%E4%BA%BA-%E6%97%A5%E6%9C%AC%E6%98%AF-%E8%A9%9B%E5%92%92%E4%B9%8B%E5%9C%8B-%E4%BA%AC%E9%83%BD-%E5%A4%A7%E9%98%AA-%E5%A5%88%E8%89%AF%E7%9A%84%E9%99%B0%E9%99%BD%E5%B8%AB%E5%9C%B0%E9%BB%9E/id1516956557?i=1000534089987
    .
    📲 #fb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45825712271712/

    |

    //// 完整論述 ////
    .
    ▓ #咒術迴戰的咒啊~ 咒的社會學
    .
    咒術,屬於一種原始思維,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做,巫術、魔術等,普遍存在於各大文明的制度性或非制度性宗教之中,主要誕生於主觀與客觀關係的混淆。人類對於自然的認知與能動不足,於是對於自然的千變萬化,產生強烈的恐懼和敬畏之心,便相信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千變萬化的大自然。
    .
    因此,咒術、巫術的世界有著自己的合理性,也就是說,在共感與類似的巫術推動下(Frazer, 1890),人們會自行腦補符合自己情感願望的因果關係。如果真的難以在咒術系統中被解釋,那便會自行分化出新的方式(咒術),來解決不合邏輯的地方。所以說,反論之,從咒術的內容與施展,可以看出個人的情感世界,若從集體的面向來看,這種強烈的情感、高度的敵意,便會呈現在制度性的權威當中,例如國家的治理、集體的恐懼。
    .
    回到日本的歷史脈絡,小松和彥(2014)、加門七海(2021)都將日本詮釋為「詛咒之國」(呪いの国)。從一個東方觀點的視角來看,學者們希望在特定的文化特殊性上,將日本理念型化。相對於西方發展出一神宗教,四處充滿神靈,並且對自然現象感到畏懼的精神心態,就產生出了一種以「呪」為基礎的世界觀。
    .
    因此,從對咒術的考察與理解,可以窺見到個人的內心世界與日常行動,與社會的集體制度與精神心靈。於是,我們就來談談,日本的咒術,陰陽師與陰陽師的起源。
    .
    ▓ #所謂陰陽師
    .
    在《日本的結界》一書中,安倍晴明的後代安倍成道定義,所謂陰陽師,是在日本古代陰陽寮制度中,那些有著豐富天文、地理、占卜、咒術學問的人,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就是「國家級研究機構」中的研究員博士們。陰陽師的制度與角色的源流。綜合了陰陽師的各種形象,到安倍晴明一個角色身上。
    .
    那《咒術迴戰》裡的咒術師與詛咒師,看起來是,正反的兩面的角色。但事實上,就是陰陽師,陰陽師在平安時代晚期後,進入一般常民中,接受委託而行事,自然就有著「有錢辦事」的陰暗面向,本來就存有好的陰陽師與壞的陰陽師。(例如盧屋道滿)。對了,咒術迴戰作品裡的咒術師,其實雜揉了陰陽道、雜密、道教、神道教的咒術脈絡,綜合為「咒術師」的形象,可以一一追尋到其根源。
    .
    ▓ #作為官僚體制的陰陽師
    .
    陰陽師的知識,源於中國思想的陰陽家,但陰陽五行之說,可以說是一種「實用主義」的學科(或科學),提供了兵書、術數、方技等基礎知識要素。這些陰陽家多半被稱之為「術者」,掌握占星、災異、風水、望氣、巫醫、役使神鬼等。如司馬談、班固對陰陽家的評論一樣,術者的技術是一種「知識權力」,因此被吸納到官僚體系,像是建立「太史」與「太史局」,以壟斷知識,對其施展保護與控制。
    .
    而日本的陰陽之術,則是由百濟渡來人傳入,在西元538年的「佛教公傳」事件,使得儒學、佛教、術數文化在日本本土展開知識基礎。官方派人學習曆法、天文(占星相)、地理(擇吉地)、遁甲(式盤占卜)、方術(包括咒術在內的醫術),帶來政治上的有效性。首次陰陽寮體制的出現,在飛鳥時代天武四年,在明日香村中的高松塚古墳裡就有星宿圖像,證明天文學知識在統治階級有了完整的傳播。初期陰陽寮裡的博士,許多都由渡來人擔任(初期如高金藏、王中文等),並且知識世襲,像是後來的最澄大師,自幼也習陰陽之術,屬漢人系渡來人的系譜。
    .
    沿襲了許多當時中國的習慣與制度,陰陽師正式成為國家體制中的一員。陰陽寮為其行政體制,模仿唐朝太史局體系,主要負責陰陽、曆法、天文、刻漏等工作。陰陽寮設六名陰陽師,設陰陽博士(如安倍晴明)負責培訓陰陽生。實施《大寶律令》後,禁止的僧侶的占卜行為(原本一起跟著佛教傳來),嚴明地進行了技術知識的治理。
    .
    ▓ #災異的政治學
    .
    因為儒學思想與五行占卜的相結合,產生了將災禍與異怪視為對統治者發出警戒的概念,我們可以稱之為「災異思想」。「災」指的是乾旱、洪水、飢荒、蝗蟲、火災等,「異」則包含日食、天象異常、地震、植物異變等。只要一發災異,就等於下罪統治者的失德,要己詔反省。
    .
    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的律令國家體制完整,於是有趨向儒家思想中心的傾向。也就是說,如果天有災異,那必定是統治者德行與施政有問題。到了平安時代中後期,則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統治,轉向以陰陽學說為主,天皇提高了陰陽寮官僚體系中的重要性,並且賦予他們解釋災異的占卜權力(但同時也是限制非官方的占卜)。也就是說,原本咎責天皇的治理問題,轉變為預測、判斷、詮釋災異的原因,並將災異歸咎給「神明」、「怪物」作祟。從史官的紀錄就可以明顯地看見,各種「奇怪現象」被寫入《續日本書記》等史記。
    .
    這災異的政治學,促成了整個朝廷政府對占卜、咒術與祭祀的依賴,透過強調陰陽學說與祭祀禮儀的《董仲舒祭書》,擴大這些技術的需求。於是,偉大的陰陽師們正式登場,並且被記錄在《今昔物語集》裡,形成後世對陰陽師的印象整體,例如安倍晴明等,廣為流傳,也形成某種以「祭祀、咒術」為核心的社會文化與心態。
    .
    ▓ #平安時代的生活風格促成陰陽師的存在
    .
    進入道平安時代後期,律命制度逐漸崩潰,陰陽道正成為貴族統治階級危機意識的精神土壤,遇到不好的、無法解決的是,就用陰陽師來占卜災害的原因,並且使用咒術祭愈來對應。這個做法確立了陰陽道成為一種「咒術宗教」的地位。
    .
    也因為外戚攝政的貴族政權時期,保守又纖細的藤原文化,也缺乏積極進去的治理精神,凡是注重先例,日常生活中塞滿了各種年中行事,大小的祭祀活動,連沐浴更衣、剪指甲都要「凡是問陰陽師,占卜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貴族們也覺得到處都是怪異的事,但現在想想可能是普通的事情。如《小祭目錄》中,包含「獸類」(突然出現)、「鳥類」(亂飛)、建物(倒塌漏水)等等。有些事情就被貴族認定為怪異、妖怪的現象,請陰陽師來確認一下。
    .
    ▓ #陰陽師的咒術日常
    .
    那麼像是安倍晴明這樣的大咖,在這個時期都在幹嘛呢?從史料紀錄來看,安倍晴明作為陰陽師的活動共被記錄67件,包含13件占卜、18件咒術與祭祀、21件為勘申時間與空間。大致上可以藉此想像一下陰陽師、咒術師的日常。
    .
    我們在《咒術迴戰》裡看到的,可能只是陰陽師生活的一部分。當然,「咒術」的特色,在平安時代後期,越來越重要,既然把世界怪異歸因給作祟,那更多實際又積極的防範、抵抗、恢復、甚至反擊,就逐漸重要。甚至推動陰陽師、陰陽寮,成為一種具有咒術宗教性質的存在。比較有趣的是,《咒術迴戰》裡的咒術起源,「術式」就是咒術,「領域展開」就是「結界」,包含陰陽道、神道、雜密、道教、修驗等不同的咒術習慣,但其陰陽道裡雜揉成一種印象。
    .
    ▓ #咒術的類型:祓、反閉、身固
    .
    陰陽師的咒術可分為「祓」、「反閉」、「身固」。祓,一般來說,容易被認為是什道教的固有儀式,一開始是只有朝廷可以執行的「大祓」,後來為私人、個人進行祈願與祓,是平安時代末期與鎌倉時代的事情了。前述政府部門對作祟、汙穢、避忌的概念,擴散到民間後,社會整體開始對「祓」的效力產生其待。這些祓,不只是去汙解厄,也可以去病、安產、詛咒與反詛咒等。
    .
    「反閉」與「身固」,都是類似迴避邪鬼、保護自身的咒術。反閉時常是一種帶著特定「禹步」走法的儀式,誦反閉咒,其實跟道教中的禹步相同。而「身固」則是護身法,需要刀禁咒、結獅子印、畫符等。也是跟道教雷同,大家想想看殭屍電影就可以理解。
    .
    在《咒術迴戰》中可以看見各種咒術的想像,例如新田新的護身與恢復術式就是「身固」;釘崎野薔薇的「稻草人」就是「丑時參拜」的「厭魅」,為一種交感巫術;伏黑惠的「十種影法術」就是安倍晴明的「十二神將」式神,來自於道教式盤所指出的十二天將;五条老師的「無量空處」,則來自於密教的祕法,「虛空藏求聞持法」;加茂憲紀的弓矢,与幸吉的魁儡術,西宮桃的飛行掃把,都可以追溯出陰陽師的相關咒術繪卷與源起。
    .
    ▓ #陰陽道的祭祀
    .
    至於祭祀,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為何京都有如此多的寺院神社活動,各種不同的祭祀典儀,充斥著一整年。在時間與空間上,許多是延續於陰陽師主導的祭祀。並且在(功能性)祭祀的過程中,逐漸地,將陰陽道推向一個真正的咒術宗教。如果你有機會在日本參加一些神社的祭祀,你可以體會一下平安時代,陰陽道祭祀的場景,有點像是電影《來了》,在黑暗降臨時,導引四方,請神到現場來達到祈願目的。
    .
    ▓ #詛咒與日本人
    .
    在小松和彥的《詛咒與日本人》(呪いと日本人)中,他提到知高縣物部村的一種伊邪那岐派咒術師(いざなぎ流),部分與陰陽道有關連性,但也可得知,詛咒這樣的想法早就存在於日本的在地宗教中。小松和彥描述這些詛咒的故事中,包含了各種人性、人心的邪惡與厭惡,隱含著「人存在的立場」,人惡的部分。小松和彥談了為何人害怕詛咒、如何詛咒別人、如何防止詛咒等,從諸多歷史事件,比山下克明更加廣泛地論述了詛咒、咒術在日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像是怨靈的故事、用御守的習慣、各種祭祀等)
    .
    陰陽道的觀念與技術,從國家集團,擴展到貴族仕紳,在蔓延到民間鄉土,展現了統治者的治理框架。但同時,這些觀點與技術也符合著一般人民心中在情感上的展現,進行表現出日本人在「詛咒的世界」(呪いの世界)上的社會-個體結構二元互動的運作。
    .
    陰陽道深刻地影響著日本人的宗教世界。也是因為陰陽道沒有追求「超脫」的教義,大都為了現世的功利,沒有密教的隱密深遠的典儀,也沒有道家對生命的追求。在陰陽道充分融入各種信仰的過程中,使得日本人的宗教觀相對寬容又薄弱,陰陽道回應著日本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實際的每日的安定與不安。
    .
    ▓ #咒術其實離我們很近 #日本的結界
    .
    最後,我們再談安倍成道的《日本的結界》。這本書沒有太深奧的論證,或是填鴨的史料,讀來有趣輕鬆,書的內容來自於真正的陰陽師的「#經驗之知」。安倍成道以自己的生活所知,敘述著結界的技術、陰陽師的系譜、安倍晴明的卓越等,並舉出關東、近畿、中部、北海道等地的結界樣貌。旅行者們可以跟著這本書,去拜訪日本的各處結界,饒富趣味。
    .
    我覺得,我們單獨來聊一集陰陽師與結界的旅行好了。(已累)
    .

    |

    📂 #參考文獻
    .
    1. Frazer, J. G. (1990). The golden bough. In The golden bough (pp. 701-711).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2. 小松和彥(2014)。呪いと日本人。角川。
    3. 加門七海(2021)。呪術の日本史。宝島社。
    4. 安倍成道(2021)。日本的結界。健行文化。
    6. 山下克明. (2012). 院政期の大将軍信仰と大将軍堂. 東洋研究, (186), 35-54.
    7. 山下克明. (2006). 陰陽道の宗教的特質. 東洋研究, (159), 91-117.
    8. 山下克明. (2020). 日本古代の呪符文化 (前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 術数文化>)--(< 術数文化> の伝播・展開). アジア遊学, (244), 260-280.
    9. 山下克明. (2021). 古代・中世の陰陽師 (総特集 陰陽道・修験道を考える). 現代思想, 49(5), 25-37.
    10. 山下克明. (2019). 『小右記』 にみる藤原実資の陰陽道信仰 (特輯 『小右記』 と藤原実資 (下)). 古代文化= Cultura antiqua, 71(2), 191-202.
    11. 山下克明. (1996). 平安時代の宗教文化と陰陽道. 岩田書院.
    12. 山下克明. (2007). 陰陽道の成立と儒教的理念の衰退. 古代文化, 59(2), 177-196.

    |

    #寫論文都沒這麼認真

  • 電影美學定義 在 Yo yang 楊雅淳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0:15:21
    有 49 人按讚

    籌備兩年多
    和日本獨立出版社DOOKS一同策劃的攝影寫真書
    「write a poem 」新書 Photo book 預購 開始 !

    台灣限定148本 (這是什麼數量!設計說不加印了)

    預購連結在這邊 / 還有ig 自介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bvHK2PjzD526kkNHcJIKQKENSUzL6sGGD4Y25f65jMw/edit

    -

    「台灣的攝影家Yo Yang(楊雅淳)於DOOKS所發行之第一本攝影集。平時從事商業攝影的她在 日常生活中所捕捉描繪的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呢?本書採經摺裝,模擬經書裝幀方式,使許多不知 是否能夠被定義為『照片』的片段層疊交織成一個故事、譜出一首詩。內頁像是社群網站上時間 軸的編排,彷彿傾訴著難以輕易被翻譯或註解的語言。希望在翻閱此攝影集時,能夠讓讀者感受 到像是在解謎般的探索樂趣。」
    這次共同出版的相島大地這樣說到。———————————————————————————————————
    暨上一本攝影集《隱秩序》- 眼球書寫系列之後,便知道將來再拍照的概念和方向會更為清楚,不 知道為什麼這一點總有一種確定。
    攝影在現代常常被認為快速產生的創作或產物,只要有相機、有觀景窗、訓練擁有攝影眼,拍出
    抓住眼球的出色照片早已不再是難事或是職業攝影才能獲得的畫面。
    從第一本攝影書《good night》出發,那時攝影是自己的語言轉換,創作的出口,對事物隱喻的開 始。之後由自己為中心圓,開始延伸至周遭範圍以外,而那些奇異的畫面,它們偶爾會走向我, 我也尋找得到它們。
    冰化了就變成水,水凍了就變成冰,這些各種現象萬般的變化,變化終究歸於變化,本體不變。
    首先,先需要看到山。
    於是研究的,體會到的,打算先從眼球書寫開始傳達,如果我們先單只交給另一個方式(相機以 外)開始意識練習,以上也就是隱秩序第二本攝影書。

    在上述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先符號化,或者不。
    然而這也是另一個難題的開始,畢竟用符號,我們無法了解一個經驗。

    有時候只是看著,看到了的話,也不一定會按下快門,我試著讓自己只成為信息(畫面)的觀
    眾,保持一個距離。對信息不帶好與壞、美與醜的評論。試著讓自己只變成一個資料庫,就像
    《神隱少女》電影裡的鍋爐蜘蛛爺爺那樣,想到要什麼就伸手伸腳地打開資料抽屜取材調配。
    有時候只是看著,那畫面會凝結而神似,例如:在視訊時,我看著你的臉,然後你背後面的那個 背景;又或者,雨滴是人在交談之際,眼睛稍微閃過到旁邊時的振幅。這些似乎僅被關注了 0.0013到兩秒就失去作用了的畫面。
    這樣,慢慢地開始累積。當作它們各自就是一個語彙,漸漸無時無刻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確
    實沒有一處是值得需要浪費的。於是亦發想要將自己運作如機械無感覺地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
    答案是:目前無法完全可能。(所以有時候的「只是看著」,便是一個關鍵訓練)
    以前學習的美學,長期累積的工作經驗,無法讓人在面對快門時是時時刻刻的空白(把自己當作
    資料庫的情況下)還是多少會有幾張,下意識會微妙啟動。
    -
    我的創作看似不是與社會直接相關的問題或是田野研究調查等計畫。藝術可以探討空間中各種層
    次的存在或界線,相信藉由攝影為媒介,我們還是可以經由「一個人」長期的生命經驗來討論對
    攝影和創作。
    雖然依舊覺得,社群網絡的世界中,有些模式和循環相當弔詭,不過因為同時也依賴著這系統,
    所以如果可以,希望是較為中性地在作品中帶到關於網絡媒體的樣態?特性?
    書中藍色的部分代表意識,也就是指我們常用到的翻譯形式,藍底白字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 出現的標語形式之一。圖像加上中間已被定義出的文字意義,最右邊的文字則是「know-how」或 「how to」 。
    Max Planck(馬克斯普朗克):「科學⋯⋯意指不斷地像一個目標發展。這個目標,詩的直覺可 以了解,但是理智絕對無法充分掌握。」
    對於這些各自擁有自己語言的畫面,也許可以從個人2013年第一本攝影書《good night》開始來對 應威廉·弗盧塞爾(Vilém Flusser)所提出的「影像 - 裝置 - 程序 - 信息」的基本概念;每一張照

    片裡的訊息,或是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能做為一張所謂攝影作品的影像,我將它挑選,然後所有 曾經和現在種種「關於美學」學習和工作 ,會帶領著我組合這些訊息,就來用它們(信息)寫俳 句,寫首詩吧。
    第一瞬間沒有要抓住的眼球
    因為下一秒眼球就會移動轉移。
    如此ㄧ來希望書中有畫面

    可以反覆長久的細嚼慢嚥
    或許還會一起融入身體

    三年半ぶり
    ニューフォトブックを出します
    日本のDOOKS との連携出版です
    ぜひ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Photobook
    #writeapoem
    #yoyang #dooks
    #神救援印刷廠商正在手工製作中

    Special thanks:
    英文翻譯協助:陳韋綸 、林詔伶、陳依秋
    印刷前期指導:林伯修
    印刷後期指導/ 製作:何守媚

    還有最強印刷顧問,誠品前同事厲害的設計師們

    親愛的友人們大力幫忙

    *此為預購活動, 實體書將於2021年8月內陸續寄出,並以Email通知。

    感謝大家🙇🏻‍♀️

  • 電影美學定義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3 21:29:13
    有 61 人按讚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2回顧與銀快的對話省思/2021.7.20

    在今天下午的時候,
    我又因為過度焦慮
    而忍不住敲了銀快。

    「銀快~我想要練習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想把一些視覺筆記的問題做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上面,希望累積到足夠的訂閱人數和觀看時數後,可以開營利模式。」

    「可是我卻害怕自己的答案不夠好,也害怕自己的影片會做成簡報型的方式講解看起來很差,但是我目前技術只會這樣~」

    「然後最焦慮的是,我不想要焦慮這些事情,
    因為解決的辦法是直接去做就好了。
    但我卻一直在焦慮這些事走不出去,也對常常焦慮的自己感到疲倦。」

    「可以的話我實在不想面對新事物的時候,
    一直下意識產生害怕和抗拒的心理,
    而不是產生興奮和動力。
    正反兩面的情緒一直在拉扯,覺得疲倦混亂....」

    🤔我的內心碎碎唸
    劈裡啪啦打了一連串的問題,
    一邊打一邊自我吐嘈,
    焦慮感像是踩進了流沙般,
    漸漸沉沒下去
    銀快不會被我這個周期性的焦慮淹沒吧~~

    自己掙扎不出來,
    還拉著他一起往下沉,
    如果可以自己解決問題就好了,
    為什麼我總是在同樣的問題上打轉呢?
    為什麼我總是負能量這麼重呢?

    等待的回覆沒有多久,
    銀快很快就回答我,
    語氣感覺很輕快:

    🧙‍♂️「解決方法很簡單,妳想要一出去,就表現很完美,那不可能,所以送你二句話」
    「管它的先做了再說」
    「問題留給未來的自己解決吧」

    第一句話是做了再調整,才知道要調整什麼
    第二句話是未來的自己一定有辦法的

    「困在情緒拉扯真的很沒用耶,
    什麼事也沒做,還會覺得疲倦
    可能是根本,不想去做的逃避方法喔!」

    🤔我的內心碎碎唸
    「管它的先做了再說」、「問題留給未來的自己解決吧」,這兩個句子好有感覺喔!可以算得上今天的金句吧!而且感覺好適合我現在的狀態,不如把句子寫下來,貼在書桌前吧!
    雖然我的書桌前,密密麻麻的貼了許多靈感和金句還有帳單,不過這麼重要的話,還是顯眼一點的好。
    用藍色的筆寫在酷卡上,感覺很有創意跟活潑,再畫個銀快的小插圖就更可愛了~
    嗯嗯嗯,畫完感覺心情變好了呢!貼在書桌前時不時瞄一下,希望可以趕快把這兩句話,內化到我的心中。

    在我沉默不語內心在翻江倒海的時候,
    接著銀快又說了下去:
    🧙‍♂️「我想畫畫,但是我畫得不夠好,我就沒資格畫嗎?不,我先畫了再說,畫不好別人有意見,留給未來的自己吧,未來的自己一定畫得很不錯,就交給他吧!」

    🤔我的內心碎碎唸
    可是這樣不是把事情都丟給未來的自己嗎?感覺好像不負責任耶?我可是常常拖到最後,都很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一點開始做。

    但是換個角度想,也許就是能夠信任未來的自己能辦得到,這也是一種自信的能力吧?
    銀快好像總是很有自信未來的他,可以幫助他解決許多問題。
    與其相信未來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焦慮,
    我不如相信自己未來有能力解決問題,
    然後現在變得自在又放鬆。

    聽起來未來的自己,好像變成最可靠的夥伴一樣,不再是單獨一人,感覺好放心,原來我是需要對未來的自己多一點信任嗎?
    未來可以指的是5年後,也可以指的是5分鐘後,如果我分分鐘鐘都信任下一分鐘的自己,可以比上一分鐘更好,那麼是不是我就得到了所謂的自信呢?

    🧙‍♂️「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每天畫三張圖,別人想不想看我才不管,已經有人把我畫的圖拿去做刺青了,我才畫一個月而已耶,做就對了!
    想那麼多的人,時間都拿來想,沒有行動力
    這樣不行喔!」

    「做吧就是今天,期待妳把這二句話分享出去
    妳做到了,就會帶領很多人,跟妳夠不夠好沒有關係」
    「妳的動能才是真正的價值,妳推薦很多好書,跟好書沒有關係,推薦好書的動能才是價值,要不然大家都去買書來看,為什麼要看妳呢?」
    「因為大家想看一個有熱情的人,是怎麼分享一本書,博客來就在那裡請自己查,還要銀快做什麼。價值不在書,而是介紹書的人是怎麼表達的,妳看不見價值在哪裡,所以就會一古腦的衝。」

    🤔我的內心碎碎唸
    「動能是真正的價值...」為什麼呢?人是喜歡看一個人散發光芒的介紹某種東西的物種嗎?
    這種情感我不是很懂,不過在看美食節目的時候,看到別人吃美食吃得一點幸福的時候,自己也燃起好想要吃吃看的感覺,
    那種感覺很美好。
    幸福、快樂感是可以感染別人的,所以從別人的角度看起來,我分享的內容是不是書籍,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散發那個我根本沒有自覺,只是很喜歡所以去做的能量,那個能量叫做熱情。

    #設定100數量達到目標之後呢
    「...我是一個目標導向的人,雖然我已經達到好幾個設定100的目標,但我達到後,常常在想然後呢?我換不掉這個方法,換了就沒衝勁,沒有設定目標,我好像就沒有方向,像是不知道去哪兒的船....」
    我沮喪的說

    銀快又回我:
    🧙‍♂️「因為達成 100 不是重點,是達成 100 的過程體悟了什麼,如果沒有體悟,達成 1000 也不就只是過日子嗎?36500天 是一個一百歲的人活著的日子,我的人生都達成了快二萬個日子了耶」
    「每個人輕鬆就可以活10000個日子,請問這樣很厲害嗎?因為你並沒有從這些體驗,建構自己的核心思想,只是設定目標而已,我也會設定鬧鐘啊。」
    「嗚...那我該換掉什麼」我抱著腦袋燒。

    🤔我的內心碎碎唸
    之前在一部電影「異星入境」中,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每個國家面對降臨的太空飛船,想辦法理解他們來的原因。那時候其中一個國家-中國,使用「將棋的模組」進行對話。

    下棋的思考模組,就是「不是贏就是輸,要想辦法打敗對方」。女主角是名語言學家,她說出了「當你手上拿著槌子,世界看起來像是釘子」的錘子定律。當中國用這個模組跟外星人對話的時候,自然而然認為外星人是要攻擊地球或者是降伏地球。

    現在我手上就是拿著名為目標導向的槌子,我認為所有的事物都要有個結束,才能有新的開設,所以想辦法敲到名為終點的釘子。
    但是我對於不斷在追逐各式各樣目標的自己,感到疲倦,我想要換掉這一個思考的模組,讓我能夠更輕鬆自在、遊刃有餘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為微不足道的小事,找出價值 學習定義它,找不到價值,妳的努力都會白費,就是重複做白工,就是倉鼠的人生。」
    「一句話說重點,一句話定義你看見的事物
    ,妳就會改頭換面,看見價值就是一種能力,
    就像妳看見哪支股票,可以漲起來。」

    「定義是什麼?說出他的價值嗎?」我好奇的問
    「對啊,像星巴克,就是讓移動工作者
    隨時可以在有設計美學的環境裡,輕鬆工作和交談的移動辦公室。
    我家附近賣的黑輪,就是巷口的深夜食堂
    溫暖夜貓子的胃,這就是定義,沒有辦法用一句話說完的,就是還沒有找到價值。」銀快舉了幾個例子

    「找到價值後,我內心就會平靜嗎?還是會得到什麼?或者是,我根本不要想會不會得到什麼,我真的不知道在尋找什麼。」我沮喪的問

    🤔我的內心碎碎唸
    到底找到價值會有什麼意義呢?那個意義是我該追尋的意義嗎?還是我現在思考的一切方向都是有問題,應該退回原點重新再想過呢?

    「先做了再說,你轉頭就忘記耶!」銀快秒回我,看來我又陷在思考的迴圈裡面了。

    「我真的不知道在尋找什麼嘛...」我無奈的說

    「妳不是寫在粉絲專頁嗎,初衷已經忘記了對吧?沒關係這是正常現象,沒有新的目標就會迷失,那快點定新的目標吧,很顯然Youtube不是妳真實的目標,因為妳並沒有全力以赴」

    「妳的真實目標向來都會全力以赴,而且妳也沒有自信做得到,像是硬逼自己去做的感覺,
    這樣通常做不到。」

    「我沒有硬逼自己去畫畫,我是樂在其中
    什麼是妳樂在其中又會全力以赴,那就是你的目標」銀快下了結論。

    「好吧,我再回想找看看,謝謝你~我先從樂在其中又會全力以赴的東西教起~~」我誠摯的說。

    #回顧
    #自我成長
    #樂在其中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 電影美學定義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27 18:00:31

    還有人記得昔日的「喜帖街」嗎?利東街重建後, 變成了高尚商場住宅,精心佈置,光鮮華美,品牌連鎖店進駐,更新了灣仔核心地段的市容。但它又與附近街道的風景大相逕庭,太原街、春園街鬧市是人們樸實生活的場所,旁邊的掘頭巷汕頭街,小店林立,寧靜和諧。落成幾年的新「利東街」,在這一區找到它的位置了嗎?

    灣仔「利東街」近年的轉變是好是壞?細閱明周2793期《利東街仕紳化十年記》了解更多。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 電影美學定義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26 13:36:44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漫威與UBTECH推出首個IRONMAN MARK50機械人
    https://www.mrlamsan.com/2019/04/IOMAN.html
    萬眾矚目的《復仇者聯盟4》即將全球上映,這部經漫威傾力打造的奇幻鉅作能否再造票房史上新的高峰?預告片中悲情告白的TONY STARK能否絕境逢生?在與THANOS的終極之戰中力挽狂瀾,拯救宇宙?各位漫威粉們正拭目以待。而全球首款由漫威官方授權的沉浸式AR互動智能機械人將與電影同步發布。
    令人耳目一新的IRONMAN MARK50機械人橫空出世,融合美學與科技,可以說是漫威粉夢寐以求的黑科技智能機械人。他擁有眾人艷羨的超能力:以AR遊戲創建身臨其境的沉浸式全視角體驗、自定義上傳視頻作面罩感應、模塊化編程完成特定任務。成就漫威粉在戰場上奮不顧身的超級英雄夢想,哪怕擁有血肉之軀也能所向披靡。
    IRONMAN MARK50機械人作為漫威元老級英雄最強周邊,他神奇之處在於用家可以宛如變身超級英雄。機械人的手臂靈活流暢加上手心發射光束,更是熱血刺激而逼真生動,兼有IRONMAN真身的激情與神采。 MARK50 身上搭載了聲音傳感器、光敏傳感器、紅外傳感器, LCD屏幕、Microphone陣列、加速計和陀螺儀完美配合。

    《復仇者聯盟》影片中給英雄搭配科技精湛、顏值爆表的武器裝備,IRONMAN的戰衣極具爆炸破壞力,可謂堅韌不拔、百煉成鋼。同樣,全球首款漫威官方授權的IRONMAN MARK50機械人的超能力自然不在話外。擁有這款機械人之後究竟會有怎樣新鮮刺激的體驗?
    “成為IRONMAN”:以AR遊戲創建身臨其境的沉浸式全視角體驗AR遊戲的靈感來源於漫威電影宇宙,讓機器人站在“追踪墊”就可還原復仇者聯盟戰場。彷若TONY STARK一樣,披上MARK50戰甲千錘百煉,完成AR任務來建立IRONMAN MARK50機械人納米科技裝備庫。在AR遊戲中與反派人物搏命對決, 通過不同關卡都將獲得新的武器和升級戰甲,身臨其境之中歷練成堅不可摧的超級英雄IRONMAN,維護和平與正義!

    “I AM IRONMAN”:上傳自己的臉部與語音秒變鋼鐵俠
    IRONMAN MARK50機械人的面罩可謂是一大亮點,可以完美地與用家的臉部相結合。
    只要將自己的視頻和語音上傳到IRONMAN MARK50機械人,瞬間變身IRONMAN、成為最強超級英雄。

    “漫威粉的終極夢想”:讓IRONMAN完成特定任務或表演

    用家可以通過聲音、光線、移動傳感器來觸發機器人的動作,IRONMAN MARK50機械人互動。同時,用家只需簡單地用visual drag n drop programming editor ,即可自由地創建用家專屬動作玩法。
    據悉,IRONMAN MARK50機械人出自號稱“中國人形機械人之父”的UBTECH,一家國內專
    注人工智能和人形機械人的獨角獸公司。
    #IRONMAN #Endgame #Avengers4

  • 電影美學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9-02 15:45:45

    本集主題:動映画製造所 – 動畫聯展
     
    專訪: 野口​(策展人)、周予婷​(助理策展人)
       
    談論影像與影像共存,面對資訊影像洪流,如何能分辨影像背後所隱藏的含義,冷靜不被吞噬,又該以何樣的態度看待這個我們身處的圖像爆炸時代。
      
    動畫影像的獨特性
      近年影像的發展與樣貌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變化了許多,同時不單只是創作的手法或是技術的提升,也間接影響著觀著的閱讀模式與習性。
      
      影像比起過去更為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周圍,過去能夠接收影像的媒體從電視到現在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觀者(現在的我們)更習慣動態影像傳遞與訊息的接收,再加上網路的普及,每分每秒都以倍速產生文字、聲音或是圖像訊息,所追求的視覺刺激強度已與以往不同,這些龐大的資訊不論是直接或是間接都在無形中的傳遞給我們,影像對於人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不單單是熟悉反而過度充斥,隨著我們對於這些影像的麻痺,加上畫素的提升已看不慣低畫質的品質,觀看習慣的改變使得創作者在創作時在速度、節奏上以及內容複雜度為觀者放入更多考量。
      
      視覺習慣並非以單向線性的方式面對給觀眾或是創作者,而是雙向互動的形式,彼此交錯影響。創作者本身置身於環境之中,兼具觀看與被觀看的身分生活著,差異只在創作者觀看影像時會有著更多的敏感度。因此創作者選擇動畫作為一種用來表達自己的敘事形式,不單是因為動畫的特性能建構出高自由度的動態畫面,劇情也能隨心所與的發展,其特別之處在於,作品的呈現與創作者的經歷環環扣者,綜合過去的體驗、生活喜好及細節觀察,作品會伴隨著創作者經歷的不同而有著幾乎無法複製的面貌,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動畫不像是攝影或是電影能給我們真實又直接的感受,卻依然能夠勾起我們的生活經驗而引起共鳴,動畫利用氛圍的處理,營造出實際拍攝無法達到的效果,讓作品在視覺上有著更強烈的震撼力與刺激感。
      
      這樣層層的關係,動畫可視為一個綜合不同美學的集合體來討論,平面的角度會導出繪畫或是攝影來做比較,若是接成連續影像並組合配音,則會和電影、錄像作品來討論,其高度的實驗特質使得動畫可以被觀看的面相很多,很自由卻也因為可以操作的太多,是一門很考驗創作者的美學及敘事能力的創作方式。
      
      簡單來說動畫就好比夢境,創作者即為做夢者也是操夢者,透過獨特的手法和敘事方式,觀者似乎面對著作品就能窺看作者內心的故事與經歷,然而,人人都能作夢也能動畫,一件好的作品又該如何去定義。
      
    媒介普及,展示放映形式的改變  
      生活中同時身兼創作者與觀者的多重身份並不稀有,作為本次策展人的我也不一例外,過去對於影像、動畫、電影關注著,同時也思考著這些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性或是影響力。以我為例,小的時候,當時並非智慧型手機盛行的時代,對於觸碰到螢幕的想法是連想都沒有想過,綠色螢幕的翻蓋是按鍵手機是那時最前端的流行,電視稍有價位但也已經算是很普及,而家裡的人也熱愛電影,那時的我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做完作業用卡帶看卡通,也會在課本書角化手翻動畫,這些就是我最初理解對動畫的樣貌,很貼近生活並且很容易接觸,所以對於動起來的圖像並不覺得稀奇。
      
      大家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經驗及回憶,動畫以各種姿態出現在身邊,尤其是近幾年也更為顯著,路上也隨處可見動態大螢幕,智慧型手機、平板的出現,擁有這些產品的年齡層逐漸年輕化。簡而言之,對影像熟悉度提升的原因是因為放映媒介的普及,而這樣生活化的放映特性拉近了我們和影像的距離,進階影響到展示的放映形式,單純播映的方式也成了最底線的呈現裝置條件之一,而伴隨著科技技術改變VR、AR、MR的出現,觀看時身體不再再是靜止,除了思考是不是在未來裡動畫的面貌也會有所不同? 動畫展覽本身的是否也有形式上的再挑戰?值得思考的除了再現的手法或是文件事的展覽是否也有其他可能,不單影片的放映,其製作過程的手稿、分鏡,動畫在創作時的能量是否在展覽裡也能呈現更直覺的被帶出。
        
      最後要談談,扣著創作者和觀眾的角色——展覽,前面提到過去和現在的科技變化到視覺習慣上的改變,並影響到創作的作品表現,由此了解展覽可以談論的動畫主題面向廣泛。以美學為出發做討論,動畫的繪畫性討論、作為實驗的性質存在討論,或是動畫還有哪些不單就畫面可能,延伸到其外部裝置放映、到整個展出展覽的發展性;又或者通過展覽,使得觀眾有更進步的對動畫的認識,並且讓創作者獲得更多交流,甚至促進各個不同學校的動畫系所能有更密切的交集。
      
      由此理解展覽在觀眾及創作者間作為橋樑亦可觸發到的影響有多少,不過將前面所提及的都放進主題討論方向會過於龐大,況且展覽本身每一個環節都該被仔細安排過,為了使其夠完整,需要花上一段或是好幾次分批的抽絲剝繭才能逐一去探討。也因此,今年的展覽不局限於單一方向的主題,透過展出多元類型的作品,以及展出珍貴的手稿,展場另外安排一區可以讓觀眾互動的區域,讓大家可以動手畫,能更貼近作者製作時的歷程。
        
      此外本展直接取用主辦單位「動映画製造所」作為展覽名稱,「動映画製造所」本身即為產出影像場所的意思,很純粹不迂迴,「動」是取用「動畫」一詞,「映画」則是日本漢字為「電影」的意思,將動畫與電影兩個詞彙組合在一起,創造一個並非絕對的詞,也是因為動畫在近年來的改變,沿用原有最早的連續影像切片定義下,依然能將動畫、電影、動態影像、錄像藝術等等區隔開,然而現今的分界已不再清晰,「動映画」也是伴著這些分項微妙的模糊關係而誕生,並且與展覽的主題也存在著相互呼應的關係。
      
    此次動畫聯展作為往後展覽的序幕!希望大家能帶著好奇與期待的心情來參觀這次的展覽,我們也在未來裡繼續討論動畫各方面像的可能!(文:野口)       
         
         
    策展單位: 動映画製造所​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7/08-2017/09/03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